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即墨區靈山鎮2022有哪些重大建設項目
1、墨城路龍泉河橋梁拆除重建工程
墨城路跨龍泉河橋,對現狀橋梁拆除重建,新建橋梁長74米,寬51米,順接兩側道路,將架空的熱力、燃氣、通信等管線入地敷設。
2、府東橋加固改造工程
府東橋位於通濟街與龍泉河相交處,現狀橋梁全長80米,寬度25.5米。對府東橋中幅的上部結構拆除新建,改造後實現雙向四車道通行。
3、即墨區第一中學改擴建項目二期
拆除營流路以東、文峰路以南、青年路以西區域內61畝集體工業用地及地上建築物。建設用地約45畝,總建築面積約69000平方米(地上約55000平方米,地下約14000平方米)。計劃建設餐廳及宿舍樓,拆除老校區西南側餐廳建設藝體樓及報告廳,跨越營流路建設地下通道等。
② 想知道: 青島市 從即墨汽車站到即墨市靈山鎮政府怎麼坐公交
沒有公交車可以去的 你從即墨汽車站坐喬家屯或者瓦戈庄的公共汽車(哪個都一樣 他們是一家) 然後在靈山站下車 靈山車站靠近一個十字路口 有個紅綠燈 你從這個路口往西走200米路北就是靈山鎮政府 實在記不住可以在靈山站下車打聽一下 很近的
③ 靈山鎮的行政區劃
1個社區
靈山社區 成立於1996年,原稱靈山文明居委會,位於南渡江東岸,靈山墟中心區域,東毗鄰瓊山新市區,北至靈山派出所,與靈山村委會相鄰,南與群山村委會相連,西至中心小學。總面積2.4平方公里,下轄5個居民小組:瓊文居民小組、靈桂居民小組、潭龍居民小組、仙雲居民小組、機關居民小組。總常住人口8674人,共1316戶。轄區內有鎮政府、供電所、中學、農業銀行、供銷社、派出所等25個機關單位。社區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38家,大型機械廠(南江機械廠、焊條廠、柳瓊機械廠)3家,印刷廠2家,中學1所,小學1所,農業銀行1所,酒店2家,文藝活動娛樂中心1個,街道23條,小巷46條。 靈山社區居委會除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節、觀彩燈、撥河、排球賽、瓊劇等文藝活動外,在農歷三月初九有紀念六神公誕辰的活動。
22個行政村
東平村委會 地處南渡江入海口,距靈山墟約13公里,與海口市中心隔江相望,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土地面積799畝,人口1877人,共380戶。下轄3個自然村(麻余村、林丹村、新村)15個經濟社。主要經濟來源為建築業、運輸業、種養殖業。
東頭村委會 位於靈山鎮北部,緊靠南渡江東岸,面積約4平方公里,下轄19個自然村,34個村民小組,1026戶,總人口5024人,中共黨員63名。主要經濟來源為水稻、芋頭梗種植,建築業,運輸業,現有養豬專業戶3戶。
新市村委會 位於海口市南渡江東岸,距瓊州大橋東南1.5公里處,面積85.3公頃,耕地面積1061.4畝,總人口2215人,668戶。由新市、新城、涌潭、儒翠、大到、吳宅、柯宅、排田等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組成。新市墟是靈山鎮四大農貿市場之一,市場經濟非常繁榮,是周邊村委會群眾和農產品的聚集地以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村民主要經濟收入靠種植水稻,外出務工(主要建築手工業)以及經營個體生意為主。
新管村委會 位於靈山鎮北部,距靈山鎮政府約10公里,東鄰瓊州海峽,南毗大昌村委會、愛群村委會,西與東頭村委會接壤,北接仲愷村委會。全村委會有628戶,共2561人。土地面積400公頃,其中水旱田1347.3畝、坡地213畝,海水、淡水養殖面積753畝。村民以種養為主,建築業為輔。
