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東北(長春)開前置後驅的車(例如皇冠、賓士c等等)到底行不行啊我指的是冰雪路面,謝謝各位了……
怎麼不能開?雖然後驅車容易甩尾,但你開的小心些不就可以了?不管開什麼車開的都不要那麼猛。坦克都能撞壞呢
B. 賓士C級到底好不好,為什麼很多人瞧不起賓士C級
2019年,賓士C級是賓士整個系列裡,最走量的車型,銷量達到16萬輛,既然是賓士最走量的車型,那麼賓士自然就非常重視,你可以看到C級一共有12款配置車型可以選擇,包括標准軸距和加長的、汽油的和混動的、兩驅的和四驅的等等。不過令筆者奇怪的是,在網上搜索賓士C級的關鍵字,彈出的標題總是諸如「為什麼中國有這么多傻子寧願貸款,也要買一輛賓士C...」、「為什麼很多人都看不起買賓士C級車的人?」等等諸如此類言語偏激的標題,這么說的人究竟是不是檸檬精呢?
下面筆者通過天梯榜對比競品的得分情況,以3款車的長軸中配來具體看看賓士C級真的是這么不受待見?
空間相對來說差距不明顯
先從賓士C級在天梯榜的空間得分表現上看,C級對比同級,在空間上差距並不是大。
具體從下表賬面數據上看,賓士C級在長、寬、高方面並沒有優勢,但軸距上,C級處於3車軸距對比的中間位置。
從外在感觀上來看,相信也有不少車友與筆者有著相同的感受,賓士C級總感覺比A4L要小那麼一點點。但這都不重要,帥就完事了,比起E級,C級更像是賓士的「親兒子」,因為從C級的起源(賓士190)開始就給了C級非常高的形象和許可權,採用的技術也有很多是共通的,包括輕量化、安全和駕控技術;
而外在形象上,跟S級最像的還是C級而不是E級,同A4L相同,賓士C級車也為車主提供了兩種外觀風格供選擇,立標設置更適合中年消費者,而進氣柵格大標設置更適合年輕人。
配置相對來說比較厚道
從中配賓士C級在天梯榜的配置得分表現上看,賓士C級配置比較厚道。
從大件方面來看,賓士C級的前置後驅可能會比奧迪A4L的前置前驅更加有「運動味兒」,對於喜歡操控感的車友來說,後驅車的樂趣相對是多很多。除此之外,後輪驅動的車也有著更為平衡的前後重量比,也更利於機動車的轉向控制,機動車的極限也都更豐富,這是前驅型汽車無法滿足的。變速箱匹配上,賓士C級匹配的是9AT變速箱,而奧迪A4L是7DCT雙離合,國內的消費者對於雙離合的頓挫貌似都挺有陰影。
在常用功能配置上,通過上表可以看出,相比於奧迪A4L,從指導價上多出的3000塊,具體體現在胎壓顯示,主動剎車,疲勞駕駛提示,這些配置如果奧迪A4L選裝的話,價格已經超過3000塊。其次,相較於寶馬3系和奧迪A4L,C級還多出電動尾箱,可變轉向比,遠程啟動,後排隱私玻璃等。從配置角度來看,賓士C級真是不錯的選擇。
動力相比同級毫無優勢,48V輕混有點混子的意味
賓士的動力匹配絕對是C級的最大槽點,為什麼這么說,首先我先從天梯榜得分來了解下這台發動機是什麼水平。
從得分上可以看出,賓士C級與奧迪A4L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30萬+的價錢的,奧迪A4L,寶馬3系全都是2.0T的,而賓士C級只能買到1.5T!
賬面數據上看,從動力的角度來說,1.5T+48V的動力參數好像還不錯,貌似能與寶馬3系拼一拼,實際我們通過一些數據來看下。
混動系統,很多車友都明白,在起步,加速時電機可以介入,協同發動機工作,車主可以享受更強勁的起步、加速。但在官方給出的0-100Km加速上,寶馬3系,只需8.1s,而賓士C級則需要8.5s。
仔細看,我們可以發現賓士C級的最大功率轉速和最大扭矩轉速都非常高,這是因為賓士C級的這台電機只有在發動機到達最大功率轉速或者最大扭矩轉速時才會輔助輸出,而並非我們傳統混合動力系統那樣在低轉時補償動力。
從省油的角度來說,也有很多人說C級的混合動力系統只是一個幌子,這套輕混系統並不比1.5T汽油版的省多少,而且有媒體曾經測試過博瑞GE的48V輕混,得出來的結果是博瑞GE更加省油。
所以說這個48V輕混確實點混子的意味,48V輕混實際上就是在曲軸那裡串聯一個電機,這個電機兼具了啟動機發電機的功能而已。
那為什麼賓士包括寶馬還有吉利這些品牌都要搭載這個48V輕混呢?一方面是受到國家雙積分政策的影響,而另一方面是與傳統混合動力系統相比,48V輕混架構的成本只有插混架構成本的30%,但能帶來插混車型70%的優點。同時,因為歐盟標准,60V以下都是安全電壓,我們車上採用的是12V電源,以12V成倍數地增加能更好地兼容現有的車輛電氣系統,所以48V電壓的輕混便是一個在成本、安全和性能等方面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賓士C級廣受吐槽的最大槽點主要是其動力系統,因為國家對於汽車排量規則日益嚴格,也讓廠商不得不絞盡腦汁去降低自己的綜合排量稅率。加入15.T+48V輕混系統可以緩解在向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政策壓力。此舉既可以滿足國家規則的需求,又不影響銷量。
但從賓士C級的產品力角度來說,C級並不強。那麼作為賓士「親兒子」的C級,海外版均搭載的是2.0T發動機,而在中國市場只搭載1.5T,C級是要任其在中國市場自生自滅?顯然不是。對於國內市場,賓士更懂國內消費者,相對於動力和技術,他們更願意為外觀和品牌買單,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始於顏值」,對於賓士車主來說,他們都是感性的,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差錢」!
