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牌子的輪轂好
國產輪轂有很多,如Advanti Racing 雅泛迪(Advanti Racing)、Artka、MMX等,如下:
1、Advanti Racing 雅泛迪(Advanti Racing)
是新加坡友發國際的鋁合金輪轂品牌,公司位於上海。
(1)賓士改裝輪轂哪個好擴展閱讀:
換輪轂注意事項
1、輪徑尺寸
如果輪徑過大會讓碼表與實際速度有誤差,導致跑高速時會「不知不覺」就超速了,同時還存在刮擦輪拱和翼子板等風險。
2、輪轂孔距
顧名思義就是輪上的幾個小孔,並不是所有輪轂都適用於每台車,通常不同車系之間都有區別。
3、輪轂寬度應注意
很多人覺得,寬度越大,能增加輪胎捉地力,從而提高車輛過彎性能。
⑵ 17年賓士c 改裝什麼輪轂好看
五星輪轂。
5星的可以更好的分布半軸對輪轂的受力分布,馬力越大的車越應該採用5星的設計,你可以發現很多小型車才是採用4星的設計呢,因為小型車的馬力小,4星的設計就足夠用了。
⑶ 賓士C200最全進化之路 詳細改裝效果解說
HELLO,大家好,我是17哥(綽號由來請看文章描述),這篇主要寫自己車的每一點一滴與之前的不同之處,因內容太多,時間有限,就每天寫一點了,權當 娛樂 小說了,哈哈,勿噴。
2017年的時候提了賓士C200月光石灰,到現在3年了,把自己車從原來素車到改裝成現在這樣子,做個總結,也算是自己回味一下了,分享下經驗了,各人有各人的改裝進化路程,每台車都是車主自己喜歡的樣子方向改,各有千秋。跟玄幻小說一樣,每個人的修煉路子不一樣,但都可以借鑒參考。
車身外觀貼了磨砂車衣,磨砂車衣貼亮面車,立馬呈現啞光磨砂效果,不同光線下,呈現不同視覺效果,我對比過C43,63的月光石灰啞面效果,相似度能達到98%,這個效果是改色膜的電光系列所不能達到的。當然,其效果好,就是比透明車衣的貴了點。防刮性很不錯,我的被颳了幾次了。
車衣的作用還是挺多的,貼透明車衣,防腐蝕,防刮擦,保護油漆的光澤,不用美容打蠟鍍晶,灰塵那些一沖就掉,如果新車貼了,那在光線下會更強光澤,更透亮。原廠漆是車廠高溫烤漆,後續是做不到那種程度的。
車衣的推薦:我們C級說白了也就30多萬車,目前市場上車衣品牌雜多,也沒必要貼最好的,那些什麼保8年的,10年的,2萬多太貴,貼個萬把左右的進口的就行了。這圖是我自己車被颳了,郁悶的是我全責,漆沒事,膜很慘。
接上面那圖,膜很慘,然後用毛巾擦洗後,現在剩下些刮痕在上面。不打算換,我全責,不然就可以報保險賠了。不太明顯就將就先了。
這是我之前拐彎擦牆上的,破了一個洞,我感覺切了那一塊,打了一個補丁上去。。沒辦法,窮人穿補丁衣服,我打補丁膜。。。,不近看就很不明顯,哈哈。
碳纖維AMG款式中網,算比較另類了,本人認為AMG款比較簡單粗暴,新出的GTR款,我反而感覺像別克,特別白色車安裝後,難看的很(白色哥們勿噴。。)。其他顏色還不錯。另外換了原廠鏡面大標,其實現在副廠做的還OK 了,就是縫隙有時不太完美,然後鏡面的黑色不太正宗。單小玩意,副廠便宜5倍。性價比很不錯的。
