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陸為什麼又叫馬牌
馬牌是輪船的品牌名字,大陸是公司的名字。
德國馬牌從屬汽車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於1871年成立於德國漢諾威,在全球擁有超過17.8萬技術純熟的員工,共269個生產網點,這些網點分布於46個不同的國家。
大陸集團的技術不僅僅局限於生產優質的輪胎,事實上,幾乎涵蓋了所有汽車關鍵配件2014年,集團旗下的五個部門底盤與安全事業部,車身電子事業部,動力總成事業部,輪胎事業部及康迪泰克事業部創造的初始銷售額約345億歐元。
(1)漢諾威汽車坐墊多少錢擴展閱讀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創始於1871年,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跨國性企業集團,全球排名前5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2017年全球500強排名第213名,銷售額為440 億歐元。
全球員工數量超過243,000 名,遍及60 個國家和地區。康迪泰克是德國大陸集團五大事業群之一。
『貳』 GONTINENTAL是什麼輪胎
GONTINENTAL是德國大陸集團的馬牌輪胎。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始建於1871年,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市,是世界第三大輪胎製造企業、歐洲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
德國馬牌輪胎公司目前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轎車和輕卡輪胎,工業和商業輪胎,車輛自動系統和馬牌技術ContiTech。公司生產轎車輪胎,商用和工業輪胎,兩輪車輛輪胎,液壓和電子制動系統(ESC, ABS, TCS), 以及電子懸掛系統。其他的汽車工業產品還有機械傳動裝置以及懸掛防震系統。
(2)漢諾威汽車坐墊多少錢擴展閱讀:
1871 年10月8日,Continental-Caoutchouc- und Gutta-Percha Compagnie作為股份制公司在德國漢諾威成立。在位於 Vahrenwalder 大街的主廠房內生產各種軟性橡膠製品、橡膠布以及馬車和自行車的實心輪胎。
1892年,大陸公司是第一家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
1898 年開始在漢諾威的 Vahrenwald 生產無花紋汽車充氣輪胎。
『叄』 德國機械專業大學有哪些
德國的機械製造及加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在汽車、鐵路及各種零件加工上都有著世界頂級的水平,機械加工製造技術位居世界前列,知名的零件有很大一部分是德國製造加工的;德國機械加工產業極其發達,和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從工業計劃到產品設計研發,從新型材料到環保技術的配合,給機械專業的留德學生提供了非常多的選擇和十分光明的前景;
德國機械專業不錯的學校
1、亞琛工業大學
亞琛工業大學理工科實力強勁,電子、機械製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國第一。其機械專業和亞琛工大本身有著同樣的悠久歷史,建於1870年10月。學校機械學院擁有大量的科研項目,它們涉及300多個專業領域,代表著當今研究的前沿。
2、慕尼黑工業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在國際聲譽方面,位居全德第一,是最受國際學人喜愛的德國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是「柴油機之父」狄塞爾,「製冷機之父」林德,「流體力學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學家的母校。世界級牛人出身於此,其機械研究的水準自不必說。
3、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
卡爾斯魯厄大學的計算機和機械專業一直位於德國大學前列。汽車工業的先驅卡爾·本茨。他於1860年至186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1885年他製造了第一輛汽車,1914年卡爾斯魯厄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4、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位於具有「歐洲矽谷」之稱的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市,以開設126個專業成為德國開設學科最廣泛的綜合性大學。其機械工程學院由19個系構成,有四千多名學生,是該大學最大的學院。
