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各位大蝦解釋一句話「賓士委託邁凱輪生產SLR」
取自網路:
邁凱輪之前是個F1賽車手,創立了邁凱倫車隊(自己造底盤,用別人的引擎),我想大家都知道。而F1是及其燒錢的,如果你想強大,自己必須有錢,或者有大廠商的支持,所以邁凱輪就造些高性能跑車來彌補財政上的短缺,81年的McLaren M12 GT還參加了當年的勒芒。到了90年代,我們熟悉的用BMW引擎的MCLAREN F1出現了,並獲得了95年的勒芒冠軍。如今則有SLR來維持邁凱輪。
所以造跑車的邁凱輪和F1中的邁凱輪是一回事,也就是說丹尼斯也可以因為SLR賺錢,這有點像法拉利,先有車隊再有造跑車的公司,不過法拉利有自己的發動機,公司的規模也比邁凱輪大。
但是經歷了這么久的漂泊,賓士似乎成了邁凱輪的久留之地,不僅為車隊提供引擎,還在一起造了SLR。現在賓士已有邁凱輪40%的股份,賓士正在和丹尼斯談剩下股份的事情。我想不出多久邁凱輪就會成為賓士的子公司,賓士也會因此回到夢寐以求的賽場,不僅在F1要強大,回到勒芒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來彌補賓士在F1和勒芒因兩次事故帶來的遺憾!
㈡ 賓士和邁凱倫是什麼關系啊 邁凱倫是個什麼公司
McLaren,邁凱倫 是一家英國公司,以發動機技術出名。 2000 年 1 月,戴姆勒克萊斯勒 – 向邁凱輪 F1 車隊供應引擎的梅塞德斯 - 賓士的母公司 – 收購了邁凱輪集團 40% 的股份。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梅賽德斯-邁凱倫 F1 車隊 現在好像叫 沃達豐-邁凱倫-梅賽德斯 車隊吧。 F1新賽季梅薩德斯車隊和邁凱倫車隊不是同一個 賓士宣布收購布朗GP車隊 更名「賓士大獎賽車隊」 歐洲當地時間11月16日,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賓士召開發布會,宣布以收購布朗GP 75.1%股份的方式接管車隊。新車隊將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大獎賽車隊(Mercedes Benz grand prix team)」。 「梅賽德斯明年將開始使用自己的廠隊參加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戴姆勒CEO蔡澈在發布會上說道。 按照蔡澈透露的信息:布朗GP被收購的75.1%的股份中,45.1%屬於戴姆勒,其餘30%歸阿布扎比的Aabar公司。Aabar在今年3月收購了戴姆勒9.1%的股份。布朗當前的所有者(羅斯-布朗,尼克-弗萊和其餘股東)將持有車隊剩下的24.9%的股份。 新車隊將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大獎賽車隊,但仍由羅斯-布朗領導。 「羅斯-布朗將繼續擔任車隊領隊,因此將保持他現有權利。就像梅賽德斯-賓士高性能引擎部的引擎隊伍一樣,全新的梅賽德斯-賓士大獎賽車隊將與由眾所周知的諾伯特-豪格領導的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運動部合作。」蔡澈接著說到。 梅賽德斯-賓士同時表示,邁凱輪將購回賓士手中握有的邁凱輪股份,但銀箭至少在未來的6年內,仍會使用三叉星引擎。此前,賓士擁有邁凱輪40%的股份。 到目前為止,車隊尚未宣布2010年的車手陣容。諾伯特-豪格表示最早下周會有結果!
㈢ 誰能告訴我賓士和邁凱輪這兩個品牌是什麼關系
說到邁凱輪呢,要是按英語的翻譯應是:麥克拉倫,這是一個英國也蠻有名的電子製造商罷了,因為組建了F1車隊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為了中國的F1市場,就把翻譯名統一規定叫:邁凱輪啦!當然也和梅賽德斯-賓士汽車製造公司有著一定的合作關系。因為梅賽德斯-賓士是邁凱輪F1車隊的引擎提供商。邁凱輪F1車隊的全名就叫「邁凱輪-梅賽德斯-賓士 F1車隊」
而作為電子製造商,則就叫做為「邁凱輪電子製造公司」
邁凱輪只是 梅賽德斯-賓士 旗下一個專門生產賽車和超級跑車的小車場,總部在英國,它們的關系就像寶馬和迷你一樣.(注意:梅賽德斯-賓士 還沒有完全擁有邁凱輪的全部股份)
邁凱輪是紐西蘭車手布魯斯麥克拉倫創立的車隊,後被英國人羅恩丹尼斯領導的P4公司收購.目前邁凱輪國際集團結構還是比較復雜的~~呵呵.
