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奇瑞汽車與吉利汽車哪個大

奇瑞汽車與吉利汽車哪個大

發布時間:2022-12-18 03:08:08

❶ 奇瑞汽車和吉利汽車質量差距有多大哪個值得入手

引言:奇瑞和吉利都是老牌的國產汽車王者,但是兩者的銷售量卻天差地別。吉利汽車的銷量是奇瑞汽車的銷量兩倍甚至三倍,但是相比較而言,小編認為。奇瑞汽車比吉利汽車的質量要好的多,在相同的價位下,小編更建議入手奇瑞汽車。

奇瑞和吉利雖然現在都是國產汽車的王牌品牌,但是投入方面的不同會導致兩者逐漸拉開距離,奇瑞會遙遙領先,所以小編建議入手奇瑞

❷ 吉利汽車與奇瑞汽車到底哪一個更有實力

這幾年,國內的自主品牌汽車發展十分迅速。不管銷量還是口碑上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把很多合資車甩在身後。諸多國產自主品牌之中,到底誰才是中國汽車的老大?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品牌,最大爭議的就是吉利和奇瑞。從銷量上來看吉利汽車名副其實的第一,但是質量方面,奇瑞和吉利難較高下。

這讓奇瑞輸在宣傳上面。看書今天的消費者更趨於年輕化,更加側重於顏值要求。奇瑞的汽車看起來比較平庸,沒有很好的設計風格,自然得不到年輕人的喜歡。

要說營銷吉利在國內肯定是第一,這一點可以碾壓奇瑞。吉利汽車在近幾年迅速成長,離不開大規模的收購。不僅將沃爾沃全資收購,還成為了賓士最大的股東。這讓吉利汽車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而通過收購也可以獲得很多技術,所以在技術方面也是碾壓奇瑞。而吉利每一款車上市之前都要進行包裝,然後定一個口號。比如博瑞還沒上市,大家都知道是最美國產SUV。吉利的營銷手段還是很專業。

❸ 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你會選哪個

我開了吉利星瑞,又開了奇瑞瑞虎8,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感慨萬端,終於明白了奇瑞與吉利的差距有多大,奉勸想買國產車的人要理性選擇,近幾年國產車雖然進步明顯,但有幾個頑疾始終讓人難以接受,只有明白了它們的優缺點,才能買車不後悔!

隨著國產 汽車 品牌的蓬勃發展,各車企都掌控著獨家秘訣取得了長足進步,有能力與合資媲美,打破固有觀念逐漸縮短差距,同時國人在選車問題上變得也越來越自信,但面對整體水平都相差無幾的國產車來說,如何選擇一台滿意的車型,彷彿都是消費者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其中最有爭議性的莫過於吉利 汽車 和奇瑞 汽車 ,一直都是選車路上讓人捉摸不定的思慮,不管是口碑還是性能都收獲了不少車主的一致好評,有的認為選吉利好,背靠沃爾沃隨便造,有的人認為選奇瑞好,當年發動機路虎都想要,三大件技術成熟穩定後期用車無煩惱,也有的拿銷量說事,那麼它們之間到底誰更好?

吉利 汽車 和奇瑞 汽車 我都接觸過不少,從早期的國產算起已有10年左右了,下面將結合對吉利星瑞和奇瑞瑞虎8為代表進行具體分析,告訴大家奇瑞和吉利誰的質量過硬,應該怎麼選擇,是堅持自主研發的奇瑞,還是市場與口碑都雙贏的吉利?

吉利PK奇瑞——發展史註定差異化

談起國產三大件不少人可能都會對奇瑞豎起大拇指,它與眾多國產車企先買後湊的發展路線大不相同,從成立初期奇瑞就意識到了技術得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是國企與資本的區別,用2980萬美元換回了福特陳舊的發動機生產線,當時即使有錢買回來,沒有技術骨幹做支撐就連裝配都是問題,直到1999年下線了第一台發動機。

那時國產大部分品牌還在東拼西湊,同一系列三菱發動機湊窩整,人生贏家李書福2003年還在用「 汽車 就是四個輪子加套沙發」的論理造車,後來越來越多後患的出現,各車企才後知後覺發展核心技術逆向研發。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在思量,奇瑞核心技術掌握的最早,但總有人喊著「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呢?


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並非奇瑞發動機技術不行,而是早期奇瑞與上汽有段恩怨,以致於分家後奇瑞擁有獨立的4S店很少,維修保養都是頭疼的問題,於是這段廣為流傳的話語給奇瑞留下了病根,包括目前有不少人本考慮奇瑞 汽車 ,但被人一頓嘲諷轉身去了吉利。

吉利早年間通過拼湊下線了第一款吉利豪情,發動機來自豐田8A,菲亞特的變速箱,逆向研發夏利的底盤和車身,在以價格壓倒不少生機盎然的車企,打著口號讓國人都開上小轎車,不得不說吉利確實做到了,在到後來資本運作,收購成為了吉利擴展的手段,沃爾沃、DSI變速箱、戴姆勒等加以造勢,擁有多方助力下吉利成為了國內最大民營車企。

從此吉利從技術落後越級成為與奇瑞不相上下,從市場表現來看,吉利的銷量最好,而奇瑞的呼聲更高。瑞虎8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算得上奇瑞的主力車型,從近半年的銷量榜單來看,60525輛的銷量平平淡淡,月銷基本穩定在8000輛左右,而剛上市不久的吉利星瑞,作為吉利延伸轎車領域的當家花旦,月均銷量達到1萬輛左右,在國產轎車領域僅次於長安逸動,而同為SUV的博越則銷量更是出奇。


我認為買車很有參考意義的就是看銷量,市場佔有率的高低對一個產品尤為重要,有人說這是從眾心理不可取,國人總喜歡人雲亦雲,對這種毫無論據的思維我就不太認可,如果一台車市場表現都不太好,那麼在面對小毛病時會積極應對嗎?眾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經常光顧修理廠,我想它的銷量與質量也都不會好吧!