愛群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東岸,瓊洲大橋北側,總佔地面積約3000餘畝,轄有10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分別分為大洋田、洋田子、大良、渡頭、儒雅、晚膽、昌園、長發、儒屋上、儒屋下、里擁一、里擁二、里擁三、里擁四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393人,共596戶,耕地面積1604畝,坡地約823畝,林地約90畝。
美庄村委會 處於白駒大道旁,距離海南省黨委、政協辦公大樓3公里,距離靈山鎮委、鎮政府7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全村總面積2093.78畝,其中耕地面積581.28畝,總人口902人,235戶,本村委會勞力除季節插秧收割以外,年青人員都在外搞副業,打零工(木工或泥工),全村有6個自然村。
新瓊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東岸瓊州大橋東側,與海口市中心市區隔江相望,瓊州大橋連海文高速路與瓊山大道交叉處是該轄區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委會7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面積2平方公里,總人口3630人。農業主要靠種植水稻、種瓜菜;少量的養植業;80%的男勞力外出搞建築業。解放前農民的自己集資創辦二所學校現在的「為民小學」與「新南小學」,校名至今不變。
新島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東岸,與海南省委所在地隔江相望,海瑞大橋和瓊州大橋中腹地帶,美蘭機場至皇冠海景大酒店文化長廊瓊山大道從中間穿過,交通十分便利,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8公里,轄區內總面積4.5平方公里,地勢較為平坦,有9個自然村13個經濟社,總人口3128人,共775戶。目前全村耕地總面積1858畝,調整產業生產結構已經啟動,主要種植芋頭、西瓜、辣椒和豆類等各類瓜菜,擁有一支200多人的建築隊伍,鋸木廠9家,遠近聞名的搭棚29家,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交通運輸業發達,擁有一定數量的大貨車、裝載車、農用手扶機車、三輪大蓬車等交通工具。
橋東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東岸,與海口市瓊山區隔江相望,鄰近有南渡江大橋、海瑞大橋、瓊州大橋從瓊山大道直通市區。轄區有15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農戶657戶,總人口2993人,耕地面積僅有690畝。現有養殖專業戶52戶,魚塘190畝,百頭以上養豬場5個,擁有125多人的建築隊伍,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現擁有大貨車、工程車、計程車、農用車538部交通工具。另外,配合江東新市區在轄區里引進益爾制葯廠、賽立克制葯廠、椰神食品廠、泉涌冷凍廠等企業,
靈山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大橋東岸,在海文高速路連瓊山大道交叉中心,村委會辦公室位於瓊文路靈山鎮政府大樓後面,總面積約5350畝。自然村15個(學堯、菖蘿、陳村、新宅、白宅、井上、美炎、美仁、北侃、美玉、北插、扶揚、扶儒、尚賢、大統),其中耕地面積2596畝,水旱田2508畝,總人口3342人,總戶數702戶。剩餘勞動力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如汽車運輸、旅遊、種養殖業、飼料廠、商飲業、建築工程等。
