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威馬汽車的續航能力行不行,能開多遠
滿電情況下開始比賽,最後剩餘5%的電量時結束,看誰能跑出更長的續航里程。目前,威馬EX5推出的車型分三種續航里程版本,包括NEDC續航里程300km、400km和460km,隨著比賽的進行,威馬車主驚奇的發現,居然有很多車主跑出了遠超官宣的NEDC續航里程的數據。
㈡ 威馬e5電車一年有公里數限制嗎
2W。威馬e5電車正常的里程數為每年不超過2W公里,這也是作為二手車買賣的一項重要參考值,也就是說如果車子買了兩年,里程數是6W公里,那麼車在理論上是跑的比較辛苦的了。
㈢ 純電動麵包車續航400公里以上
純電動麵包車續航400公里以上
純電動麵包車續航400公里以上,買車除了品牌、外觀、動力等方面之外,續航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大家一般都是會買續航能力比較好的汽車,以下了解純電動麵包車續航400公里以上。
純電動麵包車續航400公里以上的車型在目前市場好像還沒有!現在的純電動面車續航基本都是在210-260公里之間,並且多數都是以貨運車型的純電動麵包車為主。
那麼,作為貨運車型,其實續航200多公里,都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畢竟買這個純電動麵包車多數都是用來跑貨拉拉或物流的。而且這個路程也都是短途的多,相信很少會有人用來跑遠途的吧。城市配送的標配純電動麵包貨運車型,不限行,200公里足夠跑一天了。所以呢,要求也不用那麼高,能跑能拉貨,能賺錢就好了!
續航4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推薦
1、 AION V
官方指導價 : 15.96-23.96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SUV
相比競爭對手,埃安V擁有不錯的續航里程錶現、加上華為5G技術與L3級別自動駕駛,都讓埃安V在細分市場中顯得競爭力十足;同時,它還有ADiGO3.0自動駕駛系統、一鍵遙控泊車等供消費者選擇,在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等方面技能滿滿。
2、 小鵬汽車G3
官方指導價 : 14.38-25.78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SUV
作為小鵬汽車的第一款上市車型,小鵬G3具有很多比較前衛的智能型的理念。它的外形比較時尚,配置水平非常高,最重要是價格低,獲得了不少年輕互聯網消費者的青睞。小鵬G3的搭載了145千瓦的前置電機,能夠提供300牛米的扭矩,最高365公里的NEDC續航里程完全能夠滿足城市用車的需求。
3、 威馬EX5
官方指導價 : 14.68-28.98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SUV
威馬EX5是一款緊湊型純電SUV,整體的調性偏向於家用。底盤懸架的調教十分舒適,不過高速時的支撐力就弱了一些;空間方面的表現沒有問題,能夠滿足家用的各種需求。威馬EX5的工信部續航里程為400公里,高續航版本有520公里,都算不錯,只是高續航版本相對低續航版本來說貴了一點,但整體20萬以下的售價還是可以接受。
4、 幾何A
官方指導價 : 11.87-25.00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相信很多車友對於幾何A已經非常熟悉,作為幾何品牌下首款以國際標准打造的量產純電轎車,在外觀上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其次內飾設計、科技配置以及行駛品質都可以說是自主新能源品牌的標桿產品,甚至可以說在產品特性上幾何A已經超越了同級別大多數產品。
5、 Aion S
官方指導價 : 13.96-20.58萬(獲取底價)
級別 : 緊湊型轎車
縱觀目前電動車市場上的車型,缺的不再是新的車型,而是精品的`電動車型,Aion S則是廣汽新能源主打精品電動車型,無論是外在設計還是內在用料、配置或者動力性能、續航里程等等,Aion S都處在中上游水平,購車對空間、配置、適合全家人出行等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廣汽新能源Aion S或將是個不錯的選擇。
