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車主點評:賓士a級 精緻小巧的小鋼炮】
#選車理由 家裡的沃爾沃平時都是我在開,因為老婆技術不好,開不來大車。但老婆上下班,接送孩子什麼的都需要車,所以還是准備給她買一台小車。既然是買給老婆的,自然是要她喜歡最好了。然後她就相中了這款進口的a級,賓士的外觀確實好看,內飾也很精緻,所以就給她買下了。#最滿意 最滿意的肯定是外觀了,這種標軸的賓士看著就很舒服,不像國產的a級,感覺尾部加的有點變扭。而且整個車頭看著也跟小巧的車頭特別搭,她也特別喜歡。#最不滿意 我老婆開是覺得沒什麼不滿意的,但偶爾我開的時候就會覺得動力肉。不過畢竟才1.3t的排量,是會有這樣的問題的。#空間 空間方面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小,還是夠用的,平常也就老婆孩子坐,夠用就好。不過後備箱就有點小了,這種倆箱車是會這樣的。#外觀 外觀看著特別舒服,不像三廂版那麼奇怪,整個車的線條也比較圓潤可愛,很適合女性開。#內飾 賓士的內飾不得不說確實有一手,看著就很精緻,像個極具生活質感的小資。而且氛圍燈也不錯,晚上很有意境。#動力 1.3t的動力不能要求太多,平常她們坐也是代步為主,也沒必要開快車。這個動力夠用了。#操控 操控還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方向盤的輕重恰到好處,她這么瘦弱的都能打的游刃有餘。而且小型車本身靈活性就很強,很好控制。#舒適性 舒適性還可以吧,懸掛和座椅都很舒服。而且前排還配了腰部支撐,合適的坐姿開著自然也就更舒服。#油耗 小排量、車身又小,油耗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平常出門她也是慢慢開,這個油耗很正常了。
⑵ 賓士車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駕駛感受,這一代的賓士c級的駕駛感受我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首先就是隔音,賓士c級的隔音我個人感覺在這個級別裡面算是比較好的水平。
另外就是方向盤,這個方向盤的手感雖然不能跟寶馬m運動套件那個方向盤比,但是手感還是可以的,而且轉向非常精準,幾乎沒有什麼虛位,所以從駕是的體驗來說,我個人覺得這一代賓士c級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缺點:懸架,可以理解賓士希望這一代c級可以變得更加的運動,但是這個懸架和減震的調教我覺得是有點偏硬的,另外轉向雖然精準,但是也偏硬,然後就是胎噪,因為防爆胎的原因,所以胎噪控制的一般,幸虧這個車的隔音做的還可以。
賓士汽車
德國汽車品牌,是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准、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人稱道。賓士三叉星是汽車及品牌標志之一。2016年10月,賓士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價值品牌第9名。
⑶ 為什麼賓士在中國的車減配嚴重,還有那麼多人買
受品牌效應的影響。盡管在之前有很多人都說賓士、寶馬等一些豪華品牌的車企這樣那樣的不好,比如說減配嚴重,排量越來越小。但實際上依然還是有很多執迷不悟的消費者去選擇這些豪華品牌的減配車型、低配的入門車型和動力縮水的車。因為這些人不會去管車子動力,有沒有減配,他們看中的就是車標 ,換個車標再強我也不買,質量、配置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就是這個車標要大,越大越好,像這類車友還真的是對他一點脾氣沒有,這也是給了這些車企敢公然減配的一點底氣。
⑷ 想買賓士車,為啥很多人說賓士買得起養不起呢
想買賓士車,為啥很多人說賓士買得起養不起呢?
