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馬車與賓士車有什麼區別
如果純粹說是牌子的話,應該是賓士。
全球來講,真正作為汽車工業以及豪華車的代表,絕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賓士。
從品牌歷史上就看得出來,賓士的創始人是創造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人,就是哥特裡布·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所以他們倆創始的公司毫無疑問應該是汽車工業的代表,賓士的發展史就是汽車工業的發展史。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記載了汽車發展歷史的博物館在德國斯圖加特(賓士和戴姆勒的全球總部所在地),叫做賓士博物館。就這方面,寶馬只是純粹的高端豪華車,是賓士的競爭對手。寶馬的全球總部在慕尼黑,那裡也有寶馬博物館,但是裡面所記載的東西始終是不可能超過賓士博物館的。
就品質而言,兩者其實是各有所長。在小排量的發動機上面,無疑寶馬是略勝一籌,他們得直列4缸和6缸發動機所對應的車型是同級別中動力最強勁的。大排量的發動機方面,兩者應該說是不相上下。但是可惜的是寶馬直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款超級跑車出現,而賓士卻擁有McLaren SLR,它的發動機是AMG的8缸5.5升機械增壓發動機,寶馬沒有相對應的競爭車型。當然了,如果純粹談發動機的話,意義可能並不是很大,你想啊,兩個廠家都能為F1的賽車提供發動機,那兩者的發動機技術當然是全行業的佼佼者了。這里對發動機的評定就姑且算是寶馬勝出吧。
但是就承用車而言,賓士有兩個方面是領先於寶馬的,而且是比較容易辨別的兩方面。其一為空氣動力學性能,賓士的民用車多少借鑒了邁凱輪的賽車的特性,而邁凱輪的賽車在空氣動力學性能方面是整個F1中間最好的。表現出來的就是賓士車的線條柔和優雅(除了G級之外),寶馬的線條看上去比較剛猛有力,另外賓士在一些局部的設計上面,更多地考慮到了風洞效應(就是汽車行駛過程中風力對於車體的影響),而寶馬在這方面略顯不足。最後表現出來的特徵就是同排量的競爭車型,賓士的油耗少於寶馬。其二就是舒適性。同級別的車型相比較,賓士的舒適性明顯優於寶馬。這幾乎實業界公認的事實。要不然怎麼會有人說「開寶馬,坐賓士」呢?言下之義就是坐在賓士裡面會覺得很舒服,而寶馬更加能帶給使用者那種駕馭的暢快淋漓的感覺。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想明白,為什麼寶馬的3系可以打敗賓士的C級,而寶馬的7系始終不能超越賓士的S級。因為3系和C級的受眾更多的是年輕人,他們比較注重動力表現,車開起來顛一點無所謂,但是要猛,而7系和S級的受眾則聚集在有一定事業和年齡基礎的成功人士,他們更加註重的舒適,那是王道。
從價格上看,同級別的賓士車的價格要略高於寶馬,全球范圍來講基本遵循這個規律,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市場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影響略有不同。這一方面來講是品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受到兩個廠商的業界地位的影響。
另外就是兩個品牌在德國的地位以及相對的政府效應。在德國,寶馬僅僅是豪華車品牌的其中之一,國內還有賓士、奧迪、保時捷等等,但是賓士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它代表了德國。無論是業界還是整個德國的工業的整體,賓士處處都代表了德國的形象。即便你在德國打工做兼職,工資最高的企業除了德意志銀行之外,另外一個就是賓士,而寶馬只是普通的水平。
所以但比品牌的話,賓士應該優於寶馬,而其中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品牌歷史和品牌內涵。但如果說產品的話,兩者應該是伯仲之間,互有勝負,各有所長。
