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賓士電動車為什麼叫eq

賓士電動車為什麼叫eq

發布時間:2022-11-26 09:49:54

A. EQC之後,賓士EQA、EQB冉冉升起

彩蛋二:賓士究竟有哪些平台?新能源車是專用平台嗎?

其實,賓士的平台劃分相當清晰。

目前來看,對於傳統燃油車,賓士共有4個平台:

1、MFA平台,前驅模塊,代表車型A級、B級、CLA、GLA和GLB;

2、MRA平台,後驅模塊,主要是轎車,代表車型C級、E級和S級;

3、MHA平台,後驅模塊,主要是SUV,代表車型GLC、GLE、GLS(但不包括G系列,它是一個獨立的平台);

4、MSA平台,各種跑車。

但在電動車領域,全部歸屬於MEA平台。MEA的全稱是MolarElectricArchitecture。你看,Electric是電動的。(據考證,MEA平台也叫做VEA平台)

但這個MEA平台是一點點進化的。

EQC可以說來自於MEA平台,但充其量只能說是MEA1.0,因為這款車是由MRA「油改電」而來。

EQA和EQB也可以說來自於MEA平台,但也只能是MEA1.5,這兩款車與MFA息息相關。

以上三款車是賓士的摸索期產品,MEA2.0的產品要等到2021年,最有可能是C級和E級對應的純電動轎車。

好戲在後頭,繼續保持期待。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曹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賓士EQ電動車,能買不這篇能找到答案

