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公司有多少產品用於新能源汽車

公司有多少產品用於新能源汽車

發布時間:2022-11-25 18:02:43

1. 國產電動汽車品牌有哪些

國產電動汽車品牌有:蔚來汽車,威馬汽車,比亞迪,騰勢等品牌,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

國產電動汽車品牌

蔚來是全球化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於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產品包括蔚來ES6、蔚來ES8、蔚來EVE、蔚來EP9等。蔚來致力於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初,是國內一家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擔任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任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等職務。目前威馬已經擁有超過800人的核心團隊,其中70%-80%來自整車行業,20%-30%來自互聯網,分布在德國(技術中心)、上海(總部、設計中心、研發中心)、北京(大數據中心)、成都(研究院)和溫州(工廠)。

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矢志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民用車,產品的設計既汲取國際潮流的先進理念,又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憑借著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積累,電動汽車成為其在汽車領域發展的極大優勢,比亞迪近些年在新能源車領域取得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新能源私人乘用車銷量名列前茅,電動大巴等又遠銷歐美市場。

DENZA騰勢是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勢汽車)推出首個致力於新能源的汽車品牌。騰勢汽車是由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與世界豪華車製造巨頭德國戴姆勒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深圳市。DENZA源自中文名「騰勢」的音譯,為「騰勢而啟,電動未來」之意,表達出藉助雙方資源整合和中國及全球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大勢,呈現騰飛而起的氣勢,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電動汽車生活體驗。

2. 國內外主要新能源汽車的廠家有哪些,包括生產企業,產品名稱,產品類型

浙江尤奈特、深圳大地和、深圳匯川、南車時代、萬向電動,其中有幾個大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廠家就有應用蒲微防水透氣閥。蒲微防水透氣閥既有防水、防塵、防爆、透氣、平衡壓力等作用。目前已有數10萬的新能源汽車電機應用了。


主要前景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展,以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1.4億計算,可以節約石油3229萬噸,替代石油311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6339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用油需求削減22.7%。

2020年以前節約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發展先進柴油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實現。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節約石油7306萬噸、替代石油910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16406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石油需求削減41%。屆時,生物燃料、燃料電池在汽車石油替代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3. 目前國內最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哪幾家

比亞迪、蔚來、奇瑞小螞蟻、長城歐拉、五菱等。其中以比亞迪最為出色。

1、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2、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3、比亞迪品牌誕生於深圳,於1995年成立,業務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矢志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民用車,產品的設計既汲取國際潮流的先進理念,又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

4、蔚來是全球化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於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產品包括蔚來EC6、蔚來ES8、蔚來ES6、蔚來EP9、蔚來EVE等。蔚來致力於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

4. 我國有哪些廠商有新能源汽車

國產汽車在近幾年有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在和領域有了進步,給合資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是在轎車領域還是有一定的不足。在的大潮之下,國產汽車同樣是沒有落後,很國產品牌都推出了很多款的新能源汽車了,並且也出現了很多的新的品牌,那麼,在眾多的品牌中哪些品牌比較有優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介紹:北汽新能源

眾泰汽車創立於2003年,是一家以汽車整車及發動機、模具、鈑金件、變速器等汽車關鍵零部件為核心業務的民營企業。總部位於浙江永康,眾泰汽車是中國首批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企業之一,是國內首家獲得工信部頒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公告目錄的企業,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曾創造了 「六個」第一。眾泰汽車目前擁有眾泰汽車、江南汽車兩大自主品牌,產品覆蓋轎車、SUV、MPV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集團始終堅持國際化思路,密切關注和跟蹤國際汽車界的發展動態,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保持車型、工藝技術和加工、檢測設備的先進性。堅持高起點入門、全方位整合、優化汽車與汽車零部件互動式發展。始終以「謙和誠信、創新務實、追求卓越、回報社會」為企業宗旨,通過提供高品位、高性價比的汽車產品和服務,致力於創造讓客戶快樂的汽車復合基地。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了,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幾個品牌在汽車市場上也是比較常見的,相信很多消費者對這幾個品牌旗下的車型也是有挺說過,這幾個品牌旗下的車型相對來說在汽車市場上的銷量也是不錯的。國產汽車崛起不是不能的事情,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國產汽車以這個速度發展的話相信很快就可以超越合資車。

