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月汽車召回榜:奧迪召回40萬居首 豐田因製造疏漏排第二
引言 |?總量超過100萬
4月份,車市逐漸恢復以往生氣,汽車召回似乎「也不例外」。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乘用車召回共發布15起、涉及10個品牌,汽車總數高達1,017,900輛,同比增長96.5%,環比增長139.9%,更超過一季度總和(66.9萬輛)。
4月份,汽車召回主要是以日系和德系為主,兩系召回數據佔比共計95%:日系召回48.65萬輛,佔比47.8%;德系召回47.89萬輛,佔比47.1%。即,兩系召回數據「不相上下」。
4月份汽車召回品牌具體有哪些,下面車聚君與大家一起聊一聊。
一、奧迪
4月份,奧迪品牌召回車型數據多達41.44萬輛,是4月召回最多的品牌。共分3個批次,致使奧迪召回居首的主要是4月30日的召回——包括進口和國產在內,共計391,874輛裝載2.0T發動機的車輛。該次召回涉及車型包括國產奧迪A4L、A6L、Q5L和進口奧迪A4Avant、A5的2.0T車型。
其實,近40萬的大規模召回實則是奧迪對於其此前2輛進口2.0T車型在集裝箱內發生自燃事件的回應。那次事件引發了海關總署的關注,並發布「關於部分進口奧迪汽車存在自燃風險隱患」的警示公告。
召回公告顯示:召回的車輛是因為部分啟動發電機的逆變器內部可能會存在細小的注塑氣孔,當有濕氣在氣孔聚集可能導致逆變器內部電子元件發生電解短路,進而可能導致啟動發電機內部局部積熱,極端情況下不排除引發車輛起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隱患。
而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奧迪之前的兩次召回4月3日的奧迪TT和4月24日的奧迪A1、A3,同樣是因車輛發生碰撞時可能造成燃油泄漏導致車輛起火。
二、豐田
豐田品牌4月份召回汽車211,605輛,排名第二位。涉及車型有漢蘭達、普拉多、皇冠、埃爾法、蘭德酷路澤、FJ酷路澤、凱美瑞、進口RAV4等;召回原因涵蓋製造疏漏、軟體、安全氣囊等,其中製造疏漏導致的召回規模最大。
數據顯示,豐田4月17日因製造疏漏公告召回的車輛多達207,587輛。其中具體召回原因為:由於在低壓燃油泵葉輪的製造過程中樹脂成型條件不完善,導致葉輪樹脂密度不足。葉輪可能會受燃油影響而發生膨潤變形,並與低壓燃油泵殼體發生干涉,導致低壓燃油泵工作不良,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車輛行駛中發動機熄火的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而值得一提的是,豐田於3月份爆發的「機油門」事件至今仍未解決,面對眾多消費者的投訴,豐田官方卻僅以「不影響使用,不涉及品質問題」回應。曾經「機油門」對本田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望豐田能夠引以為戒,好好處理此事。
三、三菱
車型召回數據排行第三的是三菱,因部件材料密度不過關4月份召回汽車174,519輛,涉及車型有奕歌、歐藍德、勁炫。
召回具體原因為:車輛由於燃油泵總成的泵芯葉輪材料密度低等原因,燃油侵入可能造成葉輪膨潤變形(翹曲),與泵殼和泵蓋發生干涉。造成燃油泵不能正常工作,無法給發動機正常供油,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車輛行駛中發動機熄火,存在安全隱患。
四、英菲尼迪
第四位的是英菲尼迪,因發動機存在滲油隱患和安全氣囊問題,4月份共計召回汽車56,259輛,涉及車型有英菲尼迪Q50L、Q50、Q60和QX80。
發動機存滲油隱患涉及召回的規模較大,召回的具體原因為:車輛冷機起動時,發動機高壓燃油泵與低壓燃油管的接合部位可能出現滲油,此情況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 中12.5燃料系統的安全保護的相關規定,違反安全法規要求,有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五、大眾
第五位的是大眾,因供應商部件質量問題可導致車輛失去驅動力,召回55,390輛汽車,涉及速騰、高爾夫、邁騰、CC、寶來、途安、明銳、朗逸、昊銳、帕薩特及進口甲殼蟲、尚酷及高爾夫等車型。
召回的具體原因為:車輛使用了特定供應商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變速箱機電單元上殼體,其固定蓄壓器的螺紋在使用中可能開裂並引起油壓下降,部分情況下造成離合器不再耦合,導致車輛失去驅動力,存在安全隱患。
六、福特
第六位的是福特,其旗下金牛座因制動軟管材料質量不達標,極端情況下可能開裂漏油,導致剎車衰減甚至直接失去剎車功能,4月份召回48,933輛。
召回具體原因為:制動軟管材料不能滿足福特耐久試驗規范。長期使用情況下造成制動軟管內部編織層疲勞受損,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制動軟管鼓包、開裂並漏油,引起制動效率衰減、制動距離變長,存在安全隱患。