續航里程都在400Km以上
BEIJING-EU5
補貼後售價12.99萬-17.19萬元
新車延續了家族式的"峰豹美學"造型,銀色鍍鉻裝飾條平直的貫穿車頭,同時前包圍大量平直線條以及C字型日間行車燈也是極具家族特徵,前臉橫向延伸的視覺效果明顯。其車側一條凌厲的腰線從前翼子板貫穿至後翼子板,加之車門下部分的線條,這為這輛本身略顯沉悶的緊湊型家用轎車增添了幾絲年輕、動感。車尾除了也採用"BEIJING"標識外,其左下角的漢字也由原先的"北京汽車·新能源"變成了"北汽集團"。
進入車內,整體視覺感受要更時尚,副駕駛前方採用了大面積仿木紋裝飾板,而新車則選擇了仿金屬質感的銀灰色裝飾;此外,新車還增加了電動腰托調節、後排空調出風口等配置。
動力部分,新車依然配備最大功率160kW(218Ps),峰值扭矩300N·m的電機。續航部分,新車將提供NEDC續航里程為416km和501km的兩種版本車型。
小鵬汽車G3
補貼後售價14.68-19.98萬元
小鵬
G3(參數|圖片)採用的是時尚動感的家族式設計。封閉式前格柵配合犀利的前大燈組,使其在保持時尚感的同時也有了一種霸氣的感覺。車身側面,新款小鵬G3採用的是當下流行的雙色車身和懸浮式車頂設計,其採用的鑽石矩陣尾燈組運用了熏黑的處理手法。
內飾布局簡潔明快,充滿了科技感。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前方是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絕大多數功能按鍵被集成在15.6英寸的懸浮觸控屏中。在車機系統方面,小鵬汽車基於Android深度定製了Xmart OS車載智能系統,除傳統車機功能外,小鵬還從遠程式控制制、AI智能以及不斷拓展的V2X,3個層面深度探索,確立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車載智能系統。
續航方面,460、460i車型的續航里程為460公里,動力蓄電池組總能量為58kWh,動力蓄電池組總質量為360kg。小鵬G3 520車型則採用的是來自寧德時代的新一代方形電芯,該電池組系統的能量密度為180wh/kg,並有IP68級防水防塵能力。
廣汽新能源Aion V
補貼後售價15.96-23.96萬元
Aion V的外觀設計風格延續了Aion家族的設計語言和元素,主打科幻感和時尚感。前臉採用了"四維科幻機甲"設計主題——光爪電眼分體式LED大燈看起來好像是兩支上下相扣的利爪,作為日行燈的四個稜角分明的條形光柱點亮後看起來很銳利,辨識度極高。車身側面線條流暢、形面飽滿,顯得車身非常修長。尾燈則由尾部向前貫穿到了車側面,形成一種"前後大貫穿"的設計。
進入座艙內,Aion V的中控區域布局比較簡潔,儀表和中控大屏採用了雙聯屏設計(單個屏幕尺寸為12.3英寸),清晰度很高,反應也非常快。換擋機構採用了旋鈕式控制,旋鈕的阻尼很清晰。
續航里程方面,Aion V提供四種續航里程,給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選擇,其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分別是400公里、500公里、530公里和600公里。電池均是三元鋰電池,電池供應商包括寧德時代和中航鋰電。600km續航版本採用的NCM811體系的三元鋰電芯,電量為81kWh。
幾何C
補貼後售價12.98-18.28萬元
外觀方面,採用了多維流動生命體,前臉採用了全封閉式的進氣格柵並在中間位置加入了純銀色的吉利logo,銀色的吉利logo既起到了裝飾美觀的作用又彰顯出了純電的幾何與吉利的不同之處。從側面看比較有趣的是幾何C車頂裝有車頂行李架,小角度的A柱設計使得有更低的風阻系數,隱藏式的門把手以及雙色車身都是當下造車中比較流行的元素。車尾部設計的非常飽滿,後尾燈和後保險杠使整車更具有辨識度。
內飾的設計風格依舊承襲了幾何A多邊形蜂窩狀的設計元素,出風口以及音響和放置槽均採用了多邊形設計,搭配上12.3英寸的懸浮式中控顯示屏,還有多種虛擬按鍵使其整車的內飾風格上充滿科幻和未來的感覺。
純電動車續航400公里以上
1、智己汽車
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車在上海中心、英國倫敦和美國CES三地同時舉辦發布會,這個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團合力打造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僅用時20天就正式發布兩款概念車。
