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1.18萬起售賓士A級怎麼樣1.3T+7速雙離合,主動剎車+腿托調節
在以往,許多人一說到賓士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貴!作為BBA其中一個B,買台賓士車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近些年來,賓士也開始推出親民車型,比如賓士A級,就是賓士轎車家族中最親民的一款。
不過雖然是最親民賓士,但賓士A級的售價依然是21.18萬起步。而21.18萬幾乎可以買帕薩特中高配車型了,為什麼我們要買一款賓士入門款車型呢?那麼這款在三月賣出6300台的賓士小車,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首先我們來看賓士A級的前臉設計,雖然只是一款入門賓士車,但賓士外觀設計元素這款車可以說一點都沒少。尤其是它的中網設計,採用了類似星空的點陣設計,看上去非常獨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測評的這款賓士A級是帶運動套件的,和普通版本最大區別就是進氣格柵兩側巨大的進氣道設計。
賓士A級的車燈採用了遠近光分離設計,光源則為LED光源。相比較主車燈尺寸比較小,日間行車燈卻比較大且粗壯,這是因為它的日間行車燈還集成了轉向功能,點亮之後白光和黃光切換很好看。
雖然賓士A級的定位是緊湊級轎車,而且它的外觀輪廓讓人覺得它的車內空間估計不大。但就紙面數據來看,賓士A級軸距為2789mm,只比漢蘭達的2790mm短了1mm而已。這足以說明,至少這車座艙在縱向空間上沒問題。
然而很多坐過賓士A級的人還是會說吐槽它的空間,這是因為這款車的橫向空間有問題。按照官方數據來看,它的橫向空間只有1796mm也就是不到1.8米!而入門緊湊型車車寬都在1.8米以上!難怪人們吐槽它的空間。
輪胎方面,賓士A級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這款輪胎定位長途駕駛舒適性。從性能來看更多是偏重乘坐的,也很符合賓士車舒適性的定位。
輪轂方面,這款賓士A級用的是17寸輪轂,看上去和車身比例非常協調。另外這款輪轂輪輻非常窄小,可以最大限度給剎車盤散熱。
這款車的車尾設計明顯沒有車頭那麼耀眼,只有車尾的排氣管設計算是一個亮點,除了排氣管之外,就是後保險兩側的分流進氣道設計。雖然只是裝飾,但也突出了這款車的定位。
賓士A級的內飾很有賓士車型一貫的味道。作為一個德系品牌,賓士在內飾設計方面也有自己的一成不變。你比如飛機發動機空調出風口,還有賓士連接屏,這些都是它的內飾亮點。而當夜晚來臨,你打開它的車內氛圍燈的時候,那種豪華感油然而生。
配置方面,賓士A級全系標配8氣囊,並且還可以選裝後排側氣簾。選裝價格在3400元左右。
賓士A級的配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80%的配置入門和頂配共享。只有20%的配置是高配獨有的,你比如全景影像、車內氛圍燈以及柏林之聲音響系統等等。
和市面上80%車子手剎在檔把後面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剎車居然和燈光配置放在了一起!對於一個開慣了平民車型的人來說,這個位置可以用意想不到來形容,放置在此邏輯上有些說不通。
作為一款售價在2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轎車,方向盤調節居然還有手動,而且這個扳手做的也是相當沒有質感,感覺像是邊角料廢物利用。個人以為,與其花錢選裝柏林之聲音響,倒不如增加一個方向盤電子調節選裝。
對於賓士A級的儀表盤,說實話我是有點失望的,主要是因為這款儀表盤的界面設計依舊很傳統。只不過是雙炮筒儀表盤的液晶顯示模式,相對於國產車在儀表盤上所做的文章花的心思,賓士似乎還是願意保守一點。
和其他車型用觸控屏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屏不能觸控,但卻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控制板來操作。但控制板再精密也比不過手指頭好用,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喜歡觸控屏。
