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車主點評: 精緻猛漢,愛車賓士GLS】
#選車理由 一個人一個審美一個人一個標准,對我來說它的性價比已經很高了,該有的也都有,都具備,配置也挺高,這個價的車我覺得沒吃虧。因為喜歡吧,賓士的車一直都做的不錯,不管是外表還是內涵都很受人的歡迎。#最滿意 最滿意的的就是車子的外觀和性價比了,性價比就不用說,絕對高,外觀在同級別車里幾乎沒有這么大氣上檔次的了吧,而且整體車身流線感很強。#最不滿意 從提車到現在也就開了1000多公里,也不經常出遠門,就是每天上下班,感覺不到哪裡不好,也沒覺得出現過任何問題,整體還是滿意的。不滿意的還沒發現。#空間 空間也是我比較看好的一個地方,就算是五個人加上一大堆東西也將毫無壓力,相對於我來說178cm,體重60公斤.前排後排坐著都沒有壓力,空間很滿意,寬敞的很,尤其是腿部空間,老人坐車經常坐後排,腿部活動起來更方便一些,坐車時間長了也不覺得累。#外觀 外形拉風的很,不管是前燈還是後燈都超好看,車身線條流暢優美,我很喜歡。#內飾 內飾看上去很舒服,也很高級,車內中控布局真是非常的好看,孩子經常會在上面玩,玩的還挺起勁呢,看來是真愛啊。#動力 動力挺好,對於家用來說已經綽綽有餘了!如果捨得給油,還是蠻給力的。#操控 GLS的操控也是很好操控的,對新手也是很照顧的,不會覺得笨著,沒虛位。#舒適性 車子的座椅很舒服,沒有噪音煩惱,空間也大。而且行駛起來很是平穩。#油耗 油耗不能說很低,但是也不算太高,中等水平,這點還算滿意吧,不是很擔心畢竟敢買這款車的人,還差這點油錢嗎。
㈡ 賓士GLS能夠占據豪華領袖SUV的地位,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因為它的品牌效應比較大,而且它的發動機以及各方面的配置都比較適合,有技術還在不斷的進行更新,內飾看起了非常高檔,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㈢ 3個表現區分賓士GLS和GLE高低!賓士命名原來大有來頭!
買汽車不難,難的是同樣優秀的兩款汽車碰到了一起無法取捨,這不,又有朋友問我,賓士GL跟賓士ML都看上了,該如何選擇?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2015款賓士ML是賓士ML的最後一款車型,目前已經停產停售。而現在的賓士GLE就是賓士ML的換代產品,而賓士GLS也是GL的換代產品,而賓士GL與賓士ML的區別就是高低之分,GL級別相對更高一些。
賓士命名有規則
想要買賓士汽車的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品牌的最新命名規則,以G或者G開頭的車型,如GLS,GLE,GLC,以及GLA,定位為越野車(SUV),單字母的,除G以外的,定位為轎車,如A級表示緊湊汽車,B級表示緊湊型運動旅行汽車,C級表示中型汽車,E級表示行政級汽車,S級表示豪華車汽車。以CL開頭的車型,如CLS和CLA,定位為轎跑(Couple),以SL開頭的車型,如如SL和SLC,定位為敞篷/跑車(Roadster),其最後一個字母,比如GLS的S,表示該車型的定位,同核心車型系列裡面的S車型對應定位相同。
第三個,汽車市場定位的表現,賓士GLS汽車的市場競爭對手是寶馬X7,賓士GLE汽車的直接競爭對手是寶馬的X5和奧迪Q7,所以,誰更高級,一目瞭然。因為汽車產品品質高,所以競爭的對手也比較強大,A級是緊湊級兩廂車,和寶馬1系,奧迪A3對應,B級是小型MPV,和大眾途安,寶馬2系對應。C級和奧迪A4,寶馬3系對應。E級和奧迪A6,寶馬5系對應。S級和奧迪A8,寶馬7系對應。這樣的汽車數據不知道我的朋友你是否滿意,具體怎麼選就看你的需求了,總的來說,這兩款汽車均有出色表現,值得入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剛買完賓士GLS兩個月後,車主又買下寶馬X7,還說了這些心裡話
?本期是寶馬客《車主評車》的第75篇文章,車主在買下賓士GLS兩個月後,又買下一台高配寶馬X7,究竟是GLS不香,還是X7太強?看完車主說的這些用車體驗心裡話,你就能明白了...
