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賓士汽車 > 賓士車隊獲得多少次冠軍

賓士車隊獲得多少次冠軍

發布時間:2022-06-22 04:24:09

1. F1賓士車隊在法拉利主場拿下7連冠

時隔14年,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F1引擎的轟鳴聲再次回歸伊莫拉賽道。按照常規劇本,前排發車的兩位梅奔車手只需穩穩帶回就能獲得今年的車隊年度冠軍。果不其然,得益於賽道狹窄難超車的特性,在第一次進站後,起步位下滑的漢密爾頓利用Overcut戰術上到第一位,與隊友博塔斯跑在最前。

考慮到當下的技術規則會再延續一年,再加上可能出台的引擎「凍結」計劃,或許賓士車隊還會進一步創造歷史。而現在唯一的「未知數」就剩下漢密爾頓是否會和賓士續約沖擊史無前例的個人第八個總冠軍。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若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來自一號汽車。如發現非法轉載,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19年賽季F1年終總結:沒錯,這年最迷惑的車隊依舊是...

對於很多不了解或者不再關注F1的朋友來說,19年賽季的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或許又是無聊的一季。畢竟和過往幾年一樣,梅賽德斯賓士車隊又冠軍了。

實際又是不是如此呢?幾乎每場都看直播的我可以告訴你,19年賽季或許是F1自進入混動時代開始,比賽最精彩的一季。諸多的出乎意料,我們不妨逐一細數。

法拉利迷惑行為,滿滿一籮筐

同時邁凱倫能否延續19賽季的強勢,奮力追趕三大車隊也很值得期待,這能為2021年重獲賓士發動機的他們能否重新成為大車隊,給觀眾提供更多用於YY的因素。像雷諾、威廉姆斯這兩支曾經的王者車隊能否擺脫低迷重振雄風,也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精彩的19年賽季,就在各種戲劇性事件落幕了。無論怎麼說,F1始終是世界三大賽事之一。而頂尖的賽車技術、車手駕駛技術以及最精湛的賽事舉辦能力,都是F1的魅力所在。如果你對F1感興趣想入坑,不妨到B站看看F1的官方紀錄片《極速求生》,或許對你來說會有驚喜。而2020賽季也將在3月13號的澳大利亞站拉開帷幕,我們到時再會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歷屆f1車手冠軍和車隊總冠軍是

F1五十六年冠軍榜 1950 朱塞佩法利納/阿爾法-羅密歐 158 1950年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在英國銀石賽道拉開了帷幕。在F1元年,義大利人朱塞佩法利納成為第一個F1世界冠軍。他駕駛的是350馬力的阿爾法-羅密歐158賽車。范吉奧是他的主要競爭對手。 1951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阿爾法-羅密歐 159 阿根廷人胡安曼努爾范吉奧駕駛阿爾法羅密歐159賽車,戰勝隊友、53歲高齡的盧吉法基奧里,以及駕駛法拉利375的阿爾貝托阿斯卡里和弗洛依蘭岡薩雷斯,獲得1951年世界冠軍。 1952 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法拉利 500 1952賽季阿爾貝托阿斯卡里絕對優勢奪得世界冠軍。總共八站比賽中,除了美國站是被納入F1積分體系的印第安納波利斯500大賽外,阿斯卡里獲得了六站的勝利,還有一站被隊友塔魯菲獲得。 1953 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法拉利 500 1953賽季基本被法拉利500所壟斷。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戰勝隊友朱塞佩法利那和邁克霍索恩,及駕駛瑪莎拉蒂A6GCM賽車的胡安曼努爾范吉奧。他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五站的勝利。 1954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瑪莎拉蒂 250F/梅賽德斯-賓士 W196 在沉寂了兩個賽季之後,范吉奧在1954賽季中期突然從瑪莎拉蒂來到了賓士車隊,在總共九個分站中,他駕駛瑪莎拉蒂250F贏得了兩個分站冠軍,而駕駛賓士W196「銀箭」則贏得了四個分站。 1955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梅賽德斯-賓士 W196 范吉奧駕駛W196再次獲得冠軍。這一年是賽車界的一場惡夢,阿斯卡里在試車中不幸喪生,而後7月11日賓士車手萊芙赫在勒芒大賽中沖出賽道導致81人死亡的慘劇,賓士宣布從汽車運動中退出。 1956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蘭西亞 D50 賓士退出賽場後,范吉奧又回到了義大利車隊。1954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蘭西亞D50終於在1956年發揮了它的威力。這款賽車裝備了275馬力法拉利V8發動機,這又是一台范吉奧的冠軍座駕。 1957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瑪莎拉蒂250F 48歲的范吉奧駕駛290馬力直6引擎的瑪莎拉蒂250F,在八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勝利,這是他的第五個世界冠軍,也是他為第四支車隊拿到的世界冠軍。這位偉大的車手在1958年正式告別賽場。 1958 邁克霍索恩/法拉利 迪諾246 邁克霍索恩駕駛法拉利D246獲得了世界冠軍,他戰勝了萬沃車隊的斯特林莫斯,盡管對手在11站比賽中有4次冠軍,而自己只贏得了法國站一站的。這是前置引擎賽車的最後一次世界冠軍。 1959 傑克布拉漢姆/庫伯T51 傑克布拉漢姆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庫伯-克萊邁克斯T51標志著F1後置引擎時代的到來。查爾斯庫伯和約翰庫伯父子對於賽車的創見不亞於科林查普曼。2.5L4引擎可輸出230馬力。 1960 傑克布拉漢姆/庫伯 T53 傑克布拉漢姆駕駛裝備克萊邁克斯引擎的庫伯T53型賽車獲得了十站比賽中的五連勝,成功衛冕車手世界冠軍。隊友布魯斯麥克拉倫也以亞軍完成整個賽季。T53同樣是2.5升直列四缸引擎。 1961 菲爾希爾/法拉利 156 菲爾希爾駕駛180馬力1.5升V6發動機的法拉利156,戰勝了蓮花車隊的斯特林莫斯和隊友沃爾夫岡 馮特里普斯獲得冠軍。後者在義大利站比賽中事故喪生,並同時造成13名觀眾死亡。 1962 格拉漢姆希爾/BRM P57 格拉漢姆希爾駕駛BRM P57為車隊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他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勝利。他的主要對手吉米克拉克獲得了三站勝利的勝利。P57賽車裝備1.5升188馬力的V8發動機。 1963 吉米克拉克/蓮花 25型 科林查普曼設計的承載式車身的蓮花25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吉米克拉克駕駛這款富有傳奇色彩的賽車獲得了七個分站的冠軍,並為他本人和查普曼的蓮花車隊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1964 約翰瑟蒂斯/法拉利 158 駕駛法拉利158的約翰瑟蒂斯在最後一站墨西哥大獎賽才戰勝了蓮花的格拉漢姆希爾和吉米克拉克,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一級方程式和摩託大獎賽雙料世界冠軍。 1965 吉米克拉克/蓮花 33型 吉米克拉克駕駛裝備克萊邁克斯引擎的蓮花33在總共十站比賽中獲得了六站的勝利,並獲得年度總冠軍。分別獲得兩站和一站比賽冠軍的格拉漢姆希爾和傑基斯圖沃特獲得亞軍和季軍。 1966 傑克布拉漢姆/布拉漢姆 BT19 傑克布拉漢姆駕駛自己名字命名的布拉漢姆BT19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冠軍,戰勝了約翰瑟蒂斯等車手獲得第三個世界冠軍頭銜。該款賽車裝備澳大利亞雷普克的310馬力3.0升V8引擎。 1967 丹尼胡爾默/布拉漢姆 BT20/BT24 布拉漢姆車隊的兩個品牌發動機、多種型號賽車同時出現在這個賽季中。紐西蘭車手丹尼胡爾默駕駛BT20和BT24戰勝了領隊傑克布拉漢姆獲得了個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1968 格拉漢姆希爾/蓮花 49型 福特-考斯沃斯引擎輝煌的開端,格拉漢姆希爾駕駛裝備該品牌410馬力V8引擎的蓮花49型獲得了個人第二次世軍冠軍。這一年4月7日吉米克拉克在霍根海姆賽道試車時撞在樹上不幸身亡。 1969 傑基斯圖沃特/馬特拉 MS80 馬特拉唯一一次世界冠軍由傑基斯圖沃特獲得,他駕駛MS80戰勝了布拉漢姆車隊的傑基伊克斯,後者未能成為F1世界冠軍,日後卻成為了勒芒和巴黎-達喀爾兩種不同風格賽事中的風雲人物。 1970 喬肯林德/蓮花 72型 F1歷史上唯一需要追授的世界冠軍頭銜。它的主人奧地利車手喬肯林德在義大利蒙扎賽道排位賽中因事故身亡,事故原因是賽車剎車故障。他在生前所積累的積分足以使他成為當年冠軍。 1971 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 001 傑基斯圖沃特為泰利爾車隊贏得了首個世界冠軍。因為馬特拉不再提供賽車底盤,曾是馬特拉車隊老闆的肯泰利爾自立門戶創立自己的車隊。他們原計劃開發V12,但最終還是選擇了V8。 1972 艾默生菲迪帕爾迪/蓮花 72型 巴西車手艾默生菲迪帕爾迪成為了當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他駕駛裝備考斯沃斯引擎的蓮花72型獲得世界冠軍時,年齡只有25歲零9個月,這個紀錄直到2005年才被阿隆索打破。 1973 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 006 斯圖沃特的大獎賽參賽次數停在了99上,最後一站美國站排位賽中,隊友塞維爾撞車身亡,泰利爾車隊立即退出了比賽。斯圖沃特也從此告別車手生涯。不過他的冠軍頭銜在德國站就已拿到。 1974 艾默生菲迪帕爾迪/邁凱輪 M23 465馬力的M23讓邁凱輪車隊建隊十年來的首個世界冠軍頭銜。艾默生菲迪帕爾迪獲得了四個分站的冠軍,戰勝了勞達、彼得森、斯科特、魯特曼等多位著名車手,拿下了他的第二個世界冠軍。 1975 尼基勞達/法拉利 312T 裝備水平對置12缸引擎的法拉利412T戰勝都使用考斯沃斯V8的所有對手,低重心是它的致勝之道。尼基勞達在14個分站中獲得了5個分站的冠軍,並在積分榜上領先於志在衛冕的菲迪帕爾迪。 1976 詹姆斯亨特/邁凱輪 M23D 詹姆斯亨特駕駛考斯沃斯DFV V8引擎的M23D為邁凱輪贏得了第二次冠軍。他在全部16站比賽中獲得了六站的勝利,並拿到了8次桿位。這一年尼基勞達在紐布格林的起火事故中被嚴重燒傷。

