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賓士C級:我是不運動也不舒適,但我就是"准大奔"
賓士C級,這么一款跟寶馬3系對標了多年的豪華品牌中型車,經歷了將近30年的發展,早已成為了同級別最有存在感的標桿之一。如今在北京賓士產了多年的C級,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遙不可及的大奔。30.78-47.48萬的指導價,加上多地4萬、5萬甚至6萬以上的優惠幅度,工資高點的城市白領都能買得起。北京賓士似乎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將目標用戶瞄準在那些預算有限又想開賓士轎車,同時又看不上緊湊型尺寸的A級的人群。那麼C級這款中型車尺寸的"准大奔"是否值得買呢?
(賓士C級前身,W201)
看起來不錯,氛圍感不錯,開起來不行,坐起來難受。C級是不是變成了將車標、外觀打包出售的"樣子貨"了?的確有那麼一點意思,但仔細想想這難道不就是國內消費者們想要的嗎?多數尚且停留在購買首輛車的國內消費者缺乏買車和用車經驗,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操控,不知道什麼是動態舒適,甚至有些人對駕駛和汽車都沒興趣。只知道賓士是"大牌",只知道C級足夠"大",加上廠家天花亂墜的傳播和銷售話術的洗腦,很快便成了"准大奔"車主。所以該不該買這台中型車尺寸的"准大奔",屏幕前的各位好好考慮。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賓士C地盤舒適度降低怎麼改善
調節以下減震就可以改善。
因為這款車的底盤較低,所以舒適度不高。
梅賽德斯,賓士,是一個世界頂級的豪華汽車品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准、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人稱道。在國際上,該品牌通常被簡稱為梅賽德斯,而中國內地稱其為賓士,台灣譯為賓士,香港譯為賓士。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汽車公司向其客戶獻上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梅賽德斯為品牌的轎車開始,賓士汽車就成為汽車工業的楷模。其品牌標志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品牌標志之一,122多年來,賓士品牌一直是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驅者。
❸ 賓士C級5個駕駛模式介紹
賓士C級5個駕駛模式分別是E模式:也就是ECO經濟模式;C模式:也就是Comfort舒適模式;S模式:也就是Sport運動模式;S+模式:也就是Sport+極限運動模式;I模式:也就是inpial個性化模式。以下是對其的擴展介紹:1、E模式:ECO經濟模式ECO模式最經濟節能。在良好的道路上正常行駛時同時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E模式駕駛。2、C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在城市道路上正常行駛想要輕松舒適的駕駛時可以選擇C模式。3、S模式:Sport運動模式在城市郊區道路或者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可以選擇S模式。S模式時汽車的動力系統響應比較靈敏但換擋時機延後一些但啟停默認仍然會打開。4、S+模式:Sport+極限運動模式在高速上超車時和高速行駛時可以選擇S+模式比S模式的換檔速度要反應快一些但在低速時就會感覺到闖動啟停就會關閉。5、I模式:indivial個性化模式可以根據駕駛員自己的性格單獨設定動力、轉向、啟停、空調的模式。
❹ 賓士C級有幾種駕駛模式,C級ECO模式省油嗎
賓士c級 有五種駕駛模式:經濟(ECO)、舒適(Comfort)、運動(Sport)、運動+(Sport+)和手動。按下中控「動態」按鍵切換駕駛模式。
ECO模式在堵車時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以下是幾種模式的特點。
1.經濟模型
在這種模式下,行車電腦會限制噴油量,控制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這時候就算司機給個地板油,車輛也不會上升,反而會慢慢加速,也就是通常說的有點「肉」。
2.動態模式
其實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鍛煉方式」。在動態模式下,油門響應更加積極。車輛在起步階段有較高的扭矩輸出,延遲升檔時間會增加保持高扭矩的時間。加速瞬間推背感十足,車輛就像一隻從籠子里出來的猛禽。這樣一來,油耗會增加,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機械磨損也會更嚴重。動態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清除發動機的積碳。
3.舒適模式
把懸掛調軟,讓方向盤反應更靈敏,保持發動機轉速在較低范圍。在幼兒園,是指過減速帶的時候,或者踩剎車和油門的時候,穩定性和舒適性更好,緩沖能力更突出。權力適度,不會讓人有挫敗感。