邁凱輪最為成功的合作者應該說是福特考斯沃斯,本田和寶馬.比較有意思的就是1997年賓士與邁凱輪並肩作戰F1的同時邁凱輪-寶馬和賓士-AMG還在FIA-GT賽場上針鋒相對.不過與賓士合作得到兩次冠軍之後被賓士收購了部分股份.
㈣ 梅賽德斯賓士與邁凱輪是什麼關系
邁凱輪是車隊
梅賽德斯賓士是汽車公司= =
算是合作關系,就像紅牛用雷諾的引擎一樣。
因為造引擎除了雄厚的財力支持你各種五花八門的實驗之外,還有很強大的技術支持……像目前國內做汽車的有很多是直接去買圖紙,或者直接外包給專門的發動機廠。
邁凱輪再強也就是一個車隊,做不起引擎的。做車子要比做引擎容易得多。
另外邁凱輪不是只用賓士的引擎,只是因為目前兩家合作。像寶馬著名的S70引擎就是為邁凱輪設計的。另外邁凱輪也不是只有F1。
㈤ f1,邁凱輪和賓士有什麼關系
麥克拉倫,英國有名的電子製造商,因為組建了F1車隊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為了中國的F1市場,就把翻譯名統一規定叫:邁凱輪!當然也和梅賽德斯-賓士汽車製造公司有著一定的合作關系。因為梅賽德斯-賓士是邁凱輪F1車隊的引擎提供商。邁凱輪F1車隊的全名就叫「邁凱輪-梅賽德斯-賓士 F1車隊」
而作為電子製造商,則就叫做為「邁凱輪電子製造公司」
邁凱輪是 梅賽德斯-賓士 旗下一個專門生產賽車和超級跑車的小車場,總部在英國,它們的關系就像寶馬和迷你一樣.
邁凱輪是紐西蘭車手布魯斯麥克拉倫創立的車隊,後被英國人羅恩丹尼斯領導的P4公司收購.
邁凱輪最為成功的合作者應該說是福特考斯沃斯,本田和寶馬.比較有意思的就是1997年賓士與邁凱輪並肩作戰F1的同時邁凱輪-寶馬和賓士-AMG還在FIA-GT賽場上針鋒相對.不過與賓士合作得到兩次冠軍之後被賓士收購了部分股份.
㈥ 邁凱輪與賓士的關系
賓士擁有麥凱倫電子公司40%的股份,是其戰略合作夥伴
梅塞德斯賓士是戴姆勒賓士的一個品牌系列
米爾·耶里內克(Emil Jellinek)。Mercedes這品牌名其實是來自他的女兒Mercédès的名字,這名字原本是一個西班牙文里稱呼女孩子用的名字,意指「優雅」,但因為當時歐洲普遍流行與法國有關的事物,因此反而是以法文的方式發音。耶里內克原本只是一位DMG汽車的忠實愛用者,他洞悉了剛萌芽的汽車工業無可限量的前景,於是從1898年開始,利用自己在國際金融界的人面與豐富的資金,開始替DMG銷售汽車。除此之外他也曾駕駛著DMG的汽車參加了在法國尼斯(Nice)附近舉辦的賽車活動,在賽場上他有個綽號叫「梅賽德斯先生」(Monsieur Mercédès),漸漸的,Mercedes這名字開始變成DMG汽車的昵稱。
1900年4月時,耶里內克與DMG達成一個協議,將原本只是昵稱的「Mercedes」正式用來作為新產品的品牌,而搭載的新發動機則用「Daimler-Mercedes」的名稱。第一輛懸掛Mercedes品牌的新車是在1900年12月22日登場,這輛35匹馬力的賽車是出自另外一位德國汽車工業界的重要人物、威廉·梅巴赫(Wilhelm Maybach)之手,當時他是DMG的首席工程師。新車款的登場帶給汽車產業非常大的震撼,例如它那劃時代的低重心沖壓製造鋼質車架,輕量化高輸出的發動機與蜂巢格狀的水箱。
㈦ 邁凱輪是哪個旗下的,它的價格
