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吉利為什麼用賓士技術造車

吉利為什麼用賓士技術造車

發布時間:2023-02-18 12:42:10

❶ smart品牌中國造:吉利和戴姆勒的新故事

1月8日,吉利控股與梅賽德斯-賓士宣布:雙方組建的smart全球品牌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升級。

跟據官方消息,新的合資公司將落地浙江杭州灣新區,注冊資金為54億美元,雙方各佔50%股份,賓士主要以smart品牌出席的形式獲取相應股份。

或許,吉利與戴姆勒合資公司的成立,直接將smart品牌從「死亡」邊緣拉向了另一條賽道。而賓士向電動化的轉型,也為smart提供了一次新的機會。2017年,時任戴姆勒集團董事長的蔡澈曾表示,將投資100億歐元用於新能源汽車開發計劃。到2022年,戴姆勒旗下的賓士品牌將實現每款車都會延展出一個電力驅動產品的格局,形成至少50款新能源車的陣營。

加速電動化轉型過程中,smart品牌反而成為了「先鋒兵」。201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當時的戴姆勒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蔡澈宣布,到2020年戴姆勒旗下的個性車品牌smart將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實現全系車型的電動化。

而中國是smart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後來的采訪中戴姆勒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唐仕凱表示「中國地區也將迅速實現smart的電動化,緊隨北美和歐洲地區」。也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汽車市場中電動化與智能化正經歷了快於外國企業的發展。將smart品牌引入中國,不失為賓士在在中國電動化市場的一次有力布局。

為什麼是吉利?

根據了解,2018年8月,外媒報道曾稱戴姆勒正在於中國北汽集團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展開商談,計劃組建一家生產Smart電動汽車的新合資企業。

但在消息傳出之後半年,即有了吉利將與賓士共同運營smart品牌的決定,這就不得不讓人疑問,為什麼是吉利?

事實上,賓士最後選擇吉利也並不令人意外。

2018年2月,吉利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已經通過了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吉利成功成為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

而二者間的合作遠遠沒有結束。

2019年10月,吉利與戴姆勒共同組建出行合資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二者聯合打造的出行新品牌「耀出行」目前已經正式上線。

相比之下,吉利在出行層面比北汽更具優勢。

賓士一直對中國共享出行市場躍躍欲試。在此之前的2016年,賓士曾推出分時租賃項目Car2Go,並正式在重慶上線,彼時,賓士採用的車型就是令歐洲年輕人喜歡的Smart品牌車型。盡管三年後,Car2Go項目最終退出中國市場,但賓士想要試水出行業務的野心仍然存在。

而在出行領域,吉利已經取得了一定經驗。吉利曹操出行至今已經是第五年,五年間共享出行企業橫屍遍野,曹操出行卻「活」了下來。數據顯示,到2019年,曹操專車注冊用戶已經超過2000萬。日均活躍用戶100萬。這對一直想要布局出行業務的賓士來說的確是莫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2019年9月,吉利與戴姆勒還曾共同投資全球城市空中出行引領者Volocoper,探索電動出行與數字化領域的發展。

而從企業整體實力上來講,吉利早就穩坐自主品牌頭把交椅。2019年,吉利汽車總銷量超過136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中國品牌第一位。

在新能源電動車層面,2019年,吉利發布純電品牌「幾何」,並將首款產品定名為「幾何A」。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吉利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全年銷量達11.3萬輛,同比增長65%,成為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力量。未來2年,吉利還將推出30餘款純電動及新能源車型。

盡管如此,外界依舊對吉利拿下smart品牌存疑,畢竟在此之前,smart品牌在海外經歷了多年虧損。實際上,吉利應該是有信心的。

在此之前,吉利已經擁有了頗為豐富的合資並購經驗。2008年,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並幫助其取得連年增長的成績。2019年,沃爾沃在全球范圍共售出70萬台,同比增長9.8%。此外,2016年,吉利收購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51%的股份,並成功將寶騰品牌帶回馬來西亞汽車市場前三名。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smart具有獨特品牌魅力、核心價值和全球影響力,是全球市場出行與時尚交通的領導者。吉利控股將把研發、製造、供應鏈等領域的優勢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資公司,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揮協同效應,推動smart品牌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實現smart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商業成功。」

新合資,吉利品牌實力凸顯

在吉利汽車發布的官方消息中,赫然寫著「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賓士的全球設計本部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

短短的一句話,信息量不小。

畢竟在此之前,國內眾多合資車企從產品設計、研發到銷售渠道都有些外國車企「包辦」的味道,中國車企擔當的責任更多是工廠與生產部分。雖然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為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效益,但核心技術命脈依然掌握在大多數外資車企手中。

本次smart品牌合資公司的成立,卻展示出了一種新的跡象。工程研發幾乎是整輛車的核心所在,由吉利主導工程研發任務,凸顯吉利實力的同時說明了吉利與賓士在合資公司中平等的地位。

未來,「中國化」的smart品牌將如何發展,還需要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吉利與賓士確定合資,取名為「智馬達」,負責生產smart!

