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5T尚能飯否 測試賓士C260L運動版
在2018年, 賓士C級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正式完成了中期改款,並新增了260尾標的新車型。令很多人疑惑的是,C260L車型僅僅搭載了1.5T+48V輕混系統的動力總成,相比舊款的C200L有“明升暗降”的嫌疑。至於這輛C260L在測試中表現如何?詳見下文分解。
本次評測車型
本次評測車型為北京賓士C 260 L 運動版(2019款),官方指導價為35.08萬元,並選裝了幾何多光束LED大燈、19寸AMG鋁合金輪轂、前排按摩座椅等配置。
試駕:底盤高級感強,動力未達預期
拉開車門,我能明顯地感覺C260L的車門鉸鏈較為沉重,延續了 賓士 一貫的阻尼感。而坐進駕駛座後,整個座艙的開敞感表現不錯,無論是前向還是側向的視野均可圈可點。同時,方向盤與座椅的位置亦較為科學,對新手駕駛者來說幾乎沒有學習成本。
受限於僅有的1.5L排量,C260L這套動力總成還是令人失望了些。其一,在很多人眼中,賓士的260尾標至少對應著2.0T甚至V6的引擎,得知這台引擎的排量僅跟 本田 飛度 一樣,不由得令人感覺“上當受騙”。其二,這台引擎的實際發力表現,亦對不起賓士的水準,下文會進行詳細解析。
在按下點火開關的瞬間,這台1.5T引擎的動靜十分輕柔,跟以往豪華品牌車型較為澎湃的點火聲浪有落差,可謂低調得過分了。而得益於48V系統的輔助,引擎怠速可低至700RPM,坐在車內很難感受到引擎運轉時的振動和噪音。對於追求 優雅 的消費者來說,這絕對是件好事。
當粗細合適、觸感細膩的方向盤在手中握緊,老派豪華的濾鏡就此啟用。而你,就是其中的主角。
將賓士標志性的懷擋檔桿往下撥,車輛隨之掛入D擋,卻沒有出現任何的闖動跡象。變速箱液力變矩器的蓄壓過程較為輕柔,符合你對一輛賓士轎車的期待。而在塞車路段走走停停時,C260L僅5km/h左右的怠速顯得過於慵懶,較同級別的對手甚至是其它賓士車型都慢上不少,需要補油才能跟上車流蠕動。
輕踩油門加速,我們能發現C260L的初段油門響應比其它賓士轎車更靈敏:1.5T的引擎會迅速在48V輕混系統的帶動下,將轉速拉升至2000RPM以上,而變速箱也傾向於延遲升檔(哪怕1擋都是如此),以營造更直接的初段加速感,應付加塞時表現不錯,順帶把賓士車型低速下慣有的“竄車”現象消除了。不得不說,這種類似於“油門加速器”的做派與很多日系小排量家用車異曲同工,但總讓人覺得1.5T引擎缺少老款C200L 2.0T引擎的從容感。
值得一提的是,C260L這套1.5T+9AT的動力總成在每次加速時,轉速都會避免落在2000RPM以下。例如在迅速提至60km/h的工況下,引擎甚至會將轉速猛拉至3000RPM以上,變速箱才慢吞吞地升檔。同時,這款1.5T引擎很難感受到渦輪的介入點(因採用了尺寸/慣量均很小的渦輪組件),且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澎湃扭矩平台,有種2.0L自吸引擎+CVT變速箱的錯覺。