賓士A級的座椅用料為仿皮,不過在和人體接觸的部分,卻用了類似翻毛皮材質,提升了乘坐體驗。而且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賓士A級座椅靠背為Y型設計,也就是駕駛員的肩部也能正好放在翻毛皮材質上。
後排座椅材質也是一樣,設計上也遵從和人體接觸部分用翻毛皮,只不過,後排座椅連和大腿根部接觸區域用了翻毛皮!可以說非常細致了。
發動機方面,賓士A級走發動機小排量化的信念非常足,這款車只有頂配車型用的是2.0T,其他的都是1.3T。而1.3T也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136馬力版本,一個是163馬力版本。考慮到小排量發動機後期動力衰減問題,個人建議大家選擇163馬力版本比較合適。
賓士A級採用懷檔設計,這種檔把設計很多人都沒見過。之前我只在進口雪鐵龍大畢加索上見過。
這款車用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快是這款變速箱的特點。當然換擋速度快也賦予了這款小車一定的運動性。
總結:作為賓士入門款轎車,賓士A級是典型的降價不降質。許多平民車型買入門款車型都不合適,但這款車即便是入門版配置也是很不錯的,所以我個人也推薦大家買入門款賓士A級。
而這款車最大的隱患或者瑕疵是它的1.3T發動機,畢竟國人都喜歡大排量,排量太小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雖然賬面上看賓士A級的1.3T有200牛米扭矩,但依舊無法打消人們的疑慮。
競品方面,寶馬1系是賓士A級的主要對手,兩款車售價區間有重疊,不過寶馬1系起售價只有19.88萬,而賓士A級為21.18萬。再加上寶馬1系終端巨大的優惠力度(內蒙古地區綜合優惠4.89萬,但需要店內上保險貸款),賓士A級想擊敗它有些難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賓士A200L儀表盤故障燈圖解,A200L指示燈圖解大全
C. 賓士a級儀表盤出現黃A綠A區別
綠A是正常開啟黃A是功能關閉了。
這個是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的標志,綠色的時候表示是功能是正常開啟(一般默認是開啟的),現在黃色有斜杠,是該功能關閉了,如果出現黃A可能是不小心關閉了,再重新開啟即可。
汽車儀表盤是反映車輛各系統工作狀況的裝置。常見的有燃油指示燈、清洗液指示燈、電子油門指示燈、前後霧燈指示燈及報警燈。
D. 【車主點評:開出去有面子的賓士A級】
#選車理由 當初我選擇賓士a級的第一點是看中了賓士a級的品牌效應,開出去還是覺得很有面子的,畢竟是豪華品牌。還有就是這台車的內飾非常的漂亮,看著檔次感很足。#最滿意 最滿意的就是外觀,因為外觀看起來很好看很優雅,還有車頭的設計一眼就能讓人家看出是一台賓士。#最不滿意 我最不滿意的是空間比較小,因為後排的空間有限,所以身高比較高的坐在後排總是會覺得控制不住。#空間 前排的空間倒是很寬敞,但是後排的空間就比較一般的,如果身高比較高或者比較壯的人坐在後排總是會覺得空間不夠。#外觀 外觀看起來還是非常的好看的,一眼就能看得出這是一台賓士車。並且車頭的設計採用的是賓士家族式的設計顯得很大氣。#內飾 內飾是我最滿意的地方了,因為那是整體看起來的豪華感非常的足,這主要得益於中控屏幕與儀表盤一體式的設計。#動力 雖然說這台車動力不大,但是車子也不大,所以開起來會覺得動力完全足夠使用。#操控 動力比較強勁,再加上剎車的力度恰到好處,還有就是本來車的方向比較靈敏,指向性也比較精準,所以操控還是棒的。#舒適性 舒適性方面我覺得還是挺好的,畢竟是賓士旗下的車型,隔音效果做的比其他蓋子品牌會更好一些,底盤對細碎顛簸的過濾也比較到位,坐著有一種高級感。#油耗 這台車的油耗並不是很高,百公里也就7.2升,由七個有出頭,真的是很省的,一公里算下來也要不了幾個錢。
E. 為愛購賓士A200L運動版,老司機用車一周感受及改裝首發
