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賓士,寶馬和奧迪,哪個好
賓士,寶馬和奧迪,哪個好?
BBA這個鐵三角真的是不能單獨用誰好誰壞孰是孰非來判斷,因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很極端的來判斷一個事物或者一個人你就是判官。記住一句話,永遠不要對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沒有意義,永遠不要對不了解的事物或者人說他是個垃圾。
㈡ 寶馬、賓士、奧迪哪個好求推薦。
首先要知道這三個品牌:寶馬、賓士、奧迪都是德國的一線品牌,大部分都把寶馬、賓士、奧迪統稱為BBA,其實這三個品牌在自己的車型定位上都是比較明確的,在德國,大部分人對這三款車的標準是賓士高於奧迪高於寶馬。
奧迪其實是比較委屈的,奧迪這個品牌在國外的知名度和好評度其實是比寶馬高的,但是因為進入中國市場厚,奧迪最主動的,也就是很多的車子的改變都是為了適應中國的消費者,但是一些認覺得國外原汁原味的才是最好的,像奧迪這種為了中國人而改變的做法說明奧迪對自身不夠自信,是檔次低的體現。所以把奧迪排在寶馬的後面了。
個人感覺這三個品牌買車的話,主要是考慮好熱門車型就行了。
㈢ 賓士、寶馬、奧迪哪個品牌好
奧迪、賓士和寶馬都是國內豪華品牌的頭號玩家,它們對於中高檔汽車消費者的心理和分析也是很透徹,所以總有一部分消費者,錢是有了,卻不知道該買哪個品牌的車好,奧迪、賓士和寶馬哪個品牌好?同級別奧迪、賓士和寶馬那個好?
首次我們從質量的角度來看,按道理是三個都是世界著名的豪華汽車品牌,質量應該差不了多少。我們從J.D. Power公司調研的報告來看,賓士最好,寶馬緊接,奧迪略差,三者都處於行業的平均水平以上。
㈣ 寶馬賓士奧迪哪個好
各有各的好。
寶馬的精髓在於後驅操控,操控最好的在於3系,為了追求操控,每一款車基本上都是的50:50的重量分配。
賓士的四驅相當好,用於越野脫困無與倫比了,比如加速、剎車、安全,尤其是舒適度,可以說賓士是最舒服的車。
奧迪是實用性舒適車,精髓在於QUATTRO四驅,而且買來家用完全沒問題,舒適性以及保值率都是比較好的。
(4)鹽城賓士寶馬奧迪哪裡好擴展閱讀:
車型比較:
一、奧迪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二、寶馬
寶馬的車系有1、2、3、4、5、6、7、i、M、X、Z等幾個系列。其中,1系是小型汽車,2系是小型轎跑,3系是中型汽車,4系是中型轎跑(含敞篷),5系是中大型汽車,6系是中大型轎跑(含敞篷),7系是豪華D級車,i系是寶馬電動車以及混合動力系列。
M是寶馬的高性能與跑車版本,X系是寶馬特定的SUV(運動型多功能汽車)車系,寶馬Z系是寶馬的入門級跑車。量產版的寶馬4系基本就是由4系Coupe概念車轉化而來,接替原3系Coupe。
三、賓士
內外兼修的SLK跑車配4汽缸2.3升大型增壓發動機,最高輸出馬力為193匹,每百公里耗油8.2公升,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只需6秒,極速237公里/小時。
同時發動機配有可變閥門延時裝置與電子控制磁鐵一起工作,為凸輪軸驅動鏈內的一個腔提供油壓,從而輕輕轉動凸輪軸並根據凸輪和活塞運動改變閥門啟、閉時間。
㈤ 賓士 寶馬 奧迪 哪個更好更安全
賓士 寶馬 奧迪都可以說最好,按照汽他們都是一線汽車廠商中的佼佼者,車品牌的銷售策略(也就是要賣給那些人),旗下的汽車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一個一個點比較
俗話說「座賓士開寶馬」賓士車在內飾豪華程度和座乘舒適程度都要優於寶馬,在地盤調校方面都是以舒適為主。寶馬則注重駕駛感受,操控性更強,也就犧牲了一定的座承舒適性。奧迪則是一個很中性的品牌,在各方面雖然不能說出色但是也都做得很不錯。安全方面這三個車廠的汽車都通過了碰撞試驗並得到五星評價,證明他們的車體安全性能都是很出色的,如果您買車是以安全為第一位考慮的話,那布防對比每一款車的被動安全配置,如正面正負架安全氣囊,側氣簾等配置的多少面積的大小,再結合自己對駕駛或乘坐的喜好進行對比選擇。
㈥ 寶馬奧迪賓士哪個比較好
你好,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了點,每個汽車品牌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句老話叫「坐賓士,開寶馬」,所以如果買車配司機的話應該選賓士,大奔的乘坐舒適感,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自己開車的話,可以選操控一流的寶馬。至於奧迪的話,如果你想想兼顧駕駛和乘坐兩種樂趣,那就可以考慮中庸的奧迪。當然這只是同級別比較,比如賓士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l。
㈦ 賓士奧迪寶馬三款車哪個好
寶馬奧迪賓士三款車比較賓士更好一點。
因為賓士有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它就是汽車的代表。而到了現代的賓士,最大的魅力則是在它的質量上,做工精緻,引擎噪音非常小,整車隔音隔震很好。行駛過程中非常舒適。
賓士、奧迪、寶馬的區別
賓士
賓士有檔次,在一線豪華品牌陣營中,賓士最出名的就是營造豪華感和氛圍,尤其是內飾,無論是用料做工還是設計美學視覺效果,都明顯優於同級別的寶馬或奧迪車型。
奧迪
無論是稜角分明的設計,還是直板簡潔的中控台、中控顯示屏、液晶儀表盤、觸控面板等設計,在營造簡潔大方風格的同時,主要還是凸顯了車型的科技感。它的做工用料和細節可能比不上賓士寶馬,但一看就有科技感,這是消費者認可的。
寶馬
