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阿里雲與哪個汽車合作

阿里雲與哪個汽車合作

發布時間:2022-06-01 13:09:59

A. 上汽、浦東、阿里聯合成立「智己汽車」 創始輪融資達百億量級

財經網汽車訊??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

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於當日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據官方介紹,作為全新的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智己汽車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

未來,用戶將成為智己汽車價值鏈的核心驅動,通過用戶提供的大數據,企業價值鏈形成可持續的發展閉環,正向驅動產品的快速迭代。

智己汽車藉由與用戶的數據交互,構建起與用戶共生的全新企業生態,與用戶共生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作為一家科創公司,智己汽車將專注於產品和技術創新。

為此,智己汽車成立了專屬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造「一橫三縱」的國際研發體系。其中,整車研發中心作為「橫軸」,將對數據驅動中心、智能駕駛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實現「業務貫穿」。

智己汽車的創始輪融資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完成,使其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智己汽車承載了公司機制改革創新、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上汽集團的造車經驗、技術積淀、零部件體系、全球化布局、資金儲備、合作資源,為智己汽車構築了基礎。

同時,浦東新區將利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生態和AI、晶元等核心技術資源;阿里巴巴將以用戶的大數據、達摩院的最新技術、阿里雲等生態圈的協同優勢,共同為智己汽車全面賦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車會不會重蹈斑馬覆轍

文/Zoe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國家隊紛紛走起了高端路線,廣汽埃安、北汽ARCFOX、東風嵐圖之後,長安和華為以及寧德時代也高調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沒過幾天,上汽也官宣了。

而分時租賃業務EVCARD的盈虧情況,也沒有公開數據,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一篇報道中,有未經證實的共享汽車業內人士透露,「EVCARD虧損非常大,具體數字不會小於40億元。」

共享出行業務不好做,當然不是上汽一家遇到的問題,只是上汽在這個領域的攤子鋪得格外大。對於整車廠來說,共享出行啥時候能賺錢,不知道,目前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幫助集團內消化了不少新車,尤其是新能源車。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從2014年他們在全球第一個提出「新四化」的概念至今,在技術、商業形態、對外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深入布局,形成了一顆顆珍珠,但是還沒串成一條珍珠項鏈,而如今L項目(也就是智已汽車)就是串起項鏈的繩子。

這個想法確實特別美好,不過想把這一顆顆珍珠串起來,不是找到了繩子就能辦到的,希望這次上汽在踩過了這么多坑之後,能夠少走彎路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智己汽車引發刷屏,藏在上汽與阿里身後的浦東新區還有大夢想

近幾年來,網路上不時會發起熱烈討論:「汽車界還需要個全新品牌嗎?」而這一次,話題的「主角」輪到了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

相關人士介紹,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浦東正致力於建設人工智慧創新策源、應用示範、制度供給、人才集聚的戰略高地,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工業、交通、金融、醫療等產業,加速晶元等硬體和相關軟體應用的研發,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推動人工智慧的商業化應用。此次,浦東攜手上汽集團共同投資「智己汽車」可謂強強聯手,不僅會實現對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全面重構,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生態體系,同時也能推進浦東新區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助力浦東產業能級倍增和科創功能倍增。浦東希望通過「智己汽車」項目,助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用人工智慧等領先科技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從前期規劃看,智己汽車的運作模式已完全脫離傳統國企模式,將採用市場化資本運作模式。據透露,上汽集團旗下斑馬、聯創等企業都已經開始嘗試通過基金多方持股、員工持股的靈活激勵機制,而智己的步伐可能會邁得更大。作為上汽孵化出的首家整車創業公司,能否從根本上走出一條顛覆式的創新道路,相信更值得大家的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福特汽車與AliOS、DuerOS開展合作你看好誰

‍‍DuerOS能做的,AliOS都能做,而且能做的更好;DuerOS不能做的,AliOS也能做。此外阿里的優勢還在資源層面,除了擁有阿里雲和阿里自身的ET語音交互技術,阿里還有千尋位置、高德地圖等等。而AliOS面向汽車行業進行了針對性開發,具備了雲端一體架構、多模態交互、OTA升級等能力。這些功能都將被整合到AliOS上,為用戶服務。‍‍

E. 三巨頭強強聯合,虛張聲勢還是大有可為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近兩年無數新勢力汽車品牌的誕生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正在我們感慨有多少品牌能活下去的時候,有一個「新物種」橫空出世了。