5. 新能源汽車前十名品牌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前十名品牌:特斯拉、寶馬、比亞迪、騰勢、北汽、奇瑞、上汽榮威、廣汽新能源、小鵬、蔚來。
1、特斯拉
特斯拉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關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不是特斯拉產量早期遇到麻煩,特斯拉的銷量也許會更高。而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車型均為純電動汽車,作為世界上電動車行業標桿,特斯拉幾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車都會備受關注。
2、寶馬
雖然寶馬在新能源汽車中,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缺少強勁車型,目前只有一輛寶馬i3微型車充當門面,不過寶馬也繼續努力探究新能源汽車方面。在巴黎車展上,寶馬全新純電動SUV寶馬iX3亮相,屆時將會成為首款國產純電動SUV。另外寶馬公司新能源戰略中提到,將會在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型。
3、比亞迪
比亞迪是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比較成熟的品牌,其中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充電配套、整車製造等核心技術,從2008年起推出很多銷量不錯的車型,比如秦、唐、宋、元等等。另外比亞迪還與賓士戴姆勒雙方合資共同打造的中國首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騰勢。
4、騰勢
騰勢是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雙方共同打造的中國首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品牌。或許很多朋友對這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不太熟悉,但是從推出的產品騰勢500可以看到,雖然價格稍貴,但是純電續航還是領先大部分新能源汽車。
5、北汽
北汽作為國內純電動汽車的領航者,北汽新能源以及連續五年銷量位居國內純電動汽車榜首,推出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分為各個級別,比如低級別300公里、中級別400公里、高級別500公里,滿足各類消費者使用需求。

6.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

7. 公司名下能有多少輛新能源汽車

普通公司7輛,如果是汽車租賃不限

8. 做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新能源汽車電池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這些家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000100TCL集團: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15)中國寶安:

(1)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行業話語權。(2)控股75%的天驕公司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佔率30-40%,08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805噸,銷量665噸;09年保守產能是1400噸,負極材料鈦酸鋰180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09年6月達產,年產能是150噸。(3)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是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龍頭,前者國內第一,市佔率80%,全球第二;後者國內第一。貝特瑞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碳負極材料標准制定者;也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標准制定者。貝特瑞09年碳負極材料產能是6000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是1500噸/年。(4)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採用固相法、火熱合成法,每噸成本降低到13萬,大幅下降後成本只有國際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5)通過哈爾濱寶安公司貝特瑞擁有近10億噸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可確保原料的穩定供給。

(16)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錳資源、電解錳、四氧化三錳的錳系列和鎳氫電池的球形氫氧化亞鎳、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源材料系列。

央企整合或將在2009 年完成。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長沙礦冶研究院,作為在國資委排名靠後的長沙礦冶研究院而言,或許

並購成了其更好的選擇。

公司球形氫氧化鎳是鎳氫電池的關鍵原材料,技術優勢突出。公司是鎳氫電池正極材料球形氫氧化亞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保證了公司產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穩定性居於國內前列,產品主要銷售及給比亞迪和日本湯淺,其中日本湯淺用於生產鎳氫動力電池。

公司子公司長遠鋰科生產鋰離子電池材料。長遠鋰科有限公司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長遠鋰科有限公司為金瑞科技大股東長沙礦冶研究院持股84%,金瑞科技持股16%,不排除金瑞科技公司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一步擴展的可能。錳資源優勢明顯,錳產業鏈完善。公司在貴州省銅仁地區的兩座錳礦的建成投產,正在進行銷售許可證的申請,一旦得到銷售許可將滿足公司電解錳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四氧化三錳供應商,公司還是國內主要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之一,預計2009 年公司電解錳產能將達到3.5 萬噸,錳產業鏈完善。

(17)尖峰集團600668

公司投資2000萬元持有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為介入動力電池的潛力品種。2008年9月4日,科學技術委員會信息報道,上海鋅空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鋅空氣電池替代車用燃料產業化項目獲得國際財團認可,正式進入融資盡職調查階段。上海博信鋅空電池有限公司研發的鋅空氣燃料電池技術能得到浦東區政府的支持,屬國家鼓勵類產業,其技術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目前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生產商提供高性能、無污染的 DQFC 鋅空氣燃料電池,同時為DQFC 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換電服務。