群山村委會 位於靈山集墟中心,緊靠靈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東鄰錦豐村委會,南鄰福玉、晉文兩個村委會,西靠南渡江與府城相望,北鄰靈山村委會。總面積10050畝,下轄:陶宋、芙蓉、靈山舊市、大撫、樂只、檳榔園、黑山等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99戶,總人口2730人。轄區內有國營南江機械廠、瓊山農機站、海口市靈山中學、預備役師高炮團、海南利健足球訓練基地,2009年鴻洲新城項目在原民源游樂園動工建設。所轄的黑山自然村是革命老區村莊。黑山在唐朝時山深林密,相傳此地經常有賊聚伙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當時皇帝便派6個兄弟為欽差大臣,前往討伐。6兄弟陣亡,後變為六片樹葉飄到皇帝面前請罪,後人便把6兄弟當作六神公。在黑山高處建起一間六神廟,以示紀念。傳說六神公有求必應,非常靈顯,故稱靈山。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九為六神公紀念日。
晉文村委會 位於南渡江東畔,西面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南依瓊山區雲龍鎮,北靠靈山鎮和江東新市區,海榆東線公路分南北從其轄區內穿過。轄有13個自然村,12個經濟社,農業戶991戶,人口3961人,土地面積14000畝,其中水田1753畝,旱田172畝,坡園地1466畝。
福玉村委會 位於瓊文公路3公里處,東接演豐鎮,南連美蘭機場,北接錦豐村委會,西接晉文村委會。下轄6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395戶,人口2040人。全村委會土地總面積3600畝,耕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旱田1500畝,坡園地1600畝,有台胞1戶,旅居海外華僑6戶。主要經濟來源依靠種養業和第三產業,有運輸小型拖拉機15輛,汽車7輛,養魚15畝,養豬、養雞專業戶20戶,利用美蘭機場的有利條件動員群眾進行務工,群眾經濟收入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錦豐村委會位於靈山鎮東南部,東依桂林洋工業開發區,南鄰福玉村委會,西靠靈山墟,北接紅豐、靈山村委會。轄區內落戶的企事業單位有:廣電總局海南監測站、海口供電公司靈山開關站、靈山中學、海南川科高科技工業園。村委會下轄8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4人,總戶數328戶,有一所完全小學。土地總面積8288畝,其中外來企業用地4030畝,其它用地2895畝。耕地面積1363畝,其中水旱田789畝。
紅豐村委會 座落於海口市新市區的東部,即海文高速公路與白駒大道的連介面處。距海口市中心區8公里,靈山鎮政府3公里。村委會下轄自然村莊15個,經濟社15個,土地總面積為6860畝,其中水田面積為1880畝,旱地面積為1200畝,村莊、林地、荒地為3080畝。村委會總戶數為552戶,總人口為2376人。據考證,隋(607年),唐(627年)時期設置顏盧縣(顏城縣),屬「珠崖郡」管轄,後「顏城縣」被並入「舍城縣」,不再存在,其遺址就在儒堂村和多呂村一帶。在這里,還居住1000多顏氏後人。
大林村委會 位於靈山鎮東北部,距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處,南有美蘭國際機場,北枕瓊洲海峽,東毗鄰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西有江東新市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村委會下轄19個自然村,21個經濟社,2010年全村人口共2668人,662戶,台港澳同胞25人,勞動力837名。耕地5400畝,其中水旱田面積2100畝,坡園地3300畝。