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士A45 AMG的參數
發動機 2.0T L4 進氣形式 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PS) 361 最大扭矩(N·m) 450 變速箱 7擋雙離合 車身結構 5門5座兩廂車 長×寬×高(mm) 4359×1780×1417 官方0-100km/h加速(s) 4.6 整車質保 三年不限公里 發動機啟停技術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2. 賓士AMG是什麼意思
賓士AMG是賓士的一個車系,在高性能車的研發上,90年代AMG推出的經典作品包括了C36AMG、E50AMG、C43AMG以及1997年以後的賓士各個本的「55」系列。
其中C36AMG是賓士在1993年與AMG合作誕生的第一款車,C36AMG搭載3.6L發動機,最大功率280馬力。這款車型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在1996年,C36AMG成為F1方程式大獎賽官方安全車。
賓士AMG歷史起始於1967年。兩位德國人Aufrecht和Melcher在Grosaspach小鎮上開始了他們的改裝事業,AMG正是來源於三者名稱的首字母。
(2)賓士amg空調水泵多少扭力擴展閱讀:
AMG成立之初只是家位於Burgstall小鎮,專精設計、測試賽車引擎的小公司,當然也從事一些為私人改裝的業務,其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據說1968年,公司剛成立沒多久,當時一個顧客從德國基爾慕名開著自己的賓士來到了AMG所在的城市,尋了一輪之後竟然發現AMG鮮為人知。
在1976年,AMG公司小工廠的規模已經無法滿足其日益增長的需求,於是AMG公司的40多位員工一起搬家到了Affalterbach,只留下賽車發動機部門在原址。
3. 梅德賽斯賓士CL63AMG空氣阻力系數是多少跑車外形不錯
試駕CL 63 AMG是一件極為特別的經歷。雖然在2007年6月底原廠便已將新一代CL-Class數據公諸於世,但真正的全球首次發表,卻是在9月底所舉行的巴黎車展,而CL 63 AMG亦在巴黎車展方同步推出。而在巴黎車展開展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卻已經在德奧兩國之間,盡情的駕馭這輛梅賽德斯-賓士旗下的頂級雙門跑車,並且是一步到頂,直攻CL 63 AMG車型,在看過一般市售版實車之前,便已經盡嘗頂級性能版本的一切表現,在試車經驗之中,著實是一項難得的體驗。
● CL-Class:巨大柔美的豪華跑車
在試駕之前,對於CL-Class的印象,還停留在前一代產品,與S-Class相彷的龐大身材,流線而柔美的線條,平整而巨大的鋁圈,看起來十分華美,卻一點都不能激起觀者對速度的聯想。唯有見識其在綠燈起步絕塵而去實力的人,才會驚覺其柔美外觀下的不同凡響。
〖相對於CL級巨大柔美的形象,AMG加持的CL63 AMG顯得鋒芒畢露〗
對於新一代的CL-Class,我們依舊有著同樣的感覺。就原廠的照片看起來,雖然在設計上成功加入復古的美感,但是巨大、豪華、柔美的感覺依舊,同樣激不起我們對性能的狂熱。直到看到了實車。
● 空氣動力學套件與專屬輪圈 打造專屬AMG的霸氣
新一代CL的造型設計,同樣以圓融為重要的設計元素。但那是指原廠量產版的產品。在CL 63 AMG身上,AMG的設計師利用AMG招牌的八字型前進氣格柵,以及大型的後進氣格柵,打破了CL-Class的圓融,創造出外擴而充滿稜角的視覺感受。與S 63 AMG相似的側裙設計,以上揚的線條與CL優美的腰線呼應,搭配降低了視覺的重心,讓CL 63 AMG更加的沉穩。
〖充滿稜角的空氣動力學套件,打造出CL63 AMG與眾不同的頂級性能氣質〗
而鍍鉻飾條的應用,則是在CL 63 AMG的造型中畫龍點睛的關鍵。刻意以黑色呈現水箱護罩,讓其上的2道鍍鉻飾條,更顯鋒芒,增加視覺上的勁道;車側沿著車窗外緣及側裙上的飾條,上下呼應,強調出車身上揚的角度,加強了視覺的律動;而車尾橫亘的長條,拉寬了視覺效果,加上四組大尺寸的排氣尾管,有效拉低視覺的焦點,讓CL 63 AMG的車尾,展現出專屬於AMG的十足霸氣。
但是環顧全車,觀者將發現,CL 63 AMG強烈的性能氣息,是從其扎實的下盤所不斷涌現。四隻AMG全新20吋5幅雙肋式鋁圈,采高壓鍛造技術製造,大幅提升材料的鋼性,因此能以極小的輪輻,支撐CL 63 AMG強大的性能。
〖CL 63 AMG的全新20寸輪轂〗
