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凱迪拉克晉升不了一線豪華品牌,它與BBA究竟差在哪裡
懶得看評論了,這么說吧,我們單位一個老同志原來在單位開passt,後來自己買車說想買部a4,願望實現了,但是現在腸子都悔青了,為什麼,第一空間還不如新款的psaat,另外車的味道太重了,17年到現在還在一大股味道,地盤懸掛太軟容易托底,總之,後來我果斷選了xts,我發現一點,很多哪怕是老駕駛員對車各方面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因為我們一個領導買了a6,跟風,現在後悔死了。我記得有次還說當時不如就買個passt.,我聽了想笑啊。所以很多產品還是要自己懂,不要聽網上瞎說
所謂的一線、二線豪華品牌,只有國內才有這個稱呼,我們只能說凱迪拉克嗅覺不夠敏銳,但不能說凱迪拉克比bba差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先到先得」,之於 汽車 市場也是一個道理。
奧迪,1995年開始引入中國市場;
寶馬,1994年設立北京代表處;
賓士,1986年進入中國市場;
而凱迪拉克呢?2004年才正式進入中國。
領先數年的縱深布局,BBA已然佔領了絕對的先機,因此,凱迪拉克在國內一直都屬於「追趕者」的狀態。
一步慢,步步慢,說的就是凱迪拉克了。
就算是在今天,凱迪拉克有多少系列?
轎車只有CT系列(ATSL);SUV只有XT系列。
我們反觀BBA,不管是轎車系列還是SUV系列都是涵蓋了各個層級,寶馬的(X)1、3、5、6、7系;奧迪的A(Q)1、3、5、7等等等等。
在BBA吃的流油的時候,凱迪拉克在看著,在BBA細分市場的時候,凱迪卡克還在想著怎麼站穩腳跟--------XTS投放之前,大家聽過凱迪拉克嗎?沒有吧?
產品來不及布局,怎麼才能在群狼環伺的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只有價格。
ATSL的換代,CT系列的更迭,在豐富產品線的同時,廠家給的讓利讓人驚掉了下巴。瘋狂放量,瘋狂放價。
動輒十個點的優惠起步,在換取了一定銷量的同時,自然不免讓大家產生疑慮「這玩意真的跟BBA一個檔次」?至此,產品定位下滑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2018年,十月,凱迪拉克單月銷量23009;增幅23.3%,截至到18年底,凱迪拉克累計銷量22.8萬台---------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除了BBA,凱迪拉克是第一個年銷量突破20W的品牌,意味著BBA不得不重視這個晚來一步的對手。
到這里,你還覺得凱迪拉克弱寶馬一頭?不存在的,BBA在中國大陸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是時間堆積出來的。
BBA有足夠的時間布局生產線,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大眾的購車趨向,有足夠的時間樹立品牌的影響力,而其餘來的晚的豪華品牌只能琢磨著在BBA的壓力下活下去。
你以為是產品的差距么?並不是,在這個價位上,在這個檔次上,您覺得還有什麼差距?如果非要說起來,凱迪拉克才更符合豪華車的定義好么?人家背靠著泛亞雜訊實驗室,擁有世界上最好的NVH性好么?
綜上,凱迪拉克的產品並不比BBA差多少,差的只是先機而已。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我的atsl開了兩年了。心理除了後悔沒上28t外,其它都覺得蠻好的。30歲不到的年紀,atsl給你的加速感,是同級別給不了的。這車懸掛確實比較硬,可我也確實不喜歡a4的軟啊!
我很慶幸凱迪拉克是二線豪華品牌,假如真的跟bba一個檔次,我買車是不是要多花幾w?
說真的,最一開始買這個車,鑽石切割,渾厚的大屁股,是我最喜歡的。車子後排坐倆人還行,坐三人確實有點擠。凱迪拉克的行駛質感,是別的車給不了我的。落地30w不到,很OK了啊!偶爾激進一下,也蠻好的啊!
