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輪轂的尺寸該怎麼選擇,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相信很多車主都注意到了,不少車型高低配最顯著的一個標志就是輪轂。一般情況下,配備尺寸較大且看起來光鮮亮麗輪轂的車型,是高配版本;而搭載輪轂尺寸較小或者鋼圈輪轂的大都是低配版。那麼汽車輪轂的尺寸該怎麼選擇,真的是越大越好嗎?本文就來簡單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實際上,高配車型配備的大號輪轂+小尺寸胎壁輪胎的優勢在於運動性更強,操控更精準,方向反饋更直接,而其最大的劣勢則是犧牲了舒適性。要知道,小尺寸輪轂+厚胎壁的組合,其渾厚的胎壁更能過濾掉路面顛簸,這是前面的組合無法實現的。還有就是為了保證更充足的抓地力,大尺寸輪轂往往匹配胎面更寬的輪胎,其在增強運動性、增大地面摩擦力的同時,燃油經濟性方面也會做出犧牲,和小尺寸輪轂的窄面輪胎相比,其油耗會高出一丟丟。對於不少人來說,為了好看費點兒油也是可以接受的。
『貳』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
輪轂尺寸其實就是輪轂的直徑,我們經常能聽到人們說的15寸輪轂、16寸輪轂這樣的說法,其中的15、16寸指的就是輪轂的尺寸(直徑)。
一般在轎車上,輪轂尺寸大,輪胎扁平比高的話,在視覺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張力效果,而且在車輛操控的穩定性方面也會有所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油耗增加這樣的附加問題。
(2)汽車外輪尺寸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輪轂表面處理工藝也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為烤漆和電鍍兩種。普通車型的輪轂在外觀上考慮的較少,散熱性好是一項基本要求,工藝上基本採用烤漆處理,即先噴塗然後電烤,成本比較經濟而且顏色靚麗、保持時間長久,即使車輛報廢了,輪轂的顏色依舊不變。
很多大眾車型輪轂表面處理工藝都是烤漆。一些時尚前衛、動感十足的彩色輪轂運用的也是烤漆技術。這類輪轂價格適中,規格齊全。
電鍍輪轂又分電鍍銀、水電鍍和純電鍍等類型。電鍍銀和水電鍍輪轂雖然色澤鮮亮生動,但是保持時間較短,所以價格相對便宜,為很多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人所喜歡,市場價格在300元-500元之間。純電鍍輪轂,色澤保持時間長久,可說是質優價高。
『叄』 汽車輪胎都有多大尺寸的
通常會有185/65 R14、185/65 R15、205/55 R16三種。
輪胎尺寸規格示例 (以195/55R15為例:) 195:斷面寬度,也就是輪胎可以接地的面積,以毫米為單位。 55:輪胎扁平率,即輪胎斷面高與斷面寬的比值。 R:構造記號,R是子午線輪胎的縮寫。斜交輪胎用英文字母「B」表示。轎車用輪胎一般都是子午線輪胎。
15:輪胎內徑,也即輪轂的直徑,一般以英寸為單位。 消費者能從自己愛車的輪胎上發現各種數字和字母,它們代表輪胎的一些基本數據。
汽車更換輪胎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輪胎,輪胎的規格要和之前的輪胎,必須和同車軸另一條輪胎一樣,例如:速度級別、載重指數、花紋、廠牌、尺寸等,有利於安全駕駛。
2、氣門嘴也要更換,這是因為,當你更換輪胎後,新的輪胎和氣門嘴的老化周期不同,在新輪胎周期內,氣門嘴可能會出現問題,而這不容易被人們發現,所以最好在更換輪胎時同時更換氣門嘴。
3、安裝方向和充氣,如果使用的是原車配胎的話,要按廠家要求安裝,如果是非原裝輪胎,一般是帶有生產日期的那頭朝外,假如是方向性輪胎,則使車輪上的箭頭與汽車前進方向相同安裝。充氣時可充致輪胎允許的最大氣壓,然後再降至廠家規定的標准氣壓。
『肆』 汽車的輪子越大越好嗎最好是如何多大尺寸的
很多人知道什麼是輪胎,卻不知道什麼是輪轂。它是輪胎內輪廓的車輪鋼通過立柱連接的輪芯的轉動部分,是支撐輪胎的重要部件。不同車的輪轂尺寸不一樣。一般原廠標定的輪轂尺寸有15寸、16寸、17寸、18寸等等。
我們在買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同一款車型的不同配置有不同的車輪尺寸。比如一輛車,高配18寸輪轂,低配17寸輪轂,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無論是18寸輪轂還是17寸輪轂,裝上輪胎後車輪直徑都是一樣的,沒有因為高配車輪轂大而產生離地間隙。因為不同尺寸的車輪匹配不同扁平率的輪胎,安裝後整體直徑是一樣的。
