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比賓士a級和賓士B級轎車,哪種車會更加好
現在市場上的轎車各種各樣。可供人們選擇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不僅在車的品牌上有很多選擇。在車型上,也要做選擇。德國「三駕馬車」中的賓士眾所周知,特別是賓士B級車,相比於賓士的A級車,B級車會更好!最重要的優勢在於,B機車更舒適,更寬敞!
符合自己能力和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這兩種車的價格從低配置到高配置各個階段分得都差不多,賓士A級冊和B級車哪個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與其問哪個更好,不如看看自己最需要什麼,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B級車,或者A級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賓士A級車和B級車各有千秋,選自己所滿足於條件的。
B. 賓士cla和國產A級哪個性價比高
CLA更傾向於轎跑車型,無邊框的車門設計非常吸睛。北京賓士A級呢是一輛長軸距版的全新A級三廂轎車。從價格來說兩款車價位在賓士眾多車型中都不算貴的,都是賓士入門款轎車的不錯選擇。不過目前國內市場上,cla是沒有在售的。至於A級轎車,你可以去店裡看看實車,全新賓士A級轎車的內飾還是做得非常出色有亮點的。而且還有一個很火的「你好,賓士」全新的人機交互系統。
C. 賓士a級和奧迪A3,誰的油耗更低一些哪個性價比更高一些
奧迪A3是一款緊湊型車中能力非常強勁的車型,憑借它標新立異的外觀格調,鍾情於高顏值車型的需求,因此獲得市場上的廣泛褒獎。隨著人們對檔次和面子愈發在意,購車群體的心理預期也不斷提高,希望車輛側面線條設計、尾部造型、進氣格柵風格等進一步完善提升。
奧迪A3的油耗方面的確存在弱點。綜合油耗8.3L/百公里,高速駕駛油耗6.9L,市區堵車時,油耗高達10.8L,這對於追求「省油」的用車者來講,奧迪A3確實沒有賓士A級省油,但從個人經濟角度去想要是可以接受的。總體上看,奧迪A3對廣大買車人員來看再適合不過了,完美的駕駛感受真的讓人愛不釋手。盡管賓士A級也很良好,但奧迪A3更值得大家青睞。
D. 漢蘭達和賓士A級哪個好
不在一個層面上,首先賓士A級,是A級車定位,而且主要是代步,空間小喬,適合城市的代步用車,漢蘭達是SUV,空間大,動力也好一些,有四驅版,有5-7坐版,底盤也是凱美瑞底盤兒,凱美瑞不管怎麼說也是B級車,說漢蘭達有B級車的底子也不為過,是典型的城市SUV,通過性強一些,車體也大,所以如果非要對比,那肯定是漢蘭達好。
E. 賓士C級和賓士A級哪個好
賓士A級和賓士C級區別太大了,因為兩個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賓士A級要比賓士C級低一個檔次。也就是說,不論是售價、配置、動力、內飾、車身尺寸方面等各個方面,賓士C級都要優於賓士A級。截至2019年8月29日,兩款車型在售的最新款都是2019款,以2019款為例,兩車的具體區別有以下幾點:
1、售價方面:賓士A級官方指導價:21.18~29.98萬元,共有10款車型在售。賓士C級官方指導價:30.78~47.48萬元,共有16款車型在售。
2、車身尺寸方面:賓士A級長寬高分別為:4622/1796/1454mm,軸距為2789mm。高配版的高為1462mm。標軸版賓士C級長寬高分別為:4714/1810/1442mm,軸距為2840mm。長軸版賓士C級長寬高分別為:4783/1810/1442mm,軸距為2920mm。
3、車型定位:賓士A級車型定位緊湊型車;賓士C級車型定位中型車。
