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利汽車是國產嗎
是國產汽車。夏利是原天津汽車公司和日本大發公司的合資產品,合資成立的公司叫天津夏利汽車公司,當時全部引進日本大發的全套技術,後來逐漸國產化。
2. 中國的夏利是不是日本的
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控股的經濟型轎車製造企業,是一家集整車製造、發動機、變速器生產、銷售以及科研開發於一體的上市公司。
公司的前身是天津市微型汽車廠,1997年改製成立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團與天汽集團簽署重組協議,一汽集團受讓了原由天汽集團持有的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公司目前擁有居於國內先進水平的沖壓、車身、塗裝、裝配生產線,整車質量檢測線,汽車發動機鑄造及機加工生產線、變速器生產線、計算機工作站、產品開發及檢測實驗室等,主要生產「夏利」、「威姿」、「威樂」、「威志」系列轎車,天內牌系列汽車發動機、天齒牌變速器也是企業的拳頭產品。作為中國經濟型轎車的搖籃,20餘年來我們心系國情民需,始終堅持自主發展道路,堅定實施自主創新戰略,開發製造中國家庭買得起、用得起的國民車,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長之路,累計銷量已突破180萬輛,連續22年蟬聯自主品牌轎車銷量冠軍,產品遠銷墨西哥、俄羅斯、伊朗、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等國家。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秉承「造小車精品、做小車大師、建和諧企業」的發展願景,推出九款新車,形成「國際有競爭力、國內有領導力」的經濟型轎車產品陣容,打造「用最經濟的辦法、以最快的速度開發、製造、銷售最高品質的經濟型轎車的核心競爭力」,向產銷40萬輛的目標發起挑戰。
天津一汽是生產經濟型轎車的企業,服務的對象是每一個家庭,關注的熱點是百姓的生活,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節油、環保的「買得起、用得起」的國民車始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展望未來,我們將以做優秀的企業公民為己任,回報用戶、回報員工、回報股東、回報夥伴、回報社會。
董事長:徐建一
總經理:王剛
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區中北斜鄉李樓南
郵政編碼:300380
電話:022-87915010
銷售咨詢熱線:4006518000、未開通地區(022)88130988
傳真:022-28010878
3. 夏利和大發到底是國產車還是日本車
這是兩個概念,作為中國第一代引入國產合資車型,當時有代表性的是來自德國的桑塔納和來自日本的大發,曾經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先發展起來的營運車先驅,這是小平同志說的讓部分人和家庭「先富起來」的家庭用車唯一選擇。那個年代能花10幾20萬買個家庭用車的極少,反而作用生存和職業工具的居多,花出去的錢購買了職業工具後能賺錢。但私人有能力購買營運車輛的也是少數,多是計程車公司集體購買。在這個國情基礎上,大發(品牌)的夏利(車型)成為了國內改革開放後先紅起來的合資車。其後,國資委(國務院下面專門管理國有資產的機構)成立了一汽,並把早期引入的合資車大比例國產化,再加速引入大量新型進口車型合資本地化生產。目前的一汽在長春、天津和佛山有三大基地,生產德國、日本合資車為主。而大發這個名字在南方是比較多人熟知的,但北方和社會主義意識比較濃厚的區域其實不太認可這個名字,天津合資設廠後,北方重新把大發這個名字改成了達路,屬於豐田旗下品牌,後期引入車型已經不多。同樣因南北名字差異,導致被重新修正具有社會主義意識的汽車品牌名字有:早年在廣東和香港地區先流行起來的富豪(Volvo)改成沃爾沃,早年在南方已經家喻戶曉的四驅車霸道(Prado)改成普拉多,早年在南方已經極具品牌值的的叫法凌志(Lexus)改成雷克薩斯,這些修正名字的意義與北方叫羅納爾多和南方叫朗拿度以及北方叫紐卡斯爾南方叫紐卡素的差異意義是不一樣的。當然,南方比較多人還是習慣於原來的叫法,畢竟幾十年下來了,大家形成了慣性和認知度。新起的名字在南方不一定能流傳起來,畢竟不符合粵語發音的通俗性,親切度或許也欠佳。你如果在南方說凌志,大發,富豪,大部分人都知道什麼品牌,但如果說成雷克薩斯、達路、沃爾沃,還真不知道是在說哪個汽車品牌。上次筆者坐女友車時給她指路說「跟著前面的普拉多」左拐千萬別右拐,結果女友迅猛右拐了,後來解釋說看到前面右拐的五菱車上運著個鋼琴,以為筆者口中說的普拉多(Prado)是指鋼琴(Piano)。由此可見,霸道停產再復產,富豪銷量和BBA有差距,凌志只在南方銷量高或多或少與名字被重新定義有關。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達路就是大發,凌志就是雷克薩斯,普拉多就是霸道等,南北叫法差異而已,是特別早些年跟隨小平同志步伐先富起來的個人和家庭更是容易先入為主。
夏利是一個國產汽車品牌。
