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迪英文是Audi,Audi的全稱是什麼
Audi就是奧迪的全稱。
原因:Audi不是取公司全稱的前幾個字母組成的,而是由於奧迪的創始人叫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但當時的「Horch」品牌被別人佔有了,霍希沒有辦法注冊「Horch」品牌。
所以霍希就想到「Horch」在德語里是「聽」的意思,而在拉丁文中,「聽」是Audi,所以就將公司的名稱注冊成「AUdi」。
(1)奧迪為什麼叫奧迪擴展閱讀
發展簡史
二戰以後,汽車聯盟位於薩克森的汽車製造廠被前蘇聯佔領軍沒收並拆除。此後,該公司的很多高層人員前往巴伐利亞,並於1949年在英戈爾斯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它繼承了老汽車聯盟的傳統,仍以四個連環作為標志。
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於1969年合並,組成奧迪—nsu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ag);1985年,該公司改名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總部遷至英戈爾斯塔特,四環標志沿用至今。
由此可見,奧迪的歷史,被二戰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二戰前的汽車聯盟,第二部分為二戰後的奧迪發展。
2018年6月26日,大眾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上汽大眾股份中的1%轉讓給奧迪公司。
2. 奧迪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奧迪的創始人奧古斯特·霍希,三十一歲時離開賓士汽車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那一年是1899年。
很快,霍希就用產品和發明展現出他的天才,霍希作為汽車品牌也逐漸有了知名度。霍希本人還曾在若干項汽車比賽中親自上陣,奪得錦標。但平地起風雲,1906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怒之下離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不到一個月,又一家霍希汽車公司居然在原來霍希公司的馬路對面開張了。這當然是霍希本人另起的爐灶。兩家同名公司很快對簿公堂,互相告對方侵權。盡管那時沒有「無形資產」這個名詞,但雙方都明白,霍希作為牌子是值錢的。大半年官司打下來,霍希本人居然敗訴。
當霍希得知自己的公司必須改名時,懊惱至極,急忙找他的鐵桿追隨者們商量。霍希公司先下手為強,注冊了一大堆與「霍希」相近或相似的名字。而霍希他們討論了半天,仍沒有找到能用的名字。這時,一直在角落裡寫拉丁文作業的霍希的兒子突然喊出來:「爸爸,奧迪!為什麼不叫『霍希·奧迪』呢?」在座諸人頓時茅塞頓開。原來,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聽」,而拉丁文的「聽」則念作「奧迪(Audi)」,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乾脆更響亮。
鼎鼎大名的奧迪就這樣從孩子的嘴裡喊出來了。從此,霍希公司和奧迪公司走上了各自的路,但在1932年,他們還是最終走到了一起。
3. 奧迪簡介、歷史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在克姆尼茨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霍希公司
19世紀末,德國已經出現一些汽車製造商,其中一個就是於1899年11月14日在科隆(Cologne)建立的霍希公司。奧古斯特·霍希是汽車工程方面的先驅者,他在自己創辦公司之前,在曼海姆(Mannheim)的卡爾·賓士公司擔任了三年汽車製造部經理的職務。
1904年,奧古斯特·霍希將公司遷至茨維考(Zwickau),並將其轉為股份公司。1909年,奧古斯特·霍希從這家自己創辦的公司中撤出了股份,另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取名「奧迪」。
老奧迪公司
該公司由奧古斯特·霍希於1909年6月16日在茨維考(Zwickau)創立。當時為避免侵權,新公司不能再以霍希的名字命名,霍希想到其名字的德文詞義「聽!」在拉丁文中的對應詞為「Audi」,遂將新公司命名為「Audi」(奧迪)公司。1910年4月25日,霍希又在茨維考(Zwickau)將該公司改造成為奧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Audi Automobilwerke GmbH)。
漫遊者公司
1885年,兩位名叫約翰·巴珀提斯特·溫克霍芬和理查德·阿道夫·傑尼克的機械工在開姆尼斯(Chemnitz) 開了一家自行車修理行。不久,他們看到自行車需求量很大,就開始自己生產自行車。他們生產的自行車取名為「漫遊者」。1896年,公司改名叫「漫遊者有限公司」。
漫遊者公司1902年製造出第一輛摩托車。造汽車的想法雖由來已久,但直至1913年方成為現實,其較早推出的雙人汽車取名叫「巴比辰」(Puppchen),正是這輛車開辟了一個跨越幾十年的新時代。
DKW公司