就樓主所說的出事總是寶馬,賓士沒怎麼聽說,這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在裡面。
絕大多數出世的寶馬車都是國產的寶馬車。同樣是國產,寶馬的國產率要遠高於賓士。這對寶馬來講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方面就是提高國產率有助於降低價格,贏得更多的市場,所以現在寶馬的3系、5系在中國賣得很好,而賓士的C級由於剛剛更新換代,得益於設計和動力的改進,現在狀況正佳,但是E級的銷售很成問題。原因是它國產後的降價幅度遠不及寶馬的5系,糟糕的是E級的設計很中庸,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也確實是乏善可陳。而且由於A6在中國的統治,現在處境比較困難。而寶馬的5系在加長之後,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愛戴,既可以得到一個更加高端的品牌,同時也能得到寬敞的車內空間。E級沒有進行加長,顯然很吃虧啊。
但是寶馬也要承受國產率高帶來的負面效應,這也就是樓主考慮的問題的重心所在了。不要說我是妄自菲薄,但是中國的汽車產業和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確實還欠火候,很多零部件的水準達不到先進國家的水平。這也是賓士德國總部不肯提高國產化率的主要原因。但是寶馬為了讓3系和5系搶占更多的市場,提高了國產化率,但是同時也犧牲了品質,這就造成很多車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不斷地出現,弄得寶馬的3系和5系越來越向日本車靠近。而賓士的C級和E級,由於國產化率較低,品質能夠有更好的保證,所以事比較少。兩個品牌的進口車基本上問題都很少。
所以現在的寶馬3系車主很多都願意買進口的320,品質上比較有保障,但價格稍微要貴一些。
純粹比品牌不是很實際,關鍵看自己的選擇,因為買車的時候不可能把某個品牌的車都買了,對吧?
希望這些話能解開你的疑惑。
② 汽車配件型號要如何查詢
汽車配件型號查詢方法如下:
1、通過車輛底盤號(行車證上車輛識別代碼最後8位)進入配件查詢系統查詢相關配件型號。
2、通過電子配件目錄(光碟)查詢配件型號,僅限於東風商用車。
3、純正配件(故障件)本身大部分都有標示標記,含有配件零件號,都可以方便找到。
4、通過紙質配件目錄查詢也是一種方法。
其他方法:拆裝拼湊,正宗產品的外包裝盒上字跡清晰;活塞環後冒充合格品出售,防銹油或石蠟流失、包裝紙丟失、廠名、噴油泵等、數量,即便不是假冒產品也是損壞產品,有合格證和檢驗員章,套印准確、刷漆包裝、老化現象、規格型號。
(2)香河縣賓士寶馬拆件部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購買注意事項
1、細看材料:正宗產品的材料是按設計要求採用優質材料,若遇其他顏色多半為假冒偽劣產品。如發現新零件上有銹蝕斑點。
2、觀察包裝:一般來說,而非原廠裝配的偽劣配件往往容易造成車輛機體的損害,而偽劣產品多用廉價低劣材料代用、降價。
3、選擇「原配」:車輛如關鍵部件出現故障、缸套表面塗防銹油,若發現產品的價格與印象中的價格相差過大7個計謀辨真偽。
4、不貪便宜:在汽配行業,還配有使用說明書、活塞等後用塑料袋封裝、廠址以及電話號碼等、軸瓦用石蠟保護,標有產品名稱,這些配件從外觀油漆或性能檢驗即可鑒定真偽橡膠件出現龜裂,正宗產品印字為統一標准規格,如活塞銷。
③ 賓士C級和寶馬3系相比,它們都各有哪些魅力
性價比上,賓士C系要強於寶馬3系。一是賓士C系的內飾要遠遠超過寶馬3系。無論是內飾的豪華感,還是內飾的科技感、質感,都要強於寶馬;二是寶馬強調的操控性,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的體驗,賓士C系並不遜色寶馬3系,但賓士C的駕駛沒那麼激烈,要溫和些。!總得都差不多,三系超控好,C級豪華,不過三系保養費用有優勢!賓士的細節做的真的好!年輕漢子買個三系撩妹,穩重漢子買個賓士C撩妹,都是妥妥的,不過三系的改裝件很多,比較好玩是真的!
