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美國有多少乙醇汽車

美國有多少乙醇汽車

發布時間:2022-05-28 14:30:12

Ⅰ 美國新能源汽車有哪些牌子

本田和豐田以及三菱等日系品牌在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較大比重。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廣義新能源汽車,又稱代用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這類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也包括混合動力電動車、乙醇汽油汽車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

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車都包括在這一概念里,具體分為六大類: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醇醚燃料汽車、天然氣汽車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汽車

Ⅱ 生物乙醇在哪個國家的生物燃料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世界上使用乙醇汽油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巴西等國。在美國使用的是E85乙醇汽油,即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混合作為燃料,而美國是用甘蔗和玉米來生產乙醇的,這種E85汽油的價格與性能與常規汽油相似。早在2003年7月中旬美國威斯康星州、美國乙醇汽車聯合會與通用汽車公司就在美國6個州推行E85的使用,將其作為汽油的代用燃料。

Ⅲ 美國政府,為何退出150億加侖乙醇計劃

那150億加侖乙醇的計劃需要從玉米、小麥等的糧食中提取乙醇,美國退出加侖乙醇計劃很可能是因為國內人民的極力反對,再加上輿論的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放棄該計劃,畢竟國民都不同意那麼計劃也進行不下去的。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美國政府如此糟蹋糧食,當然會收到美國國民的反對,所以美國退出了。而且美國此舉會受到世界多國的反對,其中也有著國際影響力比較大的國家,因此美國政府才會放棄。

Ⅳ 車用乙醇汽油何時可以實現全覆蓋

據報道,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希望乙醇汽油可以早日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Ⅳ 哪個國家生物液體燃料居世界第一

應該是南美洲的巴西。
生物液體燃料也叫液體生物燃料,是以動植物為來源的燃料,目前產業化運作液體生態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生物柴油是以可永續生產供應的植物油脂(諸如黃豆油、菜籽油)或動物油脂為原料製取的脂肪酸甲酯,通稱為生質柴油。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多少都有一些生物質柴油生產,但產量都不是很高。
乙醇就是酒精,是以含糖植物等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製成,將乙醇進一步脫水再經過不同形式的變性處理後成為變性燃料乙醇。燃料乙醇可加入汽油中作為品質改善劑(此即所謂的「乙醇汽油」)。因此,燃料乙醇不是一般的酒精,而是它的加工產品。車用的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一定比例的變性燃料乙醇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混合燃料。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唯一不使用純汽油作為汽車燃料的國家。按照2002~2003年度的統計,巴西國內消費燃料

乙醇占其總產量的94.6%,其中,60%用於調配乙醇汽油,剩餘的40%用於純乙醇汽車的燃料。
排第二的是美國。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應用國。