大林村委會有個聲名遠揚的古老村落,叫道郡村,被稱為瓊州江東第一村,每年農歷六月初十,(南渡江)東岸地區的民眾在此萬人聚集鬧軍坡,這傳統民俗活動幾百年來傳承至今。這里又是人才輩出的風水寶地,尤其清代出了吳元猷和吳世恩父子將軍,聞名於世。歷代受皇封的有22人,進士1人,戶口主事1人,布政司1人,庠生、監生、貢生、國學生共23人;民國將軍1人,革命烈士1人,有教授2人,中山大學1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人,其他大學生人數28人,中級技術職務近50人,愛國華僑10餘人。
林昌村委會 位置瓊州大橋2公里處,海文公路從中間穿過,與美庄、大林、大昌、新管、愛群村委會相鄰,交通方便。村委會有17個自然村,20個經濟社。村民都是以種植水稻、瓜菜為主。全村養殖專業戶8戶,百頭以上養豬場3個。
大昌村 位於海口市東海岸,東與桂林洋農場隔江相望,南與大林、林昌村交界,西與東營、新管村毗鄰,北臨瓊洲海峽,也就是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處北側,方圓8平方公里,轄下有15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936戶,3807人,總面積為8130.28畝,耕地面積3698畝,地勢平坦,靠近大海。在群尚存,居住近200戶孔氏後人。明嘉靖年間,孔子61世孫孔弘集來瓊經商,後落籍靈山,繁衍後代。
東和村委會 地處南渡江入海口處東岸,東北面臨瓊州海峽,西南面與新埠島隔江相望,屬南渡江和瓊州海峽沖積地帶,東和村委會共有5個自然村(東村、外堆村、外坪村、西村、麻錫村),17個經濟社,總面積約5570畝,水旱田面積1050畝,全村總人口4345人,共1198戶。支柱產業為捕撈業和海淡水養殖業,現有184隻大小漁船(其中,定植船23隻、流速船161隻。
東湖村委會 位於靈山鎮北部,緊靠瓊洲海峽,總面積7715畝,耕地面積1450畝,下轄10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共3813人,1068戶。
東營村委會 地處南渡江以東約三公里處,北臨瓊洲海峽,東與大昌村委會交界,南與仲愷村委會交界,西與東湖村委會交界。主要產業是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現有船隻122艘,海水養蝦塘420畝。 仲愷村委會 在海南島東北部頂端,鄰近瓊州海峽東營漁港,位於北緯20°02',東經110°24'的地方,有一個全瓊聞名的革命老區村莊,那就是靈山鎮仲愷村。這個村總面積為1.22平方公里,摺合為1800多畝,其中:農田耕作面積1200多畝。這里生活著郭、鄺、嚴、周、張、洪、林、馮、陳、李、黃、劉、庄、甘、唐等15個姓氏的居民,總人口(包括外出人口)有2100多人,其中戶口在籍的1582人仲愷村是個行政村莊,分別由「羅陳村」和「櫓梧村」兩個自然村莊(以下簡稱為「兩村」)組成。周圍村莊的人們習慣地把兩村以銅鑼和大鼓來相配,俗稱為大銅(羅陳)大鼓(櫓梧)村。兩村已經有了一千多年歷史。
④ 即墨靈山2022年要拆的地方
青島即墨區靈山鎮已啟動7個村拆遷10月8日。
墨區區長信箱回復,經落實即墨區靈山鎮,前期,青島市即墨區靈山鎮啟動了7個村的拆遷工程,目前靈山鎮一村還未拆遷的住戶沒有拆遷規劃,如果後期靈山鎮有進一步拆遷規劃,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公示。
另外,經落實即墨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王家煙霞村暫無拆遷改造計劃。
⑤ 即墨18個鄉鎮都各有多少個村 要一一清楚回答 加分
截至2020年,即墨區共有7個鎮、8個街道,分別為段泊嵐鎮、移風店鎮、藍村鎮、大信鎮、靈山鎮、金口鎮、田橫鎮、北安街道、通濟街道、環秀街道、龍泉街道、龍山街道、鰲山衛街道、溫泉街道、潮海街道。區政府駐地通濟街道。
