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用小汽車的正常功率是多少馬力大功率82kw是什麼意思
82千瓦(kw)=111.488972619米制馬力(馬力)。馬力是工程技術上常用的一種計量功率的常用單位。由詹姆斯·瓦特提出。1馬力約等於735瓦特。一般是指公制馬力而不是英制馬力。
1馬力等於在1秒內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也等於0.735千瓦,或稱米制馬力。1英制馬力等於550英尺・磅力/秒,等於76千克力・米/秒,即0.746千瓦。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功率的單位為瓦特。
汽車功率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汽車廠家在做發動機標定時,會偏保守,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數,只把發動機的60%~80%的性能釋放出來,這也是出於發動機使用壽命和安全性的考慮。
而有些廠家,為了用同一款發動機搭載在不同車型上,或者同一款車區分高低配,會採用「同樣的硬體,不同的標定」的ECU封印來實現。比如說福特、大眾、奧迪、寶馬等等,同樣的車型,同樣的發動機,愣是給你弄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當然價格上就相差了幾萬塊。
B. 汽車一般多少馬力
一般家用車的馬力在100-150PS之間,以1.6和14T兩類發動機為主,自然吸氣發動機扭矩會小很多,一般在150NM左右。
1馬力約等於735瓦特,一般是指公制馬力而不是英制馬力,1馬力等於在1秒內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也等於0.735千瓦,或稱米制馬力。1英制馬力等於550英尺・磅力/秒,等於76千克力・米/秒,即0.746千瓦。
汽車分類:
1、乘用車
乘用車在其設計和技術特性上主要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乘用車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
乘用車分為以下11種車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車、活頂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敞篷車、艙背乘用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短頭乘用車、越野乘用車、專用乘用車。
2、商用車
商用車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運送人員和貨物,並且可以牽引掛車,但乘用車不包括在內。主要有:客車、半掛牽引車、貨車。
C. 家用車多少馬力才夠用
這個主要還是看你個人需求,自行車沒有任何馬力對我都很夠用。
家用車基本上 就是載人加放少量的貨物,所以,正常負載不會很大。
這里有一個計算公式:推重比,就是發動機的功率和車重的比值。打個比方,如果一輛車是100千瓦,車重是1500kg,那麼,它的推重比就是15,一般家用車推重比在12到15就足夠了。
如果推重比在10~12,那加速會非常迅猛,小於10,那推重比就極其強勁了。
我認為家用車100多匹馬力就夠用了,畢竟咱是家用,又不是跑賽道,馬力太大了也不是不好,就是有點費油,家用車肯定要皮實耐用,油費要低,這才是家用車嘛
家用的話,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還有油耗,至於馬力的話,家用車的價格比較親民,所以說馬力方面應該不會有很大的馬力,如果非要給一個范圍的話我覺得最低在110匹以上的馬力應該就可以了,並且現在車大部分技術都很成熟,正常都可以達到這個標准,但是家用的話也不用太大馬力最好別超過200匹,馬力太大油耗也有所增加,使用成本也會增加!家庭用車經濟性也要考慮的!
36馬力就夠了。我在高速上開過最破的車就是快樂王子。0.8L的三缸奧拓。36馬力。親測證明:120是沒有問題的。這個車我也不知道具體是哪年的。它破到什麼程度呢?我這么說吧。它的轉速表是壞的。哪怕你把油門踩到油箱里去,轉速表也是不動的。但是還能開,因為時速表還是好的,而且手續齊全。不知是哪個包工頭,開夠了拿來抵賬的。我爹一開始想把它當維修車。發現這個車太小了,稍微大一點的件兒就拉不了。單拉人又太雞肋。就閑置了。17年的五一。我在家蹲坑,曬太陽,遛孩子。我老爹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家長。看我閑著就渾身難受。於是打發我開著這個快樂王子,往200公里以外的工地上送個減速器。並承諾只要送到地兒,這個破車就歸我。全程高速,沒有紅綠燈。孩子他給我遛著,讓我趕緊滾蛋。。高速路是個剛修好的支路。沒幾輛車。我踩到100以後,實在是沒敢往下踩。這個三缸的破車破百以後,不是單純的抖動可以解釋的。那就是個豆漿機呀。我就是裡面泡好的黃豆。外面很黃,裡面更黃。但是磨出來的漿很白。。。。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知道轉速。聽發動機那個動靜是要爆啊。爆了再濺我一臉機油,我衣服是新買的。。好不容易送到地兒。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得!還得開回去。回去的路上我就琢磨。反正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就按法定速度來吧。哪兒炸了算哪兒。路邊溝里一推,不耽誤別人開車就行。沒想到120一路撐下來了。雖然顛的跟破壁機似的。顛的我馬上就要質壁分離了。。下高速一拐我就去了二手市場。賣了800。回家差點讓我爹抽一頓。問我:為啥不先把備胎扣出來,到隔壁汽配城賣個百兒八十的。。哈??還能這么搞?這操作也太騷了!!咱家當年讓劃成富農,我還曾為此憤憤不平。沒想到這才幾年啊!就出了你這么個黑心的商人。。。下回記得了,一定先賣備胎。論摳,我還是差點火候。但是36馬力確實夠!要是不上高速的話。。我家還有輛8馬力的手扶拖拉機。回頭我回老家看看還能搖著火吧。。