在60-120km/h的全油門Kicked down加速工況下,C260L這套動力總成受制於過小的排量,可謂疲態盡顯:盡管變速箱的降檔速度不算慢,能迅速從7擋退到2擋,但引擎扭力的輸出顯得捉襟見肘,哪怕有48V輕混系統幫助引擎迅速抬上4000RPM,但在中高轉區域的出力實在差強人意,加速感完全落後於同級別競爭對手,對駕駛員超車時的預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得益於不錯的NVH表現,盡管急加速時引擎轉速瘋狂拉升,C260L車內也基本聽不到引擎的運轉聲浪,這點要給好評。
總而言之,順滑程度佳,但動力表現拖後腿,這是在不是一輛賓士C級應有的水準,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了,大多數選擇C260L的車主,都不會拿他們的愛車去飆車。在日常的佛系駕駛下,C260L動力總成的表現其實並不算差,盡管巡航時轉速偏高(第9擋需要在接近100km/h的情況下才能掛得上)、變速箱不愛降擋、表顯油耗較對手高一些(綜合路況約9-10L)之外,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吐槽的了。
在濾振表現上,C260L與定位更高的E級車型風格十分相似,在路況好的柏油路面巡航時,它就像一艘忽忽悠悠的大船,伴隨著車身有節奏地上下浮動,路面的小起伏被一一抹平。柔韌的懸掛能很好地完成支撐車身/吸收振動兩份任務,無論是前/後排乘客,均能獲得四平八穩的舒適體驗。
但只要一遇上較大的坑窪,這套扁平比40的薄胎+19寸A MG 輪圈構成的行走系統,會向懸掛系統傳來不少的跳動;另一邊,壓縮阻尼較小的避震器、行程較短的彈簧無法將沖擊徹底吸收,容易造成避震打底+車架顫動的窘迫感。總而言之,跟大多數賓士一樣,C260L是一台很“挑”路面的一台車,濾振表現相比同級別對手們沒有任何優勢。
前文說到C260L的底盤濾振很“賓士”,與之對應的,C260L方向盤的轉向質感亦較為厚重:盡管從左打到右僅有兩圈多的行程,聽起來很運動,但工程師們刻意保留了一定的虛位,減少了高速巡航時駕駛員的負擔。同時, 無限 向液壓助力靠攏的阻尼增益設定,令方向盤阻力在隨速變化/輸入角度變化時表現得十分線性,不會出現對手低速下輕柔輕飄飄/高速時阻尼突兀的現象。
在車頭指向性的表現上,C260L稱得上十分精準,但初段的響應明顯還是慢了些,顯得穩重有餘而激情不足,運動感負於 寶馬3系 。但好的方面是,C260L有著相當穩健的底盤幾何,以及出色的回正特性:C260L的方向盤彷彿是通過一根液壓阻尼桿跟前輪相連,駕駛員能通過方向盤了解前輪到底在幹嘛,且不需要犧牲舒適性。
在高速巡航時,C260L的底盤有著“直線穩,拐彎靈”的表現。當駕駛員高速切彎時,C260L的懸掛和防傾桿很好地支撐住了車身,車尾也能迅速跟進入彎,並不會出現前後軸脫節般的尷尬局面;同時,C260L的底盤對側傾的抑制非常得體,重心轉移亦非常好預判,能在極限到來前給於駕駛者充足的反應時間,給人緊緊地“咬”住地面的安穩感。
但值得指出的是,C260L因照顧48V輕混系統的動能回收,剎車踏板初段腳感偏軟(很多混合動力車型的通病),容易出現輕踩減速度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在走走停停的城市路況下,需要駕駛員適應。當然,這不是說C260L的剎車表現很差(隨後測試部分會提到),只能說給人的信心不是很足。我認為,既然C260L底盤和轉向都有著很高的水準,賓士工程師們為何不在剎車腳感上多下點功夫,提升下整體感?