——編者按
我叫高寒,今年30歲,來自湖南常德。目前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設計師的工作。我從小就對汽車非常熱愛,喜歡研究各種汽車的特點和性能。喜歡各種新鮮、新潮的事物,保持著對駕駛的好奇心。
2020款X7xDrive40i行政型M運動套裝
購車時間:2020年9月
目前里程:12000km
全款落地價:145萬(指導價126.8萬,購置稅11萬多,裝潢5萬多,保險2萬多)
文:高寒
作者可以說是詳述了X7從外到內,從日常使用到功能鑽研的方方面面,作為寶馬的旗艦SAV車型,不僅有著標桿級的駕駛感受,更有著E-NCAP五星好評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7座的靈活空間,豪華的內飾,貼心的靜音處理等等,100萬的預算,X7必然要考慮!
請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賓士gls450車載導航怎麼顯示在駕駛員位
安裝抬頭顯示即可。
賓士gls450抬頭顯示:就是把時速、導航等重要的行車信息,投影到駕駛員前面的風擋玻璃上,讓駕駛員盡量做到不低頭、不轉頭就能看到時速、導航等重要的駕駛信息。
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設計是為了讓駕駛員在開車的時候看車載屏幕、操作旋鈕更加方便;盲操作是為了讓駕駛員盡可能不把視線離開前方;多功能儀表盤上面能顯示導航信息是為了讓看導航這件事兒盡可能少的轉移駕駛員的注意力。總之,這些名詞的共同目的就是,讓駕駛員在開車的時候別總是左顧右盼,好好盯著前面的路況。但是安裝過程相對於復雜點。需要更換前擋風玻璃,如果不更換是會造成重影。如果可以接受重影是可以直接安裝的。
㈥ 試駕賓士GLS 450:是真好看!但也真不好開
「買這台車的人都不會來試駕的」,這是我從賓士4S店借車時聽銷售說的一句話。的確都來到這個級別了,試不試駕其實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如果你想買豪華大型SUV的話,國內壓根就沒多少車型可以選,
當然,要找幾個競爭對手出來還是有的,比如隔壁家的寶馬X7,二線豪牌的林肯領航員,凱迪拉克凱雷德,甚至路虎攬勝都能過來插一腿,但是如果要同時滿足一線豪華品牌和大這兩個要求,這個選擇題其實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GLS。因為連隔壁的X7都要比它小一圈。那GLS的表現真的完美嗎?也不見得。
與自家的同級別轎車產品不一樣,賓士在設計GLS的時候明顯追求一個字:大。這個字貫穿著整個外觀內飾的設計,比如車頭進氣格柵,兩條粗壯的橫向飾條中間鑲嵌著一個「如果是鏤空的話還真能當一個飯盒」的超大號logo;又比如車尾下部那兩個粗大的「排氣管」裝飾件以及車身側面那放大了的賓士標志性的弧面。雖然某一項單獨拿出來都會覺得有些誇張,但走遠幾步一看就會發現這些元素在GLS這龐大的車身里竟然搭配得很和諧。
當然,為了跟自己的小弟GLE區分開來,GLS還有更加平直的車頂線條和更加方正的車窗、更加突出的輪眉。整體而言,這台GLS是賓士SUV里看上去最威武霸氣的,哪怕跟著個路口看到這台車都能知道這兒是一台大奔,同時我認為這也是在這個級別消費者想要獲得效果,畢竟都花100多萬了,哪能看起來和幾十萬的GLE一樣呢。
同時,還是那句話,都到這個級別了,用料已經不是該擔心的事情了,更加重要的是不同材質對內飾氛圍的影響。GLS的客戶群體自然不是20、30歲的小年輕,它瞄準的是事業有成的消費者,年齡肯定不會小了,所以內飾設計也是往成熟方面走。所以GLS的內飾跟 科技 年輕扯不上什麼關系,方向盤、中控和門板上的大面積實木材料以及周邊的大面積真皮都在表明這是一套需要有一定 社會 閱歷才能完全領略風味的內飾。
