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7歲賣掉UC變現300億,孤注一擲造車,何小鵬為何這么能折騰
最近,中國男足以1:3創記錄的成績輸給越南隊,引發國人的憤憤不平。
隨後,中國男足球隊員奢靡生活的曝光,更是引發了網友們的集體聲討。
而小鵬 汽車 創始人何小鵬也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再也不看中國足球了」,還直言「中國足球是神奇的存在」。
與中國男足的懶散不同,何小鵬帶著男人的血性,花式折騰自己的人生。
他創建了UC優視公司,卻在37歲那年把公司賣給馬雲,變現300億,之後他投入陌生的造車領域,在2019年,憑借250億身價,躋身胡潤百富榜第124名。
在外人看來,他明明可以躺平,卻選擇「作死」,選擇了那條少有人走的艱難之路。
1977年,何小鵬在湖北黃石一戶普通人家呱呱墜地,他的父母是底層打工者,被生活逼得獨立又堅強。
他們寧可苦自己,也要讓何小鵬能夠讀完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何小鵬理解父母打拚的心酸不易,他拼了命努力,終於在1995年考入了華南理工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
千辛萬苦考入大學後,何小鵬沒有選擇放縱自我,而是選擇了勤工儉學,以補貼家用。
當室友們逍遙自在地睡懶覺時,何小鵬要麼前往圖書館,要麼在打工的路上。
在打工的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口才非常差,常常因為詞不達意而出醜,也時常因為不敢主動和別人溝通而耽誤工作進度。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他翻閱了大量關於提高口才的書,每天抱著厚厚的書狂啃。
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把理論變成實戰,他在電腦城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直到鍛煉出「口若懸河」的地步才罷休。
如此較真、追求卓越、不甘落後的優點,化作一種無形的力量,也為他後續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在華南理工大學,何小鵬度過了忙碌又充實的四年大學生活。
畢業後,何小鵬隨同老師前往廣州找工作,奔波了幾天,導師建議他從以下三家公司選擇,一家是私企,兩家是國企。
進入國企工作,能夠保證後半生穩定又安逸,這是很多畢業生趨之若鶩的職位。
但另類的何小鵬偏偏不走尋常路,他選擇了美資外企亞信,只因為對國企穩定的工作不感興趣。
亞信是中國高 科技 企業,有"中國IT界黃埔軍校"的美稱。
但在亞信,毫無經驗的何小鵬在亞信多個部門輾轉過,從開發、測試做到售前售後等客戶服務,這也讓他迅速成長了起來。
老闆欣賞何小鵬腦子靈活、吃苦能幹,為了留住他,老闆直接給了何小鵬1500股的原始股,價值大概在3萬美金左右。
但好景不長,商海變幻莫測,隨著亞信股價的下跌,何小鵬的財富也嚴重縮水,以至於貶到了六千美金。
讓何小鵬更受打擊的是,在2001年,何小鵬的老闆就能月賺5萬多,在那個年代足以躋身富翁之列。
而他櫛風沐雨、披星戴月地工作,月賺幾千,即使升到了最高的職位,和老闆相比,得到的財富依舊鳳毛麟角。
說實話,何小鵬非常嫉妒他的老闆,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獨當一面。
但何小鵬還沒有足夠的勇氣辭職單干,他向另一家工資更高的企業投去了簡歷,不料被拒絕了。
這激發了他的鬥志,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開啟了艱苦的創業之旅。
從那時開始,他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此生不再打工!即使一條道走到黑,也要堅持創業!