正常情況下買得起賓士C級的人,應該就可以養得起。和一般的汽車相比,賓士汽車的保養費用肯定是要貴一點,但是這個多去的費用也就在2000元一3000左右。但是如果算上後期車子故障維修的話,那這配件就相當的高了,這個准備入手豪車的人一定要注意。
所以,賓士保養並不貴多少,關鍵是修理費用相當的貴。
⑸ 賓士SLK怎麼樣
1996年,賓士推出了slk敞篷跑車,世界上第一款帶硬頂的敞篷跑車由此誕生。至今,slk還很年輕,在奔 馳大家族中只能算「小弟弟」,然而它的表現卻有賓士老道成熟的作風:銷售超過30萬輛,輕松占據著同級市場的頭把交椅。slk的名字表明了它的身份:「s」——運動化;「l」——輕量化;「k」——小尺寸。slk4082mm的車長和1385kg的整備質量和sl級的4535mm和1735kg相比,活活「瘦」了一圈,把「k」的含義詮釋得淋漓盡致。2004年8月20日,賓士公司宣布新款賓士SLK 雙座敞蓬車將於今年秋天在美國上市,新款SLK動力更強,外型也更具動和攻擊性。其採用了輸出功率達200千瓦、扭矩350NM的3.5升V6 24氣門發動機,配以賓士的可變凸輪軸正時和雙級可變進氣技術,排放達到歐4標准,搭配了更精確的6速自動擋,配合17英寸10爪鋁合金輪轂。04款的slk外形上較老款有較大改進,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來自於slr的前鼻造型。這個造型的靈感來源於f1賽車。粗壯突出極具肌肉感的前鼻,中間鑲嵌了巨大的三叉星標志,再加上全新設計的三角形頭燈,組成了一副富有攻擊性的前臉。外形上相對於老款的改進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既突出了小型跑車緊湊靈活的特點,又更富攻擊性。
⑹ 為什麼寶馬車長的那麼好看,賓士車長的那麼醜陋
審美觀的不同,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覺得丑,有人喜歡,要不然也不會是世界級名車
⑺ 介紹一下賓士slk
SLK級
1996年,賓士推出了slk敞篷跑車,世界上第一款帶硬頂的敞篷跑車由此誕生。
有無硬頂對比
至今,slk還不到10歲,在賓士大家族中只能算「小弟弟」,然而它的表現卻有賓士老道成熟的作風:銷售超過30萬輛,輕松占據著同級市場的頭把交椅。
全力打造輕量化小尺寸敞篷跑車的風格
slk的名字表明了它的身份:「s」——運動化;「l」——輕量化;「k」——小尺寸。
車身尺寸示意
slk4082mm的車長和1385kg的整備質量和sl級的4535mm和1735kg相比,活活「瘦」了一圈,把「k」的含義詮釋得淋漓盡致。
04款的slk外形上較老款有較大改進,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來自於slr的前鼻造型。這個造型的靈感來源於f1賽車。粗壯突出極具肌肉感的前鼻,中間鑲嵌了巨大的三叉星標志,再加上全新設計的三角形頭燈,組成了一副富有攻擊性的前臉。外形上相對於老款的改進可以說是很成功的,既突出了小型跑車緊湊靈活的特點,又更富攻擊性。
前部造型 三角形氙氣大燈
看過slk之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外形的吸引力絕對超過目前國內所見的任何賓士車型,連身價高出許多的sl級,在震懾力方面都會被新slk比下去。
性能的提升和多項新設備的使用足見賓士對它的期望
筆者懷疑賓士1996年推出第一代slk 的動機,僅僅是由於工程師設計出的那套精彩的折疊硬頂。在對第一代slk的記憶中,除了那個折疊硬頂以外,實在找不到其它獨到的賣點。4缸的發動機、中庸的底盤、平淡的內飾,都是泛泛之作,連方向盤柱都是不可調的,實在不像是賓士所為。想來賓士當年推出slk應是十分倉促的,目的很可能只是讓那套折疊硬頂以第一時間面世,成為業界之先,其它方面則來不及作周全准備。