4. 哪位知道賓士賽車歷史,急求!!!!!

梅賽德斯-賓士110年賽車運動傳奇

在汽車業界,有這樣一句話來描述汽車運動與梅賽德斯-賓士的關系,「汽車運動的歷史也是賓士的歷史」。當掃描整個汽車運動史之後,發現此話毫不為過。

開啟汽車運動先河

第一次正式的汽車運動賽事發生在1894年,路線為巴黎到盧昂,全長126公里。21位車手參賽,最終15位車手完成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汽車之父」 戈特利布.戴姆勒大獲豐收,其中有9輛賽車搭載著由戈特利布.戴姆勒設計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最終前4輛完成比賽的賽車均由Gottlieb Daimler設計的954cc V2引擎所驅動。同為「汽車之父」的卡爾.本茨所設計的Vis-à-Vis賽車也參與了這場比賽。此次比賽中,所顯示出的技術實力奠定了梅賽德斯-賓士成為第一汽車品牌的基礎。

汽車賽事常勝將軍

自汽車賽事先河開啟之後,汽車開始獲得廣泛認知,汽車運動蓬勃發展,汽車技術也隨之進步。19世紀末,為了在比賽中獲勝,埃米爾.那利內克說服設計師威廉.邁巴赫設計出一種全新型號的汽車,不僅外形做了較大改動,諸多新技術的運用使之機械性能也大幅提升。1901年3月,新賽車參加了「尼扎賽車周」。埃米爾.那利內克有個可愛的女兒叫梅塞德斯,因此他就用女兒的名字「梅塞德斯」作為汽車的牌號登記參賽,這種新賽車戰勝了所有的對手,一鳴驚人。法國汽車俱樂部的秘書長保羅.梅昂說:「我們進入了梅塞德斯時代」。從此,德國人就喜歡將戴姆勒-賓士的汽車叫「梅塞德斯」。

出於安全考慮,當時的法國政府規定,從1906年起,高速的汽車比賽必須在封閉的賽道內進行,誕生了最初的「大獎賽」。其他對汽車提出技術要求的規定也相繼出台,如1934年嚴格限制車中必須在750千克以內。當時,賓士公司推出了一種3升的發動機。由於採用了昂貴的輕型材料,裝備該發動機的賓士賽車,不僅動力強勁,而且車重很輕,但是整車重量仍然為751千克,超出標准1千克。為了減輕車重,賽車手連夜將車身的油漆打光,車重剛好符合標准,車身也由原先的白色變成了鋁色。此後,賓士賽車都採用這種色調,這也是「銀箭」的由來。今日的邁凱輪-梅賽德斯車隊還保持著這個昵稱。