寶馬的操控性就不用說了,是它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後輪驅動的身份和相對運動的中控台設計也讓它操控起來更有樂趣。也許不是最好看的,也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但一定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因為操控。
三款車總結
賓士的中期改款力度很大,在外觀顏值、車機系統功能、後排舒適性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方面都得到了升級與優化,再加上入門版的E260-L車型也換上了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所以可以吸引到更多用戶。
寶馬的中期改款力度欠佳,但目前該車依舊不乏亮點,與此同時,其駕駛品質的優勢也擺在那裡。
奧迪的綜合產品力放在整個細分市場中依舊不弱,但目前吸引力可能不如另外兩台車,希望它早日完成中期改款,給消費者帶來一些驚喜。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這三台車中,奧迪A6L的終端優惠力度最大,如果你追求的是性價比,那它絕對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㈧ 賓士、寶馬、奧迪哪個好
寶馬追求豪華運動,一直堅持車使用後驅,雖然現在也有一些四驅的車型,但是寶馬的樂趣在於後驅車的操控樂趣,寶馬很專一,為了追求操控,每一款車基本上都是的50:50的重量分配,所以人們說開寶馬,操控性很好的寶馬3系,都是很短很寬的車,但是寶馬3在中國要製成四門的,我笑啊!可以說,寶馬的操控和豪華,可以滿足一般人的要求了。寶馬的精髓在於後驅操控,操控最好的在於3系,現在國產寶馬加長後操控必然打折,我認為不值得購買,如果買寶馬是為了買豪華和面子,選擇賓士更好,畢竟國產後寶馬小毛病不斷。
賓士追求安全豪華,其次是操控,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賓士,賓士一貫追求品質,力求速度、安全、豪華、操控都達到完美,事實上賓士也做到了這一點,所以賓士很貴,賓士不像寶馬把錢都花在地盤和發動機上,所以論操控賓士遜於寶馬,但是其他方面都是超越寶馬的,比如加速、剎車、安全,尤其是舒適度,可以說賓士是最舒服的車,上高速300-500公里不累的。所以人們講坐賓士,但賓士車的綜合指數絕對是第一的。而且賓士的四驅相當好,用於越野脫困無與倫比了。但是賓士國產後,比如C級,其內飾也達不到賓士的標准,座椅的舒適度也達不到賓士的標准,對於這點很遺憾。
奧迪是實用性舒適車,一般做前驅車,在中國廣告做的好,車不值那個報價,還加價提車,太惡心了。奧迪的精髓在於QUATTRO四驅,這個四驅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出了名的好,是公路賽車四驅,寶馬和賓士跟奧迪比四驅的話,還是不行的,寶馬賓士作為後驅車可以跑出的極限,是很輕松被奧迪公路四驅車輕松追趕,尤其是高速過彎超車,奧迪四驅確實占盡優勢。但是奧迪一向不如寶馬賓士豪華舒適,這也是它的缺點。
如果是為了飆車,推薦奧迪四驅,雨雪天氣前驅車和後驅車都是不如四驅車穩定,如果駕駛員不是特別喜歡高速駕駛樂趣的話,寶馬、賓士足以。
不管什麼車,只要一國產,就的走味,走的還是正味。我的賓士C200,內飾和座椅用料不滿意,變速箱20邁還有明顯頓挫感,好在這車的發動機地盤全是進口的,我哥的寶馬325,連發動機都是國產的,有異響,遇到冷天後視鏡折不回來等等吧,修車換配件,全國各地一律德系車配件倉庫提貨,這質量啊,都不如原廠的,這4s就在配件上賺錢,買車還得買進口的。
㈨ 寶馬、賓士、奧迪,那個汽車好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坐賓士,開寶馬」。這話一點也不錯,賓士車空間大、舒適性好,適合作為商務行政轎車使用。而寶馬車空間未必很寬敞,乘坐未必舒適,但是操控性好,有駕駛樂趣。奧迪嘛,比較中和,至少奧迪的轎車沒有什麼特別顯著的優勢,但空間較大。
當然,賓士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這三款高級商務轎車都還是很不錯的。三者都空間寬敞、乘坐舒適,車內的高科技配置也都很豐富。至於三個品牌的SUV和跑車嘛,也都不錯,就要看你的個人喜好了。反正我比較喜歡奧迪和寶馬。尤其是奧迪。不知為什麼,奧迪推出的每一款車的外觀我都很喜歡,不管是轎車、跑車還是SUV。
總之,這三個品牌的車都不錯,依你的個人喜好來看吧。
㈩ 賓士、寶馬、奧迪,哪個最好
國際知名的調查機構JD Power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 2019年汽車可靠性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消費者至少3歲,並且在過去12個月中遇到了問題(數字越低,麻煩越大) )。因此,本報告的客觀性仍然非常公正和權威。其中,我們今天討論了三個主要角色:梅賽德斯·賓士,寶馬和奧迪。
但是在今年的新聞中,梅賽德斯-賓士的權利和投訴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是否應該根據銷量和口碑來應用「真正的味道」?最後,問題只能留給每個人的思想。
就主人的態度而言,無論汽車公司如何,主人都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您是製造汽車還是銷售汽車,您對消費者負有最低責任。如果公司依靠良好的聲譽並繼續吃飯,它將有一天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