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國產賓士「鋁換鋼」現象呢
1886年,卡爾·本茨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但是這車經常熄火拋錨,卡爾·本茨怕出洋相,沒勇氣把它開上路。看到這么厲害的發明在車間里吃灰,其夫人貝爾塔·本茨坐不住了,有天早上帶著兩個孩子將這輛三輪車駛向了100多公里外的娘家。
隨著消費者變得越發理性,真正關心消費者的車企才會有更好的發展。車門、翼子板等材質的更換,對於土豪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在懸架、AB柱這種關乎乘員安全的地方進行減配,則是不能接受的。車企們要記住,中國人錢多,但並不傻。
Ⅱ 賓士鋁換鋼你怎麼看
首先,成本問題。1月份賓士銷量逆天,E級沖到了豪華車排行榜榜首,E300可以45萬落地,可見優惠幅度之大,這些優惠不是平白無故的,最後還是消費者買單。國外的賓士用的高強度的鋁合金,這種鋁合金成本要比鋼高出好幾倍,怎麼說呢,在國內這種跪舔賓士的氛圍中,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廠家多賣車,買家少花錢,算是雙贏了。
其次,工藝和售後問題。鋁合金工藝先進,鈑金技術是另外一種技術了。目前國內大多數的4S店還是原來的鋼材鈑金技術,如果時全鋁覆蓋件的話,售後技術和設備還要升級,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當然是鋁了,鋁合金只有鋼材一般的重量,就可以達到鋼材的強度,並且耐腐蝕性要比鋼材好。現在的汽車都在追求輕量化,輕量化可以帶來很多好處,比如提速快、油耗更低。有的人會說車越重越穩,其實是個誤區,一輛後八輪夠重了吧,60碼過彎試試,直接掉溝里的節奏,穩不穩真的不是簡單看車重,看的是底盤調校,有的跑車用的是碳纖維覆蓋件,重量才1噸左右,彎道均速150km/小時,照樣很穩。
賓士E鋁換鋼後,重了300公斤,空車就相當於滿載,並且北京賓士對懸架也進行了簡配,再加上車身重,直接導致了斷軸。鋁換鋼也就罷了,多做些安全加固措施就行,但還縮水減震。
Ⅲ 汽車鋁車身和鐵的區別
鋁車身主要是輕量化的作用,也就是鋁車身比鐵車身輕,而且抗氧化性較好,剛性都差不多
Ⅳ 鋁換鋼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通俗一點講,就是這些國產的賓士車的德國原型車在設計、製造的時候,很多部件用的都是鋁合金材料,但是到了國內生產。
Ⅳ 如何看待國產賓士新E級「偷工減料」以鋼代鋁
這個太正常了,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不光這個,那個探界者不也是更換了鋼制的了嘛。
Ⅵ 國內為何簡配鋁車身
要將性能車做快,一是把發動機動力做上去,另一種是盡可能減重,對於我們天天接觸的民用車而言,我們不需快得上天,但必須夠省油,省油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減重。減輕車身的方法很多,但目前比較普通且實際的是使用輕量化的材料,碳纖維太貴,所以鋁合金是個不錯的選擇。用鋁合金車身會不耐撞嗎?撞了維修費用是否很貴?這是最常見的兩個問題,今天終於有數據說明問題了。
新款的安全性能高的原因有不少,但最大變化在於新材料應用後,車身重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車有313kg的差異。相同的碰撞條件下,根據僅有的物理知識,速度相同,質量越大引發的撞擊力就更大,這也是為何現代汽車更鍾情於鋁制部件的原因,考慮最多的並非要在售後坑錢,而是為了滿足日益嚴格的安全標准,但是無奈國內的標准還不夠高,部分廠家變會選擇成本更低的鐵質材料。
在我們的共識裡面,鋁合金的維修成本一定比鐵部件貴,似乎是個不爭的事實,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在北美市場,F-150的情況有另一個角度的思考。貴在人工並非部件IIHS進行了兩次測試,一次都是以15km/h偏置15%撞擊左前角,另外一次以同樣的速度和偏置角度撞擊右後。這樣便可以看作相同條件的碰撞,而結果也顯而易見,就像我們的理解一樣,鐵制的部件更加堅固並且不容易損壞,鋁制部件吸能效果更好。