凱迪拉克這個牌子,確實沒有bba叫的響,但是它也確實在努力不是嗎?你覺得它定價是標著bba訂,然後動不動就降10幾w,這樣是它在砸自己的品牌?我個人覺得它是在慢慢樹立自身的口碑,價位低了,買的起的人才會多一點,真正駕駛過了,體驗過了,你會發現,我一個30歲不到的年紀,我喜歡推背感,喜歡精緻帶鋼琴烤漆的內飾,喜歡一針一針內飾的皮革包裹,喜歡它渾厚的大屁股,喜歡它bose的音響,喜歡它主動降噪,喜歡它高速過彎給你的自信……這些東西都還在啊!我買它的初心是什麼?就是我喜歡的這些東西啊,都還在啊!
凱迪拉克的降價營銷,實際上是在主動跟國內的客戶示好,想讓大家以一個比較低廉的價格去享受車子帶給你的快樂!
雜七雜八說了很多,總結一下,下次換車,不出意外應該還是凱迪拉克!
它用它的方式抓住了我的心。
在質量上,技術上,配置上,外形上絕對不屬於bba,甚至還要強於bba!差的只是品牌影響力。而且凱迪拉克絕對是良心車,bba, 價格太虛高,凱迪拉克用料實惠,做工講究,配置豐富,質量上乘,價格親民!是一款物美價廉的好車。上市的新車價格本身就定的很低,上市以後還不斷的降價,讓消費者省最大的錢,買最好的車,讓利於民,難道對於消費者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說凱迪拉克油耗高的就是弱智,凱迪拉克現在採用了最先進的閉缸技術,使油耗大大的降低。本人的Xts5米1多的車長,1.8多噸的自重。高速七個油左右市區十個左右。甚至比bba甚至還長還重,但是油耗卻不高。說保值率低的就是沙雕,難道你買車是為了賣車嗎?便宜出來的錢,早已經超過了保值率。凱德拉克美國總統和政府官員的座駕,值得信賴!
說美國車,最能代表美國車的應該是通用集團了,論 歷史 ,通用也是百年企業。說規模,通用應該在全球排名前三,其實17年通用是第四,為什麼我說第三呢,因為第三是雷諾日產三菱伏爾加聯盟。說產品線,通用比寶馬和奧迪都強大,既有低端的五菱宏光也有高端凱迪拉克,而且涵蓋各種車型。然後說說技術,通用一直不缺技術,大排自吸,雙渦輪增壓,油電混合。
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拿凱迪拉克跟賓士寶馬奧迪比呢?車企大不大,是看銷量和利潤,通用僅次於大眾和豐田。車型好不好就沒有可比性了,這世界沒有完美的車,只有最適合你的車。我目前開著兩台車,一台奧迪A6,45TFSI運動,一台CT6,28T豪華,A6比CT6剛好貴10萬。A6的優點,3.0T機械增壓,60公里時速以內提速確實不錯,起步地板油,因為是機械增壓,那推背感跟彈射起步一樣的強。高速百公里油耗也不高,大概8點3,市區油耗大。CT6發動機響應很快,3000轉以下沒什麼推背感,但是發動機會很快上升到5-6000轉。比起來,兩車最終百公里加速差不多。有些人喜歡看參數比車,你沒親身駕駛過,參數是比不了的。為什麼通用把最大扭力轉速提高到3000?真實原因是讓渦輪車開起來跟自吸車一樣的感覺,渦輪的壓力也是線性的,我開CT6沒感覺到渦輪介入,開A6機械增壓也沒有。但是開過其他的渦輪車,渦輪介入那一下是不舒服的,介入前的動力也太肉,這種情況在通用車上不明顯。不評價那一種好,這僅僅是不同的調校方式,要讓渦輪在1200轉工作,凱迪拉克的工程師絕對也可以。
通用的車兼顧了日系的耐用和德系的動力操控性,眾所周知,寶馬的發動機不耐用,燒機油,漏機油,而且自己不會生產變速箱。奧迪的發動機也是如此,大眾做變速箱的優勢是雙離合,好像以前用的CVT和AT也是採用別家的,可能牽涉到知識產權問題,所以大眾大力推廣雙離合,雙離合優點是省油,換檔快,缺點是不耐用,優點帶來的好處換一次變速箱你會哭暈。大家噴通用的油耗大,變速箱挫。我覺得那都是雞蛋挑骨頭。同級別同排量同車重的通用車,油耗一點也不比別家的高。變速箱現在已經很不錯了,除了你低速行駛,就是那種跟在別人車後,連你自己也不清楚是該加速還是減速的情況下,變速箱確實也不知所措。正常的加速和減速,變速箱是毫無頓挫的,換檔也很快。我開CT6最好油耗成績是6.2百公里,平常高速是7.3,A6高速最好是8.3,當然,一台是2.0T,一台是3.0T,兩台車油耗都很優秀。
再說說相差10萬的車內部舒適性,這一點CT6完勝。全車BOSE喇叭,主動降噪。除了車尾玻璃和小三角玻璃,其他全是夾層玻璃。座椅通風加熱,皮質更好,乘坐舒適感更好。A6,45運動感覺就是買個發動機和四個圈,舒適性配置一概沒有。沒辦法,誰讓它叫奧迪呢?