OD款碳纖維前唇,因為我是標軸,原廠前唇那裡是黑亮的套件。然後直接加單層的比較好看,特別是吻合度超好,側面干凈,沒有高的凸出來那個角,正面,無敵的感覺,而且還降低了底盤高度視覺效果。我不太喜歡巴博斯單層標那裡帶個坑洞,雙層又把原來原車前唇的遮擋住了,當然,長軸的話是銀色,想裝前唇要不就把原來的貼黑噴黑,要不就裝雙層前唇了。
一抹藍:市場上有分很多種,三秒的,常亮的,一分鍾的。原廠大燈的是三秒,我之前也是改的三秒,俗稱帥三秒,也叫帥不過三秒。常亮的好看是好看,主要擔心哪天交警蜀黍查車,大晚上的就太明顯了。改燈真查改裝就查你。現在我改的就是一分鍾的,啟動後開個一分鍾路程就恢復白色。悶騷型。
鍛造輪轂:17寸的輪胎還是太厚啦,50的厚度。推薦定製前後配,前225 40 18,後245 40 18,輪轂上貼的黃色圈是美輪寶,挺實用的,即美觀又有效,沒這個小東西,輪轂早刮傷幾次了。輪轂分鑄造,鍛造,一般來說原廠都是鑄造的,只要是原廠,鑄造也沒什麼問題。推薦改輪轂,要不就是原廠五星的,要不就鍛造。那些小牌子什麼都沒聽過的,還是別用的好。17寸,當時定製17寸,是為了省四個輪胎錢,嗯,手指打算盤打的啪啪響,一個1500,四個就省6000,太特么機智了。。。,推薦最少18寸起步,別省那麼點錢。。
原廠大四活塞卡鉗:卡鉗改現在主流的是四個方案,原廠AMG,賓士原廠,布雷博,AP,相對來說,原廠跟布雷博比較線性,AP適合開快車。我就比較愛好原廠系列,我這套改的是C coupe的原廠的,之前那個哥們,他換大六。原廠系列就是不用橋碼,油管線路都一樣。簡單方便,直接替換上去就行了。我這里覺得大四就夠用了,雖然是已經刷了動力,還是夠用的。唯一缺點就是剎車異響還是有的,買到正品了。。看到時換了剎車片會不會好吧,自己噴的紅色,然後貼的AMG黑色貼紙。
原廠大四活塞卡鉗:前輪效果,卡鉗離輪轂剩下一根手指高度距離,盤再大一點的話,17寸真裝不了了。
剎車卡鉗市場水太深,AP,布雷博,原廠系列都面臨著仿製山寨,很多不懂的小夥伴改了什麼都不清楚。現在外面無非就是幾種安裝方式:原裝卡鉗+原裝盤+原裝剎車片,原裝卡鉗+台產盤+原裝剎車片,原裝卡鉗+國產盤+國產剎車片,台產卡鉗+原裝盤+原裝剎車片,國產卡鉗國產盤,翻新卡鉗加新盤等等一系列的東西。我是不知道那些買AP大四, 8000多一套正品全新是怎麼下來的。最省錢也最放心的改法「論壇收車友的卡鉗跟盤,比如原廠大四,看他自己什麼車,他換大六你要他大四,加個微信看看他平常微信裡面的車,不是商家,基本這套就准了」,要裝大六或者AP,布雷博那些要不就找代理改了,或者咨詢中國總代讓推薦當地有資質的改裝商,這些也沒問題,還有就是大店應該不至於賣假的,這個就靠自己多看多分析了。剎車這些還是正規渠道的好,陳田拆車件,沒那麼簡單的。免的改了後,抖動,響,沒力等故障。
後卡鉗改色:這個噴漆的,然後AMG字是馬雲家淘的,前後一起20左右。這個說下,噴漆有些老鐵自己在淘寶買手噴漆,如果是自己那種簡單手噴漆,最終效果就是一開始也是紅色,好看,時間一長就發黑了,沾灰難看死了。所以不推薦自己手噴。還是去專業噴漆的地方噴吧。」
後卡鉗:安裝完效果,還行吧,雖然跟AMG的不一樣,後面是電子手剎,我就懶得去動了。