為了在對比中更加突出三款車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以下三款配置進行對比,分別是:賓士C級 2017款 改款C200L 運動版、寶馬3系 2017款 320Li M運動型和奧迪A4L 2017款 Plus 40TFSI 時尚型。然而在駕駛方面,寶馬3系大比分獲勝,操控一直是3系的標桿性特徵,非常正宗的寶馬的駕駛感受,得心應手,會給駕駛者很足的信心;乘坐的舒適度上,賓士C稍稍好一些。其實要說寶馬3系和賓士C級哪個好,這個問題太寬泛了,之前說的開寶馬坐賓士現在已經不完全適用了,拿最新款的3系和目前的最新款C級來說。
④ 我42歲,2019年底想在寶馬5系、賓士E級、奧迪A6L換一輛車,求大神推薦
湊巧,我也42,也考慮過這三款車,現在都不想選了,迷茫中。周圍朋友有這幾款車,說一下我的想法:E級內飾最奢華,但是發動機很爛,還店大欺客,pass!我用車多,每年近四萬公里,走走停停,A6的雙離合也經受不住考驗,然後現在的A6是 科技 感最差的一款,內飾也最差,pass!5系是我最喜歡的一款,我自己開,要的就是駕駛樂趣。但是昨天坐朋友17款的525後打消念頭了,車快兩年了,車內異味還是很大,減震偏硬,高速易共振,那種感覺不好,還不如我現在開的馬自達。所以段時間內失去了換車目標,以後再說吧!
其實說實話,在買車這種事情上,我個人覺得是很私人的一件事,特別是到了5系,E級和A6L這樣的級別,其實個人的喜好也是占據很大的比重的,這三款車都算是一線豪華品牌的主力車型,原則上其實買哪個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個人會更傾向5系一點。
首先說一下理由,這一代的寶馬5系在產品力方面可以說是非常均衡的一代產品,相比以往的車型來說,這一代寶馬5系在舒適性和運動性能上有著更好的平衡,空間大,乘坐舒適,底盤和懸架的表現也剛剛好,不會因為舒適性過多的犧牲路感,同時作為一輛寶馬,也保留了不錯的駕駛質感,即便是低功率的版本也能滿足需求,如果要說缺點的話,首先胎噪控制的一般,其次車內的便利性儲物空間有點少。
至於賓士E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個人覺得E級整體的氣質要過於商務了,如果要論豪華感的話,E級無疑是這三款車裡面最強的,外形大氣,內飾的設計也很精緻,但是設計是一回事,實際的觸感一般。座椅舒適性很高,同時底盤的行駛質感和操控都比較不錯,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車的油門踏板輕重不合理,輕踩不走,稍微一用力就往前竄,不夠線性,另外變速箱在低速時候的平順性也一般。
奧迪A6L剛剛換代,其實也算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品了,這一代的奧迪A6L更多的偏向運動和 科技 感的設計風格要更討好年輕消費群體,外觀也比較大氣,三塊屏幕的中控看上去各種有 科技 感,但也是真的不好打理,動力也足夠,變速箱的平順性還是一般。這個車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均衡的,沒什麼太大的缺點或者是不足之處,只是考慮到現在的價格的話,因為沒什麼優惠,如果你能接受還好,如果換成是我的話,我可能會再觀望一段時間。
1,雷克薩斯-想開的久且毛病少就買豐田雷克薩斯,正常概率下用個10年沒有太多問題!但是駕駛缺少激情,42歲還是很年輕的,怎麼可以這么快被劃為老年人這塊呢?
2,賓士E-內飾很豪華,但是用料塑料有不少,粗看不錯,細看都不是很到位。動力2.0T的算一流,主打的舒適度也就一般,底盤還是有些硬,但是開賓士面子還是有的!
3,寶馬5系-內飾是傳統格局,用料比上一代還是好很多的,底盤新5系還是不硬的,反而比賓士E還舒服,改變了坐賓士開寶馬的言論。動力肯定在同級別是第一的,變速箱和發動機的調教讓你開起來很舒服很到位,指哪打哪。
4,奧迪A6-新一代的造型還是很漂亮,但是新款目前僅優惠2萬價格太偏高,發動機機油問題太多,內飾太官方,另外B格也不高,所以買來開沒很高面子,也沒有太多激情,總結就是平庸!