它是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創立的全新高端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名字取自《周易》,意為以智慧周全萬物,「智己汽車」則寓意締造人車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時代。

看似低調卻實力雄厚,三巨頭強強聯合

從logo到名字,這個新品牌的突然出現弄得我是雲里霧里,咱先來好好捋一捋。其實早在大概三四年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就已批准啟動了智己汽車整體技術架構規劃,而且與整車項目同時起步的還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布局,智己汽車從那時起開始慢慢籌備。

但前途依然未知,畢竟長安、東風、北汽、廣汽等都有類似的做法,而且新勢力品牌與互聯網大廠聯手的行為也比比皆是,車企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這場傳統與科技的融合中,誰的綜合實力最強,誰才能笑到最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推動「中國創造」 寶馬與阿里巴巴建立聯合創新基地

7月3日,寶馬中國宣布,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的推動下,寶馬與阿里巴巴共同創立的「阿里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以下簡稱「聯合創新基地」)在上海、北京、杭州三地舉行「雲簽約」儀式。

此次戰略簽約是寶馬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寶馬在中國「2+4」戰略落地的布局。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通用事業群總裁任庚表示:「寶馬和阿里匯聚金橋,是代表著智能汽車領域未來的創新驅動力。數字『新基建』將全面降低創業者的創新門檻,創業者都能夠低成本使用到先進的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基礎設施。我們開放大企業跨界融合開放生態,讓小企業基於大平台加速創新。」

寶馬與阿里巴巴計劃將各自的自有生態和資源導入這個合作項目,賦能中國科技創業企業,具體措施包括:

在三年內,為不少於300家企業提供雲計算、數字化、未來汽車相關技術、與寶馬供應鏈體系的協同等技術資源服務,以及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

開放超過5000平米的辦公區域,在三年內引進不少於30個優質項目入駐辦公;

通過舉辦一系列創新峰會和創新技術賽事激發創新生態,力爭在三年內輻射不少於200家企業,聚集、服務和影響為不少於7200名創新創業人才;

協調風投、銀行等金融服務領域內具有相關資質的直屬機構和合作夥伴,在三年內為至少20家科創企業或項目,提供精準對接金融支持服務。

「寶馬初創車庫」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扶持中國科創企業。至今已有60餘家初創公司參與了「寶馬初創車庫」,並成功從該計劃中「畢業」,其中超過50%的創業公司與寶馬不同業務部門實現了進一步的商務合作。由此,一個由寶馬發起的創新生態系統正在逐步形成。

寶馬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始於2018年。「阿里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必將加速這個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轉和成果轉化。

目前,寶馬已在北京、上海和沈陽分別建立了三個研發中心,使中國成為寶馬在德國之外全球最大的研發基地。此外,寶馬也在自動駕駛、5G移動通信等領域與網路、騰訊、中國聯通等多家中國科技公司達成合作。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也是寶馬的目標。中國不僅是寶馬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更是寶馬在全球的創新引擎。」高樂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重啟」斑馬 阿里巴巴車聯網「背水一戰」