電能子品牌 EQ 在 2017 年 2 月正式宣告成立之後,不僅開啟了賓士邁向電能化的全新篇章,還預告這個新興子品牌將在 2019 至 2025 年之間、在小型掀背車到大型SUV級別之中,推出多達 10 款的純電動車,且原廠還會積極將電能科技廣泛運用在所有車繫上,也就是在 EQ 子品牌下,針對不同車型的電力驅動架構,規劃出 EQ Boost、EQ Power/EQ Power+與 EQ 共三種分別定位為輕型復合動力科技、PHEV 插電式復合動力與高性能 PHEV 插電式復合動力,以及 BEV 純電能驅動技術的電能形式。
輕型復合動力科技:EQ Boost
賓士原廠定義為輕型復合動力科技的 EQ Boost,主要的關鍵科技基礎為目前已經在國內部分車款上可見的 48V 輕型復合動力系統,開發的背景是因為現在的汽車與過去的車款相比,車載系統科技更多,因此導入 48V 輕型復合動力系統後,可使總輸出功率大幅提升,獲得如同混合動力車款的舒適度與動力輔助效能。
此外,之所以將其界定為「輕型復合動力系統」,是因為其做動方式與結構均與傳統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不同,而且與傳統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相比,48V 輕型復合動力系統的成本較低、對消費者而言更容易接受。
以目前汽車上的 12V 電力系統架構來說,既有的車載電系配備除了要負擔發電機、啟動馬達與水泵浦的運作外,還得承擔其他車載電控系統的供電任務,所以負責儲存電力的 12V 鉛酸電池的負荷相當大;因此加入 0.96kWh 的 48V 鋰電池來幫忙分擔發電機、啟動馬達與水泵浦的電力存取、讓原有的 12V 電力系統來負責其他電控系統。
於此同時,EQ Boost 的 48V 輕型復合動力系統還可將原本獨立的啟動馬達、發電機整合成啟動馬達發電機,並與引擎直接串連且由 48V 鋰電池驅動,其中,代號 M264 的直 4 渦輪引擎搭載的是 BSG 驅動式啟動馬達發電機 (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啟動馬達發電機采皮帶與曲軸盤相連,代號 M256 的直 6 渦輪則配置 ISG 整合式啟動馬達發電機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將啟動馬達發電機設計於引擎與變速箱中間,直接與飛輪相連,引擎本體為免皮帶之設計。
也由於啟動馬達發電機與引擎直接串連的設計,因此以率先搭載於 C 200 車型上的直列 4 缸 BSG 引擎來看,EQ Boost 系統便可提供額外 14 匹的最大馬力與 160N.m扭矩,搭載於 CLS 53、E 53 等車型上、代號 M256 的 3.0 升直列 6 缸 ISG 引擎,則可在 EQ Boost 系統加持下,擁有額外 22 匹的最大馬力、250N.m扭矩輸出;且除了額外的動力提供外,EQ Boost 系統也能有效填補渦輪起步時,壓力不足所帶來的動力空窗期,讓低速扭矩表現更為飽足,油門反應也會更為敏捷。
值得一提的是,48V 啟動馬達可以提供更高效率的輸出,並於引擎啟動時快速帶入工作轉速,進而提供低噪音且低震動的引擎啟動過程、大幅提升舒適性。相較傳統引擎進入空檔的滑行模式,48V 輕型復合動力系統架構的 ECO 滑行模式 (時速 40~160 公里做動) 還可以自動關閉引擎、讓油耗歸零,提升節能表現。
插電式復合動力與高性能插電式復合動力:EQ Power/EQ Power+
定義為 PHEV 插電式復合動力與高性能 PHEV 插電式復合動力的 EQ Power/EQ Power+,則是賓士旗下的 Plug-Ing Hybrid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目前除轎車/旅行車設定的 C 300de、E 300e、E 300de 與 S 560e,以及 2019 年 8 月發表、前驅規劃的 A 250e 與 B 250e 外,還有SUV車型的 GLC 300e 與 GLE 350de 等車型。
EQ Power 首發車型:S 560e
EQ Power 的第一款量產新車,是 2018 年 10 月推出的 S 560e,由一具 3.0 升 V6 汽油引擎與電動馬達架構而成,引擎可輸出 367 匹馬力,電動馬達則可供應 90kW 的功率 (換算後約 120 匹),可帶來約 469 匹、700N.m的綜效輸出,搭配 9G-TRONIC 變速箱後,可在 5 秒內從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
此外,S 560e 上負責電力供應的是全新設計的鋰電池組,擁有 50 公里的純電行駛里程,且純電模式下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 130 公里,且在使用專用充電系統下,從 10%充電至 100%只需 1.5 個小時即能完成,若使用一般充電設施則需花費 5 個小時。
插電式油電新星:A 250e 與 B 250e
搭載在 A-Class 及 B-Class 上的 Plug-In Hybrid 插電式復合動力系統,是以現行 A 180 及 A 200 上的 1.3 升汽油引擎、搭配位於車尾的電動馬達與鋰電池組所組成,且因應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設定,排氣系統的排氣孔移到了車身的中段,後方則是放入 15.6kWh 的鋰電池組、電動馬達、直流電與交流電充電系統和油箱,且因應電動系統的高熱需求,採用水冷系統以降低高溫的現象。
原廠並顯示,A 250e 與 B 250e 不僅擁有 218 匹的綜效馬力,還有 450N.m的綜效扭矩。對應較重的車身 (鋰電池組約 150 公斤),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依舊分別可在 6.6 秒~6.8 秒完成;在純電模式下,最高時速則僅限於時速 140 公里,續航里程則為 56 至 69 公里,如果使用快速充電樁充電,則可在 25 分鍾內充電至 80%。
延伸玩樂視野:GLE 350de 4Matic 與 GLC 300e 4Matic
SUV 車型的 GLE 350de 4Matic 與 GLC 300e 4Matic,外觀方面雖然僅有車身銘牌不同,且較汽/柴油引擎車型多出一個充電插孔而已,但是動力方面,GLE 350de 4Matic 植入的動力單元是與 GLE 300d 相同之 2.0 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搭配容量 31.2kWh 之鋰電池組與電動馬達,綜效動力與 GLC 300e 4Matic 都是 320 匹馬力和 700N.m扭矩;不過,鋰電池容量較大的 GLE 350de 4Matic,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需時 6.8 秒,純電行駛的續航里程則可達 106 公里。
而 GLC 300e 4Matic 配置的則是 2.0 升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13.5kWh 的鋰電池組與電動馬達,綜效馬力輸出一樣為 320 匹,最大綜效扭矩數值為 700N.m,能在 5.7 秒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極速設定在時速 230 公里,並能在時速 130 公里的速度純電行駛,純電續航里程可達 49 公里。
原廠並已在 2020 年 4 月公布了第 3 代 EQ Power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信息,不僅將採用 15.6kWh 的鋰電池組、以及 70kW 輸出的電動馬達,使其純電模式下的最高續航里程可達 77 公里,而且還宣布在 2020 年底之前,將推出超過 20 款搭載第 3 代 EQ Power 技術的 Plug-In Hybrid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型。
純電能驅動技術:EQ
至於賓士目前與未來所有采純電能驅動的車款,則是被歸類在 EQ 電能子品牌里最受矚目的 EQ 系列,目前已發表的量產車型則有 EQC 與 EQV,並預計在 2025 年以前增加到 10 款,車型陣容將包括四門轎車、SUV、MPV 與掀背車款,且原廠均已注冊了相關的名稱。
此外,由於電動車的車身結構與一般內燃機車款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所以賓士已特別針對電動車型開發了全新 Molar Electric Architecture (MEA) 模塊化電動車底盤平台,可在前軸與後軸置放電動馬達來驅動車輛。
至於已經於國內販售的 EQC,搭載了賓士的全新電動車底盤,車身尺碼較 GLC 車系放大了一些,軸距則與 GLC 車系相同、維持在 2,873mm 的水平,保有足夠的空間和實用性,車重則因應電池組較重的影響而來到 2,425 公斤。
至於 EQ 電能子品牌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車:EQC 的動力配置及效能設定方面,是以前、後兩具電動馬達分別驅動前輪與後輪,所以採用的是四輪驅動之規劃,兩具馬達總和馬力輸出為 408 匹,最大扭矩數據為 765N.m,動力來源則是一組電池容量 80kWh 的鋰電池組,電池總重 650 公斤,每次充飽電的單趟續航里程最大可達 450 公里,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需 5.1 秒,極速則可達時速 180 公里。
至於充電時間方面,EQC 以 7.4kW 交流電充電的話,能夠在 11 小時的時間從 10%充電至 100%,但若以 110kW 的直流電充電,從 10%充電至 80%僅需約 40 分鍾,無論在續航里程與充電效率上,都已完全符合消費者的高度期待與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賓士EQ有什麼特色