於是我們看到,賓士在新slk的開發上投入了更多心思,或者說,這些心思是賓士開發一部新車向來會花的,只是當年slk實在倉促,才將該做的功課拖到了今天。新slk是賓士2004度的大製作,發動機、車架、電子技術、外觀內飾,乃至那個折疊硬頂機構,都是全新的設計及變革,有些不但是賓士的全新,還再一次成為業界的全新,令這部新slk的賣點和話題都比上代更多,相信也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一.全新的動力總成使得動力性能有大幅的提升
新款slk有3種動力配置,120千瓦的直列4缸發動機、200千瓦的v6發動機和265千瓦v8發動機。頂級的slk55amg配合賓士獨創的7速自動變速器,其0-100公里/小時加速,只要4.9 秒!即使是功率最小的4缸發動機也一樣不可小覷,由於採用了機械增壓,最大扭矩讓人吃驚,達到240nm(同排量非增壓汽油發動機,一般最大扭矩僅為170nm左右)。所以即使是在這款小排量(不到1.8升)發動機的驅動之下,slk仍然能讓人體會到推背快感,配合5速touchshift手自一體變速器,最高車速能達到230km/h。
四缸發動機動力總成
slk200 kompressor裝備的4缸發動機,在保持同樣動力表現的情況下,燃油經濟性提高了大約8%。
v6發動機
3.5升v6發動機最大功率比上代提高了約25%,扭矩增加13%,而由於採用了可變凸輪軸以及進氣歧管長度可調等技術,油耗卻下降了大約5%。
6速手動變速器
賓士的「看家寶貝」——7g—tron—lc7速自動變速器
廠方數據顯示,7前速自動檔型號的slk350的0—100km/h加速只用5.5秒,比配6前速手檔的型號還快0.1秒;而如果是60至120km/h的加速,6速手動檔需時8.7秒,而7速自動檔則只需要5.1秒!足可見這台賓士全新開發的7速自動變速器有多麼出色。
二.懸架在強調了運動風格的同時並沒有以損失舒適性為代價
新一代slk的前懸架由雙叉臂式改為麥佛遜支柱式配3連桿的結構,相信是為了騰出更多發動機艙的間。另外,slk的轉向表現也是非常的運動化,主要是因為改用了齒輪齒條式的設計,取代了以往的循環球式設計。除此之外,廠方表示新的3連桿麥佛遜支柱式,由於多了幾條連桿,可以更有效地消除路面的震盪,而另一方面又可提供直接的操控反應。可見在設計新一代slk時,依然要在提高slk運動性的同時,又能保持一貫的舒適性。因為設計者認為slk的買主在要求操控樂趣的同時,更看中的是賓士一貫的舒適性。
三連桿前懸架(綠色)和轉向機構(淺綠色)示意圖 多連桿後懸架示意圖
三.vario-roof摺合式電動車頂和airscarf頭枕部暖風系統引領slk革新設計
筆者懷疑賓士1996年推出第一代slk 的動機,僅僅是工程師設計出的那套精彩的折疊硬頂。在對第一代slk的記憶中,除了那個折疊硬頂以外,實在找不到其它獨到的賣點。4缸的發動機、中庸的底盤、平淡的內飾,都是泛泛之作,連方向盤柱都是不可調的,實在不像是賓士所為。看來賓士當年推出slk應是十分倉促的,目的很可能只是讓那套折疊硬頂以第一時間面世,成為業界之先,其它方面則來不及作周全准備。
於是我們看到,賓士在新slk的開發上投入了更多心思,或者說,這些心思是賓士開發一部新車應該花的,只是當年slk實在倉促,才將該做的功課拖到了今天。新slk是賓士2004年度的大製作,發動機、車架、電子技術、外觀內飾,乃至那個折疊硬頂機構,都是全新的設計及變革,有些不但是賓士的全新,還再一次成為業界的全新,令這部新slk的賣點和話題都比上代更多,相信也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硬頂收放示意(注意,過程中車頂一直處於水平)
