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汽車內飾三大件哪個牌子好

汽車內飾三大件哪個牌子好

發布時間:2022-09-18 21:11:58

『壹』 韓系三大件和國產三大件哪個好

韓系三大件和國產三大件哪個好?雖然說韓系車在國內已經逐漸式微,但是這是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如果跳出國內的大環境,從更大的視野來看韓系車,國產車和韓系車的差距依然肉眼可見。

雖然韓系車去年國內全年銷量才79萬輛,但是作為僅次於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大眾集團、豐田及通用集團的全球第五大車企 汽車 廠商,現代 汽車 集團2018年全球累計銷量達到了740萬輛,該銷量在全球所有的 汽車 集團中位列第五。作為對比,國產品牌中全球銷量最高的吉利 汽車 2018年共賣出了145萬輛,在全球銷量排名第18。如果除去國內銷量,國產品牌中沒有一家能夠進入前三十。

而且,現代集團的底蘊也遠非國產車可以媲美。截止到2019年,現代集團全球累計銷量已經破億,單單北美、歐洲、中國三大市場,累計 汽車 銷售量已經達到9249萬台,國內自主品牌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追趕。

在很多人眼裡,韓系車的技術實力平平無奇,好像連一些國產車都不如,實際上是韓系車沒有重視起中國市場,很多重磅車型都沒有引入國內,造成很多國人的誤解。別的不說,單單變速箱這一項,就有很多自主品牌依然在使用現代集團的變速箱。而我們的自主 汽車 品牌,連一台像樣的AT變速箱都很難造出來。

關於韓系車的技術實力,這三句話可以作為參考:

1、自動變速箱一直是國產 汽車 最大的瓶頸和「痛點」,而現代集團是全球屈指可數的擁有DCT、CVT、AT三種變速箱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車企之一。

2、現代集團是沃德十佳發動機的「常客」,不僅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有油電混動、純電、氫能源動力總成都曾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稱號,而自主品牌至今沒有一款發動機入圍。

3、現代集團已經開始布局氫能源領域,現代的NEXO,一次加氫續航超600km,已經正式量產並且出售。

在這里我們只討論三大件的研發實力,韓國人確實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韓國人的傲慢也讓他們付出了代價,但是一碼歸一碼,看看海外的韓系車就明白,韓系車的技術實力確實比國產車強得多。

比如這款車——現代IONIQ,很多人一談到油電混動就是兩田,其實現代 汽車 在混動技術上的積累也很強,國外售價2-3萬美金的現代IONIQ,對標豐田普銳斯,綜合油耗4.46L/100km,但是在國內不發售。

再比如說,現代在國內的SUV旗艦是勝達,但是在美國,車長近5米的七座SUVPalisade配備3.8LV6發動機+8AT,就連這內飾豪華感,國內的現代車型上見得到嗎?

現代NEXO——氫燃料電池的SUV,一次加氫能夠行駛600km以上,已經在美國和歐洲銷售。

就連小鋼炮都沒有引進國內,現代的VELOSTER N,不到6秒就能破百,配備2.0L的雙渦管渦輪增壓發動機。

最後,我們並非為韓系車的傲慢洗地,韓國人不重視中國市場,就算敗走中國也是活該,但是既然問到韓系車三大件和國產車三大件的差距,就必須得承認事實。看到差距,我們是為了更快的前進!掩蓋真實,無益於自主品牌的進步。韓國的 汽車 工業幾乎和我們是同時起步,為何差距卻越來越大,這中間的原因值得我們去反思。

曾幾何時聽到最多的國人對國產車的評價已經是「超越韓系,看齊美系,緊隨日德」。我並不否認國產車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有質的突破,包括在 汽車 核心部件的變速箱和發動機領域一些有實力的國產品牌也逐漸擺脫了圍繞三菱的噩夢。而從國產車近幾年發展來看也度過了通過外觀、豐富配置和模仿來提升差異化的怪圈開始向硬實力差異化發展。

