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國內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假冒產品多嗎
"小奧拓或者大奔,無論怎樣品質的車,有一件本質上的事情是無法迴避的:他們其實就是一堆有效組合並且有效運行的零配件。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觀念中,搞汽車工業的,生產汽車的才是主角,汽配行業似乎只是配角。但振興民族汽車工業,最大的一塊就是零配件技術的進步。這就如同中國足球的發展不是鞋的發展,也不是草皮的發展,而是球員素質的進步。中國汽配行業最終目標是能形成汽配技術的自主開發,從而帶動整車的技術進步。否則國家也不會在汽車零部件國產化的問題上煞費苦心,寸土必爭了。可以說,零部件雖然處於整個汽車行業鏈的下游,卻是整個民族汽車工業的前沿陣地。失去這個陣地,也就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然而行業的技術進步是以一個良好而健康的市場為基礎的。只有啟動市場消費之後才能帶動行業技術研發。消費→研發→消費,這是一個循環,只有當這個循環進入一個良性的狀態,才能在不斷的相互作用下,由量變到質變實現中國零部件行業整體水平的飛躍。
問題是加入WTO以後,讓我們建立這種理想狀態的時間不多了。外國汽配商早已飢腸轆轆,只等食堂叫開飯了。他們惟一的目的是盡可能多地佔有中國汽配市場份額。
如果說「狼」在門口叫是必須面對,已成定局的事,那暫且可以不論,況且鯰魚效應的產生也未必是件壞事。但從內部來說更嚴重的卻是許多人的自毀長城,不得不面對的觸目驚心的事實是: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純正配件的年銷售額約14億元,這個數字僅僅是該公司汽車配件市場份額的1/3左右,充斥市場的其餘2/3均為仿製配件和假冒配件。也許和外商的進入相比,這才是中國汽配行業,乃至整個中國民族工業的「斷腸草」。
據悉,國家為了整治汽車配件行業的混亂局面,打擊制假偽冒現象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上海大眾為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自1997年起一直將上海大眾的汽車配件打假列為全國技術監督部門打假工作的重點。1998年6月、7月,全國各地的打假行動,短短兩個月,查處假冒的桑塔納零件價值約2500萬元;查處有假冒配件銷售的汽配商店500餘家,涉及23個省市的80多個市縣;查處全國各地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汽配市場30餘家。1999年1至9月,在上海大眾配合下有關部門查處價值3177萬元的桑車配件。上海大眾打假協作網成立以後,屢施強手重挫制假售假不法分子。2001至2002年參與打假行動134次,平均每周2—3次。一年中共查處售假窩點214個、制假窩點27個,查獲假冒偽劣汽車配件202088件,價值2023萬元,並獲得侵權賠償203.05萬元。
但是就整個龐大假冒汽配件業來說,我們所涉及的上述案例不過是九牛一毛。任何事物的存在必定有它存在的條件,汽配行業的假冒行為泛濫到如此程度,是有著種種因素存在的。撥開覆蓋在上面的層層面紗,不妨探究一下這些對汽配行業侵權行為的生長土壤的成分。
地方保護主義
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恐怕也是「打假打假,越打越多」的重要原因。在中國的某些地區,制假儼然已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支撐著地方的經濟發展,養活當地的大部分人口。國家有關部門的打假演變成了和當地經濟「打架」。據報道,地處武進、丹陽、揚中三地交匯的江蘇某地,原本沒有什麼經濟特色,卻靠生產銷售假冒汽配件脫貧致富。在制假越是猖獗的地方反而越是打假不力,因為制假業在當地官員的眼中關繫到政績,而在百姓眼中是衣食。於是打假走過場和敷衍了事也成了情理中的事情。更有甚者,有的制假企業竟然是當地政府部門開辦的。
法律法規的滯後
任何局面混亂的行業都必定存在法律法規的滯後現象。這一點在國外很難想像:一些假冒者長期假冒別人的產品,被查到也不過是罰點款,而所罰的款額對於他長期從事制假的所得來說不過是可以忽略不記的一個數字。以至於有些制假販假者很自然的把罰款列入成本的范圍之中。而對已構成犯罪的案件來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因為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犯罪、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屬於自訴案件,應當由被假冒或被侵權的單位自行起訴並舉證。
