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2000年以後的賓士有哪些

2000年以後的賓士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5 03:25:45

⑴ 賓士E級有沒有AMG

賓士E級汽車有AMG的車型,E級AMG汽車為賓士E級里的高性能轎跑車型。

賓士AMG汽車屬於賓士公司的一個高性能的轎跑車系,AMG在高性能車的開創上面有較大突破,AMG推出的經典作品包括了C36AMG、E50AMG、C43AMG等高性能的轎跑。

賓士AMG車型的歷史開始在1967年,兩位德國人在Grosaspach小鎮上開始了汽車的改裝愛好,AMG名稱由來於三者的首字母相加。Aufrecht德國人曾在戴姆勒-賓士車廠任引擎測試工作,對於賓士的動力系統十分了解,後來AMG正式為賓士公司改裝高性能的汽車。

(1)2000年以後的賓士有哪些擴展閱讀:

賓士AMG車型的發展歷史如下:

進入2000年之後,AMG車款的銷售逐年攀升,並且陸續迅速的發表了C 32 AMG、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C 30 CDI AMG、S 55 AMG、CL 55 AMG、S 65 AMG、CL 65AMG等高性能車款。

在2002年AMG慶祝35年誕辰的時候,新的發動機工廠、新的展覽廳和兩座新的技術研發中心也同時落成。其中發動機工廠只有一條裝配線,這就是AMG引以為榮的「One Man,One engine」(一人一機)造車哲學。

2003年,AMG車型的全年銷售正式突破20000輛的紀錄。同時還推出了SLR Mclaren,AMG包攬了這款車大部分機械及動力設計工作。這款車搭載由AMG改裝的V8發動機,可以輸出626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780N·m的最大扭矩。

⑵ 賓士amge43有現車么

如果一輛美國計程車和一輛國產凱美瑞混動車組合成一輛高性能轎跑會是什麼感覺?賓士把這個答案交給了2017款AMG E434Matic。在很多人眼裡,似乎和德國當地的計程車沒什麼區別。即使有AMG的加持,E43散發出的賓士E級氣息也永遠不
賓士amge43有現車么
如果一輛美國計程車和一輛國產凱美瑞混動車組合成一輛高性能轎跑會是什麼感覺?賓士把這個答案交給了2017款AMG E434Matic。在很多人眼裡,似乎和德國當地的計程車沒什麼區別。即使有AMG的加持,E43散發出的賓士E級氣息也永遠不會改變,但依然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AMG。

到了90年代,E級一度陷入平庸,直到322馬力的E500 W124從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情況才有所改變,優勢一直保持到W210 E50 AMG。不知道是保時捷來兼職了,還是設計師和工程師的想法最終達成了一致的基調,E500的生命力延續了90年代的一半。為了填補E級AMG和非AMG的空差距,E43和E63相繼提出。當然,這種做法也出現在C43上,C450 AMG Sport成功融入了C63的天梯。

有了過去的教訓,今天的E43 AMG就很好理解了。3.0L V6發動機的generate的396馬力和548Nm峰值扭矩看起來與非AMG車型的V6版本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通過渦輪增壓和軟體調校獲得了更多的動力,4Matic驅動保證了動力可以合理分配到各個車輪。再加上9G-Tronic變速箱,E43 AMG無疑是E63 AMG到來之前這個陣營里最酸的選擇。

當E43 AMG近400馬力從3.0L發動機中噴涌而出時,或許是渦輪增壓的暗示,那聲音讓人想到了577馬力的E63 S。有意思的是,後者的功率接近AMG GT S的585馬力,當你缺錢的時候,這種腦洞可能還會讓你在E43的駕駛座上熱血沸騰幾秒鍾。然而,現實差距依然存在。4.5s左右的百公里加速和250km/h的電子限速告訴你,E43的極限就在這里。AMG的自信也在這里。他們把很多AMG套件塞進E43,但最後只比E3004Matic四門版重了45kg。為了更強的性能,犧牲一個女孩的體重是值得的。

在設計之初,乘用車根深蒂固的屬性使得E43在行駛時舒適安靜,即使達到200km/h的時速也不會在車內慌亂,完全是一種高端家用車的態度。進氣格柵到車身外側的裝飾,總能讓人不停的徘徊到S級的小圈子裡。兩塊12.3英寸TFT屏幕直接從S級上拆下來,通過 方向盤 左右兩側拇指的控制區域,有很強的AMG屬性。但基本上E43 AMG的內飾和C級主題差不多,中控台上的觸控和旋轉控制也是一模一樣。

一旦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模式,隨著可調阻尼和 懸掛 系統的改變,AMG的介入讓E43看起來真的不一樣了。比如9G-Tronic變速箱在接近紅線車速時會快速切換,你需要多轉幾次方向盤才能保證在同一彎道以相同的路徑進出。基本上,舒適度和運動方式的區別更多在於調整強度和比例。不要指望在其中發現什麼新世界。當然,你得自己准備兩套開車習慣。

19寸輪圈的新設計成為了E43的顏值加分項,但是前40後35扁平率的 輪胎 有些擔心緩沖是否足以保證輪圈不被損壞。畢竟是AMG,靠這樣的輪胎應對各種路況不太現實。自從2014年4Matic全面介入讓後輪輸出不再像以前那麼兇猛,E43 AMG如果只有後驅性能會怎麼樣就成了無限遐想。只要知道這是AMG就夠了,把奧迪S6翻過來,在AMG的光芒下帶領賓士明年豐收,這就夠了。

賓士amge53什麼時候上市

來自兩位研究賽車引擎的工程師。AMG的創始人是Hans Werner Aufrecht和Eberhard Melcher。在AMG成立之前,Aufrecht和Melcher都在賓士工作,負責為賓士300 SE賽車開發直六發動機。1965年,賓士推出了新開發的直列六缸賽車發動機,最大功率238馬力。這台發動機被裝上了當年的德國賽車運動,一舉奪得年度冠軍。

由於德國房車賽的勝利,很多私人車隊開始向Aufrecht和Melcher求助,希望賓士能提供技術支持,讓他們也能使用這款高性能發動機。但賓士下令賽車技術部門不得向其他車隊提供這款發動機除減震器和彈簧以外的任何技術,希望保持賓士車隊的競爭優勢。因為這個決定,Aufrecht和Melcher毅然離開賓士,成立了AMG。

