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看車有沒有力是看它的排量還是馬力
馬力(嚴格來說是扭矩,不過一般大馬力肯定具有大扭矩)。
增大排量肯定能提高輸出功率,不過現在渦輪增壓技術能使小排量發動機達到甚至超過大排量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例如3.0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採用機噴技術的也就能輸出260馬力左右(大家熟悉的豐田陸地巡洋艦4.0的發動機才245馬力),而2.0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能產生超過300馬力的功率輸出。
❷ 汽車夠不夠力主要看什麼
1.
主要看發動機技術參數中的功率和扭矩,排量相同扭矩越大動力越足。如果是帶渦輪,注意看渦輪遲滯范圍
2.
一般來說發動機排量越大,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也會越大。升功率反應的就是發動機燃油轉化效率。升功率越高,說明發動機燃油轉化效率越高,性能也就越好。
❸ 汽車的動力看什麼參數
1、汽車動力參數和傳動一些的都有關,形象的說功率就相當於一個運動員的耐力,而扭矩就相當於他的爆發力。
2、發動機的扭矩不是在某一固定轉速下出現的,而是發動機出現了一個峰值扭矩平台,也就是說發動機在這一轉速范圍內都能產生最大扭矩。一般來說採用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更容易出現扭矩平台。而你看的途觀正是渦輪增壓的。
3、所謂渦輪增壓器就是一種提高發動機效率的東西,渦輪增壓器是由發動機所產生的廢氣所驅動的,廢氣驅動空氣壓縮機,把空氣加壓混合進入汽缸內,以增大發動機進氣量,提高燃燒效率,從而提升功率。具體你可以上網路查,現在渦輪增壓很流行的,它是不改變車子排量的前提下,增大車子馬力最好的方法。
❹ 汽車夠不夠力主要看什麼
發動機
發動機——是將某一種形式的能量轉換為機械能的機器。其功用是將液體或氣體的化學能通過燃燒後轉化為熱能,再把熱能通過膨脹轉化為機械能並對外輸出動力。汽車的動力來自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為汽車的行走提供動力,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環保性。簡單講發動機就是一個能量轉換機構,即將汽油( 汽車發動機
柴油)的熱能,通過在密封汽缸內燃燒氣體膨脹時,推動活塞作功,轉變為機械能,這是發動機最基本原理。發動機所有結構都是為能量轉換服務的,雖然發動機伴隨著汽車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在設計上、製造上、工藝上還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變,這是一個富於創造的時代,那些發動機設計者們,不斷地將最新科技與發動機融為一體,把發動機變成一個復雜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使發動機性能達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車廠商也將發動機的性能作為競爭亮點,
❺ 汽車有沒有力氣究竟是看馬力還是扭力
最大馬力
是指該車可以實現的最大動力輸出和功率是一致的(1ps=0.735kw);
功率越大,轉速越高,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來表示汽車的動力性。
扭力
其實是扭矩,是用來描述發動機曲軸轉動的力度;
扭矩越大,汽車的牽引力也就越大,加速快,拖拽能力強,起步也越快。
但是馬力可以代表一切,高馬力不僅可以表示各轉速區域的扭矩很大,還可以表示這款車的技術的優越性。(因為只有使活塞和進排氣的閥門的材質進行強化和輕量化,才能使發動機的轉速提高)
所以,買車最好是馬力大。
因為跑車和suv的側重點不同,並且suv是四輪驅動,因此越野suv馬力扭力比跑車小。
❻ 衡量汽車是否有勁,怎麼看數據啊
