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賓士E級的質量到底怎麼樣它的性價比高嗎
優點:空間很大 乘坐很舒適 外觀大氣 內飾精美
缺點:油耗比較高吧。1.8T的車我感覺油耗應該在10個油到11個差不多了,這車幾乎在12個油以上。也許是車身太大,軸距比較長的緣故吧,讓這個1.8T的心臟拉起來有點吃力。輪胎也比較寬,這也是油耗較高的一個原因。
外觀:其實,同級別的車子裡面。我開始覺得5系是最到位的。後來。慢慢地,發現賓士,屬於一種內涵型的美。越看越感覺喜歡,欣賞。線條,很有感覺。唯一的缺點。不要看太多他的屁股。哈哈
內飾:做工精緻、布局合理、材質稍差。氛圍燈尤其喜歡。中控台上面是塑料的,凱迪拉克這方面比較厚道。
空間:超乎想像的大 後排能蹺腿
內飾:我特意選擇黑色內飾,因為我年輕,我要運動,桃木和米色內飾的我實在接受不了,好在這個車型可以選配黑色內飾,我特別喜歡,而且黑色的更容易打理,不像米色的,時間久了也許會變色;
空間:真的非常大,同級別中應該是最大了吧
配置:這個價位這個品牌這個質量,很高的性價比。
動力:這輛車不是為了追求動力而選擇的,所以動力只能說有推背感,不會給你太大的驚喜,日常生活中裝裝逼轟轟地板油也是可以的。
操控:中規中矩,開開想睡覺,只能算是舒適,過特別生硬的路面的時候,懸架支撐足夠,但避震表現一般
油耗:一萬公里平均10個油,對於1.8噸重的c級車來說,這油耗可以了。朋友的新c也要9個多
舒適:舒適性是賓士的主打,在這里我要強調一下,雖然我這台車採用255/40/18的輪胎,但在舒適型上,真的沒有打折扣,真的是運動+舒適樣樣得心應手,但千萬不要嘗試開著它上馬路牙子走爛路,除非你想換新輪胎了;
② 豪車底盤看點多 聊賓士E級/捷豹XFL底盤
前懸架結構對比 德系車向來以高品質、高性能著稱,而英系車更注重通過設計營造紳士般的優雅風格。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汽車工業,早已失去了影子。面對老牌德國汽車巨頭,對英國品牌汽車是否只剩下感情?最近我們測試了兩款中大型豪華車,分別來自英國和德國的 捷豹XFL 和 賓士E級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兩款車的操控性能明顯不同。是什麼讓這兩款車有不同的個性?本文將從底盤的角度分析原因。
■閱讀技巧
■我們分析和比較底盤的型號。
因為賓士E級和 捷豹XF L都是今年年中上市的新車,而且根據的背景數據,這兩款車在網友中的關聯度很高,所以我們選擇了這兩款車進行對比。我們用來拍攝底盤的車型是2017款賓士E 200 4MATIC運動版車型和2017款捷豹XFL 2.0T 240PS專屬版。注:上述對比測試文章中的賓士E級是2017款賓士E 300 L運動豪華版車型,與本文中的標准軸距賓士E級有所不同。區別主要體現在軸距和驅動形式上,其他底盤結構基本相同,可以作為參考。
賓士E級 2017款 E 200 運動型 4MATIC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44.78萬捷豹XFL 2017款 XFL 2.0T 240PS 尊享版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48.80萬
■底盤全景
實際拍攝的兩個模型使用了垂直發動機。其中,賓士E級採用前四驅動力系統布局,捷豹XFL採用前後驅動力系統布局。賓士E級採用多連桿獨立前懸架和多連桿獨立後懸架。捷豹XFL採用雙叉臂獨立前懸架和多連桿獨立後懸架。下面將詳細分析兩車懸架系統的結構差異。
■前懸架比較
●賓士E級前懸架的結構特點
賓士E級多連桿獨立前懸架是由雙橫臂獨立前懸架發展而來。最大的變化是下叉骨被拆分成兩個控制臂,連接副車架和轉向節。多連桿獨立前懸架有利於優化操縱性能,這將在下面詳細描述。捷豹XFL採用雙叉臂獨立前懸架,這在該級別中較為常見。