在發布會中,智己汽車發布的全新電池,在摻硅補鋰技術的加持之下,該電池擁有300wh/kg超高單體能量密度及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級,同時,智己汽車的電池將達到1000km以上。
2、現代KONA EV
為提高電動車續航里程,現代汽車開發多種技術,其中最為關鍵的是e-powertrain技術升級和高電壓電池系統改進。
現代起亞汽車採用電池排列更緊密的水冷式冷卻方式,加大電池排列密度,增加電池裝載量,使得限定空間內電池裝載量最大化。此外,現代·起亞汽車還採用比原有系統能量密度增加約35%的電池組。雙管齊下,既能避免尺寸增加車輛變重,又能提升電池容量從而確保行駛距離。
3、蔚來ET7
蔚來已成為所有造車新勢力中發展最快,也是發展最好的車企,旗下車型無論是ES8、ES6還是EC6都有著很好的市場表現。它們在不斷的豐富產品的同時,也將更多先進的技術帶給消費者,而ET7就是一款極有誠意的車型。
蔚來ET7搭載70kW·h、100kW·h和150kW·h三種不同容量的電池包,其中搭載150kW·h電池包的車型,NEDC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
4、理想智造ONE
2018年10月下旬,理想帶來了一款深具時代意義的車,它就是理想智造ONE,這款可以稱作當今最牛的電動的車,僅需半小時,就能充電80%,大大的超出了特斯拉。除此外,1000公里的續航,更是讓同領域的對手望塵莫及。
5、埃安LX
2021年1月18日,廣汽新能源發布全新硅負極電池技術,這款全新的電池技術由廣汽集團自主研發,在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上實現了量產動力電池的技術突破。據介紹,全新硅負極電池能量密度高達275Wh/kg,與此同時,該電池也成功規避了高能量密度帶來的高風險。
全新硅負極電池將率先搭載在埃安LX車型上,新款車型將會盡快推出,其NEDC續航里程將會超過1000km。
㈣ 電動車的續航達到多少公里時可以較徹底的解決人們的擔心
題主你好,
作為一名擁有四年新能源電動車使用經歷的人,我對你這個問題有一定的話語權。
首先我的第一輛車是北汽EU260,夏季空調實際續航在220公里左右,冬季空調實際續航在160公里左右。當時的這輛車確實讓我存在著很深的續航焦慮,只在市內開3-4天也需要進行充電了,這時還不能有任何的應酬,如果臨時增加行程可能需要更頻繁的充電。到了冬季就更麻煩了2-3天就要充一次電。
經過了三年的折磨,我第二輛車選擇了520公里續航的比亞迪,按照之前車輛的使用強度終於可以一周充電一次了,無論是家裡是否有充電樁,那這個里程的便利程度就非常合適了,周末可以踏踏實實選一天,找個有電樁的公園、商場一邊逛街,一邊電就充滿了。
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身,多少續航可以解決人們的擔心呢?
第一種:每天城市內代步40公里以內,可以達到一周充電的頻率,就可以解決絕大部分人的焦慮了。
第二種:每天用車里程300公里,但是家裡有充電樁,一天一充睡覺的時候可以把電充滿。
如果有人非要說你跑跑高速,你去趟新疆,你去趟沙漠,我只能說這就是較勁了。每種車輛都有它的用途,目前充電設施只在城市內有較好的建設,也是因為電車更多是城市內的通勤使用。如果真的想去越野或者長途 旅遊 ,還是對自己好一點租個suv多香。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
其實不止是續航里程影響人們購買電動 汽車 ,現在最新款的電動車續航已經到700公里,充一次電,其可行駛里程已經接近大部分燃油車一箱油的續航,已經可以滿足一般城市通勤,主要還有其它很多因素影響大家選購買電動車。
充電速度
現在的電動車輛,最新上市的車輛,使用快充也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充滿,其充電速度是遠不及燃油車加油速度。現在雖然有換電模式,今年國家相關政策也支持換電模式,但換電通用性不高、電池產權等問題,還沒有根本的解決方法,部分車企可能使用,大部分車企可能不會選用換電模式,我個人認為換電只是多種過渡方法中的一種,還是要靠電池技術的進步來解決根本問題。
電池安全
