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賓士賽車拿過哪些獎

賓士賽車拿過哪些獎

發布時間:2022-09-01 20:16:39

㈠ 塞納到底拿過哪些榮譽

塞納誕生 1960年3月21日
塞納離去 1994年5月1日
出生地 巴西聖保羅
常駐地 蒙特卡洛,巴西聖保羅
身高 5英尺9英寸(1m75)
體重 70公斤

偉大的車手塞納生平

一級方程式以及整個賽車界甚至全世界都要記住的人,在其職業生涯中參加了161場大獎賽、41次冠軍、65次排頭位、三次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年度總冠軍......不幸的是, 1994年5月1日在聖馬利諾的伊莫拉賽道上撞車身亡,年僅34歲。

一級方程式車手埃爾頓賽納(Aryton Senna)以其勇敢、智慧,賓士在賽場上10年,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成為當代世界最優秀的賽車手,被譽為「賽車王子」。

1960年3月21日,塞納出生於巴西的聖保羅市。其父親是一位擁有百萬資產的企業家,經營一個汽車零配件廠。塞納4歲時,他父親便專門為他定做了一輛一馬力的輕便小賽車。小塞納似乎天生就對汽車有一種偏愛,7歲那年,他便敢獨自把父親的轎車開到街上。塞納10歲時,父親送給他一輛真正的小型賽車,從此,他就對賽車著了迷。他在作文中寫道:「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 1973年,年滿13歲的塞納首次參加在家鄉舉行的小型賽車比賽,初戰告捷,從此節節勝利,17歲時便奪得了南美冠軍。此後,他又多次獲得小型賽車的巴西全國冠軍和南美冠軍。但是,塞納並不滿足,他的願望是向世界一流車手挑戰

1981年,塞納到了賽車運動的聖地——歐洲,開始參加方程式汽車比賽。不久,塞納奪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2000方程式的冠軍,在賽車界嶄露頭角。

1983年,塞納集中全力角逐三級方程式的比賽,結果榮膺全英冠軍。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間,塞納先後奪得了44站的勝利,轟動了整個賽車界,創造了「塞納現象」。

1984年, 24歲的塞納開始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生涯。塞納不僅在晴天比賽時是一名優秀車手,就是在烏雲翻滾、暴雨傾盆的惡劣條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膽量和婦熟的技術在賽道上奮勇爭先。在塞納職業車手歷史中,不乏雨中奪魁的出色紀錄,他的第一次一級方程式冠軍就是在雨中創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獎賽的埃斯托利爾賽道中,連日不斷的大雨使本來就已頗具危險的比賽變得更加艱難,車手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法國車手普羅斯特的車原地打轉熄火了,巴西著名車手皮蓋特的車也退出了賽場。然而,勇敢的塞納卻沉著地駕駛賽車冒雨飛馳,終於以先於第二名1分30秒的絕對優勢取得冠軍。這是塞納參加一級方程式大賽的第一場勝利,由此,塞納也以「雨中塞納」而聞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納賽車生涯的輝煌時期,他每站比賽排位幾乎總是最前,最先沖刺的也幾乎總是他;他三次奪得了世界一級方程式車賽年度總冠軍,各著名車隊用盡招數爭奪塞納,他成為年薪最高的車手。塞納一時間幾乎成了賽事的代名詞,賽納這個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歐洲家喻戶曉。

1993年,塞納在其家鄉聖保羅出盡風頭。比賽時,大雨如注,賽手們紛紛畏懼不前,唯有塞納勇往直前,其熟練的駕車技術博得成千上萬的崇拜者一陣又一陣的狂呼,整個賽場為塞納而沸騰。

1993年10月,塞納同威廉姆斯車隊達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萬美元的協議。世界上最好的賽車配上了最佳的車手,新聞界認為這是一級方程式賽車史上最完美的結合。塞納已鼓足勇氣,決心駕駛威廉姆斯車在 1994年第四次奪魁。

然而,1994年一開賽,塞納的運氣就不佳。在其家鄉聖保羅湖區賽道舉行的第一站比賽中,塞納由於求勝心切,進入彎道時踩油門過猛而造成賽車打滑熄火。在日本舉行的第二站比賽中,剛一起跑,塞納的威廉姆斯賽車便被芬蘭選手米卡·哈基寧的車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賽。

由於前兩站比賽的失利,塞納全力以赴備戰,決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義大利的伊莫拉賽道開始了第三站的比賽,塞納還是排位第一。當賽車行至第7圈時悲劇發生了,只見在坦布雷羅彎道上,塞納駕駛的2號賽車以約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護牆……

塞納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新聞媒介都進行了大量報道。在巴西,塞納不僅僅是一名超級車手,他還是國家的象徵,是民族的驕傲,總統為他親自主持了國葬。

㈡ 哪位知道賓士賽車歷史,急求!!!!!