除此之外,奇瑞在其它車型的表現也比較平淡,彷彿貫徹到底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觀念,針對人群乃至車型定位都相差不大,同定位車型就有艾瑞澤5、PLUS、GX,且在三大件的運用上並沒有區分,這導致奇瑞並沒有佔領市場的主力車型,往往消費者在選擇時總拿捏不定,到底誰才是拳頭產品。

反觀吉利在佔領市場上就比較明確,哪類車型的投放應該吸引那個層次的人群,一直在轎車領域主推經濟帝豪,品質星瑞,在SUV領域則主推博越是性價比,星越是高端,通過技術含量的差異化來進行精準區分,例如1.5T、1.8T、2.0T動力針對不同配比搭載,並且在售價上拉開一定差距,從長此以往看吉利更能籠絡人心。

吉利PK奇瑞——三大件難分高下

不少人心中可能很疑惑,一向堅持自主研發的奇瑞從實力上碾壓對手,為什麼與營銷專家吉利還難分高下,十年前吉利還要三菱發動機續命時,的確不如奇瑞有能力,但隨著收割沃爾沃之後,找准發展路線一路增速發展,如今吉利和奇瑞在三大件領域都旗鼓相當。


稍懂車的人買車都會考慮三大件,畢竟是一台車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奇瑞一直熱度高的原因,從一開始就留下技術底蘊深厚產品實力強的印象,1.6T發動機是奇瑞ACTECO系列第三代發動機,可以說是苦心經營20年來最有價值的成果,雖然自2017年推出至今已有4年之久,但在製造水平上仍處於中上水平。

這款發動機它運用了iHEC燃燒系統、高效熱管理系統、快速響應增壓技術等,渦輪增壓器來自博格華納,響應快噪音低,在低速就能釋放最大扭矩,熱效率了高達37.2%,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90牛米,與同時期的多款合資1.6T都難分高下,例如賓士的1.6T最大功率才115kw,最大扭矩25牛米,別克也才135kw,本田那套地球夢也只不過130kw。

不僅數據優秀而且在實際表現中,奇瑞更是拿捏的很穩當,它做了合資車企想都不敢想的質保期限,針對發動機質保10年或100萬公里,而如今的終身質保,不僅給國產發動機注入強心劑,更是自主的技術脊樑,從側面印證了奇瑞在發動機領域的造詣的確深厚,曾日系號稱買發動機送車,卻不敢許下如此豪言。

奇瑞靠著這款發動機吃喝不愁多年,旗下的捷途、觀致、星途都在運用,而長城、長安、吉利相繼推出2.0T大排量發動機,奇瑞去年才拿出2.0T動力來,不過這套動力與奇瑞同樣底蘊深厚,在2.0發動機領域都值得誇贊,最大功率190kw,最扭矩400牛米,在1700轉左右就可以爆發最大扭矩。


反觀吉利從最初逆向研發大眾EA888的1.8T發動機,在動力性能上最大馬力177匹,與吉利1.6T相比優勢不大,但促就了高油耗的表現,而2.0T彷彿比多數車企來的都要容易很多,有人說那還不是山寨,用錢去買別人的技術不能與奇瑞相提並論,而我認為在如今全球化整合時代,無論是白貓還是黑貓,只要能抓住優勢那就是好貓。

奇瑞的確是自主研發,技術牢牢鎖在自己手裡,在對外圍技術封鎖時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晶元就是很好的案例,但沃爾沃已與吉利交融,不存在逆向研發一說,應該是叫技術共享,通過拉攏沃爾沃獲取技術份額,這不得不說是很聰明且便捷的方法,國產品牌起步本就晚幾十年,如果想要跟上外企腳步,就不得不放下身段來注入技術。


奇瑞的很多零部件不也只有以外購形勢完成整裝嗎?渦輪增壓器,以及高精度的零部件機床等,所以並沒有完全的自主,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更是九牛一毛,只要能達到預期,皮實耐用、故障率少那就足夠,根據 汽車 消費者購車時考慮因素變化趨勢報告,國內消費者在購車時,外觀的佔比是16.8%,安全的佔比是10.3%,其次是價格及配置,而動力佔比最低。

吉利的2.0T發動機同樣分為了幾個等級,拿最親民且熟知的星瑞來說,2.0T最大輸出公率140Kw,最大扭矩300牛米,與沃爾沃T4上搭載的是同款發動機,雖然有懷疑代號相同、出自廠家相同,但在動力調校、燃燒控制、壓縮比等關鍵技術上會有所差異,因此星瑞搭載的應該不是按照沃爾沃1:1的設定做的,難道幾十萬真的就圖吉利嗎?

不過吉利這套2.0T畢竟有沃爾沃技術加持,就算再差它也並不會遜色於同級別2.0T發動機,更不會比奇瑞差,可能在調校和工藝上的打磨會比奇瑞出色,奇瑞那套2.0T畢竟才開始運用,對於精細度及故障上還有待考量。

在變速箱層面上,國產似乎就沒有發動機來的那麼容易,即使吉利有DSI,奇瑞有萬里揚,它們在整車裝配上都有較大差距,奇瑞自主研發的CVT雖有實名,但同樣很多零部件也依靠進口,例如容易壞的傳動鋼帶,雖然幾乎不會出現太大故障,但精度上還始終差人意,翻開艾瑞澤5、艾瑞澤、GX等搭載的CVT小毛病還是不少。


而高端車型上奇瑞都搭載的是雙離合變速箱,來自格特拉克,包括現在的瑞虎8、星途攬月等,這套雙離合雖是進口,但與奇瑞發動機匹配的並不好,發揮不出它極致表現,還沒有AT來的那麼線性,換擋邏輯偏向升檔,對於攬月落地近21萬的車型來說,雙離合並不是它應有的產物。