總而言之,C260L就是一輛動力較弱,但底盤、操控感很棒的運動豪華B級車。它那濃厚的老派運動風韻,在對手們不遺餘力提升“電子味”的當下,是如此的珍貴。如果讓我去評判同級別車型中哪輛最具溝通感,我會毫不猶豫地將這票投給C260L,而不是大家口口相傳的3系。
展開餘下全文(1/5) 2 機械部分解析/各項測試成績 回頂部
48V輕混加持下的機械造詣
作為中期改款C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力動力總成,這台M264引擎盡管只有1.5L排量,但技術含量還是相當高的。
48V BSA發電/啟動一體化電機、Camtronic進氣側可變氣門升程、雙渦管渦輪增壓、NANOSLIDE低摩擦塗層、水冷式中冷器、合成材料發動機支承技術的加入,令這台1.5T引擎有足夠底氣去彌補排量上的弱勢,在盡可能多的工況下讓駕駛員感覺不出它的排量僅有1.5L。至少賓士官方的意思是這樣。
中期改款賓士C級 動力總成一攬 車型 最大馬力(PS) 最大功率轉速(rpm) 最大扭矩(N·m) 最大扭矩轉速(rpm) C 180(1.6T四缸) 156 5300 250 1200-4000 C 260(1.5T+48V) 184 6100 280 3000-4000 C 300(2.0T四缸) 258 6100 370 1800-4000
可以看出,C260(1.5T+48V)這套動力總成盡管採用了眾多的先進技術,最大馬力及扭矩上1.6T引擎有優勢,但明顯犧牲了主流渦輪增壓引擎的扭矩平台:280N·m的最大扭矩在3000rpm才“姍姍來遲”,而且只有1000rpm的窄區間可用,預示著這台1.5T引擎的發力特性 無限 接近於一台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時,略顯慵懶的9AT變速箱更是將問題放大,最終呈現類似2.0L+CVT的動力響應感。
即便這套動力總成槽點不少,但作為一輛正兒八經的 賓士 車型,厚實的鈑金/隔音棉/塑料底盤護板/隔熱鋁板還是一樣都不能少,而優秀的做工也是。而前後標配多連桿+穩定桿懸掛的配置,相對 寶馬3系 前雙球節(麥弗遜懸掛的變種)、後多連桿(無防傾桿)的設定來得厚道。
相較 寶馬 3系,賓士C260L採用了更多的鋁制底盤部件,被塑料保護殼包裹的下擺臂就是其中之一;而分體式尾喉的設計,亦有利於行李廂空間的拓展。
各項 測試 成績
●百公里加速測試
在關閉ESP+憋轉速至3000RPM彈射起步時,C260L盡管是後驅車,卻不會出現任何的後輪打滑跡象。184馬力的後驅車不能燒胎?我也是第一次見,畢竟一模一樣馬力的3系燒起胎來那叫一個猛。最終測出的9.36s破百成績,較官方的8.5s慢了不少,估計是場地和天氣的原因(測試當天氣溫高達35°C)。
在起步姿態的控制上,C260L的表現亦非常得體,前後懸的動作幅度均不算大。C260L的加速感雖在同級別中不佔優勢,但勝在9AT變速箱的升檔平順度較高,車里的乘客亦不會有翻江倒海的不適感。
●百公里制動測試
百公里制動測試中,賓士C260L的前2活塞、後單活塞的剎車系統表現出色,在225/40 R19的馬牌CSC5 SSR輪胎的輔助下,貢獻出36.64m的好成績,在同級名列前茅!這意味著,這套剎車系統盡管在日常駕駛時腳感偏軟,但在緊急剎車時效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觀察照片,我們也能發現C260L在剎車時的姿態控制也非常棒,多連桿前懸掛的對車頭的支撐相當有效,4條輪胎亦緊緊地捉住地面;而ABS工作時不會出現任何的晃動/滑移現象,讓駕駛員在緊急制動時信心十足。
●車內噪音測試