近日消息,對於蓬勃興起的高性能電動SUV車型市場,賓士顯然是不甘錯過的,和即將到來的奧迪E-Tron Quattro一樣,賓士旗下的EQ C車型也在進行最後的測試。近日,海外車媒Motor1.com發布了一組該車型進行路面測試的諜照,揭示了諸多設計信息,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據悉,賓士EQ C車型計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正式發布,並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萬斯的工廠進行量產,目前的報道稱會在10月份的巴黎車展上,這也是賓士電動車新的子品牌的亮相標志。而對於賓士而言,EQ C僅僅是其電動汽車計劃的開始,在2020年代中期,賓士將會在電動汽車子品牌下擁有10款車型,其中還包括了一款與賓士C級車和S級車大小相近的三廂車型。

D. 賓士eqe什麼時候國產,新車將於2021年9月亮相

隨著全球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出台更加嚴格的排放法規。

全球各大車企都在進行電動化轉型,很多傳統車企也開始製造純電動汽車了,賓士就是其中之一。

賓士旗下的第一款電動汽車是eqc,這是一款純電動豪華suv。

但是eqc在國內的銷量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賓士為了擴大產品線,又推出了eqe和eqs等車型。

eqe和eqs正處於測試階段,但是eqe將會在2021年的9月與大家正式見面,這是賓士eq家族的入門級車型。

日前,有海外媒體稱,戴姆勒集團CEO康林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賓士EQE將於2021年9月舉辦的慕尼黑車展期間,正式對公眾亮相。賓士EQE是繼賓士EQC、EQA以及EQS之後的第四款EQ系列純電動車,未來將於特斯拉Model S展開競爭。