Ⅵ 燃料乙醇的應用現狀

世界酒精的66%用於燃料,14%用於食用,11%用於工業溶劑,9%用於其它化學工業。發酵酒精作車用燃料有兩種方式: 其一是配製汽油和無水酒精的混合物——汽油醇,酒精在混合物中的比例最高可達25%。用汽油醇作汽車燃料時,可以利用原有的汽車發動機;其二是直接利用酒精作為汽車燃料, 這時必需使用專門設計的,具有更高壓縮比的發動機。在這方面, 巴西走在最前面。早在1989 年,巴西以甘蔗、糖蜜、木薯、玉米為原料年產發酵酒精12Mt以上,幾乎全部用來代替汽油, 大部分採用第二種方式作為汽車的燃料。從那時起, 巴西已經不再進口原油, 少量國產原油還可出口, 率先實現了汽車燃料的酒精化。巴西的乙醇產品中普通乙醇佔2/3,無水乙醇佔1/3。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和消費國,也是唯一不使用純汽油作為汽車燃料的國家。
1908年,美國人設計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純乙醇的汽車,1930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首次面市,1978年含10%乙醇的混合汽油在內布拉斯加州大規模使用。1990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空氣清凈法修正案,要求從1992年冬季開始,美國39個CO排放超標地區必須使用含氧量質量分數達2.7%的含氧汽油(相當於添加體積分數為7.7%乙醇)。美國乙醇生產能力70.78億L/a,58個乙醇生產廠分布在美國19個州,其主要原料為玉米約佔90%,高粱等其他原料佔10%。
歐盟每年約生產176萬t酒精。1997年只有5.6%用於燃料。1994年歐盟通過決議,給予生物燃料的中試工廠以免稅。並在2010年使燃料酒精的比例達到12%。因此一些後續的國家如荷蘭、瑞典和西班牙也出台了生物能源計劃。
泰國是亞洲第一個由政府開展全國生物燃料項目的國家。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泰國成功地開展了乙醇和燃料酒精項目, 這些項目提供了利用過剩的食用農產品的途徑,對提高泰國農村幾百萬農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亞洲第二大酒精生產國。設計的生產能力約為200萬t,實際開工率為50 %左右。主要原料糖蜜每年用量為500萬t。印度的酒精50%用於著名的印度香料和各種有機合成。政府對不同用途的酒精收以不同的稅率。一度政府暫時停止食用酒精的生產,導致了酒精產量的下滑。盡管印度的糖蜜資源不夠,但是印度政府還是准備效法巴西推出「酒精汽油計劃」。 中國在吉林年產60萬噸和河南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分別於2001年9月於2004年開工建設,另外,河南天冠年產30萬噸與黑龍江華潤金玉年產10萬噸燃料乙醇的改擴建項目已分別於2000年和2001年完成,並在當地開始了乙醇汽油的試用工作。從2001年開始,中國先後在河南、黑龍江開始試用車用乙醇汽油,採取地方立法的手段在試點城市封閉運行。河南先在南陽、洛陽、鄭州三市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現已全省使用。2001年消耗了147噸燃料乙醇,2002年消耗了約5000噸燃料乙醇。黑龍江先在肇東和哈爾濱使用車用乙醇汽油,2001年消耗了127噸燃料乙醇,2002年消耗了約500噸燃料乙醇,目燃料乙醇需求逐年增加,供需狀況良好。經過5年的試點和推廣使用,中國生物乙醇汽油在生產、混配、儲運及銷售等方面已擁有較成熟的技術。截至2006年6月,中國已形成燃料乙醇102萬噸年生產能力、年混配1020萬噸生物乙醇汽油的能力,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費量已佔到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20%。2006年,中國燃料乙醇的生產達到130萬噸。
2006年中國全年糧食產量超過4.9億噸,實現三年的連續增產,但糧食總的供求關系還是處在一個緊平衡的狀態。玉米這幾年的加工能力擴張得比較快,2005年,全國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經達到了1000億斤,實際加工消耗是500多億斤,2006年加工能力達到了1400億斤,實際加工也接近700億斤。深加工對於玉米的消耗也造成了玉米供求狀況的變化,帶動了價格的上漲。據預測,2007年糧食價格將上漲6%左右,漲幅高於2006年,糧、油等食品價格上漲將成為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此前,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不得以加工玉米為名,違規建設生物燃料乙醇項目,盲目擴大玉米加工能力。在這種大背景下,發展燃料乙醇產業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成了一個熱議話題。
2006年中國玉米產量1.385億噸,其中飼料用量是9600萬噸,3020萬噸是工業用量,燃料乙醇所用的玉米量只佔工業用量的1/10,玉米總產量的2%多一點。所以不存在爭糧的嫌疑。
中國發展非糧乙醇的可行之路,在於發展用甜高粱、甘薯、木薯等原料來替代糧食。纖維法生產乙醇技術還不成熟,美國計劃用6年時間攻克這一技術難關。國內有企業已經實現了用纖維原料生產乙醇,但噸成本比糧食法要高1000多元。
根據《生物燃料乙醇以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到2010年,中國將以薯類、甜高粱等非糧原料為主生產522萬噸燃料乙醇,屆時乙醇汽油使用量將佔全國汽油用量的75%。
到2020年,中國燃料乙醇年產量可達1000萬噸。
其實,可再生能源會議作出的停止在建的乙醇燃料項目,這只是階段性的選擇,之前,國家出發改委也多次通知,要求新上燃料乙醇項目「剎車」,然而,效果不盡人意。如何破解隱藏在問題背後的「發展」與「資源」之間矛盾,卻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用更長的時間來求解。按理說,食品和能源經濟並不相關,但是目前正在趨於緊密關聯。當石油價格上漲時,食品價格也會上漲。據大連商品交易所公布信息稱,國內玉米價格在過去9個月里上漲了近30%,其原因是人們把玉米用於生產燃料乙醇所致。