七、雷克薩斯
第七的是雷克薩斯,4月召回了44,152輛汽車,其涉及車型眾多,包括LM、IS、NX、RX、LS、GX、GS、LC、RC、LX系列。
召回原因:由於在低壓燃油泵葉輪的製造過程中樹脂成型條件不完善,導致葉輪樹脂密度不足。葉輪可能會受燃油影響而發生膨潤變形,並與低壓燃油泵殼體發生干涉,導致低壓燃油泵工作不良,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車輛行駛中發動機熄火的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八、賓士
賓士4月份召回9,164輛,排名第八。涉及車型眾多,包括國產E級、進口C級、CLK級、CLS級、E級、S級、G級、AMG GT車型;召回原因也「五花八門」,車門設計隱患、部件材料不符合要求、控制單元不符合規格、天窗裝配不符合規格、制動器尺寸不正確等。
九、昌河
第九位的是自主品牌的昌河汽車,旗下北斗星電動車4月份因制動主缸硬度耐久性不足召回3,503輛。
召回原因: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制動主缸硬度不滿足使用耐久性要求,可能造成缸體內壁過早疲勞磨損,制動液會從磨損處泄漏,導致制動主缸建壓異常甚至失效,從而引發車輛制動性能下降甚至制動失靈,存在安全隱患。
十、賓利
賓利4月召回17輛,涉及車型為賓利添越7座版。
召回原因:由於供應商製造變更,用於固定第三排安全帶導向環的螺紋孔整體位置發生內移,此變化減少了螺紋孔與導向環固定螺栓的螺紋咬合,造成該錨點的負載能力達不到設計標准。當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如果第三排乘客佩戴了安全帶,安全帶可能無法提供應有的保護效果,增加相關乘員受傷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車聚小結
三個現象挺有意思:
一是,裝配工藝差,是召回一大主因。說明不論是豪華車還是合資車,在車市下行時,對成本控制更加苛刻,從而導致采購部件的質量、裝配質量有明顯下降。簡單說,一分錢一分貨。
二是,出事的大部分車型是燃油車,不是發動機就是變速器的部件有問題。間接說明,如果電動車能控制住電池自燃與軟體問題,其故障率將遠低於燃油車。
三是,豪華品牌召回真多,自主品牌很安靜。最強烈的對比是:超豪華車賓利添越都召回了,而自主只有一款昌河電動車召回。
是自主質量更好嗎?是也不是。一個基本邏輯是:召回少不代表質量一定好,但召回多一定代表質量問題比較多。
對此,各位聰明的讀者有什麼看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46萬輛車發布召回,賓士、奧迪、豐田等品牌在列,你中招了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和召回機制的日趨完善,汽車召回已經屢見不鮮。以2019年為例,2019年全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共有56個汽車品牌發布了167次召回公告,召回缺陷汽車達680.97萬輛。
汽車作為工業物品,雖歷經百年發展已經逐漸趨於完善,但復雜的零部件、電氣化,以及近來流行的智能化等仍是汽車質量的不確定因素。
汽車涉及召回,說明該車存在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有的是因某一配件出現質量問題,有的是某一地方的裝配工藝有問題,當廠家發現了問題或缺陷後,並且有合理的解決方案,就可向國家有關部門報告審批,召回車輛。
召回發布後,4S店會通知車主到店進行免費更換或升級有缺陷的零部件,車主也可在得知召回消息後主動去維修或更換。需要注意的是,召回與保修期沒有關系,只要車輛在召回范圍內,即使出保了也免費更換。
發現問題並主動解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汽車召回能彰顯一個車企的品牌擔當和社會責任。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系列車輛召回公告,其中涉及賓士、奧迪、豐田、英菲尼迪在內的近46萬輛汽車。
快來看看你的愛車中招了沒~
奧迪品牌
日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分批召回部分進口和國產奧迪汽車,共計391874輛。
具體信息如下:
(一)2019年9月19日-2019年10月30日生產的部分進口奧迪A4Avant 2.0T和A5 2.0T汽車,共計1868輛;
(二)2017年8月17日-2020年3月24日生產的部分國產奧迪A4L 2.0T、A6L 2.0T和Q5L 2.0T 汽車,共計390006輛。
召回時間計劃:2020年6月5日起,召回進口A4 Avant、A5汽車和2019年8月31日前生產的國產A4L、A6L和Q5L汽車;2020年9月29日起,召回2019年9月1日後生產的國產A4L、A6L和Q5L汽車。