曾經車聯網的明星斑馬網路,正在以阿里巴巴之名「背水一戰」。
歷時近10個月的斑馬戰略重組塵埃落定,新一任斑馬的管理層悉數到位。無論是張春暉、成力等AliOS早期團隊的回歸,還是YunOS業務和知識產權打包注入斑馬,都釋放出「重啟」斑馬的明確信號,足見這次戰略重組的份量。
從曾經的車聯網行業標桿,到逐漸邊緣化。提起斑馬,總讓人感到一種英雄遲暮般的悲壯。從這個角度看斑馬的戰略重組,這不僅是屬於斑馬的「背水一戰」,更是阿里巴巴在車聯網領域的焦慮與野心的倒影。
造風者
2016年,是斑馬的高光時刻。這家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的合資公司,實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的橫空出世,向外界展示了一種車企和互聯網融合的樣本。在那個網路單純地一門心思對標谷歌搞無人車、騰訊專注於在車輛OBD埠做文章,尚未觸及車機系統核心的年代,針對汽車進行重新的AliOS,無論是戰略高度還是產品功能,都體現出極強的前瞻性。
一方面,斑馬不僅提供了一套體系化的車載服務解決方案,還開創了一種車企和互聯網企業在技術、資本、人才等層面深度融合的模式。
另一方面,聯網化的車機,帶來遠勝於離線車機的導航和娛樂體驗,RX5的導航,成為當時幾乎是唯一一款「能用」的車載導航。
作為一套基於車輛場景全新打造的智能系統,AliOS描繪出一套車載服務與車輛底層數據深度融合的廣闊想像空間。「地圖即桌面」的理念,更讓人感受到斑馬團隊對於出行場景和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
基於此,人們願意相信斑馬在未來的迭代中能夠帶來更多顛覆性的體驗,願意用腳投票,為這個新事物埋單,這讓斑馬模式在市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銷量轉化。RX5上市一年,銷量突破20萬輛,且價格最高的互聯網版銷量占據絕對領先份額。
一時間,斑馬成為行業研究和學習的標桿。車企紛紛推出「互聯網汽車」,希望復制榮威RX5的銷量奇跡。時任斑馬高級副總裁郝飛曾對外透露過一組數字,2016-2017年間,國內年銷量突破5萬輛的56家車企中有超過40家與斑馬進行過交流,探索合作的可能。
盛衰之間
應該說,伴隨斑馬的成功,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車聯網時代由此開啟,車企與互聯網企業之間,不再是戒備與些許敵意,更加深度的數據合作成為一種可能。
繼斑馬之後,騰訊、網路紛紛調整方向,入局這個千億級的巨大市場。2017年3月,網路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負責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和車聯網,時任網路副總裁李震宇第一次表示,自動駕駛不著急,將在車聯網率先實現商業變現。2017年11月,騰訊推出AI in Car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但和斑馬相比,對手早已落後了幾個身位。
對於斑馬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從2017年9月開始,斑馬陸續拿下PSA、福特、觀致、雷諾……通過既有成功案例擴大行業合作范圍,將AliOS打造為車聯網領域的開放平台,這條道路看似十分光明,且鮮有對手。從2018年初斑馬公布的一組數據看,斑馬的用戶數突破40萬,日活躍度超過99%;斑馬完成6次OTA升級,超過10萬人次購買了數據流量服務……
然而,一系列人事動盪,讓外界感受到斑馬的微妙變化。據媒體報道,從2018年3月施雪松卸任斑馬CEO開始,CTO黃佑勇、CFO凡莉,首席產品官兼產品副總裁潘家驊,副總裁周平、謝平生等高管陸續出走。
斑馬核心團隊的陸續離開,帶來業務發展逐漸失速。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間,斑馬僅有一次極小范圍的OTA更新;從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斑馬新增的合作品牌僅有斯柯達一家。
與此同時,騰訊、網路也紛紛推出全家桶式的車聯網解決方案,並憑借自身在娛樂、語音等方面的優勢陸續開疆拓土。
就這樣,車聯網的標桿企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內憂外患
斑馬究竟怎麼了?
從用戶層面來看,經歷了最初的火爆,互聯網汽車不再能靠概念帶來訂單。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的消費者,開始對車聯網服務提出更高要求,不僅僅是「能用」,更要「好用」。
在這種背景下,以斑馬為代表的「全家桶」方案弊端逐漸顯現。無論車企選擇與BAT中哪家合作,都無法獲得其他家的核心車載服務。相比手機上各個領域最優質服務聚集的情況,全家桶模式下的車載系統,永遠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好用」。
於是,車企逐漸變得謹慎,大部分品牌選擇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里,在不同車型上選擇不同的「全家桶」(比如長城哈弗H系採用網路小度OS,F系則選擇與騰訊TAI深度合作)。個別實力較強的車企,則開始自己搭台研發系統,打破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壁壘,組建車聯網「最強戰隊」(比如吉利GKUI)。
斑馬的尷尬也就來源於此。
相比網路和騰訊,斑馬的系統是基於車輛底層的全新開發,對車企研發能力的要求更高,而作為「全家桶」模式的先天弊端,使得實際服務體驗存在明顯的天花板,也無法與另外兩家的方案形成決定性優勢。
同時,斑馬的合資身份又決定了它無法獲得阿里的獨占資源。當網路、騰訊把小度語音、QQ音樂、車載微信作為與車企談判的重要籌碼時,斑馬在地圖導航方面的優勢卻難以發揮——車企可以直接和同屬阿里集團的高德地圖合作,而不必接受斑馬的整套方案。
甚至當斑馬希望把既有成功案例快速復制時,斑馬的上汽背景也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業務推進的障礙。
以阿里之名
時代變了,斑馬必須變。
2018年9月13日,斑馬網路宣布完成首輪超16億元融資,由國投創新領投,雲鋒基金、尚頎資本跟投。這被認為是斑馬求變的重要一步。成立滿4年的斑馬,終於能夠在股比問題上動手術,並取得進展。
從2018年斑馬劇烈的人員變動,可以想見這場手術難度之大,影響之深遠,背後博弈之劇烈。
一年後的2019年8月28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才終於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重組斑馬網路和YunOS(AliOS),YunOS操作系統整體知識產權及業務將注入斑馬。由此,阿里巴巴成為斑馬網路第一大股東。
然而斑馬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么?其實並沒有。股比問題解決的更多是掃除了斑馬在開放道路上的阻礙,讓斑馬回到和騰訊、網路同樣的起跑線上。斑馬要想回到曾經的快車道上,或許還需要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阿里集團究竟會給予斑馬多大的資源投入和支持?
要知道,無論是騰訊還是網路的車聯網業務,都是舉集團之力作戰的。如果斑馬手中不能握有阿里的核心車聯網資源,車企又有什麼理由和斑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合作?
從斑馬的全新管理團隊來看,阿里似乎有意把斑馬打造成阿里集團車聯網業務的出口,YUNOS業務打包注入斑馬,也讓斑馬在集團內部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博弈籌碼。然而,可以想見,這條內部整合的道路,也許會比改變股比更為艱難且漫長。
其次,斑馬如何在從打造智能車機到支撐智能座艙,最終服務智能汽車的進化過程中體現自身優勢,和對手拉開身位?
作為目前唯一一個完全基於汽車打造的底層操作系統,平心而論,四年來,盡管斑馬在「地圖即桌面」、AR導航、智能家居聯動等方面展示出對於車聯網的前瞻觀察與思考,但從體驗上來看,差異化還不夠明顯。
最新推出的斑馬智行VENUS系統向外界展示了斑馬在人-車-家場景互聯方面的更多思考,但要想將「Power by AliOS」的品牌叫響,恐怕還需要更加充分利用阿里雲、達摩院的優勢能力做加持。
最後,斑馬能夠打破「全家桶」模式的桎梏,走出一條真正的開放之路?
如果說斑馬自身能力的建設和阿里內部資源的整合,決定了斑馬的「重啟」之路能走多遠,那麼,能否和車企共同打破存在於車聯網領域的高牆
,實現更廣闊空間的「開放」,就決定了斑馬能走多高。這不僅是合作雙方的策略博弈,或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更考驗著決策者的眼界與高度。
斑馬能否再一次引領車企與互聯網企業的行業合作模式,目前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背水一戰」不僅屬於斑馬,更屬於整個阿里巴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專注「互聯網+汽車」 寶馬聯手阿里巴巴建立聯合創新基地