但是,該正視的還得正視,國產車超越韓系系車還存在一定差距,要說國產超越韓系也只能說是在國內市場的銷量超越了韓系。而國產車之前主要拼的是10萬以內的代步車,如今10萬以內和10萬左右仍是國產車的主要車型布局區間。但是從銷量上看現代起亞集團可以說是全球第五大 汽車 集團,雖然韓系依靠國內市場但全球范圍內韓系還是超越本田、福特的,就是去年在華銷量下跌的情況下整體還是呈上升趨勢。而國產銷量霸主的吉利賣出了150萬輛,五菱135萬輛,長城90萬輛,相比全球范圍內750萬銷量的現代起亞,一個面向國內,一個面向全球(歐美的苛刻條件),說品牌認可度沒有差距肯定是假的。

2018年全球 汽車 品牌銷量排名前十

全球范圍內我們看看頗具說服力「沃德 汽車 」這個涉足 汽車 領域90多年的權威雜志評選。它是一個對量產發動機綜合評價的機構,涉及發動機技術、功率、油耗、噪音、穩定性,也包括其搭載車輛的實況表現,最後給出較為客觀的綜合評價。從2010年-2019年這十年期間韓系發動機僅僅在2013、2014年缺席,也就是近10年沃德十佳發動機韓系入席8次10款,其發動機領域涉及氫燃料、大排量自吸、小排量自吸、小排量增壓以及混合動力。比如國內車型搭載的1.6L、1.4T、2.0L還有2.0L+50KW插電混動。

詳細如下:

2010年-現代4.6L V8 2011年-現代5.0L V8

2012年-現代1.6L L4 2015年-100KW氫燃料

2016年-現代2.0L+50KW 2017年-現代1.4T L4

2018年-起亞3.3L V6

2019年-現代120KW氫燃料和150KW純電動

我們暫且不討論國產什麼時候能上沃德十佳發動機榜單,誰將會是第一款上沃德十佳的。就目前國產發動機各種碾壓別人的膨脹局面什麼時候能徹底安穩下來再討論從技術上超越。以吉利和長城、長安、奇瑞、BYD為代表的國產車才剛剛走出「三菱發動機陰影」,甚至還沒完全走出怎麼可能就去碾壓韓系?而一些號稱「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大多數仍能看到模仿的影子。當然有實力會宣傳的長城、吉利和長安也都有自己的代表發動機,但是實際搭載上在油耗、故障率、調教和性能匹配上並不是太樂觀。正常發動機從設計到研發到測試再到量產一般需要6年甚至更長時間,反觀國產發動機多數只要兩三年一個就可搭載量產,是國產技術太厲害可以跨越時間?懂點機械知識和發動機知識的我想都能看出一些事實。

在 汽車 第二大核心部件變速箱領域國產車難道超越韓系了?現代旗下較為知名的變速箱品牌是摩比斯和派沃特,摩比斯主要在雙離合變速箱方面是強勢,派沃特注重自動變速箱AT方向,不過雙方也都有所涉及。現代起亞集團之所以在全球范圍內馳騁根本原因是技術和工業水平不受制於人, 汽車 領域從冶煉、製造到銷售及零部件供應它都有一套完整的自給自足體系,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產品牌可以基本自給自足的。

韓系變速箱及零部件銷往全球,我們熟知的國產車仍會採用韓系的變速箱。比如哈弗的H6C曾用了派沃泰的6AT並且反響比自己雙離合好很多,H2也用的是派沃泰的變速箱。有DSI技術的吉利一樣也在搭載派沃泰的6AT,比如博瑞1.8T車型。比亞迪唐二代燃油版依然用的是派沃泰的6AT變速箱。而我們熟知的大公司克萊斯勒依然會採用摩比斯的變速箱。當然,派沃泰不光是有4AT、5AT和6AT在8AT上也有所建樹,摩比斯在雙離合上7速雙離合,6速雙離合、以及匹配混動的雙離合上都已實現量產搭載。因此,不說讓國產變速箱先賣給克萊斯勒吧,看什麼時候能讓現代采購國產變速箱再討論超越的問題。

