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士G級為什麼有「油老虎」的代名詞
說到豪車,想必大家會覺得那一定是錢堆出來的,那高昂的定價的確是使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但是話說回來,畢竟也是豪車定位,那樣的做工、那樣的配置以及那樣的品控可不是浪得虛名。如果你真正體驗了賓士的舒適、寶馬的操控或是奧迪的科技,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一分錢一分貨"了。所以注重品質的人還是會選擇高端的車型,畢竟與一般車型相比,豪車無論是外觀顏值還是內部品控都要更勝一籌,現在市場上像賓士GLC、寶馬X3以及奧迪Q5等車銷量也算得上名列前茅。
賓士大G搭載的是4.0TD發動機匹配9檔手機一體變速箱,最大馬力達到421馬力,峰值扭矩為61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成績為5.9秒。結合上它241mm的最小離地間隙,使得就算是36°坡對於大G基本跟走平地差不多,高速四驅輕給油門就能輕松登頂。另外G級底盤採用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後整體橋非獨立懸架,這也使得這個大塊頭行動起來更加靈活聽話,轉向也比較精準,無論是回饋力度還是車頭的反應,都跟轎車更加貼近,這也是全新G機更新後的成果。
2. 賓士G55為何叫G55不是5.4排量么還有G50
這位朋友 喜歡的幽默 G55是從賓士G系最高端的G500升級過來的 是由AMG打造的 是賓士的超高端產品 區別在於壓縮比 AMG這么一改後功率大增 錢也跟著上漲三 最喜歡它的硬朗造型 漂亮
3. 我為什麼要買一台賓士G
2017年轉眼過去了,賓士G級就這樣完成了它在豪華SUV市場的第38年堅守,今年它將迎來39歲生日,奔四的腳步,可謂是越來越快。太多人的夢想都是擁有一輛大G,盡管知道它開起來或許沒那麼舒服,車內的豪華感也遠不如競爭對手,但無論如何,在他們眼裡,沒有一輛大G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這款車的魅力究竟來自哪裡?它除了能被當作泡妞神器,還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看了它的歷史,你自然就會明白。
故事要從1972年講起。那一年,梅賽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賓士計劃開發一款類似於路虎的硬派越野車。他們打算通過自己的一套四驅系統,與梅賽德斯的質量與豪華相結合,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產物,新車需要擁有極強的通過性,卻又要保證日常行駛的舒適,同時,還要好造、好修。
整個過程花了接近十年時間,1979年,第一輛賓士G級終於亮相,它的出現讓人們忘記了烏尼莫克的存在,驚嘆於這個造小轎車和運動車的公司,居然能生產出這么棒的越野車。那時的賓士G級全名為Gelndewagen,一個德語單詞,意為「穿越全國的車」,後來為了讀起來方便,就直接更名為G了。第一批賓士G級於奧地利格拉茨工廠下線,提供雙門敞篷、雙門硬頂、四門硬頂三個版本,馬力在72匹-156匹之間,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有V12這種操作。這款車面向的客戶群體范圍很廣,從鄉村的農民到城市的探險家,都是它的忠實擁躉。
70年代末,伊朗爆發政變,巴列維國王的政權被什葉派穆斯林掀起的「黑色風暴」革命所推翻,新伊斯蘭政權採取與西方敵對的態度,使得早先預定的兩萬輛賓士G級最終沒能加入伊朗軍隊。那時賓士G級還參與了聯邦德國半噸級軍車項目,但德國軍方最終還是選擇了價格低於賓士G級近三分之一的大眾Iltis越野車。不過這些經歷未能阻止賓士G級向軍用車領域進發的腳步,後來這款車共服務過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63個國家的軍隊。
那個年代的AMG還不屬於賓士,但他們改裝後的G級同樣是值得稱贊的經典。改裝版名為280 GE 5.6 Sport,它使用了W116的大燈,鑲金邊的W123進氣格柵,前杠自帶絞盤,不僅如此,車內採用了真皮、檀木,以及Becker音響,豪華程度不亞於同年代的S級。動力方面,它搭載了5.6L V8發動機,最大功率295馬力,1979年,AMG還發布了一個功率稍小的版本,搭載了賓士的5.0L V8發動機(M117),最大功率241馬力,這款發動機後來被裝到了W126上。