1967年6月1日,兩個德國人Aufrecht和Melcher在Aufrecht的出生地Grossaspach(G)建立了AMG depot,這也是三個字母AMG(Aufrecht+Melcher+Grossaspach的第一個字母)的由來。當時,AMG的工作室設立在斯圖加特附近一個叫伯格斯托爾的小鎮的一個舊木工廠里。公司成立後,主要經營項目為發動機工程設計和賽車發動機標定試驗。AMG,一家從事發動機設計和測試的小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家位於Burgstall鎮的小公司,專門從事賽車發動機的設計和測試。當然,它也從事一些私人改裝業務。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在1968年,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一個客戶開著他的賓士從德國基爾來到了AMG的城市。經過一輪尋找,他發現AMG鮮為人知。後來他在一個小車庫門口問「哪裡可以找到AMG」的時候,車庫的人告訴他,你看的是AMG。當時客戶非常驚訝,甚至懷疑這樣的車廠能否改裝出他想要的車型。當然,改裝的結果也沒有讓他失望。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AMG一直從事改裝賓士發動機的研發工作,其中誕生的代表作品有1969年的改裝賓士280 E。改裝後賓士280 E和2.8L發動機最大功率從185馬力提高到230馬力,四門車最高時速達到230 km/h,同時其他方面也進行了改裝,包括改5速手動變速箱、限滑 差速器 、真皮方向盤、運動 座椅 、碟剎等。

AMG的第一次成功在1971年的比賽中,Hans Heyer和Clemens Schickendanz以AMG Mercedes 300 SEL 6.8獲得了Spa24小時耐力賽的同級冠軍,總成績排名第二。發動機改裝方面,發動機排量由原車的6.3升V8提升至6.8升,最大馬力由300提升至420。當時,沒有人認為龐大的賓士汽車可以與阿爾法GTA和斯坦梅茨調整的歐寶汽車競爭。然而,當兩位車手以300 SEL擊敗所有賽車,獲得耐力賽亞軍後,AMG在賽車界的傳奇正式開始。

隨著這次比賽的勝利,AMG的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隨後AMG開始為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客戶提供賓士高性能改裝套件,部分賓士客戶需要單獨定製汽車,AMG也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AMG的訂單和銷售額開始穩步增長,改裝套件的銷售成為AMG最大的收入來源。

1976年,AMG的小廠規模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AMG的40多名員工一起搬到了Affalterbach,只留下原址的賽車發動機部門。與此同時,雖然AMG在國際車壇逐漸聲名鵲起,但兩位創始人在1976年面臨分道揚鑣的局面,卻選擇出售持有AMG股份的艾哈德·梅爾徹(Erhard Melcher)。後來,他繼續在Burgstall的AMG賽車部門擔任工程師,而Hans Werner Aufrecht成為AMG唯一的大股東,AMG繼續蓬勃發展。

1978年,賓士的旗艦跑車SL,代號R107(R129的前身),作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由AMG研發,並在當年獲得總排名第三名,這也是AMG第二次在賽道上嶄露頭角。雖然結果還沒有登上最高領獎台,但AMG一直獨家使用賓士作為賽車研發的藍本,這一點賓士是有目共睹的,這也為其後來收購AMG奠定了基礎。

AMG的中期發展

逐漸成為賓士高性能車的品牌/90年代稱霸歐洲賽道。80年代,AMG的改裝風格稍有變化。除了提升汽車的性能之外,它也開始為自己的品牌注入更多的新元素,比如:AMG專屬空空氣動力學套件,各種標有AMG的內飾配件,大尺寸鍛造輪轂,這些都足以讓人立刻分辨出AMG車型和普通賓士轎車在道路上的區別。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AMG不斷推出高性能的賓士車型,使其在改裝市場上聲名鵲起,比如1983年,搭載5.0L 276馬力V8發動機的賓士280 CE AMG。一年後,AMG研發的340馬力V8發動機採用了先進的單缸四氣門技術,成為那個時代高性能的象徵。

1986年,AMG V8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已經提升到360馬力,300 E 5.6 AMG的極限轉速已經突破300 km/h,1988年,AMG將V8發動機推向了又一個高峰。賓士300 E 6.0 AMG搭載的6.0L V8發動機,最大功率365馬力,最大扭矩566n·m,成為當時功率相當可觀的V8發動機之一。

在比賽中,1986年,AMG使用W201系列190E 2.3-16V參加了DTM比賽,並獲得了兩場比賽的冠軍。次年,1988年,AMG正式與梅賽德斯-賓士聯手,作為合作夥伴參加比賽。可以說,AMG與賓士合作,才是AMG真正開始發光發熱的開始。同時,賓士也藉助AMG的力量,在遠離賽道33年後,正式回歸賽車運動,參加德國房車賽等賽事。在1989年的德國房車賽中,克勞斯·路德維希和約翰尼·切科托駕駛的賓士E190賽車創下了單賽季七場勝利的紀錄,這也讓AMG成為德國房車賽中最成功的車隊。

1990年,AMG在Affalterbach的第二家工廠正式成立。此時,公司員工已達400人。AMG還與賓士簽約,不僅繼續擴大他們在賽車方面的合作,還同意共同開發量產的賓士高性能汽車,並通過賓士營銷網路進行銷售。這對AMG意義重大。從此,AMG標志可以和三叉戟標志同時出現在賓士汽車上。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專門改裝賓士汽車的廠家其實有很多,比如著名的Brabus、Lorinser、Carlsson等。那麼是什麼讓AMG脫穎而出,有AMG標志的賓士和這些自主改裝廠生產的賓士有什麼區別呢?