Ⅶ 為什麼乙醇不能替代汽油成為汽車的燃料

乙醇燃燒產能量太低不適合直接用做燃料

汽油燃燒產能量遠遠高於酒精經發機汽缸壓縮爆燃釋放能量作乙醇講易揮發宜存放。燃點低同能蘊太低要想直接使其釋放能推機械能量僅消耗量且本高。

汽車用乙醇汽油在燃燒值、動力性和耐腐蝕性上的不足:

1、乙醇的熱值是常規車用汽油的60%,據有關資料的報道,若汽車不作任何改動就使用含乙醇10%的混合汽油時,發動機的油耗會增加5%。

2、乙醇的汽化潛熱大,理論空燃比下的蒸發溫度大於常規汽油。影響混合氣的形成及燃燒速度,導致汽車動力性,經濟型,及冷啟動性的下降,不利於汽車的加速性。

3、乙醇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乙酸,對汽車金屬特別是銅有腐蝕作用。有關試驗表明,在汽油中乙醇的含量在0~10%時,對金屬基本沒有腐蝕,但乙醇含量超過15%時,必須添加有效的腐蝕抑止劑。

4、乙醇是一種優良溶劑,易對汽車的密封橡膠及其他合成非金屬材料產生輕微的腐蝕,溶漲,軟化或龜裂作用。

5、乙醇易吸於水,車用乙醇汽油的含水量超過標准指標後,容易發生液相分離。

(7)美國有多少乙醇汽車擴展閱讀:

國外乙醇燃料的發展現狀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和消費國,年產乙醇1000萬噸以上,97%用於燃料,甘蔗是巴西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巴西目前約40%的汽車以純乙醇做燃料,其餘的則以22%(體積比)的燃料乙醇和78%的車用汽油的混合物做燃料。巴西是全世界唯一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因而使其有了「綠色能源之國」的美譽。

美國的燃料乙醇的產量僅次於巴西,主要用玉米生產乙醇。目前,在汽油中摻加10%乙醇的gasohol( 汽油醇) 在全美已經普遍使用。1996 年,美國國家地質綜合考察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作為汽油抗爆劑的MTBE( 甲基叔丁基醚) 對地下水質有污染。

目前美國已經禁止使用MTBE。由於含10%乙醇的汽油不要求改動汽車發動機,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與MTBE 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各乙醇生產公司對其發展持樂觀態度。

在亞洲,泰國是第一個由政府開展全國生物燃料的國家。泰國由於石油95%依賴進口,使得外貿長期赤字。所以,在皇室和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短短的兩年時間,就成功的開展了燃料乙醇的項目,主要是使用木薯為原料發酵生產乙醇。泰國的成功,影響了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使眾多東盟國家、韓國、澳洲等也開始積極實施乙醇燃料計劃。

Ⅷ 美國能源部的「國家酒精燃料計劃」是什麼意思

美國是居世界第二位的酒精燃料生產國。1983年生產總量就已達3.75億加侖,佔全國汽車總耗油量的5‰。早在1977年,美國能源部就制訂了「國家酒精燃料計劃」,其短期目標是用剩餘農產品玉米進行發酵生產酒精,以代替汽油作為汽車燃料,其長遠目標是實現純酒精發動機的實用化,預計到2000年,將有相當一部分汽車實現純酒精化。

Ⅸ 美國乙醇,玉米的產量及價格

世界糧食價格大幅上漲 解讀漲價原因
[ 2008-4-14 20:55:00 | By: 聆聽隨風 ]

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軍

現實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人群受糧價上漲影響最大

編輯:2007年,世界穀物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小麥上漲了112%,玉米上漲47%,大豆上漲75%。糧價暴漲對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埃及,特別是非洲國家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哪些直接影響?

任彥(人民日報駐印度記者):印度大米的價格如今是一路猛漲,1公斤大米的價格已由原來的20盧比(1美元約合40盧比)漲到現在的40盧比;小麥的供應情況更糟,去年下半年,印度已經開始進口小麥。印度著名經濟學家潘南第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過去一直對6000萬噸的糧食儲備感到沾沾自喜,但現在儲備糧倉快被掏空了,只剩下不到1800萬噸。」

印度糧食短缺導致食品價格一路飛漲,使部分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據印度《經濟時報》公布的數據:在過去一年裡,印度食品價格普遍上漲至少30%。城市裡已有很多貧民因食品漲價而揭不開鍋了。