和賓士EQS一樣,賓士EQE也基於純電動架構EVA平台打造,和EQS不同的是,EQS將在德國辛德爾芬根的56號工廠生產,而EQE將在德國不來梅工廠,從2022年開始,也將在中國進行生產。

EQE的車身造型類似與賓士CLS四門轎跑車,採用溜背式設計,以提升整車的運動感。不過新車目前曝光的諜照圖都還覆蓋著厚重的偽裝,可見賓士EQE的外觀設計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據此前報道,賓士EQE預計將會搭載100千瓦時電池組,續航里程在600公里左右。新架構還將提供超快速充電,能夠以350 kW的速度充電,從而在2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為電池補充80%的電量。

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相比是有很多優勢的,電動汽車也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

電動汽車更加適合在走走停停的市區道路內行駛,並且電動汽車沒有尾氣排放,使用電動汽車對保護地球環境是有好處的。

E. 賓士EQS這台純電動車的魅力在哪性價比真的高嗎

價值來自新平台,賓士雖然不是第一個進入電動化賽道的汽車品牌,但也是電動化的先驅。 賓士EQC的問世,首次展現了豪華與電動的“碰撞”。 但不同的是,名為“s”,註定了全新的EQS的非凡。 在賓士詞典中,“s”表示高峰,很明顯賓士這次會做很大的工作。

各代s級的推出可以說標志著梅賽德斯-賓士開啟了新的時代,而EQS時代正是賓士開啟電動化進程的時代。 因此,賓士EQS當然不會像以往的EQ系列那樣,僅僅成為電動版的s級,而是甘於成為整個電動市場的s級。由此可見,賓士EQS的“出身”並不平凡。

它誕生於全新的EVA電動駕駛平台,是真正純電動平台打造的電動車,也是賓士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與豪華融合,此前,賓士EQS正式公布售價,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07.96-151.86萬元。如果說之前賓士發布的純電動汽車多少帶有油換電的陰影,那麼EQS實際上就是基於EVA純電動平台打造的電動汽車。 百萬以上的EQS到底厲害嗎?

F. 跨物種打擊的電動車,試駕北京賓士EQE

​一款優秀的純電轎車是什麼樣的?在我的定義中,得能夠完成跨物種打擊才行。讓原本對純電無感的體驗者,深入交流之後能夠真正喜歡上它,這才是最高級的魅力。



後排空間是唯一讓我對這款車感到有些小遺憾的部分,倒不是因為擁擠,而是表現出來的空間和它超長的軸距有些不相符。然而,考慮到它本身運動化的取向,後排並不是主攻方向,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是動態駕駛感受。動力總成,我試駕的車型搭載了最大功率為215千瓦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扭矩為556牛・米,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7S。電池來自於寧德時代的三元鋰,容量是96.1KWH。CLTC純電續航是717KM。



駕駛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它在普通或者經濟模式下與運動模式判若兩台車。後者才是這台車最暴躁的狀態。不過,在城市裡我還是更喜歡前兩種駕駛模式,更平順,也更舒適。



底盤的調校很奇特。它沒有電磁懸架也沒有空氣懸架,但是能做到軟硬兼顧。操控方面,由於其配備了後輪轉向,因此,高速並線變得游刃有餘。低速掉頭的時候,得益於其最小6.25米的轉彎半徑,也會變得非常方便。


寫在最後


體驗完了EQE,它成了第一款我想去努力賺錢購買的豪華品牌純電轎車。因為無論是在設計、氛圍感的營造還是在配置和駕駛感受上,它都get到了我的點。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手握五十萬左右的預算,實在很難買到一款比它產品力更均衡的豪華品牌車型了。我想這就是EQE賴以生存的資本吧……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那啥車NSC,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G. 賓士早在1990年就曾推出190E純電動車 奠定了今日EQ車系基礎