一說到底盤大家都會說PSA,一說到PSA大家都說WRC上法系車多給力,沒錯法系底盤毋庸置疑,看來WRC很大程度反映出車輛底盤性能。最近比較出名的就是一個例子就是2017WRC葡萄牙站現代派出的小鋼炮I20 Coupe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葡萄牙站結束後現代總分排名第二,超越豐田和雪鐵龍,要說別人底盤沒實力也是自欺欺人罷了。說實話,我是根本不願意拉著WRC的車型來對比它們的量產車,畢竟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但是有人非得杠這東西那你可以回放下比賽看看。韓系底盤被貼上鬆散標簽很久了,多少年過去了難道別人都不知道發展嗎?現代曾花重金請的寶馬工程師可不光就只是做做樣子。雖然截止目前大家普遍還是認為韓系底盤不如德系、美系但是它也在努力往更高處走。

排除專業性需要考慮到的風阻、安全、用料及設計布局等因素外,對於家用非承載式車身最直觀體現出底盤特性的就是懸掛。底盤鬆散其實是病,任何車都會遇到,而韓系底盤開幾年就鬆散的標簽確實存在,因為老一代的伊蘭特等車型在懸掛連接、橡膠襯套及彈簧減震等方面確實質量不過硬再加上韓系在底盤經驗技術上確實不佔優勢。在歐洲市場在售車型的最近一次麋鹿測試中現代小型車除了滿載狀態下的i20表現最差外,韓系的起亞、現代其它車型的成績也是居中的表現。因此,韓系的底盤在各大品牌中不佔優勢但也不是最差的,國產車底盤和韓系差距越來越小,但要超越仍需繼續努力,因為底盤穩定技術不單單是硬體條件的滿足,各種電子穩定及控制系統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這一方面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國產車仍有一些是依靠進口或者國外技術。

另外在高端車領域國產車幾乎不曾涉獵,韓系的跑車、MPV、性能車和豪華SUV也都發展多年,這些經驗和技術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超的,再說你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超越豈能是那麼簡單?不管韓系車未來在國內怎樣,也別管國內人怎麼看待韓系車,但你不能否定人家的實力,尤其是在氫燃料領域美日都自嘆不如,我們和它的差距更是不小。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一名 汽車 設計工程師,有任何買車用車的問題,可以關注我,我隨時可以解答~

首先明確一下 汽車 三大件,分別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總成。接下來咱們一個一個分開進行比較。

對於發動機,現代起亞集團有多款發動機曾進入沃德十佳發動機,例如阿爾法,貝塔等,以及去年入圍的氫燃料發動機,這些都是實力的體現,而且他們的發動機燃油經濟型非常不錯。而且國內好幾家 汽車 廠家也用現代的發動機。現代起亞集團的發動機是由旗下摩比斯提供。

對於變速箱,現代起亞集團也是自給自足,剛開始它也是靠模仿日系車起步,但是後來自己慢慢研發,現在它的6AT,DCT變速箱性能也很好,而且國內整車廠也在用。

最後底盤總成,這里主要是底盤調教,在中國,我們一般都是說現代起亞的車底盤偏硬或者偏軟,完美的很少,確實相對於歐美系,韓國的底盤調教還是有差距,但是現代起亞的高端車,例如捷恩斯,K7等高端商務車,那調料也是非常棒的。

在全球銷量中,現代起亞集團在全球排名第五,而且他的銷量和日系車相似,不靠單一市場,每個地方銷量沒有特別亮眼,但是也都不差,所以這樣更可怕。現代起亞集團下面的子公司摩比斯作為全球第五大 汽車 供應商,為現代起亞提供發動機,變速箱等,而且國內整車廠也採用他們的。這也說明韓國三大件比中國的好。

韓國 汽車 工業比中國起步更晚,但是發展卻比中國快的多,所以國內企業還需要再接再厲,爭取早日這些技術不再受制於人。

咱們眼中的韓系車,大都是那些主打 外觀、高配置、低價格 的 高性價比 車型,而韓系車的這一策略,如今被賣點相同的自主車所狙擊、所以最近幾年韓系車在咱們國內的銷量逐漸受到擠壓,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產生了韓系車不如自主車的說法,絕大多數的朋友喜歡通過銷量、判斷車子的好壞,自主車目前沒辦法沖擊到德系、日系車,但卻能對韓系車的銷量形成壓制,所以也就覺得目前的自主車已經超越了韓系車!