易車訊 寶馬中國今天宣布,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的推動下,寶馬與阿里巴巴共同創立的「阿里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在上海、北京、杭州三地舉行「雲簽約」儀式。

寶馬集團高樂與阿里巴巴任庚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此次戰略簽約是寶馬積極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寶馬在中國「2+4」戰略落地的布局。 「阿里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以下簡稱「聯合創新基地」)將落戶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寶馬與阿里巴巴將充分共享各自優勢資源,形成高效的戰略聯盟,在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背景下,共同探討和實踐與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合作模式,打造專注於 「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創新孵化生態系統。

寶馬與阿里巴巴計劃將各自的自有生態和資源導入這個合作項目,賦能中國科技創業企業,具體措施包括:

- 聯合創新基地將在三年內,為不少於300家企業提供雲計算、數字化、未來汽車相關技術、與寶馬供應鏈體系的協同等技術資源服務,以及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

- 聯合創新基地將開放其超過5000平米的辦公區域,計劃在三年內引進不少於30個優質項目入駐辦公;

- 聯合創新基地還將通過舉辦一系列創新峰會和創新技術賽事激發創新生態,力爭在三年內輻射不少於200家企業,聚集、服務和影響為不少於7200名創新創業人才;

- 聯合創新基地將協調風投、銀行等金融服務領域內具有相關資質的直屬機構和合作夥伴,在三年內為至少20家科創企業或項目,提供精準對接金融支持服務。

「上海市一直秉承的開放和創新的發展策略引人矚目,而且上海市管理部門在扶持創新發展方面的投入也卓有成效,對此我們深表感激。」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說, 「汽車行業正面臨由技術進步推動的重大轉型。在應對產業升級和行業轉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開放的胸懷和心態,與各行各業的公司合作創新,一起孵化最新的創新成果。」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致辭