4、動力方面:賓士A級搭載1.3T和2.0T兩種發動機,全系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賓士C級搭載1.5T、1.6T、2.0T三種發動機,全系匹配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F. 賓士A級,入門級車型,開著有面子
賓士A級,定位緊湊型轎車,海外實拍。外觀採用家族式的設計風格,前臉採用時尚大氣的造型,中網採用星空式的設計,前大燈採用精緻犀利的造型內部刻畫十分仔細,日間行車燈很有識別度,下格柵採用蜂窩狀的設計,前臉處理時尚。側面低矮的車身很有沖擊性,車身比例協調,車頂輪廓流暢舒展,後視鏡設計時尚,車門凹面處理精緻,輪轂採用獨特動感的造型。尾部採用運動年輕的造型,尾燈採用個性時尚的造型,排氣設計運動。內飾豪華大氣的設計,一體式液晶屏很有科技感,按鍵布局合理,空調出風口設計精緻,座椅包裹性好,做工精細,用料考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買賓士A級值不值門檻低,檔次到位,就是別談性價比
現在很多人買車都希望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豪華品牌車型,不過理論上這些車型的價格往往價格畢竟高,但是由於近幾年國內豪華汽車市場的競爭激烈化,導致很多豪華品牌車型開始實現國產化,同時降低價格,降低入門門檻,曾經不敢想的,現在都不是問題。那麼今天要說的這輛車就是賓士A級,一款入門級BBA豪華轎車,目前廠家指導價為21.18~29.98萬元之間,同時還擁有不錯的降幅,那麼這輛車到底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動力上,賓士A級搭載了1.3T和2.0T兩款動力引擎,不過一般家用的話,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1.3T高功率調校的車型,163匹的最大馬力,250牛米的最大扭矩,家用足夠,採用缸內直噴,8.3秒可破百,其中百公里耗油最低5.4L,同時還滿足國VI排放標准。在傳動上匹配了7擋雙離合變速箱,換擋快,不過在低檔位的時候有點小頓挫,但無傷大雅。不過很多車友表示,特別是在堵車的時候,特別難受,低速動力比較差,主要是發動機拖拽感太強,不過速度起來後很不錯。總之,如果喜歡這輛車的話就不要談性價比,畢竟大家都知道買這個級別的BBA都是買個「標」,談性價比的話還是有些牽強。那麼對於這輛車你有什麼想說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賓士A級:優缺點全解析,最便宜的賓士,買的是面子還是里子
去年年底賓士全新A級上市,21.69-29.99萬元讓其成為了最便宜的賓士車型。許多之前看中了賓士C級卻又下不了手的消費者紛紛表示:「全新A級真香」。雖說A級是最便宜賓士,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是最差勁的賓士。
說它差勁是有理由的,這輛車不管是在尺寸、配置還是動力上,都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來詳細說道說道,為啥賓士A級是最差賓士。
至於外觀、內飾,這兩個部分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主觀意識還是起大頭作用。
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嘛,叫「便宜沒好貨」。在賓士A級身上,其實多多少少也再次印證了這句老話。但尺寸、配置和動力表現都乏善可陳的賓士A級,為什麼還能喊到20幾萬起步?
其實說到底就是品牌溢價能力,作為百年老廠的賓士,其招牌一直是「十里飄香」,也正因此,賓士品牌的溢價能力也是所有汽車廠商中名列前茅的。會買賓士A級的人,其實說白了,還是買個面子。「寧為鳳尾,不做雞頭」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如果是我,手握20來萬,絕對不會選擇賓士A級。如果是你們,你們怎麼選?