實際上韓系車企的策略很清晰,他們知道在咱們這里,韓系車的品牌度根本沒法與德系、日系等車系相比,韓系車又沒有對手那麼強悍的受眾群體(粉韓系車的太少),所以即便拿來最好的產品、一樣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近些年來韓系車在咱們這的市場沒有投放太多強悍的技術,只拿一些偏老舊的技術、配上比較低的價格沖量,結果受到自主車的壓制;不投放技術、不代表韓系車企沒有,韓系那些高端車只不過沒有在我們這投放罷了!

大多數自主車企是靠三菱的老機器起家、賺取的第一桶金,實際上韓系車企也是如此方式起家,也大量仿製過三菱、豐田的機器,只不過差異在於韓系車在賺取第一桶金後,很快完成轉型、投入大量資金自主研發;而我們的很多車企在賺取第一桶金後、卻沉迷於這種盈利方式無法自拔,自主研發太燒錢、或許燒到最後一無所有,所以這本身就存在風險;相比較之下玩山寨就舒服了許多,所以這就是韓系車企起步比我們還晚很多年、但成績卻比我們還大的原因,起步晚不可怕、不斷的走歧路才最為可怕!

這么多年來,自主車企並沒有幾個有自主研發發動機的能力,那些所謂的自主、背後也難逃Avl、Fev的影子,山寨機器更是數不勝數,要不然就是與國外車企搞搞合資、或者玩個聯合研發,最不濟也是在用那些老舊三菱機器,所以這么多年來、咱們有真正的自主機器么?離開了那些外來的技術支持,我們還剩下些什麼呢?所以怎麼和韓系車企比?韓系車企研發的發動機是沃德十佳的常客!咱們可有一台機器上過沃德十佳么?也沒辦法上、很多機器的技術來源都說不清楚,怎麼上沃德十佳呢?有些機器宣傳的很厲害,但卻遲遲無法量產,所以有時候對於自主發動機沒辦法說!

現代控股的魔比斯、派沃泰,都有獨立打造At變速箱的能力,比如六速、八速At,並在乘用車上配備,而我們現在能做到么?咱們很多自主車還在用韓系的變速箱呢,用人家的東西然後問自己的東西是不是比人家強?這邏輯是不是有些問題呢?目前咱們自主車企能拿出乘用車級別、標準的At變速箱幾乎沒有,過去自主過一段CVT,現在大部分轉型雙離合了;雙離合變速器相比較而言、更簡單,能生產手動變速器就能打造出主體,再外采雙離合模塊就可以了,這就是現在咱們很多主機廠轉型雙離合的原因,門檻低些;所以咱們的變速器領域比韓系車企差太多!
所以底盤還用繼續說么?現在除了個別主機廠有自己的平台,很多自主車企還在用國外淘汰的平台呢,所以也就那麼回事吧、希望自主車企越來越好;總而言之咱們的自主三大件最近這些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和五大車系間存在的差距同樣不少,這或許不是 汽車 領域單獨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整個基礎工業,咱們都存在差距,上至生產機器人、下至一個滾珠軸層,哪個處於世界領先?看看國內這些自主車企,用的加工設備、哪個不是德國、日本的設備?所以 汽車 領域也同樣如此,起步晚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彎路,因為彎道超車實在太難!

7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排放法規的國六標准正式實施,雖然國家為了給企業稍以喘息的機會,將國六標准分為a、b兩個階段實行,但部分一線城市因對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的迫切需求,直接上馬國六b階段標准,打得許多品牌措手不及,甚至部分品牌熱銷產品被迫下市。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國產品牌在國六實施前便開始投放符合國六標準的產品,例如6月27日上市的名爵旗艦級SUV名爵HS。

其實對於「國產車」三個字來說,不少存在芥蒂,畢竟國產車之前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廉價、三大件差、安全低、品質低」,唯一的優勢或許就是配置多。例如同樣低價、高配置的韓系車。以名爵HS為例,對比同級合資韓系車東風悅達起亞智跑和北京現代ix35,看看國產與韓系合資之間到底還有多少差距!

國產車「三大件」真的不行?