成也輪胎,敗也輪胎。選配了40扁平比的薄胎+19寸A MG “大腳”的C260L,高速行駛下的胎噪頗大,壓過了引擎雜訊以及風噪,成為了影響噪音測試成績的“幕後黑手”。總而言之,C260L的NVH表現符合該級別的定位,但高速巡航下的控噪表現相比對手還是有差距。
3 更像是一次小改款的中期改款 回頂部
外觀:堪比“微整容”的中期改款
運動套件加身後的C260L,濃厚的A MG 肌肉感呼之欲出:“滿天星”中網挾碩大的 賓士 LOGO,霸氣二字直逼眼球;而近似上下翻轉處理的幾何多光束LED大燈組、下方的空氣導流區域,無一不是精緻暴力美學的展現。
這代C級已在國內上市5年,路上的能見度也相當不錯。這套下放自W222 S級的外觀設計語言,卻一點也沒有顯現出疲態,依舊是那麼的耐看。在我看來,此次C級中期改款,只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精修”罷了,這也側面證明了賓士這套設計語言的成功。
看看“日漸肥胖”的 寶馬3系 、 奧迪A4L ,再回頭看看中期改款的C260L,其 優雅 修長的車身比例、張弛有度的塑形腰線更為中庸、平衡,能迎合更多消費者的審美。
作為此次中期改款的看點之一,幾何多光束LED大燈組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整車的“點睛之筆”,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獨立的84顆LED燈珠、每秒100次的自適應照射范圍調整、最遠達650m的照射距離、雍容華貴的啟動儀式……如何將一盞車燈,升華成值得放入博物館珍藏的藝術品?在這場“燈廠”名號的爭奪戰中, 奧迪 與賓士都不甘示弱。
極度外拋的前翼子板,與腳下的AMG輪轂相得益彰,盡顯運動之勢;順勢延伸出的兩道深刻腰線,在後門處匯合, 成功 地塑造了凌厲的側面觀感,令C級成為了賓士轎車序列(非Coupe車型)中最具運動氣息的車型。
在鍍鉻混得風生水起的賓士,講究的是恰到好處、點到即止。一個不起眼的門把手,都能依託鍍鉻雕琢出別具一格的豪華感,沒有一定的藝術造詣是玩不轉的。
與略顯“張牙舞爪”的車頭相比,C260L那優雅下滑的車身線條、圓潤飽滿的車尾,稍稍顯得“油膩”了些。但沒關系,後保險杠兩側的仿通風口裝飾、點到即止的雙邊雙出排氣管、全新的C字形LED尾燈組,即刻為您奉上。
整潔唯美的“C字形”LED燈帶,是整個尾燈組的靈魂所在。而在拋棄了舊款的雙層式尾燈設計後,賓士家族等級森嚴的尾燈組分級制度,正式成形。(S級三排LED燈條、E級兩排、C級一排,A級一條……以此類推。)
4 看起來摸起來都很棒,但坐起來一般 回頂部
內飾:設計同級標桿,實際體驗一般
坐進C260L的座艙,所有細節均一如既往的精緻:大到整個內飾的基調,小到屏幕文字的邊緣處理,都保持著同級No.1的水準。不禁讓人懷疑同級別車型的內飾設計師們,從2014年一直偷懶到了2019年。
全新的多功能方向盤、由7英寸飆升至10.25英寸的中控大屏(依舊不支持觸控),以及對應的最新版Command操作系統,是C級本次中期改款的重中之重。
握感飽滿的真皮方向盤3/9點位置布置著豐富的多媒體按鍵,為駕駛員同時操作兩塊屏幕提供了便利。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多向選擇鍵採用了觸控的形式,反應不太靈敏,容易造成誤操作,學習成本略高。
盡管小屏幕內的菜單選項較為繁雜,但依舊沒有抵消我對這套機械式儀表盤的喜愛。清晰明朗的刻度、挑逗味十足的紫色指針、立體化的“ 炮 筒”式造型,以及順眼的HUD抬頭顯示,都為其加分不少。當然了,最新款的C260L,已標配了10.25英寸以上的全液晶儀表盤,顯示效果會更上一層樓。
