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賓士被吉利收購了嗎
沒有。
吉利控股集團斥資90億美元入股戴姆勒,並持有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了戴姆勒最大股東,並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但並未收購賓士。毫無疑問,吉利集團此舉將是中國在海外整車領域進行的最大規模投資,也刷新了吉利集團於2010年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的紀錄。
據外媒報道,這筆投資並非直接由吉利控股集團作出的,而是代表公司董事長李書福作出的。不過李書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由於海外媒體認知導致的一種誤讀行為,外媒將李書福個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團,並不存在李書福個人入股一說。」
此前,戴姆勒最大的股東為科威特投資局,擁有6.8%的股份;其次為貝萊德,擁有6%的股份。
吉利汽車集團隸屬於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位於中國浙江杭州, 在浙江台州/寧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陝西寶雞、山西晉中等地建有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基地,並在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建有海外工廠。
吉利汽車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汽車製造商,立志成為最具競爭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國汽車品牌。
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現擁有吉利汽車品牌、領克品牌和幾何品牌,擁有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及全部經營管理權,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2019年4月,吉利汽車與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正式簽約,成為杭州亞運會官方汽車服務合作夥伴,並正式啟動主題為「科技吉利,悅行亞運」的亞運戰略,標志著吉利汽車品牌升級征程進入全新階段。
⑵ 賓士寶馬被吉利收購了嗎
沒有。吉利控股集團斥資90億美元入股戴姆勒,並持有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了戴姆勒最大股東,並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但並未收購賓士。
毫無疑問,吉利集團此舉將是中國在海外整車領域進行的最大規模投資,也刷新了吉利集團於2010年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的紀錄。據外媒報道,這筆投資並非直接由吉利控股集團作出的,而是代表公司董事長李書福作出的。
不過李書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由於海外媒體認知導致的一種誤讀行為,外媒將李書福個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團,並不存在李書福個人入股一說。」此前,戴姆勒最大的股東為科威特投資局,擁有6.8%的股份;其次為貝萊德,擁有6%的股份。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浙江省省會杭州,在浙江省的台州的臨海、路橋,寧波和上海等地建有四個專門從事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生產的製造基地,現已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30萬台發動機和20萬台變速器的生產能力。2005年在湘潭、蘭州等地又建立了兩個新的整車製造基地,建成後集團綜合產能會達到40萬輛。
吉利控股集團(Geely Holding Group) 是一間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港交所:175),集團主席為李書福,主要業務為製造及分銷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該公司亦為中國最大民營汽車生產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聯營公司,自1997年進入轎車領域以來,已成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主要廠商之一。
⑶ 吉利花18億美金「吃掉」沃爾沃之後,到底賺了多少錢
吉利作為一個私人汽車品牌,憑借其獨立研發能力,而不是合資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全球220強集團。
就銷量和凈利潤的增長而言,吉利表現驚人。數據顯示,2018年吉利汽車銷量增長20%,股東凈利潤達到125.53億元,同比增長18.05%。
⑷ 抬頭滿街三叉星,低頭賓士要裁員,搞什麼
?汽車工業是整個工業體系中最領先也最重要的一環,當一些低端製造業流向越南、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的時候,製造業轉型向高端轉型必然要瞄準汽車製造業。而吉利是最先走出去的中國車企,收購沃爾沃之後摸索出來的模式與發展戰略相符。今天大慶生產的沃爾沃S90會返銷歐洲,入股戴姆勒之後Smart變成了電動車並會在中國武漢生產,海外的Smart工廠會陸續關閉,明天中國製造的電動Smart也會出現在歐洲街頭。因此也不妨大膽暢想一下,北京賓士的產品也許會在時代的大潮的推進下覆蓋泛太平洋市場甚至更遠的市場。
輪到你說:
賓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股災之下,曾高位入股戴姆勒的吉利到底虧了多少
2020年3月,我們與「股神」巴菲特一起見證了美股「10天4次熔斷」的歷史。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也發生了多起嚴重的波動狀況,因為沒有設置針對整個市場或與大盤指數掛鉤的熔斷機制,面對暴跌的股市,歐洲股民也只能靠祈禱度過此次危機。
進入3月以來,英國富實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德國DAX指數等主要的歐洲股指都可以用「斷崖式」暴跌來形容,且這三大股指在本月產生了52周范圍內最低值。
「覆巢之下無完卵」,僅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寶馬和戴姆勒在此劫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3月,這三大汽車製造商的股價都在52周范圍內出現了最小值,分別為99.16歐元、36.595歐元、21.015歐元,一年跌幅分別為13.53%、31.16%和40.93%。可以看出,三者中,戴姆勒情況更甚。
在90億美元這份「牽絆」出現之前,吉利與戴姆勒可以說涇渭分明,出現後,吉利與戴姆勒已打破這條線,出現了出行領域與運營smart「邊緣化」的合作。雖然還沒有更實質、更核心的合作內容,不過未來還很長,誰又清楚會發生什麼?
現在可以確定的是,「90億美元」成為了以後吉利與戴姆勒所有可能的「敲門磚」。而吉利走向全球化的願景,也在李書福布局的吉利-沃爾沃-領克-戴姆勒協同聯盟後日臻完善。同時,吉利也通過「協同」這一跳板,跳上更高的平台,展望更遠的風景。
文/甘芳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車企賣一台車能賺多少錢寶馬是戴姆勒的2.5倍
又到一年3月時,各大車企財報陸續公布,對內行來說或許是個觀察企業的重要窗口,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我們不過看個熱鬧。比如說,某車企2019年盈收千億,利潤數百億,其實在我們眼裡就是一個數字,沒太多概念。怎麼樣讓這些數字看起來有感呢?不如把它們放在一塊看看。
基於這個想法,我就把目前已經公布的車企2019年財報做了一個簡單的整理,得出這個表格。
看到這個表,是不是會覺得連沃爾沃都有1.47萬的單車利潤,戴姆勒這是怎麼了?對於利潤下滑64%這個現象,戴姆勒官方說法是與研發投入增加、產品質量問題召回、柴油車排放問題罰款有關,2019年賓士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97億歐元,僅在中國賓士過去一年發布了24次召回通行,召回總量高達145.82萬輛。說到這里不禁在想,舒服哥2019年初買也戴姆勒股份是不是有點不是時候?