貼黑頂:這個是AMG是全景天窗,我們標軸的沒有,另外來說,全黑車頂是要比其他顏色的要好看點。畢竟比較統一,國產的推薦CYS,我貼的進口的艾利,貼帶點名氣的,總比雜牌撕膜時候出現留膠的要好,膜,要選好的,不然區別只有在你撕膜的時候才能體現出現。進口膜好撕,差膜可能會留膠,然後損壞車漆表面。國產就推薦CYS,性價比高,質量也不錯。是不是覺得沒有黑色玻璃那種亮光通透感?沒辦法啦,膜只能做到這種效果啦。
四門帶亮條拉手:我看過63的,都是帶亮條的,所以我改了原廠單門舒適進入就乾脆改的帶亮條的了。然後剩下三個門,我也讓改的帶亮條,不過不帶舒適進入。我個人覺得我單門無鑰匙進入就夠用啦。而且其他三個老便宜了,很多長軸改了四門舒適進入不要的,就可以收到。
排氣目前換了AN的色四齣尾喉尾孔,後面看了覺得普通品牌的也跟AN差不多的,畢竟都是金屬材質,差不到哪去。至於中尾段排氣,我改的CGW,排氣改裝,沒改冬菇頭進氣,我感覺有點損失低扭,我不知道其他品牌的咋樣,我改的這個感覺有那麼點點。然後共振也有點。性價比來說是最高的。很多人求的是一套不損低扭,無共振的排氣,當然性價比也要有,這也是我一直在找的。還不知道哪個好,等待車友們反饋再試試其他品牌了。
碳纖維頂翼:這個改的人應該比較少,很多人不知道,我是覺得這側面線條直接下來,少了點啥。所以加個這玩意。也有些哥們,第一時間就說丑,說SUV加一個這東西還好,轎車加啥,太丑。我是覺得好看,哈哈,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嘛,個性獨立。你們說丑我也認了,我喜歡。
貼黑尾翼,原車尾翼,因為是同樣的顏色,所以沒有層次感,看起來並不突出,尾翼也分很多種,現有的應該有6種以上了,AMG款,63款,最新的飛機RT款,碳纖維款等等,太多。我覺得標軸的這個原廠尾翼,弧度剛剛好,特別棒,比63的尾翼都要好看,所以我從簡,直接進口膜貼黑,效果灰常不錯。
後杠後風口風刀:這個玩意我看最新改款的C級帶了,然後我覺得加一個也剛好跟原車的黑色套件搭配起來效果不錯,很便宜的小玩意,跟亮黑四齣尾喉搭配起來不錯,屁屁感覺寬了點,哈哈。
內飾部分,改了3D旋轉高音:旋轉高音的由來是借鑒於邁巴赫S級而來,不得不說國內一些廠家對產品的開發力度還是挺強的。國內也有幾個廠家做這個玩意,HYD,CZL,納安特。其他車友來說也比較推薦納安特,做工沒得說,最接近原廠顏色。唯一缺點是貴。
旋轉高音對於現在賓士的內飾來說還是很有必要要加裝的,原車那裡是個假的黑殼,裡面連喇叭賓士都簡配了,不得不過北奔這個做的有點過了,2個喇叭才幾十元。
改了後,既可以完善原車沒喇叭的缺陷,又可以增加電鍍的亮色,與門板上的柏林之聲喇叭蓋相互呼應,完美搭配。當然,增加的氛圍燈顏色,也是更漂亮。
渦輪出風口:也是借鑒於賓士最新A級CLS,大G一樣的出風口設計。比較新穎的感覺,特別側面能跟旋轉高音及柏林喇叭蓋組成鐵三角氛圍。
渦輪出風口:旋轉高音+原廠柏林喇叭蓋+渦輪出風口,組成的鐵三角,效果就是這么完美。
出風口有紅色,銀色兩種,紅色酷一點,但個人覺得紅色看久就疲勞了,所以我改的銀色,原車顏色
柏林喇叭蓋:原廠,副廠替換式,副廠粘貼式,除了原廠的顏色是最亮色澤最搭配外,其他的都偏黃。
碳纖維方向盤:方向盤看了長軸的哥們,是圓的。所以這里又分兩種方向盤,標軸的平底方向盤,很酷很運動。這里再做好碳纖維+翻毛皮,效果帥酷了。因要加碳纖維,所以方向盤會粗點,也正是這方向盤的粗,才更有感覺,男人喜歡粗的。翻毛皮,手有汗的時候不滑,手感還是非常不錯的。