黃培昭(人民日報駐埃及記者):自去年以來,埃及的生活必需品價格節節攀升,尤其是麵粉、大餅、肉類、蔬菜等價格上漲的幅度很大,有的價格甚至漲到了以前的兩倍以上。埃及媒體形容物價「像得了神經病一樣瘋漲」。

整個非洲的形勢更加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目前有數千萬人急需救濟,尤其是非洲南部的馬拉維、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已面臨飢荒,那裡至少有1200萬人嚴重缺糧。乾旱和農業經營不善原是非洲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現在又遭遇全球性的糧食大漲價,這無疑使非洲「雪上加霜」。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所長布勞恩認為,從長期看,糧價上漲會導致更多的人營養不良,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飢餓和營養不良的人口到2020年將會翻上一番。

國際穀物市場價格走勢(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原因需求強勁使糧價高企短期難以回落

編輯:這一輪的糧價上漲已經持續了近兩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報告稱,2008年全球穀物產量雖大幅增加,但價格預計仍將居高不下。如何預期國際市場糧價的短期和長期走勢?

楊軍:從2006年以來,世界糧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這主要體現在糧食價格上漲和國際糧食庫存減少兩個方面。從短期來看,糧食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2008年1月,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同比上年已經上漲了83%;但長期來看(10年左右),糧食價格將會趨於平衡,而且可能會有所回落。回溯近一個世紀主要農產品(大米、小麥和玉米)價格的變化趨勢會發現,價格雖有波動,但實際價格在不斷降低。人口增長、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這些因素雖然在客觀上增加了糧食需求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糧價的上漲,但這些因素並不是驅動糧價上漲的新因素,長期以來,這些因素伴隨著世界人口及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一直存在。技術的進步和推廣使糧食產量得到了大幅提高,這才是決定糧食價格的主導因素。隨著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糧食價格遠景將趨於穩定,並實現一種新的平衡。

生物燃料是本輪糧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

編輯:如果排除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等長期因素的影響,決定本輪糧價上漲的新的驅動因素有哪些?

馬小寧(人民日報駐美國記者):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所長布朗認為,美國的生物能源政策是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主因,當今世界正面臨一場日益逼近的糧食危機。歷史上歷次糧食危機的罪魁禍首都是氣候異常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這次危機產生的原因則是多重的,包括灌溉水源的匱乏,糧食作物用於燃料生產以及人口增長需求上升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使危機更加復雜化,他預言世界穀物的價格走勢,就像油價由低到高的發展,正處於上升期的開始。

楊軍:總體上說,這一輪糧價上漲主要驅動因素有: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生物燃料發展;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氣候變化,糧食主要出口國所遭遇的嚴重自然災害等。這次糧食價格上漲與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相關性很高。國際能源價格上漲,驅動許多國家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這導致2000 年以來,全球生物燃料快速發展。2000年,世界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產量分別僅為180億升和不足10億升,到2006年分別達到了380億升和 60億升。這一輪糧價上漲,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生物能源的發展。

任彥:不同國家和地區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印度國際大學農業研究專家辛格教授認為,印度由產糧大國變成缺糧國,首要原因是政府「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政策所致。印度政府最近幾年實施的經濟政策多以城市為中心,沒有照顧到農村的經濟發展。城市高樓林立,廣大農村依舊破敗不堪。農業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農業生產力日益降低,糧食產量因此逐年遞減。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糧食產量嚴重下跌,而人口卻快速增加,造成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應對提高農業生產力確保糧食安全

編輯:目前,國際上應對糧價上漲採取了哪些措施?發展中國家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國際糧價上漲對本國糧食安全的影響?

楊軍:為減少穀物價格上漲對國內食品消費的影響,各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進口關稅,增加食品補貼,對基本食品的出口徵收關稅等。但從根本上說,發展中國家還應注重農業科技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科技推廣和耕地保護等,在提高糧食產量上做文章。其次,要保證適度儲備,穩定糧食價格,防止突發事件導致的短期糧食供給不足。另外,對容易受到糧食安全威脅的貧困人群提供一定的幫助。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提供適度的救濟,保護收入較低城市和農村人口的「口糧安全」問題。