車輛前部附近的襯套為液壓襯套,襯套內填充有可以提高襯套濾振性能的油,從而提高舒適性。由於位於後部的下控制臂主要起到承受側向力的作用,與副車架連接的襯套尺寸會更小,使得傳力更加直接,在保證足夠的濾振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操控性能。
在前兩代車型上,前副車架是鋼制的。全新賓士E級副車架鋁合金的更換,也體現了面對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輕量化設計的優化。
賓士E級的前副車架位於發動機下方。副車架的設計除了考慮車身結構、提高發動機艙整體剛度外,還需要考慮發動機在發生嚴重正面碰撞事故時的下沉功能,避免發動機與變速箱碰撞導致乘員艙被侵入,從而威脅乘員空室的生存。
●捷豹XFL的前懸架結構特點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捷豹XFL的雙叉臂獨立前懸架系統。其實捷豹XFL的下叉臂是由兩個獨立的控制臂組成,但其中只有一個通過球節與轉向節連接,並不具備賓士E級前懸架系統可以大幅度改變前懸架主銷角度的功能。
捷豹XFL的雙叉臂獨立前懸架的上叉臂、下控制臂和轉向節由鋁合金製成。前懸架較輕的重量有助於提高操控性能。由於橫向載荷由上叉臂和下控制臂承擔,減振支柱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載荷,有利於減振支柱在設計上進一步小型化和輕量化。
轉向機位於副車架上方,靠近乘客席。較短的轉向柱降低了製造成本,副車架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轉向器的作用。
前懸架細節及後懸架結構
●賓士E級/捷豹XFL前懸架細節對比
賓士E級標配軟硬可調的可變阻尼減震器,還可配備空可調節車身高度的空氣懸架。捷豹XFL沒有這樣的配置,所有車型標配普通減震器支柱。
兩車前制動系統均採用單活塞浮動卡鉗和通風制動盤的組合。賓士E級前剎車卡鉗由TRW製造,但捷豹XFL前剎車卡鉗沒有明顯的廠家標識。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賓士E級車輪是用螺栓組裝到車上的,剎車盤中間有一個螺紋孔。捷豹XFL採用螺母實現,剎車盤中間為螺柱。對於車主來說,如果遇到爆胎需要換備胎的話,剎車盤中間螺孔的設計讓備胎的安裝更加容易。制動盤中間螺柱的設計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由於車輪的放置錯誤,輪輞中間的孔無法准確地配合到螺柱上,這使得無法安裝螺母進行緊固,給車輪安裝帶來了困難。
■後懸架對比
雖然賓士E級和捷豹XFL的後懸架都被稱為多連桿獨立後懸架,但它們的具體結構卻大不相同。我們來看看他們各自的特點。
兩車的後輪軸副車架均為鋼制,懸架的控制臂為鋁合金材質,以減輕簧下重量,提高操控性能。
捷豹XFL採用多連桿獨立後懸架。官方稱之為「整體連桿懸架」,中文翻譯為「整體連桿懸架」。這種懸架系統是福特開發的,用於取代舊蒙迪歐、福克斯等車型使用的SLA Control Blade獨立後懸架系統。
捷豹曾經是福特的子公司,當然它也獲得了新懸掛系統的使用權。這種懸架系統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在不降低現有懸架系統操控性能的情況下,提升懸架系統的舒適性並降低雜訊。
當後輪壓到障礙物時,捷豹XFL的後懸架會有一定程度的避讓,減少前進輪與障礙物的迎面碰撞程度,提高後排乘坐舒適性。集成連桿還可以在車輪遇到障礙物或剎車時抑制軸承座的扭轉,避免四輪定位參數的變化,影響操縱性能。
兩車避震器的上端都設置在輪拱內部,便於設置長行程避震器。與短行程減震器相比,長行程減震器的吸振行程更長,可以更好地吸收振動,同時產生的熱量更少,有助於提高耐久性。
其他細節對比
兩車後制動系統均配備單活塞浮動卡鉗+通風制動盤,手剎為電機式電子手剎,利用電機壓下剎車片夾緊制動盤,實現駐車功能。與拉線式電子手剎相比,電機式電子手剎結構簡單,只需將電機通過導線連接在制動鉗上即可實現駐車功能。