I. 賓士A or B 教你選哪個好
世上鮮有像梅賽德斯- 賓士A級和B 級這樣的孿生兄弟,卻硬是要分立兩個截然不同舞台。選A 還是選B,請對號入座。 A 級與B 級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如同C 級和E級的兩個不同車系,倒不如說是暗藏千絲萬縷聯系的C 級和E 級硬頂跑車。只不過,這一次無需我們的介紹,你也能從這兩輛車的外觀、內飾、結構和配置上,發現它們的關系不一般。 A 級和B 級的發動機都是自然吸氣引擎,變速器則均匹配了AUTOTRONIC 無級變速器,外觀都帶有MPV 的典型流線形風格,同等尺寸(215/45 R17)和操控穩定程度的普利司通POTENZA RE050 輪胎,內飾則採用了相同的中控面板和車門飾板,一模一樣的橙黃色行車電腦顯示屏,更不用說如出一轍的三明治車身和分毫不差的油箱容積了。 本著女士優先的原則,我們先來審視一下原本就是為女性准備的賓士A 級。 雖然稱贊一款車實用顯得很「酷」,我自己都有點心虛。但是,平心而論,A 級的確擁有在這個車身尺寸級別里不可多得的全能特性。除了可以電動調節前後、俯仰和頭枕高度的真皮座椅,A 180 時尚型還標准配備了前排座椅電加熱功能。若以實際乘坐時的內部空間為參考(至少從橫向空間上看),A 級的尺度完全可以勝任與高爾夫相仿的緊湊級轎車職責。 況且,在鬧市當中它的回眸率絲毫不會遜色於老邁的新甲殼蟲和貌似古董的MINI。幾乎與前風擋玻璃平順銜接的引擎蓋、圓弧過渡的車頂、略帶弧度的腰線、巨大的側窗玻璃以及陡然終結的車尾,A級的側面剪影堪稱獨一無二,令人過目不忘。雖然在開啟A 級後備廂艙門的時候,總有一種在開途安的感覺,但是A 級車尾優美干練的線條絕非理性沉悶的大眾途安所能企及。 比起A 級能讓佳人一見傾心的本領,B 級似乎要收斂許多。盡管仍是一副蓄勢前沖的風骨,卻少了幾分嫵媚,多了幾分優雅。四輻式方向盤功能上與A 180 時尚型所配備的三輻式方向盤並無本質區別,但卻更顯豪華高檔。儀錶板上的變化和凸起巧妙地將其與A 級區分開來。如果說B 級在相貌上能有完勝A 級之處,那必定是所謂的高貴血統。 B 級外觀的感召力很大程度上源於近親R 級的家族背景。遙想當初,梅賽德斯- 賓士打造Grand Sports Tourer 和Compact Sports Tourer 兩款概念車時,就已經能看出其營銷捆綁的端倪。但從本質上講,它不過是A 級的長軸距版罷了。況且,梅賽德斯- 賓士還為之拋出了一個似真似幻的「運動旅行」概念,真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拋開更顯威武的SUV,去追逐MPV 式的旅行、或是運動方式? 不管梅賽德斯- 賓士B 級所面對的市場有多麼的小眾,但至少傾慕它的消費者的確有些欲罷不能的意味。從實用的角度上講,它融合了前驅車的操控簡便、掀背車的精巧靈活、MPV 的多變空間,當然還有似有似無的運動范兒。沒有人能搞清,梅賽德斯- 賓士為什麼要把如此五花八門的元素都集中在一起。但有一點十分明顯,他們的確幹得不賴。 憑借獨特的車身結構,B 級所擁有的寬敞內部空間,甚至能讓C 級車主心生妒忌。不過以此就斷定A 級敗下陣來還為時尚早。事實上,如果你用尺子測量一下A 級和B 級前排座椅的寬度以及兩側車門內飾板的距離,就會發現二者其實分毫不差。A級甚至在頭部空間方面還略占些優勢。A 級唯一的明顯劣勢體現在後排腿部空間上(與B 級相差27毫米),不過考慮到整車車長縮短了390 毫米,這種犧牲更像是在歌頌A 級在空間利用上的奇跡。 無論是A 180 時尚型還是B 200 時尚型,它們的動力性都不算出眾。即使是搭載2.0 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B 200,從靜止加速到100 公里/ 小時也需要足足10.2 秒。而A 級達到同樣的速度則需要再多花1.3 秒。好在無論是A 180 的1.7 升發動機還是B200的2. 0 升發動機,其運轉都十分流暢、輸出線性,AUTOTRONIC 無級變速器則將提速時原本提防的降擋沖擊化於無形之中。急加速情況下,發動機總能找到合適的扭矩輸出轉速,而模擬的6 速換擋也不會有絲毫的拖沓。 A 級在操控靈活性方面的表現要遠比其動力性令人印象深刻得多。揮打它那粗壯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A 180 並不會像類似身高的小車那樣,存在拙劣的車身側傾。