此外,大尺寸輪轂的油耗也會增加,所以價格會更貴。還有一點大尺寸車輪的胎噪,會相應增加。所以在選擇大尺寸輪轂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這個汽車輪轂的尺寸不是越大越好。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汽車輪轂。比如汽車的底盤一般較低,所以操控要求較高,所以我們在選擇車輪的時候可以選擇大尺寸的車輪。但汽車輪胎的尺寸要做相應的調整,以提高其操控體驗。如果是SUV,那麼就要選擇小尺寸的輪轂,這樣才能適應那些復雜的路況。
『伍』 汽車輪轂的最小尺寸是多少
鋼圈的直徑一般在15-22英寸之間
也就是381-558.8毫米之間
輪胎的寬度一般在165-225毫米之間
乘以扁平率0.45-0.70
一般輪胎的寬度大約在110-115毫米之間
這樣算下來汽車輪胎的直徑大約是在60-80厘米的范圍內。
汽車輪轂的升級最常用的方法是換用鋁合金輪轂,或採用加大的輪轂改善汽車性能和性能和外觀。2件式的是由1件內件和1件外件焊上的或釘上的。3件式結構為廠家小批量製造提供了較大的靈活性。低壓鑄造就是把融化的金屬澆鑄在模具里成型並硬化;
反壓鑄造是較為先進的鑄造方法它用很強的真空把金屬吸進模具,有利於保持恆溫和排除雜質,鑄件內沒有氣孔而且密度均勻,強度很高;高反壓模鑄(HCM)這種製造工藝產生近乎鍛造的效果,德國名廠BBS的RX/RY(規格從381 508mm)系列鋁輪轂就是採用HCM法製造的,鍛造,這是造輪轂的最先進的技術,以6000t的壓力趁著熱勁,把一塊鋁錠給壓成一個輪轂。
『陸』 汽車輪轂越小越好,這種說法正確嗎
不管是18寸輪轂還是17寸輪轂,裝上輪胎後車輪直徑是相同的,並不會因為高配車用的大輪轂所以離地間隙就。因為不同尺寸的輪轂匹配的輪胎扁平比不同,裝上後整體直徑是相同的。(也要結合輪轂增加所帶來的重量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包含多維度的問題,不是簡單用哪個好、哪個不好所能涵蓋的,本質上就是各有各自的優勢、而同樣有各自的劣勢!
汽車輪轂的大小對車輛各方面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車輛的特點和優勢,包括操控性、舒適性、燃油經濟性等通過輪轂的尺寸可以做出最初的判斷。對於同一款車型來說,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無論採用多大的輪轂,輪胎的外徑變化不能超過3%,也就是說為了增大輪轂,輪胎的厚度就必須變薄,否則有可能導致輪胎刮擦輪拱。
『柒』 汽車的輪轂尺寸有大有小,到底是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呢
原來的配套是18英寸輪轂輪胎型號21545R18,更換為工廠16英寸輪轂輪胎型號20560R16,這兩種輪轂都是工廠的數據通用,與大部分車的高低相差無幾。低窄點厚,高寬度的薄點,輪胎外徑都一樣。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把高地換成低的呢?大輪轂輪胎太薄,無法承受45厚度復雜的道路情況,很多國道上有坑,有角的坑是最致命的。下圖是因為我這個薄輪胎在速度50 ~ 60歲以上的坑裡已經被蛇咬破了輪胎牆,裂開了。幸好不爆胎的話很危險
特別是高速行駛中,路面有凹陷的地方,由於瞬間的強大沖擊力,輪胎嚴重變形,輪胎太薄,沒有足夠的變形量,輪胎窗簾斷裂,輪胎容易報廢。尺寸稍小的輪轂需要比平的稍微大一點的輪胎。平坦的比率是輪胎橫截面高度與橫截面最大寬度的比率。平坦的比例越大,輪胎橫截面的高度就越大。換句話說,輪胎側面更厚。這種輪胎在行駛中可以有更寬的振動緩沖區,舒適性自然更高,對家庭用車來說,舒適性是最重要的,與較高的扁平輪胎相比,較小尺寸的輪轂的組合也能避免強烈的沖擊。例如豐田、普拉多等專業越野汽車都配有小尺寸輪轂,可以提高輪胎的平坦比例。
『捌』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我們在買車時經常會看到同一車型不同配置其輪轂尺寸有區別,比如一款車高配使用的是18寸輪轂,中低配使用的是17寸輪轂,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對車輛有什麼影響?多花錢買大輪轂是否劃算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同車型輪轂大小不影響車輪大小
看個人需求,如果你喜歡駕駛、經常激烈駕駛體驗速度與激情的話選擇大輪轂,這樣能讓你充分體驗到這輛車的性格。但是要注意車輛自身有沒有運動基因,別買輛SUV你還要多花錢上大輪轂就有點浪費了。如果你不是前者的話那麼就沒必要刻意為了好看而花錢去買大輪轂車型。小輪轂省心、好用、舒適,除了看起來不酷外剩下的都是實惠。有人可能會說「哎呀,我平時偶爾喜歡開個快車,輪胎那麼厚是不是會影響我駕駛啊」。其實根據個人經驗來看普通家用車我們在公路上開很難開到讓你感覺輪胎拖累你的那種程度。而真正有運動基因能達到這種程度的車一般都不會用小輪轂。
另外還有一些車使用的輪轂尺寸明顯大於同級別其他車型,這種車輪子尺寸也會更大,看上去更漂亮,但是車輪太大導致驅動輪傳動力臂變長,車輪相對於地面的扭矩減小,車輛動力性和加速性不如小輪胎。油耗表現不好。而且車輛重心增加會影響穩定性。所以個人感覺普通家用車使用太大的輪胎除了好看基本上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