從三款車型的動力參數來看,名爵HS所搭載的13萬級最強1.5T發動機不論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皆優於起亞智跑和現代ix35所搭載的2.0L發動機,再加上名爵HS匹配傳動效率更高的7速TST雙離合變速箱,實測百公里加速超出兩款韓系車1秒。另外,在擁有強勁動力的同時,名爵HS還以微弱的綜合油耗優勢領先兩款韓系車,且名爵HS滿足更為嚴苛的國六環保標准,足以見得其在市場快速變革下,深厚技術儲備所產生的良性影響。

『貳』 三大件最好的國產車有哪些

隨著國產汽車的崛起,國產車三大件越做越硬,其中奇瑞、吉利、長安、啟辰、觀致等這幾款國產車都挺不錯的,三大件是一款車子的核心部件,質量最靠譜的5款國產車,三大件堪比合資水平,開十年不需大修。

1、奇瑞

奇瑞的車都很不錯,廣大消費者對奇瑞的印象也非常好。另外在質量方面,奇瑞也絕對是靠譜的,特別是在變速箱上,奇瑞可以說在市場鶴立雞群。旗下的汽車早已是保質保量代表。尤其是這款瑞虎7,更是月銷量破萬得到認可,是奇瑞依託全新SUV平台—T1X平台開發的首款車型。

4、啟辰

啟辰之前是東風日產旗下品牌,從日產獨立後,蛻變為全新的自主品牌東風啟辰,得益於日產的技術和平台,啟辰的三大件在同級車中無可挑剔,較低的整車故障率也讓車主非常省心。在國內的質量投訴算是最低的。

5、觀致

觀致是一個致力打造高檔、高端車型的品牌,觀致5是目前最新最熱門的車型,眾所周知觀致這個號品牌差點因為銷量低迷而倒閉,但是在受到融資後,在車型上的升級更加的厚道,觀致5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年算是觀致品牌的翻身之年,銷量上漲的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翻倍的銷量。

『叄』 國產汽車三大件最好的牌子

1、奇瑞
奇瑞的車都很不錯,廣大消費者對奇瑞的印象也非常好。另外在質量方面,奇瑞也絕對是靠譜的,特別是在變速箱上,奇瑞可以說在市場鶴立雞群。旗下的汽車早已是保質保量代表。尤其是這款瑞虎7,更是月銷量破萬得到認可,是奇瑞依託全新SUV平台—T1X平台開發的首款車型。
2、吉利
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以後,無論在性能,安全,技術,動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消費市場上取得的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些核心技術放到世界也可以說只強不弱了。
3、長安
長安汽車算是這幾年在各個領域發展得很好的品牌,不管從轎車領域還是SUV領域都是全盤開花,喜報連連,這得益於長安不斷地提高自身質量和不斷的迎合消費者的口味,不斷的創新才有今天的成績。不過長安的質量上確實還是很過硬的,這是眾多用戶的認可。

『肆』 奇瑞、吉利、長安的三大件質量怎麼樣哪家車企更被看好

奇瑞,吉利,長安可以說都是目前國產汽車品牌裡面的主流品牌,也基本代表了目前國產車的主流技術水平。要說它們的三大件質量好壞和口碑,哪個更好?我認為,這幾個品牌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基本都處在同一水準,各有優劣,很難說哪個品牌就有絕對的壓倒性的技術優勢。

綜上所述,奇瑞,吉利,長安的三大件的質量好壞和口碑,差距並不大,都在伯仲之間,沒有哪個敢說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至於說哪家更被看好,評價指標也不僅僅是看哪家技術誰更強;因為一個企業能不能走得更遠,看的是企業的綜合指標,方方面面缺一不可,把自己短板補齊,那桶水才能裝得滿。

以上看法,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學習,謝謝大家!