4.手控式
在手動模式下,變速箱不會參與工作,車輛的換擋需要駕駛員手動操作。手動模式適合擁堵路況或長下坡路段。
1.越野模式
高扭矩輸出時,升檔不再生效。四驅干預的模式將從適時四驅變為全時四驅。此外,越野模式也適合雪地路況。雖然轉向靈敏度下降,油門響應相對較慢,但增加了車輛的穩定感。
2.雪地模式
該模式適用於冰雪路面。直線行駛時,提供更大的牽引力。過彎時提供更多抓地力。在雪地模式下,車輛將以二檔起步。二檔起步主要是為了避免扭矩過大導致輪胎打滑。ABS系統會比較靈敏,平時只會踩剎車。此時,非緊急情況下也會開啟。
@2019
❺ 賓士C開了三年舒適度降低怎麼辦
在鋼板中間或側面加上吊耳型支架,把小囊安裝上就行。
由於車內空間狹小,駕車時要長時間坐在車內,所以一款符合人機工程,並且材質柔軟的座椅,對司機駕車時的舒適性來說非常重要。此外,如果汽車座椅再有通風功能、電加熱功能,就不用忍受夏季的炎熱和冬季刺骨的寒冷了。
❻ 賓士c有防窒息模式嗎
賓士c有防窒息模式。賓士c作為一輛高檔汽車,它的安全性能做的還是比較好。為了更好的防止車內的乘客出現窒息,賓士c在車上配備了防窒息模式。
❼ 賓士C級有幾種駕駛模式,C級ECO模式省油嗎
賓士C級有經濟(ECO)、舒適(Comfort)、運動(Sport)、運動+(Sport+)以及手動(Manual)5種駕駛模式。推動位於中控的「DYNAMIC」按鍵即可切換駕駛模式。❽ 賓士C級座椅怎麼調才舒服
開一個小時車,右腿都有點麻,這座椅咋調,感覺沒有原來世嘉坐的舒服開一個小時車,右腿都有點麻,這座椅咋調,感覺沒有原來世嘉坐的舒服 38講過,把座椅調到最低,往後靠。這么開確實帶勁兒。 恐怕還是有點不習慣,而且新車入手也有個適應過程。 @2019
❾ 賓士車c級座椅怎麼調圖解(賓士c級副駕駛座椅怎麼調節不了了)
1.前排座椅舒適。我先不比較 E級 ,只比較我自己的老C,加上了腿托,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座椅舒適性相比老C有了很大的提升,老C的前排座椅其實挺舒適的,新C是通過上一段樓梯。
但是& # 60906;新C的駕駛座感覺比老C更擠,主要原因是中控台真的太寬了。很明顯,就像朋友說的,油門踏板扭傷了腳踝!剛開始我是不相信的,但是當我真的長時間踩油門的時候,我並沒有老c那麼舒服,我看了看具體原因,因為油門踏板離旁邊的中控台太近了,整個鞋底和鞋面沒有足夠的空間空。如果穿寬大的皮鞋或者破洞鞋,肯定會迫使雙腳轉移到剎車位置,長期下去的結果就是右腳會累。
副駕駛也會有這個問題。好在後面有足夠的縱向長度,副駕駛可以瀟灑地向後移動,所以基本沒有問題,比老C 的副駕駛空房豪華多了;。
2.關於後排。我身高1.7米,體重65公斤。我是標準的二等殘廢短腿。坐在後座,變化最明顯的是& # 60906;縱向空,不要說按專業評價多少拳多少指。對我來說,調整前排座椅姿勢後,後排座椅腿之間有足夠的「一條腿」空!真的有一頭小牛!至於頭空房,因為人矮腰短,上半身照顧得很好,「半頭」空房還是沒有壓力的。
但是,一開始我並不相信,因為之前看過很多人的矮座,所以當我開始懷疑舒適度要求的時候,我就坐在後座& # 60916;當時我真的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這個座位有點矮。其實座椅長度基本和老C一樣(約43-45CM),只是新C的後坐墊端上翹,海綿太硬,壓大腿前部不舒服。另外,後排座椅腰部支撐太突出,太硬,導致我的屁股沒有完全向後貼著整個座椅,所以我必須在坐姿上向前移動,最終的結果是我只能以嚴肅的姿勢將身體貼合在後排座椅上,否則,如果我想自由或瀟灑地坐著,基本上完全沒有舒適感。後來去了順德仁福,試了 C2 60L。奇怪的是,C260L的後排座椅比C200L舒服多了,真的好多了。皮革比仿皮更柔軟,腰部支撐更柔軟舒適,不會把人往前推。而且似乎C260L的後排坐墊寬度真的比C200L寬,更能支撐整個大腿。
至於後座的橫空說實話,和老c的橫基本沒有太大區別,我特意自己坐在中間位置,四處看了看,明顯感受到了一種結束的味道。老C在這方面的劣勢並沒有在新C上有很大的進步,4 cm寬的1810的寬度似乎並沒有對新C的內空做出應有的貢獻。
鑒於後排座椅的空感和舒適性,今天下午去 寶馬 店試了3LI的後排座椅。雖然3LI的後座看似不起眼,& # 60906;坐著& # 60916;但是讓我找到了久違的舒適,硬度適中,座椅寬大平整,足夠支撐大腿,可以自由坐,還是很舒服的,橫向空房間真的比新C舒服一點!
@2019
❿ 賓士C260L的駕駛模式如何調節
賓士C260L的駕駛模式切換,可通過推動位於中控的「DYNAMIC」按鍵來實現,並支持上、下雙向邏輯選擇。可選的模式有注重節能的經濟(ECO)、更適宜日常的舒適(Comfort)以及操控感更強的運動(Sport)、運動+(Sport+)以及手動(Manual)5種駕駛模式。
只要是在安全的行駛速度下,隨時可以根據心情切換,剩下的交給電腦去做。Eco模式:最經濟節能,油門的響應變得較為模糊,初段踩下去沒有明顯效果,此時空調系統也以最節能方式運行;Comfort模式:各項調校都以舒適為前提,動力平順、轉向順暢;Sport運動模式:動力響應更靈敏,換擋時機延後,但啟停默認仍然開啟;Sport+極限運動模式:換檔速度要快一些,低速下可以感覺到闖動,啟停關閉;個性化模式:可單獨設定動力、轉向、啟停、空調,滿足每位駕駛員的個性需求。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MARVEL R 嵐圖FREE 奧迪A4L Model 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