反觀吉利在高端車型的匹配上就比較迎合市場,既然雙離合一直飽受爭議,那麼領克車型上就搭載AT變速箱,不僅能發揮這套2.0T的最佳性能,而且還能得到不少消費者的口碑,並且故障率及問題上更少,容易提升口碑,這就是市場驅動,抱著再好的技術,沒有好的口碑與銷量就得不到廣泛認可,只有少數人能夠看到優點。

別看只有幾根棍子支棱起來的底盤結構簡單,其中的學問比發動機和變速箱還要大,一直都不是國產車的強項,盡管奇瑞也是最早開始正向研發的企業,但行駛質感始終差人意,包括吉利同樣如此,往往一個橡膠墊可能也會對整車有影響。


但就吉利和奇瑞相比兩則也相差不大,只不過哪兒都會插一句沃爾沃,星瑞就是吉利與沃爾沃合作的CMA平台產物,在底盤質量的改善上很有幫助,相當於一塊越級跳板,能或取更多的技術,而即使奇瑞也有T1X/M1X等架構,並且優勢也十分明顯,能不斷改善車身質量、底盤調校、提升剛性等,但瑞虎8給我的行駛質感與星瑞包括星越相比,總認為差點什麼,可能是不夠自信。

吉利PK奇瑞——故障率

對於普通人來說,買好車就是圖省心,我們可以參考下近年來車輛投訴排行榜,從上面可以反映出吉利和奇瑞到底誰的質量好,後期用車相對省心,首先細分這兩大品牌車型對比。

奇瑞瑞虎8近一年來投訴量449起,在國產行列中屬於投訴量較高的車型之一,其中新款主要投訴最多的是異響,中控台、變速箱異響,並且發動機怠速偶爾還有抖動現象,甚至在行駛過程中還有突然熄火現象,不得不說奇瑞發動機確實不錯,但在品控上應該加把力。而吉利星瑞由於新車剛上不久,在三大件的問題上暫時還沒有太多不好體驗,只不過品控上與奇瑞半斤八兩,後備箱異響,油箱異響,並且還有漏水現象。


在來看下歷任車型帝豪和艾瑞澤5,艾瑞澤與帝豪定位相同,並且在初期幾乎同處水平線,但它們的銷量與故障量還是有差別,艾瑞澤近1年投訴388起,其中主要問題還是異響,發動機、轉向系、變速箱、車身幾乎都在響,而車身生銹依舊是揮之不去的陰影;吉利帝豪近1年投訴219起,由高銷量均衡下與奇瑞相比就好很多,發動機異響、噪音大,變速箱頓挫等,而車身生銹依然是這個級別的通病,包括新款車型同樣出現。

包括吉利主推高端的星越,投訴量同樣離奇,當然這並不是它發動機或變速箱的問題,最多的還是來自車身附件影響,車載互聯、影音系統等,對於如今 科技 發展雖然進步快,國產配置高,但對於很多 科技 的盲目搭載,勢必會造成故障率的攀升,普通論使用消費者對於這類車型最好再三考慮,而轉向系和底盤雖然投訴少,但這也不得不反應出,在品控上國產都很類似,無論是動力還是故障率的控制,都沒有哪一款車能夠成為壓倒性趨勢。


同時吉利和奇瑞都面臨同樣問題,那就是4S店服務態度差,包括我買奇瑞和星瑞的時候,去4S店剛開始還比較熱情態度很好,對一些問題上的解讀都能得到快速回復,但交過定金以後態度就發生了大轉變。彷彿認為這筆訂單已經完成了,對於我提出或遇到問題都比較敷衍,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很隨意的服務,尤其是奇瑞,如果奇瑞銷售態度能夠提升大步,我認為銷量也會隨著上升,這樣才能贏得更多人青睞。

寫在最後

不管是奇瑞還是吉利,它們都代表著國產最高水平,起點幾乎一致都是為打造屬於國人的性價比車型,論綜合素質奇瑞要稍顯落後,在外觀上設計上缺少先行性,並沒有吉利引人矚目的外觀,反而平淡出奇,如果設計師是皮尺廠眾泰的我相信能力力挽狂瀾,因此導致消費者對奇瑞的驅動力並不高,就像我前面說的,顏值是國人買車第一要素,佔比很高的。

其次在產品線布局上奇瑞依舊不如吉利,在宣傳造勢上總喜歡默默無聞,好的東西不展現給公眾眼中,讓人只依稀記得奇瑞三大件很厲害,是國產驕傲,但面對如今眾多國產的崛起,每家車企都有引以為傲的看家產品,而且奇瑞的三大件也並沒有形成壓倒性趨勢,綜合下來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吉利、長安、哈弗這類熟知且不差的品牌。

對於質量和口碑,如今的國產品牌都不會太差,如果要在這兩者中選擇一款,我認為吉利是絕對優勢,首先產品線豐富,可選擇車型較多,無論是外觀、內飾還是配置及動力都不差,甚至還形成了一種趨勢,而奇瑞雖然三大件的確值得豎起大拇指,但旗下產品混亂,低端車型和終端車型相差無幾,而高端車型有毅力太高,很難對市場消費者造成沖擊。

如果只看銷量,然後跟風選擇的話,那肯定是選吉利了。畢竟現在像吉利博越、帝豪等單款車型的銷量都快趕上奇瑞整個品牌的銷量了。

所以僅僅從誰更暢銷更被市場接受的角度來講,奇瑞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畢竟數據是客觀存在的,也是血淋淋的。所以,今天我們就別揪著銷量來說事,不然奇瑞只能跪地求饒叫爸爸了。