說到邁凱輪呢,要是按英語的翻譯應是:麥克拉倫,這是一個英國也蠻有名的電子製造商罷了,因為組建了F1車隊而被人熟知。在2004年為了中國的F1市場,就把翻譯名統一規定叫:邁凱輪啦!當然也和梅賽德斯-賓士汽車製造公司有著一定的合作關系。因為梅賽德斯-賓士是邁凱輪F1車隊的引擎提供商。邁凱輪F1車隊的全名就叫「邁凱輪-梅賽德斯-賓士 F1車隊」
而作為電子製造商,則就叫做為「邁凱輪電子製造公司」
邁凱輪只是 梅賽德斯-賓士 旗下一個專門生產賽車和超級跑車的小車場,總部在英國,它們的關系就像寶馬和迷你一樣.(注意:梅賽德斯-賓士 還沒有完全擁有邁凱輪的全部股份)
以上為轉載Mclaren F1 大概在1百萬美金左右McLaren MP4-12C 大概在25萬美金左右
㈧ Mclaren與M.Benz的關系
樓上的,你了解以下時事政(和~諧)治行不?賓士還在控股邁凱輪的40%?
樓主
賓士與邁凱輪現在的關系:
賓士為邁凱輪提供F1賽事中的引擎到2015年,在其他領域沒有任何關系(我說的是今年2010年)!
邁凱輪不是賓士的子公司,純粹的合作關系。賓士曾經是邁凱輪的引擎供應商加贊助商,邁凱輪只好硬著頭皮幫助賓士開發跑車SLR項目;邁凱輪是個集團企業,有賽事公司、跑車公司、電子系統公司、市場公司、技術應用公司等等,邁凱輪跟歐洲航天局都有合作項目;
賽事背景方面:
在1995年賓士作為邁凱輪的引擎供應商逐漸吃掉邁凱輪40%的股份
但隨著賓士09年後收購布朗GP車隊成立賓士F1廠商車隊,將原來持有邁凱輪的40%股份拋售,邁凱輪方面將在2011前全部收回股份,邁凱輪正式回歸純正英倫血統的車隊!
民用背景方面:
邁凱輪自己曾設計製造的跑車McLarenF1因為售價太高,98年便停產;99年正式接手賓士的SLR項目,並在99年東京車展上推出了VisonSLR,03年正式定名為「Mercedes-BenzSLRMcLaren」,但這只是邁凱輪幫助賓士開發的項目,因為賓士與邁凱輪造車理念不同,SLR雖然很美,但銷量大不如意···賓士在去年徹底結束了與邁凱輪在民用方面的合作,賓士交給自己的AMG開發了SLSAMG跑車,而邁凱輪毫不示弱,放開手了推出了自家的MP4-12C超跑···
也就是說:賓士與邁凱輪現在只剩下F1賽事中的引擎供應與被供應的關系,其他領域沒任何關系!
至於樓主您說的「車神」,應該指的是「車王」舒馬赫吧,他現在與羅斯伯格一起組成純粹德國陣營為賓士F1車隊效力參加2010年的F1賽事,而邁凱輪也將巴頓召回旗下與08年世界冠軍漢密爾頓組成全英國陣營參加今年的F1~!
不相信的話,去官方網站調查!
http://www.mercedes-gp.com/這是賓士2010參加F1的官網
http://www.mclaren.com/這是邁凱輪的官網
想進一步了解邁凱輪與賓士在民用跑車領域的淵源
看看網路吧
http://ke..com/view/1823985.htm?fr=ala0_1_1這是邁凱輪獨立設計製造的F1跑車
http://ke..com/view/1341441.htm這是邁凱輪與賓士合作的SLR跑車
-------------------------------------------------
樓主補充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
合作公司:邁凱輪和什麼公司親密?以前是賓士,因為賓士控股40%的邁凱輪股份。。但是現在沒有什麼,如果非要有就是F1賽事中的邁凱輪的贊助商們,諸如VODAFAONE通信,希爾頓酒店,豪雅手錶,johnniewalker等等各大之名品牌···http://www.mclaren.com/想了解詳細的,看看中文官網吧!