Ⅶ 2022款賓士還是鋁換鋼嗎
2022款賓士還是鋁換鋼。據外媒披露,2022款賓士GLC或將採用更多的鋁合金材料,車重將有望減輕50公斤,而動力方面或將廣泛使用48V弱混系統,2022款GLC在滿足排放的前提下,還能帶來更充沛的動力表現,這是比較難得的體驗。
鋁換鋼特點
鋁換鋼就是減配,就是鋁制車身的重量輕,並且鋁制車身的耐腐蝕性相對於鋼制車身要好很多,所以鋁換鋼後,本身能夠給車身增加300公斤的重量,相當於正常體重的4個人的重量也就是說你的車即使是你自己開也相當於鋁制車身的車滿載的狀態。
另一個論點就是鋁換鋼是一個無奈之舉,是為了保證駕駛者和乘坐者的安全,同時是為了車輛的後期成本降低做的一個選擇,畢竟鋁制對於車身來說相對於鋼,還是比較脆的,所以在碰撞發生時不能很好的保證車上人員的安全,另外鋁制車身的維修成本太高了,動不動就不能鈑金,只能通過更換配件的方式來進行,無疑提升了成本。
Ⅷ 抖音車評人說賓士E鋁換鋼增重300公斤,大呼不坑窮人,事實卻是
抖音車評人說賓士E級鋁換鋼後增重300公斤,還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減震器斷裂形成斷軸,今天六叔就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01賓士E級鋁換鋼的真相
1、賓士的平台化設計,對於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賓士的MRA後驅平台採取了技術共享的原則,因此就車身結構和設計上來說,賓士S級、賓士E級、賓士C級、賓士GLC、賓士GLE、賓士GLS等車一致。(你可以理解為以上這些車在被動安全方面基本一致,但在主動安全方面因車價和定位原因有很大差別。)下面雖然是以E級車舉例子,但也同樣可套用到其它MRA後驅平台車的身上。
2、賓士E級車到底有沒有鋁換鋼?
事實上是有的,抖音車評人說賓士E級車的四門兩蓋都是鋁換鋼,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海外版本的賓士E級車四門也是鋼制結構,前後機蓋是鋁合金結構。進入到國內後,前後機蓋變成了軟鋼結構。
事實上,同樣的價格,你買賓士也好,寶馬奧迪也罷,在駕駛風格和配置上每家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差異,但在車身結構、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其實豪華品牌都有自己的底線,不會拿百年口碑開玩笑的。從這一點上來說,買帕薩特的車主可能要哭暈在廁所了,畢竟中保研25%偏置碰撞A柱斷裂,可不是召回能解決的問題。
抖音車評人應該拿吸鐵石去寶馬4S店
會有新發現的不用謝我,我叫雷鋒
黑賓士都黑不到點子上真悲哀
哪天看到賓士的律師函發來就都消停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賓士GLC碰撞結果優異,鋁換鋼並未對其產生影響
3月13日,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C-IASI)公布了2019年第二批的車型國產版賓士GLC的測試結果,其中在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車輛輔助安全指數三大項中,獲得了優秀的評價,與C-IASI碰撞體系近似一樣的美國IIHS體系中的碰撞結果保持一致。
在上述的被動安全測試中,國產版GLC均獲得了優秀的評價,而在主動安全測試中,國產版GLC的碰撞預警系統和自動制動系統在識別出障礙物後進行了預警和自動剎停,所以在FCW(碰撞預警系統)中獲得了滿分1分,在AEB(自動制動系統上)中獲得了4分,並沒有獲得滿分,原因是因為AEB(自動制動系統上)在介入時間上較晚,所以大家在實際用車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
總結:整體來看,國產版賓士GLC在這次C-IASI的碰撞測試中表現優異,較海外車型的測試結果相比,也完全沒有縮水,讓國內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也很放心,也能讓我這個准車主感到安心,安全性值得信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