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汽車總體布局哪個平衡最好

汽車總體布局哪個平衡最好

發布時間:2022-09-28 06:11:35

Ⅰ 對於汽車的音響,究竟該怎麼調均衡器效果更好呢

這個盡量根據自己耳機(音箱)的缺陷來設置比較好。如果自己的播放設備足夠好,一般不需要均衡器。

「均衡器」這個東西,本質上是用來調節高中低頻的比例用的。通過調節最平衡的比例,達到最佳的聽音效果。

Ⅱ 汽車的總體分幾種布置形式

汽車常見總體布置形式有五種

1,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傳統的布置形式大多數貨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

2,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現代大多數車型流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結構緊湊、整車質量小、底板低、高速時操作穩定性好等優點。

3,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這是目前大、中型客車盛行的布置形式,室內噪音小、空間利用率高等優點。

4,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這是方程式賽車和大多數跑車採用的布置形式。將功率和尺寸很大的發動機布置在駕駛人座椅與後軸之間,有利於獲得最佳軸荷分配和提高汽車性能。

5,四輪驅動,四輪驅動是指四個車輪都是驅動輪,這是越野車特有的布置形式。通常發動機前置,在變速器之後的分動器將動力分別輸送給全部驅動輪。

Ⅲ 汽車四缸和六缸哪個好

現在汽車是廣泛使用的出行工具,從路況就能看出來。先說最簡單最常見的一個。直列式是指將氣缸排列成一條垂直線。我們這條街上跑得最多的車是直列4缸發動機,結構簡單,重量輕,油耗低。直列6缸也可以用於相當強大的汽車,比如著名的寶馬品牌,而直列6缸發動機就是巔峰之作。用本站的汽車編輯器來看看四缸車還是六缸車。

四缸和六缸哪個好& mdash& mdash簡介

1.直列發動機

l:意思是圓柱體成排排列吃水果和水果,沿著平面排成一條直線。它在製造中消耗的成本相當低,它能支持的排放量很小,而且它的功率很低。所以6缸以上不適合。4缸發動機應用廣泛,6缸直列發動機滿足客觀條件對車輛滿功率的要求。

2.v型發動機

V:兩組氣缸的V型發動機,從側面看是V型。它的發動機運行更平穩,但結構復雜的V型發動機成本需要更高。它的油耗很高,用對置的發動機氣缸來減少震動。它的夾角是60度。

3.w發動機

W:V型發動機是V型排列的,那麼W型發動機也是W型排列的嗎?我不這么認為。這只是一個近似值。W & rdquo。在相同容積的情況下,由於氣缸數量較多,其排放量較大。發動機佔用空很小。它是基於V型發動機的靈感。它有更多的氣缸,12缸和16缸。

4.水平對置型

h:重心低是它最大的優勢。汽車低矮平坦的前部提高了穩定性,而且相當穩定。它的動力損失也是最低的,重心的穩定和平衡提高了汽車的操控性。但它也有許多不容忽視的缺點。比如結構太復雜。機油潤滑解決不了,還有必要的問題。布局相當困難,因為車身基本相當寬敞。

5.旋轉式發動機

r:還有一種發動機叫做旋轉發動機。它的圓柱體之間的夾角很小,幾乎都很近,似乎是平行的。然而,它的發動機體積小,速度相當高。緊湊性挺好的。由於其自身的局限性,使用它的機型相當多。

四缸和六缸哪個好& mdash& mdash區分

四缸和六缸汽車發動機的優點。4缸是汽車常用的發動機,6缸多用於豪華車或大貨車。氣缸是汽車的動力源。汽油或柴油在氣缸內燃燒,膨脹的氣體推動相關機械運動,轉化為推動汽車前進的動力。氣缸越多,能量越大,推力越強。

4缸發動機和6缸發動機的區別如下(前提是發動機的技術水平相同):1。使用壽命6缸長;2.4缸振動;3.油耗6缸;4.馬力輸出為6缸;5.扭矩輸出為6缸;6、環保4缸都好;7、價格高的是6缸;8.改裝潛力為6缸高;9.維護成本高4缸;10、使用成本高6缸。

四缸和六缸哪個好& mdash& mdash摘要

4缸發動機和6缸發動機最有爭議的一點需要是旋轉平順性,而這次平順性爭議的關鍵是直列4缸和V型6缸的爭議。經過多年的洗腦,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通過發展變化而改變的,那就是V6需要比L4更流暢。但是當被問到為什麼V6比L4流暢的時候,相信很少有人能說出原因。凡事都要有依據,不然真的會變成赤裸裸的歧視。