『伍』 韓系三大件和國產三大件哪個好

個人韓系,但是我支持國產。

要受近幾年韓系品牌衰敗的影響,如果不是政治因素,韓系依然是比肩本田、豐田、大眾等車企的合資品牌,其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核心部件方面的造詣絕對位居世界前列。

說到維修保養費用高低,也絕對不是合資品牌就一定比自主品牌貴。相反很多國產車保養、零配件比合資車還要貴。尤其是今年以來,韓系為了盡快復甦,大打價格戰,車價較以往平均降幅達到30%,相應的保養、維護、零配件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單看後期支出這一項,國產不比韓系實惠。

韓國車在三大件方面是領先國產車的,我曾經在,三廠都進去過,一廠主要生產緊湊級車型,三廠主要生產名圖,而且三廠還與韓國獨資的摩比斯在一起,只不過分開管理,摩比斯主要生產現代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研發,摩比斯也是現代集團唯一的獨資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廠,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車我們可以共同組裝,但是重要零部件不好意思不能合資,如果韓國現代的三大件不行的話,那就沒得必要獨資了。

雖然現在國內市場因為某些原因銷量不行,但是銷量不代表沒有技術含量,韓系車主要指現代起亞,其在美國和歐洲還是很有市場的,配置相對於歐洲其他汽車品牌要高一些,當然與國產車比配置那肯定是比不過的,就故障率來說的話韓國車大的毛病沒有,就是小毛病。

到現在為止沒聽說發動機出毛病,變速箱出毛病這些,小毛病小故障率任何一個品牌都有,所以不好說,國產車現在在發動機方面稍微有點起色,底盤調節方面還是不行,而在變速箱方面差距更大。

我覺得普遍來說韓系車要比國產車故障率低些,但是性價比不如國產車,現在的車故障率都非常低,隨便一輛車三大件正常家用基本開個十年八年都不是問題,同價位國產和韓系比空間、配置、做工用料、操控、安全性、舒適性等方面要比韓系好些,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國產,現在的車三大件都沒問題,出故障基本也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我還是會選擇性價比順便支持國產!

用車感受:

優點:操控,性價比

缺點:行駛噪音有些大,行駛140KM/H 在車里聽不到轉向燈的聲音。

外觀:空間的大小也是根據家庭人數和人的瘦胖來判斷的,我家裡人沒有超標的,所以,空間還是能滿足要求。

內飾:起步不肉,讓你信心十足。在滿載的情況下,3000轉以上動力還是源源不斷,高速上提速也是挺快的。

空間:控制起來還行,方向有點不好,時輕時重。

配置:高速城市一半一半 還過得去手動擋7.8左右能接受,

動力:不懂啥叫舒適性,主要是沒做過好車,過顛簸路面顛的比較厲害

操控:個人感覺外觀耐看,不過畢竟是老款了,不過也不過時

油耗:搪塑的中控和門板值得一贊,很好,有種帕薩特領馭的感覺,門板和中控搪塑特別像

舒適:同價位中經典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優點:對最滿意的一點就是操控了,轉向靈敏,方向盤指向准確沒有虛位,底盤也比較扎實,過彎的時候很有信心,在市區超個車什麼的沒有問題。

缺點:做工一般

外觀:駕駛室後部空間小,坐2個成年人1個小孩還行,三個成年人有點擠,並且腿伸不開,長途滿載後排人腿累得慌。

內飾:起步慢,後面提速不錯,新車沒敢踩油門,到處測速,也不敢過90,一般2000轉就松油了。

空間:MT的感覺非常棒,動力隨你控制、方向指哪兒打哪兒。

配置:8毛1公里有點高,我想這1.8的應該在5毛多6毛的范圍,與想像有差距。

動力:還行

操控:滿意,經典車型

油耗:內飾材料還是相當不錯的。只不過經典內飾實在是跟不上時代了。看習慣的話約看越是喜歡。

舒適:高非常高!!!!!

缺點和短板。

『陸』 汽車三大件最好的牌子是哪些求推薦。

三大件:底盤、發動機、變速箱。汽車三大件最好的牌子是奇瑞、長安、啟辰,推薦這四款。

1、奇瑞

賓士作為豪車的代表,在品質和設計上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在發動機領域賓士也一直是走在行業的前列,品質也是相當可靠,據統計賓士的發動機故障率在0.84%以下,也就是說在將近120輛賓士車里。才可能有一輛車的發動機出現故障,賓士品質,果真是名不虛傳。

『柒』 哪個品牌汽車的內部裝飾比較好,國產車的內部裝飾如何

很多人評價汽車顏值,只會看本身外觀設計,但是就像我們常常會忽視一個人的內在美,很多人在看車時也常會忽視汽車的內飾。而提到內飾設計出色的車型,賓士S級、林肯領航員這些豪華品牌打造的車型自然常常會被人提及,國產車卻又往往被忽視了。那麼在國產車中,有哪些內飾設計出眾的車型呢?接下來筆者便為大家盤點5款擁有最美內飾的國產車,它們分別是哈弗F7、獵豹邁途、奔騰T77、吉利星越以及新寶駿RS3。


