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念是什麼品牌的汽車
理念(EVERUS) 作為廣汽本田旗下的兩大品牌之一,其品牌產品將享有與廣汽本田現有產品相同的技術、品質和服務,即「技術同步、品質同源、服務同網」。它的許多零部件都將會依據中國消費者需求進行開發,並完全按照廣汽本田的技術標准及要求開發國內的供應商,確保機能性方面的零部件品質實現和廣汽本田一致性。
作為廣汽本田自主研發的品牌,理念也將傳承Honda和廣汽本田的企業文化,在不遠的將來通過產品給顧客帶來充滿「喜悅」的、時尚動感的優質生活。
B. 理念汽車是國產還是合資汽車
理念是運動合資技術的自主車型,號稱合資自主,本質上是自主車型。只是用的技術是本田的
C. 德國汽車設計理念是什麼
這有全面的資料 是關於歐洲汽車的設計 發展的 他們的設計風格都差不多的 應該說都是歐洲風格 你看看吧 歐洲
歐洲國與國的情況不盡相同,北歐與南歐,東歐與西歐,都存在著明顯的汽車消費差異。但是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推進、歐元、申根協定,等等,歐洲國家趨同的趨勢在最近20年越來越明顯。具體到汽車,就是占歐洲主導位置的德國汽車,以它的造車理念和文化,逐漸地擊敗或兼並了北歐、英國、南歐、東歐等國的機車工業,當然,在這其中,法國是個異類(在文化上,他們是絕對不能接受德國的,因此,後文討論的歐洲汽車特點很多地方不適用於法國)。所以,談到歐洲的汽車工業和汽車製造理念,90%以上可以用德國來作為代表。歐洲的特點主要是如下這些:富裕程度高、貧富差距小、國家面積普遍不大、人口分布比較均勻(不像美、日那樣人口主要居住在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巨型城市比較少(例如上海、東京這種)、油價非常高(高於美國和中國,跟日本差不多)、年均休假時間居於全球最高水平、高速公路路況良好、城市道路普遍比較狹窄(由於歐洲許多城市都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且城市內古跡眾多,道路拓寬非常困難)、在文化角度上比較堅持歐洲內部的文化(不一定說是傳統文化),不容易受外來文化影響。
歐洲家庭普遍擁有多輛車,針對於不同的用途,這是由於經濟上比較富裕,而且也是由於人口密度比中國小很多。人家家裡的車庫普遍都是能停兩輛車的,再加上院子,多停一、兩輛都沒問題。你看看中國城市的居民小區,每到下班後,每家停一輛車都能擠得跟沙丁魚罐頭似的,更別說多一輛了。正是由於擁有多輛車,人家對於車的用途分得很細。平時孩子上學、主婦買菜或者男人去公司上班,主要是開緊湊的兩廂車,如POLO,標致307等。省油,好找停車位。如果男人是行政級的,可能會開寶馬3系啊,Volvo S80啊,或者帕薩特這種車。對於這種日常駕駛的車來說,後座坐人的機會很小,基本上就是放放東西或者應急,所以歐洲人對於這些車的後座空間並不在乎。而且,由於歐洲的城市面積普遍都不大,交通擁堵也沒有中國大城市嚴重,即使是後排臨時坐人,時間也不長,不會太遭罪。周末或者節假日一家人出去購物、旅遊度假,歐洲人一般會開比較大的車,比如旅行轎車,MPV,SUV這種。空間比較大,乘坐比較舒適。而且西方國家的大型超市普遍都在市郊,停車位充裕,度假的目的地也更不存在什麼車位緊張的問題。這就是說,歐洲人基本上是根據出行類型的不同,選擇駕駛不同的車。但是中國家庭普遍只有一輛車,沒法做到用途細分,只能盡可能地希望集多種車的用途和特點於一身。上班也是它、購物也是它、出去玩也是它、後座坐人的機會還很大,特別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於是我們希望車子後座要大,為了容易停車,車還不能特別大,還要省油,開著出去還要有面子。等等,總之是要求一輛車盡可能做得面面俱到,集多種車型的用途和優點於一身。這就決定了,中國人對於一輛車子的多方面的要求,遠遠強於歐洲人。
歐洲汽車的特點基本可以總結為:非常善於造小車,省油的小車;車內後排空間利用率不高;由於歐洲文化的影響,車子外形和內飾的設計普遍比較平實內斂,花哨的東西少;車子的能源利用率比較高,因此,旅行轎車和緊湊型MPV這種能夠以相對經濟的方式運送大量貨物/乘客的車子在歐洲非常流行(這也跟歐洲的度假文化有關);燃燒效率比較高的柴油車在歐洲也很流行,甚至是賓士、寶馬這種豪華品牌;在汽車技術上居於全球的領先地位(許多最新技術都是首先誕生在賓士、寶馬、奧迪、沃爾沃這幾個品牌上的,然後逐漸影響中低端的品牌和車型,再影響全球)。
談到歐洲汽車工業的主流,德國汽車,不能忽略的就是中北歐國家傳統的「工程師文化」,德國、瑞典、芬蘭、荷蘭、挪威等國都有很明顯的這個特點。具體而言,就是工程師在全社會受到非常高的尊重,在企業中有著毋庸置疑的主導權。德國汽車企業的CEO絕大部分是工程師出身(博士眾多),相比之下,美國或者日本的汽車企業的CEO大部分是做商務的出身(有MBA背景的居多)。不要小看這個區別,這種區別並不僅僅局限於CEO這個級別,而是至上而下貫穿了整個企業。說得極端一點,就是德國汽車企業工程師說了算,美日汽車企業是銷售和市場說了算。工程師性格的一大特點就是「技術導向」,就是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不容易妥協。而且,德國工程師的血液中有一種「追求完美」的傳統。這也就是為什麼保時捷、賓士、寶馬、奧迪出在德國的原因,很多時候,高端品牌失去了對於技術的執著就會迷失自己。反映到汽車設計理念上,就是德國(歐洲)汽車基於歐洲本土情況設計,這本沒錯,人口超過3億的歐洲市場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了。但是,在輸出到歐洲以外市場的時候,德國汽車拒絕做出改變,因為,對「完美技術」的改變是工程師們不能容忍的(在中國,這個情況略有不同,後面會具體討論)。因此,我們幾乎見不到德國汽車在歐洲以外的任何針對當地市場的本土化改變。高爾夫,在德國銷售的款式的和出口到韓國的一模一樣;你在美國見到的POLO和在中國見到的,也沒什麼區別。德國人在內心認為自己設計的車子是世界車,適用於全球市場,無需做出改變。事實真的如此么?對於賓士、寶馬、奧迪來說,堅持設計上的全球一致性是絕對正確的,因為買這些車的人,本來買的就是一個基因、一個血統,改了就變味了、沒人要了。但是對於大眾、斯柯達、菲亞特乃至於標致、雷諾這些定位在中端到低端的歐洲品牌來說,堅持這種設計上的全球一致性是正確的么?看看他們在歐洲之外的銷量就可以說明一切了,無論是在北美還是亞洲,它們都全面不敵日本車。(
D. 理念汽車怎樣
個人覺得性價比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