20世紀30年代,賓士與Auto Union間的競爭,帶動了大型車的面世,其功率達600馬力,速度更是高達320千米/小時。然而,因為他們在技術和財力上的絕對優勢,其他廠商在比賽中毫無立足之地,不得不相繼退出,直到戰後。那時的汽車賽也就變成了賓士與Auto Union冠軍爭奪戰。

戰後迅速復甦

二次世界大戰後,梅賽德斯-賓士恢復汽車賽事活動。就在這段時間里,曾在今年中國國際車展上風光無限的鷗翼300SL走進賽車場,從而開始了他的傳奇運動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賽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當出色的戰績: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橫掃賽場,包攬了賽事的冠亞軍頭銜,其出色的表現令人驚異;在著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300SL也取得了同樣的優秀成績。所有這一切宣告了梅賽德斯-賓士重新回歸賽車運動,續寫其在二戰前的輝煌。

1954年7月4日,梅賽德斯-賓士借W 196 R 賽車重返F1賽場,並在首場法國大獎賽中,旗下車手梵吉奧(Juan-Manuel Fangio) 和 克萊寧(Karl Kling)就以頭兩名的成績席捲比賽。

時間來到1988年,梅賽德斯-賓士開始涉足DTM,首年便一舉獲得6個分站冠軍,第二年,梅賽德斯-賓士又在8個分站中獲勝,車手思姆(Kurt Thiim)在DTM年度車手排名中獲得第四。

新世紀神速騰飛

進入90年代,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進步神速,並於1992年,由車手克勞斯.路德維希(Klaus Ludwig)取得首個年度冠軍,93年賓士再獲年度亞軍,並贏得自己的第50個DTM分站賽冠軍。而在1994年,Mercedes C-class首次出現在DTM賽道上,克勞斯.路德維希依靠Mercedes C-class卓越的性能以及自身出色的技術,贏得了全年24場比賽中的11場勝利,並再度榮獲年度冠軍車手。1995年,路德維希的隊友施奈德(Bernd Schneider)再次駕駛著Mercedes C-class 在全年23場比賽中的16場力拔頭籌,獲得年度車手冠軍,AMG-梅賽德斯車隊則蟬聯年度車隊冠軍。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塊戰場上,賓士同樣表現相當出色。梅賽德斯-賓士於 1995 年和邁凱輪(McLaren)在F1一級方程式賽上開始了全新的合作關系,並在隨後的1998年中,哈基寧(Mika Hakkinen)獲得8 站分站賽冠軍,加冕年度車手冠軍,而其隊友庫塔(David Coulthard)贏得一站冠軍,獲得車手第三名,憑借兩人的出色表現,幫助車隊成功贏取年度車隊車手的雙料冠軍。1999年,哈基寧成功衛冕年度車手冠軍。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開始了一個神奇的冠軍旅程,而在F1上,則完成了一個新老的交替。

由於參賽經費的不斷增加,曾經人氣鼎盛的DTM賽事於1997年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但是在進入2000年,在AMG-梅賽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賽道。在過去的4年中,AMG-梅賽德斯車隊駕駛著動力強進的CLK DTM AMG賽車,3次問鼎年度車手冠軍,更神奇般的4次摘得年度車隊桂冠。

而在F1賽場上,當家車手哈基寧於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蘭天才小將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隨即進入車隊,並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頂尖F1車手。2003年,雷克南在馬來西亞拿下個人首個冠軍頭銜,全年有10次登上領獎台,直到最後一站日本大獎賽上,才惜敗給世界冠軍大舒馬赫,獲得年度亞軍,並幫助車隊獲得年度季軍。

中國汽車運動推進者

2004年堪稱中國汽車運動元年,為什麼這樣說?首先,DTM房車賽率先亮相上海,隨後不久F1又首次登陸中國,這無疑將對中國汽車運動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其意義更非同尋常。而在這其中,梅賽德斯-賓士則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因為賓士是唯一一個涉足這兩項賽事的汽車廠商,更因為他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刺激著中國汽車運動,並使之可以不斷向前發展。

至此,我們穿梭歷史長河中,欣賞了梅賽德斯-賓士和時間賽跑的110年時間歷程。我們感慨於其在長達110年的對汽車運動不斷鑽研創新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對汽車運動深刻的理解,以及一種悠遠的汽車運動文化內涵。此外,我們更要感謝梅賽德斯-賓士在百餘年來對汽車運動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對於梅賽德斯-賓士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來自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運動公司的副總裁豪格先生曾說過:「毫無疑問,我為我們能擁有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同時,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那隻代表過去,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衛過去輝煌的同時,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賓士賽車展露百年魅力

梅賽德斯-賓士,一個百年汽車老店,其對於汽車行業的理解以及他身上所特有的文化底蘊,滲透到他涉及的每一個汽車領域,並幫助他成為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市場較量中的成功自然不必多說,梅賽德斯-賓士的表現大家有目共 睹的。而在汽車相關的另一塊戰場上,梅賽德斯-賓士同樣魅力無窮。
這個賦予賓士魅力,確切的說是展現賓士魅力的戰場就是賽車場。

今年堪稱中國賽車運動元年,為什麼這樣說?首先,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房車賽事,德國房車大師賽(DTM)於前不久在上海落下帷幕,其震人心魄的場面激發出人們對賽車運動的空前熱情,而隨後不久,另一個享有盛譽,且與世界盃、奧運會並稱為世界體壇三大頂級賽事的F1大獎賽將第一次進入中國,想必屆時人們會給予更大的熱情,其對於中國賽車運動的意義更是不可估量。

而梅賽德斯-賓士則是所有參加DTM和F1大獎賽中,唯一一家同時涉足這兩項賽事的汽車廠商,更重要的是賓士在這兩項賽事中都擁有驕人的成績,其運動魅力不言而喻。然而這種魅力絕非依靠短短幾年時間的累積,而是需要一個更長時間的堆砌,去沉澱得與失,去豐富魅力的內涵。賓士在這方面有足夠的本錢,事實上,從第一次參加賽車比賽到現在,梅賽德斯-賓士的賽車歷史已逾百年,他身上的魅力無處不在。

Vis-à-Vis賽車啟動賓士運動生涯

110年前的1894年7月22日,為了考驗汽車的穩定性,世界上第一個汽車運動賽事就此在法國展開,地點從巴黎到魯昂,全長126公里。21位車手參加了這次比賽,但最終只有15位車手完成比賽。

