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賓士汽車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986年,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伴隨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業務的蒸蒸日上,2006年,梅賽德斯-賓士中國的總部遷至北京,同時公司也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賓士中國),擁有在中國大陸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銷售梅賽德斯汽車集團旗下產品的所有經銷權。算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豪華車品牌
㈡ 賓士公司對我汽車企業增強市場效力有什麼現實意義
最近2年賓士在華發展勢頭急劇下挫,與奧迪、寶馬等競爭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2012年賓士在華的銷量增長幾乎陷於停滯,根據戴姆勒2013年1月4日發布的公告數據看,其在華銷量19.6萬輛,同比增長僅為1.5%,如果刨除年末放量的數據賓士在華的銷量增長可能是零甚至是負增長(例如根據蓋世汽車網整理戴姆勒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賓士在華前兩個月累計銷量僅為26,829輛,較之去年同期的33,668輛,同比下跌20.3%。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可能是2012年突擊放量造成2013年年初銷量數據銳減)。而它的競爭對手奧迪(40萬輛)、寶馬(30萬輛)都在絕對數據領先的情況下,實現了30%~40%的增長。更可怕的是整個乘用車市場的平均增速還高達7.07%呢,豪華車市場平均增速更是在30%上下,賓士的銷量增速如此落後大盤,顯然處於嚴重掉隊狀態。
2年前賓士還處於100%的高速增長狀態,短短兩年賓士的增速從2010年的100%以上跌落至不足5%。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其銷量增速大幅下挫?賓士在華發展到底怎麼了?我想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如果你仔細研究賓士在華的產品策略和態度,很快就會發現賓士在中國市場的問題非常多,包括國產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渠道爭端,售後服務,營銷策略、產品質量等諸多問題。正是這種全方位的因素造成了賓士在華銷量的的掉隊。
國產和本土化慢兩拍
在汽車界,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戰略思路,有的選擇積極進攻,有的選擇保守跟進,這都沒有問題,但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度,比如日系車企在華發展,本田1997年率先國產,2000年豐田則選擇慢半拍的跟進,都是極為合適的(因為2000年我國汽車銷量才突破200萬輛,2002年引來井噴)。但是像賓士在我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並在200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後還比競爭對手慢兩拍的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對手們在1999年就推加長車,而它直到2010年才推出加長車,這顯然不是慢半拍慢一拍了)。這種慢造成了它與對手在銷量上巨大差距,其中在國產的中型車、中大型車和SUV三大細分市場,賓士處於全面落後是主要原因,這其中最核心的差距就是由於國產和本土化設計慢兩拍造成的。
㈢ 賓士找楊笠代言一事引發熱議,這是否會影響賓士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各大論壇與各大社交平台討論最多事情就是賓士找楊笠代言,針對這件事很多網友朋友們都表達了自己的個人看法,不少網友朋友們覺得賓士汽車公司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合理,因為找有爭議的人進行代言活動會直接影響賓士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地位。也有部分網友朋友們覺得賓士汽車公司這樣的代言活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賓士找楊笠代言之後,是可以讓賓士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度的。
在表達我自己對於賓士找楊笠代言這件事情的個人看法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去了解一下楊笠的一些相關事情。楊笠是1992年出生於河北省,現在是國家內地女脫口秀演員。針對賓士找楊笠代言的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我覺得賓士這樣的做法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楊笠是我們最近關注度最高的演員明星,賓士找她代言是可以非常好的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的。但是楊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爭議,選擇讓她代言賓士公司是需要面臨巨大的壓力的,以下是我個人對於這件事情的一些個人看法以及理解。
㈣ 西安賓士事件會對整個汽車行業有良性推動作用嗎