在汽車之家幾年了,之前也寫過一些品牌的用車感受。這次購買賓士A200L運動版的起因是之前老婆的座駕是台5系L,作為拿證一年多的女司機來說,超5米的車身她壓力山大,希望換台小點的車。在最終決定前,也是考慮了很久,對比了多款車型(賓士GLB、奧迪Q3、A3、寶馬3系、VV7)。之所以最終考慮拿下A200L運動版,主要是5個重點:1、2020款賓士A200L運動版,外觀造型絕對漂亮,紅色車身也非常吻合老婆歡喜。2、內飾在同級或往上更高一級的奧迪Q3、A3、寶馬3系、VV7中是最好看的,工藝也是最好的。3、1.3T的發動機,雖然參數並不出眾,但4缸足以讓我這個對3缸抱有偏見的老司機來說是個實錘般的肯定。4、整車配置不低,功能完善,還有自動泊車、主動剎車等行人保護功能、智能互聯語音系統……對於女司機(水平其實還可以,自認比70%的女司機要強)來說,簡直不要太好。5、空間夠用,特別是後排空間的設計,不僅座椅舒適度夠,關鍵腿部支撐、寬度都做得不錯,比A3不知強哪去了(個人試駕過A3後,總覺得A3的後排就是拿來給小孩子坐的)。先上一張圖,再來聊下購車前後細節及使用感受。
最後來張特寫
E、寫在最後賓士A200L運動版,總體來說是一款不錯的車,尤其適合女性車主,即有品牌加持,漂亮外形,精緻內飾,還有諸多功能配置,而且是車型大小容易操控。無論是工作應酬、出遊,還是用於代步,里外都過得去。
F. 賓士A級賓士入門車型有哪幾款價格是多少錢
賓士的g系列更是因為其強勁的動力、剽悍的外觀和不低的指導價格讓人們印象深刻。但是除了令人神往的大g,賓士品牌下也有20萬左右的車型。那麼賓士20萬左右有哪幾款呢?
賓士CLA可以當作是賓士A級的進階版,定位是緊湊型車,並且賓士CLA也是全進口車。從賓士兩廂A級上可能不容易看出來,但CLA這款三廂車就很好的體現出賓士在外形設計方面的獨特觀點。從側面看CLA,車身整體線條以及車身表面刻畫的線條給整車營造了如同曼妙少女的姿態,很容易讓人忘記CLA主打風格實際上是時尚運動風。目前賓士CLA的指導價為23.28萬-35.98萬元。
綜合來看,賓士20萬左右有哪幾款呢?賓士A級、賓士B級和賓士CLA都是很不錯的選擇。這些車型都是賓士入門級車型,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很好地保持了賓士家族式的設計理念,非常適合那些熱愛賓士品牌但是購車預算有限的愛車人士。
G. 賓士a儀表盤和c一樣不
不一樣。
賓士A級內飾依舊遵循賓士一貫的豪華設計語言,兩塊10.25英寸大屏、與全新CLS相同的空調出風口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方向盤,大大地提升內飾的質。
在這款中期改款的賓士C內飾上,其搭載的儀表盤是一款尺寸相當大的全液晶儀表盤,提供了三種主題模式供消費者選擇,在界面上可以看到不少車輛信息以及多媒體信息。
H. 指導價格21.18萬起,上市首年賣了6.8萬台,國產賓士A簡約不簡單
縱觀2019年中國車市中豪華品牌整體銷量,賓士位於第二名(70萬台),雖說遜於寶馬的72萬,但強於奧迪的68萬台。不過我們從賓士第二名的成績可以看出,中國汽車消費者對於賓士的品牌力還是非常認可的,甚至要高於寶馬和奧迪。這並不是筆者誇誇其談,寶馬取得第一很大原因是因為2019年是寶馬的產品大年,寶馬依靠著新老三系齊發力,X系列全軍出擊拿到的第一。反觀賓士,在2019年可謂是流言蜚語纏身,被各路媒體人人喊打,但其在自顧不暇的處境下還能取得第二名,實力可見一斑。
在賓士的這70萬銷售量中,有一類車型讓筆者深感意外。2019年是它存在於中國市場中第一個完整的整年,然而它的銷量高達6.8萬台,遠超寶馬和奧迪的同級別車型。它就是國產的賓士A級,號稱「最便宜的賓士」。誠然,少了縱置發動機的它已然沒有了賓士豪華轎車的靈魂,同時21.18-29.98萬的售價也著實不低,那它是如何俘獲消費者的芳心呢?我們往下看。
低配外觀大打折扣,高配車型依然原汁原味
國產的三廂A級隨著車型的不同外觀也進行區分。前臉部分,中低配車型缺少了兩側飛翼式的進氣口。比如下圖這輛中配的A200L,前臉兩側的進氣口十分短小,視覺審美大打折扣;中網處依舊採用了滿天星的中網設計,經典依舊;而在車燈方面是賓士經典的三角眼設計,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這台A200L往上採用LED遠近光燈和LED日間行車燈配置,A180L僅僅採用鹵素的遠近光組合,讓賓士豪華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車身側面,國產賓士A級就顯得有些乏味了。由於採用了橫置平台,整個前半身並不像賓士的優雅風格,甚至相比現在很多的國產A級車都要普通。而從B柱往後則是純粹的賓士設計風格了,能看出賓士C和賓士S的影子。