引擎:
邁凱輪現在F1賽事領域為了節省成本(金融危機背景),加上賓士引擎從07年後FIA的「引擎凍結」的規則下優勢明顯,所以自己並沒有獨立開發引擎,賓士與邁凱輪的簽訂了到2015年的引擎供應合同,到時,邁凱輪在F1賽事中會拿出自己的引擎···
至於以前為什麼邁凱輪沒自己的引擎,那也是因為有各大成熟的引擎供應商,自己沒必要耗費巨資成立獨立的引擎部門,但重長遠來看,邁凱輪自己現在也在一部部向絕對的獨立廠商靠攏。。。畢竟這次賓士給的教訓,邁凱輪自己心中有數了···
F1賽事中的客戶身份但這並不意味著邁凱輪沒有能力自己獨立生產引擎,邁凱輪新開發的超級跑車McLarenMP4-12C(McLarenF1的繼任者)就是邁凱輪自己獨立生產的3.8升雙渦輪增壓90度夾角V8發動機,峰值馬力輸出高達600hp,最大扭矩達到600Nm,這台發動機的馬力輸出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比市面上任何一台發動機都更高,包括所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甚至超過混合動力系統。
McLarenMP4-12C的網路:http://ke..com/view/3232776.htm?fr=ala0_1_1#4
㈨ F1中的邁凱輪車隊和賓士是怎樣個關系
邁凱輪是一支英國車隊,賓士是它的引擎供應商,好像也持有一部分邁凱輪的股份。1997年賓士和邁凱輪一起開發了一部超級公路跑車——McLaren F1。最近還有傳聞說賓士要全資收購這支車隊
㈩ 急求賓士公司和哪些公司企業有合作關系,越多越具體更好
梅塞德斯賓士的生產商是戴姆勒——賓士公司,其前身是戴姆勒集團與賓士汽車公司,與戴姆勒——賓士合作的中外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
國外:
克萊斯勒公司—— 1998年6月,世界上兩大知名汽車業巨頭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宣告合並,並購金額高達360億美元。但是,這個被當時輿論譽為強強聯合的「天堂婚姻」並不美滿。合並後的克萊斯勒品牌銷售依然不理想,導致其虧損嚴重。據報道,Cerberus將至少承擔克萊斯勒公司180億美元的債務。
在2007年5月18日,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證實,他們已將美國子公司克萊斯勒集團80.1%的股份,轉讓給了私人資本運營投資公司Cer-berus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形同戴姆勒及克萊斯勒兩集團再度分家。
AMG——AMG公司 是一家隸屬梅賽德斯·賓士的改裝廠商。由當時的戴姆勒-賓士 ( Daimler-Benz ) 的工作人員漢斯 ( Hans-Werner Aufrecht ) 和艾爾哈特 ( Erhard Melcher ) 於 1967 年在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的阿斯巴赫 ( Großaspach ) 共同建立。後來公司的賽車研發部遷往阿法特巴赫 ( Affalterbach )。
梅賽德斯·賓士在1999年收購了AMG公司,使其成為賓士的改裝車分部。
邁凱倫——Mclaren是賓士的子公司,賓士有30%的股份。Mclaren是賓士的賽事合作夥伴,還合作生產了SLR
賓士是邁凱倫的主要贊商,現在是合作夥伴,邁凱輪的動力是由賓士提供的,他們曾合作推出了賓士邁凱輪SLR跑車a這款車是目前賓士售價最貴的一款車,在中國的售價大概是八百萬人民幣。
國內:
北京賓士——北京賓士-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BBDC)是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組建的合資企業,中外方股權為50%:50%,於2005年8月8日正式成立。
海爾洗衣機—— 海爾洗衣機事業部於2008年7月宣布,公司正式與梅賽德斯賓士技術集團結為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將在精藝生產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此次兩者的合作將有效發揮優勢資源協同效應,並將引領整個洗衣機產業鏈向產品精工品質導向轉移。
福田汽車——2008年8月8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其與德國戴姆勒汽車於8月7日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中國合資設立中重卡公司,各持股50%,並可能將合作延伸至客車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