當然,德國車都漏機油,看你運氣了,我14款的寶馬開了5年了,也沒有啥大毛病,不過我開的少,只開了4萬多公里!
以上僅供參考!
千萬別買德系了,奧迪整體最差,賓士後期問題多,寶馬燒機油,最關鍵的是維修貴,問題多,不保值,開得起確養不起碰不起,買個二手4.0或3.5七座普拉多吧,動力算充沛,跑市區跑高速舒服,跑爛路不掉鏈子,沒車位能上馬路牙子,長途旅行不用再考慮更換mpv的問題,配件還便宜,都不用上車損險,發動機好,底盤好,省心實用保值。。。我不是鍵盤俠,我除了用普拉多,還用過酷路澤、寶馬五系、攬勝、森林人,賣了的有奧迪A6,力獅,2.7普拉多和科雷傲。。。真心不如4.0普拉多好用。。
對於這三款車,我都有乘坐體驗,應該都是國內中產收入的熱門豪華品牌。
首先,從品牌影響力來說,奧迪在公務用車有著不可替代的,先入為主的優勢,省部級領導的標配,市級領導高配,也帶動力了商務車市場。
寶馬進入中國市場也比較早,以年輕成功人士為主,充滿駕駛動感的樂趣。
賓士是三大品牌中,進入中國市場最晚的,但品牌影響力也是最高的,以品牌價值為核心從,吸引眾多的高端商務人士。
三款車的售價,賓士最高,寶馬次之,奧迪最便宜。賓士基本不讓利,其它兩款車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
外型各有千秋,奧迪線條圓潤,前臉有著巨大的進氣柵格,大標,顯得霸氣十足。寶馬前臉風格犀利,特別是一對鳳眼,特別精神有朝氣。賓士穩重,四平八穩大氣的感覺。
內飾方面及各車的亮點,奧迪車燈具有 科技 感,寶馬主打操控性,賓士是移動的沙發,奢華有內涵。
綜合以上因素,購買者可以從自己的年齡階段,工作性質,收入狀況,選擇適合自己心意的車,畢竟款款經典,各花入各眼吧。
BMW,選原裝進口的。理由你可以考慮:1、"德國工人"素質與國產工人素;2、國產BMW,發動機與變速箱,可能來自綿陽組裝;3、配件配套企業來自國內,你可以考慮一下他們的采購供應環節中人的關系關聯對配件品質的影響;4、雖說BMW配件是全球采購,想一下一個國內企業的配件發往美國、非洲、泰國的BMW廠出現質量抽檢不合格會如何?5、國產的引擎蓋、翼翅板、門有可能不是鋁合金的,而換成鋼制的,美其名曰,後期維護成本低,卻沒告訴你,重量增加了而強度卻只有三分之一了。等等,你自己想吧,更別說一些國產材料的氣味,反正死人的。
5系吧,這一代的五系調教的偏向於舒適,發動機與采埃孚變速箱的配合簡直完美,各方面幾乎沒有什麼缺點,而且開起來的感覺接近7系。賓士E內飾驚艷,開起來感覺也還可以,比以前運動了一些,這5系和賓士E相對於上一代正好互補了。但是北奔的做工令人不放心,另外就是最近賓士各種門頻頻爆發,這個要看人品。至於A6,以前2.0入門版上市兩年後大概33-34左右,現在40tfsi大概要37左右,45高功率比40提速快了不到1秒,配置也沒見高哪去,卻2-3萬元,奧迪3台車中最有 科技 感的一台車,畢竟是最後換代的,但是唯獨7速雙離合的變速箱的確是讓人又愛又恨,提速快,但是穩定性差,和寶馬的zf變速箱相比中間還差了個半個愛信。要是換了以前的cvt也還能接受。總體來說空間都不多,用車耗費也差不多,年齡大點或者性格偏向沉穩的的就賓士E,年輕點的就寶馬,最後就是奧迪吧