梅賽德斯-賓士110年賽車運動傳奇

在汽車業界,有這樣一句話來描述汽車運動與梅賽德斯-賓士的關系,「汽車運動的歷史也是賓士的歷史」。當掃描整個汽車運動史之後,發現此話毫不為過。

開啟汽車運動先河

第一次正式的汽車運動賽事發生在1894年,路線為巴黎到盧昂,全長126公里。21位車手參賽,最終15位車手完成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汽車之父」 戈特利布.戴姆勒大獲豐收,其中有9輛賽車搭載著由戈特利布.戴姆勒設計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最終前4輛完成比賽的賽車均由Gottlieb Daimler設計的954cc V2引擎所驅動。同為「汽車之父」的卡爾.本茨所設計的Vis-à-Vis賽車也參與了這場比賽。此次比賽中,所顯示出的技術實力奠定了梅賽德斯-賓士成為第一汽車品牌的基礎。

汽車賽事常勝將軍

自汽車賽事先河開啟之後,汽車開始獲得廣泛認知,汽車運動蓬勃發展,汽車技術也隨之進步。19世紀末,為了在比賽中獲勝,埃米爾.那利內克說服設計師威廉.邁巴赫設計出一種全新型號的汽車,不僅外形做了較大改動,諸多新技術的運用使之機械性能也大幅提升。1901年3月,新賽車參加了「尼扎賽車周」。埃米爾.那利內克有個可愛的女兒叫梅塞德斯,因此他就用女兒的名字「梅塞德斯」作為汽車的牌號登記參賽,這種新賽車戰勝了所有的對手,一鳴驚人。法國汽車俱樂部的秘書長保羅.梅昂說:「我們進入了梅塞德斯時代」。從此,德國人就喜歡將戴姆勒-賓士的汽車叫「梅塞德斯」。

出於安全考慮,當時的法國政府規定,從1906年起,高速的汽車比賽必須在封閉的賽道內進行,誕生了最初的「大獎賽」。其他對汽車提出技術要求的規定也相繼出台,如1934年嚴格限制車中必須在750千克以內。當時,賓士公司推出了一種3升的發動機。由於採用了昂貴的輕型材料,裝備該發動機的賓士賽車,不僅動力強勁,而且車重很輕,但是整車重量仍然為751千克,超出標准1千克。為了減輕車重,賽車手連夜將車身的油漆打光,車重剛好符合標准,車身也由原先的白色變成了鋁色。此後,賓士賽車都採用這種色調,這也是「銀箭」的由來。今日的邁凱輪-梅賽德斯車隊還保持著這個昵稱。

20世紀30年代,賓士與Auto Union間的競爭,帶動了大型車的面世,其功率達600馬力,速度更是高達320千米/小時。然而,因為他們在技術和財力上的絕對優勢,其他廠商在比賽中毫無立足之地,不得不相繼退出,直到戰後。那時的汽車賽也就變成了賓士與Auto Union冠軍爭奪戰。

戰後迅速復甦

二次世界大戰後,梅賽德斯-賓士恢復汽車賽事活動。就在這段時間里,曾在今年中國國際車展上風光無限的鷗翼300SL走進賽車場,從而開始了他的傳奇運動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賽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當出色的戰績: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橫掃賽場,包攬了賽事的冠亞軍頭銜,其出色的表現令人驚異;在著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300SL也取得了同樣的優秀成績。所有這一切宣告了梅賽德斯-賓士重新回歸賽車運動,續寫其在二戰前的輝煌。

1954年7月4日,梅賽德斯-賓士借W 196 R 賽車重返F1賽場,並在首場法國大獎賽中,旗下車手梵吉奧(Juan-Manuel Fangio) 和 克萊寧(Karl Kling)就以頭兩名的成績席捲比賽。

時間來到1988年,梅賽德斯-賓士開始涉足DTM,首年便一舉獲得6個分站冠軍,第二年,梅賽德斯-賓士又在8個分站中獲勝,車手思姆(Kurt Thiim)在DTM年度車手排名中獲得第四。

新世紀神速騰飛

進入90年代,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進步神速,並於1992年,由車手克勞斯.路德維希(Klaus Ludwig)取得首個年度冠軍,93年賓士再獲年度亞軍,並贏得自己的第50個DTM分站賽冠軍。而在1994年,Mercedes C-class首次出現在DTM賽道上,克勞斯.路德維希依靠Mercedes C-class卓越的性能以及自身出色的技術,贏得了全年24場比賽中的11場勝利,並再度榮獲年度冠軍車手。1995年,路德維希的隊友施奈德(Bernd Schneider)再次駕駛著Mercedes C-class 在全年23場比賽中的16場力拔頭籌,獲得年度車手冠軍,AMG-梅賽德斯車隊則蟬聯年度車隊冠軍。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塊戰場上,賓士同樣表現相當出色。梅賽德斯-賓士於 1995 年和邁凱輪(McLaren)在F1一級方程式賽上開始了全新的合作關系,並在隨後的1998年中,哈基寧(Mika Hakkinen)獲得8 站分站賽冠軍,加冕年度車手冠軍,而其隊友庫塔(David Coulthard)贏得一站冠軍,獲得車手第三名,憑借兩人的出色表現,幫助車隊成功贏取年度車隊車手的雙料冠軍。1999年,哈基寧成功衛冕年度車手冠軍。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開始了一個神奇的冠軍旅程,而在F1上,則完成了一個新老的交替。

由於參賽經費的不斷增加,曾經人氣鼎盛的DTM賽事於1997年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但是在進入2000年,在AMG-梅賽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賽道。在過去的4年中,AMG-梅賽德斯車隊駕駛著動力強進的CLK DTM AMG賽車,3次問鼎年度車手冠軍,更神奇般的4次摘得年度車隊桂冠。