後來,戴姆勒-賓士與Steyr-Puch達成戰略合作,單獨授權梅賽德斯,將G級售往歐洲更多國家,哪裡有市場,就在哪裡行動。在奧地利、瑞士以及歐洲東部一些國家,還能買到掛Puch標的孿生兄弟。
1980年,賓士甚至推出了梵蒂岡特供版,它是為梵蒂岡教皇准備的,誇張的樹脂玻璃頂,不僅能夠讓教皇在行駛中方便和百姓打招呼,更能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
1982年,為了給法國軍方配一款好車,標致與賓士合作,將奧地利工廠生產的G級車殼運到法國去組裝,動力方面則採用標致的發動機,新產品名為P4。
1983年,達喀爾拉力賽的冠軍車正是一台經過專門改裝的賓士280 GE,駕駛者是比利時傳奇車手Jacky Ickx。
1985年,為了尋找在法老拉力賽中的工作車,保時捷將一顆來自928的5.0L V8引擎移植到了賓士G上,移植後的G級,最大功率可達320馬力。
1989年,賓士繼續為G級擴大市場,他們將目標瞄準在了美國,同時開始鎖定消費水平更高的群體。
剛才咱們說了半天的「G級」,其實直到1993年,也就是第一代賓士G面世後的第14年,G級才和如今我們熟知的E級、S級一樣,形成一個車系。
1999年,由AMG改裝的賓士G級再也不僅僅是一家小改裝廠的作品了,它有著獨立的名字――G55。G55搭載了5.4L V8發動機,最大功率354馬力,百公里加速僅為7.4秒。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賓士G級就進入了美國市場,然而賓士似乎覺得這樣還不夠。為了使收益最大化,2002年,賓士進一步向美國發起了攻勢,他們做了美國政府關於進口車方面的思想工作,這種做法很見效,於是在那一年,賓士決定將G級加入到他們在美國的生產線中來。
1990年,賓士停產了代號為W461的平民版G級,2010年,它又回來了,基於W461平台打造的新車名為
G300 CDI Professional。2013年,由於所搭載的V6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排放不達標等原因,G300 CDI Professional只好停產。
下圖中這輛造型十分誇張的車,名叫Ener-G-Force概念車,亮相於2012年的洛杉磯車展。它代表著人們對未來巡邏車的設想,外觀基於賓士G級打造,盡顯科技感,車身線條較賓士G級更硬朗,肌肉感十足,前燈組光帶組成G字母樣式,車頂前方配有旋轉式信號燈,車頂輪廓長而平坦,中網格柵與前杠部分均表現出豐富的層次感,20英寸超大輪轂也顯得非常霸氣。動力方面,Ener-G-Force通過四個動力強勁的電動機驅動,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
由於銷量的不景氣,賓士不得不在2013年將雙門敞篷版本移出市場。
然而就在2013年,更狠的角色出現了,那就是G636x6。它實際上就是一輛四門的G63,可賓士為它加長了軸距,多給了它兩個輪子,也可以說它是一台搭載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擁有544馬力的賓士「卡車」。G636x6在美國的售價約為50萬美元起,盡管相當昂貴,但這並不能阻礙它兩年內在美國輕松賣出一百多台。
2017年,敞篷版再次回歸。這一次是賓士與邁巴赫聯手打造的作品,名為G650 Landaulet,僅生產99台,它的動力來源於G65的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630馬力,最大扭矩1000牛米。
同年,世界上第30萬輛賓士G級正式下線。
在今年的北美車展上,賓士還會為我們帶來全新的G級,39歲的它,又將會是怎樣的面貌呢?
縱觀這些豪華汽車品牌的歷史,能夠連續存活三四十年之久,並且橫跨軍民領域的SUV,可以說是並不多。在我看來,如果說賓士G級的魅力僅僅在於「有面兒」,那這個說法的確是有點兒膚淺了,正是它從前經歷的戰爭也好,大型賽事也好,包括當年購買它的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也好,這一切無疑將它塑造成了一款有思想的車。在我的有生之年,若沒有機會去購買它,那它的故事也值得我去仔細品讀,想必你也是一樣吧?