由於國內大部分企業財報在3月底才發,截至目前汽車企業公布2019財報的只有長城,還是一份簡報。顯示長城汽車2019年實現凈利潤45.26億元,單車利潤約合4200元。這個數據,和魏老闆曾經的目標FCA處於同一區間,你也許會說一個436萬輛,一個106萬輛,規模還差得遠。不過我要提醒,長城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布局,對未來競爭更有利。
眼下,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導致歐洲多家車企,包括法拉利、雷諾、大眾在內的車企紛紛關閉海外工廠,另外現代、通用等正面臨零部件斷供危機,2020年車企經營將面臨更大壓力,誰能度過危機,甚至化危為機,改善經營?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收購戴姆勒5%股權,為什麼說吉利「捕蟬」北汽在後
7月23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目前已增持戴姆勒股份至約5%。在此之前,2013年戴姆勒已持有北汽股份9.55%股權、2018年持有北汽藍谷(8.000,-0.03,-0.37%)3.01%股權。至此,北汽與戴姆勒正式完成「交叉持股」。北汽方面對此表示,此舉表明雙方充分認可雙方過去長期合作的成果,並看好未來合作潛力。
在合資領域中,中外「交叉持股」並非北汽之先例。早在2010年,上汽持股通用0.97%股權;2014年,東風持有PSA(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14%股權。但在通用擺脫危機後,上汽已不再持股通用,此舉被視為一種合資夥伴之間的財務支持;而PSA雖在歐洲市場表現尚可,但在中國市場已墜入退市邊緣,北汽與戴姆勒的此次「交叉」持股,成為又一家持有外國汽車股票的國有汽車公司。不過,由於吉利是戴姆勒第一大股東,雙方之間未來關系引人關注,此前曾一度傳聞吉利和北汽交叉持股,但遭到雙方一致否認,現在通過共同持有戴姆勒股權,將雙方聯系在了一起。
⑻ 中國吉利成戴姆勒最大股東了嗎
德媒稱,中國吉利現在成了戴姆勒公司的最大股東。該公司2月23日晚上發布的股市公告說,李書福收購了該公司9.69%的股份。幾周來人們就猜測已經擁有中國吉利公司和其他幾家製造商的李書福可能會入股戴姆勒。
報道稱,吉利旗下除有高檔車企業沃爾沃汽車公司之外,還擁有英國蓮花汽車等歐洲車企。吉利還向商用車巨頭沃爾沃集團投巨資,成為其最大股東。戴姆勒也有高檔轎車部門和商用車部門,估計吉利希望它們能相輔相成。
戴姆勒公司創始人有發明汽車的卡爾·本茨以及戈特利布·戴姆勒。該公司被認為是全球最老牌的汽車製造商,其麾下的「梅賽德斯-賓士」擁有巨大的品牌號召力。
報道稱,戴姆勒與德國大眾公司並駕齊驅,是汽車大國德國的象徵。中國企業向戴姆勒出資的意義不容小視。
⑼ 原先月薪超4.4萬的土豪國,如今連工資都發不出來,誰的錯
隨著工業革命之後,石油也成為全國各國的重點保護和追求的對象,而在西亞的多數國家,這里處於沙漠地帶,水資源不多,然而石油資源卻非常的豐富,於是很多國家都在這里進口原油到自己國家去。
但是,如此依賴不開再生資源當作經濟支柱,等到這些資源都沒有了,那麼國家的未來何去何從呢?
所以,網友們如何看待科威特這種發展方式呢?
⑽ 科威特國家富裕嗎
富裕,福利待遇好
科威特是一個高福利國家。科威特籍公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和住房、飲水、用電方面的補助。此外,還有結婚補助、子女補助等名目繁多的社會津貼。
科威特理財有方。70年代中期設立了後代儲備金,每年將國家收入的10%撥為後代儲備金
,為科威特「石油之後」作準備。此外伊拉克設立國家總儲備金。科威特政府用這兩項儲備金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大規模的投資網,將對外投資作為解決未來國家收入的重要途徑。
科威特人精於海外投資早已為國際金融和經濟界人士所公認,其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大量投資,從1985年起,科威特在國外資本的年度資產利潤收入已超過每年石油出口收入所得的利潤。
(10)科威特投資賓士車賺了多少錢擴展閱讀:
工業
科威特政府在重點發展石油、石化工業的同時,強調發展多種經濟,減輕對石油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國外投資。工業以石油開采、冶煉和石油化工為主,其他工業有麵粉、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科在OPEC中的出口配額為200萬桶/日,實際日產量為260萬桶。
到2011年,科威特的原油日加工能力將從2006年的93萬桶大幅提高到140萬桶。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爾干油田,位於科威特東南部。大布爾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也是僅次於加瓦爾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2017年原油日產量295.4萬桶。
農業
科威特可耕地面積約14182公頃,無土培植面積約156公頃。政府重視發展農業,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5%。以生產蔬菜為主,農牧產品主要依靠進口。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蝦、石斑魚和黃花魚。年產量在1萬噸左右,產值約1300萬科威特第納爾。
外貿
對外貿易在科威特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和化工產品,石油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5%。進口商品有機械、運輸設備、工業製品、糧食和食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義大利、德國、荷蘭、新加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