而在F1賽場上,當家車手哈基寧於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蘭天才小將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隨即進入車隊,並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頂尖F1車手。2003年,雷克南在馬來西亞拿下個人首個冠軍頭銜,全年有10次登上領獎台,直到最後一站日本大獎賽上,才惜敗給世界冠軍大舒馬赫,獲得年度亞軍,並幫助車隊獲得年度季軍。

中國汽車運動推進者

2004年堪稱中國汽車運動元年,為什麼這樣說?首先,DTM房車賽率先亮相上海,隨後不久F1又首次登陸中國,這無疑將對中國汽車運動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其意義更非同尋常。而在這其中,梅賽德斯-賓士則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因為賓士是唯一一個涉足這兩項賽事的汽車廠商,更因為他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刺激著中國汽車運動,並使之可以不斷向前發展。

至此,我們穿梭歷史長河中,欣賞了梅賽德斯-賓士和時間賽跑的110年時間歷程。我們感慨於其在長達110年的對汽車運動不斷鑽研創新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對汽車運動深刻的理解,以及一種悠遠的汽車運動文化內涵。此外,我們更要感謝梅賽德斯-賓士在百餘年來對汽車運動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對於梅賽德斯-賓士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來自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運動公司的副總裁豪格先生曾說過:「毫無疑問,我為我們能擁有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同時,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那隻代表過去,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衛過去輝煌的同時,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賓士賽車展露百年魅力

梅賽德斯-賓士,一個百年汽車老店,其對於汽車行業的理解以及他身上所特有的文化底蘊,滲透到他涉及的每一個汽車領域,並幫助他成為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市場較量中的成功自然不必多說,梅賽德斯-賓士的表現大家有目共 睹的。而在汽車相關的另一塊戰場上,梅賽德斯-賓士同樣魅力無窮。
這個賦予賓士魅力,確切的說是展現賓士魅力的戰場就是賽車場。

今年堪稱中國賽車運動元年,為什麼這樣說?首先,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房車賽事,德國房車大師賽(DTM)於前不久在上海落下帷幕,其震人心魄的場面激發出人們對賽車運動的空前熱情,而隨後不久,另一個享有盛譽,且與世界盃、奧運會並稱為世界體壇三大頂級賽事的F1大獎賽將第一次進入中國,想必屆時人們會給予更大的熱情,其對於中國賽車運動的意義更是不可估量。

而梅賽德斯-賓士則是所有參加DTM和F1大獎賽中,唯一一家同時涉足這兩項賽事的汽車廠商,更重要的是賓士在這兩項賽事中都擁有驕人的成績,其運動魅力不言而喻。然而這種魅力絕非依靠短短幾年時間的累積,而是需要一個更長時間的堆砌,去沉澱得與失,去豐富魅力的內涵。賓士在這方面有足夠的本錢,事實上,從第一次參加賽車比賽到現在,梅賽德斯-賓士的賽車歷史已逾百年,他身上的魅力無處不在。

Vis-à-Vis賽車啟動賓士運動生涯

110年前的1894年7月22日,為了考驗汽車的穩定性,世界上第一個汽車運動賽事就此在法國展開,地點從巴黎到魯昂,全長126公里。21位車手參加了這次比賽,但最終只有15位車手完成比賽。

在這其中有9輛賽車搭載著由賓士創始人之一的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設計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賓士的Vis-à-Vis賽車就是其中之一,最終前4輛完成比賽的賽車均由戴姆勒設計的排量為954cc的V2引擎所驅動。就這樣,賓士賽車開始了其長達110年的賽車運動生涯。

二戰後復甦,300SL橫空出世

上世紀50年代初,梅賽德斯-賓士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汽車賽事活動,並開始參與跑車比賽。就在這段時間里,曾在前不久中國國際車展上風光無限的鷗翼300SL駛入賽車場,從而開始了他的傳奇運動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賽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當出色的戰績: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橫掃賽場,包攬了賽事的冠亞軍頭銜,其出色的表現令人驚異;在著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300SL也取得了同樣的優秀表現。所有這一切宣告了梅賽德斯-賓士重新回歸賽車運動,續寫其在二戰前的輝煌。

賓士跨入新世紀,用實力延續輝煌

上世紀末,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進步神速,於1992年取得首個年度冠軍,93年獲年度亞軍,94、95年重新奪回冠軍稱號並成功衛冕。

然而由於參賽經費的不斷增加,曾經人氣鼎盛的DTM賽事於1997年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在AMG-梅賽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賽道,同時也意味著CLK AMG DTM賽車打造冠軍神話的開始。

第一年,2000年梅賽德斯-賓士派出8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拿下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當家車手舒耐特(Bernd Schneider)更是提前封王,取得年度車手冠軍頭銜。第二年,2001年梅賽德斯-賓士共有10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蟬聯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舒耐特也順利成功衛冕。第三年,2002年梅賽德斯-賓士同樣10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再次毫無懸念的加冕年度車隊冠軍,舒耐特獲得年度車手亞軍。第四年,2003年梅賽德斯-賓士9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歷史性的連續4年獲得年度車隊冠軍,而舒耐特一掃去年的遺憾,重新奪回年度車手冠軍稱號,這也是他加入梅賽德斯-賓士DTM車隊以來獲得的第四次年度車手冠軍。