獨特的造型,一方面是出於讓剎車系統擁有最大冷卻效果的考慮,另一方面卻是帶有炫耀的意涵,以讓輪圈內AMG全新的雙滑動卡鉗與巨大打孔通風碟盤能夠完美的呈現。宛若DTM賽車般的風格,讓CL 63 AMG的戰斗氣息達到滿點。
● 鎖定頂級客層 內裝配備一應俱全
這輛與S-Class鎖定同樣目標客群的產品,在內裝與配備的豪華上,是無庸置疑的,在S-Class上所能看到的配備,除了後座影音設備外,不論是高級CD音響、雙大尺寸液晶顯示器、COMAND系統、GPS等,一應俱全。不同於S-Class,為達成跑車化低重心的設計,CL-Class的中央扶手為固定式設計,以容納下方的排氣管路與傳動軸,使得CL是一輛標准4人座的產品。而在中央扶手上,梅賽德斯-賓士的工程師亦貼心的安裝了後座出風口,以提供後座乘員更完善的服務,並設計了許多可關閉式的置物空間,以讓乘員的隨身物品均能有收納的空間,確保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
〖液晶多功能時速表、車載電話、方向盤換擋撥片等,都是頂級車不可少的。〗
內裝自然不會是CL 63 AMG的重點,將紅外線晶元鑰匙插入點火開關之中,扭動開關,V8發動機再次發出悅耳的呼隆隆的聲響,握著真皮方向盤的雙手不自主的扭動了起來,為即將到來的性能饗宴,亢奮。離開了A-Rosa Resort,我們再次踏上了阿爾卑斯山麓的小道,准備返回德國。雖然經過S 63 AMG一天的洗禮,駕駛著CL 63 AMG在上路,依舊讓我們有著驚艷的感覺。
同樣一具V8自然進氣發動機,動力表現與S 63 AMG一模一樣,但是在經過了幾個彎道之後,便可以感受到兩者之間確有不同。S 63 AMG的操控表現十分出色,轉向中性、對於方向盤反應迅速,在AMG的加持下,早已超脫尋常S-Class的境界。但是仔細的觀察,同樣經過AMG加持的CL 63 AMG,其反應速度與轉向准確度,較S 63 AMG更為優異。如果對於S 63 AMG的操控,可以用車隨意轉來形容,那CL 63 AMG的感覺已經接近是車意相通的狀況。
〖CL63 AMG的彎道姿態〗
兩者雖然共享底盤,但主要的差異在於兩者的軸距不同。之前所試駕的S 63 AMG為長軸的產品,軸距為3165毫米,較CL 63 AMG的2955毫米長上許多,在高速行駛之下雖然同樣沉穩,但在多彎的阿爾卑斯山麓,便能清楚呈現轉向風格上的不同。而CL的車長較短、車高較低、行李箱容量較少,在在都代表著CL的質量更為集中、轉動慣量更小,自然在彎道的反應上,亦會出現更佳的表現;而AMG在系統的設定上,對於CL的調校自然也與S 63 AMG不盡相同,讓兩者在頂尖性能的領域中,一個表現出高級房車的沉穩,一個則擁有靈敏迅捷的運動性。風格不同,精采相同,令人印象深刻。
而同樣是長車頭的設計,因為流線的造型,加上清晰的回饋,以及逐漸放晴的天氣,讓CL 63 AMG的車身定位較S 63 AMG更為容易。面對著更為狹小的回程道路,試車一行人依舊輕松寫意,盡情享受駕馭的樂趣。
● 國界上的華麗迴旋
在一陣暢快的彎道體驗之後,讓我們對於CL 63 AMG的底盤設定及動態表現,有了完整的體驗,讓我們輕松地越過了奧地利的山稜,來到德奧邊境的城鎮。但習慣於重口味的一行人,總覺得希望能更貼近CL 63 AMG的原始面貌,因此同車的夥伴,利用停在十字路口的機會,將ESP系統關上,希望能體驗純正的CL 63 AMG。
〖CL 63 AMG的轉速表特寫〗
綠燈亮起,同車的夥伴打了左轉燈號,扭轉了方向盤,輕踩了油門,按著GPS的指示,我們轉彎左行。
V8發動機的轉速並沒有拉高太多,然而6208cc的排氣量,著實讓人輕忽不得。即便轉速很低,扭力輸出之強,依舊超過雨後路面的承受,一陣漩渦般的力量,將全車的乘員捲入,乘員像是看環場電影般,看著阿爾卑斯小鎮的每一個角度在面前閃過。即便駕駛在第一時間放開了油門,那短暫的動力輸出,依舊強大的讓這輛2噸重的靚車,旋轉了270度之後才停了下來。
● ABC系統完美吸收車身的晃動
ABC系統完美的作動,讓CL 63 AMG的打滑,並不會令人驚恐,舒適地像是滑過平靜湖面的小船。而在停下來的時候,ABC系統,依舊完美的剋制了車身的晃動,沒有多餘的擺動,CL 63 AMG就像是一切均在計劃之中一樣,平穩的停了下來。十分幸運的,在這狹小雙線道的十字路口,車長逾5米的CL 63 AMG,在華麗的迴旋中,並沒有撞到任何的車輛或是路沿石。我們在極為特殊的情形之下,再次見證AMG發動機技術及梅賽德斯-賓士控制科技的卓越。
〖CL 63 AMG的跑動姿態〗
乖乖的開啟ESP系統之後,我們再次進入了山道,再次以速度挑戰CL 63 AMG在彎道上的本事。華麗的迴旋並沒有讓同行人員驚慌失措,卻讓全車的乘員對後軸的變化更為敏感。維持著高速進出彎道,CL 63 AMG的後軸依舊順從地依著駕駛所設定的路線不斷前行。偶爾,在駕駛操作油門略顯粗糙之時,後軸依稀傳來一點違和感,連綿、細致,屢屢在適切的時刻,阻止了後軸的滑動。在華麗迴旋之後,全車的乘員重新認識了ESP。