電動車不時的起火事件,其銷售輛較少,但燃燒事件還挺多的。大部分是充電時起火,和車輛碰撞後傷到動力電池起火,實質是動力電池故障導致電池熱失控起火,並且電池起火燃燒速度快,幾乎不能有效中止(幾乎只有等電池燃燒完,才能滅火。一般電動車動力電池著火,可以推入大水塘,讓大量水給電池降溫,電池被滅火後,也需要保持一定時間的溫度監控,因為復燃可能較大)。另外某些動力電池企業,用行業地位降低動力電池安全國家標准,實在是不恥,其部分技術暫時落後,就使用虛假謊言來蒙蔽群眾,有失企業良心,但也有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較以往提高了電池安全性。
基礎設施
如充電樁少,個人安裝充電樁難安裝。公共充電樁少,電動車電量少時大家都有充電焦慮,加油站多,但充電樁就沒那麼好找了,並且有部分是私有樁,不對外充電,找充電樁要提前,還要擔心找樁時沒電停路上了,或者找到樁有車在充,還要花較長時間等待。個人安裝家用快充,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固定車位,申請安裝手續復雜,並且部分老舊小區根本沒有條件安裝個人充電樁,所以很多車主根本沒有安裝家用快充的條件。至於便攜充電器是可以使用普通220V電,其一般一晚可以充滿,但其與電池自行車一樣充電難。
電池衰減
電池的充放次數一多,特別是快充的運用,對電池的衰減是肯定的,路試百萬公里後電池衰減程度還是比較小,可以不用顧慮電池衰減。動力電池大多數車企都是終身質保,基本不用擔心。以往較早的電動車和現在較低端的電動車,在冬夏時,動力電池的續航衰減里程是比較大的,特別影響使用,但現在的電動車熱管理系統,已經能夠很多程度的減小因為氣溫引起的續航衰減。
電池技術更新
從最開始的200公里左右續航,並且車輛價格昂貴,到現在的基本500公里左右的續航,但價格卻沒有大幅增加,是因為電池技術的進步,同樣體積的電池大小,其可存儲的電量大幅增多,電池的價格下降,使電動車售價已經接近燃油車(但比燃油車還是略貴)。如新款車型一年增加一百公里的續航,且價格卻沒有較多增長,大部分購車人可能是等等黨,明年買比今年買劃算太多了。
二手車貶值
電動車的二手車不好賣,且保值率極低。很多二手車商基本不願收購電動車,部分車行也是代賣,不願電動車佔用現金,且售賣價格極低,買電動二手車的人也很少。
早期很多電動車輛,都是售賣給租車行、共享 汽車 公司,個人買家較少,現在國家政策的引導,電動車車型的增多,個人買家已經更多了。電動車在發展,圍繞電動車的產業也在發展,如公共充電樁增多,電動車送電服務,都能更好的服務電動 汽車 ,兩者互相促進發展。另外,我國的電動車企業,在電動 汽車 產業的發展中,已經算是較先進的。
相信目前續航里程已經不是很多朋友擔心的問題,像國外的特斯拉、國內的威馬都已經能到500公里的續航里程,現在更實際問題可能是充電樁問題。
按照目前工信部的百公里電耗水平,按照10-15度每百公里計算,500公里續航里程需要50-75度電。就算電動車都有這么的大的續航里程,家用充電器一晚上都充不滿,需要超級充電樁。我相信大部分車主都不能接受自己車一晚上電都不能充好吧。
根據住宅面積不同,單戶供電功率也不一樣。小區電網的總容量就有個上限。你現在要裝3kW、7kW或者11kW的家用充電樁,少數幾個還可以,多了就沒有額外的容量了。100kW、150kW甚至更高功率的超級充電樁更是不可能。
所以與其說電動車多少續航里程能解決車主擔憂,不如說何時說電動車企何時能提供車主便利的充電服務。 當然,這需要時間,新能源是大勢所趨,都在搶這款蛋糕,相信哪家能更多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才會笑到最後!
新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的速度不超25公里每小時是較安全的。
電動車的續航,不是解決人們擔心的問題,同樣也不是解決車主擔心的問題。
本人相信,車主擔心的是,什麼是時侯,開電動車,不要那麼多所謂的規矩,國家能否實行電動車同自行車一樣待遇,自由安全行駛?
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在未來50年裡,電池的能量密度都不會增多,電池容量技術沒有得到顯著提升——電動車平均續航里程仍舊保持現在的400公里左右的狀況。但是充電站的數量和如今加油站的數量建設得一樣甚至更多。並且充電時間也和平均加油時間相仿。那麼試問:在這種情況下,400公里的續航里程還會給你帶來里程焦慮的問題么?
答案肯定是不會……
這不對啊,這條件有點奇怪啊!怎麼續航里程沒有變化,問題咋就解決了呢?
