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士汽車金融公司被罰80萬,難道真的是管理有問題嗎
9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一份北京銀保監局作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公開表顯示,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因存在「對外包活動管理存在嚴重不足」,違反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於9月2日被北京銀保監局給予合計8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新華網4月15日報道,對於媒體熱議賓士女車主被收取「金融服務費」問題,中國銀保監會高度重視,已要求北京銀保監局對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過經銷商違規收取金融服務費等問題開展調查。銀保監會表示,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 賓士利之星被罰款100萬,消費者維權是不是更容易了
西安賓士利之星事件,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塵埃落定。西安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結果:利之星存在誇大、隱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違法行為,對賓士利之星罰款共100萬元。
說實在的,消費者想得到的,就是公平合理,不被對方算計,誰吃飽了撐的,願意為買輛車而大費周折呢?
賓士利之星事件,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度,也引起了很多有相似經歷人的共鳴。相信應該會讓大部分4S店引以為戒了,能主動規范好自己的服務了。但是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得到完善。消費者的維權之路,還是任重道遠啊!
3. 36萬買賓士GLB故障頻發,車主:故障太多隻想退車
雖然賓士汽車有著百年的歷史,號稱「汽車的發明者」,但是最近幾年,賓士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口碑可以說是很差很差的,還記得「賓士女坐在引擎蓋上哭」的維權事件嗎?這才過去了沒多久。可見賓士在售前,售後方面,以及在汽車質量的把控上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最近,又有一件關於賓士汽車品質的問題,廣受關注。並且經過了電視台的報道。
今年1月,黃女士在湖州德星賓士4S店買了一輛賓士GLB, 車價是36萬元。但是到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她所購買的賓士GLB就問題頻發。經過整理,總共是出現了下面5項問題。
1. 車窗異響。
2. 中控屏黑屏兩次。
3. 左後側車窗異響,經過4S店處理消除。
4. 倒車影像,語音功能故障,4S店經過系統升級。
5. 左前氣囊故障,4S店維修,故障消失,一周後再次故障,4S店無法解決。
通過黃女士的描述得知,1月份提車之後,在2月份就出現了天窗異響的情況,到3月份中控屏黑屏,而且出現了2次。車窗異響以及中控屏黑屏的事情,都已經在4S店解決了。後來這台車又出現了倒車影像失靈,語音功能失靈的問題。這些問題4S店也都給解決了。
由於這些都不是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問題,黃女士能忍也就忍了,但是最讓黃女士受不了的是賓士GLB的安全氣囊故障。
在3月24日,黃女士的車出現了左前側氣囊故障的報警提示,其實這已經是涉及到安全的,比較嚴重的故障了。於是黃女士去4S店解決。但是一周後,同樣的問題又再次發生了,直到電視台報道的時候,這台車依然是顯示氣囊故障。
從買車到現在,豪華品牌,豪華汽車給黃女士帶來的踏實,安心一點兒也沒有,帶來的全是麻煩,和數不盡的去4S店維修。而4S店給出的解釋是問題情況已經反饋廠家,至於故障原因,依然需要進一步檢查。
雖然黃女士是很希望退車的,畢竟買車到現在總是出故障。雖然不用自己花錢維修,但是自己耗不起精力和時間。不過4S店肯定是不會給退車的,因此對於黃女士的遭遇,也很是無奈。
其實關於賓士GLB,網上的投訴就一直沒有少過。甚至有很多車友直接在4S店門口拉橫幅來維權了。有一位珠海的車主遭到了類似的問題,自己的車出現了問題。但是4S店的解決態度很讓人著急。
1. 提車當天出問題,車主打電話緊急救援,汽車送回4S店。
車主宣稱,自己的車1月17號提車當天出現問題,被送回4S店,18號發現電器問題。 直到2月7號4S店也未能聯系車主。車主聯系4S店銷售人員。銷售人員說可以送一次保養,同意就取車,不同意就再耗下去。
2. 車主撥打多次400電話投訴,賓士方面未告知維修了什麼。
車主打400電話投訴之後,賓士方面給車主打電話決定送兩次保養,延長1年保修。但是車主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車維修了哪些地方。後來車主又打了很多次電話,接電話的人態度不錯,但是掛掉電話沒人處理。
3. 4S店說是因為車主著急提車,才疏忽了檢查,出問題不是4S店的原因。
3月2日,車主主動去4S店商談,卻被告知是因為我們著急用車他們才疏於檢測,出現此問題跟4S店沒半點關系。
4. 4S店要求簽署保密協議,不得對外泄露。
車主1月份買車,到3月份車主跟4S店來回扯皮,而且最後4S店要求簽保密協議,不得對外泄露!
