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小車,前軲轆和後軲轆的距離是多少
一般小轎車左右輪距為:1米至2米之間。
例如:奧迪A4L,前輪距:1564mm,後輪距:1550mm,前後輪距:2869mm,車寬(兩倒車鏡之間的距離):2006mm。
Ⅱ 急!!!轎車的前輪到車頭的保險杠的距離一般是多少
一般運動車型(包括跑車)輪胎和保險杠的距離就要小,距離為30厘米。
判斷離右邊離障礙物(行人)的距離,通過視線從車頭右側看出去,如果能看到很低的位置,說明離障礙物還很遠,如果只能看到很高的位置(如行人的膝蓋以上)說明離障礙物就很近了,就要注意。
Ⅲ 汽車前束,前面小多少mm,後面大多少mm。
前輪前束值一般小於8mm,後面大於8mm。
前束影響直線行駛和轉向行駛,對於前輪驅動的車輛,可以補償運動軌跡上合成彈性運動的變化。對於標准驅動形式的車輛,前束約為5′~20′。對於前輪驅動者(FDW),前束可達20′(為補償驅動力)。
由於前輪外傾,會使左右輪經常作用著方向相反的與外傾角相對應的側傾推力,使輪胎磨損增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想辦法消除這個側傾推力。消除的辦法是在安裝車輪時,使汽車兩前輪的中心面不平行,兩輪前邊緣距離小於後邊緣距離,兩者的距離之差即為前輪前束。
(3)汽車前輪距離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若測量的前束值不符合規定值時,應進行調整,分別轉動左右橫拉桿接頭,即可增大或減小前束值。注意在調整前束時,要使左右橫拉桿接頭轉動的圈數相等。
2、為保證汽車穩定的直線行駛,應使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作用,即當轉向輪在偶然遇到外力(如碰到石塊)作用發生偏轉時,在外力消失後能立即自動回到直線行駛的位置。
3、為了保持合適的前輪前束值,需要定期進行車輪定位,單橋轉向車前輪前束的測量和調整都比較簡單,不需專用的定位儀器也可完成前輪前束的測量和調整(前提是其他定位數據都正常,球頭無松動)。雙橋轉向車輛由於轉向系統關系較為復雜,即使是簡單的前束數據出錯,也要用專業的定位儀器來檢測調整。
Ⅳ 汽車左右兩個輪胎的距離一般是多少
輪胎沒有固定的間距,要看輪胎的型號和使用范圍。
一般間距大的輪胎跑起來舒適,不容易有異響,排水性能好,間距小的輪胎 ,耐磨,可是跑起來經常有噪音,特別是雨天和轉向的時候。
防止輪胎遭受日光直射、紫外線照射、雨淋、臭氧、油的污染、遇熱等。保管輪胎時,放置於陰暗涼爽的地方並放掉輪胎內的空氣,是很重要的。請讓日光直射。
1、下雨時請將輪胎搬到室內以免輪胎內部進水;
2、輪胎粘上油或水,容易受到傷痕或變形。因此請放在沒有油和水的地方;
3、請不要放在可以導致輪胎傷痕或變形的地方;
4、請不要放置在發電機、電池等旁邊;
5、長時間拆掉輪胎保管時,請注意輪胎內部滲出化學品而會弄臟地面。
(4)汽車前輪距離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輪胎尺寸:
國際標準的輪胎代號,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寬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數。後面加上: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英寸),負荷指數(許用承載質量代號),許用車速代號。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輪胎寬度是175mm,70表示輪胎斷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斷面高度是寬度的70%,R表示子午線輪胎,輪輞直徑是14英寸,負荷指數77,許用車速是H級。
輪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二種,即如34*7或7.50-20等表示之。前者為高壓輪胎,後者為低壓輪胎。另外也有許多記號,例如D用於輕型汽車,F用於中型汽車,G指標准型汽車,H、L、J是用於大型豪華及高性能汽車。如胎壁上加印個R,如175R13,表示輪胎是徑輪胎,寬長175mm(6.9英寸),裝在輪圈直徑13英寸(330mm)在車輪上,一般也會刻上RADIAL字。
Ⅳ 前輪前束多少為標准
前輪前束值一般不大於8mm,其值由調節橫拉桿的長度來保證。
現代轎車的前束值有縮小的趨勢,前輪外傾為負值時,前束也為負值,即變為前輪後束。
前輪前束可通過改變橫拉桿的長度來調整,調整時可根據汽車生產廠家規定的測量位置,使兩輪前後距離差符合規定的前束值,一般前束值在0~12mm之間為正常。
前輪前束是指前輪前端面與後端面在汽車橫向方向的距離差,也可指車身前進方向與前輪平面之間的夾角,此時也稱前束角。
(5)汽車前輪距離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前輪前束基本作用:
為保證汽車穩定的直線行駛,應使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作用,即當轉向輪在偶然遇到外力(如碰到石塊)作用發生偏轉時,在外力消失後能立即自動回到直線行駛的位置。
這種回正作用是由轉向輪的定位參數來保證實現的。
由於前輪外傾,會使左右輪經常作用著方向相反的與外傾角相對應的側傾推力,使輪胎磨損增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想辦法消除這個側傾推力。
消除的辦法,是在安裝車輪時,使汽車兩前輪的中心面不平行,兩輪前邊緣距離小於後邊緣距離,兩者的距離之差即為前輪前束。