試車的行程,在再次回到Autobahn之後將結束。在前方車陣出現空檔的時候,我們當然把握最後的機會,享受最後一程的無限速。右腳油門踩下,時速從140公里向上攀升。本以為會像S 63 AMG那般,在紅線時速220的時候換上7檔。但不然,只見轉速自兩千餘轉的發動機穩穩攀升,計算機動畫的指針再次以線性的方式爬升,在最高檔位超比的7檔,CL 63 AMG從140公里的時速,直接一口氣不換氣,再次帶著全車的乘員來到時速250公里的境界。沒有一絲一毫的勉強,舉重若輕,談笑用兵。在行程的最後,我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見證AMG雄渾的實力。
4. 賓士的AMG、MATIC、Hybrid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AMG是與賓士合作的改裝工廠的名稱,MATIC是驅動的意思,Hybrid是混合動力。
在70年代,AMG曾取得不小的成功,建造了許多基於賓士汽車的賽車和高性能街車,但直到1988年,AMG才成為生產製造高性能汽車的一支重要力量。
那一年AMG與賓士公司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而賓士也開始重返德國汽車巡迴賽等賽事。兩家公司合作發展的第一輛車是1993年出品的C36 AMG,如今賓士公司承諾要在每種賓士車上生產其AMG型號。
AMG的車型有 AMG ML63、AMG G55、AMG E63、AMG S65、AMG SL65。
賓士4MATIC四輪驅動的核心技術是4ETS差動限制技術。4ETS就是利用ABS的制動力自動分配功能來實現差動限制。當這種全時四驅的車輛有一個車輪打滑時,車載電腦就通過ABS對打滑車輛制動來限制它的空轉。
Hybrid是通常所說的混合動力,一般是指油電混合動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電能的混合。 混合動力汽車是由電動馬達作為發動機的輔助動力驅動汽車。
(4)賓士amg空調水泵多少扭力擴展閱讀:
GL63 AMG屬於GL級的高性能版本,AMG車型的發動機都是由一位工程師獨立組裝。 賓士GL63 AMG搭載5.5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557馬力,峰值扭矩達到760N·m。
賓士C 43 AMG,8缸引擎,306匹馬力,410牛米扭力,可選旅行車版。
賓士E 55 AMG,8缸引擎,354匹馬力,530牛米扭力,可選旅行車版。
賓士CLK55 AMG ,8缸引擎,347匹馬力,510牛米扭力,可選敞篷版。
賓士CLK-GTR街車版,6.9升12缸引擎,最大馬力600匹,限量生產25部。
賓士SL73 AMG,7.3升V12引擎,最大馬力525匹,扭力750牛米。
賓士SL 55 AMG,8缸引擎,354匹馬力,530牛米扭力。
5. 賓士S65 AMG和賓士S600L,兩者具體有什麼區別
賓士S65AMG和賓士S600L的區別為:發動機不同、外形尺寸不同、最大扭矩不同
一、發動機不同
1、賓士S65AMG:463kW(6.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2、賓士S600L:320kW(3.0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二、外形尺寸不同
1、賓士S65AMG:長×寬×高(mm)5309×1914×1501。
三、最大扭矩不同
1、賓士S65AMG:最大扭矩(Nm/rpm)1000/2300-4300。
2、賓士S600L:最大扭矩(Nm/rpm)520/1800-5800。
6. 性能背後的隱情 淺談賓士A45 AMG發動機
作為賓士AMG的首款四缸發動機,不僅受到技術人員的高度期待,其性能的好壞也關繫到AMG這塊金字招牌能否在性能和品質上繼續精益求精。從技術角度來看,其出眾的動力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起初,AMG想開發一種基於Hyprex技術的動力系統。由於測試中引發的一系列其他工程問題,AMG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改用了渦輪增壓4缸發動機。那麼,你是想用賓士現有的1.8L還是2.0L發動機,還是開發全新的?很明顯,這是另一個問題,但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A45 AMG將採用7速動力換擋,同時懸架和轉向系統也會進行特別的加強和調整,所以當這些都准備好之後,這台發動機將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