4年時間里,CLK AMG DTM賽車幫助車隊3獲年度車手冠軍,更神奇般實現年度車隊冠軍的4連冠。在今年DTM賽事上,梅賽德斯-賓士依然表現出色,截止上海DTM表演賽時,梅賽德斯-賓士在車手、車隊及廠商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與此同時,梅賽德斯-賓士在F1賽場上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1995 年,梅賽德斯-賓士和邁凱輪(McLaren)達成協議,以全新的合作關系征戰F1大獎賽。並在隨後的1998年中,車隊車手哈基寧(Mika Hakkinen)獲得8 站分站賽冠軍,加冕年度車手冠軍,其隊友庫塔(David Coulthard)贏得一站冠軍,獲得車手第三名,憑借兩人的出色表現,邁凱輪-梅賽德斯F1車隊成功贏取年度車隊車手的雙料冠軍。

進入新世紀,當家車手哈基寧於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蘭天才小將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隨即進入車隊,並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頂尖F1車手。2003年,雷克南在馬來西亞拿下個人首個冠軍頭銜,全年有10次登上領獎台,直到最後一站日本大獎賽上,才惜敗給世界冠軍大舒馬赫,獲得年度亞軍,並幫助車隊獲得年度季軍。

本賽季F1大獎賽,梅賽德斯-賓士在開始階段的表現並不進如人意,但是通過車隊集體的努力,新推出的MP4-19B賽車顯示出了相當的競爭力,並創造了不錯的成績。在前不久結束的英國銀石站比賽,車隊取得了巨大進步,雷克南首次登上領獎台,奪得亞軍,而其隊友庫塔同樣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

對此,來自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運動公司的副總裁豪格先生說:「毫無疑問,我為我們能擁有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同時,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那隻代表過去,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衛過去輝煌的同時,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的確,梅賽德斯-賓士擁有輝煌的歷史,但他們同時還擁有讓人敬畏的努力的工作態度。如此一支集悠久歷史和開拓進取於一身的團隊,其實力令每一個對手膽寒,這樣的實力決定了賓士將擁有無窮的魅力。因此我們期待再次目睹來自梅賽德斯-賓士的運動魅力,期待在上海F1賽事上,他們帶來更精彩的表演,同樣期待他們締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㈢ 賓士amg車怎麼樣

AMG強調高性能發動機的傳統,尤其是大馬力發動機的應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MG的動力系統改裝並不是像德國賓士的另一款專業改裝BRABUS一樣,將原有的發動機換成更大馬力的發動機,而是對原有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進,擠出發動機最後的動力!但
賓士amg車怎麼樣啊
AMG強調高性能發動機的傳統,尤其是大馬力發動機的應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MG的動力系統改裝並不是像德國賓士的另一款專業改裝BRABUS一樣,將原有的發動機換成更大馬力的發動機,而是對原有的動力系統進行改進,擠出發動機最後的動力!但是,AMG旗下的賓士還是賓士。AMG不單獨創造賓士新車型,只是在外形和操控性上稍作改變,同時保持原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此外,AMG還提供各種改裝套件,包括前保險杠和霧燈、後保險杠、側裙、後擾流板、各種形狀的鋁合金輪圈、減震器、後排氣管等等。每台AMG發動機都有工程師的簽名。AMG主要突出在原車基礎上的高性能改裝,比如適當增加氣缸容積,通過高性能渦輪增壓器提高發動機功率,換成鍛造活塞連桿(普通車是鑄造的),高性能電噴裝置等。外觀修飾一般需要仔細觀察。比如改裝的擾流板或者尾翼等改變空空氣動力學的附件,輪轂尺寸變化不大但必須先進。AMG的產品完全符合德國車管部門的規范,因為換發動機必須換底盤,而AMG非常擅長增強底盤的運動性能和整車的安全性能。修改後的尾氣指標達到了歐洲2005年實施的歐IV標准。

賓士amg到底多牛

你好,關於 賓士AMG

賓士AMG的歷史要從1967年說起。兩個德國人,漢斯·沃納·奧弗雷希特和埃伯哈德·梅爾徹,在德國一個叫格羅薩斯帕奇的小鎮開始了他們的改裝。「AMG」這個名字的由來來自這三個人,Aufrecht先生和Melcher先生以及當地名字的第一個字母,AMG就這樣誕生了!Aufrecht先生曾經是一家汽車廠,當時叫戴姆勒賓士。他做過發動機測試和調整工人,所以他對賓士的發動機了如指掌。

當然,和很多歐洲改裝廠一樣,他們一開始的業務主要是賽車,幫客戶改裝汽車只是副業。1971年,在比利時24小時SPA耐力賽中,AMG憑借一輛「300SEL 6.9 AMG」賽車獲得第二名,公司的名聲也在此時開始。1978年,當時的旗艦跑車,代號R107(R129的前身),被AMG開發為歐洲房車賽的戰車,並在當年的總排名中獲得第三名,這也是AMG第二次在賽道上嶄露頭角。雖然結果還沒有登上最高領獎台,但戴姆勒·賓士意識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它只把M.Benz作為賽車的藍圖。1980年,450SLC終於在培育賽道拿到了第一個冠軍,或者也可以算是AMG在賽道上的一個里程碑。