而何小鵬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言行一致。
何小鵬在2004年正式從亞信辭職,在和同學梁捷聊天的過程中,兩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創業。
他們先從郵箱UC Mail做起,但人們習慣發簡訊,郵箱推廣度並不高。
幸好網易創始人丁磊及時出手,借給了何小鵬80萬元,何小鵬和梁捷手頭有了更多的錢,更加自信了,決定放手一搏。
之後,他們開發了一款瀏覽器UC web,恰逢智能手機普及,價格低且性能好,人們喜歡在「網上沖浪」。
通過UC web,可以「盡知天下事」,在短短的一年,UC web就吸引了100萬用戶。
眼看有了起色,何小鵬和梁捷決定做大做強,企業要擴張,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何小鵬想了兩個辦法。
其一,根據政府的政策,獲得補貼。當時政府鼓勵創業創新,尤其是 科技 方面,何小鵬通過努力獲得了政府資助的十萬元。
其二,拉攏更多的投資者,達到融資的目的。
在朋友網易總編輯李學凌的介紹下,何小鵬認識了俞永福--聯想投資的副總裁,這人能力非常強,在短短的6年時間,就從投資經理升為副總裁,年薪百萬。
何小鵬向俞永福介紹了公司的項目,俞永福非常心動,當即向公司建議投資。
但股東們意見不一,有人比較保守,最終以一票之差導致取消了投資這個計劃。
俞永福向何小鵬表示了遺憾,但其實他心中比何小鵬更加感到可惜。
他對這個項目念念不忘,於是找了朋友雷軍,問他有沒有興趣投資。
雷軍大腿一拍,爽快地答應投資,但也開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俞永福必須到UC中來。
俞永福沒想到選擇題拋來拋去,最後回到了自己手上。
他猶豫不決,考慮了幾天後,終於鼓起勇氣辭去了那份人人羨慕的工作,轉身來到了UC,吸引雷軍投資了200萬。
俞永福來到UC當總經理,他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脈和資金,也帶來了更好的管理模式和更高的格局。
他帶領UC轉型,不為其他利益吸引,甘願放棄中國移動的千萬級別訂單,一心一意做移動瀏覽器,UC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而雷軍也告訴何小鵬:「互聯網思維是免費的,你不要急著商業化,先通過免費吸引流量,賺錢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一番話,使得過於急著將產品變現的何小鵬豁然開朗。
隨著智能手機的深度普及,UC瀏覽器深入人心。
在2014年,UC瀏覽器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瀏覽器,成了很多商業大佬爭相投資的對象。
網路和阿里巴巴爭得最激烈,都試圖全資進行收購,網路打算出資20億美元,這刷新了互聯網並購 歷史 ,如果順利的話,這會成為互聯網上最大的並購案。
但馬雲領導下的阿里巴巴大手一揮,直接擲出43.5億美元,約等於人民幣300億元,這讓網路望塵莫及,只能默默退出。
37歲的何小鵬套現300億,其他股東瓜分完畢後,到何小鵬手上的錢還剩不少。
他沒有離開UC,而是擔任了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 游戲 董事長等多職位,依舊賺得缽滿盆滿。
而且他還作為投資人,到處尋覓有潛力的項目。
這樣的日子過得也挺滋潤,但孩子的一番話,讓何小鵬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某次,孩子問何小鵬:「爸爸,你到底是做什麼的?」
何小鵬一時難以回答,最後勉強解釋道:「爸爸以前做瀏覽器,現在就做投資。」
沒有聽到孩子的「哇噻」,何小鵬頗感失望,看到孩子臉上平淡的表情,他才後知後覺:原來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還不足以讓孩子引以為傲。
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他決定從阿里巴巴辭職。
人生推倒重來,但何小鵬絲毫不畏懼,他希望自己能夠迎接和克服更多的挑戰,不斷攀爬更高的頂峰。
他投資了橙行智動,這是一家 汽車 科技 有限公司,在這里,他開創了小鵬 汽車 這一品牌。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汽車 ,雖然一直以來被客戶吐槽「太土」,但何小鵬堅決不改名,因為他希望責任到人,時刻提醒自己在創業之路上,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有了UC成功的鋪墊,何小鵬在互聯網行業名氣很響,很快吸引了不少優質人脈,有人進行投資,有人來到公司和小鵬一起造車,比如馬自達 汽車 設計師趙謙、特斯拉機器學習團隊負責人谷俊麗……
尤其是在UC投資上嘗到甜頭的雷軍,財大氣粗地給小鵬 汽車 投資了4億。
何小鵬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融資到了20億。
在2017年,何小鵬在發布會上力推自動泊車這一優點,這是小鵬 汽車 的創新之一,也成了小鵬 汽車 的最大亮點,獲得了顧客的認可。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小鵬 汽車 甚至被稱為「中國的特斯拉」。
但在2020年,一場維權風波,把小鵬 汽車 推上了風口浪尖。
新款小鵬 汽車 上線,不僅價格更加便宜,而且性能大幅度提升,引發老用戶的不滿,何小鵬成了消費者們競相討伐的對象。
輿論甚囂塵上,何小鵬立馬出來道歉,並給老用戶進行了補償,這才平復了消費者們的怒氣。
這也讓何小鵬意識到做 汽車 和做互聯網是不一樣的,自己需要及時轉換思維,才能帶領小鵬 汽車 走向更好的未來。
結語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何小鵬和蔚來 汽車 創始人李斌、理想 汽車 創始人李想三人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都會對行業的相關政策等話題進行討論。
2021年,何小鵬曾坦言自己壓力確實很大,何小鵬最煩惱的問題是晶元短缺。
這就是有錢人的煩惱。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挑戰與機會並存,何小鵬會擁有源源不斷的煩惱,但走好了眼前就是一條康莊大道,而以何小鵬的性格,必將奮勇爭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