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新能源未來幾年能發展起來
汽車新能源未來發展趨勢
1.新能源汽車的推出
隨著新能源汽車專屬研發製造平台的推出,新能源汽車也正式進入了高品質的新階段,新能源汽車已不再是簡單的「油改電」,完全脫離出燃油車附屬,走上了替代燃油車的堅定之路.
所以電動汽車是不需要傳統汽車的離合器,燃油車主要是根據發動機的系統調養,是需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的;而電動汽車也是依靠馬達驅動,沒有機油、三濾、傳送皮帶、火花塞等既是不需熬常規保養,電動汽車主要是一對電池組和電動機舉行日常的調養,並且保持他的干凈。
2.電能是唯一的驅動力
新能源電動汽車是完全依靠電能當作汽車唯一的行駛運轉驅動力,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組的容量是存在有所不同的,充電機一對電池充電,要麼是沒有充滿,要麼是存在過度充電,這都會產生影響電池組的壽命,這個時候,電池的性能也將很明顯的下降和損壞,也有可能會造成電池組的銷毀甚至會引起失火等。
220伏電源插頭或者充電器輸出插頭如果出現按松動、接觸面的氧化等現象都會造成插頭升溫,升溫時間過長後可能導致插頭短路或者接觸不良,侵害充電器和蓄電池,如果我們發現了上述情況的時侯,我們要實時的去根除氧化物或更換接插件。
新能源汽車的熱潮
我們千萬不要合計,新能源電動汽車沒有排氣管就不用擔心遇水熄火了,當著經過涉水路面時阻止肆無忌憚。
開放式的單座設置,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包安裝於車身下面,由安裝在車體底部的電池組供電,並由側面通風口冷卻。
但車輛袒護一側就會產生發動機內殘留少許機油,同時也會存在隱患。
新能源汽車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加之政策的推進,毋庸置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已是一股熱潮席捲全球,在如此浪潮下,全球新能源車企正在順勢打開思維,提升技術,締造新能源汽車的嶄新未來。
by娛影小馬說車
2. 10天33萬輛,雙11賣車熱潮背後,是真賣車還是博眼球
數億網民參與的雙十一購物節已經落下帷幕,天貓雙十一的最終成交金額為498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毫無疑問的是,今年雙十一的影響力再次擴大,除了傳統的數碼、家電、服裝類產品以外,以汽車整車商品為代表的「大件兒」在成交量上也突破了歷史新高。
據官方數據統計,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單單一個天貓平台就吸引了50多個汽車品牌、120多款車型加入,全國范圍內300多座城市中的7000多家經銷商也是這場活動的參與者。與此同時,在天貓看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數量突破1300萬,線上成交訂單量超過33萬。
目前網上賣車的模式並不適合所有車企,因為涉及經銷商、優惠政策、售後保障等問題。加上現在的購車用戶比較理性,他們還是傾向於選擇更有保障的線下賣車模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眾多車企參與網上賣車的活動,並不是想真的改變銷售模式,更多的目的在於提高網路曝光度,吸引用戶到線下看車、買車,用流量換取銷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疫情沖擊汽車產業鏈,這波影響會持續多久
工信部認為這次的影響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太長。在本月的4月15號的時候,上汽集團就已經表示將會逐漸的推動復工復產。在當地時間的4月18號將會在企業內部開始復產壓力測試。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隨著新冠疫情在企業內部被解決之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復生產,從而能夠解決車目前面臨的供應鏈問題。
自然而然現在各地的汽車產量都會受到影響,目前銷售都是依靠以前的庫存。不過好在目前上海的疫情基本上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每天新增的人數正在逐漸的減少。也希望這些工廠能夠盡快開工,因為這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就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汽車。
4. 德系日系都開始造電車,造車的新勢力還能火多久
德系車日系車都發起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攻,因為新能源產業確實是一個比較火爆的新興的行業,雖然以前就有了相關的技術,但一直沒有迎來市場發展的熱潮。這次大多數造車的名企都開始加入這次新能源的行業進軍大軍裡面,所以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雖然有,但真正大浪淘沙能堅持到最後的不一定是誰。
但是他們這些獨有的技術真的是市場所迫切需要的核心技術嗎?或者說他們這個獨有的技術真的特別有競爭力嗎?這還真不一定。人家搞燃油汽車幾十年甚至說上百年的時間,到現在相關的技術儲備肯定是不少,而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很多地方又是相通的,人家真的下大力氣去搞這個東西,市場肯定會被搶走很多的,生存自然就越來越困難。
5. 聚焦安全與健康 「非典期」購車熱潮或將再現
疫情之後復工,車市將迎來一場購車高峰——車市紅點小編認真對比了2003年非典疫情後的車市行情,得出了上述結論。未來至三月底,車市行情將迎來一場高峰。
其次,參考2003年的「非典」時期的經驗,疫情結束之後,政府出台了各種保護措施,包括減稅、降費、專項補貼等等,來對沖疫情中受影響的環節。所以在疫情之後,有很大概率會出台諸多補貼政策,刺激消費,汽車產業轉好預期加強。
紅點點評:
雖然如今的「新冠」疫情相比03年的非典對車市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但凡是皆有兩面性。短期來看疫情爆發影響了主機廠產能以及經銷商的銷售情況。但長期來看,疫情的結束將帶來2、3月市場被壓制後的需求,而下半年正好屬於車企扎堆上市新車之時,屆時市場將會出現回暖之時,促進中國汽車市場的向上升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未來汽車,發展趨勢
第一大趨勢就是智能汽車將持續處於一個熱潮。以不同時代的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感興趣的差別為例,90後感興趣和非常感興趣的人超過了30%,00後則更加關注,它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總體來說,中國消費者認為自動駕駛非常重要的佔49%,而德國和美國大概都是16%。這也說明,中國消費者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加之整個產業鏈的關聯主體都在以極大熱情投入到自動駕駛汽車中,從目前消費者調研來講,大家認為小米最有可能成功,認為小米能夠以一個低的成本為消費者帶來關於智能方面的享受。
第二個趨勢就是電動化的趨勢比原來預想要快很多。2014年稱之為「電動化元年」,之後幾年電動化汽車快速發展。這一輪的變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目前,是在一個高位。更關鍵的是,這一輪變化最大特點是對私銷售的快速拉動。
第三個趨勢是自主品牌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知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下一步,自主品牌要讓消費者樹立質量的信心,再加上電動化領先與智能化先行,自主品牌發展將比預想還要快。
新能源電動車及充電樁的全面普及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現在普及已經開始,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7.9萬輛,到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0萬輛,預估至2030年,新能源銷量可達2500萬輛(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政策支持加速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2012年國務院便出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其中規定到2020年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而《中國製造2025年》提出到2025年這個數字要降低至4.0升/百公里,同時在中國已有88個城市出台了新能源電動汽車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