精細的屏幕顯示效果、條理清晰的物理按鍵區域,為C260L的內飾質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諸如蘋果Carplay、一件循環換氣等人性化功能的加持,亦是智能生活 願景 的展現。
但值得指出的是,最新款的Command系統在反應速度,以及易用程度上“開了倒車”。老款車型上的大號滾輪,被一整塊觸摸板所取代;而我們都知道,在行進中的汽車上用觸摸板操縱,不是一件易事。
更坑爹的是,這塊觸摸板的識別率/靈敏度還特別低,令駕駛員很難選中心中想要的那個項目,哪怕選中了也可能因為點擊被誤識別成游標移動而抓狂……而駕駛員終於確認了所選的項目,還會發現車機的卡頓實在令人無力吐槽……
在用料及裝配工藝上,C260L維持了 賓士 一貫的高水準。無論是中控台上的搪塑,還是各處的金屬飾板、仿皮材質,無論看上去還是摸上去都是同級車型中最棒的,給人“所見即所得”的滿足感。
冷冰冰的金屬感,隨觸可及。市面上有很多廠家不遺餘力地在模仿賓士的內飾質感,但很明顯,這種百年汽車大廠所沉澱下來的審美及工藝壁壘,並非一朝一夕便能領悟。
欣賞著柏林之聲音響的精緻金屬網罩,聆聽著從中飄揚而來的甜美樂曲,靜靜感受著出風口旋鈕所帶來的的清脆金屬質感……賓士,果然還是那個對豪華 理念 理解得最透徹的品牌。
仍需指出的是,老款C級上那反人類的手套箱開口設計,尚未被改進。駕駛員如果在行車過程中從扶手箱拿取物品,亦或是平時想把體積較大的物品塞進扶手箱時,會顯得非常不順手。
在前排座椅的舒適性上,C260L表現尚可。主要丟分點在於坐墊偏短,而對於大腿的支撐力不足;同時,靠背對駕駛員肩部的支撐不甚到位,與較低的扶手箱一同,容易令前排乘員產生疲勞感。
此外,盡管這副前排座椅有著座椅加熱和按摩功能,但要實現詳細的座椅功能調節,還是需要經過多級菜單的尋找,略顯繁瑣,希望廠家後期加以優化。
在後排乘坐體驗方面,基本還是重復犯了前排座椅的毛病:坐墊的長度/高度以及傾斜的角度都不太夠,導致腿部支撐欠佳;而較為豎直的靠背,以及較硬的填充物/表面仿皮,令C260L的長途乘坐舒適性相比同級別對手沒有任何優勢。
但細數下配置單,C260L對後排的關照已經在同級別中名列前茅了:多單 元 的柏林之聲音響、老闆鍵、座椅加熱、USB充電介面(可左右座椅互換)、三區空調、後窗/側窗遮陽簾的配置顯得誠意十足,很難找出大的毛病。
5 文末語/幾何多光束LED大燈 回頂部
文末語
對於時髦的48V輕混系統+1.5T引擎,恕我直言,實際動力表現遠對不起260這個尾標。但在各大汽車廠商都在尾標上玩“文字游戲”,連內燃機都不知何時消亡的當下,誰也不知道C260L這個尾標背後,有著多少的耐人尋味。
總之,如果你是對性能有著較高要求的車迷,這輛C260L我不推薦你購買,因為它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輛舒舒服服開著的 賓士C級 ,毫無疑問C260L就是你的菜。 (圖/文/攝: 秦 子鈞)
番外:幾何多光束LED大燈
B. 改裝魅力|賓士C級改裝氣動避震的迷人低趴范
改裝魅力|賓士C級改裝氣動避震的迷人低趴范
現在大多數車主,買車的時候除了喜歡看外觀、內飾、配置、動力和口碑等等之外,也會考慮該車有沒有改裝的潛力。隨著汽車個性化、舒適性的需求逐漸提高,汽車已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能夠為人們帶來樂趣舒適的玩伴。改裝氣動避震低姿態對很多年輕的車友來說,完美的姿態有很大的吸引力,一起來欣賞賓士C級的魅力低姿態風格!