作為slk的標志,新一代的折疊硬頂在結構設計上又有突破。目前,幾乎所有車廠目前的同類設計,都採用「對折式」車頂。但在新slk上,後窗玻璃收折時不是和車頂對折,而是與兩側的車柱脫離,和車頂平行疊在一起再滑入尾廂。這樣的設計節約了車頂收折時所佔用的空間,使得新slk的尾廂容積在車頂收折後還有260l,比採用軟頂篷的寶馬z4還大20l。不過話雖如此,由於有三塊車頂組成的部件佔用了上層空間,要存取行李,仍是不大方便,這點是妥協之處。
全新slk為了能滿足這一級別消費者渴望敞篷駕駛的體驗,特別設計了airscarf頭枕部暖風系統,讓駕駛者即使在寒冷的天氣里也可以享受敞篷行駛的樂趣。airscarf位於座椅頭枕處。只需按下按鈕,頭枕上的專用通風口就會送出暖風。它可以根據行車的速度和當時的氣溫條件控制送風溫度,同時通過調節風扇速度,確保最佳的熱風分配,使車內人員肩部、頸部和頭部在敞篷行駛過程中總保持溫暖,彷彿給乘員帶上了一條隱形圍巾。
新slk的「噱頭」——airscarf頭枕部暖風系統
除了上面兩項革新之外,內廂的人機工程學設計也明顯比上代出色,不再出現頂頭的弊病,座椅可作電動多角度調節,方向盤也是電動調節上下及伸縮,可以更容易照顧不同身材人士的需要。整個儀表及中控台的設計很有超級跑車味道,不過杯架的位置在控制面板頂部,行車時肯定有所影響,只能在停車時使用。
巨大的管狀儀表盤和金屬飾件的點綴頗具超級跑車意味
紅色運動座椅質感和包覆性都很好 處於控制面板上方的杯架有些不便
另外值得提到的一點是車上的原裝音響也非常高級,音效很出色,而且配備4×25w的輸出,每邊車門各3隻揚聲器,中控台中央放一隻中置揚聲器,再配合車尾兩只,共9個揚聲器的組合,營造出相當悅耳的環繞聲場效果。音樂的音量還會在噪音提高時(例如打開車頂行車)自動提高,實在是體貼的設計。
被動安全性方面,新slk的安全配置雖比上一代高出了一個檔次,但是按照我們對賓士的要求來說,只算是「及格」。雙級爆發安全氣囊和預緊力可調的安全帶雖首次應用於這一代slk上,但這樣的配置比起airscarf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先進的設備了。要知道,這些安全裝置在雷諾幾乎所有的車型中都裝備了。
正面氣囊 側氣囊
深藍色:高強度復合材料 淺藍色:鋁合金沖壓件
綠色:高強度鋁合金 橙色:降溫鍛造鋼
slk——有專業水準的「入門級」小跑車
新slk除了外形上的震撼外,給人最大的感受是底盤功力的提升。它過彎極限之高,感受之刺激,在近年的賓士車繫上罕見。記憶中sl500的極限也很高,但那是空氣彈簧、電子控制懸掛等一大堆先進輔助系統的功勞,不像slk200這樣返樸歸真,用純機械的懸掛,僅靠剛性、重心、輪胎這些物理因素,就塑造出高強的操控性能。沒想到在這部價格和規格都屬「入門級」的賓士跑車上,反而更加反映出賓士今日的造車功力。論底盤和動力的刺激感,新slk已經和奧迪tt roadster、寶馬z4站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如果要是以賓士的高標准去評價slk,它便還有一些不足:自動變速箱所附設的手動模式不夠聰明和聽話,拖擋反應雖快,但升擋速度慢,高轉速下的自我保護太厲害,左右撥的加減擋操作也不能讓多數人所習慣;sbc線傳制動系統雖然效能強大,但踏板回饋力虛無,比例感欠缺;它的轉向雖然比例夠快,路感比賓士轎車提升不少,但仍不夠清晰,未必比得上寶馬的作品。
但是,今日的賓士畢竟不是跑車專家,看到slk這樣的表現,至少說明賓士已經認同一部跑車就應有跑車的樣,應該有跑車的調校。目前國內僅有slk200 kompressor一款,相信喜歡slk的朋友會更加期待slk350和slk55amg的到來。
⑻ 我吃的很多,但是很瘦,怎麼回事
吃多少都不胖原因:
1、身體因素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些人是光吃不胖的,吃得多,尤其多肉類,運動也不見得比別人多,可就是不發胖。而有些人剛好相反,吃得很少,已經很注意控制飲食了,可還是會胖。為什麼呢?