有兩種類型的發動機布局可以實現絕對的平穩性& ldquo余額& rdquoHalo,即直列6缸發動機和V型12缸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可以完美抵消一階和二階振動,無需其他任何配套平衡系統。採用水平對置布局的發動機本來就平衡得很好,但還是有必要的二階振動,這一點還是有點落後於L6和V12。

根據以上分析,V6發動機確實比L4發動機有一些先天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是絕對的。只要廠商願意,L4發動機也能達到非常好的乘坐舒適性,這一點在奧迪和寶馬開始在旗艦車型上搭載2.0L L4渦輪增壓發動機時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Ⅳ 在給汽車換輪胎時,你覺得是做四輪定位好,還是動平衡好為什麼

正常情況下,車輛在更換輪胎的時候,使用周期大多超過三年或者5萬公里以上了,而車輛在長時間不同路況行駛時,底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形變和松動,這將直接導致輪胎出現吃胎或者偏磨的現象。所以在更換輪胎的時候最好將四輪定位做一下,並且在平時正常用車的情況下,每兩萬公里最好對車輛進行四輪定位。

只要輪胎涉及到拆裝的情況下,四輪定位都必須做。輪胎和輪轂在生產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個規則的圓形,所以輪胎輪轂的最大振動點都不一樣,每次拆裝都不可能完全復位,如果不進行即使校準的話,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00km/h的時候,車身和方向盤都會出現劇烈的抖動,因此動平衡必須要做。

Ⅳ 汽車發動機的布置形式很有講究,橫置和縱置到底哪個更高級

發動機在汽車上的布置形式,其實和汽車的性能息息相關,一般的布局方式,分為前置,中置和後置三種,我們日常用的汽車,最常見的就是前置布局,而前置布局中,又分為橫置和縱置。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人站在車頭打開發動機蓋,看到的發動機,是橫著擺的就是橫置發動機,豎著擺放的就是縱置發動機。

但是發動機縱置也是有缺點的,它會佔用更多的車身縱向空間,而左右的空間相對來說比較富裕。當然也有一些車型比較特殊,比如說奧迪,很多的車型就是前驅車,但是發動機卻是重置的。總的來說,不同的車型需要採用不同的布置方式,重置發動機比較適合後驅以及四驅車型,能夠滿足復雜的懸掛結構,而橫置發動機更加適合前驅車型,能夠提高前機艙的利用率,最大化的增加駕乘空間。

Ⅵ 汽車最好的布局方式是什麼

汽車的傳動系統布置可以分為五類: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MR)、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RR)和四輪驅動(4WD)。

■前置後驅(FR)

最早期的汽車絕大部分採用FR布局,現在則主要應用在中、高級轎車中。F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即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平衡,操控穩定性較好。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前置前驅(FF)

FF是現代小、中型轎車普遍採用的布置方案。FF的優點是:降低了車廂地台,操控性有明顯的轉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側滑的能力也比FR強。缺點是:上坡時驅動輪附著力會減小;前輪由於驅動兼轉向,導致結構復雜、工作條件惡劣。

■中置後驅(MR)

發動機放置在前、後軸之間,同時採用後輪驅動,類似F1賽車的布置形式。還有一種「前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類似於FR,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M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後置後驅(RR)

早期廣泛應用在微型車上,現在多應用在大客車上,轎車上已很少用,但保時捷911的「甩尾」則是因RR出名的。RR的優點是:結構緊湊,沒有沉重的傳動軸,也沒有復雜的前輪轉向兼驅動結構。缺點是:後軸荷較大,在操控性方面會產生與FF相反的轉向過度傾向。

■四輪驅動(4WD)

無論上面的哪種布局,都可以採用四輪驅動,以前越野車上應用的最多,但隨著限滑差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四驅系統已能精確地調配扭矩在各輪之間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車出於提高操控性考慮也越來越多採用四輪驅動。4WD的優點是:四個車輪均有動力,地面附著率最大,通過性和動力性好。