4. 大g為什麼叫渣男車,
其實賓士G級成為「渣男車」的主要原因就是太貴,買得起這款車的人往往都有著不錯的經濟實力,而看中賓士大G的一般又是年輕人,在人們印象中既年輕又多金的人在情感方面往往都比較渣,所以很多人就產生了開大G的就是渣男的錯覺。
但其實上述說法都是以偏概全,並不嚴謹的,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多「渣男」喜歡開大G去酒吧消遣,但這僅僅是一小部分人,像捷豹、馬薩拉蒂等車型也是夜場的常客,我們不能因為個別人的行為去譴責所有車主,畢竟汽車只是代步工具,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性格。
賓士G500的缺點是什麼
1、外觀太個性
賓士G級全系車型均採用經典的方盒子造型,這樣的設計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會覺得特別漂亮,非常符合追求個性的用戶的需求;但有時候過於個性也是一種缺點,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復古造型的,以至於喜歡大G的人非常喜歡,而不喜歡的人則會特別厭惡。
2、後排舒適性差
賓士大G本身的定位就是輛硬派越野,所以車輛的設計重心似乎放在了動力以及越野性能方面,使得車輛的後排空間比較小,特別是腿部空間,身高稍微高一點的人長時間乘坐大G會比較壓抑。
3、車輛重心高
硬派越野車需要保持較高的離地間隙才能擁有較好的道路通過性,但是買賓士大G的人大多數都只是在城市道路行駛,這就使得車輛不僅長時間乘坐容易累,而且開車時的視覺盲區增大,較高的車身在進出地庫的時候也很不方便,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發生剮蹭、磕碰。
4、方向盤太重
方向盤偏重應該算是賓士G級的一大特點了,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比較重的方向盤開起來更有安全感,同時也有更大的駕駛樂趣。但偶爾體驗一下可能沒什麼感覺,當你長時間開的時候一天下來胳膊絕對夠酸爽,除非你是個健身愛好者,否則絕對不會認為這是個優點。
5、價格太貴
賓士G級目前最便宜的車型為起售價150萬左右的賓士G350,即使在百萬以上但仍然存在加價的現象,因此大部分車主提G350都花掉了近200萬元,性能更強的G500更是高達兩百多萬。這樣的價格是絕大部分消費者都無法企及的,當然賣得貴從來都不是車的問題,不然大G也不會成為萬千少年的夢想。
以上便是賓士G級的缺點所在了,其實在這個價位下汽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了,更多的是一個身份的象徵。因此買大G的人並不會在意它有多少缺點,只要它是「大G」,那麼就足夠了。
5. 【車主點評:擁有了賓士G級後終於知道為什麼叫大G】
#選車理由 200萬左右的SUV只有他能入眼了,不喜歡街車,大G個性車,與眾不同
#最滿意 座椅舒適,視野好,車回頭率比跑車還高,發動機聲浪絕對誘人,到底是V8的。
#最不滿意 上車太累,下車太累,關門太累,行車中疏忽壓線會震動提醒,有點怕人
#空間 後備箱真的不大,幸虧夠高,否則旅遊估計只能放2個大箱子。
#外觀 就因為這個外觀才買的,實車到手後發現,還是很帥,很大氣很霸氣。
#內飾 賓士內飾一向不錯,新G加重了舒適度和內飾檔次,所以老婆都能一眼看中。
#動力 動力對於這樣自重的車不錯了,當然沒辦法和跑車相比,但是聲浪真好聽。
#操控 轉向進準度一般,沒有以前的X3和保時捷好,但是已經很不錯了,主動剎車等功能全部關閉,太嚇人,剎車比較軟,需要預留距離稍遠,畢竟重,慣性無法克服。
#舒適性 帶按摩的座椅和自動支撐太爽了,氛圍燈一到晚上自動變色,很不錯。
#油耗 基本高速走的多,目前1000公里,降到17.5了,還行。
6. 大g為什麼叫渣男車
主要原因就是太貴,買得起這款車的人往往都有著不錯的經濟實力,而看中賓士大G的一般又是年輕人,在人們印象中既年輕又多金的人在情感方面往往都比較渣,所以很多人就產生了開大G的就是渣男的錯覺。