所以AMG決定完全開發排量為2.0L的4缸發動機,說到完全全新的開發,其實是被迫的,後面會講到。這款發動機的外形尺寸、缸徑、沖程等與賓士現有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一致,但這只是同尺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用相同的外部組件作為現有的賓士發動機。
M133發動機沒有採用CAMTRONIC可變氣門升程系統,而是借用了賓士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此外,它還配備了高壓燃油直噴和多火花點火系統。M133氣缸體由相對較輕的鋁材製成。為了保證其強度,工程師們採用了砂型鑄造的方法。相比壓鑄賓士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砂型鑄造過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種類的金屬元素,提高缸體的強度。這一切都是因為在測試中,這個小怪物在做功沖程時的燃燒壓力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所以缸體的強化刻不容緩。氣缸強度滿足需求後,新設計的活塞、連桿、曲軸、凸輪軸和氣缸蓋將隨之而來。
為了最大程度地擠出動力,技術人員選擇了稍大的渦輪增壓器,同時採用了雙渦管技術,其最大增壓值可達2.8bar,但為了穩定性和耐用性,增壓值最終調整為1.8bar。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該項目的R&D人員表示:面對如此高的功率輸出,我們幾乎要更換所有零部件,配套的變速箱和四驅系統也做了相應的改進。事實上,在一開始,我們計劃盡可能多地使用原始組件,但是隨著項目的進展,我們發現滿足要求的標准組件越來越少。此外,如此出色的電源性能自然需要高效的冷卻系統。與標准發動機相比,M133發動機需要額外的20%冷卻效率,因此它還使用了新設計的冷卻水泵和水冷循環系統。
雖然這是一台渦輪增壓發動機,但不要認為它不擅長「勇攀高峰」。目前這台發動機的轉速限制在6700轉,但在後期測試階段,已經在7200轉反復測試,發動機沒有問題。最後,基於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對應的轉速點,技術人員認為沒有必要將發動機的最大轉速調得太高。
由於排放法規的限制,發動機必須考慮燃油經濟性,但Tobias Moers先生認為燃油經濟性的考慮不會影響A45 AMG的性能,其0-100km/h的4.6秒加速時間和280km/h的最高時速都值得炫耀。顯然,這給奧迪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奧迪quattro 部門也在改進其直列5缸2.5升發動機,以釋放更高的動力性能。還有一點很重要,M133發動機符合將於2021年9月實施的EU6排放法規,但 奧迪RS3 使用的這款5缸發動機顯然不行。
總結:
托比亞斯·莫爾斯先生說:這款發動機和其他AMG發動機一樣強勁,並且通過了所有嚴格的測試。目前它的表現在同級別中是數一數二的。至於人們對其穩定性的懷疑,我想作為M133的「親生父親」,以他對「孩子」的了解和油然而生的自信,我們或許會悄悄放下那份擔心。
@2019
7. 賓士AMG的發動機
不知道您指的是不是SLK55上的那台發動機,那台發動機是5.5升自然吸氣,最大馬力是360匹,最大扭矩是510牛米。5.5升機械增壓的是配備在G55 AMG上的,最大馬力是507馬力,最大扭矩是700牛米
8. 賓士amg一般多少萬
不同版本售價不同,以下是賓士AMG不同版本的售價:
1、A級AMG版本 售價:55萬左右
這款車的全新家族式的前臉設計和雙出排氣管,以及來自AMG的外觀套件和大尺寸AMG專屬輪轂及剎車盤都很清晰的表明了這款車的身份。
動力方面,這款車搭載代號為M272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60馬力,將會配備雙離合器變速箱和全輪驅動系統。該款車型上市後價格在55萬左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賓士AMG