Ⅶ 汽車動平衡怎麼做最准

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但由於製造上的原因,使這個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那麼,車輛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呢? 當您在行車過程中發現車輛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抖動或是車輪出現某種有節奏的異響時,就有可能是車輪該做動平衡了,尤其是當更換輪胎、輪轂或是補過輪胎後,車輪受過大的撞擊,由於顛簸導致平衡塊丟失等都應該對車輪做動平衡。 別小看了車輪的動平衡,也別小瞧了那一塊塊不起眼的小鉛塊,如果車輪動平衡不好會造成輪胎的異常磨損,也會影響車輛的穩定。特別是前輪,震動會通過轉向系統傳到方向盤,不但影響司機朋友的駕駛,嚴重的還會導致轉向系統的松曠。

Ⅷ 怎樣從美學的角度評價一部汽車的造型

汽車造型設計簡介--布局篇
一、何謂布局?

這里所講的布局,是指如何安排一部汽車的各個組成部分在整車中所處的相對位置,即全車的整體布局。布局方案一般是由總工程師決定的,但對於車身造型設計師,很好地理解甚至具備確定總體布局的能力也十分重要,這是因為與其他工業產品相比,汽車構造的復雜多變性要大得多。以電視機為例,所有電視機的內部結構大多相差無幾,大致上都為立方體,造型(即外殼)所要提供的功能也不多,因而電視機外殼的設計就不需要具備什麼「布局」觀念;但是汽車的內部結構比電視機復雜得多,使用功能的要求很嚴格(如乘員/載貨的空間、人體工程學的要求等),這些構成了很多在造型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條件。因此,汽車造型設計師必須具備很清晰明確的布局觀念,才能設計出具有優秀功能性的汽車外型。事實上很多突破性的布局方案都是由造型設計師在概念設計的階段構想出來的。

二、布局元素

一部汽車的布局元素包括發動機、傳動系統、座艙、行李艙、排氣系統、懸掛系統、油箱、備胎等,其中前三者:發動機、傳動系統和座艙是決定布局的三要素,按這「三要素」可將布局方式分為前置引擎前驅(FF)、前置引擎後驅(FR)、中置引擎(MR)及後置引擎(RR)四大類型,確定布局類型後,其它部件可採用見縫插針的原則。一個優秀的布局方案應該在使各部件工作良好的基礎上滿足應有的使用功能(如載人、運貨、越野等)。

下面對各種布局方案作簡單介紹:

1)前置引擎後輪驅動(FR)

如圖A,引擎縱置於車頭,縱向與變速箱相連,經過傳動軸驅動後輪。最早期的汽車絕大部分採用FR布局,現在則主要應用在中、高級轎車。它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即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平衡,因此操控穩定性比較好。據物理原理的計算,後輪作驅動輪時,輪胎的附著利用率要優於前輪驅動,這是中、大型轎車(馬力、扭力較大)都採用後輪驅動的主要原因。FR的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坐艙的地台空間。為了容納傳動軸,凡是採用FR的房車,其後座中間座椅的地台都是隆起來的,大大影響了腳部空間和乘坐舒適性,這可以說是FR的最大缺點。

2)前置引擎前輪驅動(FF)

將引擎橫置在車頭,經過變速箱直接驅動前輪,就可以免去傳動軸,從而解決了FR布局的車廂地台問題。這種方案稱為FF布局(圖B)。FF是目前絕大部分微、小、中型轎車採用的布局方式。除了車廂地台降低外,FF在操控性方面也具有優勢:由於重心偏前且由前輪產生驅動力,FF的汽車在操控性方面具有明顯的轉向不足特性,這在汽車操控性評價中屬於一種安全的穩態傾向,是民用車的理想特性。抗側滑的能力也比FR強。但之前也提到FF的驅動輪附著利用率較小,上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力會減小;前輪的驅動兼轉向結構比較復雜,引擎和傳動系統(變速箱、離合器等)集中在引擎艙內,布局擁擠,局限了採用大型引擎的可能性。這是大型轎車不採用FF的主要原因。針對這個問題,近年來出現了縱置引擎的FF布局(以前FF的引擎都是橫置的),從而可以採用較大型的引擎。例如配3.5升V6引擎的本田Legend和2.8升V6的奧迪A6,都屬於為數不多的中大型FF轎車。

3)中置引擎後輪驅動(MR)

即引擎放置在前、後軸之間的布局方式。最大的優點顯然是軸荷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引擎佔去了坐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採用MR的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一般的MR布局,引擎是置於座椅之後、後軸之前的,這樣的布局在情理之中;近年出現了一種被稱作「前中置引擎」的布局方式,即引擎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驅動後輪。從形式上這種布局應屬於FR類型,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寶馬3系列、本田S2000都屬於這種類型。