在質量上,技術上,配置上,外形上絕對不屬於bba,甚至還要強於bba!差的只是品牌影響力。而且凱迪拉克絕對是良心車,bba, 價格太虛高,凱迪拉克用料實惠,做工講究,配置豐富,質量上乘,價格親民!是一款物美價廉的好車。上市的新車價格本身就定的很低,上市以後還不斷的降價,讓消費者省最大的錢,買最好的車,讓利於民,難道對於消費者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說凱迪拉克油耗高的就是弱智,凱迪拉克現在採用了最先進的閉缸技術,使油耗大大的降低。本人的Xts5米1多的車長,1.8多噸的自重。高速七個油左右市區十個左右。甚至比bba甚至還長還重,但是油耗卻不高。說保值率低的就是沙雕,難道你買車是為了賣車嗎?便宜出來的錢,早已經超過了保值率。凱德拉克美國總統和政府官員的座駕,值得信賴!
凱迪拉克是毫無疑問的豪車。
在美國本土,開凱迪拉克是有錢的象徵,這和凱迪拉克引領豪車百年標準的 歷史 使然。美國總統坐飛機有「空軍一號」,坐 汽車 的話,也有凱迪拉克做「陸軍一號」。
但是在中國,情況有點不一樣。
凱迪拉克比賓士、寶馬、奧迪這些牌子晚進入中國市場,在知名度上遠不及它們,而知名度是非常影響購買認知的。這個很好理解,您仔細想想,老百姓早就耳熟能詳「坐賓士、開寶馬」了,還給它們起了「大奔」、「別摸我」「BBA」這些綽號、統稱,民間更是將賓士、寶馬、奧迪當成財物的具象衡量標准了——這個時候,你凱迪拉克拿頭去拼銷售。有一樣的錢,絕大多數中國人首選的肯定是BBA,畢竟中國是面子 社會 ,絕大多數人想加入BBA陣營成為人們口中的「有錢人」。
再者,凱迪拉克的車型也比較少,跟BBA覆蓋得較為齊全的情況相比,進入中國這么多年來,凱迪拉克還是幾款轎車打天下,上緊湊SUV也還沒多久,你選擇的空間非常小,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畢竟買車不是買白菜,也要挑的,你看BBA,隨便哪個都齊活得很,總會讓有點錢的人上車。
還有,凱迪拉克有點「不爭氣」。打個比方,奢侈品LV之類的,從來不打折,也不降價,賣不動了就收回來上新款賣。但COACH這種牌子,常年在奧特萊斯都能看到,各種折扣降價,消費者都是有腦子的,馬上就「定義」COACH是二線豪華品牌。這跟凱迪拉克一個道理,沒事就搞搞降價啥的,它能不變成二線豪華品牌么。你總統開的都不硬氣,怪不得消費者給你定位是二線了。以前貴的時候買的人少,現在ATS價格下來了迎合市場,滿大街都是ATS,就跟穿KAPPA似的,KAPPA都涼了,凱迪拉克應該慶幸沒涼。
最後,凱迪拉克是真的不實用,又費油又拉不了幾個人,入手便宜後期貴,4S店還少,配件費都貴。當然,優點還是有的,車還挺好看,動力強、安全系數高,相對BBA算小眾能加點分。
其實我覺得車這個東西,你喜歡它就是好車,你不喜歡他就不好,機械本來就是有壽命的,不能以一論百,你能接受它的缺點,他就沒有毛病,個人認為凱迪拉克絕對是男人的座駕,那霸氣的外形,刁詐天的動力,超高的性價比,就已經足夠!男人應該沒有不喜歡凱迪拉克的!男同胞們,贊同吧!