9. 賓士AMG 5.5L V8機械增壓引擎的最大扭矩 最大功率 是多少
你說的是G55AMG吧,最大扭矩:700Nm/2750rmp-4000rmp; 最大功率373kw/6100rmp; 最大馬力是507
10. 關於賓士AMG發動機
梅賽德斯-賓士AMG歷史應該從上世紀的1967年開始,兩位德國人:Hans Werner Aufrecht和Eberhard Melcher,在德國一個名為Grosaspach的小鎮上開始了他們的改裝事業,「AMG」名字的由來就是來自這三者間,Aufrecht先生和Melcher先生及地方名字的第一個字母,AMG就此誕生!Aufrecht先生之前是一位當時還是名為Daimler Benz(戴姆勒賓士)車廠任引擎測試、調教工作,所以對於Benz的引擎可以說了如指掌。
當然,一如許多歐洲的改裝廠,他們剛開始時的業務都是以賽車為主,幫客人改裝車輛只是副業,1971年,比利時的SPA 24小時耐力賽上,AMG以一台「300SEL 6.9 AMG」賽車拿到了全場第二,公司名聲也是有這個時候打響了。1978年,當時的旗艦級跑車,代號R107(也就是R129的前身)被AMG開發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並在當年拿下了總排名第三名的成績,這也是AMG第二度在賽車場上嶄露頭角,雖然成績還沒有到達最高的領獎台,但對於專一使用M.Benz為藍本進行賽車,這點Daimler Benz是看在眼裡的。450SLC在1980年,終於在紐布靈賽道獲得首場冠軍,或者也可以將之看成是AMG在賽車場的里程碑。
八十年代後期,同樣是AMG向民用改裝車市場進發的年代,這些年裡,AMG不斷推出高性能的完成車以打響在改裝市場的名聲,而如果要說其中的表表者,就不得不提到這台車了,它便是1986年推出的高性能房跑車:車架代號C124的300E 5.6 AMG,馬力達到360匹,而極速更是達到近300公里的驚人數字。與此同時,80年代的AMG也不是一味追求大馬力、高性能的引擎了,他們開始為自己的品牌添加例如空力套件、輪圈、飾件等改裝用品以滿足日益蓬勃的改裝市場。
1993年,AMG正式成為Benz公司下屬部門,並首度推出可以在全球Mercedes-Benz銷售網內銷售的C36,及後的1999年,Mercedes全面收購AMG,從那時起,AMG便成為了M.Benz車廠下的高性能街車改裝部門。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現在的AMG並不是BENZ的賽車部門,因為AMG本身是沒有賽車部門的,現在我們所見的掛著AMG品牌的賽車,其實是由AMG的創辦人Hans Werner Aufrecht先生另外成立的一家名為HWA GmbH的公司所製作,然後再售予AMG,再以AMG身份出現的產品! 至於目前AMG所改裝的民用車,幾乎覆蓋了整個Benz車系,從小型的A-Class、B-Class、C-Class,到中型的E、CLK、SLK、CLS,再大型的S、SL、CL、M、G、R等所有級別,而且改裝項目種類繁多,作為一個改裝品牌的翹楚,相信實力與質量已經不在顧慮范圍內了!
賓士AMG的輝煌歷史
1967年,Hans Werner Aufrecht(A)和Erhard Melcher(M)在德國Grossaspach(G)創立了AMG公司,現有雇員500名,每年大約生產12000輛汽車。在70年代,AMG曾取得不小的成功,建造了許多基於賓士汽車的賽車和高性能街車,但直到1988年,AMG才成為生產製造高性能汽車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一年AMG與賓士公司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而賓士也開始重返德國汽車巡迴賽等賽事。兩家公司合作發展的第一輛車是1993年出品的C36 AMG,如今賓士公司承諾要在每種賓士車上生產其AMG型號。
強調高性能的傳統,特別是大馬力發動機的應用以及M和AMG特有的造車理念-限量供應,這些都會使全世界的車迷如醉如狂,也造就了像M和AMG這樣的公司長盛不衰的輝煌。
在早些時候,AMG主要是在賓士300 SE的基礎上打造一些賽車來參加歐洲巡迴車賽。不過為求得勝利,公司也經過了漫長的等待,首次賽場上的突破是在1971年。一台由AMG改裝的賓士300 SEL 6.8在著名的比利時Spa賽道24小時賽中獲得同級車冠軍,而總排名拿到第2。當時的車手為Hans Heyer以及他的隊友Clemes Schickendanz。後來被證實1971年的成功,是AMG在賽道上取得令人羨慕成績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