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扶底盤哪個牌子好
1.大眾 大眾品牌在我國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大眾汽車的底盤都具有德國底盤皮實耐用的特點,一般的大眾跑高速即使開到120左右,底盤仍然扎實,操作感保持得好,也沒有輕飄飄的感覺
2.賓士 賓士在BBA三款豪車中,無論形象品牌還是最為技術都是最領先的那一個,作為最早發明汽車的公司,賓士汽車一直擁有汽車領先技術,它的底盤可以算的上市業界典範,讓賓士汽車有了更好的操作性以及舒適性。
3.豐田 豐田是世界上汽車銷量最多的汽車公司,豐田的底盤調教特點因車而異,可以匹配不同程度的軟硬底盤,讓車主在城市會車時會比較舒服。這就很考驗車子的底盤質量,並且需要豐富以及扎實的底盤調教能力。
4.印度塔塔汽車 很多人對印度塔塔汽車比較陌生,但只要提到塔塔汽車旗下的兩大汽車品牌,路虎和捷豹大家可能就不會陌生了,擁有路虎和捷豹技術的底盤塔塔汽車,完全可以和寶馬、奧迪等豪車一較高下 目前,我們最常見的汽車有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法系車、韓系車還有國產車。在這些車系裡面,底盤安全系數最高的是美系,操作最輕穩的是德系,而底盤技術最好的就是法系了。
B. 汽車底盤最好的有哪幾個品牌
汽車的底盤就像我們對汽車的腿。如果底盤不好,你的車的行駛質量會令人擔憂。那麼哪個品牌的底盤好呢?汽車底盤實力品牌有哪些?讓我們來看看我的介紹。汽車底盤實力品牌—— 奇瑞 Arrizo 7奇瑞的底盤技術不僅在國內,在全球也處於中上水平。其代表作阿里索7,阿里索7是奇瑞iAUTO平台的產物。前麥弗遜和後四連桿加側傾桿的獨立懸架在高速時非常穩定,很容易開到120 km/h,在奇瑞的SUV中,Tiggo 7的場地基本上是國內10萬級SUV中最好的,尤其是雙邊六縱梁的結構直接提升了整車的安全性和剛性。
汽車底盤實力品牌- 哈弗H8 哈弗 H8的底盤設計借鑒了 賓士M級 的底盤,前雙叉臂式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實際體驗還是比較的不俗,不過哈弗H8在銷量上以慘淡收場,魏建軍親口承認了H8的失敗,讓人感到比較惋惜。除此之外,國產SUV領域的風向標 哈弗H6 基本沒什麼亮點,其底盤是逆向研發了 三菱 一款老車,整體表現只能說一般。 汽車底盤實力品牌--博越 博越,號稱最美中國車,變速箱和發動機的技術還是很有水準,但在地盤上不如奇瑞的 瑞虎8 ,看上去有著國產車型都有的坑坑窪窪,整體雜亂無章。博越的底盤同樣是逆向研發,其原型是 豐田 榮放 RAV4 ,整體布局和RAV4基本保持一致。當然,豐田榮放本身是一款不錯的車型,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博越有著榮放的底子同樣有著不錯的表現。但像博越、哈弗H6畢竟不是自主正向創新。國產賣得最好的幾款SUV,都不是自主正向研發,說出去讓不少人比較失望。 汽車底盤實力品牌-- 領克01 國產高端SUV當中, 領克 01的底盤表現毋庸置疑,相信駕乘過領克01的消費者一定會有所體會,從安全性、穩定性以及駕駛感受上來說,能夠和領克01過招的恐怕只有 瑞虎7 、觀致5等寥寥幾款車型。不過,領克01畢竟和 沃爾沃 共用CMA平台架的,嚴格一樣上算不得純粹的國相匹配的。觀致5作為首款自主高端產品,雖然市場里表現不佳,但在底盤上的表現堪稱優秀,通過高強度材料的運用,細節處更加優化的設計,完全不輸合資、進口。
汽車底盤實力品牌: 標致307 標致 307 車身尺寸4481MM×1746MM×1526mm,軸距2 612 mm。在日常使用中,標致307最讓人滿意的就是它的大空房間,這也是307一貫的優勢。前空房各方面都很不錯,尤其是頭部空房,身高1.8米的人坐在裡面不會覺得擁擠,加上大擋風玻璃,視野也很開闊。和MPV一樣,坐姿更容易控制。從國內消費者關心的空來看,標致307的底盤軸距依然出色,至少不會給後排乘客的腿部帶來很大的壓力空。汽車底盤實力品牌:對於新 蒙迪歐 來說,最小離地間隙越高,通過性能越好,但同時高速穩定性越差。新款蒙迪歐剛好在中間。遺憾的是,ice沒有配備空空氣懸架。
汽車底盤的技術質量不僅僅是質量好。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想體驗車輛底盤的優缺點,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測試,比如找一個空的空位保證安全,直接加速到需要的速度,然後制動到完全停止,感受車輛的點頭現象是否嚴重,底盤性能好的點頭現象輕微。或者空保持一定的速度,在空曠的地方做蛇形行駛,感受車身的一致性。同時可以感受到底盤的懸掛硬度和底盤的抓地力。
看完我的介紹,你對汽車底盤實力最好的品牌是哪個品牌的汽車底盤有所了解嗎?那麼你喜歡我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汽車底盤品牌知識怎麼樣!我認為,我們一定要好好了解汽車底盤品牌知識的這些內容,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最後,希望我的推出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9