在這其中有9輛賽車搭載著由賓士創始人之一的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設計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賓士的Vis-à-Vis賽車就是其中之一,最終前4輛完成比賽的賽車均由戴姆勒設計的排量為954cc的V2引擎所驅動。就這樣,賓士賽車開始了其長達110年的賽車運動生涯。

二戰後復甦,300SL橫空出世

上世紀50年代初,梅賽德斯-賓士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汽車賽事活動,並開始參與跑車比賽。就在這段時間里,曾在前不久中國國際車展上風光無限的鷗翼300SL駛入賽車場,從而開始了他的傳奇運動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賽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當出色的戰績: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橫掃賽場,包攬了賽事的冠亞軍頭銜,其出色的表現令人驚異;在著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300SL也取得了同樣的優秀表現。所有這一切宣告了梅賽德斯-賓士重新回歸賽車運動,續寫其在二戰前的輝煌。

賓士跨入新世紀,用實力延續輝煌

上世紀末,梅賽德斯-賓士在DTM賽事上進步神速,於1992年取得首個年度冠軍,93年獲年度亞軍,94、95年重新奪回冠軍稱號並成功衛冕。

然而由於參賽經費的不斷增加,曾經人氣鼎盛的DTM賽事於1997年退出了我們的視線。但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在AMG-梅賽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賽道,同時也意味著CLK AMG DTM賽車打造冠軍神話的開始。

第一年,2000年梅賽德斯-賓士派出8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拿下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當家車手舒耐特(Bernd Schneider)更是提前封王,取得年度車手冠軍頭銜。第二年,2001年梅賽德斯-賓士共有10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蟬聯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舒耐特也順利成功衛冕。第三年,2002年梅賽德斯-賓士同樣10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再次毫無懸念的加冕年度車隊冠軍,舒耐特獲得年度車手亞軍。第四年,2003年梅賽德斯-賓士9部CLK AMG DTM賽車參賽,歷史性的連續4年獲得年度車隊冠軍,而舒耐特一掃去年的遺憾,重新奪回年度車手冠軍稱號,這也是他加入梅賽德斯-賓士DTM車隊以來獲得的第四次年度車手冠軍。

4年時間里,CLK AMG DTM賽車幫助車隊3獲年度車手冠軍,更神奇般實現年度車隊冠軍的4連冠。在今年DTM賽事上,梅賽德斯-賓士依然表現出色,截止上海DTM表演賽時,梅賽德斯-賓士在車手、車隊及廠商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與此同時,梅賽德斯-賓士在F1賽場上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1995 年,梅賽德斯-賓士和邁凱輪(McLaren)達成協議,以全新的合作關系征戰F1大獎賽。並在隨後的1998年中,車隊車手哈基寧(Mika Hakkinen)獲得8 站分站賽冠軍,加冕年度車手冠軍,其隊友庫塔(David Coulthard)贏得一站冠軍,獲得車手第三名,憑借兩人的出色表現,邁凱輪-梅賽德斯F1車隊成功贏取年度車隊車手的雙料冠軍。

進入新世紀,當家車手哈基寧於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蘭天才小將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隨即進入車隊,並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名頂尖F1車手。2003年,雷克南在馬來西亞拿下個人首個冠軍頭銜,全年有10次登上領獎台,直到最後一站日本大獎賽上,才惜敗給世界冠軍大舒馬赫,獲得年度亞軍,並幫助車隊獲得年度季軍。

本賽季F1大獎賽,梅賽德斯-賓士在開始階段的表現並不進如人意,但是通過車隊集體的努力,新推出的MP4-19B賽車顯示出了相當的競爭力,並創造了不錯的成績。在前不久結束的英國銀石站比賽,車隊取得了巨大進步,雷克南首次登上領獎台,奪得亞軍,而其隊友庫塔同樣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

對此,來自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運動公司的副總裁豪格先生說:「毫無疑問,我為我們能擁有110年的汽車運動歷史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同時,我們也清楚的知道,那隻代表過去,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衛過去輝煌的同時,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的確,梅賽德斯-賓士擁有輝煌的歷史,但他們同時還擁有讓人敬畏的努力的工作態度。如此一支集悠久歷史和開拓進取於一身的團隊,其實力令每一個對手膽寒,這樣的實力決定了賓士將擁有無窮的魅力。因此我們期待再次目睹來自梅賽德斯-賓士的運動魅力,期待在上海F1賽事上,他們帶來更精彩的表演,同樣期待他們締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5. F1都有哪些車隊

1、法拉利F1賽車隊

車隊英文全名:Scuderia Ferrari,法拉利車隊是法拉利汽車公司的賽事部門。自1929年建隊以來,這支車隊參加一級方程式賽事的同時,也參加一些其他賽車比賽,包括運動車比賽。從1950年一級方程式賽大獎賽建立以來,這是賽事歷史上現存最古老也是最成功的車隊。

2、邁凱輪F1賽車隊

邁凱輪車隊是F1車壇的老牌強隊,從1966年就開始參加F1大獎賽,一共獲得過8次車隊總冠軍和11次車手冠軍。賽納是曾經在邁凱輪車隊效力的最著名的車手,他在邁凱輪奪得了三個世界冠軍。邁凱輪耗資31億歐元打造了全新技術中心。

3、梅賽德斯賓士F1賽車隊

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Mercedes AMG Petronas F1 Team)是一個2009年時成立的一級方程式車隊,其前身為車隊領隊羅斯·布朗創立並參加2009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布朗車隊(Brawn GP F1Team)首次參賽: 1954年法國大獎賽。2014,2015,2016,2017連續四年奪F1車隊冠軍。

4、威廉姆斯F1賽車隊

威廉姆斯車隊是於1977年成立的,車隊成立初期一共只有17個人員,其中包括車手人數。威廉姆斯車隊從設計第一 輛FW06賽車開始,一直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F1大獎賽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勁旅,這也是F1中屈指可數的私人車隊。

5、紅牛F1賽車隊

2004年9月,福特公司為自己的F1時代劃上了句號,他們宣布將停止所有有關F1賽事的活動。奧地利能量飲料製造商紅牛公司購買了美洲虎車隊及車隊設在Milton Keynes的工廠,正式更名為紅牛車隊。

(5)賓士車隊獲得多少次冠軍擴展閱讀

駕駛賽車的賽手為一個人。比賽時22輛賽車根據排位比賽的成績排列起跑順序。當五盞紅燈熄滅時,22輛賽車同時出發,跑完規定圈數(每場為超過305公里的最小圈數),時間短者獲勝。