5、柏林工業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在許多科學領域中都處於領先地位。在科研方面,學校擁有光輝的歷史。主要科研成果有:低壓技術、汽車製造的新技術、汽車排氣、和機床運動學理論等。著名的甲殼蟲汽車,也是在柏林工大研發出來的。
留學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大學,可以參考留學志願參考系統一鍵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
『肆』 德國十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第15位:英飛凌(Infineon)
英飛凌位於巴伐利亞州諾伊比貝格,主要生產車用晶元,2018年銷售額接近34億歐元。通過收購美國晶元製造商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英飛凌希望簡化開發步驟,降低系統成本,從而縮短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第14位:偉博思通(Webasto)
以加熱製冷系統聞名的偉博思通在2018年實現了34億歐元的銷售額。這家家族企業位於巴州首府慕尼黑附近的斯托克多夫,此外還提供車頂系統解決方案。公司於近期開展 汽車 電池系統生產。
第13位:曼•胡默爾(Mann + Hummel)
過濾器專家曼•胡默爾於1942年建於德國南部的路德維希堡,主要生產液體及空氣過濾系統、進氣系統等。通過新產品冷卻劑微粒過濾器,曼•胡默爾希望加大對電動 汽車 領域的投入。由於 汽車 行業整體疲軟,曼•胡默爾2018年銷售額接近35億歐元,低於2017年的39億歐元。今年4月,曼•胡默爾宣布全球范圍內節省6000萬歐元,並縮減德國1200個工作崗位。目前,該集團全球擁有約2萬名員工。
第12位:萊尼(LEONI)
總部位於紐倫堡的萊尼公司2018年銷售額為40億歐元,主要生產電氣線纜、線束系統等。為更大范圍地對公司架構進行重組,公司考慮對其電線及電纜業務進行出售或者上市。LEONI首席執行官肯佩爾(Aldo Kamper)宣布將在2022年使公司重回正軌。重組計劃於去年開始實施,完成後將節省成本5億歐元。
第11位:科德寶(Freudenberg)
從歐洲最大的製革廠之一發展成為全球化技術集團,科德寶為不同細分市場和數千個應用領域開發產品和解決方案。科德寶被認為是 汽車 及商用車創新墊片領域的領導者,2018年銷售額達到41.6億歐元。
第10位:德斯科米爾(Dräxlmaier)
德斯科米爾主要進行 汽車 線束系統、內飾產品以及電子元件的研發和生產,2018年銷售額達到42億歐元。自今年5月,德斯科米爾位於斯圖加特附近的電池工廠為保時捷Taycan生產整套電池系統。
第9位:埃貝赫(Eberspächer)
憑借排氣技術、加熱系統等,埃貝赫2018年銷售額達到46億歐元。該集團在29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主要 汽車 製造商均為其客戶。為促進企業發展,埃貝赫凈銷售額的7%用於研發。
第8位:博澤(Brose Fahrzeugteile) 博澤2018年銷售額約為65億歐元,為戴姆勒、大眾等主要 汽車 製造商及及 40 多家供應商提供機電及電子驅動系統等。
第7位:海拉(Hella KG Hueck) 作為 汽車 照明和電子產品專家,海拉2018年銷售額約為68億歐元。業務主要集中在 汽車 、售後市場及特殊應用業務。全球范圍內擁有近4萬名員工。
第6位:蒂森克虜伯 汽車 (ThyssenKrupp Automotive)
世界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 汽車 部門2018年銷售額約79億歐元。該公司核心業務是為乘用車和商用車車身、底盤和動力總成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開展自動駕駛方面研究。
第5位:舍弗勒(Schaeffler) 舍弗勒2018年銷售額接近109億歐元,目前全球擁有約9.25萬員工,其中歐洲員工6.3萬人。主要生產 汽車 底盤、離合器系統和變速箱零部件,以及用於電動及混合動力車輛的驅動系統等。
第4位:馬勒(Mahle)
位於斯圖加特的馬勒公司成立於1920年,2018年銷售額約為126億歐元,公司99.9%的股份由馬勒基金會所有。馬勒是全球最大的活塞系統、氣缸零部件及閥門控制系統供應商之一,除核心業務外,馬勒越來越專注於電動 汽車 方向研發。
第3位: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采埃孚成立於1915年,是全球領先的 汽車 傳動與底盤技術以及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供應商,在全球40餘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分支機構。2018年銷售額達到369億歐元,其主動和被動安全技術銷售額達到120億歐元。2014年,采埃孚收購天合 汽車 控股(TRW Automotive),以加強業務實力。
第2位:大陸(Continental)
1871 年,大陸集團成立於德國漢諾威,是世界主要輪胎製造商之一,此外還生產安全系統、動力總成及車身系統等。2018年銷售額達到444億歐元。
第1位:博世(Bosch)