這么說吧,但就充電速度方面:以特斯拉為例,75D型號代表電池的容量是75度電,也就是75kWh,我們所學的基礎物理知識證明,要想喂飽這個75kWh的電池,取決於充電的電壓和電流,這二者越大充電的速度越快。
這么計算的話不難發現,如果你用家用插座充電,電壓220V電流16A,這是個什麼速度呢?220V 16A=3.520kW,那麼75kWh的電池要喂飽所需要的時間是75 3.520=21.3h,21.3小時!!這個時間完全已經超過了正常作息時間能夠利用的時間了,車子根本就開不出去啊!_(:з」 )_
這么久不得不說超充這一技術了,那麼特斯拉的超充大概能夠達到什麼水平呢?電壓380V,電流150A,充滿75D需要的時長=75 (380 150 1000)=1.32小時,這是不是快多了呢?在條件允許下,如果進一步提升充電電壓和電流,比如用1000V電壓和500A電流呢?75 (1000 500 1000)=9分鍾。這個速度是不是和加油時間相仿?而里程焦慮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啥現在不用更大的電流電壓來建設超充站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不是不想,是不能啊。現如今我們要明白,1000V的電壓帶來的技術要求可不是簡簡單單拉根電線就可以實現的,這本身會對整個電網的改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標准,一定需要相應的技術改造和措施才能充分利用不造成大額浪費。何況這么大的電壓,對電池本身接受充電速度的能力也是全新的挑戰,電池技術的研究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可謂挑戰難度相當大。
簡單來說,對於兩輪電動車來說,如果續航達到200公里,就可以徹底地解決人們的擔心。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對於普通兩輪電動車用戶來說,每天行駛距離一般都是在15公里之內,如果電動車續航可以達到200公里,可以做到1-2周進行一次充電,相對便捷、省力。
而對於三輪電動車來說,如果續航達到150公里,也可以徹底地解決人們的擔心。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三輪電動車主要用於短途貨運,其對動力的需求一般比續航還高,正常來說,動力充足的情況下,續航達到150公里,可滿足各類用戶的貨運需求。
最後,對於四輪電動車來說,如果續航達到400-500公里,也可以徹底解決人們的擔心。其主要原因是四輪電動車一般用於中長途行駛,對車輛續航要求相對較高,往往單次行程都能達到100-200公里左右,因此需要要求四輪電動車具備長途行駛的能力。另外,對於這類車型,最好支持快充,這樣就可以應對突發情況。
綜上來看,兩輪電動車續航達到200公里,三輪電動車續航達到150公里,四輪電動車續航達到400-500公里就可以徹底解決人們的擔心。
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是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里程焦慮大致如此,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這只大手的推動,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一天上一個台階,就拿目前已經量產的車型來說吧,最高的續航已經達到500-600多公里,低端的微型電動車也能達到300-400多公里,但顯然還沒有達到普羅大眾的預期。
電動 汽車 續航達到多少才能徹底解決里程焦慮問題呢?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兩邊看。電動 汽車 不同於傳統的燃油車,影響電動車續航的並不僅僅只有電池容量密度,充電站的普及程度和充電速度也是重要方面。
電動 汽車 想要突破,救贖瓶頸必須要攻克,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開發快充技術、普及和完善充電設備及充電網路,是緩解里程焦慮的「痛點」。
所以,雖然現在很多城市和高速服務區都設有充電服務站,但整體而言充電站數量和密度都沒有達到徹底解決里程焦慮的程度,特別是去一些偏遠的地區電動車並不可選;另外一方面,充電速度和便利程度能否達到消費者預期,也是原因之一。
當然,電動 汽車 的普及和便利性的改善是完全可期的,但還需要時間和各方面條件的積累。
何以解憂?電池壽命100萬公里,每年衰減不超過1%,充電五分鍾,續航500公里以上,無需專用充電樁,隨時隨地220v插上就能充,零上60度不起火,零下50度不虧電,才可以不用擔憂!!!需要等多久?