賓士的高性能部門AMG就不一樣了。AMG的動力系統的改裝並不是像德國其他專業改裝廠那樣,把原來的發動機換成更大馬力的發動機,而是AMG所做的是對原來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進,把發動機最後的動力擠出來。另外,AMG改裝的賓士還是賓士。AMG主要是在外形和操控上運用自己獨特的改裝方式,讓車開起來更運動,但賓士原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絲毫不會降低。

上世紀90年代,AMG的商業模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之前一些私人客戶改裝車輛、研發賽車發動機的作坊,變成了只為賓士研發高性能汽車的皇家品牌。90年代,AMG積極與賓士合作開發高性能汽車,同時也參與了與賓士的賽車比賽。

在高性能車的研發方面,AMG在90年代推出的經典作品有C 36 AMG、E 50 AMG、C 43 AMG以及1997年以後的賓士版「55」系列。其中,C 36 AMG是1993年賓士與AMG合作誕生的第一款汽車。C 36 AMG搭載3.6L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這種模式在當時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1996年,C 36 AMG成為一級方程式大獎賽的官方安全車。

E 50 AMG是賓士在1996年為賓士E級車推出的頂級車型。這款E 50 AMG賦予了中級豪華車運動的靈魂,隨後最大功率306馬力的V8發動機C 43 AMG又一次震撼了車迷的眼球,這也讓賓士真正具備了與M3爭奪運動緊湊型車市場的能力。

1997年,AMG研發出一款V8發動機,排量5.5L,每缸3氣門。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67馬力,最大扭矩可達510N·m,AMG發動機一出,很快就被安裝在賓士的各種AMG車型上,形成了當時的AMG 55系列車型,包括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S 55 AMG、CL 55 AMG等等。

事實上,在90年代,賓士和AMG的合作在賽車賽事方面確實很出彩。縱觀90年代歐洲的賽車史,幾乎完全被AMG掌控。車手伊薩姆·法塔赫除了在1992年、1994年和1995年獲得德國房車旅遊年度冠軍外,還在1995年和1996年連續兩年獲得ITC世界房車旅遊錦標賽年度冠軍。從1986年到1993年,梅賽德斯AMG 190E共50次獲得德國房車錦標賽冠軍。然而,從1994年到1996年,梅賽德斯AMG C級是全球賽車界的冠軍,贏得了32個單站比賽冠軍。

除了房車賽,AMG在更高級別的FIA GT賽上也有亮眼的表現。1997年,貝恩德·施奈德(Bernd Schineider)隨梅賽德斯·CLK-GTR獲得了國際汽聯GT錦標賽的車手冠軍,AMG-梅賽德斯車隊也獲得了團體冠軍。1998年,在克勞斯·路德維希和里卡多·宗塔的配合下,國際汽聯GT贏得了全年10場比賽的勝利,光榮地獲得了年度冠軍的稱號。

1999年1月1日,戴姆勒集團完成了對AMG股份的收購,AMG最終成為戴姆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賓士AMG 有限公司,有了戴姆勒作為堅強後盾,賓士AMG的產品線也日益擴大。在每一款賓士車型中普及高性能。

自2000年以來,AMG車型銷量逐年增長,C 32 AMG、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C 30 CDI AMG、S 55 AMG、CL 55 AMG、S 65 AMG、CL 65AMG等高性能車型相繼迅速問世。賓士在正式收購AMG時,也承諾未來在每一輛賓士上生產其AMG車型。

2002年,AMG慶祝35歲生日時,一座新的發動機工廠、一座新的展廳和兩座新的技術研發中心同時竣工。發動機工廠只有一條流水線,這是AMG引以為傲的「一人一機」的理念。自梅賽德斯AMG成立以來,AMG就提出了一個座右銘「對完美技術的激情」。在AMG的發動機工廠,沒有生產發動機的流水線。相反,每個工程師都有一個單獨的工作台。每個工作台上,都在組裝一個發動機產品。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工程師完成組裝工作。最後,刻有工程師親筆簽名的銘牌會安裝在這台發動機最明顯的位置。所以AMG工程師賦予每台發動機獨一無二的個性,是工程師的傑作。

2003年,AMG汽車年銷量正式突破2萬輛的紀錄。同時推出單反邁凱輪,AMG接手了這款車的大部分機械和動力設計工作。這款車搭載AMG改裝的V8發動機,在generate中可以產生626馬力的最大功率和780n·m的最大扭矩。單反邁凱輪憑借強大的動力和完美的機械設計調校,成功躋身超級跑車行列。

2004年,賓士AMG規模不斷擴大,員工人數達到650人。與此同時,AMG再次用出色的R&D能力證明了自己,由AMG研發的賓士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上市。該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12馬力,最大扭矩為1200N·m,為了提供最穩定的發動機性能,AMG將最大扭矩降至1000N·m,這款發動機憑借其優異的性能獲得了2004年「年度國際發動機」的稱號。這台發動機後來安裝在賓士S 65 AMG和賓士SL 65 AMG上。

2005年,AMG首次自主研發完成了史上最強自然吸氣V8 63 AMG系列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扭矩輸出分別達到510馬力/6800轉/分和643牛·米/5200轉/分。這套全新的動力系統於2006年開始全面安裝在各款AMG車型上,共發布了R 63 AMG、CL 63 AMG、E 63 AMG等車型,形成了賓士AMG的63系列車型。2007年發布的C 63 AMG也成為了DTM的主打車型。

與此同時,2006年,為了滿足客戶對賓士車型更高的性能要求,AMG還成立了AMG性能工作室,其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在AMG現有車型的基礎上開發更強大的車型。同時,這些模型的輸出受到嚴格限制。AMG Performance Studio為客戶提供了三個系列的機型供選擇,分別是Signature Seires、Black Series和Editions。

2010年,全新一代賓士AMG超級跑車SLS AMG正式上市。這款超跑基於賓士經典的300SL鷗翼造型,搭載AMG的6.2升V8發動機,最大功率571馬力,全鋁金色車身,重量僅為1620kg,使其0-100km/h加速性能僅需3.8秒。基於SLS AMG研發的F1安全車於2010年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這也是AMG自1996年接手F1比賽安全車和醫療救援車任務以來推出的第九代安全車。

賽事方面,進入2000年後,AMG在各項世界級賽事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2000年,梅賽德斯·賓士和CLK一起參加了DTM房車賽,伊薩姆·法塔赫和梅賽德斯·賓士分別獲得了車手和汽車製造商的冠軍。2001年,伊薩姆·法塔赫再次贏得車手年度冠軍。2002年,沃達豐AMG-Mercedes再次贏得DTM冠軍。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贏得了驚人的九場勝利,讓伊薩姆·法塔赫和沃達豐AMG-Mercedes分別獲得了DTM車手和車隊的年度冠軍。