除了精心的保養,改裝了氣動避震的車友們需要注意的還有很多。裝有氣動避震的改裝車是不可以在行駛過程中調節車身高低的,這行為是非常毀避震的行為,因為一旦車主在調整氣壓避震的時候經過坑窪路面,那麼氣動避震不光光是受到路面坑窪沖擊的影響,還有氣壓管路單項閥門容易被氣囊里的沖擊氣壓崩壞的危險,嚴重的會出現因為氣囊沖擊氣壓過大致使全段管路破裂的情況,所以在開車的時候肆意調節氣動避震就是毀避震的行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賓士C260真的值得入手嗎讓我們來看看車主怎麼說!
作為賓士在華最走量的車型之一,賓士C級一直是眾多年輕男女心目中所不可或缺的一款車型,有人認為它時尚精煉,即便是它僅僅只搭載了一台1.5T發動機,也有人認為它品牌形象好、內飾氛圍棒,即便是它後排被大為吐槽小板凳。還有人認為它長的顏值很高,即便它的駕駛質感完全配不上這30多萬的價格,總言之,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到底這台賓士C260在人們心目中又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接下來咱們就通過車主對它的評價來看看大家對於賓士C級260這款車、這個型號有什麼看法與認知,也替大家來分析分析賓士C260到底值不值得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顏值控小姐姐的賓士C260 Coupe改裝分享
作為一個女生,在選車時自然不會像男的那樣考慮加速性能、考慮操控、考慮後續保養之類的,我們選車,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有顏值,看得順眼才行,於是便將目標放在了轎跑車型上。這不,在逛了將近半個多月的汽車網站和論壇之後,篩選出了寶馬4系、奧迪A5和賓士C260Coupe這三款BBA車型。在反復對比試駕之後,最終入手了賓士C260coupe,理由嘛,長得好看,又是最新款,就這么簡單。
好了,這就是這次改裝的全部內容了,對於女士來說,不會像男生改裝那樣去改輪轂、改排氣、改避震啥的,我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迎合感官上的小改動。最後再附上幾張愛車美圖,給大家的分享就告一段落啦。
E. 201賓士GLC260L動感型懸架軟硬怎麼調節
懸架軟硬調節打開方法:
在儀錶板與中央顯示屏的交界位置上,根據汽車的駕駛模式自動調節。
經濟模式下懸架較軟,運動模式下懸架較硬。
F. 賓士c260減震一直響
一方面要檢查減震器是否漏油;
另一方面及時減震器不漏油,如果壓力軸承和橡膠襯墊的出現磨損,減振器連接銷、連接桿、連接孔、橡膠襯套等有損壞、脫焊、破裂或脫落之處,也會造成異響。
過減速帶有聲音,主要看經過的減速帶是硬減速還是軟減速,也就是說減速帶是平緩的還是有稜角的,聲音如果出現在平緩減速帶上,聲音來源可能是下臂、副梁等部件,如果較硬的的減速帶出現聲音,應該是減震器等部件出現問題或左側底盤有松曠部分。
G. 我想買一台賓士C260,這款車怎麼樣誰能說說嗎
賓士C260可以說是賓士的商務車中的佼佼者, 性能和外觀設計都相當的優越,適合高端商務人士使用。
總而言之,賓士C260的各方面都挺好,外觀的設計大氣簡約,內飾空間科技感十足,價格也相對實惠,適合年輕職場人士使用,總體來說是值得購買的。
H. 這樣改裝不會錯 賓士C260標軸改裝入門三件套
「坐標廣州,訂了半年的C260標軸終於到了,至於為什麼訂這么久,由於訂月光石灰色,銷售說就要半年,因為很少C標有這個顏色,既然要等,順便把液晶屏,柏林之聲,氛圍燈,智享套餐加上了,由於時間過長,廠家造車的時候已經是2020款,液晶屏已經是標配了,沒有之前智享的套餐了,輪胎也標配了胎壓監測,最讓我拍大腿的是沒加幾何大燈,對於我這種精緻boy真是拍紅大腿了。來張提車圖~」