全新梅賽德斯賓士G標語: 任時光荏苒 唯傳奇永恆;豪華感與力量感的合而為一,個性與野性的雙重體驗。
特點:
外觀方面,全新的賓士這集保留了原來的經典方格造型的設計,硬朗的線條,出色的越野能力,讓它成為多數消費者心中的第一位。相比於上一代車型外觀進行了相對應的調整,採用了三幅式裝飾,更換了LED全新的大燈,保險杠的設計也有明顯的變化。
據悉採用了全新的鋼鋁混合材質質量方面要比現款下降了170,配置車身方面提供了55%,四四方方的造型非常帥氣,尺寸要比老款稍有提升,同時公路表現值得稱贊,日常使用足夠豪華,外觀方面,粗獷中帶有幾分野性,又保留了專業越野車越野車的定位和定位方向靠後的兩扇車窗都採用了隱私玻璃後排乘坐的乘。後排乘客的後備箱的私密性都完全被照顧到。
7. 賓士大G是怎麼火的
銷售了一輛期貨賓士G500,利潤比平時主營的普拉多和途樂好了不少,但心裡卻有些惶恐,高興並忐忑著……
都賴金光閃閃的賓士G500,不知道是網紅事業成就了它,還是「三把鎖」的性能令人著迷,售價高、一車難求成了它的標簽。客戶預算180.00萬以內,竟無現車可提,雖然中規的指導價為158.80萬元,但網上加價30.00萬元左右的車源基本不太靠譜(市場行情要加50.00萬左右,平行進口現車也要190.00萬以上),中規的2020款就更不用想了,車源太稀少。
所以,在預算范圍內,訂一輛期貨的平行進口賓士G500成了現實,買期貨需要注意什麼,平行進口和中規的賓士G500怎麼選,它又為啥這么貴?下面和大夥分享下。
一、介紹攬勝請閉嘴,買車只要賓士G
客戶預算卡得比較緊,必須180.00萬以內搞定,顏色和配置都隨便。可新款賓士G500的行情一路走高,提現車是不可能的,遂推薦攬勝,但客戶的大致意思是:別說其他的,我只要賓士G,然後加入某某車友會,去拓展人脈和資源。
無獨有偶,路虎和寶馬之前也搞過類似的事情,比如:歐規路虎只給經銷商柴油版車型,反正國內消費者不喜歡,隨便進;寶馬將X5在美國、加拿大的排量,由2979CC修改至3004CC,進入國內後稅率上漲近10.00萬元,最終商務部約談才得到解決。
車聚小結
換代能成為漲價的理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技術更新是為了在同級中提升競爭力,用更好的產品實力,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而我們也看到了賓士G的優秀。可目前,賓士G500的行情也太誇張了些,180.00萬元竟無現車可提,比老款高調了不只一點點。
錯把喜愛當資本,也讓這輛經典車型多了些「投機倒把」的色彩,車是好車,但也想用劉能大叔的:你這個提車價格,我接受不了,來回復。
8. 大g為什麼叫渣男車
為什麼都說賓士大G是渣男之車,主要是貴,而且夠方夠正,賓士固有的奢華感。
賓士大G,一個聽起來就無比霸氣的名字。在所有的越野車型中,令許多人心馳神往。 人們愛它拔山涉水無所不能,也愛它方殼外觀霸氣無比,更愛它澎湃動力肆意揮灑,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它的爬坡角度無車能敵,它的三把差速鎖令人難忘。可以說賓士大G是最強悍的越野車型之一。
你可以有一百個理由買大G,而只有一個理由能勸退,那就是價格,並非人人都能夠將二百萬以上的車作為「玩具」。網上流傳說,買大G的都是富二代炫富,因此 「渣男配大G」 的梗便流傳出來。
賓士大G作為全球的越野之王,是深諳德系品牌賓士百年的製作工藝精髓的瑰寶,三把差速鎖,方正的硬漢造型,熱血沸騰的聲浪,以及自帶焦點的氣場。
更令人驚訝的是,如此硬派的車有不少都是女車主,博得許多小姐姐的喜愛。此前,一位將大G開進故宮的女車主,讓人們對於大G又有了新的認識,畢竟,作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的故宮,並非只是光有錢就能夠進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