F1的年度總冠軍分為兩種,車手總冠軍及車隊總冠軍。計分方式是採用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車隊積分則以兩位車手積分累加。

假如比賽此時尚未完成2圈,車手不會獲得積分,並且賽事幹事有權要求修復賽車或者使用備用車(如果該年規則允許使用)重新發車。假如比賽在達到全部賽程的75%被迫中止而無法完賽時,則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站賽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

若最終積分相同,則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為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桿位的多少,終級的方式將通過抽簽決定。

6. 梅賽德斯賓士車隊是廢物嗎

梅賽德斯賓士車隊不是廢物。
梅賽德斯AMG車隊,總部位於英國Brackley,是一個成立於2010年的一級方程式車隊,其前身為布朗車隊。梅賽德斯AMG車隊2014年至2021年連續八年奪F1車隊冠軍。
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的前身為車隊領隊羅斯·布朗創立並參加2009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布朗車隊。布朗車隊於2009年3月6日成立,前身是本田車隊。布朗車隊在參賽的第一年便獲得車手、車隊雙料冠軍。2009年11月17日,由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賓士宣布收購布朗車隊75.1%的股份,將車隊更名為梅賽德斯大獎賽車隊」。製造商名稱和1954年一樣,為MercedesBenz」布朗GP被收購的75.1%的股份中,45.1%屬於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其餘30%歸阿布扎比的阿巴爾Aabar公司。布朗GP此前的所有者領隊羅斯·布朗,CEO尼克·弗萊和其餘股東將持有車隊剩下的24.9%的股份。

7. 梅賽德斯車隊連續六年獲得冠軍,其他車隊無法與之爭鋒了嗎

在剛剛結束的f一西班牙大獎賽中梅賽德斯車隊又獲得了冠軍,他們已經連續6年獲得了這項比賽的冠軍,不得不說他們的實力確實非常強悍,但要是說其他車隊完全無法與之爭鋒的話,還是太過絕對了。畢竟賽車這件事情與車和人都有很大的關系,而其他車隊一旦在這兩方面上做得更好,也是有實力與梅賽德斯車隊一較高下的。

目前來說,紅牛車隊的表現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汽車和動力方面的差距,與賓士車隊還是有很大距離,需要正視。在動力引擎方面,比起梅德賽斯和法拉利,差距尤為明顯。但本次紅牛車隊的表現也拉開了和他們之間的積分差距。

8. 達喀爾拉力賽獲得冠軍最多的車隊

根據維基網路的統計
汽車組:三菱車隊12次,標致車隊4次,雪鐵龍車隊4次
摩托車組:雅馬哈車隊9次,KTM車隊8次,寶馬車隊6次,本田車隊5次
卡車組:Kamaz車隊8次,Tatra車隊6次,賓士車隊5次,Perlini車隊4次

9. 請提供歷屆f1車手冠軍和車隊總冠軍

F1五十六年冠軍榜

1950 朱塞佩•法利納/阿爾法-羅密歐 158
1950年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在英國銀石賽道拉開了帷幕。在F1元年,義大利人朱塞佩•法利納成為第一個F1世界冠軍。他駕駛的是350馬力的阿爾法-羅密歐158賽車。范吉奧是他的主要競爭對手。

1951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阿爾法-羅密歐 159
阿根廷人胡安•曼努爾•范吉奧駕駛阿爾法•羅密歐159賽車,戰勝隊友、53歲高齡的盧吉•法基奧里,以及駕駛法拉利375的阿爾貝托•阿斯卡里和弗洛依蘭•岡薩雷斯,獲得1951年世界冠軍。

1952 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法拉利 500
1952賽季阿爾貝托•阿斯卡里絕對優勢奪得世界冠軍。總共八站比賽中,除了美國站是被納入F1積分體系的印第安納波利斯500大賽外,阿斯卡里獲得了六站的勝利,還有一站被隊友塔魯菲獲得。

1953 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法拉利 500
1953賽季基本被法拉利500所壟斷。阿爾貝托•阿斯卡里戰勝隊友朱塞佩•法利那和邁克•霍索恩,及駕駛瑪莎拉蒂A6GCM賽車的胡安•曼努爾•范吉奧。他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五站的勝利。

1954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瑪莎拉蒂 250F/梅賽德斯-賓士 W196
在沉寂了兩個賽季之後,范吉奧在1954賽季中期突然從瑪莎拉蒂來到了賓士車隊,在總共九個分站中,他駕駛瑪莎拉蒂250F贏得了兩個分站冠軍,而駕駛賓士W196「銀箭」則贏得了四個分站。

1955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梅賽德斯-賓士 W196
范吉奧駕駛W196再次獲得冠軍。這一年是賽車界的一場惡夢,阿斯卡里在試車中不幸喪生,而後7月11日賓士車手萊芙赫在勒芒大賽中沖出賽道導致81人死亡的慘劇,賓士宣布從汽車運動中退出。

1956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蘭西亞 D50
賓士退出賽場後,范吉奧又回到了義大利車隊。1954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蘭西亞D50終於在1956年發揮了它的威力。這款賽車裝備了275馬力法拉利V8發動機,這又是一台范吉奧的冠軍座駕。

1957 胡安•曼努爾•范吉奧/瑪莎拉蒂250F
48歲的范吉奧駕駛290馬力直6引擎的瑪莎拉蒂250F,在八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勝利,這是他的第五個世界冠軍,也是他為第四支車隊拿到的世界冠軍。這位偉大的車手在1958年正式告別賽場。

1958 邁克•霍索恩/法拉利 迪諾246
邁克•霍索恩駕駛法拉利D246獲得了世界冠軍,他戰勝了萬沃車隊的斯特林•莫斯,盡管對手在11站比賽中有4次冠軍,而自己只贏得了法國站一站的。這是前置引擎賽車的最後一次世界冠軍。

1959 傑克•布拉漢姆/庫伯T51
傑克•布拉漢姆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庫伯-克萊邁克斯T51標志著F1後置引擎時代的到來。查爾斯•庫伯和約翰•庫伯父子對於賽車的創見不亞於科林•查普曼。2.5L4引擎可輸出230馬力。

1960 傑克•布拉漢姆/庫伯 T53
傑克•布拉漢姆駕駛裝備克萊邁克斯引擎的庫伯T53型賽車獲得了十站比賽中的五連勝,成功衛冕車手世界冠軍。隊友布魯斯•麥克拉倫也以亞軍完成整個賽季。T53同樣是2.5升直列四缸引擎。