80年代末,也是AMG走向民用改裝車市場的時候。近年來,AMG不斷推出高性能成品車,讓其在改裝市場名聲大噪,而要說其中的一款,就不得不提這款車,它就是1986年推出的高性能住房跑車: 車架 代號C124 30E5.6 AMG,馬力360匹,時速近300公里的驚人之作。同時,在80年代,AMG並沒有盲目追求大功率高性能的發動機。他們開始為自主品牌增加空動力套件、輪圈、配件等改裝產品,以滿足日益蓬勃的改裝市場。

1993年,AMG正式成為賓士公司的下屬部門,首次推出了可在賓士全球銷售網路銷售的C36。然後在1999年,賓士完全收購了AMG,從此AMG成為了M.Benz depot旗下的高性能街車改裝部門。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現在的AMG並不是賓士的賽車部門,因為AMG本身並沒有賽車部門。我們現在看到的帶有AMG品牌的賽車,其實是另一家名為HWA有限公司的公司製造的產品,這家公司是由AMG的創始人建立的,然後賣給AMG,再以AMG的身份出現!目前AMG改裝的民用車幾乎涵蓋了整個賓士轎車系列,從小的A級、B級、C級到中型的E、CLK、SLK、CLS,再到大型的S、SL、CL、M、G、R,改裝項目種類繁多。作為改裝品牌的領軍人物,我相信實力和質量已經不在話下。

賓士AMG的輝煌歷史

1967年,Hans Werner Aufrecht(A)和Erhard Melcher(M)在德國Grossaspach(G)成立了AMG公司,現在擁有500名員工,每年生產約12,000輛汽車。在20世紀70年代,AMG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製造了許多基於賓士的賽車和高性能有軌電車,但直到1988年,AMG才成為製造高性能汽車的重要力量。當年,AMG與賓士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賓士也開始回歸德國汽車巡迴賽等賽事。兩家公司聯合開發的第一款汽車是1993年生產的C36 AMG,現在賓士承諾在每輛賓士上都生產其AMG車型。

對高性能傳統的強調,尤其是大功率發動機的應用和M、AMG限量供應的獨特理念,會讓全世界的車迷瘋狂,也造就了M、AMG這樣的公司經久不衰的輝煌。

早前AMG主要是在賓士300 SE的基礎上打造一些車來參加歐巡賽。然而,為了獲勝,該公司也進行了漫長的等待。這個領域的第一次突破是在1971年。一輛由AMG改裝的賓士300 SEL 6.8在比利時著名的Spa賽道24小時賽中獲得同級冠軍,獲得總排名第二。當時的車手是漢斯·海爾(Hans Heyer)和他的隊友克萊姆絲·希肯丹茲(Clemes Schickendanz)。後來證實,1971年的成功是AMG在賽道上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的轉折點。

AMG的歷史

1980年:AMG梅賽德斯-賓士450 SLC在培育賽道舉行的歐洲巡迴錦標賽中獲得第一名。

1986年:AMG梅賽德斯-賓士190 E 2.3-16在德國房車賽(DTM)獲得兩項勝利。

1988年:AMG賓士190 E 2.3-16在德國房車賽中獲得四次勝利,AMG與賓士正式合作賽車。

1989年:AMG成為DTM最成功的車隊,車手Klaus Ludwig和Johnny Cecotto贏得了7場比賽,駕駛AMG梅賽德斯-賓士190e2.5-16 Evolution I

1990年:推出更強大的190 E 2.5-16 Evolution II。

1991年:AMG賓士登頂,賓士獲得年度生產商稱號,車手Klaus Ludwig獲得年度第二名。DTM奧運會也吸引了1.53億觀眾。

1992年:AMG賓士再次獲得車隊最高榮譽,賓士再次獲得製造商稱號,Klaus Ludwig憑借190 E 2.5-16 Evolution II獲得DTM冠軍。同樣為AMG梅賽德斯-賓士工作的Ellen Lohr成為DTM第一位贏得比賽冠軍的女車手。與此同時,前F1冠軍凱克羅熱愛生活,熱愛賽車erg也供職於AMG賓士。

1993年:AMG梅賽德斯車手羅蘭·阿希(Roland Asch)獲得亞軍。本賽季也是AMG賓士190 E的最後一年,從頭到尾,190已經取得了50場勝利。

1994年:一輛全新的賓士c級車出現在賽道上,搭載六缸發動機,Klaus Ludwig再次獲得DTM桂冠。

1995年:AMG獲得第三屆DTM錦標賽冠軍,同時也以伊薩姆·法塔赫為車手首次亮相ITC(國際房車錦標賽)。

1996年:伊薩姆·法塔赫駕駛AMG賓士獲得ITC第二名。

1997年:全新梅賽德斯-賓士CLK-GTR亮相,該車由AMG僅用128天打造,伊薩姆·法塔赫獲得國際汽聯GT冠軍。

1998年:AMG梅賽德斯-賓士贏得了所有11場菲亞特-GT比賽,克勞斯·路德維希和里卡多·宗塔贏得了CLK-GTR的冠軍,AMG梅賽德斯-賓士輕松贏得了製造商的稱號。