C. 馬自達的底盤和大眾汽車的底盤,哪個更好
可能馬自達的底盤更勝一籌。
急轉彎時,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馬自達車型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撐,過馬路減速帶時的懸掛響應從不泥濘,這也完成得益於馬自達的底盤好。只有在激烈駕駛時才能感受到馬自達的運動感,但在日常駕駛中,馬自達更像是一輛舒適的汽車。德國車尤其是大眾車型的風格,就是無論什麼路況,底盤始終處於待命狀態。你會覺得大眾車型的底盤總是會很緊,但是當真正遇到復雜的道路時,這種緊張會反復出現,反響不太好,經常有一些額外的跳躍。
雖然馬自達的銷量確實不及大眾,但造車方面確實很厚道。即便是緊湊型和廉價的汽車,在車型構造方面也不會懈怠。雖然大眾在銷量上遙遙領先,但是近幾年因為減配的問題,引起不少車友的不滿,這兩輛車一個是真踏踏實實造車,另一個就是會營銷。
D. 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中,哪家的底盤技術好呢
那肯定是奇瑞的底盤最好了,因為奇瑞是最早自主正向研發底盤的,其餘的那些時候都是逆向研發其他家的底盤。奇瑞的底盤早在好幾年前就有好幾個平台。現在更不用說
E. 什麼車的底盤懸架好
底盤懸架的優劣只能以類型進行區分-什麼車更好很難一概而論內容概述:底盤概念與類型五類廣泛應用的懸架特點解析哪些車底盤 懸掛 好?類似的問題太多了。但是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因為國內外量產車有幾千輛,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人能全部測試
什麼車的底盤懸架好 底盤懸架的優劣只能以類型進行區分-什麼車更好很難一概而論
內容概述:
底盤概念與類型五類廣泛應用的懸架特點解析
哪些車底盤懸掛好?類似的問題太多了。但是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因為國內外量產車有幾千輛,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人能全部測試出來。因此,沒有人能說哪輛車一定有最高水平。所謂「山外青山外有青樓」,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所以我們從底盤和懸架的類型來分析,參考一些價格比較接近的量產車。
承重結構五類懸掛「承重體」是轎車、SUV、MPV以及主流品牌輕客所使用的結構。
所謂承重,是指車身框架(包括底盤)負責安裝其餘四個總成,承受載荷,承受路面起伏的沖擊;這種車身也叫框架式或籠式車身。整體結構像籠子,結構強度明顯不高。
標准可在10000-25000N·m/1之間,大部分車輛在20000N·m以內;因此,它只適合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駛。例如,如果高頻行駛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車身頻繁扭曲變形,很容易造成鋼材的金屬疲勞。即無法修復的塑性變形,即使抗拉強度會是原來的形狀,鋼的強度也無法恢復;所以這種類型的車輛只適合在路上行駛而不是步行,需要的懸掛類型當然是為了提高駕駛舒適性和操控性。
三種類型的前懸架:
1:主流選擇是麥弗遜懸架。這種懸架是以它的發明者麥弗遜命名的,這種懸架過去在港台被稱為「麥弗遜懸架」,也許是習慣於就範的心態而得名。
言歸正傳,這種懸架從3萬級麵包車到30萬級中級車都在使用,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懸架類型。首先,製造成本低,因為它只有減震器和螺旋彈簧,下面還有一組A型搖臂。轉彎時車輪會傾斜,下搖臂可以在車輪下提供側向支撐,但上部會因受力而產生側傾,對操控感影響很大。
然而,麥弗遜懸架並非沒有優點。它的優點在於佔用空間很小空,和副 車架 一起便宜後就像一個U型(盆)。發動機艙內會有很大的橫向空空間,大部分車都是前置驅動系統。這種變速箱小、 傳動系統 簡化的駕駛平台,製造成本最低,同時還能實現一定程度的輕量化,因此得到了代步車輛用戶的認可。
所謂前置驅動,就是將麥弗遜懸架和副車架結合後,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平行於前軸的方式放置在車的前部,也就是「U型空室」。所以前輪滑板車更適合使用這種懸架,當然也確實是降低製造成本的產物。
2:升級類型為「雙球節懸掛」。麥弗遜懸架的A型搖臂只有一個與車輪連接的活動球節,控制角度當然很簡單。所以上半部分的角度很難控制,但如果把一組A型臂一分為二,每個臂單獨加進球窩關節中,以不同的角度固定。這種設計能同步控制車輪的上下兩端嗎?