賓士以EQ來代表品牌的首次量產的電氣化車系,EQ車型是根據電動馬達、電力電子和可充電電池系統等領域的最新發展設計的,因為這些技術近年來突飛猛進。因此,與早期上一世紀的電動車所採取的個別實驗性質設計,來進行直接比較是困難、不公平的。然而,也許正因為如此,回顧歷史就會打開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
在1990年5月,賓士在漢諾威博覽會的創新市場展示了轉換為電力驅動的190車型(W201)。在當時,190在長度和重量方面最接近電動車的要求,是理想的新型電池測試車輛。主要目標是評價所有部件在真實情況下的功能適用性,以及日常操作中經歷的所有振動、加速度和溫度波動。
純電190用於測試不同的驅動配置和電池系統。測試的儲能裝置主要是氯化鈉或硫鈉高能電池,其能量密度明顯高於一般的鉛電池。然而,兩個系統的工作溫度都在300攝氏度左右。在那次工業博覽會上,許多企業都表示了高度興趣。
後來不到一年,賓士就在日內瓦車展上展示了純電驅動190,當時這部190仍然是五座設定,但不會像現在的電動車能多出更多可用的空間,驅動方式是以兩顆永磁電動馬達來驅動兩個後輪,每具馬達的峰值功率為16kW(22hp),因此總功率輸出為32kW(44hp)。
而能量由氯化鎳鈉蓄電池(Na-NiCl2)提供,在制動操作期間也可將動能回收電池中。該概念的一個特別優點是消除了重量密集型的機械部件,因此與當時內燃引擎的量產車相比,額外增加的重量僅有200kg。
而當時由於加州通過了引入零排放汽車的相關法律,因此當時電動車立即成為話題。然而,當時賓士並不是唯一朝這個方向採取措施的汽車製造商。從1992年起,在德國波羅的海沿岸,在呂根島進行了大規模的實地試驗,一直持續到1996年。德國政府為此項目資助了6000萬馬克。實驗目的是在日常用車實踐測試電動車和能源系統,其共有60輛各式品牌的轎車和廂型車參與。
此外,賓士還另外以十輛W201車型進行各種電動馬達和電池組合驅動部件的測試。測試期間提供使用太陽能板的特殊充電站,以便以一致的方式測試環保概念,因為只有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才能被視為最完整的碳中和。
當年的測試並非全由賓士專業人員來進行,甚至還包含了計程車司機,在一般的用車生活中做最貼切的測試。在眾多190之中,有一部簡直是卯起來開,一年內達到約10萬公里的峰值使用率。研究結果為電池使用壽命、可能的放電和充電周期數量、行駛范圍、能耗和可靠性提供了新的見解。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賓士將所得到的電動驅動概念應用於其他更多乘用車。既然當時測試成果不錯,那為何時至今日,純電動車才大規模蓬勃發展?這是一個好問題。
在1991年春季,賓士的新聞稿曾經提到,電池使用壽命、行駛范圍、回收、充電基礎設施和價格雖然都是影響因素,但真正發展不起來的主因是電動車在批量生產中面臨著特別高難度的挑戰。這些問題的許多答案至今日才由EQ車系獲得解決。
不過,1990年代所獲得的知識,非常有助於工程師在開發當今電動車時,做為全面的車輛開發知識庫。此外,當時一些負責W201電動驅動器的工程師,至今仍然活躍於賓士的電動車開發,並參與了最新的項目。這種創新運動只能朝一個方向前進:前進!並把未來帶入現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賓士EQC 350上市,純電SUV,續航415公里

全新EQC3504MATIC首次採用專為賓士電動車設計的「電動藝術」風格造型前臉,並可選配帶有藍色輻條的20英寸EQ風格輪轂。內飾部分,其中控屏和儀表屏均為10.25英寸,而且是連在一起的,和程序員都用兩台顯示器感覺很相似,兩個屏同時進行不同的工作。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EQC和大多數賓士高度同步,很全面,有帶跟停功能的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智能轉向、緊急制動等功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賓士EQ純電動車,對飆特斯拉