1、段泊嵐鎮
轄70個行政村:段泊嵐一村、段泊嵐二村、段泊嵐三村、段泊嵐四村、孫家後寨村、姜家莊村、毛家嶺一村、毛家嶺二村、毛家嶺三村、毛家嶺四村、石灰窯村、程戈庄一村、程戈庄二村、程戈庄三村、劉家營里村、栗林村、後埠村、官路埠村、槐樹溝村、葉家宅科村、李哥庄村;
東瓦一村、東瓦二村、東瓦三村、西瓦村、瓦前庄村、孟戈庄村、嵐上村、毛埠村、三甲村、史家街村、東大於庄村、西大於庄村、王新莊村、嵐埠村、毛戈庄村、郭家疃村、嶺後村、嵐西頭村、東章嘉埠村、西章嘉埠村、姜家坡村、劉家莊三村、劉家莊一村、劉家莊二村、劉家莊四村、劉家莊五村、西喬戈庄村;
東喬戈庄村、程戈庄村、趙戈庄村、埠東村、高家嶺村、賈家後疃村、程家莊村、孫家屯村、張官莊村、西尖庄村、東尖庄村、大呂戈庄一村、大呂戈庄二村、大呂戈庄三村、小呂戈庄村、大胡埠村、天宮院村、袁家莊村、方戈庄村、麥戈庄村、起戈庄村、薛家泉庄村。
2、移風店鎮
轄66個村莊:前店村、移風店村、後古村、林家疃村、後店村、堤前村、馬軍寨村、毛公泊村、官莊村、沙埠村、黃戈庄村、三灣庄村、大院村、家西村、前古村、南埠村、大壩村、小壩村、李家莊村、大庄村、韓家莊村、東橋村、西橋村、上泊村、溝西村、黑家屯村、牟家村、孫家村、甄家莊村、店東村、西馬龍疃村、東馬龍疃村;
窪里村、院上村、黃家莊村、太平庄村、矯家莊村、女兒村、付家村、徐家溝村、朱家莊村、王家村、張家村、趙家村、河北庄村、任家莊村、西太祉庄村、東太祉庄村、東豐台村、西豐台村、朱家莊村、高吉庄村、冷家埠村、道頭村、東河流庄村、西河流庄村、三里村、肖蘭家莊村、辛家帖村、曹家屯村、荒窪村、大蘭家莊村、吳家屯村、南辛庄村、北辛庄村、坊庄村。
3、藍村鎮
全鎮共劃分8個社區,轄57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
二里社區:二里、大官莊、小官莊、魯家埠、橋西頭、戴家莊;
三里社區:三里、四里、五里、一里、郭家莊、新立;
城後社區:六里、前白塔、後白塔、古城、城後、賈戈庄、肖家泊子;
稻香社區:稻香、范溝疃、王家辛庄、郭家屋子、管家屋子、姜家屋子、辛家屋子、王家屋子
王演庄社區:王演庄南村、王演庄北村、王演庄東村、欒埠、朱家官莊、東時於庄、西時於庄、午山;
挪城社區:南郝家屯、北郝家屯、挪城河南、挪城范村、挪城劉村、挪城王村、挪城宋村;
慶余屯社區:慶余屯、馬家屯、王家小橋、崔家屋子、趙家屯、東辛城、西辛城;
南泉社區:南泉、北泉、泉東、喬戈庄、前埠頭、後埠頭、大埠後、小埠後。
4、大信鎮
全鎮轄80個行政村:大信村、喬家村、官路村、宮家村、新勝村、李家韓窪村、韓家韓窪村、陳家村、仲戈庄村、丁家村、小金家村、大金家村、郝家莊村、碾子頭村、小信村、新付庄村、碓臼泊村、石固埠村、高家窪村、大范家村、青鋼農場村、小范家村、南王莊村、司家疃一村、司家疃二村、司家疃三村、花園村、趙家疃村;
李家疃村、南翟家疃村、北翟家疃村、北王莊村、王家村、長直村、尹家村、趙家村、宋家莊村、姜家村、楊家村、小店村、張一里村、張三里村、張四里村、張六里村、小范戈庄村、道口東村、范東村、范西村、前進村、常家街村、普西村、普東村、王家街村;
趙家街村、鍾家街村、任家屯村、桃杭村、付家屯村、梁家荒村、後家屯村、洪溝村、東孫唐庄村、南孫唐庄村、西孫唐庄村、葛埠村、衣家屯村、唐李屯村、曲家屯村、王家疃村、發玄橋村、展家屯村、潘家屯村、草場村、八寶庄村、楊家莊村、袁家屯村、抬一村、抬二村、抬三村、抬四村。
5、靈山鎮
轄42個行政村:河南一村、河南二村、河南三村、上河北村、中河北村、下河北村、衛東村、前山後村、後山後村、泊子村、嵐埠灣村、大稻池村、小稻池村、靈東村、東黃家莊村、仁義庄村、段埠庄村、金家灣村、東山坡村、西山坡村;
周家疃村、東三泉庄村、西三泉庄村、泉上村、松樹庄村、西黃家莊村、石旺河村、崔家庵村、前小於庄村、後小於庄村、嵐前嶺村、甲於庄村、索戈庄村、韓流庄村、李前庄村、集旺疃村、孫旺疃村、劉旺疃村、院東村、東姜戈庄村、中姜戈庄村、西姜戈庄村。
6、金口鎮
全鎮共有102個行政村:
1)金口中心社區:下設5個管區,36個村莊。