如何快速直觀的了解一輛車的好壞呢?汽車天梯榜也許能夠給你想要的,直觀的得分排名,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們選車上的麻煩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賓士c200l後驅東北能開嗎
東北大了。誰知道你說的是哪?而且地理特徵也不太一樣。黑龍江冬天太冷。遼寧有很多城市是海濱城市。沒法評價
D. 賓士c級後驅動適合東北嗎
這個後驅的雨雪天不是很好,不過可以選擇四驅版的車型的,四驅的性能更加的穩定可靠,請採納
E. 賓士c200l後驅車冬天路滑不滑
您好,C200在配置的優越和動力上有很大的優勢,即使它的最低配車型也配有座椅記憶功能和雙區自動空調,而且真皮座椅也是其餘兩車不具備的,賓士對於在舒適性方面的追求還是不遺餘力的。自動頭燈,胎壓監測都是不錯的達到180多P馬力而且機械增壓...
F. 賓士c200後驅下雪天能開嗎
賓士c200後驅下雪天能開,裝上防滑鏈就好。如果沒有防滑鏈,那就注意小心謹慎就好,也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
1、起步。對於雪天光滑的路面,如果是自動擋車型,就把起步交給怠速吧,松開剎車之後,先由發動機怠速,讓車緩慢行駛,在輕踩油門,車就可以緩慢起步了。
2、剎車。雪天剎車,一定要緩踩剎車,早做剎車動作,剎車過程要漸進進行,先淺踩剎車,保持一段,車速降低之後,再慢慢深踩剎車,直到車身停穩。
3、雪地上坡行駛技巧。打開車內DTC模式,系統會幫助控制車輛的穩定,上坡過程中保持住合理均勻的速度,柔和的控制油門,可以使用手動模式選擇相對較高檔位,直線上坡的情況下,保持方向的正直。
G. 賓士C200怎麼樣
賓士c200是賓士c級車里邊入門車系,相較之c260,其動力和配置要弱一點,所以價格也更低,因此是較多喜歡賓士c級但預算有限車主的最佳選擇。
動力是c200的一個比較大的弱點,雖然在b級車上用1.5t發動機的還有雅閣,但是本田的發動機技術讓雅閣的1.5t可以輸出將近200匹的馬力。反觀賓士c200的1.5t發動機只有156馬力,這樣的動力應在a級車上還嫌弱,就更別說賓士了。
他的9AT變速箱也是大家吐槽比較多的地方,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基本用不上九檔。全系標配有七個喇叭,似乎有點兒不太符合賓士的形象。音響是柏林之聲的,但是只能作為選配,時下比較流行的無線充電氛圍燈,後排空調一個都沒有。
而在操控方面,賓士飛機的方向會有點兒偏重,不過懸架的路感比較清晰,舒適性也不錯。開起來反而會有點兒讓人想起寶馬的操控。懷擋的設計剛剛開始用可能會有點兒不習慣,但用久之後會發現非常方便。
總而言之,車質量是沒問題的,而且車標又象徵著地位,經濟允許還是可以購入的。
H. 後驅車下雪天很難開嗎
後輪驅動在下雪天很難開,這是後輪驅動的特點造成的。後驅難以驅動的原因:因為後輪驅動的動力來自後輪,雖然在正常天氣下的道路上加速能力和整車配重都很出色,但是如果在雪天路面濕滑,後輪驅動很容易側滑。尤其是轉彎的時候
後驅車下雪天很難開嗎?
後輪驅動在下雪天很難開,這是後輪驅動的特點造成的。
後驅難以驅動的原因:
因為後輪驅動的動力來自後輪,雖然在正常天氣下的道路上加速能力和整車配重都很出色,但是如果在雪天路面濕滑,後輪驅動很容易側滑。尤其是轉彎的時候,後輪驅動的驅動輪在整車重心的後面,沒有足夠的側向力保證整車穩定的運動軌跡,所以車輛尾部在雪地里很容易失控。
雪後駕駛:
通常後驅車輛都有行駛防滑裝置,車主可以打開行駛防滑裝置,將自動擋換成手動擋,選擇二檔起步,這樣汽車的驅動力就會降低,通常這種操作都能順利起步。
後驅車下雪天很難開嗎
很難開車。冬季雪天路面濕滑,後輪驅動車輛非常容易發生側翻的危險。特別是轉彎時,車輛上坡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影響機動車的正常使用。要及時更換雪地胎和防滑鏈。
哪個品牌有後驅車輛
後期車輛較多的品牌有華晨寶馬、北京賓士、上汽通用別克、保時捷、上汽通用五菱、賓利、北京越野、北京汽車廠、北汽昌河、行痴汽車、博速、寶汽汽車、北汽印相、自行車汽車、北京汽車廠、長安汽車、長城汽車、長安凱成、長安跨度等等。
後驅車輛都有哪些車型
有寶馬品牌的寶馬三系中型車,賓士品牌的賓士c中型車, 特斯拉 品牌的model3中型車。Xpeng Motors小鵬P7中型汽車,後續車輛是指車輛的後 輪胎 來驅動,而前輪胎只起到轉向的作用。
後驅車下雪天很難開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