截至去年,寶馬已在多維度與多家中國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寶馬聯合網路等自動駕駛相關產業鏈上的11家公司發布了《自動駕駛安全第一》自動駕駛安全白皮書,與中國聯通達成了5G移動通信業務合作,與四維圖新達成高精度地圖合作,並且和騰訊簽約共同建設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台。同時,寶馬還與商湯科技、地平線等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獨角獸企業開展了技術創新與合作相關探討。

目前,寶馬在北京、上海和沈陽分別建立了三個研發中心,使中國成為寶馬在的德國之外全球最大的研發基地。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著重於整車的質量測試和車型認證,並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進行本土化策略制定。上海研發中心則著重於未來出行趨勢研究、創意設計及數字化應用,包括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相關開發及應用。毗鄰寶馬生產工廠和動力電池中心的沈陽研發中心專注於電動出行的發展,以及本土化生產等方面的研發工作。2020年4月,華晨寶馬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也正式動工。在下半年,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也即將開業,這兩者一起將使得寶馬進一步完善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為在中國研發和生產BMW iX3等新能源車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寶馬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始於2018年。當年7月,通過與阿里巴巴達摩院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第一款智能語音助手「天貓精靈」的互聯,「BMW雲端互聯」應用軟體的使用場景從智能手機端拓展至數字家庭端。「阿里雲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必將加速這個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轉和成果轉化。

I. 中國一汽與阿里巴巴簽約 共同打造智能網聯汽車

日前,行車視線從中國一汽官方獲悉,中國一汽與阿里巴巴於12月27日在長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國強,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志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出席簽約儀式。雙方將以斑馬智行系統為基礎,打造面向未來的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中國一汽將建設以雲計算、數據智能、中台和移動協同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汽車行業邁入雲上智能時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百億級項目——智己汽車,宣布正式啟動,今後將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這是繼廣汽埃安、北汽的ARCFOX、東風的嵐圖、長安前不久剛宣布要打造高端品牌後,「國家隊」的又一個再造高端電動車品牌。

至此,國內幾乎所有主流汽車集團,都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

智己汽車的站位貌似更高。這不僅是因為上汽集團是「國家隊」之中體量最大的大型國有汽車集團,簡而言之就是最有實力的一個,還因為這個項目的資本構成讓人充滿期待,感覺下一秒就要成大事。

目前,智己汽車項目成員超過200人,其中一半來自上汽集團內部;另一部分來自與汽車跨界行業。預計到今年年底,項目人數將達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預計成倍數增長。首款車將定位純電高端轎車,預計今年底將在黑河進行冬季測試,明年或許就可完成量產交付。

R汽車更像是上汽乘用車內部創業的一個突圍項目,而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層面,引入外部資源突破高端的一把利刃。

顯然,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的頭號工程,其誕生後,R品牌該如何自處?這將成為上汽內部賽馬的一個最新案例。誰能殺出重圍,誰就會獲得更多資源。

此前,互聯網巨頭騰訊集團就用內部賽馬的機制,誕生出了微信這款殺手級應用。也許上汽也希望通過內部競爭,實現智能電動高端品牌上的突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阿里雲與哪個汽車合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咸陽紡織工業學校都有哪些專業 瀏覽:686
賓士車高速過路費多少錢 瀏覽:940
中德製造與德國工業化哪個好 瀏覽:569
汽車多久中保 瀏覽:483
台山新城工業園主要是什麼產業 瀏覽:138
汽車溫度低怎麼回事 瀏覽:731
2021款賓士e怎麼調時速表 瀏覽:429
打工人如何買賓士 瀏覽:569
寶馬三系刷一階什麼品牌好 瀏覽:266
汽車煙筒怎麼連在底盤上的 瀏覽:993
賓士c級和三系哪個好 瀏覽:813
奧迪怎麼檢驗是否用的原廠件 瀏覽:910
坐汽車從石門到張家界要多久 瀏覽:420
奧迪a4改裝升降高音哪個牌子好 瀏覽:900
建工業園企業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瀏覽:665
月入多少才買得起賓士e 瀏覽:306
泗洪到南京坐汽車要多久 瀏覽:567
賓士gl450更換上懸掛怎麼拆 瀏覽:814
別克汽車胎壓正常是多少 瀏覽:975
不開發動機汽車大燈亮多久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