除了參加比賽和開發高性能車型,賓士AMG還向其他製造商提供高性能發動機技術,例如像帕加尼這樣的性能車工廠。而正是通過對這部分客戶的選擇,才奠定了AMG作為頂級發動機系統供應商之王的地位。無論V8還是V12發動機甚至直列四缸,只要AMG能做到,他們的工程師都能提供一整套心臟解決方案。現在幾乎所有的賓士汽車都有相應的AMG高性能版本,包括55 AMG系列、63 AMG系列、65 AMG系列,當然還有SLS AMG這種超級跑車,其中55 AMG系列逐漸被63 AMG取代。陸續介紹8款。

隨著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賓士於2007年正式將AMG車型引入中國。當時首次引入中國的車型有四款。它們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分別是S65 AMG(2.98億元)、E63 AMG(148.8萬元)、ML63 AMG(171.8萬元)、G55 AMG(189.8萬元),當時的銷售網路是賓士。

隨後,賓士陸續在國內推廣旗下55 AMG系列、63 AMG系列、65 AMG系列共八款車型,其中55 AMG系列有兩款車,一款G 55 AMG,發動機最大功率500馬力,最大扭矩700n·m;;一台SLK 55 AMG,最大功率360馬力,最大扭矩510N·m,63 AMG系列的V8發動機搭載在SL 63 AMG、C 63 AMG、ML 63 AMG、SLS AMG、CLS 63 AMG五款國產車型上。另外,65 AMG系列暫時只配備一款賓士頂配車型S 65 AMG。

銷量方面,賓士AMG系列在華月銷量在100輛左右,年銷量在1000輛左右。據統計,賓士AMG全球2萬多輛的銷量中,一半以上銷往美國,其餘銷往歐洲、亞洲等國家,而中國市場對賓士AMG的潛力巨大。

賓士amge43有現車么 @2019

⑶ 賓士雙門轎跑車型有哪些

賓士雙門轎跑車型主要有以下幾款車型。

1、AMG GT

賓士AMG GT是賓士旗下的一款跑車,該車型共分為四門版、雙門硬頂版以及雙門敞篷版車型,賓士AMG GT的四門車型在保障最大的實用性與舒適性的前提下能夠給車主帶來出色的運動性能。

而雙門版車型又富有極具的個性,車輛不論是動態表現還是靜態外觀都非常吸引年輕人的眼球。除了動力和外在表現以外,車內設計以及座椅舒適性也保持著賓士較高的水平,整車的綜合表現能力不輸同級別車型。

2、賓士SLC

賓士SLC雖然定位於跑車,但這款車只屬於賓士的入門級跑車,車輛的動力表現並不出色,只搭載了一款2.0T的發動機,所以與其稱之為跑車,倒不如叫它個性帥氣的代步小車。

因為這款車的外觀極其動感,在特別是敞篷狀態下更是吸睛無數,除了外觀以外,賓士SLC的內飾設計也可圈可點,並且小巧的車型可以靈活自如地穿梭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之中,整車對於年輕人而言具有超高的吸引力。

3、AMG SL

與AMG GT車型相比,AMG SL明顯更年輕、更時尚,至少燈組採用了新一代賓士的設計語言,顯得更具戰鬥力,而且兩側的鰓狀偏轉開孔保險杠的側面顯著增加了動力。車身線條圓潤,倒三角尾燈同樣具有辨識度,就像S級一樣。

電動升降尾翼可以在低阻力和高下壓力之間靈活切換,跑起來的動力已經很足了。兩側共有四個排氣口,採用堅固的菱形設計,並結合了充滿性能的擴散器。

4、CLK

賓士CLK誕生於1997年,最初的CLK有兩個版本,分為CLK 200和CLK 230,分別搭載了四缸自然吸氣和四缸機械增壓發動機。後來陸續推出了CLK 320、CLK 430等,分別換上了V6、V8發動機。

從1997年到2010年,CLK總共就推出過兩代車型,CLK這個名字也僅僅在世13年的時間,所以大家對它的印象並不算深。2010年之後,賓士E級的雙門轎跑版和軟頂敞篷版車型則從CLK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成為了CLK的繼任者。

5、CL

從1952年第一代CL問世以來已經發展到了第七代,賓士一直都是豪華大型雙門GT車型的代表作。賓士CL級所搭載的都是排量為5.5L的發動機,與之相匹配的是一台5速自動變速器。2011年,賓士cl級正式開始啟用S級Coupe的新名字。

⑷ 賓士分別有哪些車系歷代都包括哪些車型

小型/微型車:原來的第一第二代A級,第一代短軸版車長只有3575mm,作為城市代步車,用了創新的三明治車身,內部空間不錯,雖然和Smart定位有些重疊,但是銷量還不錯,德國路上依舊能見到。奧迪寶馬無對應車系,現款奧迪A1和當年的A級定位差不多,但是A1投產的時候A級已經變成和A3對應的緊湊型車了。第二代A級,輪廓沒有變,造型更犀利緊湊型:第三代A級是緊湊級兩廂車,和寶馬1系,奧迪A3對應。B級是小型MPV,和大眾途安,寶馬2系Active Tourer還有Grand Tourer對應。第一代B級,內部空間巨大,縱向空間和E級差不多,頭部空間和越野車M級差不多。第二代B級,軸距縮短了79mm,據說是為了給7座版讓位,可是7座版一直沒有消息CLA(Coupe,Limousiene,A:跑車,四門轎車,A級)是四門轎跑,還有旅行版也叫獵裝版,和奧迪A3三廂版,即將要出的寶瑪1系三廂版,或者寶馬2系轎跑對應。獵裝版,GLA(Gelandewagen代表越野車,GL是賓士旗下SUV車型的開頭,L有人說代表LUXUS豪華,A代表A級)是緊湊型SUV,說是SUV,其實高度只有1497mm,和轎車差不多,但是底盤高,所以空間慘不忍睹。和奧迪Q3,寶瑪X1,路虎極光(沒錯,在歐洲極光是這個級別)對應。中型:C級是中型轎車,也有旅行車,和奧迪A4,寶馬3系對應。現款C級,完全是S級的縮小版。CCoupe是C級的轎跑,是新增的車系,從上一代C級開始出現,比奧迪A5,寶馬4系略便宜,至於為什麼下文E級Coupe的段落會解釋。