我和你一樣,我糾結了一年時間。結論後面說。先說觀點。寶馬,各方面都優秀。有一點,舒適性太差了。每個做後排的,都說會暈車,我老婆說,如果我們兩一起出門,她開車,我坐車就同意買寶馬。因為這,我坐了我表哥的525,坐了兩小時,我都想吐了。賓士,性價比不高,材料還沒有寶馬好,但是系統牛啊。我們買手機,不僅僅是看硬體,蘋果的系統就是比較牛B,這點用過蘋果的都知道。所以什麼拆車坊看的視頻,後面我徹底不看了,因為拆車坊拆的就是硬體。
無論別人怎麼黑,我還是喜歡圈圈車。人生的第一部車也是C5的黑色A6(報廢了),後來換成C6的A6和C7的A7。沒開一年就把C7的A7換成C7的S6。身邊朋友都說為啥我每次換車都一樣,連顏色都一樣。下次換車還是奧迪的RS6,依舊要黑色。等我有錢的時候。感謝奧迪十六年來的陪伴,以及救過我兩次。
本人是修車的,憑借二十年的經驗告訴你,雙離合效率高是事實,但是它只適合性能跑車,根本不適合城市用車,就連保時捷的PDK雙離合穩定性都不行,頓挫強烈,故障頻發,什麼大眾,奧迪就更不提雙離合了,差的遠了,與zf自動變速箱差的不在一個檔次上
⑤ 總感覺開寶馬五系不如賓士e級回鄉有面子,你們說呢
說實話,我們國人把面子看得還是太重要了。
寶馬5系和賓士E級,對於不認識車的鄉親們來說,都是好車。
但是你覺得人家會高看你一眼嘛?
我看未必,羨慕嫉妒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嫉妒。
我發現現在很多在外面混得不如意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衣錦還鄉,讓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但是,現實是,看不起你的人你成功之後還是看不起你,就算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內心估計更加唾棄你,沒辦法,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最後說一句:人到了一定高度之後,不會太在乎,低於自己階級的人的看法。
就好比,狼不會在乎羊的想法一樣。
有錢了,混得好了,有能力為對自己好的鄉親們做點事更好。但是如果不能為人家帶來什麼,就不要露富,給人家添堵。
血淚之言!
你是和誰拼的這面子呢?都說賓士寶馬奧迪一個檔次但是必須得承認,在大多數老百姓眼中就是賓士大於寶馬大於奧迪。這個不是哪個權威機構認定的,就是老百姓多年來根深蒂固的認同!
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你開了個寶馬5回鄉,已經多張臉的一件事了?你在和哪個賓士E比呢?真的是到了比這么細節的程度嗎?正常來說,寶馬5回鄉和賓士E回鄉,就算鄉親們稍有不同認知,你們之間還會有嗎?你們肯定會多交流,多研究,甚至會共同發展!怎麼還會比這么無聊的東西?你是借的車?還是租的車回去的?買的起寶馬5了,心態還這么小?我真要懷疑你這寶馬怎麼來的了。
回鄉,都希望自己是衣錦還鄉,因為這是每個男人離開時候的夢想!但是如果你們家鄉已經PK到寶馬5,和賓士E的區別了。那我覺得開啥車都別裝了!因為你們鄉會成為中國第一鄉!
寶馬5,賓士E,雖然不能稱為豪車,但是也算是豪華品牌的中級轎車了。而且這兩個車型無論擁有哪個,其實都已經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民羨慕了。人別好高騖遠,攀比害死人啊!知足常樂!
如果讓我選擇,讓我認為誰更強,那我會
肯定會選賓士!因為我虛榮心大啊!!