賓士EQ純電動車,對於特斯拉這款車的用戶來說:這叫豪華電動車;圖為賓士最新純電動車。怎麼樣?有科幻感嗎?這款電動車完全可以對抗特斯拉,賓士多年的造車經驗也完全擊敗了特斯拉。這是賓士在中國投資的工廠。作為德國的百年汽車品牌,賓士經歷了這么多世界危機,證明了這家汽車公司的不尋常之處。賓士是世界公認的最高檔的汽車品牌,任何汽車公司都無法超越。賓士汽車EQ在北美車展亮相。這輛車的出現引起了現場無數人的驚訝。這款車的設計科技感很強,給人一種很科幻的感覺。網友大呼:好像穿越了外星世界。只有在那裡我們才能看到這么酷的車。這是賓士的智能生產車間。圖中沒有忙碌的工作人員,都是智能操作系統。所有的工作都由智能控制機器人完成。這種超現代化的工廠管理和智能化的工廠設備,賓士在車企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們!

J. 軲轆試駕|EQE:智能電動車,賓士這次玩懂了

北京賓士EQE一經發布,便成為繼EQS之後的又一熱議話題。作為北京賓士非常重要的戰略車型,同時也是梅賽德斯-EQ品牌第一款在華國產基於EVA平台正向研發的純電車型,EQE的問世理所當然地展現出了大量面向未來的新鮮科技。

在熱切期待之中,軲轆哥終於迎來了與EQE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機會。盡管這次試駕時間並不長,未能把實際續航表現測試出來,但仍算是全方位體驗了EQE的綜合水平和操控實力。而試駕後最深感受就是:EQE這款車不僅有著很多亮點,其帶來的純電感知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當剛看到「為你,喚醒每寸感知」這口號的時候,軲轆哥本以為這只是對這款車的一個文藝的概況,然而此次駕車在杭州街頭,純電專屬平台+深厚調教底蘊讓人無需顧慮其他,車內智能娛樂空間則為全車成員帶來舒適、快樂的出行享受,同時它的外觀和內飾都有眾多黑科技加持,以上都能重新喚醒每一寸感知,帶來豪華出行新體驗。

EQE每一處細節的表現,不僅彰顯了老牌車企雄厚的造車技術與造車實力,也看出賓士在電動化轉型上的用心與決心。競爭力方面,EQE目前也是鮮有敵手,在50萬元這一價位想要選擇一台豪華純電動轎車,還得是EQE。喜歡這款車的朋友不妨到4S店試駕,一探究竟,相信它會給您帶來不錯的駕乘體驗。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My車軲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閱讀全文

與賓士電動車為什麼叫eq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邁巴赫和賓士e哪個好 瀏覽:975
奧迪a6l25發動機怎麼樣 瀏覽:481
工業店面拆遷怎麼補償公司工廠 瀏覽:261
奧迪a3如何查看電量 瀏覽:804
賓士車標是怎麼畫的 瀏覽:883
用工業鹽水調水洗澡有什麼害處 瀏覽:225
寶馬換車牌怎麼處理 瀏覽:732
永州汽車底盤加強件有哪些 瀏覽:727
舒城工業園區買的話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82
汽車電路短路會出現什麼故障 瀏覽:579
奧迪的電動車型有哪些 瀏覽:58
奧迪q41價格多少 瀏覽:470
南寧汽車貸款都有哪些公司 瀏覽:977
花橋到武漢汽車要多久 瀏覽:146
鄉鎮工業園區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842
寶馬3系多少錢新車報價 瀏覽:375
陽春工業園哪裡招聘 瀏覽:432
廣州汽車音響改裝哪裡好 瀏覽:795
榮威r標汽車有哪些 瀏覽:101
芩鞏工業園區有什麼廠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