此外因為缺乏相應的監督制度,有些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被制假者拉下水,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誘惑的面前,他們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所在,本該站在制假者對立面的他們,卻與對方成了同道中人,同流合污。同時官僚作風的嚴重也是個問題,動輒向打假單位要好處,要辛苦費。能少做不多做,睜一眼閉一眼,減少麻煩。
保險公司違規操作
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已經不是個案了。保險公司為降低理賠費用,自己指定了特約的修理廠修理事故車,價格按照假冒配件和仿製配件計算並向用戶理賠。這給汽配市場的假冒行為提供了行情,等於為其提供了長期穩定的客源。令人瞠目的是,隨著汽車保險市場的飛速擴容,這種情況在汽配假冒市場上占據了越來越多的份額。
收繳配件處理不當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不少執法機關對所收繳的假冒配件,往往是去除「標識」後繼續再放回市場。但是,由於汽車配件的特殊性,專用於某種車型的配件,再流入市場,使汽車廠家的打假失去了意義。這就嚴重挫傷了一些汽車廠家打假的積極性。不少汽車廠家並不急於打假。所以對於收繳的假冒汽配件的處理應該和以往的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理區分開來對待。不能等同視之。
觀念的落後
在某些地方某些人的觀念里,殺人放火是犯罪,制假卻並沒有什麼錯,反而是勞動致富,很理直氣壯的事情。有位制假者竟然給上海大眾寫信,認為該汽配公司雖然經銷假冒的桑塔納配件,但是「確實做得比較成功」,上海大眾不要用打假的方法排擠他們。況且「連『桑塔納』三個字都不準使用,是否太小氣?是否太冷酷?」。真是可笑到令人昏厥。
用戶的觀念落後是另一個方面。所謂假冒產品,成本自然極為低廉,依靠價格優勢吸引了很多貪圖便宜的顧客。但個人認為較之前幾點來說這並不是一個主要原因。貪小心理,作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人之常情。當在相差可能十倍的價格前,讓一個普通老百姓把境界拔高到振興民族汽車工業上,的確有強人所難之嫌,心理的天平很可能就會出現傾斜。所以這些顧客需要教育,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主流方向。更多的應該是從法律法規,制度,體制等根源性的問題上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必諱言,汽配市場的制假行為可能在某個時間段,對某個地方的經濟繁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有某些人可能因此而致富。但是這種行為是與國家利益和整個民族汽車工業的振興所背道而馳的。這種在蠅頭小利面前的飲鳩止渴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筆者認為如果從人、觀念、素質甚至法律法規等方面去談論假冒偽劣行為都是淺薄的。那隻是掩蓋本質的表象,包括其他行業的制假行為。而行業制假行為也不是某個政府部門所能制止的。個別政府部門最多也只能起到震懾、防護、局部的制止作用。所做的工作也是具體而微觀的。就象消滅一窩白蟻,所謂的斬草除根只能是在消滅了蟻後之後。否則數量上的消耗只能使雙方陷入你來我往的拉鋸。最終還是需要政府在就業、產業調整等宏觀的層面上治本。
有些人樂觀地認為外商的進入會帶來新技術和行業的進步,從而會帶動整個零配件行業的技術發展。現階段,外商可能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而轉讓部分汽配技術,但最單純的人也不會相信,一個外國商人來到中國的動機只是因為純粹的國際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幫助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這是一個近乎於童話的美好幻想。能轉讓的只是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的零部件。核心技術的轉讓簡直是天方夜譚。最終的提高還是靠我們自己去完成。歷史告訴我們,把生存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想法是不現實的,最終要麼滅亡,要麼受制於人。但試問如果我們國產配件市場現在就被自己的假冒偽劣行為給毀滅了,或者即便不是毀滅,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生產的零部件只能在市場的最底端掙扎,那研發、進步、自強還從何談起呢?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擺在我們面前的道路同時通往天堂和地獄:要麼迅速壯大,殺出重圍,要麼最終喪失自己的汽車工業,淪為其他汽車大國的低級零件供應商。
強敵入境,不容再有內患,在這樣的挑戰下,面對假冒偽劣的侵權行為正在蠶食市場的健康的情況,我們要大聲疾呼:不是爆發,就是等待消亡!