雙關節的概念基本是這樣的。這種簡單的升級仍然不會佔用太多空房間。然而,對設計、調整和材料的要求將大大提高,R&D和製造成本將大大增加。
量產車中很少有採用這種結構的,其中凱迪拉克ATS和寶馬3系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這些汽車已經是後輪驅動的高性能中高端選擇,只有ATSL停止生產和清理庫存時的價格一度低至15萬。不過新款凱迪拉克依然採用麥弗遜懸架,只有準大型車CT6採用雙叉臂結構。這種結構的概念類似於「雙球節PLUS」,水平還是不錯的。
3.理想的類型是「雙A臂懸架」(也稱為雙叉臂)。我認為沒有必要重復這種暫停的特點。說白了就是「麥弗遜懸架+上A型搖臂」;自然,舉升是上輪的車輛支撐,前輪的傾斜角度可以得到更理想的控制,這將大大提高 輪胎 的抓地力和轉向清晰度。
而且雙A臂懸架的橫向支撐性比普通五連桿懸架更強,所以很多賽車和高性能轎跑車都會採用這種結構。
一些量產的前輪車也採用這種懸架,比如吉利博瑞、傳祺GA8。這些5米級的中大型轎車在轉彎時會產生相當大的側向力。但前輪驅動車的重量集中在車頭,雙A臂的選裝件都很理想。至於很多中端前輪驅動的車,當然還是用麥弗遜,因為控制了製造成本。
在後驅汽車中使用這種懸架有很多選擇,但它們不會隱藏在中檔及以下。代表之一是捷豹XEL,其次是奧迪A4/6的所謂五連桿機構。實際上是用連接定位臂代替了上A臂。本質上還是這個結果或者理解為PLUS。
兩種類型的後懸架:
1.雙叉臂懸架的應用並不廣泛,但使用這種懸架的汽車數量非常多,因為它被稱為哈弗。關於雙叉骨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是「雙環節」,也有人說是「雙球關節」。但是,雖然是兩個,但結構和強度完全不同。下圖顯示了雙叉臂的結構特徵。可見這種懸架總能提供理想的側向支撐,很少佔用三維空間空。
所以有些賽車採用雙叉臂懸掛,不能說差。
2.多連桿懸架應用廣泛,實際製造成本不是很高;因為叫「多連桿」,意味著普通連桿≤3,參考英朗、Tiggo 3、凱美瑞、漢蘭達等車型都是雙連桿,水平顯然不夠高,但還是會比扭力懸架好。
至於三連桿懸架,太多了,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需要了解的是,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利用連桿本身的剛性和結構襯套的液壓特性來緩沖不同角度的沖擊力。強度概念不如雙叉臂或雙A臂,多連桿懸架適合代步車。
特殊類型,非承重。其實扭力梁應該在第一節分析,因為只有帶承載式車身的車輛才能使用;但這種結構屬於「非獨立懸掛」,因此也可以與「整體橋非獨立懸掛」相比較。
所謂獨立懸架,是指懸架的連桿搖臂在車輛的四角分別與副車架和車架連接固定,不像無接觸;車輛在滾動或轉彎時,一個車輪角度的變化不會輕易影響對面車輪。然而,非獨立懸架通過一根硬軸或一根可以輕微扭轉的橫梁將兩側的車輪連接起來。一側的移動必然會影響到對面的車輪,車輛的操控感會差很多。
圖1:扭力梁懸架的結構特徵
圖2:非獨立懸架的運動特性
圖3:獨立懸架的運動特性(誇大)
扭力梁懸架的缺點無需詳細描述。橫梁、減震器和螺旋彈簧的結構太簡單,沒有連桿搖臂當然很難精確控制車輪。但是這種結構的製造成本較低,所以可以使用一些入門級的車輛。