任彥:印度政府已於近日宣布,停止大米出口,以保證國內市場供應,平抑大米價格。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過去很長時間都因為飢荒問題而陷入動盪不安之中。因此,此次遭遇糧食危機,印度政府和民眾都異常敏感和關切。」印度一位社會學專家對記者說。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印度政府已經開始重視農業發展。如剛剛公布的新的財政年度預算,就增加了對農業的投入比例,並且出台一系列扶持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進口糧食只能是權宜之計,重視農業,切實提高本國的農業生產力,這才是治本之道。」

黃培昭:國際市場糧價高企,促使埃及政府調整農業政策,開始加大對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投入,對願意多種糧食的農民予以政策上的傾斜和支持,提高農民的耕種技能,對農民在農產品加工和糧食工業方面加強培訓。與此同時,政府還降低小麥、玉米、大豆、肉類、魚類和牛奶等戰略性糧食物資的關稅。埃及政府還根據國內市場的需求,制定種植蔬菜和水果的政策,盡量推動糧食進口來源多元化,以避免形成對某些國家的嚴重依賴等。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曾在2007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那天說,「我們的星球有足夠的糧食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但今晚仍有8.54億男人、女人和兒童空著肚子睡覺」。本可以成為食物的糧食去了哪裡?

挑戰生物燃料影響世界糧價

編輯:生物能源的興起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糧食價格的上漲?它的發展是否會改變糧價的長期走勢?

楊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生物燃料的生產近一段時間「吃掉」了近1億噸的穀物,成為穀物市場的重要消費源之一,其中用於生產燃料的玉米約為 9500萬噸,佔世界玉米消費總量的12%。由於目前生物能源生產主要以糧食為原料,例如,美國用玉米,歐盟用菜籽等,這對於世界糧食的需求和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2006年,美國生物燃料乙醇的產量為1700萬噸,使用了全國玉米產量的20%左右。研究表明,發展乙醇導致玉米需求量增加,使2006年美國玉米價格上升了73%。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相繼制定了較為宏大的中長期生物燃料發展規劃:美國計劃到2012年使生物燃料乙醇的產量提高到3000萬噸,2017年達到 1.2億噸;巴西計劃到2012年生產燃料乙醇3000萬噸,並計劃到2020年使其佔到汽油總消費量的20%;2006年,生物能源占歐盟交通能源使用量的2%,歐盟計劃在201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5.8%,2020年提高到10%。

生物燃料的發展已經使得糧食價格與能源價格的變化趨於一致,這將改變世界糧食價格不斷下降的趨勢。生物能源發展會不會導致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學術界目前對此尚無定論。然而,生物能源發展將顯著提高農產品價格卻是普遍共識。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2006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維持現有糧食產量的前提下,如果美國、巴西、歐盟和印度等國按預定目標生產生物燃料乙醇,到2015年,將導致世界農產品價格上升約30%。鑒於生物能源發展對世界農產品價格的顯著影響,美國愛荷華大學在2007年的研究報告中預言,「世界廉價農產品的時代將因此而結束!」

馬小寧:自2005年底石油價格上漲以來,美國在乙醇燃料生產上的投資大幅增加。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用於生產乙醇燃料的農作物比例日益升高,這是導致世界糧食價格扭曲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出口國和乙醇燃料生產國,必然會在滿足自身需要之後,將大量糧食用於生物燃料生產,減少出口,這必然進一步提升世界糧食的價格。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以1998—2000年價格水平為100[圖片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爭論生物能源不一定比石油更環保

編輯:作為世界頭號能源消費國和頭號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國內對發展生物能源持什麼態度?

馬小寧:據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0年時,美國的能源需求將上升30%。鼓勵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美國為確保未來能源需求開出的「葯方」之一。不過,美國人對糧食作物用於乙醇燃料的提煉有兩種迥異的觀點。記者曾看過一期關於乙醇燃料的電視節目,許多美國人對此贊不絕口,認為它既能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有助於實現政府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的目標。另一派則認為,這一觀點矯枉過正,發展生物燃料本意是為了解決問題,結果卻產生了更嚴重的問題。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博士就屬於後者。他認為,理論上說,生物燃料燃燒只會釋放出農作物本身在生長過程中積聚的碳,即使把收割、提煉及運輸成本考慮在內,其產生的碳仍然應比石油產品要低。但實際上,考慮到氮肥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應用,氮肥所釋放出的溫室氣體相當於汽油燃燒所釋放出的0.9到1.7倍。因此,把乙醇燃料當作減少石油依賴的選擇,一點也不科學。

出路讓世界糧食市場形勢保持平穩

編輯:如何客觀看待生物能源發展給全球「吃飯問題」構成的威脅?