這樣汽車在直行時左右輪就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和反的初始側偏角。當然,這個初始側偏角也會在左右輪胎印跡上造成方向相反的相應側向力。
適當選擇前束角,可使前束引起的側向力與車輪外傾引起的側傾推力相互抵消.從而避免了額外的輪胎磨耗和動力的消耗。因此通常可以說,前束角是因外傾角的需要存在的。
前束影響直線行駛和轉向行駛,對於前輪驅動的車輛,它可以補償運動軌跡上合成彈性運動的變化。對於標准驅動形式的車輛,前束約為5′~20′。對於前輪驅動者(FDW),前束可達20′(為補償驅動力)。
車輪上跳及回彈的前束變化對車輛的行駛穩定性、不足轉向和過度轉向特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前束變化是重要的設計參數之一。側傾時的前傾變化也稱為側傾轉向。
對前輪來說,上跳時設計值多為0°至弱負前束變化值。
設計值取在0°附近是為了控制直線時由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前束變化,確保良好的直線穩定性。另外,取弱負前束變化是使車輛具有弱不足轉向特性的有效手段,以確保在車載質量發生變化而引起車高變化時,也能保持不足轉向狀態。
因此,與上跳行程相對應的前束變化最好呈直線,但有時根據懸架系統、轉向系統的形式及配置方式會呈曲線變化。
對後輪來說,為保證不足轉向,多數設計為上跳時呈弱正前束變化。但由於過度上跳時的正前束特性會引起車輛偏擺和側傾頻率響應特性的共振,故應加以控制。
Ⅵ 汽車的軸距標准是什麼
汽車的軸距標准和乘用車級別有關。
A00級乘用車軸距在2米至2.3米之間。A0級乘用車軸距為2.3米至2.5米。A級乘用車軸距在2.5米至2.7米之間。B級乘用車軸距約在2.7米至2.9米之間。C級乘用車軸距約在2.8米至3米之間。D級豪華乘用車大多外形氣派,車內空間極為寬敞,發動機動力也非常強勁,其軸距一般均大於3米 。
火車固定軸距是火車運行中始終平行的最前軸到最後軸的距離。如固定軸距過長,轉彎時對軌道壓力增加,甚至會導致出軌。
汽車及拖拉機軸距是前軸中心到後軸中心的距離。通過車輛同一側相鄰兩車輪的中點,並垂直於車輛縱向對稱平面的二垂線之間的距離。
(6)汽車前輪距離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軸距與汽車的性能息息相關。軸距決定了汽車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車軸距一旦改變,就必須重新進行總布置設計,特別是傳動系和車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調整懸架系統中的彈簧及吸震器參數,轉向系中的轉向梯形拉桿尺寸。
同時軸距的改變也會引起前、後橋軸荷分配的變化,從而必須要考慮這些因素對汽車制動性、操縱性及平順性的影響。
軸距的長短直接影響汽車的長度,進而影響車的內部使用空間。相對於微型車的軸距短小,普通型轎車和中級轎車的軸距一般較長,因此後座空間相對大了一些,成人可以比較寬松地坐下,所以這一級的轎車無論是做家庭用車、還是做計程車和公務車,都深受人們歡迎。
Ⅶ 轎車的左右輪距一般是多少
每種車型都不同,通常比車體寬度少一個輪胎寬度左右(因為輪距指的是兩個輪胎中心線之間的距離)。一般的轎車輪距都在一米六上下,而卡車及大客車的輪距則可能接近兩米甚至更大一些。
Ⅷ 輪胎間距是多少
軸距,是汽車前軸中心到後軸中心的距離。通過汽車同一側面相鄰兩車輪中心,並垂直於汽車縱向對稱平面的兩垂線之間的距離。機車或其它車廂的軸距。又分固定軸距、轉向架軸距和全軸距。全軸距即最前軸到最後軸的距離,是影響列車「轉盤長度」的主要參數。
輪距指的是車輪在車輛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軌跡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如果車軸的兩端是雙車輪時,輪距是雙車輪兩個中心平面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輪距越寬,駕駛舒適性越高
軸距長度
從設計角度講,軸距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它與汽車的性能息息相關。軸距決定了汽車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車軸距一旦改變,就必須重新進行總布置設計,特別是傳動系和車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調整懸架系統中的彈簧及吸震器參數,轉向系中的轉向梯形拉桿尺寸。
同時軸距的改變也會引起前、後橋軸荷分配的變化,從而必須要考慮這些因素對汽車制動性、操縱性及平順性的影響。所以在汽車技術性能表裡肯定會注有軸距這個參數,這足以說明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
實際使用
從實際使用看,軸距的長短直接影響汽車的長度,進而影響車的內部使用空間。微型轎車軸距一般都在2200mm以下,它的後座的腿部空間較小,如果是成人坐在後座上的話,通常是膝蓋要頂在前面的座位後背上,腿根本伸不開,坐在車里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就更別提將其作為公務車和計程車使用了。
相對於微型車的軸距短小,普通型轎車和中級轎車的軸距一般較長,因此後座空間相對大了一些,成人可以比較寬松地坐下,所以這一級的轎車無論是做家庭用車、還是做計程車和公務車,都深受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