總之,上述五款車型在國產車中,都是內飾設計比較不錯的代表,也擁有一定程度的創新,不過相對來說,獵豹邁途市場口碑比較一般,有點徒有其表;而奔騰T77價格相對適中,頂配不足14萬,如果不考慮品牌,可以入手;哈弗F7和吉利星越價格就要高得多了,這兩款車型都是國產里的高端品牌,定位相對較高;新寶駿RS-3盡管也是自主高端品牌,但是頂配價格也才8萬,且外觀內飾、實際產品力都比較不錯,適合年輕人代步。

『捌』 奇瑞汽車的「三大件」到底是什麼真的是國產車里最好的嗎

說到這里,我真的很想念奇瑞,但這些年來,看到奇瑞越來越困惑,找不到自己的發展道路,錯過了三年多前的變化轉折點,沒有跟上《紐約時報》的步伐,然後走下坡路沒有回頭,或者感到有點難過。近年來,長安長城吉利發展太快,走了正確的路,就像站在銀河巨艦上一樣蓬勃發展。奇瑞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例如,奇瑞一直想要影響的高端品牌一直非常困難。即使與他人合作,一手好牌最終也會打得很差,比如像流星一樣綻放的觀點,盡管失敗並不完全是奇瑞自己的問題。時間、地點和人員都有客觀限制,奇瑞在這條道路上不如吉利長城等品牌。據說奇瑞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獨立開發的三大部件,至少十年來沒有人能比奇瑞更好。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玖』 汽車三大件最好的牌子是哪些求推薦。

汽車三大件,是指發動機、變速器以及底盤。



發動機

汽車心臟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決定著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穩定性和環保性。而發布機的結構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動力表現,先了解發動機的結構,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挑選符合自己要求的車。



發動機的缸數通常有4、5、6、8、10、12缸不等,不同的缸數常用的排列方式也不一樣,有直列式、水平對置、V型、W型這幾種常見的排布方式。

通常情況下,缸徑相同,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大,而在排量相同的條件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就越大。



發動機的進氣形式也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目前常見的發動機有兩種進氣形式: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

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成熟,可靠性很高,動力平順性好,但是動力有時過於孱弱。

渦輪增壓發動機通過對進氣空氣進行壓縮,相對省油而動力強勁,但由於經過空氣壓縮機和中冷機動力會遲滯一會,動力的平順性不如自然吸氣發動機,且發動機壽命較短、維修保養較為昂貴。

總之,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各有千秋,知道它倆的優缺點後,買車時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就好。如果你喜好簡單愜意的駕駛感受,信哥推薦你選擇自然吸氣發動機;對於追求強勁動力,享受速度的小夥伴們當然是選擇渦輪增壓發動機。

閱讀全文

與汽車內飾三大件哪個牌子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賓士a級首付多少錢 瀏覽:421
小邁巴赫和賓士e哪個好 瀏覽:975
奧迪a6l25發動機怎麼樣 瀏覽:481
工業店面拆遷怎麼補償公司工廠 瀏覽:261
奧迪a3如何查看電量 瀏覽:804
賓士車標是怎麼畫的 瀏覽:883
用工業鹽水調水洗澡有什麼害處 瀏覽:225
寶馬換車牌怎麼處理 瀏覽:732
永州汽車底盤加強件有哪些 瀏覽:727
舒城工業園區買的話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82
汽車電路短路會出現什麼故障 瀏覽:579
奧迪的電動車型有哪些 瀏覽:58
奧迪q41價格多少 瀏覽:470
南寧汽車貸款都有哪些公司 瀏覽:977
花橋到武漢汽車要多久 瀏覽:146
鄉鎮工業園區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842
寶馬3系多少錢新車報價 瀏覽:375
陽春工業園哪裡招聘 瀏覽:432
廣州汽車音響改裝哪裡好 瀏覽:795
榮威r標汽車有哪些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