⑸ 2000年至2009年的SUV汽車有哪些

2000年到2009年的SUV汽車長城哈佛(Great Wall Haval),大眾汽車途觀(Tiguan),第一代鈴木吉姆尼(Jimny),梅賽德斯-賓士GL級。

梅賽德斯-賓士GL級,這輛汽車是在2006年開始生產的,它是一款全尺寸的豪華SUV,他有三排、7個座位的設計。他是賓士旗艦隊的SUV汽車車型。他的第1代GL級的底盤編號為X164。這款汽車他在2012年的時候被第2代GL級汽車所取代,第2代汽車的底盤編號為X166。這輛汽車到達2015年的時候,他的GL級汽車更名為GLS級汽車。

⑹ 賓士amg系列所有車型是什麼

AMG是賓士收購的一個改裝廠,有ML63AMG,G55AMG,CLKAMG,E63AMG。

S600AMG PULLMAN,CLS55AMG, C320 AMG Sedan,SLK55 AMG Roadster,SL65 AMG Roadster,C55 AMG Sport Sedan,R63 AMG等等。

梅賽德斯-AMG是梅賽德斯-賓士的高性能一個子品牌,在高性能車的研發上,90年代AMG推出的經典作品包括了C 36 AMG、E 50 AMG、C 43 AMG以及1997年以後的賓士各個版本的「55」系列。

其中C 36 AMG是賓士在1993年與AMG合作誕生的第一款車,C 36 AMG搭載3.6L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這款車型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在1996年,C 36 AMG成為F1方程式大獎賽官方安全車。

賓士amg發展歷史:

賓士AMG歷史起始於1967年。兩位德國人Aufrecht和Melcher在Grosaspach小鎮上開始了他們的改裝事業,AMG正是來源於三者名稱的首字母。Aufrecht先生曾在戴姆勒-賓士車廠任引擎測試工作,對於賓士的動力系統了如指掌。

1971年,比利時SPA 24小時耐力賽上,AMG以一台300SEL 6.9 AMG賽車拿到了全場第二,公司名聲由此打響。

1978年,代號R107的旗艦跑車被AMG開發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盡管成績沒有到達最高的領獎台,也處在領先水平。1980年,450SLC在紐伯格林賽道獲得首場冠軍,成為了AMG賽道史上的一塊豐碑。

⑺ 賓士分別有哪些車系歷代都包括哪些車型

A級 屬緊湊型轎車,國內無正規渠道進口

B級比A級稍大,也屬緊湊型,05上海車展曾展出過,國內未進口

C級屬中級轎車,競爭對手BMW3系 Audi A4 LEXUS IS系列等,目前已國產

E級 行政級車,競爭對手BMW5系 Audi A6L 等,已國產

R級豪華休旅車,在ML平台上開發而來,有5座,6座,7座版本,有進口

S級豪華級車的老大,銷量在該級別中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國內有進口

G級一款經典的越野車,外觀30多年未作大的改變,國內有進口

ML 中大型豪華SUV,有進口

GL 全尺寸SUV,有進口

GLK 賓士車系中最年輕的一個級別,屬中型SUV,競爭對手為BMWX3 Audi Q5

CLK 以C級為基礎打造的轎跑車,有進口

CLS 和E級同平台,但風格迥異,十分優雅的一款車,國內有進口

SL 大型豪華硬頂敞篷跑車,只有2個座位,國內有進口

SLK 入門級跑車,比SL小一號,同樣是硬頂敞篷,剛剛經過小改款

賓士有不同的車系,即車身系列,例如W124、W140、W201等代表不同的車系。其次,每一種車系中又有不同的型號,即具體的款式,如300SE、500SEL等。另外,賓士根據裝備的檔次和型式不同又分為五種不同的級別,C級為經濟實用型,三缸或四缸發動機;
E級轎車是賓士車最全面的一種系列,共有13種樣式,包括4缸汽油機和4缸柴油機;
5級為特級豪華車;SL級代表敞篷轎車;G級代表越野車,比如G300DIESEL表示排量
3升的柴油越野車。
在代表排量的數字之前的字母表示不同的級別,而在數字之後的字母則表示裝備或結構方面的特色,如S為豪華裝備,E為燃油噴射,L為加長軸距,C為雙門型,D為柴油發動機等。知道了以上的內容,我們便可以清楚地了解一輛賓士車型號的全部含義。比如
W140—500SEC表示W140車身系列(1991年推出),排量5升,豪華裝備,雙門型。

⑻ 2000到2009年的經典豪華轎車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

2000年到2009年的經典豪華轎車有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奧迪在(Audi) A8,勞斯萊斯幻影(Phantom),寶馬(BME)第4代7系,雷克薩斯(Lexus)LS600h L,捷豹(Jaguar)XJ系列。

它們的特點分別是:

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他的名字來源於德語,德語的意思為特別的級別。這輛S級的汽車於1972年開始底盤的設計得到,2005年推出的S級第5代車型。

這車上面裝載的紅外線夜視輔助系統以及最新的安全防撞系統,它採用的是柴油發動機和5種排量的發動機,這些發電機中最強的動力為6.0升V12發動機,最大的功率為463千瓦,配備了7速自動變速器。



雷克薩斯(Lexus)LS600h L。它是一款油電混合動力車,採用的是5.0升V8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27萬。

⑼ 賓士有哪些分類

截至2019年5月賓士有12個分類:

1、S級是最高級別,豪華車系。

2、E級屬於中大型車。

3、C級屬於中小型車。

4、CL級屬於擁有跑車外觀的運動型轎車。有CLS和CLA兩種,CLS處於E和S之間,CLA相當於但略低於C級。

5、G級是賓士的越野車王者。

6、GL級同樣是越野。但相對於純種越野要更兼顧公路體驗。

7、GLK是GL的簡化版本。

8、M級就是ML,更偏向於公路,越野模式沒有GL強大。

9、A級和B級屬於兩廂車,尺寸大小而已。

10、SL級是敞篷跑車,屬於小跑。

11、SLK比SL級別低,同樣是小跑。

12、SLS或者說已經停產的SLR都是超級跑車。

(9)2000年以後的賓士有哪些擴展閱讀:

賓士汽車最前面的字母表示類型和級別,如A級是小型單廂車,C級為小型轎車,E級為中級轎車,S級為高級轎車,M級為SUV,G級為越野車,V級為多功能廂式車,SLK為小型跑車,CLK為中型跑車,SL為高級跑車,CL為高級轎跑車,SLR為超級跑車。型號中間的數字,如500、300及280代表發動機排量,分別表示發動機排量為5L、3L及2.8L。數字後面的字母L表示為加長車型,Diesel表示為柴油。如S600L則表示為高級、排量6L、加長型轎車。

多數人都認為跑車比轎車要貴要高級些的,何況很多人都知道C系是小賓士,差不多是入門級的賓士,因此會認為CLA比C要高級。實際上CLA是跑車沒錯,但它是基於A系底盤衍生出來的,A系比C系是要低兩級的(中間隔了個B系列),因此答案是C系比CLA高級。

⑽ 賓士AMG的發展歷程

源自於兩位研究賽車發動機的工程師。AMG公司的創始人是Hans Werner Aufrecht和Eberhard Melcher,在未創立AMG之前Aufrecht及Melcher都任職於賓士,且負責研發賓士300 SE賽車用的直六發動機,1965年,當時賓士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研發的直列六缸賽車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可達238馬力,這顆發動機被裝載在了當年的德國房車賽的賽車上,並一舉拿下當年的年度冠軍。
由於在德國房車賽中的勝利,不少私人車隊開始向Aufrecht與Melcher求助,希望賓士可提供技術支持讓它們也能使用這顆高性能發動機。但賓士卻下令,除卻諸如減震筒與彈簧准許提供給其它車隊使用外,賽車技術部門不準給其它車隊提供這顆發動機的任何技術,希望以此保持賓士車隊的競技優勢。而正因為這項決定,使得Aufrecht與Melcher毅然決然的離開賓士而成立了AMG。
1967年6月1日,兩位德國人:Aufrecht和Melcher,在Aufrecht的出生地Grossaspach(G)創立了AMG車廠,而這就是AMG這三個字母的由來(Aufrecht+Melcher+Grossaspach的第一個字母)。當時AMG的工作室設置在靠近斯圖加特一個名為Burgstall小鎮里的老舊木工廠里,而公司成立之後,以發動機工程設計與賽車發動機調校測試為主要營運項目。 一個從事發動機設計和測試的小公司AMG成立之初只是家位於Burgstall小鎮,專精設計、測試賽車引擎的小公司,當然也從事一些為私人改裝的業務,其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據說1968年,公司剛成立沒多久,當時一個顧客從德國基爾慕名開著自己的賓士來到了AMG所在的城市,尋了一輪之後竟然發現AMG鮮為人知。後來他在一間小小的車房門口詢問「哪裡可以找到AMG」的時候,車庫里的人告訴他,你眼前的就是AMG。當時那個顧客非常吃驚,甚至懷疑這樣的車廠是否能改裝出自己想要的車型,當然改裝的結果並沒有讓他失望。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AMG一直在從事賓士發動機的改裝研發,其中誕生的代表作品有1969年改裝的賓士280 E。改裝完之後的賓士280 E,2.8L發動機的動力最大功率由185馬力提升到了230馬力,四門轎車的最高時速可達230公里/小時,同時其他方面也都進行了改裝,包括換裝了5速手動變速箱、限滑差速器、真皮方向盤、運動座椅、盤式制動器等。
AMG在賽事上取得的第一次成功在1971年,Hans Heyer與Clemens Schickendanz駕駛AMG Mercedes 300 SEL 6.8賽車取得Spa24小時耐久賽的同級冠軍,總排名第二名。在發動機的改裝上,發動機排量由原車的6.3升V8擴缸為6.8升,而使最大馬力由300匹提升為420匹,在當時沒人覺得一台龐然巨物的賓士轎車能與Alfa GTA以及Steinmetz調校的Opel賽車對抗,但就當兩位車手駕駛著300 SEL一舉擊敗眾車拿下耐久賽亞軍的時候,AMG在賽車上的傳奇也就正式開始了。
隨著這次比賽的勝利,AMG公司的名聲大震,隨後AMG便開始為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客戶提供賓士高性能的改裝套件包,還有一些賓士的客戶需要單獨定製它們的汽車,AMG同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這樣AMG的訂單和銷量開始穩步增長,銷售改裝包也成為了AMG最大的收入來源。
在1976年,AMG公司小工廠的規模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AMG公司的40多位員工一起搬家到了Affalterbach,只留下賽車發動機部門在原址,同時,盡管AMG逐漸在國際車壇闖出名號,但2位創辦人卻在1976年面臨分道揚鑣的局面,不過選擇出售AMG持股的Erhard Melcher,後來仍繼續留在AMG位於Burgstall的賽車部門擔任工程師,而Hans Werner Aufrecht則成了AMG的唯一大股東,而AMG仍持續地蓬勃發展。
1978年,當時賓士的旗艦級跑車SL,代號R107(也就是R129的前身)被AMG開發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並在當年拿下了總排名第三名的成績,這也是AMG第二度在賽車場上嶄露頭角,雖然成績還沒有到達最高的領獎台,但AMG一直專一使用賓士為藍本進行賽車研發,這點賓士是看在眼裡,這也為賓士隨後收購AMG埋下了伏筆。
AMG的中期發展
逐步成為賓士高性能車品牌/稱霸90年代歐洲賽車場到了80年代AMG的改裝風格略有改變,除了提升車輛性能外,同時也開始為自己的品牌注入更多新的元素,比如:AMG專屬空氣動力學套件,標有AMG的各種內飾配件,以及大尺寸的鍛造輪轂,這些東西足以讓人們在路上可以立刻辨別出AMG車型與普通賓士轎車的區別。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AMG不斷推出高性能的賓士車型以打響其在改裝市場的名聲,比如:1983年,搭載著5.0L 276馬力V8發動機的梅賽德斯-賓士280 CE AMG。一年後,AMG開發的340馬力V8發動機更是採用了先進的單缸四氣門技術,成為了那個時代高性能的象徵。