Ⅱ 為什麼天子腳下(北京)還能出現打真不打假汽配行業還有沒有天理
中國汽配市場打真不打假的怪象,對於汽車配件經銷商來說,早已屢見不鮮。之前的沈陽汽配市場就因此出現了500多家企業關門停業,導致遼寧省汽配市場陷入幾近癱瘓狀態。近期日本尼桑汽車公司利用公安機關的「亮劍行動」在全國主要汽配市場開展所謂的「打假」,而實際真實情況卻是「打真不打假」。此次行動較沈陽市場帶來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您肯定想知道,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關於打真不打假的現象,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2009年12月7日央視2套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的《4S店的秘密》。這個節目通過暗訪揭開了4S店利益鏈條,暴露出某些汽車生產企業對汽車配件的壟斷經營,而這種壟斷讓汽車配件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怪現象:一些汽車生產廠家利用司法機關到汽配城檢查時,「假貨」不查,查「真貨」,沒有汽車廠家的授權就沒收——在節目中現身說法的北京汽車配件業商會常務理事王永占,對汽配市場的打假總結為這樣一句話:「打真不打假」。
在中國政府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今天,不知「打真不打假」的始作俑者用心何在?接下來我們還是以實例——北京北達汽配公司遭惡意舉報被查處一案,一起來看一下,北京乃至全國汽配市場打真不打假的怪現象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北達公司被查封近4個月,經過一百多名職工和幾百名家屬的強烈呼籲,終於於12月中旬恢復了營業。在辦理恢復營業的交接過程中,尼桑汽車公司的代表利用司法機關委託其為商品鑒定人的身份,非常隨意輕率地將北達公司庫房中的絕大部分正廠汽車配件列為違法商品進行查封,據北達公司人員統計被查封的配件中98%以上都是有正規來源的正廠配件。人們不禁要問,尼桑公司為什麼要如此呢?
據可靠消息,此次舉報北達汽配公司的就是日產汽車公司(即尼桑汽車公司),日產汽車公司與北達汽配公司是商業上的競爭對手(北達汽配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尼桑汽配經銷商)。尼桑公司為了打擊競爭對手,他們利用中國汽配市場上長期、普遍存在的假冒汽配的社會問題,借「亮劍行動」之力,以權利人身份虛構事實、惡意舉報。
尼桑公司為了讓公安機關重視北達公司的案子,他們謊稱北達公司的假冒汽配金額上千萬元,為了湊上他們舉報的案值和消滅最大的競爭對手,尼桑公司借司法機關委託其為涉案配件鑒定人的機會,顛倒黑白、虛構事實,將北達庫房中近千萬元的正廠配件列為假冒配件,其司馬昭之心便昭然若揭。
據了解,日產汽車公司妄圖全面壟斷控制中國市場的野心和企圖由來已久。特別是自2011年初以來,日產公司就明文規定,旗下所有4S店禁止向外出售汽車配件。同時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給日產公司所造成了空前的重創,隨著整車銷售市場份額被其他汽車公司相繼瓜分吞食,日產公司對汽配市場獨占壟斷的野心就愈發膨脹,因此針對國內的日產汽配經銷商就開始進行打壓。