發動機的好壞不能只看總功率。很多人總是拿功率說事,其實他們不懂車。功率這個東東大家比較熟悉,因為家用電器都標有功率,大家常用。但是扭矩很多人就不熟悉了,一般只有物理專業的人才知道。說簡單點扭矩代表車的牽引力,也就是動力。而總功率只和最高速度有關,最高速還和變速箱、車重、車的剛性等等有關,發動機功率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但是牽引力(扭矩)卻決定車勁的大小。扭矩大車勁大。老美都知道:大功率不如大扭矩。卡羅拉的發動機不如大眾的好,因為發動機不能只看總功率,還要看扭矩和最大功率和扭矩出現時相對應的轉速,轉速越低越好。1.6的EA111發動機:77kw/5000轉,扭矩155/3800轉。卡羅拉的1.6:90kw/6000轉,扭矩154/5200轉。可以看出EA111的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對應的轉速比卡羅拉的低很多,特別是扭矩。這樣不但動力強,而且發動機壽命將延長。對普通開車來說,2000-4000轉時最常用的轉速區間,超過5000轉的基本很少用,除非你以極快的速度開車。日本車只求數據好看,而缺乏實際性能,真正才騙人。新一代卡羅拉1.6的發動機參數:90千瓦/6000轉,154/5200轉,對比老花冠的,88千瓦/6000轉,152/4400轉。大家會發現,新一代卡羅拉的總功率和扭矩提升的十分有限,但為了扭矩提升2,轉速卻由4400提高到5200,增加了800之多。這分明不是新的發動機,只是對老花冠的發動機做了重新調教的結果,性能也差不多,千萬別被豐田忽悠了。EA111發動機現在使用在上海大眾朗逸和POLO身上。比較一下新老POLO的1.6發動機:新的:77千瓦/5600轉,155/3800轉,老的:74kw/6000,145/3800。大家可以看出,新POLO發動機比老的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功率、扭矩數值上提高,而相應的轉速卻沒有提高。155的扭矩是目前1.6發動機中比較高的,這里肯定使用了新技術,德國人沒有宣傳而已,否則扭矩不可能這么高。對比上市的一些車1.6排量的,307:142/4000;賽拉圖:143/4500;福美來:149/4500;悅動:145/4500;速騰:145/3800;新凱越:146/3650。大家發現,一般1.6的發動機扭矩在145左右,而韓系車轉速普遍偏高。卡羅拉吹得那麼好,什麼vvt-i,扭矩只不過才154,還是在5200專才實現,朗逸的155在3800轉就實現了。這里只提扭矩,因為扭矩在日常開車時更有用。
❼ 看一輛汽車的動力,是看馬力還是功率
比如有些轎車馬力很大,扭矩比較小,可以跑的很快,但是它拉不動40噸的貨物,而卡車馬力一般,但是扭矩很大,就可以拉動很重的貨物。下圖是發動機的外特性曲線,也就是發動機油門全開的時候,發動機的功率、扭矩隨轉速變化的曲線。比較陡的曲線是功率曲線,比較平緩的是扭矩曲線,從曲線的變化規律可以看出,在扭矩是體現該車力量大小的。
舉個例子:這里有一堆石頭,有大有小,由兩個人A和B過來搬走,A用盡最大力氣一次能搬起100KG的石頭,B只能搬起50KG的石頭,說明A比B力量大。常常圍繞這兩個關鍵詞,馬力和扭矩。那到底什麼是馬力和扭矩呢?它們的數值又說明了什麼呢?馬力和扭矩之間有什麼關系呢?今天我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關於發動機的關鍵聯想詞基本為上述五組,想要選擇到低油耗高性能的發動機,首先要了解馬力功率與扭矩的關系,其次是NA與Turbo的低扭爆發力與馬力和油耗的關系,本篇嘗試後,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
汽車的扭矩是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車有多大的力氣,跟扭矩直接有關系的是汽車的加速時間,同等條件下,扭矩越大。
❽ 汽車動力性看什麼
功率和扭矩是汽車發動機參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實際的購車決策中,這兩個數值也往往被反復比較,那麼,到底如何看待這些數值,怎麼判斷汽車動力性呢?網上有不少專業科普文章,但是許多車友還是沒有辦法很快地對這兩個概念建立起正確的認識。接下來,小編會盡量在五分鍾之內,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你看懂汽車動力性能的相關問題。
汽車發動機
汽車動力:發動機輸出功率和扭矩是什麼?它們之間有聯系嗎?