1907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創辦了製造儀器和配件的公司。1916年,朱爾根·斯卡夫特·拉斯穆森在Zschopau開始實驗蒸汽動力公路汽車,並為其注冊了商標:字母 :DKW (小奇跡)。1919年,現名為Zschopauer 發動機廠的公司轉產二沖程小型發動機,為1922年成功製造摩托車奠定了基礎。1928年,第一輛小奇跡小型汽車面世。在20世紀30年代,小奇跡為汽車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之後,小奇跡摩托車和汽車為汽車聯盟公司在英格爾施塔特的重建奠定了基礎。
DKW公司1902年在開姆尼斯成立,最初名叫萊斯穆森與恩斯特公司 (Rasmussen & Ernst)。1907年,該公司遷往厄茨格博格(Erzgebirge)地區的佐鮑(Zschopau)。萊斯穆森與恩斯特公司起初是生產和銷售尾氣分離器、擋泥板、照明設備、硫化設備和離心分離設備。
公司的創始人約根·斯凱夫特·萊斯穆森於1916年開始試驗一種蒸汽驅動的汽車,並將該車商標注冊為「DKW」。1919年,改名為佐鮑爾汽車有限公司的該公司轉而生產小型二沖程發動機,從1922年起,這種發動機成功地安裝於DKW牌汽車。第一輛DKW牌汽車1928年投放市場。
汽車聯盟
(Auto Union AG,全稱:汽車聯盟股份公司)
1932年6月29日,在薩克森國家銀行的主導下,奧迪公司、霍希公司、DKW合並成立了汽車聯盟。同時,它們與漫遊者簽訂了購買和租賃合同,將漫遊者公司汽車部納入到汽車聯盟麾下。新公司的總部設在開姆尼斯。
合並後,汽車聯盟成為德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廠家。公司的四環標志象徵著四個創始公司之精誠團結。它們各自的品牌名稱---奧迪、DKW、霍希和漫遊者予以保留。在集團內部,這四個品牌定位在四個特定的市場:DKW負責摩托車和小型轎車,漫遊者生產中型轎車,奧迪生產高檔轎車,霍希生產頂級豪華汽車。
新汽車聯盟
(Auto Union GmbH,全稱: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汽車聯盟被蘇聯佔領軍沒收,公司的精英遂轉移到巴伐利亞,並於1949年在英戈爾斯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新汽車聯盟,以復興四環標志所代表的生生不息的傳統。新廠生產的第一批車是DKW 的兩沖程摩托車、小型轎車和小型廂式貨車。
1965年,新汽車聯盟的一款新產品戰後生產的第一輛四沖程汽車投放市場。為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人們煞費苦心地琢磨著給新產品取個好名字,於是傳統品牌--「奧迪」開始重新閃亮。不久,最後一批DKW在英戈爾斯塔特下線,之後,公司便以生產四沖程的「奧迪」為主了。1965年,新汽車聯盟被大眾公司收購,並從此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NSU公司
NSU於1873年在多瑙河畔的瑞德林根(Riedlingen)成立,創始人是兩位斯瓦比亞(Swabian)的機械師,一位名叫克里斯汀·舒米特,另一位叫海因里希·斯特爾。七年後公司遷至內卡蘇姆(Neckarsulm)。該公司在成立後的最初20年裡一直生產編織機。
1886年公司開始生產自行車,自行車的生產在企業後來的發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1901年NSU開始生產摩托車,5年後又生產出第一輛汽車。1929年公司停止生產汽車,集中精力生產自行車和摩托車,之後於1958年恢復汽車生產。
1969年3月10日,新汽車聯盟與NSU汽車公司合並。新公司定名為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內卡蘇姆。公司成立日定為1月1日。
奧迪股份公司
最後一輛NSU汽車於1977年3月下線。之後,公司僅生產奧迪轎車。這時候,公司的決策者們開始考慮簡化公司的名稱。為了讓公司和產品名稱一致,1985年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的名稱被簡化為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總部由內卡蘇姆遷往英戈爾斯塔特。
奧迪標志的含義
兄弟四人手挽手,4個圓環表示當初是由霍赫、奧迪、dkw和旺德諾4家公司合並而成的。
4. 為什麼奧迪來了中國叫一汽奧迪
去年八月,大眾收購了奧迪最後百分之0.36的股份,奧迪完全成為了大眾的全資子公司。
一、原因。
一汽奧迪是一汽大眾旗下生產奧迪 的,一汽大眾里,中方有60%股份,大眾有30%,奧迪有10%;而在這家新公司里,奧迪有60%,一汽有40%,新公司造電動車,PPE平台,也就是奧迪與保時捷共同開發的高端純電動車平台,日後造的都是些高端的電動車。
有人說奧迪和上汽簽約幹了個上汽奧迪,造出來的A7轎車交給一汽大眾來賣;作為平衡,一汽退了一步讓奧迪在電動車上佔了個大股。
5. 為什麼叫一汽大眾奧迪
第一,因為奧迪是大眾的全資子公司,屬於大眾旗下,所以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都叫大眾奧迪
一汽大眾奧迪,是因為是中國一汽集團和德國大眾合資生產奧迪品牌的車,在中國,肯定一汽要放在前面,所以叫一汽大眾奧迪。而直接說一汽奧迪,自然,這樣不能顯示大眾集團強大的實力,
6. 奧迪的含義是什麼
4個圓環表示當初是由霍赫、奧迪、dkw和旺德諾4家公司合並而成的。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
