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拓荒者到退出市場競爭,一文回顧賓士30年燃料電池汽車研發歷程
燃料電池乘用車領域里日韓品牌如日中天,歐洲的車企巨頭們僅有一款賓士的GLCFC作為門面,頗為寒磣。實際上,賓士這位內燃機汽車的發明者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同樣一馬當先,並為之傾注了30年的心血。
早在1988年,戴姆勒工程師就提出使用在航空航天上的PEMFC應用到汽車上,1991年進入實踐階段,並在短短3年時間里開發出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PEM燃料電池汽車。時任戴姆勒-賓士集團技術研究主任的赫默特·韋樂自豪地提出:「我們處在一個新紀元的最前頭,可以與戴姆勒和卡爾·本茨製造的第一輛以內燃發動機為動力的車輛的時代相比。」
對比本田、豐田及現代等車企,在30年的燃料電池汽車研發過程中,賓士實現了PEM燃料電池汽車從0到1的突破,進行了多樣化的探索:快速地實現了「運堆」到「運人」,驗證了技術可行性,為行業指明了方向;不局限於一類汽車,在轎車、SUV、大巴、貨車上都進行了嘗試;從氣態氫、甲醇重整到液氫,嘗試了多種氫氣存儲的方案。這顯示了「汽車發明者」的雄厚實力與行業擔當,也顯示了在新技術路線的探索上,賓士並沒有像日韓企業一樣快速抓住技術發展重點方向並全力以赴地推進技術發展。
由於種種原因,賓士中止了燃料電池乘用車項目的開發,商用車項目則選擇與沃爾沃合作進行。賓士從燃料電池領域的拓荒者、引領者,到被邊緣化甚至暫時退出市場競爭,其過程令人深思。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現階段主要以商用車為主,燃料電池乘用車仍處於探索階段。在技術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後,中國將很可能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除了日本豐田與韓國現代之外,賓士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歷史同樣值得借鑒,甚至能夠為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在缺乏參考對象之時,應如何探索一個陌生的領域,並避免被後來者邊緣化甚至淘汰?
1、1994年:NECAR1,起點
1994年4月13日,戴姆勒-賓士公司邀請國際媒體來到位於德國烏爾姆的新研究中心,並向記者們展示了賓士首款為日常使用設計的燃料電池的汽車——NECAR。
圖15?GLCFC
2020年,賓士宣布GLCFC項目暫停,寶馬的燃料電池汽車需要數年才能面世,甚至需要藉助豐田的技術。至此,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僅剩東亞企業。歐洲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已經經歷了一次苦苦追趕的經歷,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是否將重走純電動汽車在市場壓力下苦苦追趕的道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賓士是如何創立的
梅賽德斯-賓士這品牌屬於戴姆勒公司,其中原因很多人恐怕都不太清楚。下面的話就用年份來說好了~~
卡爾·賓士和戈特利普·戴姆勒都是汽車的創始人,就好象發明飛機的萊特
兄弟一樣。
卡爾·賓士
早在1883年,卡爾·賓士創辦了「賓士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
隨後1885年,卡爾·賓士設計了一輛裝有汽油機的三輪汽車,但此時的汽車並不是現在街上見到的4個輪子的汽車。
1886年1月29日,卡爾·賓士取得了專利權。因此,德國人把1886年稱作汽車的誕生年。
戈特利普·戴姆勒
在1886年底,戴姆勒在威爾海姆·邁巴赫的協助下,在一輛四輪馬車上安裝自己的發動機,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四輪汽車,同時戈特利普·戴姆勒,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四輪汽車的發明者,也被稱作「世界汽車之父」。
1890年,他在斯圖加特創辦了戴姆勒汽車公司,同年,威爾海姆·邁巴赫成為了戴姆勒汽車公司的首席工程師
在賓士和戴姆勒分別發明現代汽車後,兩家企業就開始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1894年,賓士推出了世界第一輛汽油機公共汽車
在1896年戴姆勒則推出世界第一輛汽油機載重汽車。
艾米爾·傑林耐克
在1887年,一名叫艾米爾·傑林耐克,時任奧地利住法國尼斯總領事,同時他也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的人,聽說了戴姆勒公司製造了一種性能先進而且是四個輪子的汽車,艾米爾對此很感興趣,專門去了一次斯圖加特的發現之旅,他剛下火車發現當地有一種叫「Doppel Phaeton」的汽車,而且這款汽車不是別的,就是戴姆勒公司的旗下的汽車,艾米爾還乘坐了這部車,給他留下了很深印象,他當即決定買下一輛回去奧地利,他當時就寫了一封信給戴姆勒公司的邁巴赫,表示對戴姆勒公司的汽車還算滿意,但就是馬力不太足,當時的「Doppel Phaeton」汽車,意思就是四個車輪的輕型馬車,只有6匹馬力,可以說是騎自行車都比它快,邁巴赫了解後隨即改變思路,朝著大功率這概念進發,並且在1年多以後,艾米爾對改款後的車型非常滿意,並且推薦他的貴族親戚們,給戴姆勒公司下了非常多的購買定單,戴姆勒公司考慮到艾米爾非常有實力,就授權給他當經銷商,由此,世界上第一個汽車經銷商誕生了,他就是艾米爾·傑林耐克。
過了十多年以後在1898年,埃米爾訂購了三輛戴姆勒公司新品「鳳凰」牌轎車,並以他女兒的「梅賽德斯」命名,剛好他駕駛著「梅賽德斯」參加當地一個山地汽車比賽獲得了第3名,他覺得是女兒的名字帶來了好運,於是建議戴姆勒公司用梅賽德斯命名它旗下所有的汽車。一來梅賽德斯的名字確實好聽,二則戴姆勒公司也希望依靠這位奧地利貴族打開奧地利市場,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梅賽德斯就成為了這一年所有戴姆勒汽車的名字~~
就在1898年的的4月,邁巴赫成功研究並且推出一款名為 「梅賽德斯」的汽車,該車擁有35匹馬力,更舒適的座椅。沒想到這么一來,戴姆勒汽車銷量大增,真的好似受了幸運女神的眷顧一樣。從此,戴姆勒汽車公司旗下的汽車品牌就有了一個固定的名字——梅賽德斯。
好景不長,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經濟衰退,汽車銷量大副度下降,大大影響到了工業的發展,同時,在大西洋彼岸崛起了一個強大的對手——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廉價的福特汽車充斥德國市場,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在1926年,為了生存以及以後汽車產業的發展,在多方的撮合下,德國汽車兩
大巨頭,賓士公司和戴姆勒公司正式合並為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他們的產品梅賽德斯 牌汽車也在1989年更改為梅賽德斯-賓士,隸屬於戴姆勒-賓士工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