原因就要從能量消耗上找了,因為體重(脂肪)實際上反映了能量攝入(食物)和能量消耗(活動和基礎代謝)之間的平衡。假如吃的食物雖然多,但同時能量消耗也較大的話,人是不會長脂肪的。人們經常錯誤地把運功/勞動/鍛煉/工作這些看得見的形式等同於能量消耗的全部,其實,人體還有更主要、更大量的能量消耗形式是我們看不見的——基礎代謝。基礎代謝是指每個人用以維持心跳、循環、呼吸和體溫等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其量甚巨。
答案是,那些光吃不胖的人通常是基礎代謝比較高的人,能量消耗比較大。一個人基礎代謝的高低一般是天生的(有時候也會可能因患病而改變),也就是說,他們天生就是費油型的,是賓士車,而有些人天生就是省油型的,是夏利車,跑同樣的路,前者消耗比後者大,所以不容易能量過剩(發胖)。當然——只是玩笑,別當真——如果把脖子扎住(別吃東西),「賓士型」的人會首先被餓死,「夏利型」的人還能多挺幾天,因為他們消耗小呀。
不過,基礎代謝高、能量消耗大、費油、光吃不胖都是相對的,只要吃的足夠多,人人都會胖起來,誰也不能拗得過牛頓能量守恆定律啊。
另外,如果有病或腸胃功能不好也會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胖不起來的。
2、心理因素
壓力過大或精神憂郁等心理因素,都會造成消瘦的,心寬才能體胖啊。
⑼ 偏瘦的原因
■增肥方法:
中國醫學認為,體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醫治體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腎病以及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然後採用中葯治療,會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測試
一個人是胖是瘦不是憑眼睛看就能測算的,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點: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准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准體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於或高於標准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你的實際體重低於標准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別提醒
一般情況下,體重過輕與遺傳因素有關系,同時,一些情緒容易亢奮的人,由於內分泌的影響就可以加速熱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緊張,結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慾不振,一次損失上千卡熱量自然不在話下,這樣肯定不會胖。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過輕,身體過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潛在影響。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消化系統疾病等,都容易造成體重過輕。排除了疾病的情況,才可以實施增肥計劃。
■身心愉快
瘦弱男女在飲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因此,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增加膳食的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麵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平日里更要口不離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點果汁也是不錯的主意。
在攝入足夠蛋白質的情況下,宜多進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澱粉、糖類等)較豐富的食物。這樣,多餘的能量就可以轉化為脂肪儲存於皮下,使瘦弱者體態健壯起來。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子,可選擇雞、鴨、魚、羊的肝臟來食用,除此,魚類也易消化和吸收。
■飲食多樣
要想增肥,首先應當做到科學增肥,為健康增肥。平衡飲食外,還應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較充足,胃口就比較好,而且也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歡過夜生活,動不動就玩個通宵,第二天又要強打精神去上班,嚴重影響了睡眠的質量,這樣下去不瘦才怪。
還要注意的是個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緊張和壓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開、超出人體負荷的「瘋狂」學習或工作等,都會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有助於增肥。
■適當運動
對於那些長期坐辦公室的瘦人來說,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鍛煉,這不僅有利於改善食慾,也能使肌肉強壯、體魄健美。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肌肉纖維就會相對萎縮,變得薄弱無力,人也就顯得瘦弱。
在運動方式上,慢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人在慢跑的時候腸胃蠕動次數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消耗人體能量,在進餐時胃口就好。一般來說,大運動量運動、短時間運動和快速爆發力運動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減肥的人最應忌諱的。
★★★附:食物增肥一方
山葯粥
成分:山葯、乳酪、白糖。
其製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鮮山葯洗凈,搗泥,待大米粥熟時加入拌勻,而後調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將山葯曬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調勻,置爐上,文火煮熟,不斷攪拌,兩三沸後取下,調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葯性味甘平,可補虛贏,長肌肉、潤皮毛,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養肺潤膚、養陰生津。兩者合用,可健運脾胃,資助化源,故於虛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聽到體瘦者抱怨,現在減肥葯滿天飛,就是沒有增肥葯。其實,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無需求助於葯物,只要恰當飲食,用食療來調補,就能收良效。
