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晶元一直短缺,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供應
有專家表示汽車晶元短缺現象會在2021年年底逐步緩解,但多位半導體分析師卻表示晶元短缺很可能會延續到2022年。
不過大家也並不用擔心,因為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均在此前表示晶元短缺所帶來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嚴重,目前大部分車型仍在正常生產中。
其實不論是手機缺晶元還是汽車缺晶元都暴露了我們國家在半導體行業發展的不足,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下晶元被人卡脖子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希望我們國家能夠成功研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晶元,盡早擺脫西方國家的束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汽車缺晶元要影響多久
汽車晶元短缺會影響一年左右。汽車晶元短缺的影響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150.3萬輛和145.5萬輛,環比下降37.1%和41.9%。結合中國消費電子行業發展和日韓車規級晶元產業鏈建設經驗,未來通過產業扶持政策聚焦解決上述問題。
汽車晶元的組成部分
「全球半導體晶元供應短缺的問題確實存在,目前還是要看半導體供應商的供應情況,我們暫時沒有收到因為半導體晶元供應短缺對生產產生影響的信息。」博世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晶元命名方式一般都是:字母+數字+字母。
前面的字母是晶元廠商或是某個晶元系列的縮寫。象MC開始的多半是摩托羅拉的,MAX開始的多半是美信的。
3. 汽車供應鏈風險高懸丨晶元短缺或將持續半年
資深汽車電子工程師朱玉龍認為,(晶元)短缺的問題,更多的是在2020年12月開始,延伸到2021年上半年都有交付的瓶頸。這種影響可能對於所有的車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按照需求的排產很難跟上。
不過,崔東樹認為,產量下降所帶來的影響有限,車市沒有想像中那麼悲觀。「不少車企的一些車型還有庫存。車企可以通過調整生產的計劃,來減少影響,同時也可以去一部分的庫存。」
他認為,從車市的走勢來看,明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預計將有7%的增長,市場的需求存在。而在供給端,雖然有部分車企的部分車型會受到影響,但是消費者還有其他的汽車品牌可供選擇。
「雖然有的車企的部分車型的產能會造成缺口,但這不是說,所有的車都不生產了,影響是有限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其他車企類似的車型。」崔東樹表示。
此外,這兩年中國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車企之間的競爭本就十分激烈,價格戰不斷加劇。因此,在主流的合資或者自主品牌市場,即使有的車企的部分車型供給短期內出現不足,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終端價格上漲。否則,消費者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
「晶元短缺不會對終端消費市場帶來大的影響。需求決定供給,我們預計明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會實現正增長。」崔東樹告訴智庫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汽車晶元短缺會影響多久
汽車晶元短缺會影響一年左右。汽車晶元短缺會影響多久,這是全球都非常關心的話題,網路媒體各種報道各種看法都有,據說,汽車晶元的緊缺會持續到2023年。
汽車晶元這組數字,據相關媒體報道,2021年汽車行業的收入損失從610億美元增加到1100億美元,全球汽車製造商產品減少390萬輛,二手車的價格將上漲,通用福特預計今年損失高達20億美元。一輛普通汽車上多達1400個晶元,伴隨著智能化,這個數字還將進一步增加。
汽車電子晶元:
汽車電子晶元是用於汽車上的晶元統稱車用晶元。將電路製造在半導體晶元表面上的集成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集成電路。另有一種厚膜(thick-film)集成電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獨立半導體設備和被動組件,集成到襯底或線路板所構成的小型化電路。
晶體管發明並大量生產之後,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體、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
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組件,集成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晶體管集成到一個小晶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集成電路的規模生產能力,可靠性,電路設計的模塊化方法確保了快速採用標准化集成電路代替了設計使用離散晶體管。
5. 汽車晶元什麼時候恢復
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的時間,因為晶元供應短缺的問題並不是任何一家企業或者國家能夠輕易解決的,此前根據業內多名半導體分析師分析,目前晶元短缺問題很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整個汽車產業想要完全恢復回正常的運行狀態的話估計要等到2023年以後。
為什麼汽車晶元供應這么難?