奧迪此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是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導致的,部分啟動發電機的逆變器內部或存在細小的注塑氣孔,有濕氣在氣孔聚集時可能會導致逆變器內部電子元件發生電解短路,進而或將導致啟動發電機內部局部積熱,不排除引發車輛起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隱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委託奧迪授權經銷商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啟動發電機,以消除安全隱患。
為確保備件及時供應,此次召回用的啟動發電機將採用奧迪原廠再製造件,再製造件使用永久性防水塗料對啟動發電機逆變器的導電支架進行密封,從而避免水汽進入導電支架導致的內部短路問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為召回更換的啟動發電機提供十年不限里程數的延長保修服務。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通過掛號信、簡訊等方式通知車主,奧迪授權經銷商會根據召回計劃主動聯系相關用戶並安排免費召回維修事宜。
賓士品牌
日前,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G級、S級、AMG GT車輛。
具體信息如下:
(一)自即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8年5月25日-2018年11月23日期間的部分進口G級汽車,共計1656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原因為前門線束布線不合理,在車門開關時或造成線束損壞,可能會影響側面碰撞約束系統的性能、碰撞時車門的自動解鎖、緊急呼叫時的車輛位置、門鎖中的車門接觸開關相關功能、後視鏡功能(轉向指示燈、盲點監控、後視鏡調節和加熱)等,增加車輛發生碰撞和人員受傷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通過授權服務商,免費對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前門線束重新進行布線,如線束已經損壞則進行更換,以消除安全隱患。
(二)自2020年5月15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8年5月18日-2019年8月6日期間的部分進口G級、S級、AMG GT汽車,共計599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原因為發動機渦輪增壓器進油管的橡膠材料可能不符合要求,車輛行駛時的發動機熱負荷或造成渦輪增壓器進油管出現泄漏,不排除泄漏機油與發動機艙中熱部件接觸的可能性,會增加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通過授權服務商,為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後的渦輪增壓器進油管,以消除安全隱患。
(三)自2020年8月28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8年5月25日至2019年9月24日期間的部分進口G級汽車,共計4611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原因為前軸和後軸差速器鎖止模塊控制單元不符合規格,其內部特定電阻器可能會受到潤滑油產生的含硫煙霧影響。如果電阻器受損,會造成控制單元和差速器鎖定執行器間的通信被關閉,造成車輛的ESP和ABS系統停用,並無法再更改差速鎖先前鎖定/解鎖的狀態。停用ESP和ABS系統會增加車輛在某些操作條件下發生碰撞的風險;車輛在具有高附著力鋪裝道路上行駛時無法解鎖差速器,車輛的操控性會受到影響;如差速器在越野行駛條件下無法鎖定,則會影響車輛的牽引力,存在安全隱患。
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通過授權服務商,為召回范圍內車輛檢查前軸和後軸上安裝的差速器鎖止模塊的零件號,如果是受影響的零件則免費更換合格的差速器鎖止模塊,以消除安全隱患。
梅賽德斯-賓士(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通過掛號信等方式通知有關用戶此次召回事宜。
豐田汽車
日前,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20年5月21日起,召回部分進口雷克薩斯LM及進口豐田埃爾法雙擎、威爾法雙擎汽車,共計4558輛。
具體如下:
(一)2019年11月7日-2020年4月13日生產的部分進口雷克薩斯LM汽車,共計781輛;
(二)2020年1月7日-2020年4月13日生產的部分進口豐田埃爾法雙擎汽車,共計3080輛;