金口管區:金口村、鳳凰村、楊家屯村、於家屯村、周家屯村、侯家灘村、北阡村、西店子村共計8個村莊;
南阡管區:南阡一里村、南阡二里村、南阡三里村、南阡四里村、古阡一村、古阡二村、古阡三村共計7個村莊;
廟東管區:海堤村、盧家莊村、東渠村、孫家周疃村、廟東一村、廟東二村、廟東三村共計7個村莊;
周疃管區:劉家周疃村、李家周疃村、華家周疃村、山陰村、黃豆屯村、遲家店子村、山東村共計7個村莊;
卧牛山管區:團埠庄、孫家溝村、陳馬庄村、虎埠前村、山汪村、西南阡村、房家莊村共計7個村莊。
2)店集中心社區:轄66村
西里村、東里村、中里村、南里村、西棗行村、東河南村、李家莊頭村、劉家河北村、孫家瓦子埠村、王家瓦子埠村、萬家瓦子埠村、於家莊村、劉家莊村、孟家莊村、東演堤村、西演堤村、南渠村、譚家莊村、北八戈庄村南八戈庄村、青山前村、青山後村、青山西村、重疃村、於家馬坪村、王家馬坪村、姜家馬坪村、宋家馬坪村、南棗 村、前葦夼村、中葦夼村、後葦夼村、壘里村;
前洪興村、後洪興村、院西村、西河南村、孫家河北村、上街村、西街村、東街村、神山埠村、大埠南村、小埠南村、耿家屯村、後西河頭村、東西河頭村、前西河頭村、北官莊村、王家莊村、藍家荒村、辛庄村、吳疃村、店東屯村、池戈庄村、姜家埠子村、南泉河頭村、北泉河頭村、胡家莊村、西王圈村、河陽庄村、柳樹屯村、大荒村、高家荒村、黃家鋪村、營里村。
7、田橫鎮
全鎮有30個行政村:窪里村、崔詔村、上夼村江、家屯村、宅科村、英里村、潘家村、遲家村、仲村村、溝里村、東辛庄村、泊子村、夼子村、宋家村、於家屯村、鄭家村、房家村、周戈庄村、中韓家屯村、羊山後村、南韓家屯村、黃龍庄村、紀家莊村、東孟戈庄村、西孟戈庄村;
埠西村、黑子村、大山前村、西崔戈庄村、東崔戈庄村、田橫島村、東陸戈庄村、西陸戈庄村、山東頭村、何家寨村、董家寨村、李家寨村、劉家寨村、蘇家寨村、南營子村、拖車口村、現子埠村、巉山村、南巉山村、山南村、釣魚嘴村、南丁戈庄村、北丁戈庄村。
(5)即墨靈山哪個村建汽車站點擴展閱讀
即墨區劃沿革
1949年即墨縣劃為15個區、3個鎮。
1951-1952年建鄉,即墨縣劃為172個鄉。
1956年即墨、即東兩縣合並劃為18個區。
1957年改為15個區,2個鎮;1958年成立37個人民公社,後合並為30個。
1961年,將城陽、棘洪灘、馬戈庄、河套、陰島五個公社劃歸嶗山區;即墨改為24個公社。
1963年改為26個公社。
1972年改為30個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范圍為基礎劃為10個鎮、20個鄉。以後有15個鄉先後撤鄉設鎮。
1998年5月,將白廟鄉並入鰲山衛鎮,同時,撤銷即墨鎮、三里庄鄉,設立環秀、潮海、通濟三個街道辦事處;9月,設立即墨經濟開發區,同時將潮海辦事處和留村鎮的9個村莊劃歸經濟開發區。
1999年劃為營上、留村、段村、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大官莊、華山、靈山、長直、段泊嵐、瓦戈庄、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馬山24個鎮,太祉庄、石門、喬家屯3個鄉,環秀、潮海、通濟3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2001年經鄉鎮規模調整後,劃為營上、留村、龍泉、鰲山衛、溫泉、王村、田橫、豐城、金口、店集、華山、靈山、段泊嵐、劉家莊、移風店、七級、藍村、南泉、普東、大信20個鎮,環秀、通濟2個街道辦事處,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2001年8月設立北安街道辦事處(原營上鎮)。
2002年5月17日,龍山街道辦事處在原留村鎮的基礎上成立。
2012年8月撤銷王村鎮,將其原行政區域並入田橫鎮,新成立的田橫鎮政府管轄范圍為原王村鎮政府所轄區域,原田橫鎮政府所轄區域由田橫島旅遊度假區管轄。
2017年,國務院、山東省政府批復了青島市區劃調整的請示,同意撤銷縣級即墨市,設立青島市即墨區,以原即墨市的行政區域為即墨區的行政區域。