AMG方向盤蓋:這個AMG蓋,是標軸,也就是運動平底型方向盤才可以安裝上,長軸的很遺憾是裝不了的。
AMG蓋:分原廠,國產。這么漂亮的東西,副廠是不會放掉它的。我這個裝的是副廠,原廠除了貴,沒毛病。副廠的便宜,就是那AMG黑色字那裡容易掉漆,我是用黑筆塗了的,不然太難看。那裡是凹進去的,副廠做工來說還是不行。當然價格來說跟原廠是1:3
AMG儀表。。紙:很羨慕AMG儀表的紅色,代表運動跟激情,但如果去改AMG的儀表,費用太高。國內又有大神們做出了儀表紙這東西,小價格大提升,結果效果看起來不錯。
AMG儀表紙:亮燈時候的顯示,拍的比較模糊。
AMG儀表紙:儀表紙也有幾種,260表底速度,320的兩種。有人會問了改了後速度顯示會不會變,不會的,你看這速度的刻度跟原來的一樣。這里就要注意了,因為320表底有兩種,看你買哪種了。一種是160就變成了180,原來的180變成了210。這種的話不否認到時開車真會開到160,如果是這種,單看速度表,你會不會覺得自己開到是160還是180都分不清了。還有一種就是我改的這種,推薦這種,200碼改成了210碼,畢竟你不會開到200碼。。。
AMG剎車油門踏板:2種,一種副廠,剎車跟原廠一樣替換套上去,油門踏板直接掛在原來的上面。另外一種是原廠替換式的,把原來的剎車踏板連底座一起換了。我換的原廠的,腳感跟原來差不多。副廠也還行。
迎賓燈:幾十到幾百不等,多的很。納安特不褪色的,效果確實牛逼,幾年都不用換燈片,推薦。投影特清晰。不像其他的用不了多久就淡化了,或者很模糊。
S級翻毛皮頭枕:進口翻毛皮頭枕,東麗的,防水,可以直接倒水沒事,也是借鑒於賓士S級後排頭枕設計出來的吧,挺舒服,我是稍微枕一下脖子。所以裝在下面位置。主要還是裝飾用,啊哈哈。
AMG C63S賽道版座椅:AMG賽道座椅總共有三種,都特別酷,之前啥都改完了就差座椅就像AMG的朋友有福了,之前二手拆車一套座椅都得4萬左右,現在這里方案是前後一套一萬多。我之前也是想改二手拆車,但心裡想了下座椅這東西,不比輪轂跟剎車,除非車出事故報廢的原因外,好像其他情況也不會拆下原來的座椅了。心裡覺得不舒服,還是改新的好。
AMG C63S賽道版座椅:有單獨貼寫這個座椅的,可以過去看下,這里就不啰嗦了,字多難打。。還有紅色安全帶:看了那麼多彩色安全帶,個人感覺是紅色,黃色的好看。因為搭配內飾,所以選擇了紅色。
翻毛皮內飾:中控右邊,嗯,門板跟扶手箱做翻毛皮還比較簡單。唯獨中控,如果你能接受中控的所有東西都拆的話,那就可以做。。
翻毛皮內飾:翻毛皮扶手箱,差一個蘋果樹的標,回頭讓印上。
本期賓士C級改裝案例鳴謝車主:17哥
⑷ 賓士GLB改裝輪轂,顏值爆棚了,越看越愛了,屬於自己才是真的好
剛提車回來的時候就覺得原車輪轂太素,不該搭配這么爺們GLB,有點讓野性十足GLB委屈了。整天就在論壇找個好馬鞍,一眼就相中了GLC的菊花輪轂,感覺和GLB才是最完美的搭配,就開始在網上找有關於輪轂數據,後面在車友的指點下清楚了數據。(GLB時尚輪轂數據:中心孔66.6,孔距5*112,19寸7.5J,ET53),(GLC菊花輪轂數據:中心孔66.6,孔距5*112,19寸8J,ET38)。