日前,西安女子66萬買賓士未開先漏油一事引發熱議。據@陝視新聞 13日,車主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西部電子商城工商所向聯合調查組遞交資料,配合調查,這是車主與調查組的首次見面,相關訴求如下:
這個事件剛剛在網上出現時,我就知道要火的。從新聞來說,女研究生哭訴、賓士車主維權這些單個都是新聞,何況還湊一起了。畢竟國內很多人是開不起賓士的。賓士一向是高大上的象徵,這在輿情上已經形成固化印象了,這是賓士這個品牌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印象。
㈤ 賓士問題多 為何難當中國車市豪車老大
2011年的中國車市是豪華車博弈的戰場。作為世界普及型豪車的代表,奧迪、寶馬、賓士三大品牌發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奧迪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為14.1萬輛,增長了28%;寶馬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共銷售BMW和MINI汽車12萬余輛,同比增長60.8%,刷新了寶馬在中國市場上的新紀錄;賓士上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交付超過9.5萬輛,同比增長59%。從汽車銷量來看,奧迪仍是中國豪車界老大,寶馬迎頭趕進的勢態令人刮目,而賓士與前兩大豪車相比,差距仍在拉大。在國內豪華車俏銷的今天,賓士緣何在全球第一大市場難敵奧迪、寶馬,而長期屈居老三的地位?不少業界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如下:價格波動幅度大品牌信譽口碑差為了促銷,汽車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們推出一些購車優惠活動,本是無可非議的。但縱觀車市,沒有哪一家著名品牌汽車的降價會像賓士一樣瘋狂。打開網路,輸入「賓士優惠」,別說三五萬元的優惠,有些車型最高優惠竟然能達到10多萬元。比如以舒適著稱的賓士E300L 3.0 AT時尚型2010款轎車,定價67.5萬元,而4S店售價僅僅55.5萬元,足足優惠了12萬元;而較便宜的賓士c級轎車,定價為35萬元,卻還有7萬元可優惠。而定價為48萬元左右的E 200,則在去年就直降10萬元,38萬元就能提車走人。瘋狂的降價固然能吸人眼球,鬧猛一時,但卻是最蹩腳的營銷招數,弊大於利的後果難以描述。試問一款豪華轎車,價格優惠達到20%,那些近期按原價購買了該款車的消費者會如何想?那些仍然在觀望的消費者又會如何想?肯定會對汽車的品質產生懷疑,肯定會對價格的水分有想法,肯定會對品牌的尊嚴度不信賴。賓士的售價如此地朝三暮四,上下波動,又有誰還敢輕易問津呢?整車質量問題多用戶投訴不重視俗話說得好,「坐賓士,開寶馬,」賓士一直都是舒適的代名詞。但事實卻並非完全如此。筆者瀏覽網路和報刊,賓士用戶的投訴比比皆是。賓士在整車質量和售後服務上沒有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應有的「舒適感」。相反,賓士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整車質量和售後服務上的投訴卻一直不斷,「老牛拖大奔」 、「鐵錘砸賓士」 ,賓士車主討說法的事件屢見不鮮。在汽車投訴網(微博) 上,賓士中國的投訴解決率為71.67%。而在最能體現企業投訴處理好壞的QT分值上,賓士中國僅有47.83%的分,不僅排在眾多豪車後面,甚至比大部分自主品牌的得分都要低。在寧波北侖做家電生意的柯先生購買賓士E300L僅僅三天,車子就出現掛不上擋的情況,去4S店修理後,原以為問題已解決,哪想之後的第13天,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10多遍,柯先生說,因為車子出現問題,接連耽誤了好幾筆生意。作為一款豪車三天就出現質量問題,這對賓士「惟有最好」的品牌理念來說無疑是一種諷刺。無獨有偶,同是浙江的來先生在浙江華策杭州南山路店買了一輛進口的賓士GL級K300,車子還沒開出4S店,他就發現有一把鑰匙不對勁。來先生說,4S店共給了他四把鑰匙,兩把是遙控的,兩把是機械的,機械的作為應急鑰匙是插在遙控鑰匙里的,結果他發現其中一把機械鑰匙根本沒用。後來詢問4S店,才發現竟然是4S店將鑰匙搞錯了。對這關乎消費者安全的事件4S店絲毫不重視,僅僅換車了事,這讓來先生對賓士4S店的服務失望透頂。諸如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作為豪華車代表的賓士卻拿不出與其名號和檔次相匹配的質量與服務,這又如何能讓眾多的消費者信服和滿意呢?產品陣線太過長諸多車型無特色賓士旗下的產品有A級、B級、C級、E級、S級、G級、R級、V級、CL級、GL級、SL級、Smart等近二十個不同產品序列,車型多達上百款,產品的差異性是德系三大高檔車陣營中最強的。但如今人們一提起賓士,想到的往往是S級轎車,而賓士名下的其他車型都難以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據了解,賓士曾希望通過產品的多元化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但事至如今,過長的產品線,紛繁的差異化產品,既要自成體系且不互相干擾,又要實現品牌管理的統一性,難度可想而知。而近期,賓士又計劃在三年內推出17個新車型,這對於品牌的統一管理無疑將更加難上加難。相比之下,其競爭對手奧迪和寶馬在華的品牌戰略無疑是成功的。奧迪作為中國銷量第一的豪華車,旗下車型不多,但每一款卻都能讓人印象深刻。而寶馬的系列轎車則更是深入人心。他們都沒有推出過多的車型,產品線也並非很長,但卻是基本上能做到推出一款成功一款,如奧迪的A4L、A6L及Q5,寶馬的3系、5系、7系轎車及X系越野車等,都能在充分展現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時,大大拓展品牌的新客戶群,增添品牌的經濟創收能力。營銷無新意,車型無特色,價格無章法,投訴無保障,名譽不珍惜,這應該是賓士品牌近年來在國內市場最大的失誤。賓士,如欲爭當豪車「老大」,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