那麼拋開銷量的因素以後,吉利和奇瑞誰更值得入手呢?我個人的觀點是奇瑞更值得入手。我們就以目前市場最火爆的SUV車型來講。

目前吉利旗下最暢銷的SUV車型是吉利博越,號稱「最美國產SUV」,最不最美不好說,但是整車設計還是比較不錯的。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飾,都算得上是自主品牌里的優秀車型。其他的例如遠景SUV、帝豪GS等整體的設計也都不俗。

但是吉利所有的SUV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部都是在老舊的平台上開發出來的。特別是遠景SUV、遠景X1、遠景X3和遠景S1,基本上都是接著品牌上升期的紅利,設計一個好看的外形和內飾就推入市場的。

即便是當家旗艦SUV博越,實際上也是逆向研發而來。所以整體而言,目前吉利在SUV領域的技術水平,明顯是不如奇瑞的。雖然奇瑞也有瑞虎3、瑞虎3X等老舊平台車型。但是從瑞虎7開始,以至於瑞虎5X、瑞虎8都是自主研發的平台化產物。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挺直腰板面對銷量如日中天的吉利。

當然,吉利車型整體的技術水平在自主品牌里也是排在前列的。但是吉利品牌在發展前期的基礎薄弱也是實情。這幾年吉利發展很快,特別是在領克誕生之後。相信吉利應該也可以逐步邁入平台化開發。但是起碼當下,還是奇瑞在技術上走在前頭。雖然銷量上二者天差地別,但是光盯著銷量看的話,那麼這個問題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吉利現在勢頭很猛,不少車型銷量遙遙領先國產車貌似應該推薦吉利,可是我還是一如既往的推薦奇瑞。

有人說我是奇瑞的水軍,那無所謂,話在別人口中,我可沒本事把人家的口封起來,當年我響應號召支持國產,那時候基本所有的國產車都看了一遍,唯獨沒看奇瑞,沒啥那時候總是聽說奇瑞奇瑞修車排隊,自己也不敢買,真的怕中招,那時候基本選定奔騰80,快訂車的時候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有空去看看瑞虎吧,不錯。我第二天去看了瑞虎5,當時剛上市,覺得眼前一亮,車子做的好像還不錯,回來後上各大論壇看車主的說法,那些專家寫的測評我一般沒興趣,一堆數據沒意思,人畢竟是感應而非機器。偶然給我看到了一篇是瑞虎5車主新買了一部,然後自駕進西藏,足足幾十頁我一口氣看完了,這篇游記分兩部分,車子很實在,一路開的很爽,另一部分罵奇瑞,好像是奇瑞當時答應有贊助支持之類的,但後來不了了之。怎麼罵奇瑞公司我不管,就沖著他獨自進西藏這點第二天我就去提了一部瑞虎5,我也罵一下當時還被銷售坑了一千,沒辦法,我這人買東西不會講價也從不講價,被坑了辦證費和貼膜這些,因為當初剛上市沒多久,車子沒優惠。

這部車我開了兩年半左右,78000多公里,說實在還真的省油,開了那麼久一點問題都沒有,雖然有點小異響,自己動手可以解決的,這些不算車子毛病,畢竟才十三萬的車子不能要求太多,只要你肯踩油門,車子足夠的動力和車身的穩定性讓不少坐過車子的朋友都說現在國產車進步很大,高速上跑過160,不過有點吃力了,過了130就感覺後續沒有之前那麼有力,畢竟車子那麼大,才2.0的發動機,後來因為個人原因換了一部轎車,這部就留給家裡當買菜車了。

一部車好不好咱先別說其它的,就看路面,還經常可以看到QQ,東方之子,早期的旗雲都還有不少在市面跑而且車子看起來還挺干凈的感覺,吉利以前的老車呢?有多少還在市面跑?這樣對比就不難看出哪家的車扎實耐用了。

首先,我是奇瑞車主。也是個新手,說說我買車時候,也糾結買奇瑞吉利,當時遠景suv上市,天貓上5000定金都交了。但是偶然機會看到瑞虎7和艾瑞澤7的相關資料,就決定放棄吉利。我是做技術工作的,正向研發的車,細節不懂,但是大面上,知道正向研發要比逆向難得多,同時也代表著這車有著更好的機械性。關鍵是,就是出毛病,知到哪裡出的,容易搞定。第二,除卻觀致,國產中,奇瑞是唯一一家有自己一套車身結構的車企,這個很重要,因為我更看重車輛安全性。吉利,我更同意網友說的,他還處在模仿造車的階段,有些東西還沒有吃透,需要時間去消化成長。

說到自主 汽車 ,就我個人來說,是不太願意說太多的。因為說好,有人噴,說不好,還是有人噴。但是,看到這個題目,我還是要說說自己的看法。 而三家車企的風格也基本和這個觀點相吻合。

奇瑞 汽車 ,作為曾經的自主 汽車 領頭羊,在技術積累方面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奇瑞給人的感覺就像中年理工男一樣,只專注於自己的技術研究,對於市場反應來說總感覺慢了一拍。

從奇瑞這幾年的車型安排來看,近似古板的作風體現的比較完整。反正我就是研究我的車,市場需求、消費者喜好什麼的跟我沒有關系。車型混亂,車系沒有繼承性,推出新車總是很隨意。這些都使得奇瑞慢慢的跟市場脫節了,反映到數據上就是銷量的持續低迷。

相信只要奇瑞能改變風格,結合市場需求推出新車型,以奇瑞的技術底子,應該是能被市場接受的,就像現在的艾5一樣。不要動不動就是三大件,其實在三大件以外,消費者還有很多其他的消費觀點。看不見的地方要做好,看得到的地方更應該做好。

吉利 汽車 從剛開始的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自主 汽車 里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在收購了沃爾沃以後,更是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轎車和SUV領域多點開花。從小到大,吉利目前基本上已經算做到了。