(三)2020年1月6日-2020年4月13日生產的部分進口豐田威爾法雙擎汽車,共計697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原因為搭載的駐車輔助電腦軟體啟動程序不完善,導致全景監控器顯示的警告性文字為英語,不符合國家相關強制性標准關於「機動車標注的警告性文字應有中文」的要求,或無法對駕駛者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在倒車時可能會造成車輛碰撞,存在安全隱患。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修正駐車輔助電腦程序,以消除安全隱患。
英菲尼迪品牌
日前,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即日起,召回部分進口英菲尼迪Q50、Q60汽車和國產英菲尼迪Q50L汽車。
(一)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召回2014年4月1日-2017年8月1日生產的部分進口英菲尼迪Q50、Q60汽車,共計4568輛。
(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召回2014年4月8日-2017年12月14日生產的部分國產英菲尼迪Q50L汽車,共計49616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原因為車輛冷機起動時,發動機高壓燃油泵與低壓燃油管的接合部位可能出現滲油,此情況不符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 中12.5燃料系統的安全保護的相關規定,違反安全法規要求,有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將通過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對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更換改善後的燃油管路,以消除安全隱患。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將通過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以掛號信等形式通知相關車主召回事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大眾汽車召回部分進口車型 涉及奧迪/大眾/保時捷三大品牌
(三)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召回2020年9月16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21款Cayenne(凱宴)系列汽車,共計2805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於供應商製造原因,車輛的後橋拖臂上可能安裝了未按規定參數製造的鎖緊螺母。該鎖緊螺母在使用中可能因應力腐蝕而開裂,導致拖臂和車輪軸承殼體之間的間隙增大,極端情況下車輛的操控性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增加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後橋拖臂上所涉及的鎖緊螺母,以消除安全隱患。
應急處置措施:車輛行駛時用戶如果注意到車輛底盤出現異響或抖動情況,應立即聯系就近的授權經銷商對車輛進行檢查和處理。召回開始實施後,用戶應立即聯系就近的授權經銷商免費更換後橋拖臂上所涉及的鎖緊螺母。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通過掛號信等形式通知相關車主。用戶也可分別致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免費客戶服務熱線:400-817-1666、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大眾進口品牌的免費客戶服務熱線:400-188-0888、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賓利品牌的免費客戶服務熱線:400-119-8880、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免費客戶服務中心熱線:400-820-5911及上述四個品牌的授權經銷商,了解本次召回的詳細信息。此外,也可登錄網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關注微信公眾號(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線索。
D. 8月召回排行榜沃爾沃居首,賓士居然排在奧迪後面:多謝擋槍