我們這邊5系感覺始終擺脫不了「暴發戶」、「拆二代」「土豪」的影子,其實吧我感覺, 真正有修養、有錢的人其實不必都要去開寶馬坐賓士,真有的氣質是裝不出來的,你就騎個自行車都有面子的感覺。
賓士精緻,典雅,高貴,沉穩,動力性、舒適性完美兼容。但後期維修零部件價格高。不要太在意麵子或別人怎麼說,我個人的大眾CC回老家,還有人問這車得十來萬吧,哈哈,你自己覺得那個好買哪個。
寶馬賓士雖都是德系車,但開寶馬,坐賓士的時代似乎已經發生了變化,為一味適應市場,寶馬 5 系執著地加長,車身長度寬度軸距都遠超賓士,操控性已經大打折扣,而舒適性卻無法和賓士相比,價格還很高。
從車型參數看,寶馬賓士,異曲同工,差別微妙。
2014 款 520Li 典雅型與賓士 E 級 2015 款賓士 E 200L 運動轎車相比,價格分別為 43.56 萬元和 42.9 萬元,優惠後都不超過 40 萬元。排量為 1997 和 1991 渦輪增壓;最高車速 (km/h) 為 225 和 233 ;排放標准為國 4/ 京和 5 歐 5 ;長寬高和軸距,寶馬都大於賓士;前後輪距寶馬略大 50mm 左右;最大功率 (Kw) 同為 135 ,最大功率轉速 (rpm) 為 5000-6250 和 5500 ;最大扭矩 (Nm) 我 270 和 300 ,最大扭矩轉數 (rpm) 為 1250-4500 和 1200-4000 ,賓士略為輕松;整備質量為 1740 和 1745 ,賓士只有這個車身數據略大 5 公斤;排放標准:國 4/ 京 5 和歐 5 ,賓士標准稍高;同為手自一體變速器,寶馬 8 速,賓士 7 速;寶馬賓士前懸架形式: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和三連桿式獨立懸架;後懸架同為多連桿獨立懸架;前輪胎規格為前輪胎規格 225/55 R17 和 255/40 R18 ,後輪胎規格為 225/55 R17 和 255/40 R18 ;官方 0-100Km/h 加速 (s) 同為 8.6 。
配置上,寶馬比賓士多自動駐車和上坡輔助、方向盤上下前後電動調節、氙氣大燈、大燈清洗裝置、前霧燈、外後視鏡電動折疊、全車雷達、真皮座椅(賓士為皮質座椅)、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副駕駛座椅記憶功能、零胎壓繼續行駛、人機交互系統;賓士比寶馬多後排側氣囊、 ISOFIX 兒童座椅固定裝置、多碟 CD 、 8-9 個揚聲器和高 科技 配置自動泊車入位。
其它配置相同。
至於低配的 520Li 典雅型和次低配的 525Li 領先型,除了 3 萬元價格之差,除了少了副駕駛座椅腰部支撐調節、副駕駛座椅肩部支撐調節、後排座椅電動調節、第二排靠背角度調節、第二排座椅移動、駕駛座椅加熱、副駕駛座椅加熱、後排座椅加熱、駕駛座椅通風、駕駛座椅按摩、副駕駛座椅通風、駕駛座椅腰部支撐調節、自動防眩目內後視鏡之外,就是最大功率 (kW) 135 和 160 之差、最高車速 (km/h) 225 和 237 之差、官方 0-100Km/h 加速 (s) 8.6 和 7.6 之差,還有油耗和最大功率轉數的細微差別 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寶馬5系和賓士e級哪個更有面子,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
開寶馬坐賓士,這句話在普通吃瓜群眾當中廣為流傳,有此可見兩大豪華品牌在國內的深遠影響。作為寶馬5系和賓士e級來說,首先從價格上相差無幾,從這一點上看,並不存在著誰優誰劣的問題。
外觀上,寶馬5系更加年輕動感 時尚 ,車身線條更加緊致,凸顯運動感。賓士的外觀則要更加沉穩大氣內斂,有神秘感,商務氣息濃厚,側面線條更加優雅大方從容,讓人覺得深不可測。從外觀上來看兩輛車,無疑是賓士更加雍容華貴,更加上檔次一些。
內飾上,寶馬在內飾上的打造略有欠缺,整體豪華感的營造上稍顯不足,雖然這一現象有所改觀,但和賓士的內飾相比還是要差不少,拋開用料好壞不說,單說視覺沖擊力和設計層次,絕對是賓士內飾更加出眾。
最後在來說開寶馬做賓士,什麼意思呢,很明顯寶馬是用來開的,運動性好,以年輕人居多。賓士呢最重要的還是舒適性好,是對後排乘客的照顧更加到位。既然是坐賓士,那肯定是要配司機的。一個自己開,一個有專職司機,在人的印象當中,肯定是有司機的車要更加高大上了。
尤其是開車回鄉嘛,家鄉父老還是不懂車的人居多,大多是通過表象來對車進行區分,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賓士明顯要比寶馬更有優勢。再說了賓士的品牌還是比寶馬略高一點的,因此很容易會被認為賓士e級要更加有面子。
拋開別人的看法不說,從兩車產品力入手,賓士除了內飾上有明顯優勢之外,其他方面還是新5系要更加出色。
真正開過賓士E級跟寶馬五系的人就能知道答案!最先開了寶馬五系,然後去四S店開了賓士E級!心裏面有了答案!肯定選寶馬五系!它好像才是自己內心想要的那部車!操控感隨便甩賓士幾條街啊!所以買的寶馬五系!並不是說寶馬都是暴發戶那些…留言!好東西才會選!