體瘦之人,多有陰虛、血虧津少,故飲食上宜多食甘潤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雞蛋、鱉(甲魚)、海參、銀耳等。常用有效食療方有:核桃牛乳飲,蜂蜜飲料,海參膏,龜肉百合紅棗湯,甲魚滋腎羹,參麥甲魚,銀耳鴿蛋,百合雞子黃湯等。
陰虛往往內心熱,體瘦者多見煩躁易怒、口乾咽痛、性慾亢進等虛熱內生現象,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門冬湯、菊花肉片等。
1.均衡的飲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醬、糖類等高油脂、高糖類食物來增加熱量,雖然體重增加較為快速,但長期或過量食用,會破壞食慾,並可能帶來慢性疾病危及健康。採用均衡飲食及漸進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強迫性的供給,破壞食慾。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3.改變進餐的程序
先吃濃度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選擇適度烹調的食物
選擇經適度烹調的食物,如:蒸、燉、鹵、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導致食物堅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進餐環境,集中精神用餐。
緊張和焦慮不但影響食慾,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謝率提高相對地消耗較多的熱量。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您頎長消瘦的身材時,建議您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您一起找出為什麼肉肉長不出來的原因,用一個健康的方式長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慮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如此會有不錯的效果。
在社會的人口分布結構中,體重不足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族群。只是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那些體重過輕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增重不增肥
在學理上增肥與增重的意義並不一樣。因為「增肥」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應還涵蓋肌肉組織的成長。我想您要問的應該是「增重」而非「增肥」吧?!
人體的重量,大致上是來自於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內臟器官,有意義的「增重」應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那麼,我們要如何來進行身體的改造工程呢?答案仍然是「飲食」與「運動」!
【飲食篇】
飲食方面,高蛋白質、高熱量飲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門。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點、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蛋白質的選擇
選擇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雞蛋、牛奶、肉類、家禽類等,應占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性蛋白質則以分離萃取的黃豆蛋白粉末,效果會比較好,因為少了阻礙吸收的植物纖維。至於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種方法較好?講求效率的人,可以嘗試喝高蛋白奶粉(例如三多奶蛋白),會比喝一般鮮奶、吃肉的蛋白質攝取量來的高,吸收利用率也比較好。
◎醣類的選擇
醣類的攝取也是重要的一環,選擇澱粉質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饅頭、白飯、地瓜、芋頭、南瓜等。烹調時可以芶芡、羹湯、濃湯的型式,或在湯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麥芽糊精(一般所謂的玉米水解澱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熱量的攝取。
◎脂肪的選擇
油脂部分,可適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較佳的中鏈脂肪酸(MCT),以增加濃縮熱量的攝取。純的中鏈脂肪酸(MCT)因不含「必須脂肪酸」,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建議可選用已混合必須脂肪酸的中鏈脂肪酸產品(例如:三多高熱能),避免必須脂肪酸的缺乏。一般建議中鏈脂肪酸占總油脂使用量,以不超過60%為原則。
【運動篇】
欲增重者的運動,以「重量訓練」為主要方式,而非減重者所強調的「有氧運動」。因為「有氧運動」是促進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訓練」則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藉助啞鈴、杠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那什麼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們所謂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頭及三頭肌(手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長,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
目前在美國,已經在嘗試對老人加以適當的重量訓練,配合增重食品補充,來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等症狀。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會減少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早餐:一定要吃、才有活力!】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現榨柳橙汁一杯
2.低脂牛奶一杯
3.澆滿糖漿、果醬、奶油的煎餅一份。
喜歡中式口味的人:
1.一碗皮蛋瘦肉粥或小米粥
2.一杯豆漿或米漿。
3.一顆水煮蛋
【早上的點心:幫助身體儲藏能量】
下列食物任選一份:葡萄乾、核果、花生、香蕉。
【午餐:快樂的進餐、才能吃胖唷!】
偏好西式口味的人:
1.蘋果一個
2.低脂牛奶一杯
3.三明治一個
4.生菜沙拉一盒
5.高纖餅干一份
喜歡中式口味的人:
1.奇異果一個
2.一杯優酪乳
3.一碗飯或一碗面
4.水煮青菜一份
5.高纖餅干一份
【下午的點心:不要讓小肚肚餓著了】
下列食物任選一份:奶昔一杯,高纖餅干幾片、鹵味小菜,或茶葉蛋一顆。
【晚餐:盡量按時進餐】
最好與家人或愛人一起用餐。甜蜜的感覺,會讓肉肉更快長出來唷!