夠不夠不單單是看馬力,還要看車型。比如小型車1.3自吸大概有100匹馬力已經足夠,你看飛度1.5都被稱為超跑了[淚奔]如果緊湊型車,例如福克斯高爾夫卡羅拉之類基本要1.8自吸或者1.4T馬力接近140匹才夠用。再說中型車,如雅閣天籟帕薩特之類的,起碼要2.4自吸或者1.8T接近180匹馬力才能叫真正夠用。很多人認為,高速限速才120,馬力再大有什麼用,但實際使用情況可不是這樣算的,比如你全車滿載夏天開空調的情況下,你的馬力就等於消耗20匹了,那你說那以價格低為賣點的低排量大型車真的夠用嗎?真的等你開過後才知道什麼叫心有餘而力不足[淚奔]
這個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家裡人口,只是代步?自駕游?如果只是一個人的話,只要幾十馬力的小QQ也夠用了。如果一家三口家用轎車的話,120馬力左右的車足夠了。
家用車多少馬力才夠用呢我覺的這個得根據自身的需求和開車習慣來分析。
一般對家用來說車來說,普通人都會買一輛a級車或者a+級車。
按照目前發動機的最新性能標准,如今的 汽車 排量和馬力和十年前的 汽車 排量和馬力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是轎車的話,最起碼要達到1.5升排量以上。如果是SUV的話,那麼最起碼要1.5t以上。滿足了這樣最低的排放要求呢基本上,馬力就會達到了基本的要求。當然如果你追求更好的運動性的話,排量當然是越大越好。
好啦,我的答案就是這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要光看馬力,車子的動力同時還要跟車身重量,扭力這些聯系起來,最簡單的就是看0~100加速,越快的肯定動力越強,一般來說能達到10秒就足夠家用了,一般超車,爬坡之類都不太會有吃力的感覺,12秒以上就有點肉,上個坡啥的略顯吃力,8秒左右就算的上動力比較好,能略有點駕駛樂趣的了,家用再快我個人認為也沒啥太大意義,油耗高了不說,大部分動力平時都是浪費的,家用還是空間利用及舒適性最重要。
相信一句話「寧少10馬力,不多10公斤」。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各種車評人, 汽車 軟體,論壇網頁等當時輕而易舉的了解到各種 汽車 各種型號的賬面數據。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忽略了實際使用的感受,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數據是標準的,建議要買車的你多去4S店試駕一下。有時候並不是240匹的馬力就比200匹的好
D. 汽車裡面說的多少馬力指的是什麼
1馬力就能在60秒內把一個相當於成年人重量的東西提升60米。一般家用車都在1300kg~1600kg之間,相當於20個成年人。如果你的車是後驅的,馬力越大漂移也就越容易。
馬力是功率單位,所謂的勁是力的單位。功率和力是不同的物理量綱。但可以看一個直觀的現象:大眾途銳的功率是四百馬力左右,在一檔的時候可以拖動中型的像波音747那樣的客機。坦克一般也就一千馬力,跑的最高速度不快卻可以爬很大的坡。工程車的話大概也就是這個級別的功率,但在低速擋時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4)汽車一般多少馬力擴展閱讀:
在176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人們開始用蒸汽機來代替原來的馬干一些重貨、粗活。為了更加直觀的描述蒸汽機做工的效率,人們就用最常見的馬匹來形容了。
馬力雖然直觀,但是蒸汽機的功率卻依然沒法確定,為了確定蒸汽機的功率到底有多大,瓦特決定做一個試驗。當時,有人想用瓦特的蒸汽機來代替馬匹提水,於是瓦特就專門測了一下一匹馬提水的能力。
經測試一匹成年壯馬可以在1分鍾的時間里,把330磅重的物體提高100英尺,於是瓦特就把這匹馬做的功,定為1馬力。所以,英制的1馬力(hp)=33000磅力·英尺/分鍾。
而公制馬力的測試方式還是用馬來提水桶,經測試一匹馬可以在1分鍾(60秒)內,將75公斤的物體提升60米。所以,公制的1馬力(ps)=75kg·m/s
如果使用瓦特(W)或千瓦(kW)作為功率的標准單位的話,1hp=746W,1ps=735W。現在經常聽人說多少多少馬力,指的都是公制馬力(ps),1馬力=1匹=0.735千瓦。所以,如果一部車200匹馬力,那麼200馬力(匹)=200×0.735(千瓦)=147千瓦。
E. 准備購買家用車,多少馬力才夠用呢
如果是家用,車內環境是城市的,而不是步行。如果你周末去郊區進行公路旅行,那麼100馬力就足夠了。即使是高速,1.3以上的自吸發動機也可以。現在排量在1.3以上的車輛達到160沒有問題。況且高速行駛到160是不可能的。別跟我說超車動力不夠。超車是技術活,但不全是動力。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受制於物理定律,是一種由低到高做功再回落的趨勢。在動力相近的前提下,如何讓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扭矩來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往往決定了一輛車的加速性能是否足夠好。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車是一件大事。這款車的發動機動力是否充沛,主要看普通車的需求。如果單獨使用,那麼較小的位移模型就足夠了。如果車輛總是滿載,排量較大的車輛不僅在動力方面表現出色,在後續使用成本方面也有很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