發動機輸出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發動機可以做的功,它可以衡量發動機做功的快慢。相同排量車型之間,最大功率越高,就說明發動機效率越高,做功速度越快,技術越先進。發動機扭矩全稱也應該是發動機輸出扭矩,是曲軸端輸出的力矩,是力與力臂的乘積,它經過變速箱的傳動,來推動車輪旋轉前進。相同排量車型之間,峰值扭矩越大,推動車輪的力就越大,改變慣性的能量就越大。
它們之間不僅有聯系,而且聯系還非常緊密,發動機輸出功率=扭矩·角速度。實際上功率數值是測不出來的,一般都是在專業的測量平台上,通過轉速與扭矩之間的關系,測算出具體的功率數值。
汽車動力: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哪個更能代表汽車動力性能?
汽車的動力性能主要體現在加速能力、爬坡性能、最高車速三個方面。一般說來,汽車最高速度與發動輸出最大功率有關系,爬坡性能和加速能力也是與發動機峰值扭矩有關。但大功率或大扭矩一定會帶來更好的動力體驗嗎?並不一定。需要注意的是——發動機輸出功率和扭矩與汽車動力性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重型載貨卡車發動機扭矩數值特別大,比如解放J6P 420馬力 6X4牽引車的峰值扭矩就可以達到驚人的2000N·M,爬坡和起步性能就比較強,但其他方面就相對較差,這也與大家潛意識中的動力體驗大相徑庭。
發動機最大功率越大也不代表加速能力就越好;反之,最大扭矩值越高也並不能代表汽車跑得就越快。你到底是看重加速能力?最高速度?還是爬坡能力?並不能一概而論,所以這兩者都不能完全反應汽車的動力特性。
大型汽車
汽車動力:開車一定要學會看扭矩和功率曲線
最大功率與扭矩的數值後面都會標注一個變數,那就是轉速,如上汽通用雪佛蘭-科魯茲最大功率84KW/6600rpm,最大扭矩146NM/4000rpm。也就意味著在不同的轉速條件下,會達到不同的扭矩和功率輸出。通過扭矩和功率曲線,可以熟知發動機的輸出特性,從而更好地駕馭動力表現。
比如許多人在高速超車時,可以通過降擋降低齒輪比來獲得一定的轉速增加,來達到峰值扭矩,並快速提升發動機功率,來提高汽車行駛速度。普通消費者在日常駕駛中2000rpm左右就要換擋(自動變速箱的換擋轉速一般也不太高),以免高轉所帶來的振動、噪音、油耗等困擾,所以沒有到達最大扭矩轉速區間就換擋了,峰值扭矩從來沒有用過,從而認為發動機動力表現形成誤解。
汽車動力:低轉高扭與高轉高扭哪個更好?
在自然吸氣時代,高轉高扭的發動機特別受到追捧,例如保時捷的外孫、現任大眾汽車董事長的皮耶希,還有就是自然吸氣時代的寶馬工程部門,這種發動機通過高轉速,使發動機吸入更多的空氣,從而噴注更多的燃油來得到更大的扭矩和功率,適合高速行車和賽場上的表現,並有利於減少積碳,這樣的做法還可以在很小的排量上得到較強的動力表現,缺點就是容易造成發動機的磨損和油耗增加。
但是,還有許多普通經濟車型卻討巧地調教成「低速高扭」,讓峰值扭矩可以在很低的轉速時到來,獲得足夠多的加速能力,提升普通消費者的動力感知,非常適應市區低速路況的行駛,但是這種調教在跑高速時達到一定的速度之後,逐漸接近最大功率輸出,而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值就會有一定的衰減,從而會感覺高速加速乏力。
汽車儀表盤
當然,目前來看,自然吸氣發動機低轉高扭更受普通消費者歡迎,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出現也使得高轉高扭發動機「小排量、大動力」的優勢逐漸有了新的替代品。
汽車動力: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功率特性與扭矩表現上的差別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況表現通常與自然吸氣發動機有所不同,最大的表現就是在渦輪的介入下,發動機艙進氣量得到提升,峰值扭矩不僅大幅增加,而且還可以保持在一個很寬廣的平台上,最大功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近幾年,為了解決渦輪遲滯現象,通常在1500左右開始(比如大眾1.4TSI發動機),就可以啟動渦輪,從而更快地獲得增壓效果,盡快達到寬廣的峰值扭矩平台(1250-4000rpm),獲得更強的動力特性。這也是最近幾年,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動力表現上大幅超越自然吸氣發動機,逐漸占據主流地位的原因。
