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開發流程
汽車開發有以下流程
1、架構階段
架構階段:架構開發是整車開發( GVDP )過程中的先導過程。全新架構開發過程約為 18 個月,由 4 個里程碑組成,架構開發啟動( A4)、架構策略意圖確定( A3)、架構方案批准( A2 )和架構開發完成(A1)。
A4 之前主要識別初始的架構目標, A4-A3 定義架構的性能和帶寬,從架構策略意圖確定( A3)開始與架構主導的整車項目開發並行開展。 A3-A2 確定架構方案, A2-A1 完成架構開發。
架構策略批准(A3)之後啟動整車項目戰略立項(G9)、架構方案批准(A2)之後啟動項目啟動(G8)、架構開發完成( A1)之後啟動整車方案批准( G7)。
2、戰略階段
產品戰略階段是產品型譜向產品項目的轉化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完成公司對原有產品型譜和未來產品戰略的再平衡,決定是否啟動產品項目的開發工作。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更為深入地分析產品在產品型譜中的定位。產品項目需要達到的邊界條件,比如銷量、投資、成本、產品特徵、開發周期、贏利能力等。產品戰略階段從 G10 至 G8,約為 9 個月,分別為戰略准備 G10 、戰略立項 G9 和項目啟動 G8。業務規劃項目管理部業務規劃科( BPD )牽頭各業務部門為產品項目的批准進行戰略准備,包括市場的調研,產品定位、競爭對手的分析及各部門策略研究等。
3、概念階段
概念階段是在產品戰略明確並且可行性得到批準的基礎上,完成產品項目方案的開發。這些方案包括動力總成的方案、整車的 VTS 目標、全尺寸主題模型、關鍵零部件的設計、整車的物料成本、製造規劃方案、產品質量目標等等。概念階段從G8至G7,約6個月。根據產品項目任務書設定的邊界條件、細化市場、造型、工程和製造的需求,識別項目中的沖突。
4、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是產品概念的實現階段,通過產品工程、製造工程、前期質保和采購的同步工作完成產品概念的早期驗證,最終完成產品圖紙的設計工作。開發階段主要涵蓋 G7 至 G5 約 14 個月。這一階段的主要交付是發布經驗證的表面數據,以支持產品工程發布最終面向製造的工程數據和圖紙。同時工程的第一輛工程樣車( EP)造車完成,以生產為目的的整車裝配工藝發布完成。
5、產品及生產成熟階段
主要是完成產品本身的設計有效性驗證,同時推動零部件和整車達到製造質量成熟的狀態,實現產品的批量生產製造。該階段從 G5 至 G1,約 19 個月 ,包括開發和製造批量生產工裝模具;驗證產品是否符合 VTS/SSTS 中所有的規定項目;生產樣車製造和驗證,進行 100%零部件和工藝的驗證;確認工藝裝備、檢驗生產製造的過程能力,製造符合相關階段要求的產品。
二、開發閥點
三、里程碑評審狀態
里程碑狀態定義:
里程碑評審狀態分為紅、黃、綠三種。
四、關鍵交付物
五、項目管理
1、決策內容
每個公司組織架構的區別決定了決策機構的不同,但決策的內容基本一致,可分為以下:
1、項目啟動和項目批准;
2、戰略立項;
3、里程碑評審;
4、造型方向、主題選擇、造型凍結;
5、供應商定點;
6、產品規劃更改;
7、工程更改等。
2、項目組織架構
3、項目財務控制
4、產品變更管理
六、需求定義
1、市場細分規范-MSS
2、產品配置定義-FL
3、整車技術規范-VTS
4、項目任務書-PPC
七、資源獲取
八、 造 型
九、產品工程
1、工程數據發布——TG 0
TG 0 是粗略的三維數模,表明零件在整車位置上的基本外形和尺寸。
數模包含主要的特徵、邊緣和界面、以及中心線(線束和管狀物),可用於零部件定點。
2、工程數據發布——TG 1
TG 1 數模包含所有界面,過渡面、緊固件孔和位置,可用於軟膜製造。
3、工程數據發布——TG 2
TG 2 為最終的三維數模。表明了在整車位置上的完整的零件設計意圖。數模可用於正式模具和零件製造。
1)下車體零部件數據發布
下車體架構件
2)平台架構零部件數據發布
其餘架構子系統件
3)造型相關車身內外飾數據發布
造型相關的鈑金和內外飾
黃色:架構零部件—下車體零部件
紅色:下車體以外架構零部件
藍色:造型相關車身和內外飾等零部件
② 一輛汽車的研發周期是多長時間
這個很難說 汽車車架的關鍵部分在於懸架系統(發動機可以共用的) 而一個全新的底盤的研發周期大約在三年左右 研發經費動輒上億元 如果從底盤的研發周期來看 一種全新的車型的研發周期應該在三年左右 當然這也只是根據懸架系統的研發周期推導出來的一個時間 一輛汽車的研發周期長短 還跟公司的開發實力以及 研發計劃 市場營銷計劃相關
③ 一般汽車生產線每生產一輛車下線需要多少時間
1、汽車生產線每生產一輛車線下約需五分鍾。目前國內最快的生產線是上汽通用武漢工廠生產線,保持著1分鍾生產1輛別克英朗汽車的速度。該廠從生產線上第一塊汽車鋼板焊接到生產50萬輛汽車下線,用時不過19個月,創造了中國汽車工廠單廠量產的最快紀錄。
2、線下需要的時間這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和工位設置決定,這兩項決定了生產節拍。
(3)模具開發到汽車量產大概多久擴展閱讀:
汽車生產線是一種生產汽車流水作業的生產線。它包括焊接、沖壓、塗裝、動力總成等等。一些大型公司自動化水平大大提高。
汽車生產線使用的技術: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因其特有的非接觸性以及可對多目標物體同時識別的特性,正逐漸被廣泛應用於供應鏈、物流、交通和防偽等多個領域。而由於汽車生產環境的特殊性和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如何在汽車生產線上應用RFID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④ 熱沖壓的模具開發周期多久
一般大型的熱壓模具開發周期都要在四個月以上
⑤ 生產一輛汽車需要多久
設計生產一輛汽車大概需要3-5年的時間。
1、在整個工業體系中(包括汽車工業),工時是用來計算工人勞動量的時間單位,而工人每工作一個小時則計為一個工時。
2、如果以汽車生產線每下線一輛車的時間為準的話,那麼生產一輛汽車大概需要5分鍾左右(是的,只需要短短的5分鍾便能夠生產出一輛完整的汽車)。
3、如果從車型的研發設計開始計算,那麼根據車企的實力,以及研發車型的定位不同,設計生產一輛汽車大概需要3-5年的時間。
在「模塊化」生產方式下,汽車技術創新的重心在零部件方面,零部件要超前發展,並參與汽車廠商的產品設計。例如德爾福系統公司相繼推出了座艙、介面盤制動、車門、前端、集成空氣/燃油等模塊。而汽車廠商方面則以全球范圍作為空間,進行汽車模塊的選擇和匹配設計,優化汽車設計方案。
將汽車裝配生產線上的部分裝配勞動轉移到裝配生產線以外的地方去進行。採用「模塊化」生產方式有利於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品種、質量和自動化水平,提高汽車的裝配質量,並縮短汽車的生產周期。幾個自主品牌包括通用的凱越等其實走的就是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