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博世集團核心業務是 汽車 與智能交通技術,主要生產安全系統、驅動控制組件、車燈、起動機和空氣濾清器等。2018年銷售額為476億歐元。 盡管博世在德國 汽車 供應商中名列前茅,但首席執行官登納(Volkmar Denner)今年年中宣布開展裁員。博世為各大 汽車 製造商交付了約1700萬件裝有發動機管理軟體的技術設備,間接造成 汽車 製造商的排放作弊行為。經過四年的調查及審判,博世被罰9000萬歐元。
『伍』 徳國漢諾威在德國那個城市
漢諾威(德語:Hannover)位於萊納河畔,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既處於德國南北和東西鐵路干線的交叉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漢諾威是工業製造業高度發達的城市,是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中心。此外第三產業已佔就業人數的2/3,除商業、金融、保險業外,漢諾威最著名的就是會展業和旅遊業,歐洲最大的旅遊企業途易的總部就設在這里。當地每年將舉辦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展覽CeBIT,2000年,這里還舉辦了世界博覽會,另外,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射手節也是全世界類似節日中最大規模者。
『陸』 馬牌輪胎外面更換和原車有區別嗎
沒區別。
因為原車也是馬牌的,外面也是,二者是同一個廠家,因此沒有任何區別。
馬牌輪胎始建於1871年,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市,是世界第三大輪胎製造企業、歐洲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
『柒』 60伏兩輪電動車外胎那個第一
1. 米其林:米其林集團是全球輪胎科技的領導者,逾百年前於法國的克萊蒙費朗建立。在漫長的歷程中,米其林集團自1889年發明首條自行車可拆卸輪胎與1895年發明首條轎車用充氣輪胎以來,在輪胎科技與製造方面發明不斷。第二代米其林XICE冬季輪胎除了輪胎以外,米其林集團還生產輪輞、鋼絲、移動輔助系統(如PAX系統)、旅遊服務(如ViaMichelin,GPS)、地圖及旅遊指南,其中地圖與指南出版機構是該領域的領導者。
2. 普利司通:日本普利斯通(BRIDGESTON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輪胎及橡膠產品生產商,也是世界輪胎業三巨頭之一。1931年3月,普利斯通在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市誕生,公司創始人是石橋正二郎(1889-1976)。石橋正二郎認為,公司的產品出口使用英文名稱較為便利,因此把他的姓「石橋」譯成英文的STONEBRIDGE。但是,由於念起來不順口,所以他決定顛倒過來,改為BRIDGESTONE,普利斯通(BRIDGESTONE)因此得名。所以,我們以前也把該公司生產的輪胎稱做「石橋輪胎」。
3. 固特異:美國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始建於1898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固特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輪胎生產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阿克隆市,公司主要在28個國家90多個工廠中生產輪胎、工程橡膠產品和化學產品。如今固特異在全世界的員工達到80,000多人。
4. 馬牌輪胎:馬牌輪胎(Continental)始建於1871年,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市,是世界第三大輪胎製造企業、歐洲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公司最初的產品是橡膠製品和實心馬車和自行車輪胎。
5. 鄧祿普:住友橡膠(常熟)有限公司,輪胎十大品牌,日本住友橡膠工業集團旗下品牌,大型跨國輪胎供應商,世界上最先開發出充氣輪胎的企業,世界上眾多著名廠商及高性能轎車改裝公司首先輪胎品牌。
6. 倍耐力:倍耐力股份公司,輪胎十大品牌,義大利著名品牌,世界名牌,行業極具影響力品牌,高新技術企業,世界享有盛名的輪胎公司之一,世界著名的輪胎製造商,世界銷售量極大的輪胎製造商。
7. 韓泰:上海韓泰輪胎銷售有限公司,輪胎十大品牌,韓國著名品牌,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輪胎製造商之一,中國轎車輪胎市場佔有率居首位品牌,專業生產乘用車、輕型卡車(SUV、RV等)、卡車及客車用子午線輪胎的大型企業。
8. 正新: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屬台商獨資企業,是台灣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透過英屬開曼群島瑪吉斯國際有限公司轉投資之獨資公司,創建於1989年5月26日,注冊資本七千萬美元,1991年12月19日建成開業,以國務院谷牧副總理為首的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參加了公司開業盛典。