2000年:在新DTM競賽的第一年,伊薩姆·法塔赫駕駛梅賽德斯-賓士CLK-DTM車隊獲得冠軍。

2001年:重現去年的繁榮,伊薩姆·法塔赫隨梅賽德斯-賓士CLK-DTM獲得車手總冠軍,AMG獲得團體冠軍。

2002年:新CLK-DTM加入了比賽,前F1車手阿萊西加入了AMG梅賽德斯-賓士。

AMG的重要技術里程碑

171:賓士300 SEL 6.3 AMG,最大馬力280匹,扭矩542 N,底盤更好,剎車更強。

7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為賓士提供更強勁的AMG發動機,改進底盤和制動系統,採用AMG輕合金輪圈和寬 輪胎 。

1982年:為賓士S級提供汽車視頻。

983:賓士280 CE 5.0 AMG,8缸發動機,最大馬力276匹,最大扭矩408N。

984:賓士500 SEC AMG,8缸發動機,採用新開發的4氣門技術,最大馬力340匹,最高時速260公里。同時推出300 E 5.0 AMG,8缸發動機,最大馬力340匹,最高時速280公里。

1985年:排氣系統採用新型金屬催化劑。

186: 300 E5.6 AMG,8缸發動機,5.6升排量,4氣門技術,360馬力,510 N扭矩,最高時速300公里。這也是日常賓士首次達到高性能車指標,被美國車迷譽為「錘子」。