4)後置引擎後輪驅動(RR)

早期廣泛應用在微型車上,因為其結構緊湊,既沒有沉重的傳動軸,又沒有復雜的前輪轉向兼驅動結構。它的缺點是後軸荷較大,在操控性方面會產生與FF相反的轉向過度傾向,即高速過彎的穩定性差,容易側滑。現在仍採用RR布局的轎車已經很少。保時捷911是其一,而它極易甩尾的操控特性也是出了名的。

5)四輪驅動

無論是前置、中置還是後置引擎,都可以採用四輪驅動。由於四個車輪均有動力,附著利用率最高,但重量大、占空間是它的顯著缺點。此外動力流失率比單軸驅動大。四輪驅動過去只用於越野車,近年來隨著限滑差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四驅系統已經能夠精確的調配扭矩在各車輪之間分配,所以出於提高操控性的考慮,採用四輪驅動的高性能跑車也越來越多。

把生活翻譯成汽車--專訪汽車設計大師喬治亞羅

提及喬治亞羅,圈內人都知道這是一位舉世矚目的汽車設計大師。不少名車都出自於他的手筆,如被復活的「布加迪」高級跑車、寶馬M1、「馬薩拉蒂3200GT」、「雪佛萊CORVETTEMARAY」以及阿爾法·羅密歐最新版本的「VISCONTI」等,而德國大眾最出名的「W12」概念車和豐田「凌志GS300」更是他的傑作。

面對喬治亞羅,我發現他並不像傳媒所介紹的那麼神秘,在交談中他就是內行的設計商人,不僅懂市場,而且更懂得生活。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穿著打扮,都十分強烈地傳遞出他是一位大師級人物的信息。

中國需要汽車設計

「中國需要汽車設計。」喬治亞羅一見面就開門見山地說。他認為,目前中國正進入汽車時代的門檻,需要汽車設計來支撐、豐富汽車的品種,猶如服裝一樣,需要多樣化。也許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喬治亞羅特地親自來華參加今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車展,以感受中國人對汽車的熱情。

「我們是提供專業技術服務設計的公司。」喬治亞羅很直率地說:「我們與跨國公司不一樣,是為企業服務的第三方。從創意到造型設計,再到工程設計乃至整車製造技術我們都可以提供,完全是為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專業公司。」

喬治亞羅很清楚,目前中國汽車業什麼都不缺,就缺設計沒引進。對中國汽車企業來說,在製造硬體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車企業差,尤其是目前幾家著名的主流轎車企業的裝備在世界上可以稱得上是一流的。然而,在技術和開發上受制於人的這些企業很難有自主開發的話語權。喬氏說,他是從事汽車設計的,對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的開發情況都比較了解,他的產品就是「賣設計」或「賣創意」。對於他來說,只要肯出價錢,什麼樣的汽車都可以設計出來。在他的設計庫里存儲了200多輛汽車的設計數據,可以變換出各種各樣的車型供你挑選。喬氏說,我們可以出概念設計,也可以替你設計造型或工程設計,還可以提供交鑰匙工程(設計開發出可以進行生產的汽車)。

重要的是創意

應該講,喬氏在中國的出名和影響力還是近幾年的事。早在五六年前,喬氏就把眼光投向了中國,先是在深圳探營,曾一度想與深圳一家設計公司合作,後又經常出現在上海和北京的國際車展上,僅我手頭收集有關義大利喬治亞羅設計公司的資料就有好幾個版本。所以,我對喬氏說,你在中國的出名應該感謝華晨和南京菲亞特,是他們提高了你的知名度。

大家知道,中華轎車和派力奧是喬治亞羅設計的。尤其是派力奧,在整個品牌的推廣介紹中,都離不開對喬治亞羅的「借勢」,中華車也一樣,現在的斯巴克也一樣。我們說,派力奧洋溢著義大利優雅迷人的風格,實際上是喬氏對生活的闡釋。至今,在中國所有的家轎車當中,派力奧卓爾不群的風格已被時尚人士稱之為最耐看、最有品位的個性化家庭轎車。