近幾年來,隨著各個豪華品牌在市場上優勢的明顯加大,關於這些品牌的質量問題也逐漸顯現,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衡量召回次數和涉及車輛的范圍來評判。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統計,上個月國內發起召回的車輛一共涉及到了八個品牌,其中不乏沃爾沃、奧迪、和賓士這樣的一線品牌,以及大眾、奇瑞這樣群眾基礎很牢固的牌子,涉及到的車輛一共有566,272輛。其中登頂的是沃爾沃,召回數量達到了244800輛,涉及到8個車型。
除此之外,深受召回困擾的BBA老大哥賓士也不出意外的出現在榜單上,不過這排名似乎比想像的要低了不少。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同為BBA的奧迪卻因為變速箱機電單元的續壓器螺紋座存在隱患而排在了賓士前面。
不過無論誰前誰後,只要是出現在這份榜單上的車型就已經說明車輛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無論是豪華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千萬不要到無法挽回消費者的時候才後悔怎麼沒早點開始"逆襲"之路。
(圖片來源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奧迪召回車輛需再次召回 涉及多款S/RS車型
易車訊 據海外媒體報道,奧迪將在全球市場召回約10萬輛汽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召回是解決之前召回時出現的隱患。
目前,奧迪正在進行第二次召回,以解決第一次召回存在的隱患,具體涉及車型包括:52輛奧迪RS5、2018輛奧迪Q5、70輛奧迪S8、227輛奧迪S6、605輛奧迪S5 Sportback、380輛奧迪S4等。
F. 奧迪召回e-tron/A4/A6/A8/TT等車 消除潛在安全隱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委託奧迪授權經銷商,免費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檢查儀錶板副駕駛前氣囊蓋板弱化線位置的織物切割情況。如沒有切割或沒有完全切割,則按照維修指導進行切割,以確保車輛發生事故時安全氣囊可以完全展開,消除安全隱患。
本次召回屬於2021年4月16日發布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召回部分進口奧迪汽車》召回活動的擴大召回。擴大召回原因為通過備件裝車情況排查,發現有部分車輛可能在維修過程中更換了有問題的儀錶板。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通過掛號信、簡訊等方式通知車主,奧迪授權經銷商會主動聯系相關用戶並安排免費召回維修事宜。用戶可致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客戶服務熱線:400-817-1666,了解此次召回的詳細信息。此外,也可登錄網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關注微信公眾號(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線索。
G. 隔熱板或起火,奧迪宣布召回19.2萬輛A6L,此舉會對品牌有影響嗎
隔熱板起火,奧迪宣布召回19.2萬輛A6L,此舉措是對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負責的行為,也是依規依法的行為,對品牌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不召回出現汽車失火事故才會對奧迪品牌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為何召回經過三菱帕傑羅事件後,中國為了完善汽車召回制度在2004年頒布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在其中的三十條中就明確規定:
汽車產品存在缺陷,而製造商又拒不召回的,應當及時向製造商發出指令召回通知書。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責令認證機構暫停或收回汽車產品強制性認證證書。對境外生產的汽車產品,主管部門會同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對缺陷汽車產品暫停進口的公告,海關停止辦理缺陷汽車產品的進口報關手續。
所以,對於廠家來說,汽車有產品缺陷需要召回,不是想不想的事情,而是敢不敢的事情。
H. 因碰撞感測器存故障隱患 奧迪海外召回A6 allroad/RS6/RS7/Q7
奧迪Q7
在召回申請材料中這樣寫到「由於在次級供應商的壓鑄過程中出現臨時故障(約6小時),感測器外殼的鑄件可能存在問題,從而導致鎖定結構不完善,由於沒有全時自動的監控過程,因此未立即檢測到此錯誤。」 同時,次級供應商已對該過程實施了監控系統,以避免將來出現類似問題。
授權的技術人員將檢查此次召回中車輛前門的碰撞感測器,並在需要時免費更換。召回計劃於2021年1月通知車主。