9. 朝陽: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在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公司榮列第363位,中國製造業名列第204位。在世界輪胎企業排名中位列第13名。公司擁有2萬余名員工和上千名工程技術人員。
10. 錦湖:錦湖輪胎所屬的錦湖韓亞集團是韓國八大集團之一。集團年銷售額達21兆韓元,擁有韓亞航空等23個下屬公司的跨國公司。其中錦湖輪胎,韓亞航空,錦湖石油化學,大韓通運,錦湖汽車租賃,錦湖高速,錦湖開發,大宇建設等8個下屬公司已成功進入中國市場
『捌』 大眾汽車憑借目前的Amarok進入了皮卡市場
大眾商用車(漢諾威)和合同合作夥伴FISUM位於厄瓜多基多的新Amarok車型的生產設施已經開始運營。最初,每年將在基多接約2000名客人。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年產量可以提高到1萬輛左右。大眾汽車將為FISUM提供來自AYMESA(FISUM的分支機構,當地合同製造商)的CKD零件,用於生產運營。生產的車輛為AmarokTrendline車型,採用兩輪驅動或4MOTION。
厄瓜多的生產經營是大眾商用車國際化戰略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玖』 茶馬古道上的駿馬 | CAR FUN
美麗的雲南風景,醇香的普洱茶,注重環保的電動車,專業的攝影課程,更關鍵的是還有帶自修補技術的輪胎——德國馬牌輪胎將這些極具特色的內容結合一起,進行了一次電動雲南深度自駕游。
馬,因為善奔跑、能負重,經過馴化後又能和人類建立起親密的關系,因此在古代成為了或騎乘或拉車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運輸方式、茶葉為主要貨品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茶馬古道」就是它這一角色的典型代表。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機動車的出現,馬作為生產工具的角色逐漸淡化,但因為它象徵著力量、敏捷和耐力,成為了 汽車 界重要的標識,品牌有法拉利、寶駿,車型有Mustang、Bronco(英語小課堂:這兩個詞的基本意思都是野馬,但有區別,前者特指北美西部一種體型較小但很強壯的野馬,後者泛指北美西部未經馴化的野馬。再普及個偏門知識:這兩個詞都不是福特首次用於車名的,福特Mustang 1965年面世,但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德國的卡車製造商Krupp就推出了名為Mustang的大型卡車,所以福特Mustang最初在德國上市時叫T5,直到1979年福特才得以在德國使用這個名稱。Bronco最初作為車名也是在德國,是20世紀50年代末 汽車 聯盟旗下的DKW推出的一款替代美國Jeep車型的越野車,在德國本土叫Munga,出口到美國的版本叫Bronco,但銷量不佳,不久便退出美國市場,福特Bronco則是在1966年上市的)。
還有一個與 汽車 相關、以駿馬為Logo的品牌,也就是本文的主角馬牌輪胎,就比較有意思了。雖然馬牌輪胎和它的母公司德國大陸集團都以英文Continental和躍馬圖案為Logo,但這個名稱的本意是大陸,與馬無關。這是怎麼回事呢?1871年(比第一輛 汽車 的出現還早15年),一家名為大陸的橡膠公司在德國漢諾威建立,1875年一位名叫哈特曼的獸醫發明了一種防止馬匹在結冰路面上滑倒的軟橡膠「馬蹄墊」,並成功獲得了專利。當時,大陸負責生產和銷售這款產品,而每件成品上都印有一匹馬躍起騰空的圖樣。久而久之,又經過幾次演變,大陸集團和馬牌輪胎的Logo就成了現在的樣子,而消費者根據這個Logo叫出的比「大陸」更直觀也更順口的「馬牌」也被官方接受成了正式的中文品牌,不過已經發展成擁有 汽車 和輪胎兩大集團、共有5個事業部門的大陸集團中文名用的還是Continental的本意。
汽車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每輛車的零部件從幾百個(20世紀30年代的賓利Blower是630個)到了上萬個,但接觸地面的始終只有輪胎,這種涉及了 汽車 的性能、安全、舒適性和用車成本的部件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只是這種進步對一個時代的消費者來說感受沒有其他技術那麼直觀。公司的 歷史 有150年,製造車用輪胎的 歷史 將近130年,而這130年中馬牌的創新不斷:1982年,馬牌成為第一家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德國公司;1901年,第一輛被命名為梅賽德斯的卡爾-賓士 汽車 裝配了馬牌的充氣輪胎,它在比賽中大獲全勝;1904年,馬牌推出首款帶胎紋 汽車 輪胎;1908年,馬牌發明了可拆卸轎車輪輞;1955年,考慮到 汽車 製造商的需求,馬牌成為德國第一家無內胎輪胎生產商……時至今日,單是在中國市場馬牌就提供了針對不同車型、不同季節和不同定位的幾十個乘用車輪胎系列,其中我們較為熟悉的是UC、CC和MC,這次我們要體驗的就是MC的最新產品,帶ContiSeal自修補功能的MC6。