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發展歷史
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奧迪標志四個圓,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公司;
1954年是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約40萬德國馬克;
1969年3月10日,成立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
1977年3月,NSU汽車離開生產線,此後所有在內卡蘇姆生產的汽車都是「奧迪」品牌;
1985年,成立奧迪股份公司(AUDIAG);
2010年3月20日,國產奧迪Q5在北京正式上市;
2011年,奧迪全球銷量超越賓士,成為銷量僅次於寶馬的世界第二大車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迪
7. 奧迪的來歷
奧迪轎車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由於該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並而成,因此每一環都是其中一個公司的象徵。
奧迪(Audi)是一個國際著名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
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s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生產廠。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8. 奧迪名字的由來
奧迪的創始人奧古斯特·霍希,三十一歲時離開賓士汽車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奧古斯特·霍希汽車公司。那一年是1899年。很快,霍希就用產品和發明展現出他的天才,霍希作為汽車品牌也逐漸有了知名度。霍希本人還曾在若干項汽車比賽中親自上陣,奪得錦標。
但平地起風雲,1906年6月,一次發動機試驗的失敗,導致了霍希和霍希公司其他投資者的激烈爭吵,生性桀驁的霍希一怒之下離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發展歷史
1932年奧迪公司與霍希、漫遊者以及DKW三家公司合並,成立了「聯合汽車公司」,奧迪標志四個圓,其中每一個圓環代表公司;
1954年是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約40萬德國馬克;
1969年3月10日,成立奧迪-NSU汽車聯盟有限公司;
1977年3月,NSU汽車離開生產線,此後所有在內卡蘇姆生產的汽車都是「奧迪」品牌;
1985年,成立奧迪股份公司(AUDIAG);
2010年3月20日,國產奧迪Q5在北京正式上市;
2011年,奧迪全球銷量超越賓士,成為銷量僅次於寶馬的世界第二大車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迪
9. 奧迪為什麼叫奧迪
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是德國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奧迪公司的創始人。霍希畢業於薩克森州米特韋達(mittweida)鎮的一個技術學院。開始他在曼海姆的卡爾·賓士公司的發動機製造部門工作,後來成為汽車製造部的總經理。1899年,霍希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horch & cie)。在德國,霍希是將鑄鋁技術用於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殼製造,以及製作電力傳輸元件的萬向軸及高強度鋼齒輪的第一人。1902年,霍希將公司遷至薩克森州的萊辛巴赫(reichenbach), 1903年公司開始生產兩缸發動機汽車。隨後在1904年又遷至茨維考。遷至茨維考後,公司又開始生產四缸發動機汽車。該種汽車性能極佳, 1906年在當時世界上路況最艱難、距離最長的汽車拉力賽(herkomer run)中贏得冠軍。兩年後,霍希公司的年銷量第一次突破100輛。
奧古斯特·霍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與董事會和監事會之間存在分歧,奧古斯特·霍希於1909年離開了由他創立的霍希公司,隨即在茨維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車公司。由於「霍希」的名字已被原來的公司使用,且已被注冊為商標,因此霍希將他的名字翻譯成拉丁文「audi」(「audi」和「horch」的詞義同為「聽」),於是新公司有了audi(奧迪)這個名字。也就誕生了奧迪這個品牌。世界上也就首次出現了四環標志.
10. 奧迪英文名audi還是auqi
英文縮寫是audi。
奧迪的創始人叫奧古斯特·霍希(August-Horch),但當時的Horch品牌被別人佔有,所以霍希就想到Horch在德語里是聽的意思,而在拉丁文中,「聽」是Audi,所以就將公司的名稱注冊成A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