187:賓士300 E AMG和190 E AMG,3.2升六缸發動機,最大馬力245匹。

188:賓士300 E 6.0 AMG,8缸發動機,6升排量,4氣門技術,385馬力,566 N扭矩。

1989年:賓士190 E 2.5-16 Evolution AMG,4缸發動機,225馬力,240 N扭矩。

990:賓士300 E-24 3.4 AMG,6缸發動機,272馬力,335 N扭矩。

1993年:賓士C 36 AMG,6缸發動機,280馬力,385 N扭矩。這也是賓士與AMG的首次合作。

1996年:賓士E 50 AMG,8缸發動機,347馬力,480 N扭矩。

1997年:賓士C 43 AMG,8缸發動機,306馬力,410 N扭矩,可選旅行車版本。

1997年:賓士E 55 AMG,8缸發動機,354馬力,530 N扭矩,可選旅行車版本。

1998年:賓士CLK 55 AMG,8缸發動機,347馬力,510 N扭矩,敞篷版可選。

1998年:賓士CLK-GTR街車版,6.9升12缸發動機,最大馬力600馬力,限量生產25輛。

1999年:賓士SL 73 AMG,7.3升V12發動機,525馬力,750扭矩。

1999年:賓士SL 55 AMG,8缸發動機,354馬力,530 N扭矩。

1999年:賓士S 55 AMG和G 55 AMG,8缸發動機,分別為354馬力/360馬力和525 N /530 N扭矩。

1999年:賓士ML 55 AMG,8缸發動機,347馬力,510 N扭矩。

1999年:在梅賽德斯-賓士S 55 AMG上推出「AMG高級移動媒體系統」,全球首套6聲道數字環繞聲系統。

2000年:梅賽德斯-AMG為戴姆勒-克萊斯勒開發S級普爾曼轎車。

2000年:賓士CL 55 AMG,8缸發動機,360馬力,530 N扭矩。

2000年:賓士E 55 AMG採用4MATIC四驅系統,旅行車版也可以使用。

2001年:賓士C 32和SLK 32 AMG,超級增壓V6發動機,354馬力,440 N扭矩,C 32 AMG還可以選擇旅行車版和運動轎跑版。

2001年:賓士S和CL 63 AMG,12缸發動機,444馬力,620 N扭矩。

2001年:「AMG高級移動媒體」高端通訊娛樂系統引入賓士S級Pullman。

2001年:賓士SL 55 AMG,超級增壓V8發動機,500馬力,700扭矩。

2002年:推出CLK 55 AMG、E 55 AMG、C 30 CDI AMG、S 55 AMG和CL 55 AMG高性能車。

賓士amg車怎麼樣啊 @2019

㈣ 德國房車大師賽的DTM中的賓士與奧迪

很多車迷都會將DTM與梅賽德斯-賓士聯系在一起,不僅是因為賓士為推動DTM做出了積極貢獻,更是因為賓士AMG賽車在DTM中獲得的傑出成績。
在歷屆DTM賽事中,梅賽德斯-賓士AMG賽車都是最惹人注目的主角。施奈德、阿里斯等車手憑借AMG賽車的卓越性能以及個人高超技巧多次獲得DTM個人冠軍。從1988年開始到2006年,AMG-梅賽德斯車隊奇跡般地獲得了11次年度總冠軍的殊榮。
梅賽德斯-賓士的DTM賽車有CLK AMG DTM和C-Class AMG兩款車型,由AMG操刀,對原型車進行多項技術改進,以確保AMG賽車具有更出色的操控性,為其在賽場上的優秀表現奠定基礎。截至 2006 年底為止,戰績輝煌的 C-Class DTM,已在 106 場戰役中贏得 54 次勝利,在梅賽德斯-賓士所贏得的 134 場勝利中,C-Class DTM就佔去了三分之一的功勞。
AMG賽車為賓士在DTM賽事上贏得了榮譽和掌聲,而梅賽德斯-賓士也通過AMG推動了DTM賽車的技術進步。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梅賽德斯-賓士是諸多汽車廠家裡唯一同時參加DTM和F1這兩項最有影響力的頂級賽事的廠商。 自2004賽季開始,奧迪A4 DTM在歐洲最有影響力的房車系列賽-德國房車大師賽中作為一款全新車型嶄露鋒芒。在2004賽季,奧迪車手馬蒂亞斯-艾士唐以4次賽段冠軍的成績問鼎德國房車大師賽的總冠軍,他的丹麥隊友克里斯滕森也贏得了一次賽段冠軍,從而顯示出奧迪A4 DTM出色的性能和實力。
奧迪的技師們從奧迪R8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勝利經驗中獲益。在A4 DTM的研發過程中,技師們將他們從耐力賽中獲得的在實用性、可操作性、設計理念以及生產工程方面的技能運用在A4 DTM上。奧迪A4 DTM是一款性能極為出眾的賽車:奧迪空間立體框架結構組成了一款後驅房車。令車迷們愉悅的是,前置自然進氣V8四升發動機所產生的460馬力的動力在聽覺和視覺上都能取得最佳效果。單個部件最小重量和高效率進氣節流器意味著發動機的設計更側重穩定性而非單純追求最大功率。電子輔助裝置在DTM德國房車大師賽中是絕對禁止的,四輪驅動也一樣被禁止,所以DTM非常考驗各個車隊對於賽車的調校能力以及賽車駕駛艙的堅韌度。
通過一根彎軸的彈力就可以輕松拆卸並安裝還原的獨特後車身,是A4 DTM眾多創新技術中首屈一指的亮點。奧迪還採用了突破傳統的獨特氣囊起重系統,在A4 DTM前端只配備一個氣囊而不是通常的兩個,從而大大方便了賽車中途進站加油換胎。A4 DTM還有一項更特別的設計,就是將車手的座位盡量安排遠離車尾以求達到最佳重量分配。同時,A4 DTM還沿用了奧迪A8 W12所採用的具有革命創新性能的LED日間駕駛照明技術。從歷史視角出發,奧迪在DTM的成功延續了其歷史上優秀的運動傳統:自1981年的奧迪quattro賽車開始,奧迪的每一款拉力賽車和場地賽車都在比賽中獲得過冠軍或其他榮譽。奧迪A4 DTM也順利地成為從英戈爾斯塔特走出去的冠軍隊伍中的一員。

㈤ 賓士是如何稱霸於F1的

梅賽德斯——一出生就降臨發車線

1899年,梅賽德斯-賓士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埃米爾.耶利內克向戴姆勒公司購買了一輛23匹馬力的賽車,並用女兒的名字「梅賽德斯」作為化名在法國尼斯之旅汽車大賽拿下冠軍。

埃米爾.耶利內克和他的女兒梅賽德斯

1900年,戴姆勒公司開發了更強大的擁有35匹馬力的汽車,埃米爾.耶利內克向戴姆勒公司建議將該車命名為梅賽德斯。在埃米爾.耶利內克的促使下,梅賽德斯-賓士與賽道結緣。

第一輛以「梅賽德斯」命名的賽車

「銀箭」——第一個沖刺就令人印象深刻

20世紀30年代,國際汽車俱樂部賽事協會要求參賽車輛除了輪胎、燃油和水之外,凈重不能超過750千克。為了應對該規則,W25 racing car在1934年應運而生,該車採用3.4升V8發動機,擁有354匹馬力,時速可以達到280公里/小時。

1934年6月,W25 racing car首次參賽是在紐博格林舉辦的國際艾佛爾賽車大賽,賽前一天,為了解決突發的超重2,.2磅問題,車隊負責人阿爾佛雷德.紐鮑爾提出將車身白漆颳去,露出原本的金屬銀色車身,成功減重,第二天該車取得完勝,銀箭稱號自此聲名顯赫。

右一為阿爾佛雷德.紐鮑爾

橫掃了每個彎道,還有整個歐洲

梅賽德斯-賓士第一次以「Mercedes-Benz」作為製造商名稱參加F1大獎賽,是在1954年,當時的車隊全名叫——戴姆勒-賓士汽車集團(Daimler-Benz AG),參賽車型為W196

車隊從當年的第四個分站——法國站開始參賽,處子秀便由方吉奧拿下冠軍。之後,方吉奧又駕駛W196分別在德國站,瑞士站和義大利站奪冠,並最終贏得當年的車手總冠軍。

法國站上的W196

一年之後的1955年,W196賽車的速度依舊所向披靡。方吉奧和隊友斯特林.莫斯將全年7個分站中的5個冠軍奪走。阿根廷傳奇車手方吉奧最終以總分40分蟬聯車手總冠軍

方吉奧和斯特林.莫斯在1991年的合影

W196是梅賽德斯-賓士的第一個款F1賽車,在1954年和1955年兩個賽季,共參加了12場比賽,獲得9個分站賽冠軍,9次創造單圈最快、8次桿位和兩次總冠軍的輝煌成績。1956年,日如中天的梅賽德斯-賓士退出了F1。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維修站策略」銀箭重返賽道