㈥ 賓士在華營銷策略是什麼
1、梅賽德斯賓士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1926年戴姆勒賓士旗下,在中國也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歷史。賓士汽車在中國的正式銷售始於1986年,2005年北京賓士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市場發展迅速。 2020年,賓士品牌在華交付77.4萬輛,同比增長11.7%。豪華車品牌中,賓士與寶馬、奧地利並駕齊驅。
4、2020年,奧迪A6將擊敗賓士GLC,成為國內豪華車銷量冠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混雜的國內車市逐漸出現了分層。國企、民企中的上汽、廣汽、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在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都開辟了自己的廣闊天地。這些企業之所以能成為國內產業公司的領先不僅在於公司的實力和技術,更在於能夠實現完全自主研發到自主生產。此外,為了保護本土汽車品牌,中國政府還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土汽車生產的政策。
5、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成功的企業是那些將客戶滿意度作為其經營戰略的關鍵要素的企業。 客戶滿意源於服務經驗。 然而,賓士的客戶服務往往是通過其經銷商來實現的,因此標准化服務流程的建立可以確保來自不同經銷商的客戶從供應商處獲得相同的服務。
綜上所述,這就是賓士在華的策略。
㈦ 賓士、寶馬等車企相繼停產和裁員,會給汽車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疫情逐漸在其他國家出現,對各國的生產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由於原材料不足,很多企業開始停產、裁員。現在賓士、寶馬等車企,已經開始停產和裁員,這對於汽車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是方方面面的,車廠、市場以及整個跟汽車相關的領域,都會因此受到打擊。
3、汽車相關的領域
很多國家的車企零件,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雖說中國的疫情得到了緩解,可是其他國家又變得嚴重起來。汽車上的零件很多,缺一個零件都無法正常投入使用。這個時候多個企業選擇停產和裁員,對汽車相關的任何領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那些被裁員的人,也會導致他們的家庭收入出現問題。
㈧ 為什麼賓士在中國的車減配嚴重,還有那麼多人買
受品牌效應的影響。盡管在之前有很多人都說賓士、寶馬等一些豪華品牌的車企這樣那樣的不好,比如說減配嚴重,排量越來越小。但實際上依然還是有很多執迷不悟的消費者去選擇這些豪華品牌的減配車型、低配的入門車型和動力縮水的車。因為這些人不會去管車子動力,有沒有減配,他們看中的就是車標 ,換個車標再強我也不買,質量、配置這些都是次要的,關鍵就是這個車標要大,越大越好,像這類車友還真的是對他一點脾氣沒有,這也是給了這些車企敢公然減配的一點底氣。
㈨ 賓士在中國啟動召回近67萬輛車的原因是什麼
賓士在中國啟動召回近67萬輛車的原因是發動機存在滲油隱患。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發動機的高壓燃油泵與低壓燃油管的結合處,在受到長期的熱負荷影響後密封性將降低,在低溫條件下車輛冷啟動時,可能發生滲油,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中12.5 燃料系統的安全保護的相關規定,存在安全隱患。
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受調查影響,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及福建賓士汽車有限公司決定採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9)賓士車對中國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德系品牌車輛安全隱患多
「如果出現滲油的現象,一旦遇到高溫就容易產生自燃,所以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召回是很有必要的。」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指出,造成這種現象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汽車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可能沒有考慮好,二是汽車設計做好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沒有按照廠商的要求提供零部件,因此導致連接的不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賓士外,奧迪和寶馬等豪華品牌也都頻頻進行召回。公開數據顯示,在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發布汽車召回公告中,德系品牌是召回次數最多的車系。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汽車召回不代表汽車產品越來越差,召回大部分是廠家主動發起的,表明汽車企業責任感增強。不過,被動召回也存在,這主要因為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