賓士E級和捷豹XFL的後懸架結構有很大的不同,懸架系統的設計目標取向也有很大的不同。賓士E級採用五連桿結構,精確定位後輪,提升車輛操控性能。空空氣懸架和可變阻尼減震器的配置有助於更好地平衡車輛的操控性能和舒適性。捷豹XFL的後懸架旨在提高舒適性並降低懸架系統的噪音。
■其他細節比較
詳細分析了兩車在懸架系統上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圖片對比兩款車的底盤細節。這兩款車的底盤細節是否與其豪華車定位一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兩車都在車身底部配備了完整的樹脂護板,中央通道鋪設了金屬隔熱板,防止排氣管的高溫傳遞到車內。位於兩車尾部的樹脂油箱用防護板和隔熱板包裹嚴密,防護性能良好。
與兩種護板相比,玻璃纖維護板在受到砂石撞擊時產生的噪音更小。由於這兩款車都是後輪驅動車型,後輪更容易捲起砂石,所以後輪拱採用了隔音性能更好的玻璃纖維護板。
賓士E級輪胎實際載重指數為100,速度等級為Y;捷豹XFL輪胎的實際負荷指數為100,速度等級為W。兩款實拍車型的輪胎均來自倍耐力,捷豹XFL的P-ZERO輪胎在抓地力和運動性能上均強於賓士E級的Cinturato P7。
全文摘要:
兩款車型的懸架結構設計差異較大,賓士E級前後多連桿懸架系統在操控性能上更為優越。捷豹XFL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架系統更注重提高乘坐舒適性,同時確保操控性能。兩車的底盤防護都很到位,各種防護板和隔熱板基本把底盤包裹的很緊。平坦的底盤也有利於提高整車的空氣動性能。由於設計取向的不同,賓士E級更符合重視操控性能的消費者口味,而捷豹XFL則滿足了那些擁有冷靜駕駛風格、追求乘坐舒適性的消費者。 @2019
③ 賓士e級與奧迪a6哪個懸掛舒適
懸掛的形式上講:賓士E級前懸架採用三連桿式,後懸架採用多連桿式
奧迪A6前懸架採用五連桿式,後懸架採用梯形連桿式
結構上奧迪更占優勢。
懸掛的材質上講:賓士E級採用鑄鐵
奧迪A6採用鋼鋁混合
材質上奧迪更占優勢。
懸掛的調教上:賓士E級和奧迪A6 都有各自的調教
每個人對於舒適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是主觀的判定。
基於形式,材質,奧迪更勝一籌。 用個接地氣的詞叫,更厚道
④ 賓士E級的頓挫感強嗎它的減震硬嗎
優點:小E的外觀很美,內飾空間非常寬敞,無論做為商務車接送客戶還是家庭車自駕長途游都非常合適,太滿意了;
缺點:倒車的時候R換D的時候有時候會有頓挫感
外觀:屬於越看越好看的那一鍾類型,特別是前臉,以前我總以為是一輛S級,感覺很高檔,回家的時候,有孩子從旁邊過,說了一句,哇,這車看起來好豪華,瞬間心情爆好,哈哈,不過話說回來,以前不關注的時候,從來不覺得怎麼好看。
內飾:我很滿意細致的做工,把細節體現得很完美。
空間:加長了的軸距使得車身也長了不少,而且加長的部分都用在了乘坐空間上,贊
配置:如果有優惠的話,這是一部很劃算的高級汽車,不優惠的話,還是有點貴。
動力:1.8T的動力對於我這樣不飆車的人來說是足夠了。想發力時就有力。
操控:我覺得還不錯。特別是這么大個車,轉彎半徑並不大。
配置:如果有優惠的話,這是一部很劃算的高級汽車,不優惠的話,還是有點貴。
動力:偶爾飆個0-100KM性能還是很不錯的,再往上就很少飈了。過了120就穩穩當當的開,畢竟賓士的文化底蘊對於飆車也不適合,也很危險。感覺動力足夠用。
操控:所謂開寶馬。做賓士,相對寶馬老說。相對弱一點。不過,還是相當犀利的。低調中,不失精準。
油耗:高速,很城際快速的時候,大概是9個以下7.5以上這個表現。我覺得是相當不錯了。城市裡。無比堵,無比多紅綠燈的情況。太沒有說法了。總之,我覺得中和表現應該是12個以下。
舒適:大家都知道坐賓士,你們懂的,就不多說了,反正一句話,很舒服。
⑤ 賓士新E級的可變懸架軟硬調節怎麼設置
E級是車載ECU根據駕駛員設置的駕駛模式(運動、經濟、標准/舒適)自動調節懸掛的軟硬。例如,設置為運動模式懸掛就變硬、調為舒適模式懸掛就相應變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