細節方面,國產的賓士A腰線從車頭延伸到車尾,雖不張揚但辨識度不錯,而輪轂方面依然隨著車型的不同有所區分,其中高配車型中賓士的轉子輪轂非常吸睛,而中低配車型均為常規的五幅輪轂設計,少了經典的味道。車身尺寸方面,國產賓士A長寬高為4622/1796/1454mm,軸距2789mm,善解人意的賓士專門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加長,使得它的尺寸遠超同級別的A3和寶馬1系,甚至可以說國產A級是一輛A+級轎車。
車尾方面,國產的賓士A少了家族經典蝴蝶尾燈設計。不過,其尾燈造型也不難看,點亮後呈現粗壯的樹杈狀,辨識度不低;車尾下方則是賓士一貫的雙邊單出的隱藏式排氣設計,排氣口形狀依然很「賓士」。
首先它是一輛「梅賽德斯」,然後才是A級
如果說外觀部分賓士A級打折的話,內飾方面賓士A可謂是原汁原味,甚至可以說消費者之所以消費它,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它家族化的內飾設計。
A200L以上均為10.25英寸雙聯屏設計,內飾科技感一覽無余,此外賓士經典的方向盤和考究的空調出風口也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到,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京賓士A是最便宜的賓士,但64色氛圍燈的配備延續了賓士內飾豪華氛圍,尤其是在夜晚中點亮更甚。配置方面,賓士A全系標配了定速巡航、全景天窗、無鑰匙啟動、方向盤換擋、全液晶儀表、車聯網、自動空調等,但如果以A200L為基準的話會帶有前後駐車雷達、倒像、自動泊車、腰部支撐、主副駕駛電調、車內氛圍燈等配置,剛剛夠用。
低配1.3T低功率+非獨懸,賓士你是在玩火!
動力方面,賓士A級共計3種動力組合。其中,A180L使用的是1.3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136匹,最大扭矩200N·m;A200L採用的是1.3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163馬力,峰值扭矩250 N·m;而頂配的A220L則為2.0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馬力190馬力,最大扭矩300 N·m。
3者都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過三款動力組合相差太大,低配的A180L肯定不建議購買,尤其它的後懸架還使用了非獨立懸掛(俗稱板車),舒適性大打折扣,而高配的A220L售價過高,比肩C級也不推薦,中配的兩款A200L動力水平還可以,參數上看相當於大眾的1.4T車型,日常代步完全夠用。
總結:
國產的A級優缺點鮮明,不過這么看來它的優點還是掩蓋了它的缺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傳統內飾設計掩蓋了橫置發動機和動力不足,不過話說回來好像賓士的動力好像確實不怎麼樣(C級為1.5T)?加上A級很厚道的使用了四缸機,賓士A的大賣特賣也就不足為奇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賓士a200l儀表盤怎麼調整
按照提示打開點火開關,點擊確定。按方向盤左側鍵調出Setting (設置),選擇Instrument cluster(儀錶板),按方向盤左側「OK」鍵進入,選擇Language(語言)English / chinese(漢語)。
賓士A級
是賓士的系列車系之一,賓士A系列上一款問世已是1997年的事了,全球銷量達到110萬輛的情況下,梅賽德斯-賓士最近推出了更具誘惑和創新意識的新款A系列,以期望能夠延續A系列的神話。
新款A系列計劃於2005年秋季正式上市。新款A系列有兩大款式:五門掀背型和首次在A系列中出現的三門掀背型。
J. 賓士A級「口碑不好」的原因,再對比競品,到底怎麼樣
作為最便宜的賓士車,賓士A級在市場上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市場上關於賓士A級的口碑不好的言論也是不少,今天我們就透過A180L的最低配來一探究竟。賓士A級「口碑不好」的原因,再對比競品,到底怎麼樣?