以後的路就是從做大到強的提升進化過程。畢竟 汽車 領域競爭這么激烈,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唯有不斷提高自己,推出更有競爭力的車型才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

吉利近期推出的領克 汽車 ,也算是吉利不斷挑戰自我,向上突破的一種嘗試。而且領克的市場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吉利以後得路線。但是向上突破,又是自主 汽車 無法逃避,必須正面面對的一個問題,說實話,我很期待吉利以後的發展。

作為全新設計風格的第一款車型,宋MAX的銷量也是讓我們看到了比亞迪的實力。雖然新能源 汽車 受多方面影響現在還沒有迎來爆發,但是比亞迪的王朝系列還是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說不定比亞迪會在燃油車領域來一次爆發呢。

絮絮叨叨這么多,只因為一句話:愛之深,責之切!不喜勿噴。要說到底哪一家好,看自己喜歡吧,畢竟在自主 汽車 裡面,都算比較好的了。

我是滄之小板車,專注 汽車 問答,歡迎關注交流

我自己當然是選擇吉利,吉利一直很受消費者的喜愛,當然了,兩個車本來就各有特色,自己現在還沒有買車,但我最好的朋友是用吉利的車,從他口中能知道他對於車是非常的喜愛,吉利一直都做的挺好的,我想好口碑加上質量是吉利成功的原因吧,才會有這么多的消費者去購買吉利品牌的車,我自己也想在年底買輛吉利的車,希望吉利的車能帶給我美好的體驗

我是從事這個行業的,我在現代 起亞 部件供應商工廠里工作,吉利和奇瑞這兩個品牌其實走的路線不一樣,奇瑞擅長自己琢磨搞技術,吉利靠買技術,現階段來看吉利有優勢,通過收購整合給自己穿上了華麗的外衣以至於讓好多人認為吉利的技術不得了了,其實不然,只有自己搞出來的東西才玩的精,不是你的你玩不好,dsi就是個例子,雖然花錢買來了但是玩不轉最後還是賣了[打臉]

奇瑞的車子沒有吉利的車子華麗,但是質量絕不會比吉利差,奇瑞從來不弄虛作假,什麼都是實打實的,還記得以前吉利博越表顯油耗造假事件[靈光一閃]

吉利和奇瑞兩個品牌的車,你看上那個買那個都沒有問題,都比較成熟,這樣給你說,奇瑞就好比家裡的老婆 吉利就是外面的情人,那個務實你自然明白[呲牙]

售價方面奇瑞要比吉利便宜一點,家用代步工具而已,個人喜好,買那個都行,自己喜歡就好

目前絕對選吉利!理由如下1.吉利目前收購沃爾沃,把沃爾沃技術引到自主車上來,中國人仿造最牛逼,國際名槍56半自動步槍,航母都是這么來的。2.本人兩台吉利車,一海景,一博越,用車11年,有真實話語權,海景小毛病多,倒檔打齒輪,都有!!!但從沒把我丟路上!我父母的合資都幾次把他們丟路上!海景開了10年後買了博越,真心不錯,我不是專業車評人,我不懂什麼底盤工不工整,就是好開,坐上去就有種可靠安全的感覺,穩!!!順便說下我朋友買的奇瑞瑞虎,底盤生銹,小毛病比海景還多!!!3.我的海景,被悅動已70碼左右速度在高速上追尾,造成3車連撞,車氣囊全開,悅動一個氣囊都沒開!由於中秋,高速拖車忙不贏,我車前後受損還自行開下高速進交警大隊,悅動直接趴鍋!整車就我女兒因後排未系安全帶臉撞上前排座椅有點擦傷!車是在沒冷卻液情況下開下高速的。4.目前吉利銷量,口碑,4s店,和配件都多於奇瑞,選大眾車就沒錯,懂車帝大家自己去看車主真實評價。

先表明我的立場吧,我選擇吉利。作為一名有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我開過奇瑞的車,也開過吉利的車。在這個問題上我之所以選擇吉利而不是奇瑞也有自己的理由。早些年奇瑞給我的印象確實很不錯,那個時候自主品牌里奇瑞算是獨樹一幟。

這些年,吉利倒也印證了「吉利」二字,順風順水的同時,整體的造車水平和品控都在不斷的提升。

但反觀奇瑞,這一路跌跌撞撞的是走過來了,可因此在當前幾大自主品牌里幾乎一度成為了墊底的角色。表現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奇瑞的反思和後手在哪我卻沒看到。這種此消彼長下,我自然對吉利更為看好。

04年出廠的奇瑞,20萬公里了,從來沒丟路上過,最近幾年去了廣東,天津,重慶等,來回都是幾千公里的,從來不虛,開起來安心得很!

❹ 奇瑞汽車比起吉利,兩者哪個質量更勝一籌

奇瑞汽車比起吉利,兩者哪個質量更勝一籌?


先不說國內車市發展迅速,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懂車和不懂車本身就很難界定。類似的話還有"懂車的買國產,不懂得買合資"、"懂車的買斯柯達,不懂得買大眾"、"懂車的買SUV,不懂得買轎車"。看到了吧,一個味道。

實際上,銷量對一家車企研發投入的影響亦是顯而易見的。一家車企想要取得成功,扎實的造車功底和合適的營銷策略缺一不可。而奇瑞在營銷方面並沒有與自己的技術實力相匹配,10年前,一說到奇瑞,第一反應是QQ,10年後,第一反應還是QQ。10年前,一說到吉利,第一反應居然是反應不過來,想不出代表車型,10年後,第一反應是一個強大、未來可期的自主品牌,這就是在營銷方面的差距。雖然在技術方面的綜合實力方面奇瑞與吉利的差距還不會很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吉利與奇瑞的差距終究會越來越大,而奇瑞也會被吉利越甩越遠。