應該有人疑問,ET不同吧,GLB和GLC的ET差別最明顯就是輪轂寬度,也就是我安裝了GLC輪轂就會出現輪轂外凸,很多改裝車友選擇ET小的,就會出現車體變寬的感覺,也就經常所說的「寬體」了。目前菊花輪轂在GLB車上,從側面看,也就目測外凸大概1.5厘米這樣,但是視覺上真是完美了。(因為GLB車外觀就是四四方方的,視覺上車上更顯寬度了)輪胎用原車的,不變,胎壓我打2.3斤,行駛質感絲毫不影響,而且感覺轉彎更穩了下面上圖給大家欣賞了,(每個人生活和追求的方式不同,同樣我們應該以善待之心,噴子有你的選擇方式和思想,如果你不喜歡可繞道。不勉強哦。感謝支持…!)[抱拳][抱拳][抱拳]請嘴上留情,不喜勿噴,謝謝。
這個19寸時尚輪轂,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便宜賣吧,可以全套賣,也可以拆了當備胎用
⑸ 改裝鍛造鋁合金輪轂哪個牌子好
都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對一輛汽車來說,也是如此。一套安全美觀性能又好的輪圈,對整車的影響是不小的。而說到輪圈,大家也都知道鍛造輪轂是目前最好的輪圈生產工藝,那麼,市面上鍛造輪圈品牌這么多,知名的,小眾的,有哪些值得推薦呢?RAYS
RAYS品牌創立於1973年,真正開始研發和生產輪圈是在1981年,並且在同一年成立了汽車賽事運動部門,主要用於參加各級別賽車比賽。1986年,RAYS引進5500噸鍛造壓力機,開始生產高強度鍛造輪圈,而後在2005年,RAYS又引進了一台高達10000噸的鍛造壓力機,是當時首個採用此鍛造壓力機製造輪圈的工廠。
通過多年的經營,RAYS在日本成立了多家子公司使經營業務細分化,並把鑄造輪圈工廠和鍛造輪圈工廠分開經營。除此之外,RAYS還為多家汽車品牌代工輪圈,同時也是各級別賽車的輪圈供應商。
BBS
BB於1970年,是世界上著名的輪轂生產商。核心業務是製造及開發優質輕質合金輪轂。是寶馬、奧迪、保時捷、賓士、路虎等世界著名汽車品牌的原配供應商;更是法拉利和瑪莎拉蒂跑車的獨家輪轂供應商
目前世界上有兩家BBS公司,它們分別是德國BBS和日本BBS。兩者之間的區別是德國BBS公司主要生產鑄造工藝輪圈,產品以紅色或黑色為底色作為標志;日本BBS公司很早就發起輕量化鍛造技術的潮流,主要產品都是鍛造工藝的輪圈,且是金色BBS標志。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BBS如今已經破產了。而日本BBS生產的鍛造輪轂做工精良,均採用上好鋁材質,旗下多個輪轂款式都非常經典,依然活躍在輪圈市場。
OZ
OZ是來自義大利的輪轂大廠,作為世界級的輪轂廠商,OZ輪轂有著悠久的企業文化與優秀的製作工藝,深受改裝愛好者喜愛。而了解汽車賽車的朋友就應該都聽說這個牌子,因為一直以來,OZ都很積極贊助國際汽車賽事,F1、WRC、LE MANS等賽車中均有車隊使用OZ的輪轂,可以說OZ算是賽車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了。
⑹ 賓士GLK300換鍛造輪轂好不好
挺好的,但是具體還是要看你對車的要求。鍛造輪轂的具體優勢等如下: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造輪轂可以分為一片式鍛造輪轂和多片式鍛造輪轂,它們在技術和結構上都有所區別。