綿延不斷的翠綠茶山,
雲南特有的紅土地,
顏色各異的ES8,
馬牌輪胎的標致色橙色
……這次自駕游的色彩很豐富。
其實我在4年前曾跟隨馬牌到泰國的賽道上體驗過當時剛剛為亞太地區用戶開發的MC6。MC系列的全稱是MaxContact,字面意思是最大接觸,而MAX這3個字母又分別帶著著多功能胎面、自適應抓地配方和強力胎體材料,很直觀地表達出了定位:高端運動型,高於強調舒適的CC和強調均衡的UC。相對於前代產品MC5,MC6顯著提升了乾地操控性、濕地剎車性能和壽命(抗磨損能力),乾地剎車和濕地操控有小幅提升,噪音和舒適性保持了同等水平,但考慮到前抓地力對它們的負面影響,這已經是一種隱形進步了。ContiSeal則是馬牌研發設計的可自行修補胎面損傷的技術,它的核心是位於胎面內部的一層粘性密封層(因此不需要專用輪轂配套),在胎面出現不超過直徑5毫米的刺孔時將穿刺處密封,防止漏氣,一方面保證了行駛安全,另一方面也免去了停車換胎需要額外付出的時間和體力,而且這種技術可用於常規輪胎,不像缺氣保用輪胎那樣需要加強胎壁,破壞舒適性。
這款輪胎的規格是107V,
也就是承重975千克,
車速可到240公里/小時以上。
往常輪胎廠家在做產品體驗時,除非有賽道內的極限項目,很少會特意挑選車型,但這次馬牌特意選擇了一款典型純電動SUV——蔚來ES8。我想這裡面有幾個原因。首先,這次體驗是在雲南,雲南是個 旅遊 大省,山清水秀,空氣潔凈,馬牌肯定希望盡量少地留下碳足跡;其次,蔚來是國產高端電動車的代表,ES8在不久前還是最貴的國產電動車,堪稱旗艦,選擇它可以讓我們對國產電動車的最新發展水平有直觀的了解;再次,MC6雖然不是電動車專用輪胎,但在靜音、應對大扭矩的抓地力、低滾阻、承載能力等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而ES8作為一款最大扭矩725牛•米、0到100公里/小時僅需4.9秒但車重高達2425千克的電動車,正好對MC6進行相應的考驗;最後,ES8沒有備胎,萬一途中出現扎胎的情況,正好讓ContiSeal技術發揮功效。當然,大型SUV的寬敞空間也是長途旅行中不可缺少的。
我們的旅程是從位於普洱市東南方向約50公里的小熊貓庄園開始的,和國內很多森林公園一樣,它所在的太陽河森林公園為了減少污染,已經禁止燃油車進入,公園門口有電瓶車接駁,但我們的座駕因為是電動車,享受了「優待」,可以直達庄園的大堂、餐廳和會議室等設施。這座庄園的特色是建在純自然的山區環境中,放養了很多小熊貓、獼猴、包括鸛等水禽在內多種鳥類等各種動物,甚至還有犀牛,我們的ES8安靜地行駛在林間小徑上,沒有打擾到它們的恬靜生活。
中國地大物博,以地名命名的特產屢見不鮮,以特產得名的地名也有很多,但因為特產而改名的恐怕就少而又少了。普洱市原名思茅市,2007年因普洱茶改名,下轄的原普洱縣改名為寧洱縣。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我們來到這里是一定要體驗一下茶文化的,茶園採茶、茶莊品茶宴、參觀制茶、了解相應知識:原來普洱茶不僅是成品茶的一個種類,也是茶樹的一種,屬於大喬木,甚至可以泛指普洱地區其他種類的茶樹,通過不同工藝可以製成不同種類的成品茶,所以我們除了常規的「普洱茶」,還親手採摘、炒制和品嘗到了「普洱的綠茶」。從庄園到茶莊,幾十公里的路段大部分是蜿蜒的山路,ES8雖然身軀龐大、沉重,但MC6充沛的抓地力讓它始終很穩健,讓我們可以安心地欣賞沿途風光。對了,這次的十幾輛ES8都採用了各不相同的鮮艷塗裝,不僅在青山綠水間顯得格外亮麗,也牢牢地捕獲了路人的目光。
離開普洱,車隊前往500公里外的彌勒市。馬牌敢於用電動車作為體驗車型,也得益於雲南的相應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高速路服務區還是城區,很容易找到樁位充足的充電站/點(雲南省2016年的計劃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式充換電站、分散式充電樁16.3萬個以上,到目前為止單是昆明市就已有充電站652座),加上ES8最低415公里、最高580公里的續航能力,至少省內自駕游完全不必有里程焦慮。在這段路上我們又經歷了另一種考驗:大雨。夏季的雲南降水說來就來,可能幾分鍾前還是藍天白雲,瞬間就雨如瓢潑,地面的積水給行車造成了隱患,為了安全我們適當降低了車速,但得益於MC6良好的排水性能,通過方向盤能感覺到車輪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打滑,換成普通的全季胎,恐怕就要龜速前進甚至停車等待了。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次路、車、胎、行組合得堪稱完美的旅行在我們興致正濃的時候結束了。今年是德國馬牌輪胎成立150周年,也是馬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第15年。作為高端新能源 汽車 配套專家,德國馬牌輪胎始終致力於以不懈的創新精神引領行業變革,以求精準匹配市場需求,在電動化語境下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以及多維度的解決方案,成就中國消費者的每一程,我們自然也期望著下一次的完美旅行。
文/尚紅昕
圖/尚紅昕、Contin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