❺ 吉利汽車與奇瑞汽車誰更有實力為什麼

網路上對吉利與奇瑞這兩個自主品牌的爭論一直比較多,其中奇瑞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技術奇瑞」,工程師造車,不注重市場,所以車造得好,但是賣不好。

而吉利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注重市場注重營銷,所以網路上經常能看到「吉利海軍」這樣的調侃,起碼說明在營銷上吉利是要遠遠勝於奇瑞的。

但如果真的是評判兩個品牌在 汽車 製造上的實力的話,應該還是奇瑞更強一點。居兩個最簡單的例子,奇瑞有自己自主研發的車型平台T1X,在自主品牌中幾乎是獨一份的。吉利目前在售的所有暢銷車型,車型平台都是以前半買半模仿的老平台。雖然領克是誕生於最新平台CMA,但是基本上是沃爾沃主導了,吉利就是蹭個流量。

另外發動機方面,奇瑞有熱效率37.1%和超過40%的發動機,即便是放在合資品牌里也能算得上是非常優秀的發動機。而吉利在發動機方面真的沒什麼突出表現,至今在用的依舊是老掉牙的2.0L自吸和特別費油的那個1.8T,小排量的1.3T油耗控制也不理想,基本上乏善可陳。

變速箱方面,吉利雖然曾經收購過澳大利亞的DSI變速箱公司,但是目前這個已經基本沒有人提及了,除了前期有裝機之外,現在基本上都是外購。而奇瑞在變速箱方面研發多年,奇瑞的CVT變速箱可以說是自主品牌里走的非常好的一款變速箱,另外奇瑞還有自主研發的4AT變速箱,雖然明顯有點落伍,但是起碼算是真正積累的變速箱的相關經驗。這種經驗是通過購買所不能達到的。

綜上分析,在國內來講「技術奇瑞」這四個字還是基本符合實情的。單論 汽車 最重要的三大件技術,吉利還真比不上奇瑞。但是 汽車 並不僅僅只有三大件,這是為什麼在技術積累上不如奇瑞的吉利,能夠在市場上把奇瑞打的找不著北。

懂技術的專門搞技術,懂經營的人專門搞經營。讓合適的人子啊合適位置,才是一個現代化企業能夠發展的基本條件。這一點上來說,奇瑞真的應該向吉利好好學學!

一個會討人喜歡,一個誠懇踏實,一個花枝招展,一個朴實有華,一個是講師,一個是工匠,一個愛模仿,一個愛研發,一個愛宣揚,一個愛低調,各位大神你們說怎麼比?吉利和奇瑞就像是兩個新娘,這就像娶媳婦一樣的問題?喜歡看顏值不看內質的,風騷型就娶了吉利,喜歡內質不在乎顏值的,實實在在就娶奇瑞。過日子嘛?你們想娶個什麼樣的,你們自己心中有數,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沒法比?現實中往往也是這樣,漂亮的靠不住,靠得住的又不漂亮。選擇漂亮又風騷的說不定哪天來個第三者你小命就不保了!呵呵 就讓時間證明一切吧!順便說一下,我喜歡踏踏實實型的 所以我的選擇是奇瑞

「奇瑞奇瑞,開車不累」、「什麼寶馬和賓士,買車不就圖個吉利嘛」奇瑞和吉利是國產車里的主流車企,實力都比較雄厚,吉利靠營銷和收購走到今天,奇瑞屬於悶頭研發技術,靠不斷進取走到今天,誰的實力更強大?



單論銷量的話,吉利秒殺奇瑞,去年吉利銷量高達150萬輛,奇瑞也就是吉利的一半水平。但是 汽車 主要的三大件的話,吉利主要靠采購靠拼裝組合,奇瑞自己靠研發較多。吉利手裡沒有深厚的技術底蘊,比如變速箱多用愛信的、格特拉克的,平台CMA雖然是和沃爾沃共同打造的,相信誰才是真正的技術股大家也都有數,如果變速箱斷供,技術支持撤回,對吉利的打擊會是致命性的。

奇瑞有自己研發的發動機,性能很強,熱效率高達37%,1.6T發動機參數強大,變速箱雖然也采購,但是自己能研發4AT和CVT,雙離合,就算別人斷供,它一樣能活下去,有了技術底蘊後,再研發主推出6AT、8AT等就更厲害了。

所以從三大件來說,這兩個企業還是奇瑞更厲害一些,營銷和廣告還是吉利更厲害,而且吉利在收購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帶動了自己的發展,綜合實力要強於奇瑞不少。

奇瑞 汽車 在外觀造型方面屬於弱勢,看看吉利的外觀,比亞迪的外觀,都比奇瑞 時尚 很多,如果奇瑞能在這方面多跟其他車企學習,把外觀和營銷再提上來就更厲害了。

兩家車企一家是銷量為王,一家是技術為王所謂的實力如何比較呢?奇瑞和吉利比銷量可能慘不忍睹,但奇瑞和吉利比技術吉利又會輸得很慘,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前提不同比較的結果也不同。



從整個企業格局來看吉利的實力更強一些,因為其車型做到了均衡發展現階段幾乎主流車型都有涉足,並且各個車型銷量都比較樂觀,作為一家製造企業產品賣的好才是王道。

奇瑞 汽車 已經易主所以未來的奇瑞發展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吉利 汽車 始終控制在李總手裡它的發展大方向幾乎不可能動搖,所以從未來的發展勢頭來看吉利的實力更強。

