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二手車市場上賓士S級這么多
為什麼二手車市場上賓士S級這么多?那為什麼市場上5年以上的賓士S級轎車會這么多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二手賓士S級的那些事兒。
三、寫到最後
所以當你看完這些內容你就會知道為什麼賓士S級要在3-6年之內出手,為什麼6-10年的賓士S級二手市場會有那麼多了,那都是企業或者單位流出來的車輛,既然轉手出來肯定就不會再買回去了,而我們個人因為維修和保養的問題就更不會去碰了,所以他只能剩在那裡了。
⑵ 賓士E300eL競爭力分析:比E300L貴4.4萬 與寶馬530Le誰更強
賓士E300eL的動力系統由2.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發動機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350Nm,電動機最大功率90kw,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採用14kWh三元鋰電池組,純電動模式NEDC續航里程50公里。售價50.98萬元.
各位車友。要不要考慮入手一台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賓士車有什麼競爭力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將自己對C級這種入門級車型的感受直接套到整個賓士品牌上,只能說是視野太狹隘了。梅賽德斯-賓士這個品牌,不斷在用自己的S級轎車重新定義「豪華」這個詞在汽車領域的解讀方式。如果你有機會駕駛和乘坐這個級別所有的主流品牌的產品之後你就會發現,從S320到S600 Maybach,S級永遠是同等價位中讓後排坐著那個人最舒服的車型。最頂級的S600 Maybach,越級挑戰幻影和慕尚也是沒有絲毫壓力的事情。這就是梅賽德斯-賓士這個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這是你在入門級的A級或者C級轎車上永遠體驗不到的東西。
⑷ 中大型豪華轎車的標桿是賓士E級賓士E級到底「強」在哪
引導:
在豪華中大型轎車領域當中,賓士E級在國內有著非常強的「統治力」,在過去的6月份,賓士E級在國內銷出了15738輛,雖然在過去的6月份,賓士E級的銷量超奧迪A6L,但是賓士E級近年來,在國內的銷量一直都非常穩定。
可能很多人好奇,為何賓士E級常年在國內的銷量一直居高不下呢?畢竟,近年來,國產賓士近年來在國內被爆出不少負面新聞,但是,這並沒有影響賓士E級在國內的銷量,難道賓士E級在同級別當中有什麼「過人之處」?
總結:
都說賓士E級不值得買?是因為買不起?還是真的不值得購買?我們不能說賓士E級就不值得購買,雖然該車近年來在國內被爆出不少負面新聞,但是該車已經進行了多次召回,而且根據實際的數據統計,賓士在豪華品牌BBA當中,整車的故障率是最低的,賓士E級能夠取得這么高的銷量,跟自身的外觀造型和內飾布局分不開。
你們怎麼看賓士E級呢?如有不同觀點以及想法,歡迎前來留言及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賓士GLC與林肯航海家,從性價比的角度誰更值得買
對於消費者來說,寶馬X3和賓士GLC是豪華品牌SUV車型中的標桿車型,也是非常常見的車型。當然,他們不是這個階層的唯一選擇。這個級別也有林肯領航員這樣的小眾車型,那麼如果一個消費者的預算在45萬左右,應該如何在寶馬X3、賓士GLC、林肯領航員之間選擇呢?賓士GLC的外觀側重於時尚優雅的風格。碩大的logo和兩條粗大的鍍鉻飾條的組合,凸顯出強烈的豪華氣質,整體感覺相當精緻。
硬實力方面,面對豪華中型SUV市場的絕對標桿賓士GLC,全新林肯領航員能交出怎樣的答卷?與寶馬X3和賓士GLC相比,林肯領航員的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作為MKX的換代車型,林肯領航員的價格比它的前輩要“親民”得多。MKX曾經作為類似雷克薩斯RX的中大型SUV車型與其他車型競爭,但顯然缺乏品牌力支撐的MKX並沒有RX那樣的資本。因此,今天的領航員盡管車身尺寸比X3和GLC大,但仍然定位為中型SUV。
⑹ 開賓士E300算有錢人嗎賓士E級的檔次高不高
如果你需要一輛不太貴又能彰顯身份的車,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通過這輛車看出你很有錢,那麼 賓士E級 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銷量也證明了很多消費者會選擇E級。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賓士E級總銷量為15.5萬輛,僅比 寶馬5系 的16萬輛少一點點。
e級,這是1993年賓士給這款車起的新代號。E是Executive(行政級車)的縮寫,意思是E級是為那些老闆打造的。
另一方面,雖然BBA在中國市場被列為一線豪華品牌,但奧迪和賓士的品牌競爭力基本都是在達到50-60萬的水平後才加強的,在近百萬的級別基本都是賓士的主場。然而2019年,本該是這個級別最強的 奧迪A6L 卻在三者中墊底。寶馬5系成功登頂,而賓士E級發揮穩定,保持第二名。只能說寶馬是黑馬,老奧迪馬失蹄。