在國內美系的 汽車 主要是有三個,高端的當然是指的凱迪拉克,終端的別克,低端的雪佛蘭,美國經濟也這么發達,但是凱迪拉克為什麼成不了一線豪華品牌呢?
對凱迪拉克 汽車 有些了解的都知道,凱迪拉克本身的影響力在美國是非常大的,美國的總統座駕都是凱迪拉克這個品牌。凱迪拉克這個 汽車 的本身豪華程度以及鑽石切割的設計也特別的有特點。
相比bba來說,凱迪拉克進入國內更早,但是縱觀現在凱迪拉克的車型,車型並不算豐富,現在主要是atsl,xts,xt5,ct6等這幾款車型,另外車型的更新換代以及車型的縱向分類比較少,主要的銷售還是轎車。
現在凱迪拉克的銷售優惠特別大,都是在以價求量。像很多人傳言的說凱迪拉克的問題多,其實小毛病各個 汽車 都有,只不過是bba在國內的品牌知名度更大,國人偏愛bba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總的來說,國內凱迪拉克成不了一線豪華品牌第一主要的還是和國人品牌認知度有關系,第二就是車身豐富度以及質量確實不如Bba!
目前市面上的車型分為普通品牌、豪華品牌和超豪華品牌。豪華品牌裡面又分一線豪華品牌和二線豪華品牌。
首先這個一線二線基本都是網友們約定俗成的劃分,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有人說一線二線的區別是銷量,BBA銷量最高;有的人說是因為影響力,BBA的影響力更強。但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假設我們以銷量來作為標准,那麼凱迪拉克未必沒有躋身一線豪華品牌的標准,只要折扣給的好,沒有牆角挖不倒。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凱迪拉克的銷量超過BBA了,我們會將它歸為一線豪華品牌嗎?事實上,這么多年來,不管是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捷豹、路虎、英菲尼迪......一個都沒有擠進一線豪華品牌,BBA的地位始終不可撼動,這是有原因的。
現在一線豪華品牌BBA的銷量領先,背後其實是BBA不可撼動的優勢積累。
1、品牌 歷史 較長。首先BBA這三個品牌都較早地進入了中國市場。1986年3月,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有限公司成立,賓士開始進入中國,成為豪華舒適的代名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寶馬被國人叫做巴依爾,隨後改名寶馬。1993年的第二代寶馬7系(E32)一炮而紅,在2000年的時候開始家喻戶曉,「開寶馬,坐賓士」成為了民間的;而奧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成為了政府用車,當時奧迪100作為「官車」的形象深入人心,建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2、產品標簽鮮明。其次這三個品牌已經建立了非常鮮明的產品標簽,賓士的高檔舒適、寶馬的操控駕駛、奧迪的 科技 感和官車形象,都已經根深蒂固;
3、產品力均衡。最後就是BBA的產品力,不論是產品的布局完整程度,還是產品力的均衡程度,對於其他二線豪華品牌的對手還是有一些優勢,這也是BBA能夠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除了對手太強之外,凱迪拉克也有其自身的問題。
1、產品記憶點不足。如果要用三個詞語來形容凱迪拉克,你會首先想到什麼?運動?美式大沙發?動力強?可變缸發動機?10AT?骨折促銷?降維打擊?超長軸距?你會發現凱迪拉克根本沒有一個鮮明的產品標簽。而反觀對手,雷克薩斯主打舒適省心,沃爾沃主打安全環保,可是凱迪拉克呢?