隨著吉利控股對吉利 汽車 不斷的輸血,吉利 汽車 也會加大研發力度,所以綜上所述吉利 汽車 整體實力要強於奇瑞 汽車 。

論銷售,自主車沒有一個是吉利對手。買車時候,看博越,好幾個銷售說,這車用的是沃爾沃發動機。幸虧自己做了點功課,要不然真心就信了。博瑞,當時在高鐵站里見到展車,真被驚艷到了。但是,我最終買的奇瑞瑞虎7,看中正向研發,不是逆向,這點我認為會在中國 汽車 歷史 上留下一筆。還看中熱成型鋼。兩個品牌,吉利將來也會走向正向研發,要不然就沒法混到世界舞台上去,別說沃爾沃,雖然都是吉利家的,但是和吉利 汽車 是相互獨立的。奇瑞 汽車 什麼時候學會賣車了,也就是再次騰飛的時候。

吉利 汽車 與奇瑞 汽車 誰更有實力?很多網友認為奇瑞是「技術宅」,而吉利 汽車 是「營銷王」,但在我看來,吉利 汽車 比較像「國產的大眾」,在收購和營銷上實力極強,而奇瑞在三大件的自研水平上更勝一籌。

誰更有實力這個問題,不應該僅僅局限於研發能力,應該是兩家車企綜合實力的對比,從這一點看還是吉利要強得多。

造車實力

很多人認為在造車實力這一環節奇瑞完勝,其實並不是。發動機方面,奇瑞最強的1.6T,難以抗衡吉利用上的沃爾沃的Drive E T5系列發動機。變速箱方面,奇瑞主要是的CVT和格特拉克的雙離合變速箱,而吉利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採用的了愛信的8AT。底盤方面,奇瑞的車型一般操控性更好,而吉利的車型舒適度更佳。換句話說,三大件方面除了發動機奇瑞有優勢以外,其他方面並無明顯優勢,而且在設計能力、產品線完善程度上等等方面奇瑞明顯都不如對手。

銷量和利潤

在銷量和利潤上,奇瑞更是遠遠落後於對手。吉利2018年銷量超150萬輛,2018年實現收益約1065.95億元人民幣,2018年凈溢利總額達126.7億元。2018年奇瑞 汽車 銷量75.3萬,吉利的銷量約為奇瑞的兩倍。


營銷能力

在如今這個年代,有時候營銷要比產品更重要,小罐茶、8848等產品就說明了這一點。而在這一點上吉利無疑完爆奇瑞,無論是廠商的上市宣傳、危機公關、水軍數量,吉利都要更為領先,在這點基本和大眾看齊。


規模實力

為什麼說吉利是「國產的大眾」,因為大眾也是通過不斷收購才成長到今天。奧迪、保時捷、布拉迪威龍、賓利等等企業都是大眾收購而來的,而吉利也在走著大眾一樣的收購崛起之路。

從目前來看,吉利的戰略眼光更加長遠,從收購沃爾沃、寶騰、戴姆勒等並購案來看,都是立足於自身發展規劃,對標國際頂級 汽車 品牌、世界級 汽車 經營管理團隊,瞄準 汽車 發展核心技術,並實現了吉利 汽車 的連續「跳級」。

而反觀奇瑞,瑞麒和威麟兩個高端品牌折戩沉沙,與以色列公司合作成立的觀致被迫賣身,奇瑞的高端化之路走得坎坷不斷。相比吉利,奇瑞更缺乏長遠規劃。

目前來看,吉利和奇瑞誰更有實力,無疑還是吉利,吉利的產品布局更為完整,在高端化的 探索 更為成功,也是最有可能成為類似大眾成為車企巨頭的國內車企。而奇瑞需要在營銷能力、設計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戰略規劃上更進一步。

國產 汽車 品牌中,奇瑞 汽車 被稱為技術宅,吉利 汽車 被稱為營銷王,從目前兩個品牌的車型銷量來看,顯然吉利 汽車 是可以碾壓奇瑞 汽車 的,那這是不是就可以說吉利 汽車 比奇瑞 汽車 更有實力呢?

關於這個實力,有多方面的參考因素。論營銷實力、經濟實力、品控實力、設計實力,吉利都比奇瑞強,吉利旗下的每款車都敢號稱最美,例如什麼最美轎車、最美SUV之類的,盡管是吉利自封的。

反觀奇瑞,前幾年出的車型外觀簡直慘不忍睹,品控也不太行,而且本著多生兒子好打架的想法,不斷搞新品牌,一點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口碑和經濟實力都被搞垮了,直到這幾年,奇瑞才開始醒悟,旗下的車型外觀設計也開始跟上主流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奇瑞在技術實力方面絕對不是吉利可以比擬的,正向自主研發的T1X平台,CVT變速箱、AT變速箱、ABS防抱死系統等等,在很多領域終結了外國企業的壟斷地位。

但是奇瑞的弱點很明顯,售後管理亂,不會營銷,如果能夠把奇瑞這個國企轉化為私企,讓奇瑞和吉利合並,或許不用多少年,國產 汽車 中就能出現一個世界級的 汽車 品牌了。

很多人拿吉利和奇瑞比不知啥心態?都是自主品牌,應該都是和合資品牌比,多從合資品牌口中奪取市場份額才是正理啊!

這些人不知站啥立場,老是拿自主品牌比較,互相攻擊哪個水軍多。消費者都是傻子,只有他們是行家。這些行家都是耍嘴皮子的專家,買某某品牌的是傻的;買某品牌的是腦袋進水...