文|Autodealer綜合

歡迎供稿|[email protected]

援引界面新聞: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梅賽德斯-賓士股份公司宣布,雙方組建全球合資公司,用以生產smart車型,在全球范圍內運營、生產、製造這一微型車,這一合資公司注冊資金54億,取名為「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

吉利與賓士合資落地,這在自主品牌陣營中無疑為重磅新聞,這意味著吉利全球化戰略步伐推行速度更快。

2018年數據是,在戴姆勒全球240萬台新車銷量中,smart全球銷量也僅僅只有9萬台左右,一個虧損的、非電動化品牌,吉利如此迫切將其收入囊中的根本關鍵,筆者並不認為是為了擴大市場以及增強利潤,相反連續虧損21年的smart,連全球化業務做得相當出色且擁有絕對技術支撐的戴姆勒都無法扭轉業務虧損表現,吉利能夠做得比戴姆勒更好,相當值得懷疑。

吉利背後在謀劃更大的版圖,只是當下尚未完全浮出水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吉利的第一輛車,沒想到和賓士還有這么大的聯系

喲!

老車速遞!

如果您也喜歡汽車內容,一定別忘了點贊+關注我們:公里每小時每天都有深度實用的汽車內容,無論是吐槽還是推薦,我們都坦率的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解讀】吉利和賓士如何重塑smart

第一、吉利與戴姆勒將結合各自研發、財務、生產、銷售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加速推進smart品牌未來發展,通過smart拉近雙方技術交流。

第二、康林松和安聰慧曾一致表示,企業的發展核心是盈利,包括戴姆勒和吉利在謀劃這一項目時,最大的前提是合作smart項目是要賺錢的。戴姆勒選擇與吉利在全球范圍合作發展全新smart品牌,就是看重了吉利在這一細分市場的優勢。規模效應是smart扭虧為盈的關鍵。

第三、未來smart車型重點投放中國與歐洲。康林松曾表示,smart有著很好的粉絲效應,為了找到這一品牌新的發展機遇,戴姆勒將目光放在了歐洲和中國兩大具有競爭力的市場。資料顯示,2018年smart品牌共銷售12.9萬輛,其中歐洲市場貢獻9.6萬輛,中國市場貢獻2.8萬輛。

第四、smart目標是做小型電動汽車標桿。康林松與安聰慧曾表示,任何品牌不會一成不變,至於未來smart的變化他們將答案留給了未來。但雙方表示,未來smart的發展目標是做小型電動汽車的標桿產品。據了解,未來合作雙方將繼續保持smart的品牌精髓,但不完全局限於微型車領域。

第五、在智能化與新能源領域進一步強化全球協同發展效應。在李書福心中,吉利必須要全球化協同發展,必須參與到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中去,也必須向行業優秀的企業學習、合作,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早在2018年吉利入股戴姆勒時李書福就曾向汽車預言家表示,未來汽車大協同一定是發展方向,在戰略變革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單獨完成這項歷史使命。尤其當下新能源與智能化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未來吉利將繼續保持開放合作的心態,加快推動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合作推動汽車智能化與新能源產業變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吉利和賓士有什麼關系

吉利只是收購了賓士母公司戴姆勒9.69%的股權,成為了戴姆勒最大股東。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締造者,李書福以及吉利汽車一向是業界的關注焦點。從創立至始,吉利一直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不僅成功挑戰了外資品牌與合資品牌一統中國汽車市場的局面,而且用實力證明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同樣可以獲得出色的發展業績。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表明,2006年吉利汽車年銷售量是20.4萬輛,約佔中國汽車市場份額的5.33%。從5%到10%,中間所要跨越幅度之大令人吃驚。在外資品牌、合資品牌縱橫中國汽車市場的當下,橫亘在吉利面前的不僅僅是強大對手的重重包圍,還有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可程度、以及對汽車核心技術的把握。

從而某種程度上來

吉利的整個發展歷程就是中國汽車工業從挑戰到突破的縮影,而吉利的夢想就是中國汽車工業朝著自主方向發展的夢想。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團有限公司(由李書福擁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宣布,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此前,戴姆勒發布公告稱。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通過一家投資公司持有戴姆勒近10%的股權。此次收購完成後,吉利將成為戴姆勒的最大股東,並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2018年10月,戴姆勒將與吉利合作在中國成立網約車合資公司,開展乘車和汽車共享服務。雙方將各持50%的股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吉利汽車

閱讀全文

與吉利為什麼用賓士技術造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z423i什麼意思 瀏覽:545
工業級裝置是什麼意思 瀏覽:354
奧迪q7車玻璃如何拆 瀏覽:155
工業怎麼做無骨鳳爪 瀏覽:283
長安汽車線圈壞了多少錢 瀏覽:25
工業熔鹽如何降低熔點 瀏覽:441
奧迪rs7變速箱是什麼牌的 瀏覽:332
汽車多久清除一下積碳 瀏覽:442
賓士e現在要多少錢 瀏覽:158
工業生產加工廠有哪些 瀏覽:71
寶馬多久加剎車油 瀏覽:787
汽車上牌支隊審核照片多久 瀏覽:694
寶馬x52021款有哪些功能 瀏覽:664
汽車的好壞主要看什麼 瀏覽:675
奧迪溫度多少是暖風 瀏覽:129
賓士s320檔位開關在哪裡 瀏覽:158
奧迪s系車哪個性價比最高 瀏覽:808
賓士glk300充氣泵在什麼位置 瀏覽:944
在工業園里有什麼生意做 瀏覽:587
汽車上的氣囊都在哪些位置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