但這樣就不需要現代化裝備加持嗎?明顯不是。GLS應用了很多S級上面的配置,儀表盤和中控屏這兩個12.3英寸的屏幕就先不說了,那是已經下放到更低級別車型上的配置。與S級同款的方向盤自然也有「觸摸滑動式方向按鍵」,在兩側按鍵區域中間偏上的那個正方形按鍵上向左向右滑動即可實現普通十字方向鍵功能。當然,這項小配置最大的好處並不是讓方向盤少幾個按鍵,在我看來,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操作的時候不發出惹人嫌的噪音。畢竟按鍵手感和小按鍵聲幾乎是無法兼顧的,在調節是發出的「嘀嗒嘀嗒」聲音總會有些人不喜歡,而這些聲音在GLS這個靜謐的車廂里還會進一步放大。
可以說GLS無愧於賓士旗艦SUV的名號,就從簡單的靜態體驗來看,GLS在最重要的氛圍營造上比起其它更低級別的SUV做得更好,不管是遠觀時的視覺效果還是近處的觸感都很難挑出不好的地方。但是,這樣的GLS,真的完美嗎?
回答剛剛那個問題,答案是:不是。也許是我不懂欣賞,也許是我身材沒達到西方人那種魁梧的程度,但GLS上這套座椅真不是我的菜,在這座椅上我感覺不到所謂的尊貴感。座椅表面的蒙皮比起S級上的要硬了好幾個度,坐上去感覺整個身體都被頂出來,我的身體並沒有多貼合,並且採用的還是荔枝紋皮料,摸上去也是粗糙的手感,完全沒有S級上面那種細膩的感覺。
如果說這是因為GLS在設計之初也有越野需求,所以座椅表面選擇了更加耐用的材料來解釋的話,好像還是可以說得過去。但第二排座椅的設置就有點看不懂了,坐在主駕後面的位置會發現這座位的中線是偏移了前排座椅中線幾厘米的(上圖黃色線條差不多是後方座位中線),這就導致了在後面正常乘坐時身體會更加貼近門板,對我來說這甚至帶來了一些擁擠的感覺,要知道這可是一台寬2030mm 的大型SUV,這樣的表現我認為是不合格的。
但好在除了第二排這奇葩的設置外,全車7個座位的縱向空間還是很充足的,在第二排保留不錯的腿部空間的前提下,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間依然能讓一個正常身材成年男性以比較舒服的坐姿做進去,這一點還是挺不錯的。
還是先看看GLS的動力吧,這台GLS 450搭載的是一台3.0T 直六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可迸發出367匹馬力,最大扭矩則為500N·m,匹配的是一台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另外這套動力系統還有48V輕混系統,看到這些參數就知道拉動一台2.5噸的SUV還是挺輕松的。
但開起來的主觀感受呢?它開起來並不算輕快,而是有著非常濃厚的大車感。雖然有著最大367匹馬力可供揮霍,但調教上它卻是很不希望你把這些馬力用盡。在日常駕駛里變速箱早早升檔,發動機轉速也會被壓在一個比較低的轉速區間內,要加速的時候油門踏板踩下的行程與想像中會反饋到的加速力道並不一致,而且發動機出力總感覺要慢上半拍。如果讓我找一個詞來 形容的話,那就是:慵懶。
另外,由於車身過於龐大,引擎蓋造型也影響了部分視線,這台GLS的視野是沒有隔壁X7那麼好的。再加上較大轉向比的方向盤,在拐彎的時候也是有點慢慢悠悠的感覺,哪怕我開的車不算少,但第一次開GLS的時候還是得打醒12分精神。