就面子來說自然是賓士足。簡單來說賓士重外在,寶馬重內在。賓士的內飾雖然看上去很豪華但是用料其實也就一般,新5系內飾看上去掉賓士一個檔次但用料其實更好。從動力總成和底盤來說,新5系狂甩E級半條街,E級到國內全面減配後底盤連老5系都不如,更不用說大換代黑 科技 底盤新5系了,其實自己去試駕下細細體會,區別是明顯的
主要是從品牌認知的角度看,賓士過去在國人心中就是頂級的品牌,那時候寶馬還不知是什麼呢!就是現在,賓士也是比寶馬要高一檔次。賓士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尊貴奢華不狂妄,寶馬由於很多負面的報道導致認知就是暴發戶的車。因此寶馬始終沒有賓士那種霸氣,檔次自然不會比賓士高。
那是當然,寶馬5系開出去,人家以為是寶馬3系,而賓士E級開出去,人家以為是賓士S級,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衣錦還鄉,誰不想開一個有面子的車回家啊,賓士S雖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起的,如果你的預算不足以購買賓士S級,我想賓士旗下的E級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它同樣擁有著賓士的豪華品牌光環,並且它較為修長的車身也帶來了足夠的氣勢,甚至很多時候大家都分不清它和賓士S級,所以它在氣場上絲毫不輸於賓士S級。
賓士E級的售價區間為43.58萬元到62.98萬元,在優惠完之後低配的車型40萬元就能夠拿到,相比較於賓士S級的售價還是比較親民的。
在外觀方面,家族式的「立標」設計和大尺寸的鍍鉻進氣格珊相結合,營造出了較強的視覺感,也呈現出了濃重的商務氣息。下方的兩側霧燈周圍均採用了「L」型的鍍鉻飾條拼接,在細節中點綴出了更為精緻的效果。
內飾方面,它的豪華程度也絲毫不輸於賓士S級,大面積的黑色渲染帶來了很大氣的效果,軟包的材質摸起來也不會掉檔次,貫穿式的木紋飾板營造出了很豪華的氛圍,圓筒式的出風口也符合賓士一貫的運動風格。其中,最為吸睛的還是儀表盤和中控為一體的液晶顯示屏幕,帶來了極強的 科技 感。
動力方面,賓士E級搭載的是高低功率版本的兩款2.0T發動機和一款3.0T發動機,其中2.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可達184馬力和245馬力,最大的扭矩可達300牛·米;而3.0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72馬力,最大的扭矩可達400牛·米。在傳動方面,全系匹配的都是一款9檔的手自一體變速箱,這一點與賓士S級上的傳動系統完全相同。
說起寶馬和賓士的區別,那純粹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有人喜歡操控有人喜歡舒適,就像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一樣。我有台13款的寶馬525,我妹妹有台14款賓士E260。我先說寶馬吧,給我的感覺車身厚實,地盤扎實。開起來操控流暢提速快捷。缺點是內飾不美觀,乘坐硬腰部不舒服。賓士內飾高檔,乘坐非常舒適,給我的感覺車身單薄,操控缺乏運動,如果讓我選擇還是會選擇寶馬。有得就會有失,所以說只要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賓士和寶馬一直是繞不開爭議的話題,兩者造車 歷史 悠久,在級別上勢均力敵,同為一線豪華品牌,但在部分國人心目中始終有一種偏見,都認為開賓士比開寶馬更有面子,為什麼會有這個觀念?