「這大概是我提車到改裝的一段過程,新車提車到改完大概用了一個月左右,每次休息就是奔改裝店,估計對改裝有興趣的夥伴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改車預算,對於不符合自己審美的改裝方案就不過多去評價,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主要自己喜歡就行。我個人覺得畢竟車輛還是要注重安全品質的,還是要改正品件。」
本期賓士C級改裝案例鳴謝車主:Lv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賓士GLC260L過彎晃動怎麼辦
是有這個問題,但如果調在運動模式就會好很多,運動模式減震整體偏軟,只是有點費油。
1、避震做一下潤滑
2、這種情況可能原因有很多種,輪胎胎壓是否正常,車輛平時行駛是否有跑偏現象等,最好是去修理店面檢查一下做下動平衡四輪定位。
3、引起汽車轉彎時左右晃的原因:汽車轉彎主要是由於萬向節控制的,萬向節軸承損壞,解決辦法去維修店更換萬向節軸承。
萬向節安裝在既負責驅動又負責轉向的前橋半軸與車輪之間。在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的車輛上,萬向節傳動裝置安裝在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
J. 奧迪A6L和2022款賓士C260L那個減震效果好
整體上說奧迪A6L在行駛質感和舒適性上都更勝一籌,在操控能力上賓士C260L上也許會做得更好。具體到個人用車需求,商務或旅行需求多可選奧迪A6L,而主要是居家或辦公需求則可選賓士C260L。_
賓士C260和奧迪A6L,落地都是36萬,應該怎麼選擇,首先賓士C260定位是一款B級車,而奧迪A6L定位是一款標準的C級車,主要競爭對手是寶馬5系、賓士E級,明顯差了一個等級,無論車身尺寸、空間都有明顯差距,最主要的是賓士C260搭載了一台1.5T發動機,而奧迪A6L起步動力2.0T,動力表現要更勝一籌。
價格方面賓士C260 L4MATIC,指導價37.38萬,實際裸車價32.38萬,落地價在36萬左右。2019款奧迪A6L 2.0T豪華致雅型,市場指導價40.98萬,實際裸車價33萬,加上購置稅29204,保險10896,車船稅480,上牌500,全款落地價371080元
外觀方面賓士C260主打年輕時尚風格,車身尺寸4784mm,而奧迪A6L更加偏商務風格,超過五米長的車身要更加的大氣,氣勢感更強。空間方面奧迪A6L超過3米的軸距,在同級別里都是數一數二的,後排可以輕松蹺二郎腿。
賓士C260L內飾豪華感更加突出,做工用料都很精緻,銀色鍍鉻條加上仿木紋飾板裝飾很顯檔次,64色車內氛圍燈營造出很強的豪華感。奧迪A6L內飾科技感營造得比較到位,全新的設計看上去更加的年輕時尚,三塊中控屏科技感很強,具體根據個人審美來選擇。
動力方面賓士C260L搭載了一台1.5T發動機加48V輕混系統,有184馬力,280牛米,匹配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實測百公里加速時間8.42秒。奧迪A6L搭載了一台2.0T發動機,190馬力,320牛米,配7DSG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7.53秒,動力方面奧迪A6L有著明顯優勢。油耗表現奧迪A6L百公里綜合油耗8.9L,賓士C260L為9.8L。賓士C260L的優勢就是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而奧迪A6L配備了前置前驅,市區駕駛感受差異不大,操控性賓士C260更好一些,而舒適性奧迪A6L底盤韌性更好,駕駛質感更為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