1986年AMG V8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已經提升到360馬力,300 E 5.6 AMG的極限速度也因此突破了300公里/小時。1988年,AMG又將V8發動機推向另一個巔峰,賓士300 E 6.0 AMG所搭載6.0L V8發動機擁有365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令人震撼的566N·m的最大扭矩,成為當時動力相當勁猛的V8發動機之一。
在賽事上,1986年,AMG使用W201系的190E 2.3-16V參加DTM賽事,獲得了兩站分站冠軍,而在隨後的1988年,從這一年開始AMG正式以合作者的身份與賓士公司組隊並參加比賽。可以說當AMG與賓士合作之後,才是AMG真正開始發光發熱的開始,與此同時賓士也藉助AMG的力量,在與賽道闊別33年之後,正式回歸汽車運動,參與德國房車賽等賽事。在1989年的德國房車賽中,由Klaus Ludwig與Johnny Cecotto駕駛Mercedes Benz E190賽車締造了單一賽季七場勝利的記錄,也讓AMG成為德國房車賽中最成功的車隊。
1990年,AMG在Affalterbach的第二個工廠正式成立。此時公司員工已經達到了400人。AMG還和賓士公司簽訂合約,不僅繼續擴展二者在賽車方面的合作范圍,還同意共同開發量產的賓士高性能轎車,並通過賓士營銷網路進行銷售。這對於AMG來說意義重大,從此AMG的標識可以名正言順的與三叉星徽標同時出現在賓士轎車身上。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其實當時專業改裝賓士車的廠家有很多,比如比較有名的速博(Brabus),勞倫士(Lorinser)和卡爾森(Carlsson)等等。那麼AMG究竟憑借什麼脫穎而出,帶有AMG標志的賓士車與這些獨立改裝廠出品的賓士車又有什麼區別呢?
作為賓士旗下高性能部門的AMG有著與眾不同之處,AMG在動力系統上的改裝並不是像德國其他專業改裝廠那樣,用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換裝原有的發動機,而AMG所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動力系統上加以改進,榨出發動機的最後一分動力。此外經AMG之手改裝的賓士車也還是賓士,AMG主要在外形和操控性上運用自己獨到的改裝方式,使車開起來更運動,但賓士車原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絲毫不會降低。
在90年代,AMG的營業模式發生了一些改變,從之前的一個為部分私人客戶改裝車輛和研發賽車發動機的車間,轉變為了只為賓士研發高性能車的御用品牌,在90年代AMG一方面積極與賓士合作研發高性能車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與賓士一同進行賽車運動。
在高性能車的研發上,90年代AMG推出的經典作品包括了C 36 AMG、E 50 AMG、C 43 AMG以及1997年以後的賓士各個版本的「55」系列。其中C 36 AMG是賓士在1993年與AMG合作誕生的第一款車,C 36 AMG搭載3.6L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這款車型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在1996年,C 36 AMG成為F1方程式大獎賽官方安全車。
E 50 AMG是賓士在1996年為賓士E級車推出的頂級型號,這款E 50 AMG賦予了中級豪華轎車運動的靈魂,隨後搭載最大功率306馬力的V8發動機的C 43 AMG再次震撼了車迷的眼球,這也使得賓士真正擁有了同M3爭奪運動性緊湊型轎車市場的能力。
1997年AMG開發出排量為5.5L每缸3氣門的V8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67馬力,最大扭矩可以達到510N·m。AMG的發動機一經問世就迅速列裝到了賓士各個AMG車型身上,這就形成了當時的AMG 55系列車型,包括了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S 55 AMG、CL 55 AMG等。
其實在90年代賓士與AMG合作真正輝煌的還是在賽事方面,綜觀90年代歐洲的賽車史,幾乎完全被AMG所掌控,除了在1992年、1994年、1995年多次拿下德國房車賽年度總冠軍之外,1995年與1996年由車手Bernd Schneider連續取得兩年ITC世界房車錦標賽年度冠軍的頭銜。從1986年到1993年,Mercedes AMG 190E賽車總共贏得德國房車錦標賽分站冠軍50次之多。而自1994年到1996年,Mercedes AMG C-Class叱吒全球賽車界,共奪得32次單站冠軍。
除了房車賽之外,在更高層級的FIA GT賽事中,AMG也有著亮眼的表現,1997年Bernd Schineider駕駛Mercedes CLK-GTR拿下FIA GT錦標賽的車手總冠軍,AMG-Mercedes車隊也拿下車隊總冠軍。而在1998年,由Klaus Ludwing與Ricardo Zonta搭檔合作下,在FIA GT賽事中囊括全年10場的勝利,光榮的獲得年度冠軍榮銜。
到了1999年1月1日,戴姆勒集團完成了對AMG股份收購,AMG終於成為戴姆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Mercedes AMG有限公司。擁有了戴姆勒這個強大後盾,Mercedes AMG的產品線也日益擴張。 將高性能普及到賓士每一款車型中
進入2000年之後,AMG車款的銷售逐年攀升,並且陸續迅速的發表了C 32 AMG、SL 55 AMG、CLK 55 AMG、E 55 AMG、C 30 CDI AMG、S 55 AMG、CL 55 AMG、S 65 AMG、CL 65AMG等高性能車款,而賓士公司也在正式收購AMG時承諾今後要在每種賓士車上都生產其AMG型號。
在2002年AMG慶祝自己35年誕辰的時候,新的發動機工廠、新的展覽廳和兩座新的技術研發中心也同時落成。其中發動機工廠只有一條裝配線,這就是AMG引以為榮的「One Man,One engine」(一人一機)造車哲學。從Mercedes AMG成立開始,AMG就提出了一句座右銘「追求完美技術的激情」。在AMG的發動機工廠內並沒有生產發動機的流水線,而是每位工程師都有一個單獨的作業台,在每個作業台上都會有一台發動機產品在進行裝配,一台發動機的誕生從頭到尾只由一名工程師來完成組裝工作。最後,刻有這位工程師手寫簽名的銘牌將被安裝在這台發動機最明顯的位置。所以AMG的工程師賦予了每台發動機獨有的個性,它是工程師手下的傑作。