我曾經連續半年多使用過純電動車,以我自己的實際使用經驗來看,電動車續航多少公里不是真正的擔心原因,這就類似於汽油車一樣,難道需要把油箱做得越來越大嗎?顯然不是。
電動車使用過程中,與續航里程相關的,真正擔心的是三個問題:一、充電時間能否更短一些?二、充電樁能否更普及一些,更便利一些?三、電池抗衰減能否更好一些。
我去年12月份的時候,開一輛威馬EX5純電動車從廣州到柳州,一路上,在廣東境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都能找到充電樁,但是到了廣西境內之後,一個都找不到,得下了高速去充電,而且到了充電樁之後,發現已經有一堆人正在排隊充電。更可怕的是,一排充電樁中,以慢充的為主,快充的沒幾個,輪到自己之後,充電時間要1個多小時,根本不是廠家號稱的半個小時。
從廣州到柳州,沿著廣佛肇高速走,然後再沿著柳梧高速走,500多公里,本來開汽油車6個多小時就到家了,結果開了14個多小時。從此以後,再也不敢開電動車走高速了。
如果哪天能做到,充電時間5分鍾內搞定,滿大街大功率快速充電樁,電池一年衰減不超過2%以上,那麼可以打包票的說,純電動車的普及,不需要政府補貼和推動,老百姓自己都會主動去購買的。
㈤ 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能跑多少公里
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能跑多久
1、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類,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電動。目前說新能源汽車通常是指純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後,可行駛約100-300公里左右,有些配置比較高的,可行駛約500公里左右。
2、家用轎車加滿一次油,可行駛約700公里左右,沒油了怎麼辦?沒油之前你得去加油。純電動汽車沒電之前,你就得先充電。現在在政府支助下,充電樁將會更普遍的出現在城市住宅小區、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一般高速公路是每隔30—50公里左右設置一個服務區的。
3、電動汽車電量不足還罔顧安全,將車開上公路,後果就可能很嚴重了。如果在公路沒電了,汽車將無法行駛,那就只能報警讓交警安排拖車將車拖到安全區域進行充電。在高速公路停車,哪怕是應急車道上停車,也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㈥ 威馬汽車EX5的續航能力怎麼樣
威馬EX5的續航能力挺不錯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最高可以達到520公里,作為電動汽車來講還是蠻有競爭力的。
㈦ 威馬31電能開多少公里
120公里。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公司名字取自德語世界冠軍,是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
自創立以來,威馬汽車制定了明確的集團發展「三步走」戰略: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成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體公司;成長為智慧出行新生態的服務商。威馬汽車致力於推動智慧出行產業的發展及落地。
㈧ 威馬EX5新能源車怎麼樣
不久之前,第一台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的威馬EX5正式誕生,威馬汽車對首台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的威馬EX5進行電池包數據檢測,檢測數據顯示電池包衰減率僅4.29%。3年內行駛里程超30萬公里,電池包衰減率不及5%,遠優於20%的行業標准。
相信威馬汽車在未來,能夠為更多的用戶帶來「安全可靠、質量穩定、 成本合理」的產品和服務,陪伴每一位用戶開啟美好旅程。
㈨ 純電動汽車壽命幾年
純電動汽車壽命幾年
純電動汽車壽命幾年,生活中,新能源汽車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開始開新能源汽車出行,在我們的市場上新能源品牌非常多。下面和我來看看純電動汽車壽命幾年吧。
純電動汽車的壽命是三到五年。電動汽車是以車輛電池作動力輸出,主要是用電機驅動車子行駛,也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可以減少很多的污染,於是在掛牌的時候可以選擇掛綠色的牌子,便於區分。
如果你想長期使用純電動汽車的話,每天用車的時候保持好習慣,例如,嘗試使用慢速充電,盡可能保證合適的車內環境溫度在二十度到八十度之間,避免長時間停車等等,這些都將大大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使司機的駕駛技能也更好。
純電動汽車可以行駛多少公里?
純電動汽車大部分可以行駛300到500公里,續航里程主要是與電動汽車配置的電池容量有關。也就是說,電動汽車上的電池容量越大,能夠跑的里程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大家在購買車輛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一般的純電動汽車充電一次,正常駕駛跑個五六個小時不成問題,因為汽車本身有發電系統,在行駛的過程也可以為電池供電,使得車子行駛的時間延長,但是電動汽車充電的問題是很重要的,要嚴格按照正確的方式和時間充電。
為什麼會有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期要求呢?