1.3T的發動機
在這個環保法規越來越嚴厲的大環境下,賓士也打起了小排量的主意,目前在A級車上除最高配的四驅版本是使用2.0T發動機以外,其餘均是1.3T發動機。
但大家看到1.3T發動機不要激動,跟上汽通用和吉利的1.3T三缸發動機不同,賓士的這款1.3T依舊是四缸發動機,跟競品寶馬1系有所不同,那是個三缸的1.5T發動機。
但賓士的這個1.3T發動機跟大眾發動機一樣調校出兩種不同的版本,A180L車型上1.3T低功率版本,而A200L車型上1.3T高功率版本,詳細數據見下表所示。
賓士這1.3T發動機的動力水平你說夠吧,也還可以,你說不夠吧,當在滿載之後,加速會有一種肉感。而且高低功率版本的數據正好夾在奧迪A3的1.4T發動機之間,確實夠讓人糾結的。
7英寸的儀表盤和中控屏
本來賓士A級的儀表盤和中控屏採用雙聯屏設計,而且都是全液晶屏幕,極具科技感,受到了一大批消費者的好評。
估計壞就壞在入門級的賓士A180L上,兩塊屏幕都變成了7英寸,而不是較大的10.25英寸,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有網友覺得「與碩大方向盤的對比感十分強烈,在一個原本配置更大顯示屏的地方,放置小尺寸屏幕,不協調之外,還有濃濃的山寨風」,甚至有人覺得「在賓士車上竟然找到失散多年的MP4」。
但其實拿賓士A180L與寶馬1系和奧迪A3對比,又會發現似乎冤枉了賓士,畢竟奧迪A3的中控屏也僅僅是7英寸,還是非觸控的,就寶馬1系用了8.8英寸的觸控中控液晶屏。
而且在液晶儀表盤部分,兩個競品都是缺失的,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兩個競品連車聯網功能都是選配,這么一對比,明顯還是賓士A級更良心嘛!
扭力梁式的後懸架
關於後懸架的形式可要狠狠的批評賓士A級了,寶馬1系和奧迪A3都還是多連桿式後獨立懸架,而且又不像馬自達昂克賽拉那樣整出個「蝶式扭力梁」後獨立懸架的噱頭,這就顯得有點不厚道了。
眾所周知,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架會對乘坐舒適性有一定的影響,估計賓士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賓士A級的空間上打起了注意,畢竟它的長寬高以及軸距都是競品中最佳的。
而且賓士A級的座椅較具包裹感,並且由於軸距的優勢,它還加長了後排座椅的坐墊,對於大腿有著不錯的承托,從另一個角度增強乘坐的舒適感。
20萬元+的起售價
這是由於賓士A180L最低配的官方指導價格是21.18萬元,而競品的寶馬1系入門價是19.88萬元,奧迪A3的起售價更低,為19.32萬元,都在20萬元以內,這就足夠讓賓士A級飽受「千夫所指」了。
而且目前市面上的優惠也是賓士A級最堅挺,寶馬1系估計因為三缸機的原因,掉價掉的很厲害。其實比上入門版的配置,賓士A級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它的這個鹵素大燈除外哈!
點評:都說「貨比貨得扔」,但對比賓士A級和其競品寶馬1系、奧迪A3發現它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大家「黑」它估計也是一種「愛之深,責之切」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