1986年9月30日,夏利以「 CKD 」方式引進生產的第一輛夏利下線,並且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受益」的奇跡!是國內最早進入家庭的主力車型之一。
與中國改革的進程一起飛躍,夏利一直走著一條自主生產、自主研發更新、創中國人自有轎車品牌的自主道路,在18年中始終保持經濟型轎車銷量第一的行業領頭人。
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4)夏利是哪個國家的汽車擴展閱讀:
夏利發展歷程
1986年,天津一汽決定以CKD形式引入大發Charade車型,並命名為「夏利」。
1986年9月底,以CKD方式生產的第一輛夏利下線並上市,當時這款車的代號是TJ730。
隨後,天津一汽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到1993年底,天津一汽已經達到年產5萬輛的能力。
在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和計程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夏利憑借其出色的燃油經濟性以及低維修成本和相對便宜的價格,成為中國北方各地計程車市場的主力軍。
5. 夏利原來是哪個國家的
中國的。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28日,1999年6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定價發行,同年7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而成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成為汽車板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6. 汽車:夏利品牌是天津一汽,自己創立(自己造出來的)的汽車品牌嗎,(比如,奔騰品牌,一汽自己創立的
夏利是自主品牌的國民車
鮮為人知的歷史
天津和日本的大發有緣,解放前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輛飛鷹牌三輪汽車就是以日本大發三輪汽車為原型,中國人自己製造的。應該說天津自主品牌汽車的歷史應該追溯到1946年的2月,抗戰勝利以後,天津汽車制配廠接收日本信益洋行時,接收了幾輛大發三輪汽車和一批零件。他們認為這種汽車容易製造,也可以向四輪汽車過度,於是組織開發,從設計到出樣車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後續資金成了問題,於是天津汽車制配廠召開新聞發布會,並把造好的10輛飛鷹汽車開上街頭。媒體在報道此事的時候都表示了由衷的喜悅。
但是申請資金援助的事情卻因當局的「愛莫能助」而告吹,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長的宋子文接見工廠代表時表示;國產車不賺錢,但是如果工廠改為公司企業,他願意投資。後來由國庫撥付50億法幣,可是資金到位以後因為法幣貶值,只能發兩個月的薪水,飛鷹一共生產不到100輛就壽終正寢。
40多年以後,同樣引進日本大發技術的夏利,卻迎來來100萬輛下線的喜訊。夏利上市十幾年來一直表現出眾,2005年夏利更是創下了單一品牌銷量排名第一的好成績。
夏利的由來
1983年1月7日,天津微型汽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同年2月考察組赴日考察,時任天津汽車工業公司經理的紀學?認為日本的大發和鈴木都適合中國國情,省油、排量小、用途多,大街小巷調頭方便出沒靈活,城市郊區農村均可用。但是鈴木品種單一,而大發 S70T 系列微型汽車和夏瑞特微型轎車使用同一系列發動機,況且這兩種汽車產品通用化程度已達 40 %,其技術裝備易於消化吸收和實現國產化,特別是發動機性能好,得過許多國際大獎。於是,他想,只要引進大發,就可孕育日後的CHARADE(夏利前身)轎車。
國家計委和中汽總公司確認這個思路,而且很有遠見地指出;大發公司商務條件好,軟體價格合理,且可以提供滾動技術,有利我方建立自己的開發力量。這一句話至關重要,因為這就是自主開發的原始表述,也是天津汽車工業自主開發、自主品牌的重要依據。
1983年在紀學?的全力舉薦下,天津汽車工業公司上報的《微型載重汽車、微型旅行車設計製造技術及生產線關鍵設備技術引進項目建議書》提出CB型三缸汽油機可以裝載800公斤的載貨車和CHARADE轎車上,建議引進850系列汽車的同時引進CHARADE轎車。當時的天津市長李瑞環同志建議中文名字叫夏利,寓意「華夏得利」。1984 年 3 月 3 日,中日雙方在人民大會堂舉行《DAIHTSU系列微型汽車許可證合同》簽約儀式,這是技術購買而非技術合作的技術轉讓。
7. 夏利汽車最早是中國從哪個國家引進的
從日本引進的
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控股的經濟型轎車製造企業,是一家集整車製造、發動機、變速器生產以及科研開發於一體的上市公司。