對此,我請教喬氏,你當初是怎樣設計這款車的?喬氏說,汽車對於西方人來說,是體現生活方式的道具,作為精緻生活載體的派力奧,首先要富有生活情趣,車身要充滿活力和朝氣,雅而不俗,反映適應年輕人需求的情調;其次,從前臉到後尾,在設計手法上一氣呵成,流暢而沒有一點「累贅」,給人以簡約的親和力,又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突出動感和靈性;再者,整車性能是專門為喜歡汽車的人設計的,不僅操控靈便而且駕駛起來更爽。我開玩笑說,派力奧就像是朋友或是情人可以對話和交流,與其相伴就像融入畫中的人,或人入畫中的畫,一幅流動的風景。

喬氏會意地說,如果有這種效果設計就算是成功了。「派力奧的設計基調就是有情趣的生活,處處要很生活化,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同時也要含蓄。」他透露,派力奧的更新版已經完成,要比現在的車型更完美。這也是喬氏在談到派力奧時比較高興的事。他說,派力奧最初的想法是一款為國際市場而設計的「世界車」,現在不僅在巴西等國家很受歡迎,而且被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所認可,這真是莫大的欣慰。

作為世界級的汽車設計大師,喬氏有把西方人的高雅與東方人的含蓄較好地應用在中華轎車上的經驗。我說,嚴格地講中華轎車的概念是中國人設計的,你只不過是把它翻譯成了設計的語言,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表現出來而已。對於這一點,喬氏並沒有表示異議,他說,對設計師來說,重要的是創意,對生活和消費方式的理解。當初華晨找到他是先設計一輛MPV,再設計一款轎車。想不到在充分了解了客戶的要求之後則先設計出了中華轎車。喬氏說,這也符合我們的設計哲理,即「根據對消費者的興趣和需求的研究,提前改變最終客戶的趣味。」不過他認為,如果當時華晨把工程設計也交給他們的話,也許這輛車會更成功。通過對中華車設計的過程,喬氏已經基本上了解了中國人的需求和對車的理解。這一點對於喬氏進軍中國的設計市場增強了不少信心。

設計師也是商人

有趣的是,喬氏在這次的北京車展上親自「練攤」———在展位上放了三輛車(寶馬敞篷跑車、SPARK和中華轎車)。我注意到,其中有一輛SPARK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國產車。喬氏說,這輛車就是由他在1998年為大宇公司設計的馬蹄茲(Matiz)。流暢的外形使這款小車玲瓏透剔,嬌俏可愛,如同一個小精靈。這在微型車的設計當中可以稱得上是經典製作了,難怪美國通用公司在介紹這款車時要特別提到這是喬氏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車。

短暫的采訪中,喬氏透露了他在中國開拓設計市場的打算。根據他與日本、韓國等汽車企業打交道的經驗分析,他認為中國正處在汽車設計的飢渴狀態,與20年前的日本、韓國一樣,正處在需要設計來改變本土汽車形象的時候。他反復強調,合資企業是以市場為目的的贏利行為,不可能來扶持合作者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這對於像他這樣的設計公司來說正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能夠毫無保留地提供產品開發設計技術和人才的培養。對此,喬氏告訴我,他的公司已經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並已著手與一些汽車企業開始合作。

幽默風趣、成熟老練、拒絕輕浮、注重細節,這是采訪過程中喬治亞羅留給我的基本印象。當我請他在中華車和派力奧跟前留影時,他特地穿好西服,大方地作了一個隨意的姿勢才讓拍照。當我問及有關世界汽車設計潮流時,喬氏的眼裡並沒有流露出指點江山式的權威,而是很平和地與你探討汽車設計的看法,如造型、風格、製作、技術和服務等。他說,設計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語言翻譯,並不是簡單地玩前衛與古典或時尚與深沉,而是將生活語言和技術語言結合起來的一門學問。汽車是特殊符號,其深層次是一種物化的文化。成功的設計都具有精彩的人文元素作依託,表現的是先進技術的巧妙應用。

通過采訪,喬氏讓我認識了作為設計大師的喬治亞羅,同時也認識了作為設計商人的喬治亞羅。這正如他自己所說,設計師提供給客戶的不僅應滿足客戶的特殊要求,而且要反映客戶的市場趨勢和期望值。所以,我們說設計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半個商人(市場專家),看來一點都不為過。

Ⅸ 汽車做四輪定位好還是動平衡好

動平衡是屬於輪胎與鋼圈之間的重量偏差,表現於車子開起來後,方向盤會晃動,而且一般是一個速度段內,比如60--80 之間,低於60不會,高於80也不會。

四輪定位是底盤件和車輪之間的角度偏差,正常都是底盤件問題,比如球頭,下擺臂,仰角等等,效果有:吃胎、跑偏、方向盤不正等。

1、四輪定位:

通俗點說,四輪定位就是通過調教輪胎與轉向、懸掛等各部件的幾何角度,保證輪胎與地面的緊密結合。由於車輛的四輪、轉向機構、前後車軸之間的安裝應具有一定的相對位置,這個相對位置是由廠家制定的標准值。調整恢復這個位置的安裝,就是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包括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後輪外傾(角)、前輪前束和後輪前束六個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四輪定位是調整車輛底盤系統間的角度系數,是一種維修手段,不要輕易做。

2、四輪定位的作用:

四輪定位可以使汽車保持穩定的直線行駛和轉向輕便,並減少汽車在行駛中輪胎和轉向機件的磨損。

3、做四輪定位的情況:

(1)、車輛行駛性能受到了影響(如車輛出現跑偏、轉向精準度變差、「啃胎」嚴重、打方向不能自動回輪等現象)。

(2)、因事故造成底盤及懸架的損傷。

(3)、輪胎出現磨損異常。(也要考慮到是否是因胎壓不正常才導致了異常磨損,一般情況下,胎壓過高會加劇胎面中央的磨損,而胎壓過低會加劇胎面兩側的磨損;如果一側出現磨損,則可能是外傾角出現偏差。)

(4)、車橋及懸架的零件被拆下過。(很多改裝車發燒友喜歡更換原廠避震器,更換完也必須做四輪定位。)

1、動平衡:

通俗點說,動平衡就是通過矯正車輪(輪胎 輪轂)的配置平衡,從而使車輛輪胎一直處於同心運動。由於製造上的原因,車輪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

當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或是消除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動平衡。

2、動平衡的作用:

動平衡可以確保輪胎能夠平順行駛,避免抖動,讓車輛高速行駛起來更平穩安全。

3、做動平衡的情況:

(1)、更換或維修過輪胎系統(輪胎或輪轂)。

(2)、常規保養,拆下輪胎檢查時,應做動平衡檢測。(有些車輛因為使用時間過長,會造成「動平衡配重塊」脫落,導致輪胎的配重失衡,因此有必要檢測動平衡。)

(3)、高速行車,車身、方向盤有抖動現象。

(9)汽車總體布局哪個平衡最好擴展閱讀:

四輪定位的作用:

由於車輛的四輪、轉向機構、前後車軸之間的安裝應具有一定的相對位置,這個相對位置是由廠家制定的標准值。調整恢復這個位置的安裝,就是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要調整的數據:

1、主銷後傾作用:直線穩定性,轉向回正。

2、主銷內傾作用:穩定性,轉向回正。

3、車輪外傾(負外傾)作用:增大輪胎接觸面,抵消不良影響。

4、前束(前展)作用:抵消車輪外傾(內傾)造成的不利影響。

(資料來源:網路:四輪定位)

Ⅹ 汽車上的高音 低音 左右平衡 前後平衡調到多少最好

沒標准,不同音響參數不同

閱讀全文

與汽車總體布局哪個平衡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Q3這個級別對應哪些車 瀏覽:978
賓士梅德賽斯商務車是哪裡產的 瀏覽:240
賓士的小木馬這首是什麼歌 瀏覽:861
汽車雨刷精在哪裡 瀏覽:931
汽車首撞是什麼意思 瀏覽:671
賓士什麼轎車是無框車門 瀏覽:521
寶馬內飾可以添加什麼 瀏覽:759
賓士汽車缸蓋螺栓哪裡賣 瀏覽:708
寶馬的門氛圍燈怎麼拆 瀏覽:345
湛江賓士寶馬哪裡有租 瀏覽:8
工業油污處理安全措施有哪些 瀏覽:608
汽車開空調水溫高怎麼回事 瀏覽:272
產品工業設計怎麼做 瀏覽:673
汽車vc是什麼功能 瀏覽:544
白銀工業機器人有哪些 瀏覽:410
怎麼區分寶馬x1新老款 瀏覽:234
工業廠房一般多少年建成 瀏覽:678
06寶馬730氣泵在哪裡 瀏覽:226
奧迪q5l安裝好導航怎麼摳殼 瀏覽:975
汽車車頂的黑色膜怎麼拿下來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