1961 菲爾•希爾/法拉利 156
菲爾•希爾駕駛180馬力1.5升V6發動機的法拉利156,戰勝了蓮花車隊的斯特林•莫斯和隊友沃爾夫岡•
馮•特里普斯獲得冠軍。後者在義大利站比賽中事故喪生,並同時造成13名觀眾死亡。

1962 格拉漢姆•希爾/BRM P57
格拉漢姆•希爾駕駛BRM
P57為車隊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他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勝利。他的主要對手吉米•克拉克獲得了三站勝利的勝利。P57賽車裝備1.5升188馬力的V8發動機。

1963 吉米•克拉克/蓮花 25型
科林•查普曼設計的承載式車身的蓮花25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吉米•克拉克駕駛這款富有傳奇色彩的賽車獲得了七個分站的冠軍,並為他本人和查普曼的蓮花車隊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1964 約翰•瑟蒂斯/法拉利 158
駕駛法拉利158的約翰•瑟蒂斯在最後一站墨西哥大獎賽才戰勝了蓮花的格拉漢姆•希爾和吉米•克拉克,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一級方程式和摩託大獎賽雙料世界冠軍。

1965 吉米•克拉克/蓮花 33型
吉米•克拉克駕駛裝備克萊邁克斯引擎的蓮花33在總共十站比賽中獲得了六站的勝利,並獲得年度總冠軍。分別獲得兩站和一站比賽冠軍的格拉漢姆•希爾和傑基•斯圖沃特獲得亞軍和季軍。

1966 傑克•布拉漢姆/布拉漢姆 BT19
傑克•布拉漢姆駕駛自己名字命名的布拉漢姆BT19在九站比賽中獲得了四站的冠軍,戰勝了約翰•瑟蒂斯等車手獲得第三個世界冠軍頭銜。該款賽車裝備澳大利亞雷普克的310馬力3.0升V8引擎。

1967 丹尼•胡爾默/布拉漢姆 BT20/BT24
布拉漢姆車隊的兩個品牌發動機、多種型號賽車同時出現在這個賽季中。紐西蘭車手丹尼•胡爾默駕駛BT20和BT24戰勝了領隊傑克•布拉漢姆獲得了個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1968 格拉漢姆•希爾/蓮花 49型
福特-考斯沃斯引擎輝煌的開端,格拉漢姆•希爾駕駛裝備該品牌410馬力V8引擎的蓮花49型獲得了個人第二次世軍冠軍。這一年4月7日吉米•克拉克在霍根海姆賽道試車時撞在樹上不幸身亡。

1969 傑基•斯圖沃特/馬特拉 MS80
馬特拉唯一一次世界冠軍由傑基•斯圖沃特獲得,他駕駛MS80戰勝了布拉漢姆車隊的傑基•伊克斯,後者未能成為F1世界冠軍,日後卻成為了勒芒和巴黎-達喀爾兩種不同風格賽事中的風雲人物。

1970 喬肯•林德/蓮花 72型
F1歷史上唯一需要追授的世界冠軍頭銜。它的主人奧地利車手喬肯•林德在義大利蒙扎賽道排位賽中因事故身亡,事故原因是賽車剎車故障。他在生前所積累的積分足以使他成為當年冠軍。

1971 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 001
傑基•斯圖沃特為泰利爾車隊贏得了首個世界冠軍。因為馬特拉不再提供賽車底盤,曾是馬特拉車隊老闆的肯•泰利爾自立門戶創立自己的車隊。他們原計劃開發V12,但最終還是選擇了V8。

1972 艾默生•菲迪帕爾迪/蓮花 72型
巴西車手艾默生•菲迪帕爾迪成為了當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他駕駛裝備考斯沃斯引擎的蓮花72型獲得世界冠軍時,年齡只有25歲零9個月,這個紀錄直到2005年才被阿隆索打破。

1973 傑基•斯圖沃特/泰利爾 006
斯圖沃特的大獎賽參賽次數停在了99上,最後一站美國站排位賽中,隊友塞維爾撞車身亡,泰利爾車隊立即退出了比賽。斯圖沃特也從此告別車手生涯。不過他的冠軍頭銜在德國站就已拿到。

1974 艾默生•菲迪帕爾迪/邁凱輪 M23
465馬力的M23讓邁凱輪車隊建隊十年來的首個世界冠軍頭銜。艾默生•菲迪帕爾迪獲得了四個分站的冠軍,戰勝了勞達、彼得森、斯科特、魯特曼等多位著名車手,拿下了他的第二個世界冠軍。

1975 尼基•勞達/法拉利 312T
裝備水平對置12缸引擎的法拉利412T戰勝都使用考斯沃斯V8的所有對手,低重心是它的致勝之道。尼基•勞達在14個分站中獲得了5個分站的冠軍,並在積分榜上領先於志在衛冕的菲迪帕爾迪。

1976 詹姆斯•亨特/邁凱輪 M23D
詹姆斯•亨特駕駛考斯沃斯DFV
V8引擎的M23D為邁凱輪贏得了第二次冠軍。他在全部16站比賽中獲得了六站的勝利,並拿到了8次桿位。這一年尼基•勞達在紐布格林的起火事故中被嚴重燒傷。

1977 尼基•勞達/法拉利 312T2
烈火中永生的勞達能再度奪冠是無數個奇跡結合的產物,他能在那場事故中生存下來是一個奇跡、能夠很快康復是一個奇跡、能夠回到賽道重新比賽又是一個奇跡,而能夠奪冠更是一個奇跡了。

1978 馬里奧•安德雷蒂/蓮花 79型
馬里奧•安德雷蒂的奪冠,再一次證明科林•查普曼是多麼地充滿創造力。所謂的地面效應讓所有人為之瞠目結舌。遺憾的是地面效應很快就不被規則所允許,蓮花車隊此後也再難有作為了。

1979 約迪•斯科特/法拉利 312T4
南非籍車手約迪•斯科特駕駛著525馬力水平對置12缸引擎的法拉利312
T4,戰勝了包括隊友吉列斯•維綸紐夫在內的所有對手獲得世界冠軍,此後,法拉利車隊只能耐心地等待舒馬赫的出現了。

1980 阿蘭•瓊斯/威廉姆斯 FW07B
1980賽季的主要競爭在威廉姆斯和布拉漢姆之間展開,他們都使用考斯沃斯引擎。澳大利亞車手阿蘭•瓊斯與尼爾森•皮蓋特的對決互有勝負,當然阿諾克斯、賈布里和魯特曼等人也不可小視。