國產品牌我都支持,我雖然買的吉利,但從不攻擊其它牌子。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優勢,但願 汽車 象電視手機一樣都能強大到比外資品牌不處弱勢的時間早點到來。

同胞們別在互相攻擊自主品牌了,你不喜歡就不買,也用不著打擊一下吧。

吉利、奇瑞之企業格局、技術實力、產品實力、運營實力之大比拼

說是實力大比拼也不是很恰當,這里帶大家領略下吉利 汽車 、奇瑞 汽車 兩家企業在企業格局、技術實力、產品實力、運營實力方面的異同。

先說說企業起源

1986年11月6日,李書福以冰箱配件為起點開始了吉利創業歷程,1996年5月,成立吉利集團有限公司。1997年,進入 汽車 產業。可以說吉利是一家 純正的私有企業

1997年1月8日,奇瑞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從事 汽車 生產的 國有控股企業 ,起源於安徽省蕪湖市政府的 汽車 項目。董事長尹同躍。

這兩家企業的老總,可以說具有相似的人生經歷,都趕上了 汽車 業的政策春風,都各自在 汽車 行業中各領過風騷。但企業發展到今天從現在的企業處境以及 歷史 ,還是能看到兩家企業差異之處。

企業格局

吉利 汽車 的企業格局要強於奇瑞 汽車 。典型的代表是,吉利 汽車 通過成功的資本運作,將自己一步步做大做強。在資本運作以及布局上高手風范盡顯。經典運作:

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團控股英國錳銅控股公司(MBH);2009年3月,吉利成功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澳大利亞DSI;2010年 吉利 汽車 收購沃爾沃;2018年2月24日,吉利約90億美元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吉利集團將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

奇瑞 汽車 ,在當初成為自主老大之後,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是成也蕭何敗蕭何。企業定位一度迷失,企業陷入長期動盪。

技術實力

企業技術實力上目前兩者已經基本持平。為什麼這么說?在之前,我承認是奇瑞勝一籌,但沃爾沃背書這么多年之後,吉利的研發系統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所以說2者現在已經基本持平,但吉利在造型能力上已經超越奇瑞。

產品實力與產品運營能力

吉利 汽車 產品實力強於奇瑞 汽車 ,產品運營或者說經營能力是遠超奇瑞。典型產品帝豪與博越。帝豪,轎車領域的佼佼者,從一開始的一般不斷的升級改進,帝豪成為產品品牌一直在轎車領域傲視其他自主車企。一度曾經威脅到帝豪地位的長安逸動轎車,因沒有持續經營好而一敗塗地,奇瑞就沒有產品與之相戰。博越,SUV產品,也慢慢成長為一顆大樹,現在與長城哈弗H6相爭,雖然落後,但也成功上升至老二位置。博越先正與長安CS75、榮威IX5等產品激烈廝殺。

除此之外,吉利緊隨長城 汽車 之後,成功的推出了自己高端 汽車 品牌。這也是第二家沖擊品牌天花板的企業,現在領克系列產品銷量也都不做,持續向好。

希望奇瑞能早日走出泥潭,回歸快速 健康 發展的道路上。

謝謝您的閱讀,喜歡的話請點贊加關注,我是動力688.

實力看哪方面,比資產比銷量比公司後期路線肯定吉利牛,但是整車造車平台,硬實力還是奇瑞比較好的。說白了奇瑞造車不用看誰臉色愛怎麼造怎麼造,很多專利管不到他,吉利很多都是仿製的不是說更差,這樣比較容易卡他脖子。哪天吉利把車賣到全世界了豐田會返回來找他麻煩的。

❻ 同屬國產車,奇瑞與吉利現在的實力差距有多大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品牌,無論是SUV行業還是轎車的銷量不同,而國內汽車的印象在該國的思想中越來越好。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在國內品牌相對較大,一位是舊車公司,一個是國內新秀,這兩家汽車公司經常比較,有多大的是奇瑞和吉利之間的差距?

吉利和奇瑞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一些業主在吉利購買了三缸電機模型。購買汽車後,發現該發動機抖動的問題沒有避免它,並且難以避免吉利的高端系列盜版03的三缸發動機難以避免抖動問題。然而,吉利擁有沃爾沃的技術祝福,並相信發動機抖動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❼ 奇瑞和吉利哪個更好一個猛似虎一個如病貓

奇瑞和吉利哪個更好?一個猛似虎一個如病貓?

1、從銷量來看,吉利領先奇瑞、吉利博越、帝豪等車型非常受歡迎,但奇瑞車一直不瘟不火,很多車型銷量都不太高。但是從技術上來說,奇瑞車比吉利車強,尤其是自主研發的1.5T發動機的奇瑞車質量穩定,然後5年過去了,奇瑞車依然很強。就造車技術而言,大家認可的肯定是奇瑞的實力。畢竟是國內第一家開始自主研發的車企。發動機的技術和質量都非常高超,使用的材料也非常堅固。

4、吉利和奇瑞這兩個自主品牌,在國內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品牌,他們的實力有目共睹。但說實話,他們的發動機技術還是需要加強的,尤其是對於奇瑞發動機來說,後期的穩定性還需要提升,否則將很難擺脫「修理團隊」的帽子。

閱讀全文

與奇瑞汽車與吉利汽車哪個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應用快閃記憶體選哪個 瀏覽:377
工業工程可以應聘哪些 瀏覽:182
買奧迪etron多少錢 瀏覽:149
奧迪q5油泵怎麼拆 瀏覽:828
傳統工業黃酒分為哪些 瀏覽:425
江蘇瑞悅汽車配件主廠在哪裡 瀏覽:734
賓士商務上路多少錢 瀏覽:932
哪裡可以推汽車 瀏覽:597
柳州南寧工業怎麼樣 瀏覽:429
寶馬3系敞篷車多少錢 瀏覽:895
21款大標賓士怎麼改好看 瀏覽:655
工業無水乙醇有哪些危險 瀏覽:802
寶馬車上有什麼外號 瀏覽:23
南寧市汽車坐墊在哪裡 瀏覽:946
工業機器人手腕包括哪些部分 瀏覽:345
11款奧迪a6l儲藏功能在哪裡 瀏覽:764
乾隆為什麼反對工業 瀏覽:252
賓士專用機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776
崑山周庄工業園區有多少人 瀏覽:801
葛塘長途汽車站什麼時候開通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