楊軍:生物能源發展對農業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生物能源發展增加了對農產品的需求,使農業資源變得相對稀缺,農產品的價格普遍上漲,從而為增加農村就業和農民收入提供新的機遇。美國的很多研究表明,生物能源的發展減少了農產品剩餘,提高了農產品價格,在農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糧食需求量提高,會引起全球范圍內農產品和畜產品價格的提高,這使得一些依賴糧食進口的貧窮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面臨著嚴峻挑戰。

馬小寧:布朗博士開出的方子之一是提高汽車燃油效率。他認為,即使把美國目前全部的穀物都提煉為乙醇,也只能滿足美國汽車一年所需燃料的16%,而在未來10年內,提高汽車燃油效率的20%所節約的汽油,就相當於把全美國的穀物轉化成乙醇燃料。布朗還認為,美國應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業技術支持的力度,制定能源政策時應更加科學合理,而不僅僅是為了在政治上取得一時效果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布朗說,如果把世界糧食供應形勢比作一輛車,美國以其在世界糧食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坐在了「司機的位置上」,有責任讓世界糧食之車保持平穩,而不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對石油的依賴,卻創造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全球糧食恐慌。因此,未來的關鍵還在於,如何在口糧與能源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Ⅹ 乙醇汽油

乙醇是含有碳和氫的有機物,能夠燃燒產生熱能。在可燃性的有機物中,氧元素都不是發熱的成份。

汽車用乙醇汽油標准和GB17930-1999車用無鉛汽油標的技術要求相比,有以下特點:(1)增加了乙醇含量。要求乙醇含量在9.0%~10.5%(V/V)范圍,不得人為加入其它含物,但允許加入作為助溶劑的高級醇。
(2)將原車用無鉛汽油中機械雜質及水分項目中0.15%(m/m)。

早在20世紀20年代,巴西就開始了乙醇汽油的使用。由於巴西石油資源缺乏,但盛產甘蔗,於是形成了用甘蔗生產蔗糖、醇的成套技術。目前,巴西是世界上最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已達到20%。

美國是世界上另一個燃料乙醇的消費大國。20世紀30年代在內布拉斯加州地區乙醇汽油就首次面市。1978年含10%乙醇汽油(E10汽油)在內布拉斯加州大規模使用,此後,美國聯邦政府對E10汽油實行減免稅,燃料乙醇產量從1979年的3萬噸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269萬噸。2000年美國燃料乙醇產量達到500萬噸。隨著MTBE在美國使用量的減少和最終的禁用,燃料乙醇將成為MTBE最佳含氧化合物的替代產品。預計,到2004年全美國燃料乙醇需求將達到1000萬噸。

我國在抗戰時,就使用酒精作汽車燃料,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解放軍為了軍用,建立了南陽酒精廠,現在這個廠還是現在生產乙醇汽油用酒精的主要工廠。解放之初,還有用酒精開汽車的,而且還不是現在的科學的乙醇汽油。

閱讀全文

與美國有多少乙醇汽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Q3這個級別對應哪些車 瀏覽:978
賓士梅德賽斯商務車是哪裡產的 瀏覽:240
賓士的小木馬這首是什麼歌 瀏覽:861
汽車雨刷精在哪裡 瀏覽:931
汽車首撞是什麼意思 瀏覽:671
賓士什麼轎車是無框車門 瀏覽:521
寶馬內飾可以添加什麼 瀏覽:759
賓士汽車缸蓋螺栓哪裡賣 瀏覽:708
寶馬的門氛圍燈怎麼拆 瀏覽:345
湛江賓士寶馬哪裡有租 瀏覽:8
工業油污處理安全措施有哪些 瀏覽:608
汽車開空調水溫高怎麼回事 瀏覽:272
產品工業設計怎麼做 瀏覽:673
汽車vc是什麼功能 瀏覽:544
白銀工業機器人有哪些 瀏覽:410
怎麼區分寶馬x1新老款 瀏覽:234
工業廠房一般多少年建成 瀏覽:678
06寶馬730氣泵在哪裡 瀏覽:226
奧迪q5l安裝好導航怎麼摳殼 瀏覽:975
汽車車頂的黑色膜怎麼拿下來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