1981 尼爾森•皮蓋特/布拉漢姆 BT49C
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裝備考斯沃斯DFV3.0升V8引擎的布拉漢姆BT49C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伊莫拉和霍根海姆三條賽道奪冠,並在拉斯維加斯的決戰中獲得了足以令他獲取總冠軍的第五位置。

1982 科克•羅斯博格/威廉姆斯 FW08
這個賽季考斯沃斯引擎最後的瘋狂。羅斯博格駕駛威廉姆斯FW08贏得了唯一一個世界冠軍,事實上他在整個賽季中只拿到了一個分站的冠軍而已。這一賽季吉列斯•維綸紐夫、帕累蒂事故遇難。

1983 尼爾森•皮蓋特/布拉漢姆 BT52
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裝備寶馬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布拉漢姆BT52贏得了個人第二個世界冠軍,這也是布拉漢姆車隊最後一個世界冠軍。他與阿蘭•普羅斯特的較量持續到了最後一站南非站。

1984 尼基•勞達/邁凱輪 MP4-2
1984賽季是邁凱輪旋風的開端。尼基•勞達加盟這支車隊後拿到了個人的第三個世界冠軍。盡管普羅斯特的獲勝場次為七次,多於勞達的五次,但勞達最終的積分還是比隊友普羅斯特高了半分。

1985 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 MP4-2B
1985年阿蘭•普羅斯特獲得了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他駕駛邁凱輪MP4-2B獲得了五個分站的冠軍。隊友勞達、法拉利的阿爾布雷托、威廉姆斯的羅斯博格及蓮花的賽納也有不俗的表現。

1986 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 MP4-2C
最後一站阿德萊德,阿蘭•普羅斯特奪冠,尼爾森•皮蓋特是唯一沒有被套圈的車手。他們持續了整個賽季的爭奪就此結束,普羅斯特衛冕世界冠軍成功。這也是保時捷引擎最後一次世界冠軍。

1987 尼爾森•皮蓋特/威廉姆斯 FW11B
邁凱輪車隊打盹的一個賽季。尼爾森•皮蓋特駕駛著搭載高達1300馬力本田1.5升V6渦輪增壓引擎的威廉姆斯FW11B贏得了他的第三個世界冠軍。邁凱輪在賽季後期決定1988賽季使用本田引擎。

1988 埃爾頓•賽納/邁凱輪 MP4-4
1988賽季是渦輪增壓賽車的最後一個賽季,除了義大利站的冠軍由法拉利車隊的博格獲得外,其餘15站冠軍均被邁凱輪車隊奪得,其中賽納8次,普羅斯特7次,賽納獲得了他的首個世界冠軍。

1989 阿蘭•普羅斯特/邁凱輪 MP4-5
使用本田3.5升自然吸氣V10引擎的邁凱輪賽車勢頭不減,賽季主要競爭還是在賽納和普羅斯特兩位隊友之間展開。在最後一站日本站中,普羅斯特與賽納的賽車碰撞,前者因此確保了積分領先。

1990 埃爾頓•賽納/邁凱輪 MP4-5B
賽納與普羅斯特的較量,因為後者投奔法拉利而進入白熱化。賽納獲得6個分站的冠軍,而對手普羅斯特也獲得了5站。他們之間較量又是以倒數第二站的撞車而告終,這次獲得最後勝利的是賽納。

1991 埃爾頓•賽納/邁凱輪 MP4-6
埃爾頓•賽納的第三個世界冠軍。他駕駛本田V12引擎的MP4-6在16個分站中獲得了7站的冠軍。邁凱輪車隊八年的輝煌戰績在本賽季結束後告一段落,期間他們分別奪得七次年度車隊和車手冠軍。

1992 尼格爾•曼塞爾/威廉姆斯 FW14
尼格爾•曼塞爾在整個1992賽季16場比賽中獲得了9場比賽的勝利,其中開賽後的前五站他連續獲得了冠軍。這是曼塞爾唯一的一個世界冠軍頭銜,因為賽季結束後他就轉向美國的卡特系列賽。

1993 阿蘭•普羅斯特/威廉姆斯 FW15(B)
已經38歲的阿蘭•普羅斯特在他退役前最後的一個F1賽季中,駕駛威廉姆斯FW15B獲得了他的第四個世界冠軍頭銜。這位車手在他參加的整200場大獎賽中獲得了51次分站冠軍和33次桿位。

1994 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 B194
1994年對F1來說是黑暗的一年,偉大的車手賽納在伊莫拉賽道不幸去世。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正是在那場比賽中,邁克爾•舒馬赫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分站冠軍,又一位偉大的車手開始成長起來。

1995 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 B195
1995賽季邁克爾•舒馬赫蟬聯了世界冠軍,他領先主要對手達蒙•希爾多達33分。這一年貝納通車隊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顛峰,他們獲得了車手和車隊雙料冠軍。B195這款賽車使用雷諾V10引擎。

1996 達蒙•希爾/威廉姆斯 FW18
唯一與達蒙•希爾形成競爭的只有新隊友雅克•維綸紐夫。他的奪冠使格拉漢姆•希爾與達蒙•希爾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對F1世界冠軍父子。達蒙•希爾在賽季結束後就離開了威廉姆斯車隊。

1997 雅克•維綸紐夫/威廉姆斯 FW19
曾在伊莫拉親眼目睹父親致命事故的雅克•維綸紐夫終於實現了父親未能實現的願望——獲得F1世界冠軍。隨著希爾離開威廉姆斯,這位第二年參賽的天才車手充分表現了與其年齡不符的成熟。

1998 米卡•哈基寧/邁凱輪 MP4-13
法拉利和邁凱輪的爭奪沉寂幾年後再次升級。在經典的比利時站中,領先的舒馬赫與被套圈的庫塔相撞退出比賽。在鈴鹿的決戰中,舒馬赫賽車起跑時就出故障,哈基寧獲得了首個世界冠軍。

1999 米卡•哈基寧/邁凱輪 MP4-14
舒馬赫在銀石賽道的那場事故讓他整整休息了七場比賽,哈基寧算是比較順利地蟬聯了世界冠軍,畢竟埃迪•埃爾文對他的威脅是有限的。這一賽季法拉利總算拿到了闊別16年的車隊年度冠軍。

2000 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 F2000
2000賽季,已經為法拉利車隊效力五年的邁克爾•舒馬赫終於不負眾望,為車隊贏得了闊別21年之久的F1車手冠軍。衛冕冠軍哈基寧與舒馬赫的較量直到倒數第二站日本的鈴鹿賽道才分出勝負。