2003年,AMG車型的全年銷售正式突破20000輛的紀錄。同時還推出了SLR Mclaren,AMG包攬了這款車大部分機械及動力設計工作。這款車搭載由AMG改裝的V8發動機,可以迸發出626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780N·m的最大扭矩。SLR Mclaren憑借強勁的動力及完美的機械設計和調校成功躋身超級跑車行列。
2004年Mercedes AMG的規模持續擴增,員工人數已達650名,同時AMG再次以卓越的研發能力證明了自己,由AMG研發的賓士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推出。這台發動機具備612馬力的最大功率和1200N·m的最大扭矩,而為了提供最穩定的發動機表現,AMG將最大扭矩降低到1000N·m。這台發動機憑借優秀的表現順理成章的獲得了2004年的「國際年度發動機」稱號。這款發動機後來裝在了賓士S 65 AMG和賓士SL 65 AMG身上。
2005年,AMG還首次獨立開發完成了史上最強的自然進氣V8 63 AMG系列發動機,最大功率與扭力輸出達到510馬力/6800rpm、643Nm/5200rpm。這款全新的動力系統,於2006年開始全面搭載於AMG的各款車型上,總計發表了R 63 AMG、CLK 63 AMG、CL 63 AMG、E 63 AMG等車款,這就形成了賓士AMG的63系列車型。而2007年發布的C 63 AMG還成為了DTM賽事的前導車。
同時2006年,為了滿足客戶對賓士車型更高的性能要求,AMG還成立了性能工作室(AMG Performance Studio),這個工作室的職責只有一個,就是在AMG現有車型基礎上,研發性能更加強大的車型。同時這些車型的產量受到嚴格的限制。AMG性能工作室提供了3個系列車型供客戶選擇,這3個系列分別為簽名系列(Signature Seires)、黑色系列(Black Series)和特別版(Editions)系列。
到了2010年,賓士AMG新世代超級跑車SLS AMG正式上市,這款以Mercedes Benz經典的300SL鷗翼造型為原型的超級跑車,搭載AMG 6.2升的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571馬力,加上重量僅1620kg的全鋁金車身,使其擁有僅需3.8秒的0-100km/h加速表現。而以SLS AMG為基礎所開發的F1 Safty Car,於2010年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這也是AMG車款自1996年接下F1大賽安全車與醫療救援車任務以後推出的第九代Safty Car。
在賽事方面,進入2000年之後,AMG在各項世界級賽事中持續創下優異的成績,2000年Mercedes Benz以CLK進軍DTM房車賽,車手Bernd Schneider與Mercedes Benz分別拿下車手與製造車商總冠軍,並在2001年由Bernd Schneider蟬聯車手年度冠軍。2002年Vodafone AMG-Mercedes車隊再度拿下DTM賽事的車隊總冠軍,來年Mercedes-Benz在DTM更以拿下9場勝利的驚人紀錄,讓Bernd Schneider與Vodafone AMG-Mercedes分別拿下DTM賽事車手與車隊年度總冠軍。
除了參與賽事與研發高性能車型之外,賓士AMG部門還為其他廠商提供高性能的發動機技術,比如帕加尼這樣的性能車廠。而且也正是通過這部分客戶的選用,確立了AMG成為頂級發動機系統供應商之王的江湖地位,無論V8還是V12發動機,甚至是直列四缸,只要AMG能做到的,它們的工程師都能為其提供一套完整的心臟解決方案。如今,幾乎賓士旗下的所有車款都有了對應的AMG高性能版,包含了55 AMG系列、63 AMG系列和65 AMG系列,當然還有超級跑車SLS AMG,而其中55 AMG系列開始逐步被63 AMG所替代。 陸續引進8款車型
隨著中國市場飛速發展,2007年賓士正式將AMG車型引入國內,當時首次引入國內的車型共有四款,它們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分別為:S65 AMG(298萬元),E 63 AMG(148.8萬元),ML 63 AMG(171.8萬元),G 55 AMG(189.8萬元),而銷售網路就是當時賓士在國內的80家經銷商。
隨後賓士陸續的將旗下的55 AMG系列、63 AMG系列和65 AMG系列共計8款車型在中國推廣開來,其中55 AMG系列共有兩款車,一款G 55 AMG,發動機最大功率500馬力,最大扭矩700N·m;一款SLK 55 AMG,最大功率360馬力,最大扭矩為510N·m。而63 AMG 系列的V8發動機搭載於國內銷售的SL 63 AMG、C 63 AMG、ML 63 AMG、SLS AMG以及CLS 63 AMG五款車型上。另外65 AMG系列暫時只有一款賓士的頂級車型S 65 AMG搭載。
銷量上,賓士AMG系列在國內每月的銷量在100台左右,年銷量在1000台左右徘徊,而據統計賓士AMG全球每年2萬多台台的銷量過半銷往了美國,剩下的在歐洲及亞洲等國家銷售,而中國市場對於賓士AMG來說還有很大的挖掘潛質。

閱讀全文

與2000年以後的賓士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更換汽車信息 瀏覽:562
西安到濮陽汽車停哪個車站 瀏覽:973
賓士前杠哪些地方需要拼接 瀏覽:588
寶馬3系20t用什麼機油 瀏覽:585
工業設計類公司有哪些 瀏覽:480
白色汽車變形機器人是哪個 瀏覽:753
成都工業用冰怎麼外送 瀏覽:920
我國哪些工業製造業居世界第一 瀏覽:318
乳山到青海汽車要多久 瀏覽:708
2015款賓士c級副電瓶在哪個位置 瀏覽:751
梅賽德斯賓士eq價格多少 瀏覽:907
如何用雪糕棒造一個汽車 瀏覽:126
江蘇徐州的特色工業是什麼 瀏覽:732
gta奧迪a8怎麼開 瀏覽:204
汽車左前側圍是指什麼 瀏覽:367
賓士和梅賽德斯哪個厲害 瀏覽:947
工業10號白油怎麼判斷顏色 瀏覽:596
臨時工業用電如何調整為建設用地 瀏覽:398
汽車空調冷空調怎麼開 瀏覽:934
10款奧迪18萬公里還能開多久 瀏覽: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