1.現榨果汁一份
2.冰淇淋或優酪乳一份
3.生菜沙拉或炒青菜一份
4.一碗飯或一碗面
5.一份瘦肉或魚肉
6.飯後再吃點菠蘿、木瓜、或西紅柿。
【宵夜:盡量在睡前兩個鍾頭進食】
在土司上塗滿果醬、花生醬、奶油、大蒜醬。再喝一碗肉湯、牛奶、或豆漿。只要吃個意思就好了,以免吃得太飽,睡不著。吃完宵夜後,要刷牙漱口用牙線,才能睡覺唷!
★★★★★★★★瘦人為何瘦★★★★★★★★
俗話說,「水有源、樹有根」,人消瘦總有病根。找病因,除病根,是「瘦子」變胖的主要方法。據保健專家分析,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各種慢性病及器質性病變
例如腹瀉、消化性潰瘍、結核、腫瘤、貧血寄生蟲病等。
·遺傳和內分泌因素
在遺傳、內分泌等因素影響下,某些家庭成員都比較瘦,但是沒有器質性疾患,屬於無力型體型。其特點是:身體瘦高,頸細長,垂肩、胸廓扁平,胸骨劍突下角小於90度,精力也很充沛,完全能勝任學習或工作,但易患各種慢性病。
·精神因素
由於情緒因素,精神焦慮,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睡眠不足,身體消耗多於攝入。
·飲食
飲食不調,缺乏體育鍛煉。缺乏營養,尤其是缺乏蛋白質成分。
◇瘦人如何練壯
據冬林健康城的幾位教練介紹,瘦人在進行健美鍛煉時,首先要弄清自己屬於哪種消瘦。因為消瘦有單純性消瘦和繼發性消瘦之分。單純性消瘦沒有明確的內分泌疾病,繼發性消瘦是由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如屬繼發性消瘦,則請病癒後再進行健美鍛煉。若屬單純性消瘦,那麼進行健美鍛煉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合理安排運動量
運動量的安排是科學鍛煉的重要環節之一。實踐證明,消瘦者應以中等運動量(每分鍾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間)的有氧鍛煉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負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為佳。時間安排可每周練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個半小時。每次練8至10個動作,每個動作做3至4組。做法是快收縮、稍停頓、慢伸展。連續做一組動作時間為60秒左右,組間間歇20至60秒,每種動作間歇1至2分鍾。一般情況下,每組應能連續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組次數達不到8次,可適當減輕重量;以最後兩次必須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動作,對肌肉組織刺激較深,「超量恢復」明顯,鍛煉效果極佳。
◇注意安全
健美鍛煉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僅鍛煉前後要做好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而且要注意檢查器材安裝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測。鍛煉時要注意重量是否適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練習。使用杠鈴等重器械時,要有人保護。最好是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鍛煉,以便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保護。
◇打好基礎
消瘦者在初練階段(2至3個月)最好能進健美培訓班學習鍛煉,以便正確、系統地掌握動作技術,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特別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鍛煉,逐步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有重點和針對性