(18)南方匯通

(000920)南方匯通,公司控股56.43%的子公司貴州航天電源科技公司是從事鋰二次電池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貴州省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名品「標志工程」,公司依託我國航天電源開發技術,採用新設備、新工藝生產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鋰離子二次電池,具有容量大、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一致性好等優點,產品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目前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為日產10萬只水平,規格多達數十種公司與梅嶺化工廠共同組建的「貴州航天電源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電源研究開發與檢測設備。一支實力雄厚的設計開發隊伍是公司保持技術領先與快速發展的堅強後盾。目前鋰聚合物電池、大容量離電子電池和錳酸鋰電池已成功開發,並將逐步實現產業化。

9.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品牌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品牌有特拉斯,比亞迪等

10. 我國有哪些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有哪些汽車廠商推出新能源汽車

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主要從事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業務,是北京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劃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和人才中心。
新能源汽車車型:北汽新能源EV160/EV200/EU260純電動汽車
榮威汽車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車品牌,該品牌下的汽車技術來源於上海汽車之前收購的羅孚,但上海汽車並未收購「羅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汽車股份」)正式對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在4年時間裡面發展迅速,其產品已經覆蓋中級車與中高級車市場,「科技化」已經成為榮威汽車的品牌標簽。榮威品牌口號為「品位,科技,實現」。
新能源汽車車型:榮威E50 EV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現注冊資本為38.8億元。公司於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萬輛汽車下線為標志,奇瑞進入打造國際名牌的新時期。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90萬台發動機、40萬套手動變速箱及5萬套自動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汽車車型:奇瑞QQ3
東風日產啟辰
啟辰」深圳東風南方華辰專營店正式落成在2011年10月28日,於2012年3月26日正式開業,是啟辰品牌真正走向消費者的第一步,是全國第一家啟辰專營店。「啟辰」是東風日產全力打造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承載著東風日產的產業夢想。「啟辰」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使命為源頭,以親和近人的態度、至善踐行的精神,整合世界級的先進技術,為中國主流消費者開啟愉悅高品質汽車生活的品牌夢想。
新能源汽車車型:啟辰E30 EV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原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家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合資夥伴,進行改制設立股份公司的企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廣汽傳祺E-jet增程式電動車、海馬普力馬EV
東風汽車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現為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東風的故鄉在車城十堰,公司總部於2004年相繼遷往了「九省通衢」的武漢。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水平事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東風S30 EV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目前,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已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台灣、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已超過15萬人。
新能源汽車車型:比亞迪E6先行者、比亞迪F3DM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長安正式進入汽車領域。1996年注冊並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長安E30 EV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主要從事改裝汽車業務。長城汽車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跨國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兩款純電動車長城歐拉\精靈EV、以及混合動力哈弗
江淮汽車
江淮汽車是國內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比較早的企業。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中國投放到市場上的純電動轎車,江淮汽車占近50%,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年多,公司不斷使用迭代開發的技術,每年市場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新能源汽車車型:江淮和悅IEV4電動汽車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公司
力帆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歷經21發展,成為以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力帆已十度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多年成為重慶市出口第一名。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
新能源汽車車型:力帆620 ev 純電動汽車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唯一一家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在汽車、摩托車、汽車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子電氣及汽車零部件方面取得輝煌業績。連續四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躋身於國內汽車行業十強。

閱讀全文

與公司有多少產品用於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奧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瀏覽:934
江淮汽車2017款iev6e現在多少錢 瀏覽:662
奧迪精品車型有哪些 瀏覽:103
汽車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瀏覽:118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瀏覽:17
農村有哪些工業原材料 瀏覽:622
城固為什麼沒有大型工業區 瀏覽:100
寶馬的轉向機在車的哪個地方 瀏覽:132
嘉興工業地板膠多少錢 瀏覽:90
紅旗國人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711
寶馬3和奧迪4哪個值得買 瀏覽:614
怎麼開好小汽車 瀏覽:870
8萬平方工業園區需要投資多少 瀏覽:955
奧迪a4l怎麼設置單開一個門 瀏覽:196
長城汽車多久做一次保養 瀏覽:831
汽車打蠟不幹有什麼壞處 瀏覽:709
如何申請做觀致汽車調度員 瀏覽:182
混動汽車換擋條件有哪些 瀏覽:331
吉首到無錫汽車多少錢 瀏覽:911
賓士sl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