除了品牌定位,賓士E級還有很強的競爭力,賓士E級在外觀上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其他豪華品牌借鑒。我們都說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年輕。不僅油膩的中年人,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也買這種50-60萬的豪車,所以賓士E級推出了兩種風格的前臉車型供消費者選擇。
豎盾網樣式更適合中年人,車身更豪華大量鍍鉻部件,蓋上的豎標穩如定海針。
大兩條條紋的中網樣式更適合稍微年輕一點的消費者,豪華中帶點運動氣息也不會太枯燥。
像賓士E級這樣的車,通常給人的感覺是像大船一樣穩,其實很重。畢竟現在國內的E級都是長軸版本,軸距3米,長5米。之前有標軸,但是銷量不好,就取消了。
但是當你實際駕駛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稍微有一點振幅的方向盤體就會立刻跟上去。當然,如果你開過標軸的E級,你會發現標軸更好開。畢竟底盤的所有調教都是在標准軸的前提下進行的,但這種良好的駕駛並不是特別明顯。
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賓士E級大部分還是自己開,所以E級雖然是行政級後座車,但是前座的享受還不錯。除了非常好的駕駛體驗,配置的享受也是一切。
從最表面的享受出發,賓士E級內飾大量使用真皮和木質,豪華感十足。銀色圓形出風口,略帶復古味道的石英錶,瞬間將格子逼滿。結合一體化的儀表和顯示屏,整個內飾有豪華、復古、科技三大元素,三者非常和諧。晚上打開64色氛圍燈,整個車內環境會變得更有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在標准版車型上使用了常規的圓形方向盤,而在標准版車型上使用了平底方向盤,從而使兩種風格更加獨立,並增強了標准版車型的運動氣息。
配置的享受,標配的電磁懸架保證了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可變轉向比的電動助力賦予了車輛更好的操控感。為了保證舒適性,賓士E級沒有使用癟率過高的輪胎。
其他配置就不用細說了。作為50到60萬的豪車,可以想到配置E級。即使是最低配車型也配備了豐富的功能,高配車型更是錦上添花。
最終總結
賓士E級是有檔次的,兩種風格的不同配置也能照顧到更多的消費者。價格和 A6L 、5系差不多,所以E級發揮了應有的水平,竭盡所能。
@2019
⑺ 加快國產腳步,造型/科技全方位進化,賓士GLA競爭力分析
幾年前,伴隨國內SUV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開始了降維打擊,推出足以匹配合資緊湊級SUV價位的車型,比如寶馬X1、奧迪Q3,以及今天的主角賓士GLA。其實就我個人而言,現款賓士GLA相比其他兩款車型而言,是最不像SUV的SUV,或許當時賓士給到它的定位也只是台跨界車吧。
但即便如此,賓士GLA的定價藝術或許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若不能收起一些高傲的品牌溢價,無論是Q2L、X2,還是有可能後來居上的諸多合資品牌車型,都會給GLA帶來不小的麻煩,畢竟產品力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了。
編輯點評:
GLA的國產號角,雖然從賓士的全球戰略角度來看,已經十分迅猛了,但就中國市場而言,後浪拍前浪的故事或許還不是普遍現象,所以趕在GLA之前的X2、Q2L,甚至Q3和Q3Sportback都有可能問鼎同級別銷量冠軍,這樣一來,賓士GLA的前景就有些不容樂觀了,除非放下身段,若是如此,我站GLA一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AI看市場|數據解讀賓士GLB產品競爭力
[汽車之家?新聞]?2019年11月29日,北京賓士旗下的全新緊湊型SUV,賓士GLB車型正式上市。該車定位7座緊湊型SUV,不過很多用戶其實在該車上市之初,並不看好這輛車型的後排以及第三排的空間表現。那麼時隔一年,這輛車在用戶以及市場中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呢?是否和當時推出的時候是同樣的評價呢?本期AI看市場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賓士GLB的市場表現及產品力情況。
五、總結
綜合來看,賓士GLB在其核心競品圈中的產品競爭力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其意向用戶數量也在進一步增長,基礎的用戶口碑較好,整體競爭力較強。未來在動力、舒適性方面努力提升的話,有望進一步加強產品競爭力,吸引更多用戶認可。(文/汽車之家數說行業)
⑼ 與奧迪A3、寶馬1系相比,全新賓士A級的競爭力如何
⑽ 貴陽評測:賓士GLB競爭力分析
1月11日小編有幸受貴陽鵬龍晨羲邀請參與實測全新到店的賓士GLB。
賓士非常大膽地為全新GLB注入了七座版本為其增加了獨特性,誠然GLB的大空間絕非標准7座的車型的尺寸,GLB的大來自於5座+2座的靈活布局,來自於單獨可2:4:2比例放到的後排。作為大才的成長中的年輕人,絕對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可以大用的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