汽車動力:汽車動力性能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汽車動力性能除了與發動機的這兩個參數有關之外,還要考慮變速箱、輪胎、車重、車身設計等許多因素。比如說變速箱影響就很大,根據檔位會用不同的齒輪比將發動機扭矩放大到車輪上,這會導致相同車速時發動機轉速不同,從而帶來不同的功率和扭矩表現,進而影響最終的動力性。比如廣汽傳祺GS4在雙離合與6AT版本之間,動力性能表現就有較大的差異。再比如完全相同的廣汽傳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分別配置在GA8和GS8上,因為車重差異的原因,車友所感受到的動力性能就有較大不同。類似還有大眾旗下1.4TSI發動機在眾多車繫上的表現。
通過以上各種情況分析,我們發現買車時光盯著看汽車的動力發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這兩個數據,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簡單地從最大功率和扭矩值上,並不能完全看出汽車的所有動力特性,購車決策時單方面追求發動機最大功率或者峰值扭矩數值高,都是非常片面的行為。
❾ 汽車動力是看功率還是扭矩
汽車動力是看功率也看扭矩。功率可以決定一輛車的最高時速有多少,扭矩能夠決定一輛車提速能夠有多快。
扭矩主要是體現一台汽車的力量大小,它的單位是牛·米(N·m)。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有兩個人,A用盡全力最大能拿起50kg的啞鈴,B同樣用盡全力最大卻只能拿起25kg的啞鈴,那麼可以說明A的力氣要比B大。以此類推,就可以說A車的扭矩要比B車要大,通常扭矩會和轉速一並來說。
一般來說,是看在發動機有多少轉速時可以爆發出最大扭矩。一般比較好的發動機在低轉速就能爆發出最大扭矩,在1500rpm的時候就可以達到350Nm的峰值扭矩,這樣開起來會感覺動力非常強勁。但如果是在高轉速下(比如某些品牌要達到2000轉以上)才能爆發最大扭矩,意義就不大了。
和扭矩相輔相成的另一個參數是功率。它的單位是「千瓦」(kW),總體來說這是衡量一款發動機能產生多大能量的數值。要想讓汽車這種龐然大物奔跑起來,就需要能量。理論上,如果是完全相同的一輛車,想跑得越快就需要越大的能量,所以功率決定了一部發動機能輸出的總能量,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理解為最大功率決定了他的最高車速。
功率的單位還有另外一種,就是馬力,他的單位是「馬力」(PS),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W=1.36PS。有人常說的多少多少匹馬力,就是說的功率。當扭矩不能讓速度得到提升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靠功率來增強速度。因此,功率和扭矩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9)汽車有力看哪個數值擴展閱讀:
使用因素對汽車動力的影響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汽車受實際環境因素的影響,對汽車動力性影響較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 發動機狀況
發動機技術狀況不良,其功率﹑轉矩下降,汽車的動力性下降,這是顯而易見的。 汽車底盤技術狀況 、汽車傳動系各傳動元件的松緊與潤滑﹑前輪定位的調整﹑輪胎氣壓﹑制動性能的好壞﹑離合器的調整﹑傳動系潤滑油的質量等都直接影響汽車的動力性。
(3) 駕駛技術
熟練的駕駛﹑適時和迅速換檔以及正確地選擇檔位等,對發揮和利用汽車的動力性有很大影響。
(4) 汽車行駛條件
當汽車行駛在高原地區或土路上時,不僅使滾動阻力增加,更主要的是由於附著系數減少,致使汽車的動力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