2、大幅降價嚴重影響品牌形象。凱迪拉克的銷量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降價換來的,雖然打骨折的策略可以換來短時間的銷量增長,但對凱迪拉克的品牌卻是永久性的傷害,就像凱迪拉克的新車,如果不骨折就買,會被認為是腦子進水。
3、產品體系不完整。目前凱迪拉克國產在銷的車型僅僅有六款,轎車三款,SUV三款,其中旗艦是XT6,起售價40萬元。這說明了兩個問題,凱迪拉克的品牌還很難支撐起其國產車型超過40萬的售價,凱迪拉克的產品布局不夠完整。
說到底凱迪拉克距離一線豪華品牌仍有差距,好在凱迪拉克也意識到了問題,將推出CT4\CT5等車型,並宣稱將不再採用「以價格換市場」的策略,讓我們期待凱迪拉克的兩款新車吧。
㈡ 賓士和凱迪拉克哪個更高檔
你最好能把型號流出來,凱迪拉克的凱雷德和賓士的S級都是比較高檔的車,而且內飾也是相當豪華的,
㈢ 為什麼凱迪拉克的車比較少見呢,相對於奧迪,賓士寶馬來說,是凱迪拉克有什麼缺點嗎
凱迪拉克在中國是冷門車
但國外卻很多
南方也有不少
性質很好的
㈣ 曾經比BBA還高檔,如今淪為二線,凱迪拉克到底錯在哪裡
凱迪拉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豪華汽車品牌。100多年來,凱迪拉克在業內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締造了無數個豪車的行業標准。美國總統的座駕就是凱迪拉克,可以說凱迪拉克的歷史代表了美國豪華車的歷史。從歷史氛圍上來講,凱迪拉克足以甚至超越BBA了,那為什麼如今卻淪為二線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BBA:
奧迪屬於大眾旗下,它在早期是以官車的身份進入中國的,低調含蓄,因而有了權貴的味道。加上車身比較傳統,大眾套娃式的設計在國內特別吃得開,所以國內銷量一直排名第一,尤其是在30萬及以上級別,一直被奧迪壟斷。
還有乘坐體驗,BBA在用戶摸得到、用得到、看得到的地方一直保持高水準。反觀凱迪拉克,CUE一直被吐槽,故障率居高不下,30多萬的車,中控互聯時不時的壞一下,誰不惱火?乘坐體驗大打折扣。
㈤ 開凱迪拉克的人沒賓士寶馬那麼火,凱迪拉克怎麼樣
不可否認凱迪拉克是好車,有歷史有文化底蘊的品牌,曾經在汽車界也是做出過相當大的貢獻,至今仍然有不少領先的地方,到底是選BBA還是凱迪拉克完全看你自己的喜歡,別人喜歡不是你喜歡,開自己的車,選自己喜歡的品牌
㈥ 凱迪拉克與BBA的差距大嗎差在哪裡
差距並不是很大,只不過凱迪拉克的品牌效應比較小,但是各種性能和配置都不比BBA差。
㈦ 很多人寧願買丐版的賓士寶馬,也不願意買凱迪拉克,這是為何
很多人寧願買丐版的賓士寶馬,也不願意買凱迪拉克,這是為何?相信大家在買車的時候沒一定會有很多人對你說,千萬不要買卡迪拉克,這又是為什麼呢。那麼,大家為什麼會這么反感凱迪拉克呢,就算是買奧迪賓士的乞丐款,也不願意去買凱迪拉克,這其中必然是存在一些原因的,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吧。
那麼,說了這么多他的缺點,難道卡迪拉克這款車就真的沒有一點優點了嗎?其實也不是這樣的,不管是性能還是價值方面,拓組的還是比較不錯的。相信很多人也會喜歡這款車的。那麼,這也就是大家為甚麼就算是買乞丐版的奧迪和寶馬,也不願意買卡迪拉克的原因了。
㈧ 凱迪拉克的價格也不便宜,可為什麼沒有賓士的口碑高呢
這不是一種感覺,實際上是一個美麗的奢侈品牌凱迪拉克,絕對就像世界上的梅賽德斯和寶馬一樣!雖然這三百歲了。
為什麼感到凱迪拉克不是梅賽德斯,寶馬都是著名的?讓我們聽老司機
最後一件說是產品線,梅賽德斯,寶馬一路,都非常豐富的產品線,幾乎所有層面都是緊湊的大規模。凱迪拉克產品系列缺乏。特別是沒有D-Class Car,這應該是奢侈品牌的衡量標准不是最直觀的參考。沒有D-Class Car,表明品牌不足,很難支持高價商業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凱迪拉克並不像梅賽德那樣好,而且寶馬也是一個課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幫助我轉發,點贊,多多支持我,多多關注我。
如果有什麼問題和請求您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㈨ 為什麼感覺凱迪拉克沒有賓士、寶馬名氣大
可能是因為他太高端了,不普及,一般的人都駕馭不了,而賓士寶馬買的人多了,見的人也會多,名氣自然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