所以說,GLS的「大車感」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我開這車的時候是以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去進行的,但這是GLS本身的問題嗎?也不是。這是一個以什麼角度看待這台車的問題。在賓士GLS官網上,「越野」這個詞出現了三次,而它也有「放懷天地」、「跨越高山遠洋,方識乾坤之大」這樣的廣告詞,所以官方是把GLS定位成一台有著很強越野基因的大尺寸豪華SUV,這台車並不是純公路傾向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前面說的慵懶的油門調教,大轉向比的方向盤這些設置也顯得順理成章了,畢竟它要考慮在非鋪裝路面的寬容度,它必須要讓駕駛者在越野路段也能比較放鬆地去操作這台車,而非緊綳著像一條弦。而且這樣稍微偏向越野車的調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懸掛的舒適性,懸掛會吸收掉絕大多數的路面振動,面對減速帶也只是「咚咚」兩聲就過去了,先不說駕駛員開起來怎樣吧,作為乘客的話我對這套懸掛是非常滿意的。
「適合遠觀而非褻玩」,這是這篇文章的標題,也是我對這台車的印象。也許在國外還真有可能出現賓士官網上那種情況:開著GLS去野外撒歡,和一堆人在叢林里開篝火晚會,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回到城市裡它也能幫助你在事業上獲得成功,讓你成為「征服者」,兩全其美豈不快哉。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你真正選擇在國內買一台100萬SUV的時候,它為越野而做的調整就顯得不那麼適合了,為了保證耐用性而做得很粗糙的座椅蒙皮、為了保證越野時很從容而調整得很慵懶的動力總成和大轉向比方向盤,再加上那龐大的可供多人分享的車身尺寸都讓駕駛員感覺到這車並不好開,或者說並不適合在擁擠的城市道路裡面開,而這台車在國內最主要的使用地方正是城市裡頭而非野外,在這方面,它表現得並不完美。但話又說回來,國內買這車的人,也許也不會關心這些吧,100萬,賓士,大型SUV,有這幾個詞就足夠了。
突出優點:空間夠大、設計優秀、大塊頭尺寸滿足部分消費者需求。
主要短板:視野一般、座椅蒙皮太硬不舒適、開起來不夠靈活。
㈦ 賓士gls450檔位
1.
GL450是電子掛檔,撥檔桿在方向盤的右側。
2.
掛檔時踩住剎車,向上撥為R檔(倒車檔),向下輕微撥一下為N檔(空擋),向下再撥一下為D檔(前進檔)。按一下撥檔桿的側面為P檔(駐車檔)。
3.
等待紅綠燈、交通堵塞、等候客人等,都需要臨時停車。如若停車時間較短,擋桿可以保持在D位,只用腳踏下剎車踏板,如此只需一抬腳車輛即可實現重新起步;若時間稍長也可讓擋桿保持在D位,但須注意不可跟車太近,並最好同時採用腳制動和手制動,以免與前車親密接觸;但若長時間等待,則必須把擋桿移入N位並採用手制動,以減輕駕駛勞累強度和防止ATF自動變速器油過熱而影響油質。
㈧ 穿正裝開賓士S級和奧迪A8這類車的時候,怎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你不是司機呢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一般來說,穿正裝的,還開的是奧迪A8L行政版或賓士S600L這種豪華轎車,80%都是司機,如果題主真的是個司機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打算裝個逼的話,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最簡單最有效的一種,車後面掛一個實習的標志,這樣別人都會以為這是自家車了,因為司機是不會還實習的。
如果題主有錢可以試著買幾身比較名貴的西裝,識貨的一看就明白這是老闆穿的了,但這個需要大量money。
最後一種,題主可以把自己捯飭成土豪,肥頭大耳,戴金鏈子,可以再叼根雪茄,這樣別人看來就是一副土大款的樣子,就是不知道老闆見了會怎麼想。
題主如果可以開出傑森郭達森那種霸氣的感覺,就算是司機又何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