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28日,1999年6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定價發行,同年7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而成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成為汽車板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受讓了原由天汽集團持有的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公司目前擁有居於國內先進水平的沖壓、車身、塗裝、裝配生產線,整車質量檢測線,汽車發動機鑄造及機加工生產線、變速器生產線、計算機工作站、產品開發及檢測實驗室等,已具備產品研發和年產15萬輛轎車、18萬台變速器、2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主要生產「夏利」、「威姿」、「威樂」系列轎車,天內牌系列汽車發動機、天齒牌變速器也是企業的拳頭產品。公司生產的轎車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並已成功出口美洲、西亞市場。
「天一重組」後,天津一汽全體員工在公司經管會的領導下,秉承「學習、創新、抗爭、自強」的企業精神,不斷強化內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實,公司經營正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合作力度,在豐田專家的支援下,全面推行豐田生產方式,實施「110」工程,向「1秒鍾、1分錢、零缺陷」 要效益,促進技術、生產、質量、物流、設備、成本等多項專業管理不斷上水平,努力打造自身在質量、成本、速度上的核心競爭力,走上了一條依靠創新取得勃勃生機的發展之路。
天津一汽旗下的威姿、威樂、夏利三個品牌在經歷了各自的發展道路之後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型轎車領域的三款奇兵。引進日本豐田先進的NBC平台技術生產的威姿、威樂是兩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小排量車型,且具有各具特色的市場定位。威樂有著「全面修煉、完美平衡」的品牌理念,具有穩健的三廂車風格;而威姿則倡導「生活多姿才多彩」的時尚生活主張。夏利作為天津一汽的當家產品,以其皮實、省油、耐用的優良品質及其便捷的維修服務廣受贊譽,18年來夏利走遍大江南北,社會保有量達70萬台、總產量突破百萬,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第一個突破百萬產量的民族品牌。
8. 夏利汽車最早是中國從哪個國家引進的
夏利汽車最早是中國從日本引進的,夏利是八十年代我國的天津汽車廠從日本大發汽車引進的一款小型轎車。
9. 夏利是國產嗎
夏利是原天津汽車公司和日本大發公司的合資產品,合資成立的公司叫天津夏利汽車公司,當時全部引進日本大發的全套技術,後來逐漸國產化,現在除了氣缸體、活塞、連桿是日本貨,其餘的全部是國貨。再後來天津夏利被一汽並購,成立了一汽天津汽車公司,目前的夏利完全是國產車。
10. 夏利最早的起源地是哪個國家
夏利最早的起源地是天津。
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28日,1999年6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定價發行。
同年7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而成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成為汽車板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
一汽集團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10)夏利是哪個國家的汽車擴展閱讀:
省錢、省心、省時是夏利持之以恆的信念:買得輕松、養著經濟,才是真正適合中國大多數人需求,也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經方向,省錢,是夏利品牌發展之本。
該省的省,不該省的絲毫都不能省,一個螺絲應該擰18轉,夏利決不擰17轉,鋼板應該用3毫米,夏利決不用2.9毫米造車工藝的一絲不苟,成就了夏利品質、安全的省心口碑。
18年的發展,使夏利的整車銷售、配件供應、維修服務的網點遍布全國,消費者在用車過程中沒有後顧之憂,省時的使用優勢更讓其他品牌望塵莫及。
在夏利以穩健的步伐在中國汽車發展的大道上前進的同時,夏利人從未停止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察與自省,如何對夏利進行更新研發、工藝改進、質量提升的思考,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如何為百姓造出省錢、省心、省時的好車的自勉,更是一天也沒有改變過。三省的理念,決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被實實在在的貫徹落實到夏利的每一個產品、每一個舉措中,這也正是夏利N3名稱的由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