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車損險就是個坑
車損險就是個坑
車損險就是個坑,車輛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相信有車的人基本上都有了解過車險方面的內容,車險的種類也是比較多的,不同的險種使用也不同,以下了解車損險就是個坑。
車損險是指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員在駕駛保險車輛時發生保險事故而造成保險車輛受損,保險公司在合理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一種汽車商業保險。是否購買車損險,建議考慮以下三種情況而定:
1、車輛的新舊程度
如果是剛買的新車或是保養的比較好的車輛,那麼希財君建議大家可以考慮投保車損險。如果車輛比較舊了,且已經受到損傷了,那麼一般情況下就不建議考慮車損險,因為不僅投保的費用高,而且理賠起來可能會比較麻煩。
2、車主的駕齡
如果車主剛考完駕照不久,且車輛是新購買的,那麼就有購買車損險的需求。如果車主是「老司機」,有熟練的駕駛計較,基本沒有發生過交通事故,那麼可以不考慮購買車損險。
3、行駛習慣
如果車輛需要長期在較惡劣的道路上行駛,容易造成車輛受損,那麼有必要考慮車損險。如果車主一般在平坦且車流量不大的道路行駛,可以選擇不投保車損險。
車損險是有必要購買的,尤其對一些新車來說,發生損害的話,需要比較高的維修費用。而對於部分有多年駕駛經驗,並且行駛路段環境較為簡單的話,可以不用購買車損險,但一般情況下,是比較建議購買車損險的。
車損險就是一個坑,你還打算繼續往下跳嗎?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朋友是跑長途搞運輸的。經常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在一天的黎明,發生了車禍慘劇,追尾前邊大貨車了。司機雙雙斃命,車也報廢了。等處理完交通事故後沒多長時間,保險公司理賠結果出來了,按報廢車處理,車損賠償4萬。明明車損保的是20萬,怎麼才賠這么一點呢?
其實我們對保險公司的條條框框,一般知之甚少,甚至是一竅不通。那麼車被撞報廢的理賠條款是什麼呢。
現行的車損險有三種保險形式:一是按照新車購置價承包。
二是按照車輛的實際價格承包。
三是按照雙方協商的價格承包。
各大保險公司都採用第一種形式,而第一種是按新車購置價承包是全額賠付的。保多少賠多少,我覺得很人性呀。
別忙,裡面還有說道呢,就是折舊。
根據折舊來計算賠償金額,每個月0.6%,每年7.2%,折舊下來以後剩下的價值再來賠償。
20萬的車撞報廢賠償多少呢?20萬乘以《1-0.6*使用月份》-你的車輛殘值。車輛殘值是雙方協商而定,你覺得不合理,報廢車可以給保險公司。
能理解嗎?就是保額減去使用了幾個月的折舊,再減去報廢車估算值多少錢。
我朋友的車上保險才兩個月,怎麼算也不合適,在溝通沒有結果的情況下,直接法院起訴。最後把報廢車給了保險公司後賠償15萬。
保險公司條文不是國家法律條文。雖然你「簽字畫押」了,但不一定就是一成不變的。違反法律或者法律擦邊球的某些細則,如果侵害了我們的權益,法律會給我們伸張正義的。
如果價格在十萬以下,甚至五六萬的小轎車,我覺得上車損險是沒必要的。豪車,大貨車除外。
第一撞人。車不會有多大損壞。主要是三者險跟強制險的事。
第二輕微撞車。對方責任,對方賠你。自己責任,出險後,第二年的保險優惠沒了,比修車還貴。
第三嚴重撞車。對方責任,對方賠償。自己責任,自己出錢修車。車便宜,修理費也不會很貴。
第四撞牆。不用說自己掏錢修車。
綜上所述,老司機完全可以不用上車損險。嚴重撞車,撞牆一般不會發生,磕磕碰碰或許可能。如果傻到自己開車撞牆,那肯定不是老司機。
如果是新手,建議上兩年的車損險。以後把車損險的錢變成三者險,多交點沒壞處。
大修 小損大修 部分汽車4S店「偷吃」車險利潤
車險業務是財險公司的`支柱業務,多年來,為節約成本,保險公司一直將索賠權下放到汽車4S店、保險中介等代理機構。《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代索賠雖然給投保人帶來了方便,但卻很難杜絕一些代理機構擴大損失、小事故大修、製造二次事故,甚至製造假賠案等騙保事件的發生,影響了財產險公司經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各財產險公司與4S店的合作模式主要是4S店代理車險業務,保險公司推薦事故車輛在合作4S店等機構修理。根據雙方合作深度,4S店代理車輛理賠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代理式車險理賠,即4S店代理的保險客戶出險後,通常由4S店代理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同時4S店先行墊付車主維修款項,理賠結束後,保險公司將賠款直接打入4S店賬戶。在這種模式下,4S店全程代客戶索賠,客戶基本不參與理賠過程。
第二種是直接車險理賠。客戶出險後由車主本人親自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保險公司將賠款直接支付到被保險人的同名賬戶。在這種模式下,4S店只負責修理,客戶自己辦理理賠。
如部分保險公司規定,各分支機構一律停止向4S店、修理廠等支付賠款,保險人是自然人的,由被保險人攜帶身份證原件直接到公司領取賠款,或保險公司將賠款打入被保險人的實名賬戶;被保險人為單位的,將賠款通過轉賬方式支付給被保險人銀行賬戶。
代理式車險理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讓投保人得到便利,但造成第一現場報案率低,單方事故大多無現場的問題。有地方保監局抽查其管轄域內的4S店200筆賠案,結果發現,車身劃痕險佔36%,單方事故(碰電桿、花欄、撞樹、撞牆等)佔14%,雙車事故佔14%,停放受損佔5%,玻璃單獨破碎佔3.6%。以上諸多原因有現場案件只佔10%,無現場案件高達90%。
與此同時,代理式車險理賠也帶來了修理成本高的問題。據幾家保險公司反映,主要是由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4S店主要以換件為主,能夠修復的部件多數進行了更換處理,維修成本提高。
二是工時費、配件價格明顯偏高。4S店工時費平均高出市場價約20%,材料費根據車價的不同和車型的市場普及程度,平均高出市場價25%以上。三是出現一定程度的「店大欺客」現象,4S店對配件價格形成區域壟斷,操控車輛修理價格,導致出險車輛修理成本加大。
另外,4S店代理的保險客戶出險後,由於不直接向保險公司報案、索賠,保險公司不能及時定損。同時,4S店代理客戶索賠基本上是1個月,甚至2~3個月後將賠案集中,才到保險公司索賠,造成索賠材料提供不及時,延誤了結案速度。
由於4S店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客戶資源及車主行駛證、駕駛證、身份證等復印資料,又比較熟悉保險公司理賠各個環節的規定與流程,客觀上給4S店編造虛假事故提供了便利條件。個別4S店員工以利益誘導車主或保險公司查勘定損員,偽造交通事故現場,虛增或擴大損失,騙取保險公司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