2009年11月16日梅賽德斯-賓士收購布朗GP75.1%的股份成立了「梅賽德斯GP-馬石油F1車隊」。當年的車手陣容邁克爾.舒馬赫搭檔尼科.羅斯伯格。

邁克爾.舒馬赫搭檔尼科.羅斯伯格分別駕駛兩台梅賽德斯-賓士W196,在紐博格林賽道想曾經的榮耀致敬

從2011年開始,車隊更名為「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2012年,尼科.羅斯伯格在中國站贏得了重新建隊以來的首個分站冠軍。同年,F1七冠王邁克爾.舒馬在賽季結束後宣布退役,路易斯.漢密爾頓成為了尼科.羅斯伯格的新隊友。

7次F1總冠軍得主邁克爾.舒馬——祝車王早日康復

從2014年到2017年,「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連續4年拿下了年度車隊總冠軍,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更是包攬了這四年的車手總冠軍。

幫助車隊拿下2014年總冠軍的W05 Hybrid,現在已經陳列在位於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賓士博物館

幫助車隊拿下2017年總冠軍的W08

銀箭時代還將繼續

歡迎關註:老李幫買車,更多新鮮好玩的汽車咨詢以及買車技巧將會呈現給大家。

㈥ 舒馬赫拿過幾次冠軍

邁克爾·舒馬赫總共贏得7次總冠軍。


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1969年1月3日-),生於許爾特,德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現代最偉大的F1車手之一,在他頭16年的職業生涯中,幾乎刷新了每一項紀錄。總共贏得7次總冠軍,亦曾是唯一贏得總冠軍的德國車手(後被德國車手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於2010年刷新)。

2010年初,舒馬赫正式宣布復出,加盟前身為布朗車隊的梅塞德斯車隊。2013年12月29日,舒馬赫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滑雪時發生事故,頭部撞到岩石,嚴重受創。

【家族成員】:

舒馬赫一家(1999年)

父親:羅爾夫(Rolf)

生母:伊麗莎白(Elisabeth)(2003年4月20日去世)

繼母:巴巴拉(Babarla)於2005年與羅爾夫舒馬赫結婚,成為舒馬赫兄弟的後媽

弟弟:拉爾夫·舒馬赫(Ralf)(原F1豐田車隊車手,08年開始離開F1,已與賓士簽訂DTM的合約)

弟弟:塞巴斯蒂安(Sebastian)(現A1車隊德國隊試車手,舒馬赫繼母與前夫的兒子,後在2005年改姓舒馬赫,原姓斯塔爾)

妻子:科琳娜(Corinna)於1995年8月1日與舒馬赫結婚

女兒:吉娜·馬麗亞(Gina Maria)(生日1997年2月20日)

兒子:米克(Mick)(生日1999年3月22日)。

㈦ f1賽車梅賽德斯賓士車隊奪冠原因

2014年的動力單元進行改革,使用1.6升V6單渦輪增壓發動機,加上ERS熱能回收系統,取代了2.4V8發動機,3個發動機供應商(法拉利,雷諾,梅賽德斯)中梅賽德斯對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研發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在動力單元方面比其他車隊優勝

㈧ 梅賽德斯車隊連續六年獲得冠軍,其他車隊無法與之爭鋒了嗎

在剛剛結束的f一西班牙大獎賽中梅賽德斯車隊又獲得了冠軍,他們已經連續6年獲得了這項比賽的冠軍,不得不說他們的實力確實非常強悍,但要是說其他車隊完全無法與之爭鋒的話,還是太過絕對了。畢竟賽車這件事情與車和人都有很大的關系,而其他車隊一旦在這兩方面上做得更好,也是有實力與梅賽德斯車隊一較高下的。

目前來說,紅牛車隊的表現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汽車和動力方面的差距,與賓士車隊還是有很大距離,需要正視。在動力引擎方面,比起梅德賽斯和法拉利,差距尤為明顯。但本次紅牛車隊的表現也拉開了和他們之間的積分差距。

閱讀全文

與賓士賽車拿過哪些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抄底寶馬3系買哪個版本好 瀏覽:380
最低配的奧迪a4落地多少錢啊 瀏覽:706
沈陽汽車銷售都在哪個區 瀏覽:853
賓士寶馬國外為什麼便宜 瀏覽:636
電白到廣州的客運汽車站有哪些 瀏覽:195
電動汽車快充多久能充滿 瀏覽:70
汽車發動機怎麼製造的 瀏覽:481
如皋汽車乘車證在哪裡換 瀏覽:701
養汽車和養摩托車哪個更容易 瀏覽:287
防劃傷工業皮帶多少錢 瀏覽:608
養寶馬x1需要一年多少錢 瀏覽:453
冬天汽車體檢哪些部件 瀏覽:462
寶馬11年車有哪些 瀏覽:120
捷達汽車ac燈不亮了什麼原因 瀏覽:100
承德工業閥門什麼牌子好 瀏覽:398
賓士原廠音響是哪個牌子 瀏覽:235
世界最貴的賓士卡車多少錢 瀏覽:977
汽車啟動馬達時好時壞是什麼問題 瀏覽:835
怎麼利用光纖控制工業設備運轉 瀏覽:345
貴陽花溪共享汽車有哪些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