1、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雖然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大部分歐美國家依舊是新冠疫情重災區,為了響應隔離政策半導體企業就只能停產或者減產,汽車晶元生產速度自然就下降了。
2、汽車晶元擴產成本高
大家都知道生產晶元最重要的就是光刻機,先不說光刻機的製造成本,就算是生產環節中的其餘小儀器價值也是非常高昂的,所以半導體企業並不會貿然進行擴產,萬一過個兩三年後晶元供大於求了,那麼擴產所購買的儀器用不上就面臨巨額虧損了。
3、多個晶元工廠以外停產
2021年2月份美國半導體重鎮德州遭遇暴雪沖擊,雪災導致德州數家晶元供應商被迫停產;2021年3月份日本AKM(旭化成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持續91個小時的火情讓核心晶圓廠損失殆盡,這些意外使得廠商在短期內難以恢復產能。
6. 疫情導致汽車晶元短缺加劇,缺芯問題會持續到何時
汽車晶元和手機晶元同等重要,如果一家車輛製造企業需要製造多輛智能汽車,那麼汽車晶元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許多車輛製造廠商卻面臨著缺少汽車晶元的尷尬境地,他們沒有辦法獲得足夠數量的汽車晶元,影響整個公司的正常發展和營業額。
疫情導致晶元短缺現象加劇,這也使得網友關心智能汽車和智能設備的發展。缺少晶元的問題,很有可能持續到疫情結束。國際交流和國際合作會導致不同國家的多個企業獲得不同的發展機會,尤其是晶元行業的發展。相關的技術人員只能通過線上交流,這大大降低了互相交流的成果。
總的來說,關於智能設備的相關企業缺乏大量的晶元,許多企業都會採取非常有效的方案。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企業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但是企業卻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原材料供應不足等難題。任何一個因素都要影響公司的發展,原材料供應不足也會影響公司的營業額和生產量。
7. 2022年汽車晶元還會缺嗎
2022年汽車晶元還會缺。
據報道,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Tavares)在一場活動上發表意見稱,「我不確定我了解所有的情況,但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半導體危機將很容易延續至2022年。」
為應對晶元短缺,Stellantis集團正打算圍繞所用的晶元進行新的決策,同時准備繼續優先將晶元用於高利潤車型。
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對此持有同樣意見。它判斷晶元短缺將對2021年下半年的汽車銷售產生影響,與此同時晶元短缺的問題將會持續到2022年。不過,戴姆勒的CFOHaraldWilhelm也表示,到了2022年晶元短缺的嚴重性將會降低。
通用汽車、特斯拉、捷豹路虎、寶馬、大眾和中國合資車企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預計即將或者已經受到晶元短缺的沖擊。
「簡化」可以應對「缺芯」
如果無法改變上游供貨,不妨改變自己。減少ECU和MCU的用量是一條現實路徑。這要求主機廠有車載算力晶元的設計能力,將域計算任務上收到車載算力中心進行。
傳統車企的做法,是每一個獨立的功能對應一個ECU。現在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算力合並,但如果實施徹底的跨域計算,就要求部署大帶寬的E-E架構和算力強大的主晶元。代價則是一旦主算力或者匯流排通訊出了問題,全車所有電子電氣功能癱瘓,沒有隔離機制。
這樣的主晶元,代工廠是比較樂於做的,因為它的利潤和手機Soc(系統級晶元)差不多。AI晶元情況也類似。一旦發現MCU供應出了問題,能夠及時更改設計,把算力上收,同時改寫軟體。
這給主機廠的軟體技術團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做到這一點的,只有特斯拉。這就是為什麼特斯拉能在三季度爆產能,彷彿完全不受晶元供應短缺影響一樣。
8. 汽車缺晶元要影響多久
汽車晶元短缺將會影響一年左右的時間。
以下是汽車晶元出現短缺的原因:
1、不可抗力因素:新冠疫情對汽車晶元行業影響巨大。晶圓是製作晶元的原材料,新冠疫情給晶圓生產帶來了劇烈沖擊。。晶圓是製作晶元的原材料,新冠疫情給晶圓生產帶來了劇烈沖擊。
2、汽車產業快速復甦及供應商預估不足:各級別汽車功能晶元搭載數量都在逐年遞增,目前汽車平均約採用25個功能晶元,一些高端車型已突破100個。汽車市場的快速復甦,超出供應鏈對晶元需求量的預判。
3、消費類電子產品產能爭奪: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在疫情期間需求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車載晶元在利潤率上遠不如消費電子類晶元,部分晶元供應商有傾向性的將產能留給消費類電子產品。
9. 汽車晶元什麼時候恢復
當前晶元行業已經在大力支持汽車產業,晶元短缺的困境預計2022年恢復平衡。
汽車的安全性和晶元的質量相關,為了能得到更高質量的晶元,汽車廠商必須在深入參與晶元產業鏈,不會輕易改變供應商。因為各種因素停工的代工廠,對汽車廠商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單一的生產線讓汽車廠商沒有辦法再去找其他供應商,風險大成本高也需要時間。
現狀
2020上半年,疫情打擊下,汽車銷量低迷,廠商減少庫存,但疫情好轉後,汽車需求爆發,這是的廠商卻面臨晶元緊缺的市場,沒有辦法和電子產品行業競爭剩下的庫存。優先供貨電子產品成為上策,筆記本、手機等產品需求量也很大,晶元廠商先生產這些,汽車晶元直接斷供。
此時,有存貨的廠家堅持不了多久,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新的風口讓汽車晶元的需求又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