鍛造輪轂優點:重量輕,散熱好,強度高,撞擊後不易粉碎,安全性更高,可塑性強,可隨意定製,質感一流;
鍛造輪轂缺點:價格略高,生產周期長;
一片式輪轂也就是整個輪轂是一個整體。鍛造時可以分為兩種工藝:成型鍛和銑鍛。成型鍛就是鍛壓後輪轂造型已經基本成型;銑鍛就是購買現成的鍛造輪轂毛坯,再通過數控加工中心銑加工出輪轂造型。兩者對於廠商自身能力要求不同,質量其實是差不多的。一片式相對多片式來說,重量更輕,可以做到最輕量化,動平衡更好,可靠性好,沒有漏氣隱患,但造型相對單一。
多片式鍛造輪轂可以分為二片式和三片式。和一片式鍛造輪轂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結構上的區別。二片式鍛造輪轂由輪輞、輪幅兩部分組成,三片式鍛造輪轂的輪輞部分由兩部分組成:前片、後片。所以三片式輪轂由前片、後片、輪幅三部分組成。多片式鍛造輪轂輪幅與輪輞連接。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專用的螺栓/螺母連接或者焊接。三片式輪轂由於輪輞由前片、後片兩部分組成,組裝後還要進行封膠確保氣密性。多片式輪輞部分可以共用,因此更換造型可以只更換中盤。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輪輻和輪輞,因此造型也更多。但是重量更大,動平衡沒一片式好,組裝要求也更高。
鑄造輪轂是比較經濟實惠的輪轂,目前市面鑄造輪轂製造方法有三種:重力鑄造、低壓鑄造和鑄造旋壓三種,不同鑄造技術下的輪轂差異也較大。
鑄造輪轂優點:價格低廉、生產周期短;
鑄造輪轂缺點:強度低,經過劇烈撞擊後會容易粉碎;
重力鑄造製造過程簡單,就是把液態的合金倒入鑄模裡面冷卻成型即可。也就是靠重力使它成型。由於鑄模耐用、工法簡單,它就是成本最低的製造方式,但是質量也很低。輪轂各部分不一定分布均勻,金屬內部分子孔隙較大,強度也就下降很多。
低壓鑄造是用低壓將液態的合金壓進鑄模內。在這個過程中一直保持一個恆定壓力,讓分子分布平均。孔隙較少,保證了金屬液體的密度同時,也保證了凝固後金屬的強度。低壓鑄造的過程全部由機械完成,並且鑄造成型的良品率高,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目前汽車廠商指定的鑄造鋁合金輪轂,都是由這種工藝生產出來的。
旋壓鑄造主要是在鑄造後的毛坯輪轂進行再加工處理。主要是對輪輞部分進行旋轉沖壓。這個過程中輪輞部分被加熱,同時旋刀進行旋轉,將輪輞逐漸拉長變薄。此時輪轂內部金屬分子排列更為緊密,所以輪轂的金屬強度更高。旋壓鑄造輪轂可以與鍛造輪轂媲美。雖然在重量上會有些差距,但好在是價格上有個更大的優勢。
對比可見,鑄造輪轂和鍛造輪轂都有不同的優劣,如果問到改車應該選鑄造輪轂還是鍛造輪轂,還是需要看什麼車型。如果是高性能、大馬力改裝車,那麼鍛造輪轂是不二之選。但如果是普通車,那麼就沒有必要一味追求鍛造。因為鑄造工藝的提升,使鑄造輪轂的質量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