日產公司明令禁止4S店外銷汽車配件的政策其實質就是對日產汽車配件進行壟斷,他們利用中國相關的法律缺失採取不正當的競爭,他們妄想強迫消費者只到其旗下的4S店去修車,企圖把消費者牢牢圈進4S店裡任其宰割。為了實現他們這不可告人的目的,近期他們頻繁地向公安機關舉報和申請檢查全國主要汽配市場,使得全國日產汽配市場陷於癱瘓和混亂局面,給經銷商、汽修企業和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進而也破壞了中國經濟的正常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終於看清了「打真不打假」的廬山真面目。像這樣多方堵截、打壓競爭對手的車企不止尼桑公司一家,所以就會導致4S店高價維修,有需求的消費者無從選擇,花冤枉錢自然難免。而湖南消費者劉大華狀告日產4S店一案,就是汽車消費領域反壟斷民事案典型的一例。
我們的政府一面高喊著假冒偽劣汽車配件要嚴厲打擊,但是不知怎的,假冒偽劣在市場上卻佔有一席之地了,而貨真價實的正廠配件卻被打擊的似乎沒有地方能夠買到,這是何等的諷刺?
Ⅲ 台維精工汽車配件怎樣
好。
1、台維精工汽車配件的產品都經過了公司的嚴格質檢後進行出售的,質量有保障。
2、台維精工汽車配件採用了廠家直銷的營銷模式,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且包裝簡單,減少了成本,因此價格十分便宜。
Ⅳ 汽車配件批發商哪些靠譜
以我的經驗的話,我建議去找頂刮刮汽配,之前跟它接觸過,見過很多跟這個汽車配件批發商合作的其他品牌的人。。好的,如果有需要,隨時歡迎你的詢問。
Ⅳ 請問中國是否有可以鑒定汽車配件的真偽的權威部門
正規的權威部門不太清楚。但是既然您認為全部是假冒產品,應該就是在質量同標識上有明顯特徵了。如果車子是品牌的,到廠家指定點要求協助,他們會的,要求出個證明。您也可以到消費者權利維護協會去,也可以去工商局要求幫助,有個打假科的,您去問問。
Ⅵ 汽車零部件廠家如何打假
1、全國比較大的有:豐益橋汽配基地 城環城國際汽配城 西郊汽配城 五方天雅汽配城 小武基汽配城 盛華汽配城、匯豐汽配城等這些是北京最大甚至中國最大汽配城還有一些小的我就不寫了像燕丹汽配城、京南汽配城燕郊汽配城了......
Ⅶ 在中國十大汽配連鎖排行裡面比較好的是哪個
據汽車配件品牌排行榜數據統計分析,汽車配件品牌排行榜前十排名分別是BOSCH博世汽車配件、DENSO電裝、Continental大陸、ZF采埃孚、AISIN愛信、德爾福Delphi、faurecia佛吉亞、Schaeffler舍弗勒、VALEO法雷奧、延鋒Yanfeng。以下是汽車配件品牌排行榜前十詳細名單。
汽車配件十大品牌
一 BOSCH博世汽車配件
二 DENSO電裝
三 Continental大陸
四 ZF采埃孚
五 AISIN愛信
六 德爾福Delphi
七 faurecia佛吉亞
八 Schaeffler舍弗勒
九 VALEO法雷奧
十 延鋒Yanfeng
Ⅷ 怎麼投訴市場上賣假汽車配件的商家
如果你發現市場上賣假汽車配件的話你可以撥打12315投訴電話,把你認為不合格品質的產品情況給相關工作人員講清楚,然後工作人員會去市場進行調查,如果發現是假貨,相關人員會對此商家進行處理!
Ⅸ 汽車配件假貨怎麼打假
汽車配件打假很難,很多配件需要藉助檢測工具才能分辨真偽,不可能每個配件都用工具檢測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