2001 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 F2001
在西班牙站,芬蘭人在最後一圈領先舒馬赫30多秒的情況下賽車故障,舒馬赫不緊不慢地駛過終點奪冠。這似乎預示著哈基寧的時代已經結束。這一年,舒馬赫提前四輪在匈牙利站登頂總冠軍。

2002 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 F2002
2002賽季,舒馬赫在全部17站比賽中全部登上領獎台,其中11站獲得了冠軍,他提前六輪就獲得了年度總冠軍,對手沒有給他增添任何麻煩。舒馬赫和法拉利F2002的表現實在太令人驚訝了。

2003 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 F2003GA
舒馬赫在2003年獲勝的艱難程度絲毫不亞於1994年。兩顆新星蒙托亞和雷克南對他產生了不小的威脅。不過車王捍衛了自己在F1車壇的至高無上地位,他第六次贏得世界冠軍,超過了范吉奧。

2004 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 F2004
法拉利打造了近乎完美的F2004,讓2004賽季成了一個幾乎沒有懸念的賽季。舒馬赫毫無爭議地拿到了他的第七個世界冠軍頭銜。對手與法拉利和舒馬赫的差距懸殊,這是一個乏味的賽季。

2005 費爾南多•阿隆索/雷諾 R25
2005年法拉利輝煌不再。邁凱輪MP4-20在速度上佔有優勢,然而拙劣的穩定性讓雷克南頻頻痛失好局。24歲的阿隆索憑借雷諾R25過人的穩定性和整體性能,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F1世界冠軍。

10. 賓士是如何稱霸於F1的

梅賽德斯——一出生就降臨發車線

1899年,梅賽德斯-賓士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埃米爾.耶利內克向戴姆勒公司購買了一輛23匹馬力的賽車,並用女兒的名字「梅賽德斯」作為化名在法國尼斯之旅汽車大賽拿下冠軍。

埃米爾.耶利內克和他的女兒梅賽德斯

1900年,戴姆勒公司開發了更強大的擁有35匹馬力的汽車,埃米爾.耶利內克向戴姆勒公司建議將該車命名為梅賽德斯。在埃米爾.耶利內克的促使下,梅賽德斯-賓士與賽道結緣。

第一輛以「梅賽德斯」命名的賽車

「銀箭」——第一個沖刺就令人印象深刻

20世紀30年代,國際汽車俱樂部賽事協會要求參賽車輛除了輪胎、燃油和水之外,凈重不能超過750千克。為了應對該規則,W25 racing car在1934年應運而生,該車採用3.4升V8發動機,擁有354匹馬力,時速可以達到280公里/小時。

1934年6月,W25 racing car首次參賽是在紐博格林舉辦的國際艾佛爾賽車大賽,賽前一天,為了解決突發的超重2,.2磅問題,車隊負責人阿爾佛雷德.紐鮑爾提出將車身白漆颳去,露出原本的金屬銀色車身,成功減重,第二天該車取得完勝,銀箭稱號自此聲名顯赫。

右一為阿爾佛雷德.紐鮑爾

橫掃了每個彎道,還有整個歐洲

梅賽德斯-賓士第一次以「Mercedes-Benz」作為製造商名稱參加F1大獎賽,是在1954年,當時的車隊全名叫——戴姆勒-賓士汽車集團(Daimler-Benz AG),參賽車型為W196

車隊從當年的第四個分站——法國站開始參賽,處子秀便由方吉奧拿下冠軍。之後,方吉奧又駕駛W196分別在德國站,瑞士站和義大利站奪冠,並最終贏得當年的車手總冠軍。

法國站上的W196

一年之後的1955年,W196賽車的速度依舊所向披靡。方吉奧和隊友斯特林.莫斯將全年7個分站中的5個冠軍奪走。阿根廷傳奇車手方吉奧最終以總分40分蟬聯車手總冠軍

方吉奧和斯特林.莫斯在1991年的合影

W196是梅賽德斯-賓士的第一個款F1賽車,在1954年和1955年兩個賽季,共參加了12場比賽,獲得9個分站賽冠軍,9次創造單圈最快、8次桿位和兩次總冠軍的輝煌成績。1956年,日如中天的梅賽德斯-賓士退出了F1。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維修站策略」銀箭重返賽道

2009年11月16日梅賽德斯-賓士收購布朗GP75.1%的股份成立了「梅賽德斯GP-馬石油F1車隊」。當年的車手陣容邁克爾.舒馬赫搭檔尼科.羅斯伯格。

邁克爾.舒馬赫搭檔尼科.羅斯伯格分別駕駛兩台梅賽德斯-賓士W196,在紐博格林賽道想曾經的榮耀致敬

從2011年開始,車隊更名為「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2012年,尼科.羅斯伯格在中國站贏得了重新建隊以來的首個分站冠軍。同年,F1七冠王邁克爾.舒馬在賽季結束後宣布退役,路易斯.漢密爾頓成為了尼科.羅斯伯格的新隊友。

7次F1總冠軍得主邁克爾.舒馬——祝車王早日康復

從2014年到2017年,「梅賽德斯-AMG馬石油車隊」連續4年拿下了年度車隊總冠軍,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更是包攬了這四年的車手總冠軍。

幫助車隊拿下2014年總冠軍的W05 Hybrid,現在已經陳列在位於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賓士博物館

幫助車隊拿下2017年總冠軍的W08

銀箭時代還將繼續

歡迎關註:老李幫買車,更多新鮮好玩的汽車咨詢以及買車技巧將會呈現給大家。

閱讀全文

與賓士車隊獲得多少次冠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4l動能回收怎麼用 瀏覽:936
汽車後市場如何復甦 瀏覽:653
三年內上市了哪些智能汽車 瀏覽:809
奧迪a6l剎車油更換多少 瀏覽:31
湖北工業感測器哪裡有 瀏覽:302
賓士車齒輪油多久換 瀏覽:215
賓士211前面風口怎麼拆 瀏覽:768
高爾夫r和寶馬1系m哪個好 瀏覽:51
成都世德汽車怎麼樣 瀏覽:158
億陽工業區放假加油站在哪裡 瀏覽:391
汽車換led大燈注意什麼 瀏覽:314
大卡賓士哪裡生產 瀏覽:236
寶馬黑紅色的是什麼車 瀏覽:740
蒙古工業有哪些 瀏覽:409
賓士c級折損多少 瀏覽:698
寶馬523i汽油格在哪裡的 瀏覽:142
搜索汽車電瓶是多少伏 瀏覽:136
寶馬皮帶輪多少錢 瀏覽:986
沒有玻璃水的汽車如何啟動 瀏覽:315
怎麼樣才能讓父母買賓士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