消瘦者經過2至3個月鍛煉後,體力會明顯增強,精力也會比以前充沛。這時,應重點鍛煉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背闊肌、臀大肌和股四頭肌等,運動量要隨時調整。另外,同一個部位的肌群可採用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器械進行鍛煉,並且要使所練肌群單獨收縮。隨著肌肉力量的嗇和動作協調性的提高,鍛煉的效果會越來越顯著。一般情況下,練習動作一個半月到兩個月變換一次。此外,鍛煉時精神(意念)要集中於所練部位,切忌談笑、聽音樂等。所練部位肌肉的酸、脹、飽、熱感越強,鍛煉效果越佳。這樣,再堅持半年到一年,體型就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少練其它項目
消瘦者進行健美鍛煉時,最好少參加其它運動項目的鍛煉,特別是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如長跑、踢足球、打籃球等。因為這些運動消耗能量較多,不利於肌肉的增長,而且會越練越瘦。此外,平時不要做耗費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動。
◇合理的膳食
只有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人才能變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調配一定要合理、多樣,不可偏食。平時除食用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肉、蛋、禽類外, 還要適當多吃一些豆製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飲食營養全面,利於消化吸收,再加上適當的健美鍛煉,就能在較短時間內變得豐腴起來。
◇堅定信心持之以恆
消瘦者要使體型由瘦變壯、豐腴健美,不是一兩天、一兩個月的事,憑「一時熱」,想「一口吃個胖子」的練法不行,因鍛煉方法不對、效果不明顯而喪失信心也不行,只有堅定勝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備,以高昂的情緒積極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堅持不懈的鍛煉,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⑽ 大賓士和小賓士有什麼區別
賓士汽車有不同的車系,即車身系列,如w124、w140、w201等。每一種車系中又有不同的型號,即具體的款式,如300se、500sel等。
賓士根據裝備的檔次和型式不同又分為五種不同的級別,c級為經濟實用小型轎車,三缸或四缸發動機;e級轎車是賓士車最全面的一種系列,共有13種樣式,包括四缸汽油機和四缸柴油機;s級為特級豪華車型;sl級代表敞篷跑車;g級代表越野車。
200、320等數字表示車的排量。如200表示排量為2.0升,560表示排量為5.6升。
賓士車的級別和排量都是標在左邊的,而有些車右邊還標有diesel或turbodisel的字樣。diesel表示是柴油發動機,turbodisel表示是渦輪增壓柴油機。
在代表排量的數字之前的字母表示不同的級別,而在數字之後的字母則表示裝備或結構方面的特色,如s為豪華裝備,e為電子燃油噴射,l為加長軸距,c為雙門型。凡是標有l的賓士轎車,都要比一般車長出10厘米,如普通s級轎車總長為511.3厘米,而標有l的車總長521.3厘米。
例如,型號為w140-500sec表示該車為w140車身系列,排量5升,豪華裝備,雙門型。
另外,所謂的「賓士1000」是根本不存在的,排量為6.0升已經是最大的了;賓士標志的金銀之別並不表示一種比另一種更高級,在德國本部生產的高級車,三叉星標志都是銀色的,而金色的卻都是國外組裝上去的
每一輛賓士車的尾部都有型號表示,如「S600、S320、E240、C200」等。 各型號的賓士轎車命名分為數字和英文字母兩部分,如「300」和「SEL」。
凡是W124和W126底盤的,數字部分表示排氣量,如賓士300SEL,採用W126底盤,數字300表示排氣量3.0L。字母則表示不同的意義:S――高級、E――汽油噴射發動機、SL――運動輕型、SLR運動輕 型賽車、T――旅行車、L――加長軸距、G――越野車、D――柴油機。
所以,「300SEL」就表示3.0L排氣量/高級轎車/汽油噴射發動機/加長軸距。但「數字在前、字母在後」的型號表示法基本上對1994年以前生產的賓士車適用。
賓士公司於1994年開始簡化轎車型號的命名方法,將轎車分為3個級別:「C」級,表示小型緊湊型;「E」級,表示中級轎車;「S」級表示大型豪華轎車。 現在的表示方法與原先相反,將英文字母部分放到前面,數字在後面。如3.2L排量的S級轎車並加長軸距,1994年前表示為320SEL,現在表示為SL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