可能是因為賓士商務氣息更濃厚一點,給人感覺就是比較高級,而寶馬更偏於年輕運動。此外,賓士號稱是成功人士的標配,象徵著高貴豪華,常出現在隆重的商務場合,檔次感自然很高。反觀寶馬常常是年輕人和「暴發戶」的專屬座駕,比較年輕躁動一點。了開寶馬坐賓士這句話,在普通吃瓜群眾當中也廣為流傳。
總而言之,賓士比寶馬品質更高端只是一種錯覺,賓士注重的是肉眼可見的豪華,雖然外觀和配置看上去更高檔,但用料不如寶馬實在;而寶馬注重的是動態體驗方面的優勢,底盤調校出色,這是隱藏在內部的品質,但也缺少一份商務豪華感。
⑥ 國內有哪些汽車配件廠比較大,給寶馬,賓士做配套的都有哪家望行業內人士給予回答,謝謝!
國內汽配企業比較大的都是給卡車做配套的(如濰柴、朝柴、法士特、大齒等),因為中國的卡車工業是完全自成一派的;
轎車行業沒有什麼很牛的企業,合資企業的供應鏈一般都是自成體系的(美韓日與主機廠關聯度高,韓日系較封閉且扎堆建廠,美系較開放,德系零部件企業較分散獨立,開放度也較高,但總以技術領先的優勢維持很高的價格優勢,基本和低端品牌無緣),自主品牌的關鍵零部件也是依賴於這些外資零部件企業的;
能給賓士、寶馬配套的?國產化的汽車玻璃能用福耀玻璃,輪轂能用中信戴卡的。
其中:中信戴卡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的鋁合金輪轂生產企業,已經進入歐美大部分整車企業的供應鏈體系,應該算是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翹楚了,但該行業屬於高污染低附加值行業,不過,中信戴卡最近收購了德國一家發動機鑄造件工廠,有向上游汽配發展的趨勢;
萬向這種做轉向系統的企業是不太可能給外資汽車廠做配套的,因為這個轉向系統屬於涉及安全關鍵零部件,外資廠不會給它做的;這些民營企業大多給卡車廠配套,或者主攻廣大亞非拉沒有汽車產業或汽車市場不成熟的地區,說白了就是給這些地區做些廉價的仿冒配件;
鋼鐵廠就更談不上了,他們對汽車行業的依賴度遠比對建築行業的低,否則,中石油、中石化也能算給汽車行業做配套的了?汽車鋼板屬寶鋼最牛,但寶鋼的設備技術來源和大股東是新日鐵。
中國的汽車產業大而不強,歸根到底就是沒有自己獨立的產業鏈所致,跟品牌無關,套用中糧的廣告語「產業鏈,好產品」,產品做好了品牌才豎得起來。韓系車在全球的強勢崛起恰恰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⑦ 賓士全車貼膜要拆哪些附件
你好朋友,你說的是貼太陽膜還是改色膜啊,太陽膜不需要拆件的。改色膜需要拆車標,門把手,中網等部件的。希望能幫到你。
⑧ 汽修學校可以學習修那種賓士寶馬奧迪那種車型嗎
當然可以的啊。
選擇汽修專業,到底能學習到哪些汽修知識?跟著小萬老師一起看看吧!
輪胎養護
四輪換位、四輪定位、輪胎動平衡、機械扒胎、輪胎內補、輪胎側補;
電氣改裝
防盜器安裝與故障排除,防盜器與原車中控匹配的安裝;智能可視倒車系統、GPS汽車導航系統;車載音響系統的改裝與升級;車輛燈光的改裝與升級氙氣燈,底盤燈的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