賓士仰仗著自己的品牌地位,肆無忌憚的在中國市場「欺負」中國消費者,類似的新聞已經看到過無數次了。在消費者心目中,買賓士,就是買了一款「好」車。很多人買賓士也是花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對任何人來說,買賓士都不是一筆小錢了。
消費者只求賓士的質量好,僅此而已。但賓士不僅不能提供質量好的汽車,就連4S店也沒有對消費者提供好的服務。
不久前我看到一個新聞,是說韓國環境部,因為賓士3萬台汽車因為排放造假,罰款780億韓元。看看韓國對賓士的處罰態度,還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韓國賓士小哥從監獄出來了嗎
出來了。2019年6月韓國賓士小哥因為賣減肥葯,虛假宣傳欺騙粉絲,被判處半年有期徒刑,截止到2022年7月23日,韓國賓士小哥在2021年2月份已經出獄。
5. 如何看待西安賓士利之星被罰款100萬
兩個問題、三個角度
第一,如何看待利之星被罰款100萬?
1.職能部門依法處理值得稱贊。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值得我們每個人拍手稱贊,經常關注熱點社會問題、法律維權事件,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不了了之,或者說後面的處理不夠熱度就沒報道了,有的事件本來反應的是職能監管上的事情,結果民事主體處理完了,事兒就了結了,就拿上海醫院的事兒來說,明明應該是患者在風口浪尖兒上,結果不了了之。
2.利之星受罰有理有據。雙方簽訂和解協議之後,我最擔心的就是鑒定不進行了,大多數依申請的查處都會因為申請人撤掉查處而結束,這次鑒定繼續說明這事兒蓋不過去,包括引發後來賓士不收金融服務費也算是對消費者有益的,這場勝利每個網友都有功勞。
3.反饋出來的問題仍需重視。根據對發動機漏油的鑒定,發動機存在裝配質量缺陷屬於產品質量問題,但任何產品出廠進店前都要經過質量檢驗的,就像買房子要經過竣工驗收才能交付使用,汽車這種特殊動產也肯定有相應的檢驗流程,那出廠前的檢驗有沒有問題呢?職能部門只是抽檢嗎?還是說出廠符合檢驗標准?這些都不是網友通過輿論能夠左右的,但卻不能忽視。
第二,除了坐引擎蓋,還有其他辦法嗎?
不論什麼權益受損,維護的辦法有很多種,哪種有效哪種好使都得誰也說不好,得放到具體事兒上來看來驗證,不過有一個前提是不變的:合理合法。在這個前提下,常見的維權有這么幾種:
1.輿論監督和聲討。這種在微博經常能看到,用土話說就是把事情鬧大,其實就是爭取更多人的關注,賓士利之星能夠發酵就是有賴於網友的關注,不管是真的關注度高還是利用輿論炒作,總能在網路上產生點波瀾,至於能不能實現目的,還是要看事兒占不佔理,因為關注度再高說到底還是理。
2.職能部門查處。這一點在這件事上也產生了作用,總的來說,輿論再怎麼熱,沒有實錘是沒用的,顯矮鑒定結果沒出之前,單說效果其實並不大。因為西安稅務部門的介入,才在他們的調解下打成了和解協議,現在出來鑒定報告和處罰,職能部門的作用不可忽略,應了那句老話:縣官不如現管。打蛇打七寸說的就是找到對應的監管部門來處理,就能切實解決問題。
3.找律師去法院。前面兩種相對被動一些,都依賴於別人的行為和處理意見,如果感覺維權無望或者不想費口舌,那就是找律師來處理,律師會在法律框架內提供最有利於維權者的方案,對於沒有對話機制說不上話的維權者尤為重要,因為沒有別的路可走了,大家各說各的也沒有個結果,只能到法院要說法了。
第三,一碼歸一碼,有事快解決。
當時賓士車問題還沒解決的時候,就已經爆出來車主其他事情,我還以為是誰專門搜的黑料呢,沒想到現在上海公安已經接到了線索,要是車主低調維權成功,那些債主可能就不知道她還有錢。我想著吧有事兒了抓緊解決就好了,要不然鬧開了也不好看,現在好了開了一個微博正面剛,反正我們都看公安調查結果和立案情況吧。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濫用別人的善良,終究有用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