但是,非承載式車身的車輛不會選擇它。非承重是指車架不再承重,而是在車架底部增加一個獨立的底盤。底盤採用大量高強度、超高強度鋼材,抗扭強度高,不用擔心變形,但真的很重。易碎扭力梁只是簡單的承受足夠的重量,裝備在≥2噸的越野車上進行高頻扭轉只是時間問題。載重大的貨車肯定不會選擇扭力梁,全橋是理想的選擇。
從圖中可以看出整體橋的結構強度優勢。內部集成的是齒袋和半軸,所以整體橋也是驅動橋。只有這種結構才能真正承受大的沖擊力,承載非常大的優質貨物,這也是它也是非獨立懸架,但只有扭力梁被吐槽的原因。
以上就是各種懸架的特點。很多採用扭力梁懸架的車輛就不詳細描述了,但對於≥ 8萬的車輛,沒有理由使用扭力梁。至於全橋懸掛,主要用於越野車。知名的選裝件如BJ212、牧民(前後硬橋)、BJ40、WEY300、H9、Ranger、Shaker等都有這種結構。
什麼車的底盤最好
一、說到底盤,不得不說法國車!我覺得法國車的底盤是最好的。
2.說起法國車,或許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們的浪漫。事實上,法國汽車的底盤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具有很強的實力。
PSA集團中文名為(標志雪鐵龍集團),旗下有標志雪鐵龍DS等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銷售網路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它的目標是環境舒適和安全。此外,雖然法國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不景氣,但它們在歐洲市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法國車的底盤可以說是最好的?由於歷史問題,歐洲古建築多,道路狹窄,彎路多,所以PSA對底盤的調整一直是出神入化的,能很好地適應彎道。這也是法國車的底盤一直出名的原因。
3.法國汽車的雪鐵龍汽車為什麼連續幾次獲得WRC獎,離不開他們汽車的底盤材料。底盤設計有很大的原因。無論是從實車零件還是車身來看,法國車的做工都非常出色。它們材料優良,安全性能首屈一指。尤其是進口車。法國車在駕駛時總是給人一種舒適實用的感覺。所以法國車的底盤不差,但是很好。否則,我在WRC也不會表現得這么好。
4.就連寶馬都用發動機技術和雪鐵龍底盤互換技術來看為什麼法國車的底盤調校這么好。
什麼車的底盤懸架好 @2019
F. 哪些國產車的底盤質量比較好有哪些推薦的呢
通過汽車銷量、用戶評價、質量投訴等信息綜合篩選出10輛國產車。價格區間控制在數萬到數十萬之間,內容根據市場情況定期更新。俗話說,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車是完整的。沒有問題的汽車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產品的合格率不得為100%。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質量有保證的型號。即使我們遇到問題,也只是小問題,不會影響我們的安全。
G. 底盤高的轎車推薦
大家常用的家用小汽車底盤高度都在120mm-150mm中間,而底盤高度過高易於使汽車重心點拉高,轉彎時的可靠性降低非常容易車翻,而底盤高度過低的利用性又不太好。下邊就強烈推薦幾種底盤高的小汽車,底盤都在150mm之上,乃至達到180mm,過砍肯定是沒負擔了。那麼底盤高的小汽車強烈推薦會有什麼車系呢?