⑥ 靈山衛鎮的·歷史沿革
1372年(洪武5年)明右丞相魏國公徐達,派遣指揮僉事朱興來此修建靈山衛,以防倭寇。靈山衛由當時的萊州府管轄,建成後,城周三里,圍牆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護城河深為二丈五尺,寬二丈。
1404年(永樂二年)指揮僉事郭崇又大興土木,城池周長擴建為五里,外包以青磚,四門加城門樓,增鋪所十餘所。
明永樂中期,在山東沿海設營(府都指揮使司和衛的中間軍事指揮機構),靈山衛歸即墨營管轄。同時在靈山衛下設三個千戶所,後所在膠州,前所位於現琅邪鎮夏河所,左所在靈山衛城內。
1488年(弘治元年)分巡副使趙鶴令檄指揮使再次重修,四方設門,四門加樓。
1734(清雍正十二年)撤衛劃歸即墨,降為靈山巡檢分司。
1946年設立靈山衛區。
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
1984年設靈山衛鎮。
1996年,將膠南市靈山衛鎮的檯子溝、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個行政村劃歸黃島長江路街道。
1997年,靈山衛鎮面積68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8.5千米,人口3.3萬,轄靈山衛北門里、靈山衛北街、靈山衛西南園、靈山衛西街、靈山衛東街、靈山衛南街、靈山衛南門里、東趙家、檯子溝、八里庄、荒里、 扒山、岔河、山子西、楊七嶺、戴戈庄、李家河、薛辛庄、大樓、毛家山、黃石圈、北窯、朱戈庄、北門外、周家夼、高家台、東門外、窩洛子、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蔡家莊、開山口、鄭戈庄、趙家廟、張家村、西門外、西南村、大岔口、積米崖、小窪、白果樹、大灣43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靈山島鄉,並入積米崖。靈山島鄉面積7.3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4.3千米,人口0.3萬,鄉府駐城口子村,轄城口子、毛家溝、李家村3個行政村。
2004年底,靈山衛鎮面積36平方千米,轄29個行政村,人口2.3萬人;積米崖港區陸、島總面積9.53平方千米,轄積米崖港和靈山島管區、4500餘人。
2005年12月18日,改靈山衛鎮為街道。
2012年12月劃歸黃島。
2014年,開發區改為西海岸經濟新區。
⑦ 即墨區靈山鎮劃成街道又什麼好處
他化成街道的話是有好處的,因為華商街道在一些福利上以及在一些管理上和規劃上,都是有一定的優勢和有一定的特點。
⑧ 想知道: 青島市 即墨新個體汽車站 在哪
城區為新即墨汽車總站(煙青路、青威路交界處,熱電廠北),鄉鎮為鎮駐地交運集團城鄉換乘站。農村居民乘坐鎮村公交到達鄉鎮換乘站;城區居民乘坐1路、9路、10路即可到達新即墨汽車總站。為回饋廣大乘客,開通初期首、末班車可免費乘坐。屆時,即青快客也在新即墨汽車總站同步發車,乘坐長途班車的乘客可乘坐免費公交至交運老站轉乘。
城區首班車6:30,末班車18:00;鄉鎮首班車6:30,末班車17:30;雙向對發。
101路(全程票價3元):途經大村、白廟、鰲角石至鰲山;
102路(全程票價7元):途經大村、石門、溫泉、王村至田橫;
103路(全程票價7元):途經大村、石門、溫泉、店集、王村至豐城;
105路(全程票價6元):途經開發區、正大、華山、店集、周疃、至金口;
106路(全程票價5元):途經開發區、龍泉、官莊至店集;
107路(全程票價2元):途經上疃、林戈庄至靈山;
108路(全程票價5元):途經周戈庄、段泊嵐、劉家莊至移風;
109路(全程票價4元): 途經翟家疃、普東至七級;
110路(全程票價4元): 途經馬山、南泉、至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