對於電動車的電池電芯循環使用壽命,我國有著明文規定,必須達到1000次以上才算合格。如果按照目前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平均值來算,充滿一次電至少要行駛300km,如果按照大多人的用車習慣,一年20000km的里程。在不計算電池損耗的情況下,一輛純電動車的電池壽命是15年或者30萬公里。所以,以8年或12萬的質保期,還是考慮到了電池衰減的因素。
不過,實際用車中,很多人在沒有開到質保期就已經換了新車。根據汽車行業的權威機構J.D power的報告顯示,中國的消費者有6成以上的人會在5年內換車,還有2成的.人在新車開了不到一年就換掉的。而剩下的2成能開到這個數據的就可想而知了。畢竟,新能源本身就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一天一個樣,新款出來後,老款會立馬就不像了,變得沒有競爭力以及價值。所以,電動車的電池雖然理論上給出了壽命年限以及公里數,但絕大部分是見不到的!
既然8年或12萬公里很多消費者都用不到,那終身質保是不是就更有意思了?
最先提出終身質保的新能源車企是威馬以及蔚來,從商業價值來說,這種做法明顯不理智,甚至可能血虧。要知道,即便廠家對自己產品如何自信,也不敢擔如此大的風險。更何況目前發展並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呢?所以,其中一定有些門道。
前面已經說了,8年或12萬公里都用不到,終身就更不用提了。要知道,要想使用終身質保的權利,必須是一手車,也就是沒過戶的情況下。如果真有人是這么想的,開到報廢為止,但車企這時候還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更多的時候,車企打出這一口號是為了提升競爭力,畢竟,一個名不經傳的車企沒點營銷手段,想要取得消費者的認可確實很困難。
其次,終身質保也是在玩文字游戲,比如「保修」和「包修」的區別,一個是負責維修但車主要花錢,一個是廠家維修車主不需要支付費用。那終身質保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廠家負責終身維修,但車主需要支付維修費用!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看著為車企的營銷手段,而不是相信真正的壞了可以免費更換,維修等。畢竟,商人是無利不起早的典型!
純電動車能開多久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存在正常的衰減,前段時間,一家名為Geotab的海外公司基於近6000輛純電動車的使用數據,得出純電動車平均每年會衰減2.3%電量的結論。Geotab還表示,數據顯示純電動車電池組的電池衰減速度並不是線性的,它們會在多年時間內保持電量緩慢衰減,但隨後則有可能會急劇下降。這也就是說當動力電池達到一定的循環壽命時,它的性能將會大幅度降低,這也就到了您更換電池的時候了。
所以如果您想長期使用一款純電動車,那麼在日常用車時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比如盡量使用慢充、盡量保證合適的用車環境溫度、將SOC保持在20-80%之間、避免長時間停放等等。這樣會極大地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
對於動力電池電芯循環使用壽命,我國強制要求必須要在1000次以上,而對於整一個動力電池的PACK,磷酸鐵鋰一般可以做到2000次,而三元鋰電池,平均水平是在500-1000次,做得好的可以達到1000次以上。按照單次續航300km,一年20000km計算,一輛純電動車的使用壽命大約在7.5-15年。這是刨除電池衰減的前提下得出的,這樣的使用壽命基本剛好達到8年或12萬公里的最低質保期限。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尚未使用到純電動車的極限壽命就很可能將其賣掉。根據J.D power調查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有超過6成在5年內選擇換車,有近2成在開了不到一年之後,就更換了新車。在新能源車中,換車的頻率可能會更快,因為當一輛純電動車達到一定的年限,更換電池的費用很可能高於當時二手車的費用。
對於純電動車來說,目前技術的更新還處於快速迭代的階段,無論是智能科技還是續航里程每年都會提升一大塊。所以純電動車的換車頻率也會相對更高,而廠商推出的8年或12萬公里已經基本接近一款車的使用周期。也因此針對一些車企提出的終身質保政策,絕大多數人是用不到的。
㈩ 威馬20的電能開多久
80公里。
在之前,威馬汽車一直被業界以20萬能買到的續航600公里的電動車做宣傳,但董車會對此一直持質疑態度,畢竟以當下的技術水平,光能夠符合這個需求的電池組的成本就不會低。
威馬表示,EX5將允許用戶自主選配,20萬只是最入門版本的價錢,但威馬表示即便是入門版配置也絕對會令人滿意,不會以「乞丐版」為噱頭。
在現場其它媒體的詢問環節,陸斌表示20萬是補貼之前的價格(董車會對此持懷疑態度,有待產品公布售價時確認)。
對於續航數據,威馬表示600公里為勻速數據,NEDC數據為450公里,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3標准版的NEDC數據是433公里,意味著實際續航能夠達到32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