——底盤150mm左右的小汽車——
1)好意頭帝豪
官方指導價:6.98-9.8八萬
底盤高度:180mm
掐指一算,2019年已一半以上。帝豪依然是好意頭集團旗下銷售量最大的車系,帝豪做為新手入門小汽車,擁有 豐富的交易基本,而國六的執行,帝豪大家族的四款車系尚新發售,驟起新征程。有些人曾費用預算十萬元在軒逸和帝豪間遲疑,一個做為合資的長青樹,另一個是國內的引領者,但大家從總體上看來,國產車知名品牌早已與合資差別早已不大了,以性價比高更好的帝豪能夠非常值得考慮到,可是一部分客戶社區論壇上體現帝豪的小問題比較多,而軒逸的品質相對平穩。
2)Lada拉達Vesta
官方指導價:5.七萬
底盤高度:178mm
Lada拉達Vesta是烏克蘭「瓦茲」汽車集團發布的一款國產汽車,而普京大帝試架後贊嘆不已:「很出色的一款車,反映靈巧,控制輕便。」配置ESC車體平穩系統軟體,而諸多車輛十餘萬還不一定有ESC系統軟體。
3)鈴木天語尚悅
官方指導價:6.98-12.3八萬
底盤高度:175mm
針對鈴木天語的SX4大家都很了解了,而天語尚悅則是SX4的繼承人,有著SX4的絕大部分遺傳基因,僅僅外型和車內飾上有一定的變化。在能源層面配用1.6L、109大馬力的M16A4汽車發動機,盡管沒有渦輪增壓器可是跑起來一點都毫不含糊,高速行駛沒有壓力。較大的特色便是汽車的設備故障率極低,據老修汽車老師傅說當然開得話基本上十年之上都不容易有毛病。
4)豐田銳志
官方指導價:20.98-32.6八萬
底盤高度:175mm
豐田銳志也曾被稱作一代好車,是一款前後左右緊密、高曲線的時尚運動中級轎車,輪距超過了2850mm,與黃冠同樣,可是長短卻比黃冠短了120mm。175mm的底盤高度過橡膠減速帶更不必擔心被磕到。整車設計方案非常合適年輕一代人群(20-三十五歲),不太合適商務接待型應用,而配置的電動窗佔有後排座比較多的室內空間,以至180cm或之上的人坐到後排座會有點兒壓迫感。
5)雪鐵龍C4
官方指導價:9.88-14.1八萬
底盤高度:174mm
雪鐵龍C4另顧客最令人滿意有幾個方面:第一,買車人平均油耗在7.2L上下,針對這一1.6L自吸式車系或是較為省油的。第二,底盤沉穩,尤其是汽車行使的的可靠性十分靠譜,安全駕駛時產生非常好的歸屬感。第三,配備豐富多彩,標准配置ESP車體平穩系統軟體、胎壓監測裝置系統軟體、前測汽車安全氣囊等。不完美的區域便是 車燈 高度較低,直射間距不很遠,再加上隔音降噪成效也是一般般。
6)標志408
官方指導價:11.77-16.9七萬
底盤高度:174mm
標志408的特色便是加入了大量的新科技原素,標准配置全新ESP9.1車體平穩系統軟體,也有ABS、EBD、ASR、VDC、RMI等諸多智能控制系統,此外還含有三種玩法的三種自動泊車系統作用(平行面駛進、平行面駛離和豎直駛進),基本上達到日常的泊車必須。可是缺陷便是與雪鐵龍C4一樣隔音降噪實際效果非常差,晃動時車體震動產生的轟響。
7)長城騰翼C50
官方指導價:7.39-10.0八萬
底盤高度:170mm
強烈推薦的這個長城騰翼C50在價格上較為劃得來,而這一價格在合資企業車里也不帶T的,驅動力層面顯而易見萬里長城略勝一籌,但是1.5T的柴油發動機雜訊非常大,小問題比較多。盡管底盤高度是超出150mm之上了,可是汽車發動機的的一般般,國外一款汽車發動機的開發周期時間是7-十年,中國的一般為三年上下,質量比國內的好許多,所以說慢工細活就是這個大道理。
8)比亞迪F3
官方指導價:4.39-6.59萬
底盤高度:170mm
比亞迪F3的整車特性符合實際家中的運用規范,城區耗油量主要表現在7-8.五個上下,快速耗油量在七個上下。缺陷便是亮皮薄,底盤硬,擋位不清楚,剎車踏板有響聲等小問題,並沒有配備霧燈。車內飾層面不足細致,的那或是價格就放在那邊,不可以和一些十萬左右的合資suv對比,或是以平常心態看待吧。
9)鈴木啟悅
官方指導價:7.89-12.1八萬
底盤高度:160mm
盡管鈴木汽車知名品牌在我國的知名度不足,可是車子自身的穩定性和耐用度一點也不敗給豐田車,二十萬千米無大修的紀錄世界記錄。精準定位與A級車,頭頂部更有點兒「鳥喙」的造型設計,銳利度可見一斑,可是銷售量卻比不上敵人軒逸和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