盡管應對連續彎道時,A180 並不能做到高爾夫或是福克斯那般流暢,但是駕駛它很少需要擔心因轉向不足而招致的手忙腳亂。除了過彎途中遭遇坑窪後略顯紊亂的步法之外,這套精心調校的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架並無讓人指摘的缺憾。而且,行駛在城市柏油路面上,A 級偏向舒適的懸架系統可以輕松過濾掉底盤回饋中不必要的凹凸細節。 比起標榜年輕時尚的A 180,B 200 的底盤表現實則更加硬朗、扎實。這也是唯一讓我覺得它對得起「運動旅行」之名的原因。車身對於方向盤輸入轉角的響應非常靈敏果斷,底盤對路感的透過性甚至和寶馬的X1 頗為神似。但是,倘若開著B 級車去進行一次長途徐行,那麼你就會發現它的底盤調校還是偏硬,同時也會暴露出引擎隔音不足等弊端。 A 級和B 級是賓士在華銷售所有車系當中唯獨使用了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的兩款車型,因而它們也是僅有的兩款可以實現自動泊入路邊車位的智能車型。它們在路邊泊車時的靈巧身姿,並沒有比同族的smart fortwo 遜色多少。 在舒適性配置方面,A 180 時尚型和B 200時尚型互有勝負。A 180 時尚型比B 200 時尚型多出的前排電加熱座椅顯然會讓車主在寒冷的季節里坐享徐徐暖意。為了追上這一差距,那麼選擇B 200 時尚型的買家必須再付出5000 元來選裝。同樣,B 200 時尚型標准配備的百葉窗式全景天窗則會在夏日的林蔭道上為車內乘客帶來清新的微風 (A 180 時尚型如果希望選裝則需要再多花費1 萬元)從理性的角度上講,B 200 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要優於A 180。透過4.1 萬元的價格差距,B 200 時尚型換來了更長的軸距、更適宜乘坐的後排腿部空間、動力水平更高的發動機、甚至標准配備的百葉窗式全景天窗。 但在我看來,B 級的根本問題恰恰在於它近乎一個理論推導的產物,類似於B=(A+C)/ 2,卻忘記了自己主打Grand Tourer 概念所應引領潮流的本責。僅僅把A 級加大加長的取巧造型,甚至將XXL 號超大行李廂空間所蘊含的無限可能、粗暴地扔給消費者的做法,並沒有讓人切實地感覺到那令人浮想聯翩的「運動旅行」氣息。倘若B 級的外觀設計風格和通過能力能夠與彪悍犀利的GLK 為伍,那麼我想B 200 即使沒有百葉窗天窗、自動泊車系統等等特立獨行的配置,也能贏得滿堂彩。相對而言,A180 時尚型反倒顯得更單純、更可愛一些。 A 與B 的選擇,更多地依賴於買家自身理智與情感的抗衡。選擇B 級的買家無疑遵循了性價比最高的原則,他(她)從梅賽德斯- 賓士最為入門的兩款車中甄選出了近乎全能的家庭轎車。而選擇A級的客戶則可以自豪地聲稱,自己有顆年輕的心,她(他)所得到是一款能夠代表自我的時尚玩具。 選A 還是選B,拿未來做參考 如果你對當今這代A 級小巧可愛的造型情有獨鍾,那麼就請速速購買吧。因為,2012 年梅賽德斯- 賓士將推出A 級的全新換代,而其外觀很可能會更趨近於寶馬1 系的運動風格。而對於青睞B 級的買家而言,也許等待才是正解。2011 年,B 級的換代車型就將推出,雖然仍會堅持現在的MPV 化運動旅行路線,但是它的內飾則會向C 級靠攏,豪華感全面提升。
J. 賓士A級轎車那款最好(車的性能)
賓士最小的車——A級 A160
A級是賓士的中小型轎車,競爭對手是高爾夫這些出色的家用轎車。A級的高車頂設計是相當有吸引力的,而它的夾層地板又為下斜安裝發動機提供了可能性。結果就是:在小巧的車身中能提供出色的空間。第一代A160 還可以
詳見網址: http://www.autoworld.com.cn/qiche/daike/benchia.htm
A級在推出曾因為行駛不穩定而遭到批評,今天的第二代A級不會了,他的行駛表現相當穩健,完全符合賓士的形象,制動系統有力,也是典型的賓士特徵。但是別指望這個高個子能像高爾夫GTI或是福克斯那樣靈便的過彎,畢竟他的重心高的多。不過懸掛的調教帶來了不錯的舒適性。還有就是工藝質量,再也不像第一代那樣用廉價材料了,A級的內飾是典型的賓士式的高質量。而且一切操作都很簡便,還有出色的行李空間。A級的動力性能只能算不錯,不能算太好,但對於大多數這一級別車的顧客而言,應該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